10.31.2008

用設計巴結消費者@Trend

大環境不景氣,想從愈來愈精明的消費者口袋掏出錢,除了削價競爭的紅海策略,設計力與策略加乘,成為企業尋求商機的另一個藍海策略。

今年7月,國際知名設計大師Karim Rashid應國內珠寶廠商之邀訪台,他當年因設計一款價格僅4.99美元、名為「嘉寶」(Garbo)的塑膠垃圾桶而聲名大噪,這次來台除舉辦跨界作品個展,Karim Rashid也首度與國內珠寶廠商合作,推出創意時尚珠寶精品。

奇松國際營運長顧奇明指出,國內珠寶商為求生存削價競爭,去年倒了兩千多家。台灣市場競爭激烈,奇松國際決定跳脫價格競爭、開拓台灣以外的市場,以設計做為國際通路的敲門磚。

「我們一定要找出藍海,那就是設計。世界知名百貨公司都認識Karim Rashid的名字。」顧奇明說,同樣的價錢與功能,消費者會選有設計感的產品。

設計感讓商品物超所值

除了高價精品需要設計感,平價的日常用品更需要設計。

極力發展街頭巷尾美學的統一超商,今年從公仔行銷戰裡抽身,全力發展自有品牌。

以設計力為主要賣點,自去年8月底投入發展自有品牌,以日本優秀設計師的包裝設計,與同類商品區隔,讓消費者感到物超所值。例如袖珍型面紙雖售價不高,統一超商仍請來日本知名插畫家古夜冬考設計包裝,提升質感。

日本知設計師卷波宰平也率領工作團隊,為統一超商設計各種冰品。卷波認為:「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會因為五感上的喜好而掏錢。」所以愈是不景氣,設計師更要用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幫消費者思考,如何設計出兼具功能與美感的商品。

事實證明,自有品牌上市以來,光是17元茶飲就締造3200萬瓶的銷售佳績,同樣是平實價位的抽取式衛生紙,經過日本設計師包裝後,銷售量也超過30萬包。

統一超商商品部副部長黃玉真說,設計力模仿不易,是發展自有品牌的主要動機。此外,一年投入3000萬元設計費,也意味統一超商不但賣便利,更要賣設計。

企業競相發展美學競爭力

這幾年,即使全球都面臨不景氣的現況,泰國與韓國卻透過積極發展的設計工業,找出國家的競爭力,更何況鄰近日本,向來以設計力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在市場不景氣之際,或許更加需要好設計來突圍,不少企業已看出設計這塊商機。國際知名設計公司「frog design」的策略執行長Ravi Chhatpar,去年9月在《哈佛商業評論》〈設計與策略同步〉( Innovate Faster by Melding Design and Strategy)一文中指出,傳統產品策略方式是「線性」進行,也就是行銷人員先發想,再整合其他各部門意見,最後經過高層拍板同意後,才交給設計師執行。

Ravi認為,這種方式會導致公司無法迅速掌握市場與消費者喜好的快速變遷,唯有讓設計師一開始就參與整個流程,才能讓企業更早找到市場契機。

只是,國內企業在發展產品設計力時,為何傾向尋找國際設計師?

顧奇明說,台灣設計師在國際能見度較低,如果要打開國際市場通路,初期階段就非得起用國際知名設計師不可。

統一超商發展自有品牌至今已達280個品項,其中雖不乏本土設計師作品,不過黃玉真表示,日本設計師接案能力強,團隊合作佳,讓她印象深刻。

那麼,台灣設計師又是怎麼看?

「台灣當然有好的設計師。」旅美設計師李根在無奈表示;只是,在台灣做設計就像是到高山上開一家小雜貨店,你必須親自到那裡,才會看到他們的商品。

原本在國內從事設計的李根在,2000年以後,設計業一片慘澹,企業要砍預算,設計首當其衝。李根在說,參加國外競賽是提高自己設計作品能見度的方法;在屢獲各項國際大獎後,如今他已經能夠獨當一面,到世界各地接案。

李根在選擇往國外發展,「清庭」生活精品店負責人石大宇分析,景氣不好,本土設計師很難過日子,台灣設計師多半只能待在3C產業設計商品,並無太多機會來設計生活物件。

為了增加台灣設計師的能見度,原本只網羅世界各地知名設計師作品的「清庭」,這幾年也開始在門市引進台灣設計師作品,希望藉此鼓勵他們投入時間,多元創作。

Karim Rashid說,好設計有一種魔力,消費者會因為選擇它進而改變全面的生活。好的設計師也能扮演企業魔術師的角色,在不景氣的時代,產品更需要透過設計為企業加分。

@Source: 30雜誌 2008.09.25

《波麗士大人》導演 王小棣 堅持前行,是離進步最短的距離@People


王小棣笑起來眼睛瞇成下弦月,臉皺成一團,笑得像卡通版中國娃娃。很難想像她已經創作超過300小時的戲劇作品;從26歲就在大學裡教編劇與劇場理論,蔡明亮、吳乙峰等都是她的學生,電視圈的人見到她,都尊稱她「小棣老師」。

她對戲劇的執著,感動很多人。三立電視台的副總經理蘇麗媚,邀請她為三立電視台執導;心靈工坊的董事莊慧秋,更把王小棣視為人生典範︰「一個人可以堅持理想一輩子,光是這點,就值得尊敬,更別提她的作品細膩、講究,尊重觀眾。」

溫暖的心,孕育動人的戲

王小棣的堅持,來自「每一個人給她的感動」。她曾經說過:「好的創作者,要看見別人的難處。」也唯有溫暖的人,才能拍出感動人心的戲。

6、7年級的人一定記得小時候必看的電視劇《全家福》《納桑麻谷──我的家》,放學回家,書包一甩,就等著看電視裡一家人吵吵鬧鬧,卻又相親相愛。

原本在構想《全家福》時,電視台希望王小棣拍一部像美國《天才老爹》的戲,她抗議:「台灣的家庭沒有需要溝通的事情嗎?」在她的堅持下,終於有了《全家福》。她用玩笑又溫馨的方法來說台灣家庭的故事,後來也成為她的風格,在人生最無奈的谷底,找出一個笑容、一點溫暖。

這幾年她陸續拍了《赴宴》《45度天空下》,心境又有了轉折,笑稱自己每拍一部片,就是做「社會運動」,透過一部戲,影響社會上的人們。於是《赴宴》不只談山林水土保持,也談白色恐怖受難家屬的傷痕;遠赴非洲拍攝的《45度天空下》,討論替代役男的熱血夢想;最新作品《波麗士大人》講的是台灣警察的故事,有友情、愛情,也有更多對台灣警察的關懷與反省。

《波麗士大人》的劇本寫了一年多,採訪過的警察從侯友宜到台北市刑大鑑識科,甚至花很多力氣研究法案程序與命案;拍攝期更長達1年,遠超過許多40集的8點檔連續劇。這部戲從台北拍到小琉球,夜戲白天拍、冬天戲夏天拍,打破王小棣自己最長的拍片紀錄,殺青時王小棣大喊︰「真痛快!」「活在這個時代,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真棒!」《波麗士大人》的主要演員藍正龍,從8年前演《大醫院小醫生》時就跟著她;林佑威與她遠征非洲拍《45度天空下》;製作人黃黎明從王小棣的第一部戲開始就隨候左右;連莊慧秋都加入編劇團隊,更別提許許多多的幕後工作人員。

堅持,老實,繼續奮鬥

曾經有工作人員受不了王小棣的堅持,當著她的面大罵︰「我就是看妳很傻,才來跟妳一起工作!」王小棣拍片真的有股「堅持」,拍《大醫院小醫生》時,光一場手術室裡折床單的動作,她就要求演員排演到最完美。半夜收工後,她累得躺在車子裡想:「真的有必要嗎?觀眾會注意這麼小的細節嗎?難道我們真的比較笨?」

但是王小棣寧願一直笨下去,也不肯取巧。別人的劇本一個場景講一大段台詞,王小棣偏偏要講一段話換好幾個景,劇本上一大堆代表場景的三角形。這股傻勁像強大的磁鐵,把其他一樣傻的人吸引過來。

譬如藍正龍。王小棣第一次碰到他是在《大醫院小醫生》的試鏡,那時藍正龍才20歲左右,一臉驕傲,心裡卻充滿困惑。別人說他長得像金城武,他嘴巴上抗議:「我是我!金城武是金城武!」偏偏又學金城武綁個小馬尾。

當時藍正龍飾演的「楊格」是個很三八的角色,認真的藍正龍卻放不開,叫他回去再試試,他認真練習後,下次拍攝卻因為想要演好,變得更嚴肅,愈演愈糟糕。王小棣沒有因此換角,反而看見他心性質樸的一面。

拍完《大醫院小醫生》之後,藍正龍紅了,卻還是「黏著」王小棣,就算拍《波麗士大人》時他的戲份殺青了,但只要有空,依然混在劇組,而他身邊的死黨,也是一路從國中到現在的老朋友。

王小棣的另一名愛將林佑威,不只聰明、帥氣、可塑性高,王小棣最欣賞的,還是他「老實又努力」的人格特質。

要帶領這群「老實人」在複雜的演藝圈混,王小棣卻從不耍心機,反而一步一步踏得更扎實。只有自己站穩,別人才動不了你。

就算台灣影劇環境愈來愈差,她也從來沒想過要放棄,照樣努力地找資金拍好片,她說︰「我有一種急迫性,想要趕快把這些故事說出來。」

很多戲劇從業人員認為台灣市場太小,紛紛轉往內地發展,王小棣卻不服氣地說︰「台灣有自己的市場、故事,如果連我們都不能好好地說台灣的故事,真的很悲哀。」

《波麗士大人》因為是警察故事,警察制服一定會入鏡,偏偏警帽的徽章是國民黨黨徽,有人擔心無法銷售大陸,王小棣卻激動地說︰「難道就因為這樣,不能拍台灣警察的故事嗎?」出資的蘇麗媚在三立電視台內部會議中被質疑,但她卻堅持力挺王小棣,因為「電視台一定要支持好的創作者。」

人生路不偏不倚,懂得謝天

王小棣也曾經遭遇挫折,她的第一部8點檔偶像劇《大醫院小醫生》,入圍4項金鐘獎,是當年的大熱門,沒想到結果大爆冷門,一個獎也沒有得。事隔多年,她平心靜氣地說︰「當時很失望,但是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在不同地方開花了,編劇、燈光甚至道具師,都在這齣戲中學到很多。」

她也很坦率︰「與其浪費時間生悶氣,不如看見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我數學不好,但我知道兩點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我的目標是不停地進步,所以我只要努力向前走就對了!」她鼓勵工作團隊向前看,最美好的風景在遠方,不在腳下。

拍攝《赴宴》時,她們爬上高山取景,留下台灣的美麗景色。播出後儘管收視不佳,她也不氣餒,因為拍片的心情就是︰「就算一朵花只開一天,也要讓它美麗綻放。」

「就算只有一天,也要是最美麗的。」這樣的體悟也許與她生了一場大病有關。2001年,王小棣被診斷得了乳癌。

一開始她怨天尤人︰「為什麼是我?」但是她的家人卻反問︰「妳拍片時1天吃4個油膩膩的便當、作息時間大亂,還抽很多煙,不是妳,是誰?」

開刀後,她休養大半年。她問自己:「萬一我現在就死了呢?」但轉念一想︰「該做的,我都做了,對於人生我只有感謝。人活著總有個來去。」

病痛來時,她會想:「人活著是為什麼?」但這個世界有很多美麗的人事物,不停感動她。她更加明白,自己拍的每一部戲都不是要「教育別人」,而是要分享生命的感動。直到現在,她仍然對許多事都心存敬意。

30歲成材,為他人燃燒

人生的道理,由許多事件慢慢堆疊清楚,絕對不是突然領悟。

年輕的王小棣也曾經迷失。從小她就是個野孩子,總是不耐煩地說:「寫什麼功課啊!玩都來不及了!」

就讀淡江中學時,她加入籃球校隊,總是一起床就跑到球場打球,還會像個神經病一樣幫自己配音:「現在兩邊包抄,王小棣帶球上籃,得分!」當時淡江中學有許多體育保送生直升大學,但王小棣心想:「我可沒有要當體育老師!」

高二下學期,王小棣退出球隊專心讀書,大學聯考時,她填滿志願卡,意外考進文化大學戲劇系;父親為了慶祝她考上大學,還送她一套「中國戲劇全集」,開始了她的戲劇生涯。

大學畢業後,她到美國德州三一大學取得劇場碩士,又轉往舊金山攻讀電影,後來中斷學業,回到台灣投入片場的實務工作。她一點一滴累積自己在這個行業的經驗,也換來別人的尊敬。30歲,她已經成立「民心劇場」,同時參與多部電影的拍攝工作。

她看現在的30世代,總是又羨慕又擔憂:「有些人好像很早就知道自己人生到底要什麼;但是太容易考上大學,又很不妙!」

在她眼中,大學根本是個「陷阱」,讓年輕人可以不必思考,胡混好幾年;萬一畢業後還沒想清楚自己的人生,隨便找個工作應付幾年,很快地,30歲轉眼來到。

她感嘆:「如果人生有別的夢想,不一定非念大學不可啊!」30歲以前,一定要放膽經驗人生,去玩、去戀愛,因為過了30歲,就得開始負責任!更重要的是「眼睛裡要看得見別人」。

她語重心長地說:「30歲了,不可以只追求自己的成功,一定要看見家庭、社會、國家,不只要成功,還要成材,為別人燃燒。」

@Source: 30雜誌 2008.09.18

巴西庫瑞提巴的城市典範@News

打破新興國家都會難以兼顧蓬勃發展、規劃有序以及社會公平的常態,巴西南部大城庫瑞提巴市以交通規劃為核心,整合都市計劃、環境、社會及經濟政策,以居民的福祉為先的努力,半世紀來逐漸開花結果,成為金磚四國都市發展最出色的一顆明珠。

多數新興國家的大都市,往往有交通壅塞、空間擁 擠、貧富差距懸殊、環境汙染嚴重、治安不佳等問題,縱使有些國家靠著先天條件或政府不同形式的強力介入,能解決其中一二,這些問題中的大多數仍是都會區生 活品質難以跨越的障礙;先進國家尚且不易克服之,資源有限的新興國家更只能「先求有,再求好」。 

庫瑞提巴市(Curitiba)是 巴西南部的第一大城,人口約一百八十萬(全國第七),若計入生活圈內二十五個鄰近城鎮的人口,則達三百五十萬以上。該市的經濟表現較人口數更為出色,創造 超過一百七十億美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為巴西全國第四高。但在各項數據之上,更重要的是庫瑞提巴居民享有的優良生活品質:便利的交通、免費的醫療 照護及教育資源、雨露均霑的工作機會、既多且廣的遊憩綠地……等。一九九六年聯合國的「第二屆人類集居地會議」的主席稱讚庫瑞提巴為「全世界最佳創新城 市」;庫市被視為都市發展的典範,被各國學界深入研究、政界頻頻取經,可謂實至名歸。

庫瑞提巴的優勢,除歷任領導人的遠見外,更在於交通、都發、環境、經濟等政策的高度整合。

高瞻遠矚,「人」暢其流

以 技術層面而言,庫瑞提巴的成功,主要環繞著近四十年來,優異而創新的交通規劃。一九六八年,建築師勒納(Jaime Lerner)帶領著帕拉那省聯邦大學的團隊,提出了「三重道路系統」:兩條單向行駛的街道,之間夾以一條僅容兩公車專用道的街道。五條從市中心幅射而出 的三重道路,以及將一條行人大量使用的馬路改為徒步街,有效解開了交通的死結。而精心設計的公車系統,以及由交通帶動的都市計畫,讓庫瑞提巴市在都市成長 同時,維持交通的暢行無阻。

一九七四年起,庫瑞提巴的大眾運輸系統已經頗具特色。公車網路四通八達,並採用特製的低底盤、寬車門公 車,讓服務效率最大化,也提高了乘客的舒適度。不斷演進的公車系統一直扮演著庫市大眾運輸的主軸:除連結住宅區與鬧區的傳統公車外,各式公車專用道、直達 車一應俱全,還有連結住宅區,避開交通繁忙的鬧區的住宅區公車;至二○○一年,該系統每日運量已達兩百一十四萬人次。

公車系統的限制 是每車運量不足,或曰「乘客─駕駛比太低」;但庫瑞提巴一向勇於嘗試公車本身的創新設計,也逐漸克服此問題;勒納擔任市長任內,請瑞典沃爾沃 (Volvo)公司為該市特別打造了能容納近三百名乘客的公車,突破了這項先天劣勢。據勒納後來在市長任內的評估,類似地鐵的中高運量捷運系統造價是輕軌 系統的十倍,而輕軌系統建置成本又十倍於公車專用道系統。庫瑞提巴市靠著數十年來的先見之明,以公車大眾運輸一路帶動都會區的發展,並有計劃地擴張城市以 疏散人口、維持交通及環境品質。

庫瑞提巴的發展,比起世界許多城市為了在交通已然打結的人口密集區砸重金興建捷運,來追趕運量需求和 減低污染的大計畫,更為成功。庫瑞提巴的公車運輸系統,以及現行的多截式公車,成為許多國家城市仿效的對象;從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厄瓜多最大城瓜亞基 爾,乃至美國洛杉磯「橘線公車捷運」。

交通政策的效益不只在改善交通本身。據長期在庫瑞提巴市服務的官員回憶:交通線路一旦建置完成,沿路的居民往往也開始自發性地改善市容、修繕房屋,而這又創造了更多經濟活動和工作機會,形成良性循環。

便 捷的大眾運輸,也為庫市的產業發展提供了不少優勢。在巴西其他大城,市民通勤的平均時間可能高達四小時;相對之下,庫瑞提巴市民很少需要花超過一個小時的 車程上下班;而且,單一票價制對長途通勤者具有一些補償效果。而且,大眾運輸建設走在區域發展之前,也讓城市的規劃容易許多。

工商區 和住宅區間隔交錯,而非互相混雜或距離太遠,使產業獲得人力供給的優勢,居民也兼得通勤便利和生活品質。庫瑞提巴的南環線(Circular Sul)連結了企業育成、職訓中心、所需的的各項資源以及人口密集區,為對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均富有較大貢獻的中小、微型企業,提供了存活、茁壯所不可或 缺的養份。

細膩手法,人民第一

庫瑞提巴的日裔前任市長谷口(Cassio Taniguchi)曾提出宣言:「在我的觀點中,城市,人民居住的城市,是國家前進的動力。城市是家、是工作場所、是休閒娛樂之處。市民,則是這個大家 庭的靈魂。」谷口承襲的卓越傳統,是庫瑞提巴以民為本的精神。除了前述的大眾運輸規劃外,庫市在社會、環境等政策領域上也可見此風格。例如,環境髒亂擁擠 的貧民窟曾是庫瑞提巴發展的一大障礙;相對於其他國家城市採取的忽視或以「公眾利益」為名的鐵腕拆遷政策,勒納擔任市長時,採取「垃圾換公車票」、「垃圾 換雜貨」等政策,市容立時清淨。

庫市的交通建設,在市區很快地帶動了居民自發的市容美化、房屋修葺更新等;在外圍地區,此益處卻不明 顯,原因是這些地區過於貧窮,無法自力改善生活環境。政府採取的措施,則是輔助民眾,創造適合該區居民的就業及經濟發展計劃。當局提供的免費醫療保健、托 育照護、教育資源,更讓居民有餘力提升生活品質及社區環境。政府提供的基本資源如同火苗,點燃市民的自尊和能力,推動城市進步,也縮小了貧富差距。

小「城」本,大收穫

對於開發中國家的地方政府而言,資源的不足,往往是建設上的一大挑戰。幾十年來,巴西的庫瑞提巴當然也得面對這項令人頭痛的限制;然而,庫市克服種種困難時靈活而有創意的手法,造就了其卓越不凡。

「垃 圾換公車票」、「垃圾換雜貨」等政策,改善了市內貧民區的髒亂問題;勒納在庫瑞提巴附近充斥垃圾的水域,也援引這個成功經驗。市政府論重計費,收購當地漁 民從水中打撈出的所有垃圾。比起發包雇請企業清運水域中的垃圾,庫市的作法以相對甚低的成本達成了所需的效果,並且直接照顧基層漁民生計(尤其平衡了漁民 在漁業淡季收入匱乏的問題)。

庫瑞提巴數十年來「交通建設引導都市計劃、區域發展」的策略,也容許了該市以「公車式捷運」的低成本, 作到其他城市斥資興建中高運量捷運、輕軌的效果。庫市的公車系統規模和效率均優,是世界少數公車不需依靠政府補貼的城市之一,這也減輕了市政府財政上的後 顧之憂。而庫市在公園綠地的發展,更是一個以較低經費,卻達到數倍、多重效益的例子。

河岸的平原是城市裡美麗的風景;但暴雨時可能淹 水的河濱,站在市政府的角度,毋寧說是一顆不定時炸彈。經費充裕的都市(例如美國的紐奧良、沙加緬度)砸大錢建造維修堤防;庫瑞提巴則在一九七○年代就逐 步將河岸規劃成休閒、公園用地,開發上也以保留自然景觀為主,省下了修築堤防的大筆預算。至今,庫市已是市民平均享有公園綠地面積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增進 的環境品質,以及預防過度開發的河岸地區淹水損失的效益,更難以估量。

河濱公園裡生長迅速的草地,換作是其他的市政府,只怕是想到編 列修剪經費就頭大。在勒納市長任內,市政府的解決方案是「放羊吃草」;屬於公有財產的綿羊,反而貢獻了市府推出的兒童計劃所需經費。根據一九六五年即任職 庫市的谷口前市長回憶,公園的開發,在七○年代市政府的施政方針中,屬於「休閒娛樂計劃」項下的建設。以當時統治巴西的軍政府觀點,有關休閒娛樂的方案均 屬多餘;於是庫市改弦易轍,將公園的建設移至「防洪計劃」項下,終獲軍政府認同。這項軼事說明了,庫瑞提巴當局的靈活思維,也是其施政常能綜得環境、康 樂、社會公平、財政、交通等各種軟、硬性效益的原因之一。

庫瑞提巴市政「前瞻、利民、創意」的三大優點,以及政策規劃上,整合都市計 劃、環境、社會及經濟等多方面政策的用心,讓庫市從不起眼的一般區域級大城,發展成繁榮幸福的世界級都市規劃典範。在都市化逐漸成為人口分布主流的今天, 庫瑞提巴的經驗,值得各國的新興都市,以及規模持續發展的現有都市學習。

@Source: 【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七十二期】2008.10.01

把時間具體化——談建築與文學.李歐梵@Culture

語言是記憶的載體,而建築可以把每個人的個人記憶和感情空間和視野轉變成一種共同記憶。目前歐美學術界和文化界,建築與文學大師對話幾成一時風氣。

李歐梵,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年前自哈佛大學退休,現任中文大學人文學科教授。著有《西潮的彼岸》、《浪漫之餘》、《上海摩登》和小說《東方獵手》等。

 

近 月來,我沉迷於研究建築,不可自拔。然而,作為一個毫無專業訓練的外行人,我往往也時常自省:我憑什麼資格來評論城市建築?答案也很外行,原因有二:一是 我真正關心我們都市人的居住環境,因為食衣住行這四樣生活大事中,至少有兩樣——住和行——和建築有關;二是我在我的專業領域——文學——中也發現不少與 建築相通之處,從易卜生的戲劇《建築巨匠》(The Master Builder)到蘭德(Ayn Rand)的小說《源泉》(The Fountainhead),都以建築師為主人翁,而文學批評和理論之中以建築為題旨的更多,甚至近年來的時髦理論如「後現代」和解構主義皆與建築脫不了 關係。在目前歐美學術界和文化界,建築與文學大師對話幾成一時風氣。然而,據我所知,華人世界中,恐怕只有台灣和新加坡似有此趨勢,中國大陸的人文學人和 知識份子鮮有人對建築感興趣,而建築師寫公共論述性文章的更少。這兩種「專業」為什麼在學院內和學院外未能經常對話?

在香港,我勉可算是少數投身向建築界請教的文化人之一,九月參加了一次威尼斯雙年展後,獲益更多。然而,在我的同行友人中,也找不到願意傾談建築的人,只好自己先在本欄「獨白」。

如今,「西九龍」計劃勢將拍板上馬,政府提出了顧問名單,但尚未提建築方案和招標程序,是否又再先來一次好大喜功式的地標設計?

也許,香港人的思考方式非常實際——講求功能和經濟實效,唯獨我這個人文主義者故意作天馬行空式的空談,說點建築和文學對話關係的必要性。在「行空」之前,先舉一個實例。

上 文提到,在威尼斯雙年展的西班牙館裏看到不少建築設計引用文學的句子,不禁使我想起今年六月間在紐約參觀的一幢嶄新摩天大樓——世貿中心七號(二零零六年 建成,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幢在原址重建的大樓,共五十二層)。我和妻子進了入口大門,赫然看到接待廳牆上的一行以電子儀器閃出的斗大文句——不止一句,而是 一句接著一句,不停地自左向右移動,我本能地想拿出筆記本抄錄,因為句子太精采了,皆是出自古今紐約各行各業的名人,包括詩人和文學批評家,但皆未注明出 處。為什麼有此設計——把文字嵌加(inscribe)在建築空間之中?試問香港有哪一幢大廈(勿論是公共的或私人的)有此「設備」?況且文句中沒有一句 是商業廣告。

這就是文字的魔力——以文字喚醒紐約人和訪客的「集體回憶」,即使沒有回憶,至少也製造一點人文氣氛。人文主義的基礎和文字的基本來源當然也是文字。

近 日讀完一本小書,頗有所感,書名叫《Writing and Seeing Architecture》(書寫和觀看建築,我讀的是法文英譯本)。這本小書是兩個法國名人的對話錄,一位是建築大師波贊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一位是文學評論和小說家菲利·索勒(Philip Sollers),兩人談的都不是專業內行話,而是從中引經據典,將之和建築拉上關係,這當然是法國知識分子最擅長「玩」的東西,但兩人依然言之有物,甚 至對我們有參考價值,波贊巴克的觀點更令我折服。

波贊巴克說:現今我們已經進入都市文化的「第三紀」,早已過了為文明奠基和為將來創新的 時代,在這「第三紀」,我們只能把這個世界重塑和改觀,而不能開創;我們甚至更要使這個世界「再生魅力」(reenchant),因為兩個多世紀的「現代 性」發展早已把生活「去魅」了。所以波贊巴克特重語言,他認為語言是記憶的載體,而建築可以把每個人的個人記憶和感情空間和視野轉變成一種共同記憶;他 說:二十世紀還是一個創新的時代,那個時候無此必要,也不必成為參照點,而現在呢?

「現在不同了,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共同參照系統的現 今,歷史不是早已變成古董就是改裝成遊樂公園,然而,在城市,歷史就是我們的將來,歷史建構所有的思想;它老是回來,雖然今天很多人已經不知道他們今日所 處所為是來自何處」,所以「建築就是把時間具體化」(Architecture is time made concrete),或用巴希拉(Bachelard)的話說,「空間也是如此」(見該書英文本84—85頁)。波贊巴克又引用老子的話來證明:其實,空 也可以是「實」的,用現代話說,這個實字,並不表示具體的建築材料,而是一種心靈空間的真實性。

也許香港人認為這些話都是空談,但我覺得還是發人深省的,沒有「空」談,何來「實」感?有時候,有內容、有深度的「空談」也是從實際人生經驗中悟出來的,所以西方有不少建築大師,而我們只有貝聿銘。妙的是,波贊巴克和索勒都大讚貝聿銘。■

@Source: 亞洲週刊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u&Path=2212836682/44au.cfm

10.30.2008

法國》救助非洲重症兒 MOSCHINO義賣玩偶@News

MOSCHINO的愛心玩偶,充滿品牌DNA。
圖/MOSCHINO提供

很多精品品牌偶爾會推出可愛的玩偶,收服貴婦的心,但是,今年MOSCHINO為了聯合國「兒童重症防治和治療」的募款,特別由設計師出面邀集藝術家通力合作,打造一系列獨特的玩偶。

大大眼睛、長長睫毛和心形嘴巴,可說綜合了MOSCHINO的創意DNA:趣味、隨興,在於表達「用心看世界,用愛說故事」的活動宗旨。

11月18~23日在巴黎小皇宮將展出這一系列玩偶,27日巴黎藝術拍賣會上正式拍賣,拍賣所得款項將送往非洲的查德、中非共合國,以及蘇丹西部的達富爾 地區。去年MOSCHINO拍賣募得的22萬歐元(約千萬台幣),也是全額送往非洲上述地區,使得一萬多名幼童獲得免費疫苗注射。

@Source: 2008/10/30 聯合報 ╱記者袁青 http://udn.com/

10.29.2008

MaxMara大衣 女人一定要擁有@Fashion

一項雜誌的民調,日本女性認為一生中一定要擁有的大衣是MaxMara大衣。
圖/華敦國際台灣分公司提供
圖/華敦國際台灣分公司提供

你有義大利時尚品牌MaxMara的大衣嗎?根據一項雜誌的民調,日本女性認為一生中一定要擁有的大衣是MaxMara大衣。姑不論這民調的準確度如何,MaxMara大衣熱賣是不爭的事實,其經典大衣101801款1951年推出,至今已賣出15萬件。

高矮胖瘦 誰穿都美

台灣總代理華敦國際廣告推廣部經理高方莉指出,MaxMara大衣最出色的地方就是能夠修飾身型,不論高矮胖瘦,誰穿都好看。

今年MaxMara大衣的焦點是編號101888大衣,只有黑色或米白色兩種顏色,全球限量888件,台灣分配到45件,每件售價12萬8,600元。大衣內皆繡上編號,說明是888件中的第幾件,內裡還附上這款大衣的圖文介紹。

101888的設計靈感來自十年前101606的大衣款式,大衣長及膝,有兩個口袋,有腰身,從外觀看不到扣子,線條簡潔,領子可以立起來、也可以翻下來。高方莉指出,推出沒多久,已賣出一半,十分搶手。

編號認證 創造傳奇

你一定覺得奇怪,為什麼以編號來代表大衣款式?這與經典101801款有關,那是件駝色大衣,雙排釦、搭配大西裝領,這款大衣揭開MaxMara行銷全球的序幕,同時也推動「編號」成為購買奢華服飾的認證。

MaxMara品牌已走過55年,日前在大陸北京美術館舉辦回顧展,共展出70件經典大衣,也展出國際知名攝影大師執鏡的珍貴照片,有一張照片是現任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妮(Carla Bruni)展示MaxMara的1993-94秋冬款大衣。

不過,MaxMara倒不太強調他們的設計師。業者指出,MaxMara集團強調團隊創作的精神,從不獨捧某一位設計師,這團隊包括設計、行銷團隊、布料和生產技術的專家顧問等。

這並不是說MaxMara沒有知名設計師,法國香奈兒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義大利鬼才設計師弗蘭科‧莫斯奇諾(Franco Moschino)、曾擔任西班牙國寶級品牌羅威(LOEWE)的美籍設計師Narciso Rodriguez等,皆曾經為MaxMara效力過。

製作過程嚴謹是MaxMara持續受歡迎的主因,縫製大衣時,工廠會先讓技術優良的工人車縫過一次,命令電腦記錄當下手工車縫的速度,接下來,每回工人按下腳踏板時,車縫速度就會與第一次完全符合,確保每次車縫速度與品質一致,在現代機器中保留手工技術。

MaxMara大衣的生產基地藏在義大利米蘭以南,一個叫做Reggio Emilia的城鎮裡,每天產量可達500件。

業者表示,大衣布料幾乎都來自於義大利,製作工序高達170個步驟,像是嚴格檢查布料、剪裁、縫製、輸送、局部熨燙、蒸氣整燙、複檢等。為了保護布料維持原樣,會用綢緞蓋住已剪裁好的布料,縫製好的大衣一定要求立即垂直掛好,以確保大衣形態立體。

@Source: 2008/10/28 經濟日報 ╱陳翌函 http://udn.com/

男人時尚 Ralph Lauren引領風騷@Fashion

Ralph Lauren(左)和亞曼尼(右)被男士雜誌評選為影響當代男士時尚最重要的人物。
本報系資料照片、Ralph Lauren提供


誰是影響今日男士時尚的重要人物?根據男士時尚雜誌「DNR」雜誌的評選,代表美式 休閒時尚的設計師Ralph Lauren被評為影響男士時尚最重要的人物,其次是亞曼尼(Giorgio Armani),第三位則是Ermenegildo Zegna的執行長Gildo Zegna。

Ralph Lauren和亞曼尼設計的男裝,打破英式男裝「合身剪裁」的傳統,刻意放鬆腰際的線條,展現男士輕鬆自在的閒適優雅,可說是「解放男人」相當重要、且最具代表性的男裝設計師。

榮登第一名的Ralph Lauren去年歡慶40周年慶,是半世紀以來影響男裝時尚最重要的服裝設計師,Ralph Lauren去年為美國奧運代表隊設計制服,透過知名運動員的代言與加持,成功向世人展現美式的運動休閒時尚,明亮活潑的對比色彩、舒適自在的穿衣哲學, 被譽為影響當代男士衣著最重要的設計師。

代表義大利時尚的亞曼尼大師,近幾年大舉擴張事業版圖,進軍化妝品、名筆、家具等事業,不但改變男士衣著裝扮,且左右男士的生活品味。

至於位居第三名的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執行長Gildo Zegna,則因為成功打造Zegna男裝王國而獲得評選團青睞,Zegna以用料奢華著稱,採用最頂級、稀有的珍貴布材,深獲男性VIP的喜愛,加上 Zegna的售後服務在業者相當有口碑,深深地影響當代頂級男裝的經營模式。

@Source: 2008/10/29 聯合報 ╱記者陶福媛 http://udn.com/

10.28.2008

Behind the Hedges: In Richard Meier's World@Videos



in this episode of "Behind the Hedges with Kelly Killoren Bensimon," Kelly visits her good friend Richard Meier at his East Hampton home, as well as at the architect's studio in New York ...

Richard Meier Exhibition at Louise T Blouin Gallery@



Video featuring the Richard Meier Art &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for the Louise T Blouin gallery in London, November 2007.

Terunobu Fujimori Tree House in Nagano@Videos



Roland Hagenberg interviews Japanese architect Terunobu Fujimori in his treehouse in Nagano

Jeff Koons in his NY studio@Videos



Roland Hagenberg talks to Jeff Koons in NY. With footage from his exhibition in Versailles, 2008.

Kuma Kengo at Suntory Museum Tokyo@Videos



Architect Kengo Kuma and Roland Hagenberg visit the Suntory Museum in Tokyo

Interview with Toyo Ito - The process in architecture@Videos

Toyo Ito at Tod's headquarter in Tokyo @Videos



Architect Toyo Ito visits his Tod's building with Roland Hagenberg on Omotesando in Tokyo

鼎泰豐 台灣影響100 2006-04-27@Videos

Airports 飛機場擴建 世界各地@Videos

Yo-Yo Ma plays the prelude from Bach´s Cello Suite No. 1@Videos

I.M. Pei Talks About Louis Kahn@Videos

.M.Pei 建築師 貝聿民 2008.04.05 文茜世界週報@Videos

I.M. Pei: First Person Singular@Videos



Filmed with Pei in America, Europe and the Far East and featuring a panoramic survey of his outstanding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s, this documentary gives a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his proces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With a mission to "Make Life Creative," Ovation TV is a multiplatform network focused on entertaining, inspiring and engaging the artist in all of us by offering original and acquired programming focused on art, culture and personal creativity. The network is distributed via cable, satellite and telco, and is complemented with its popular broadband website (www.OvationTV.com).

Out of the Ordinary: New Video from Japan@Videos

© MURAKAMI — "kaikai & kiki" (2007) Preview@Videos

Enjoy a special preview of Takashi Murakami's "kaikai & kiki," a new animation by Takashi Murakami created for the exhibition "© MURAKAMI."

Featuring more than 90 works in various media spanning the early 1990s to the present, this international traveling retrospective i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survey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akashi Murakami's entire career. "© MURAKAMI" is on view October 29 through February 11, 2007 at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 (MOCA).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moca.org.

P.F.1 (Public Farm One), on view at 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Summer 2008@Videos

Home Delivery at MoMA and P.F.1 (Public Farm One) at 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Videos

Young Architects Program 2008: P.F.1 (Public Farm One), on view at P.S.1@Video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www.ps1.org/exhibiti...
and
http://www.publicfarm1.org/

Art Fairs in New York@Videos

NYTimes.com - The Times's Melena Ryzik visits several of the week's art fairs.

Weekend in New York@Videos

NYTimes.com - Be it for sport, solitude or sunbathing, New Yorkers and visitors make the most of every nautical inch the city has to offer.

Watery Dimensions@Videos

NYTimes.com - The Danish-Icelandic artist Olafur Eliasson discusses his creation "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s," now installed in the East River.

Lucian Freud at MoMA@Videos

NYTimes.com. An installation featuring the etchings of celebrated British painter Lucian Freud opens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elena Ryzik of The Times reports.



@Source: TheNewYorkTimes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re / KPF (Kohn Pedersen Fox) Architects@Videos



The Burj Dubai by SOM hasn´t been finished yet, but it´s currently the world´s tallest structure. Meanwhile, the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re by KPF has been opened a few weeks ago, which is (as for now)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the world when it comes to roof height with 492m (1,614.2ft). The Taipei 101 in Taiwan is 509.2m (1,670.60ft) if you count the antenna, but its roof is only at 449.2 m (1,473.75 ft).

The building took almost 11 years to be completed, delayed by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of 97-98 and change on design, but it was finally opened to public on August 30, 2008. You can see an interesting tour of the building on the video posted above.

The observatory on the 100th floor is amazing, with a transparent floor.

Also, I found an interesting documentary by National Geographic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Financial Center, posted it below. Enjoy!











@Source: http://www.archdaily.com/7752/shanghai-world-financial-centre-kpf-kohn-pedersen-fox-architects/

信義聯勤豪宅 設計費近億@Arch

元利建設將在信義聯勤土地推出豪宅產品,並邀請2007年普立茲建築獎得主Richard Rogers(右二)操刀設計。元利建設總經理蔡建生(右三)昨天與Rogers共同宣布這項合作。
記者徐世經/攝影

房市買氣急凍,但台北市信義聯勤土地開發腳步仍持續。元利建設總經理蔡建生昨(27)日表示,已砸下近1億元設計費,邀請2007年普立茲建築獎得主Richard Rogers親自操刀設計,未來將在此推大型豪宅案,採先建後售模式,明年動工。

Richard Rogers昨天為此案親自來台、考察基地。他說:「這是我在台灣第一個住宅案作品,我希望能結合藝術與科技,蓋出最好的房子。」

信義聯勤土地正對大安森林公園,基地方整,是台北市難得的精華區土地;這次加上名師加持,一般預料,未來每坪開價可望再創新高,有機會成為台北第一豪宅。

兩年多前,新光人壽以每坪274標元標下信義聯勤俱樂部土地,當時創下住宅土地標售新天價,引領台北市豪宅價格攀升。

今年中新壽釋出此地,國泰金控副董事長蔡鎮宇以私人名義及元利建設董事長林敏雄合作標下。總面積1,180坪的北邊基地以48億元標脫、每坪價格427萬元;1,310坪的南邊基地,由林敏雄及蔡鎮宇享有優先購買權,以53.4億元買下、每坪407.5萬元。

這塊土地是台北市住宅用地的「地王」,開發動態備受市場關注。蔡建生昨天首度對外表示,元利規劃推出大型豪宅案,將響應台北市政府「促進都市再生2010 年台北好好看」政策,邀請去年獲得普立茲建築獎的Richard Rogers設計。據了解,設計費就接近1億元。初步規劃興建兩棟雙拼豪宅,樓高約為35層至38層樓。

@Source: 2008/10/28 經濟日報 ╱記者黃啟菱 經濟日報 via 聯合新聞網

漢寶德:審慎利用花博,再造台北形象@News

台北市正悄悄地籌劃二○一○年的國際花卉博覽會。市政府在網站上掛了詳細的會場設計要覽,而且已經修改到第十二版了,可是市民很少注意到。大家偶爾聽到 「花博」會想到花卉的展覽,到時候,台北市會被美麗的花朵所淹沒,使全世界看到台北市民的幸福與富裕生活。國際的觀光客會大量湧入台北,為台北市創造繁榮 與財富。

砸錢搞花博 好處在哪裡

台北市民不曾注意到,台北市要為花博投下百億的經費。原來花博並不只是栽花、植草,創造綠意,為了熱烈迎接國際的來賓,要投下鉅資,在會場興建各種室內展 覽場所,製作各類表演節目,使他們都有不虛此行之感。這樣做是應該的,可是花這麼多錢,除了短暫的觀光價值外,花博能為台北留下什麼好處,才是台北市民應 該注意的。

自十九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城市常常因舉辦世界博覽會留下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築而改變城市形象。巴黎塞納河沿岸的艾菲爾鐵塔及「大皇宮」探索館等都是世博留下 的建築。美國的芝加哥聞名全球的科學工業博物館與費爾自然博物館都是二十世紀初的世博留下來的。台北市沒有主辦過國際性的博覽會,這次大手筆的花博也許可 以為台北帶來一些改變形象的機會吧!

永久性地標 悄悄蓋起來

我看了網路上的資料,果然發現市府是有此心思的。在河濱公園、美術公園、新生公園等展場基地上,市政府要興建很多座建築物,有些顯然是臨時性的,展後即可 拆除,可是也有不少是永久性的。特別是在新生公園興建的未來館、生活館、夢想館,每座建造費都是數億元,而且註明是永久性地標。我不禁想,這樣重大的有關 都市形象與市民生活的構想,怎可靜悄悄的,不經過專業與市民的檢驗就建呢?

我在網路上找不到規劃圖樣,沒有配置圖,當然更沒有設計構想圖。是誰在負責推動這樣大的案子?誰去聘請建築師?在永久性設置上,設計案誰可以代為拍板定 案?我找不到任何資料。自今天到二○一○年不過一年多的光景,這些永久性建築來得及設計、建造完成嗎?老實說,我真的擔心起來了。說起來,我還是市政府的 掛名顧問呢!

在美術館區,我注意到有一個美術館南向第二出入口的計畫。市立美術館是台北的重要文化建築,當年是由比圖選定的,居然為了花博的臨時性動機,籌劃開設第二入口,實在是很草率的決定。

在如此匆忙的花博籌劃時程中,也許應該放棄永久地標的觀念,先把臨時性的展覽軟硬體做好,省下錢,以後可以通過認真的形象再造的計畫來做,是否妥當些呢?(本文作者為前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Source: 2008/09/13 聯合報 ╱漢寶德 聯合新聞網

推動綠屋頂 美美迎花博@News

 臨近花博會場的大同、中山區,老舊社區經常給人半灰暗、凌亂的形象,加上還有不少屬於既存違建的鐵皮屋頂,讓景觀更加難看,台北市產業發局計畫推動綠屋頂工程,將選定10處屋頂、陽台為示範地點,預計八月開始動工,以迎接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產業發局長陳雄文表示,大同中山區的綠屋頂,以耐旱植物為優先選擇,像是仙人掌科或景天科植物都很適合,耐旱、生長慢,又不需要太多土,將運用組裝式架植,把一塊塊的植物會嵌入固定在屋頂上,不會造成建築結構體的改變。

 陳雄文指出,綠屋頂不止有美化環境的功用,也有隔熱的作用,適合用在鐵皮屋頂上,目前已與不少里鄰社區、學校、商圈、市場、辦公大樓等單位取得共識,只要8成以上住戶同意,即可開始施作。綠屋頂完成後,將來維護工作,交由里鄰成立的綠化志工隊負責。

 陳雄文說,許多民眾對即將舉辦的「花博」沒感覺,以為不關自己的事,事實上綠美化是每個家戶都可以進行的工作,只要花點心思,就可提升都會景觀與個人生活品質。

 綠屋頂工程為台北城市花園推動計畫之一,為在花博會前把台北市變成一個處處有綠意的的城市,整體花園計畫是以社區、學校、商圈、市場、辦公大樓等5類 型,進行空間綠化改造,包括12行政區共計449里、141所公立國小、48處商圈、商店街、141處市有及民有市場、約100棟商辦大樓。

 產發局指出,為讓綠化美觀念也能深入家戶,目前預計號召到1萬個家戶進行居家、陽台綠美化,將協請里鄰辦公室提供有機肥土及花苗。

 另外,除貓空、迪化街、新北投、中山北路精品街外,將再添6處綠化商圈。

@Source: 2008-07-24 中國時報 /陳怡妏/ 中時電子報

2010台北花博 竹子、鋼骨、寶特瓶 打造綠建築@Arch


寶特瓶塑膠材質、竹子和鋼骨結構,這三種特性截然不同的材質,如何設計出一座既環保又時尚的建築物呢?

遠東集團二○一○年在「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簡稱花博會)中,即將興建的「花博流行館:遠東織綴」展示館,就是要以這三種材質,建造出一座人造物與自然物結合的「綠建築」。

台北花博會將於二○一○年十一月登場,場地涵蓋中山足球場、圓山公園、兒童育樂中心等,佔地約九十一公頃。為期六個多月的展期當中,預計要興建十五座展 館。而遠東集團策畫、設計與興建名為「遠東織綴」的「流行館」,就是其中一座標榜集環保、時尚和綠建築功能於一身的展示館,這裡將會舉辦時尚走秀、電影播 放以及花卉展示等節目,預計投入一億五千萬的經費建造。

這座建築物由建築師黃謙智和小智研發團隊擔綱設計,基地位在中山北路和酒泉街交界處的空地上,佔地一千兩百坪。這座建築物的外觀近似三角體,俯瞰很像一塊蛋糕切片,基地的局部佇立在人工水池上。黃謙智將它設計成半開放式建築,展覽館外部廣場有一面階梯式的戲臺,以及長達五十八米的斜坡道。

這座建築以竹子和回收鋼骨作為主結構,最特殊的是,在竹子和鋼骨結構組成的外牆部分,會鋪上一層由寶特瓶回收之後再製的模具化材料,也就是俗稱的PET。

黃謙智表示,PET是將回收的寶特瓶溶解之後壓製成立方體的形狀,組裝起來就會呈現出像水晶一樣晶瑩剔透的視覺效果。「PET材質的優點是可以重 複使用、組裝又容易,加上它有防水、隔熱的效果,既省錢又環保。」為了營造「寶特瓶水晶牆」,預計要對外回收一百萬支、約五十噸重的寶特瓶。

為了讓建築物的興建也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黃謙智在「寶特瓶水晶牆」表面裝有太陽能和風力能源設備,白天吸收太陽能轉存成供給夜間點燈的電力需求。

此外,建築的北方立面會有瀑布般的水簾幕流洩,加上台灣北部冬季的東北季風吹拂,經過建築底部的水池,當風力再流進室內之後,「可讓室內降溫三至六度左右,可節省冷氣的開支。」
@Source: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080815)

遠東「花」心思 台北花博很時尚@Arch


遠東企業集團昨(14)日簽署合作承諾書,成為「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首位合作夥伴。遠東集團將投入1.5億元,回收近100萬支、50公噸重寶特瓶,打造一座具PET回收外牆的綠建築。

「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將在2010年11月到2010年4月舉行,是台灣第一次正式獲得國際授權舉辦的世界級博覽會,預計參觀人數將達600萬人。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此「園藝界的奧運會」需要民間企業大力支持,遠東是第一個伸出援手者。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表示,遠東是抱著非參加不可的心態參加花博會,原因是世界級展覽少見,而且也體認政府資源有限。

徐旭東說,遠東參展壓力很大,因為要維持展館營運6到9個月,又要達到環保、流行時尚的建築設計,尤其展館要維持數月的動態節目流動,讓他傷透腦筋。

遠東集團規劃的「花博流行館」主題為花新時尚,建築面積達1,800平方公尺,位於中山北路三段、中山足球場旁的圓山公園區。除了結合花藝與科技,流行館 最重要的主題為節能減碳,展覽館外牆將使用100萬支以上回收寶特瓶,半透明材質仿水晶質感,未來入場卷還規劃以寶特瓶作為識別門票。

遠東集團經內部共同發想,規劃展館主題為「遠東織綴」,代表將多項議題以原創性方式連結,建築外觀就是一個大型寶特瓶掛飾。館外斜長屋頂面以太陽能及風力發電設備,供給電力需求。而建築外牆也引進國外目前風行的「水幕」(38X28公尺),建築師黃謙智表示,目前紐約有四處類似的人造瀑布,目前國內還未有巨型水幕節和噴霧的建築設計。

主結構體材料將使用台灣盛產的竹子,考量其最符合環保與經濟效益,館體中央將以回收鋼材做局部支撐。遠東表示,展期結束後,全館將移置元智大學、 板橋遠東電信園區或信義商圈等地,作為移動教育用途。未來,遠東企業將由動員旗下遠東百貨、SOGO百貨及遠紡提供展館節目,亞泥、遠傳電信、遠揚營造等 公司也將共襄盛舉。

台北市政府表示,未來花博會場地涵蓋91.8公頃,預計設置15座展館,將來還有風味館、生活館與未來館加入,將吸引其它民間企業一同合作,預估將創造120億元以上的經濟效益。

@Source: 2008/08/15 經濟日報 ╱記者黃依歆 @ http://udn.com/

百萬個寶特瓶 建花博流行館@Arch

國際花卉博覽會「流行館」將以回收寶特瓶作為建築材料,圖為模擬示意圖。
照片/北市商業處提供

回收寶特瓶也可以蓋房子?2010年國際花卉博覽會15個展館之一的「流行館」,將以寶特瓶作為建材,用竹子作為結構,並利用太陽能及風力能源設施,展現綠建築創意。

北市商業處長劉佳鈞說,由遠東集團負責規畫營運的「流行館」,大膽創意的綠建築設計目前正在府內審核中。

估計這座用寶特瓶作成的展館,大約要使用100萬、約50噸重的個寶特瓶,熔製作成屋頂與炫麗的寶特瓶水晶牆,主結構則是利用竹子搭設,跳脫了傳統死板水泥建築。

劉佳鈞指出,傳統建築過程耗費極大能源與土地資源,透過傳統竹構造工法搭起環保再生PET外牆,將不會有大興土木產生的高噪音高汙染、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模具化的建築設計,具有可重複使用、容易組裝、使用壽命長等優點;PET材質還具有防水、隔熱等特性,展覽結束後,可視活動需求遷移至不同地點展示,不用擔心展館空間閒置與後續管理問題,成為一個「移動教育展覽館」。

此外,展館利用寶特瓶材質,不僅透光性高,還兼具隔熱效果,可以幫室內展場降溫3至4度,內部並靠風力及太陽能科技輔助供電,完全符合節能減碳概念。

未來展館將以結合「花卉、時尚、環保與綠建築」為展示四大主題。

@Source: 2008/10/28 聯合報 ╱記者陳志豪 聯合新聞網

Foster to Renovat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Arch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has chosen Foster + Partners to revamp its main branch on Fifth Avenue in Manhattan. The space encompasses portions of seven levels at the rear of the building, which fronts Bryant Park.
Photo © James Murdock (top); courtesy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above).
A historical view of the area that Foster + Partners will renovate. It currently contains stacks and a vertical conveyor system.
Rate this project:
Based on what you have seen and read about this project, how would you grade it? Use the stars below to indicate your assessment, five stars being the highest rating.

October 23, 2008

By C. J. Hughes

To boost the “public” aspect of its main Midtown branch,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YPL) has enlisted the services of Norman Foster.

After a nearly one-year search, the library on Thursday announced that it had picked Foster, of the London-based Foster + Partners, and the recipient of 1999’s Pritzker Prize, to helm a $250 million renovation of the lion-fronted Beaux-Arts building, which sits on Fifth Avenue.


Though details of the plan are scarce, Foster’s main task is to reconfigure a seven-floor space on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building, where books are now stored, into one with multiple reading rooms for patrons, plus a circulating collection, so people can check out books; they have not been able to do this since 1970.

In the process, many of the existing floors in the 1.25-million-cubic-foot space, which is located under the Rose Main Reading Room, will likely be removed to create a more open layout, says Paul LeClerc, the NYPL’s chief executive. The renovated library is expected to draw 3.5 million visitors a year—more than double its current 1.2 million.

The non-circulating research collection, meanwhile, will move to an existing three-acre storage area under Bryant Park, which abuts the property.

What will remain, however, are 26 tall vertical windows; the exterior of the marble building, which was completed in 1911 by John Carrère and Thomas Hastings, is protected as a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Foster may also retain some existing bookshelves, whose ends feature decorative cast-iron fasteners, in “a nod to the building’s history,” LeClerc says.

Though LeClerc wouldn’t say which other architects were considered, he acknowledged the initial list was two-dozen-names long.


Foster triumphed, LeClerc says, because of his track record with modern additions to historic structures, like London’s British Museum and Berlin’s Reichstag. In New York, the 2006 Hearst Tower, where Foster topped a stone Art Deco base with a glass high-rise, may have also proved a useful yardstick.

For addressing how he might muffle construction noise from the project so it won’t disturb library visitors, Foster also won points, LeClerc says. The architect also pledged to personally oversee the project, which is expected to last for four years, on a regular basis.

“One of our big questions was, ‘Are you going to make this yours?’ and he said he would,” LeClerc says.

Foster was traveling and unavailable for comment, according to a spokesperson. But in a statement, he hinted at the role computers would play in the renovated space, as the Internet is increasingly used as a research tool.


“We seek to achieve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history and technology; between access-for-all and scholarship,” Foster said.

The renovation comes as the NYPL undergoes a sweeping $1.2 billion reorganization, which will result in new programming across its 87-branch system, a greater online presence, and two large new libraries, in the Washington Heights section of Manhattan, and on Staten Island.

To foot the bill, it’s selling Midtown’s Donnell Library Center, which will be replaced by a 150-room Orient-Express hotel, with the library relocated to three bottom floors, in a $59 million deal.

And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is the Mid-Manhattan Library, a six-story tower at across from the main branch. Its collections will be transferred across the street. Also underway is a $500 million fundraising effort that’s already brought in $300 million, LeClerc says.

Still, lining up financing has been challenging, admits LeClerc, who said it partly explains why the Foster selection was delayed from July to October.

“The economy’s problems mean this will take more time than we had originally planned,” LeClerc says. “But it will get done.”

@Source: http://archrecord.construction.com/news/daily/archives/081023foster.asp

Designed to Sell@Books


The adman George Lois was a leading figure in the shift from the straightforward hawking of goods to surprisingly ironic, convention-busting campaigns.

Among his achievements, he conceived nearly 100 Esquire magazine covers in the ’60s and early ’70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hich showed Andy Warhol drowning in a can of Campbell’s soup, was based on a scene in “North by Northwest” in which Cary Grant and Eva Marie Saint are dwarfed by the gigantic presidential busts on Mount Rushmore.

Photo: From “George Lois on His Creation of The Big Idea”


“I stored the Lilliputian imagery in the computer in my head,” Lois writes.

Photo: From “George Lois on His Creation of The Big Idea”


Jan Tschichold (1902-74) was as indispensable to modern typography as Lois was to modern advertising. In his books and magazine articles, ­Tschichold codified what is called the “New Typography,” characterized by sans-serif typefaces and asymmetrical composition.

At left, a 1925 issue of Typ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featuring Jan Tschichold’s work on New Typography.

Photo: From “Active Literature: Jan Tschichold and New Typography”


Models for Jan Tschichold’s Amsterdam type.

Photo: From “Active Literature: Jan Tschichold and New Typography”


Alexander Calder’s wire “Elephant,” 1928.

Photo: From “Alexander Calder: The Paris Years, 1926-1933”


Most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Alexander Calder’s large kinetic mobiles made of sheet metal and rods. Some might also know “Calder’s Circus,” featuring abstract performers made of cloth, wood and wire. Despite that work’s cartoonishness, probably very few know that Calder was an illustrato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Herald, The Philadelphian and the Communist publication New ­Masses.

In this photograph, Calder in 1929 with “Miss Tamara,” a rubber dachsund made for the clown Albert Fratellini.

Photo: From “Alexander Calder: The Paris Years, 1926-1933”


A stag in black charcoal, from a cave in Puente Viesgo, Spain, is some 20,000 years old.

Photo: From “Cave Art”

@Source: http://www.nytimes.com/slideshow/2008/10/26/books/20081026_HELLER_SLIDESHOW_index.html

日本推動樂活綠商機 @News

「樂活」近來已成為日本最流行的暢銷關鍵字之一,不僅健康、環保等議題受到重視,其中更蘊含著無限商機,日本的綠領工作者也隨之興起…… 在日本,「綠色消費」與「樂活」(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簡稱為LOHAS)幾乎劃上等號。根據日本環保諮詢顧問公司e-squre在二○○五年進行一項關於樂活族的調查顯示,有三成日本民眾是樂活族,他們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環保與社會議題,重視自我成長、喜歡新事物也樂於分享給他人,「樂活」兩字成為該年的暢銷關鍵字,其中蘊含的樂活綠商機不容忽視。 樂活在日本獲得矚目,必須回溯到一九九七年《京都議定書》提高日本民眾對於減碳、節能的關注,樂活綠商機與環保落實的相關行業、綠領工作者也隨之興起。大和田順子(NPO樂活俱樂部代表)將樂活引進企業圈在日本,第一位透過報紙提及樂活概念、將「兼顧身心靈的環保與永續就是樂活」觀念帶入日本的,是目前擔任NPO樂活商業聯盟共同代表的大和田順子。去年十二月,樂活商業聯盟(LOHAS business alliance,簡稱LBA)獲頒日本eco Japan Cup 2007環保企業獎。 二○○四年創立的「樂活商業聯盟」,是一個採取會員制的非營利組織,招募認同樂活觀念的會員。樂活商業聯盟提供會員一年參加五次研討會、一年六次樂活會訊等服務,同時也讓自家的訊息在樂活商業聯盟網站上刊登,除了分享關於樂活商機的新知外,也互相介紹彼此的客戶。入會費從三萬日圓到二十萬日圓不等,包括企業會員與個人會員,目前企業會員五十三家、個人會員五十八人,會員的業種包括食品店、生質能源、碳交易、住宅改裝、客服中心、電子商務、商務旅館等。 大和田順子表示,最常被會員問的問題是:「我們想要將樂活觀念注入目前的商業模式,但是自己無法找到適合的切入點,不曉得到底應該從何開始?」例如曾經有一家商務旅館詢問她,能否協助商務旅館進行樂活式的改裝?讓顧客可以在﹁很樂活﹂的空間中安然入眠。此外,空調設備是每個房間各自獨立,不會彼此互相影響,也能供應健康的早餐,然後可以用一晚五千日圓的價格,吸引樂活族的商務人士。 樂活不等於簡單廉價 大和田順子當時以「神秘客」的身分,實際去商務旅館住宿親身體驗。她發現這家商務旅館雖然標榜早上供應免費咖啡,但是卻用咖啡自動販賣機、即溶咖啡充數。 「如果是樂活族的話,一定不會想要喝這樣的免費咖啡,他們心目中想的是『健康早餐』,」大和田順子指出,這家企圖標榜樂活的商務旅館也供應女性專用的梳洗袋,但用的是一般平價藥妝店也買得到、並非標榜天然素材的品項。 她了解業者以低價推銷樂活概念的心情,但她發現需要提供樂活商機諮詢的業者,往往把樂活解讀為「簡單」,將「簡單」與「廉價」劃上等號。因此,大和田順子的工作,就是告訴想要以樂活族為目標的業者,在他們的商品及服務中哪些是「假樂活」,「因為既然要成為一家商務旅館,就是要有質感的樂活,而非擅自將簡單解讀為便宜。」 她表示,樂活行銷的特色之一是﹁口耳相傳﹂,由於會員之間彼此互相了解,因此不論是企業會員還是個人會員,都懷有對於樂活同樣的價值觀,他們的客戶也會有類似的價值觀,所以往往會互相介紹彼此的客人給對方認識,具有「一個介紹一個」的拉抬效應,這樣就不用花費巨額的廣告費尋找新客戶,而是彼此介紹熟客。 例如某位會員中的一位客戶想要改裝住宅時,這位會員就介紹給同為會員、具有樂活概念的裝潢業者,讓這位會員的客戶可以獲得更完善的服務。不靠廣告、宣傳,透過會員之間的介紹,仍可讓彼此的客戶獲得需要的服務。 大和田順子認為,樂活商品與服務的訣竅,在於成為獨一無二的品牌,盡量銷售「地產地消」(當地生產、當地消費)的商品。 關於樂活行銷,一定要先了解樂活族的特性,絕對不可以賤價銷售,這樣會造成惡性循環。另外,標榜「只有這裡才能買到」的獨特性,想抓住樂活消費者,最好以「故事行銷」建立信賴感。

@Source: 《數位時代》撰文=文及元

現代樂活桃花源 日本自由之丘@LOHAS



人人都在談「樂活」(LOHAS,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但是所謂的樂活,到底是怎麼樣的概念?
「樂活」一詞,最早是於1998年,由美國社會學家雷‧保羅(Paul Ray)在《文化創造: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一書中所提出。他形容所謂的樂活族,是進行消費決策時,首重家人和自己的健康,以及對環境的責任。最早將樂活概念引進日本的,是現任「樂活商機聯盟」(LOHAS Business Alliance)的代表大和田順子,在其著作《樂活商機》中提到,樂活風,應該是重視自然與環境,同時兼具流行時髦的生活型態。
依據日本環境顧問公司「E-Square」與美國調查機構「自然消費市場研究中心」(NMI),於2005年所進行的「日美合作樂活消費者調查」顯示,日本約有29%的人口屬於樂活族,反觀樂活發源地美國,則僅有23%被歸屬於樂活一族。
九○年代末期由美國掀起的樂活風潮,卻在日本這片土壤上生根,為什麼?

東京近郊,匯聚樂活能量

身為日本樂活概念的引進者,大和田順子認為樂活的概念因為和日本文化中「將人視為自然一部分」的觀念相似,所以能很快被日本人採納接受,並運用在發展新型態的商業模式和生活型態。
日本哪個城市最「樂活」?在日本所有的居住區域中,東京近郊,面積等同於中正紀念堂的「自由之丘」地區,往往被視為樂活商業的代表地區。自由之丘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又樂活在哪裡?
九 ○年代末,崇尚自然素材與環保概念的日式風格雜貨店,開始在自由之丘立業。新穎的產業思潮,讓這個城鎮的居民更珍惜自己居住的土地,許多由當地住民發起的環保措施都是一時創舉。「自由之丘,一直是日本人心目中最想居住的鄉鎮第一名。」自由之丘商店街振興組合編輯長,同時也是自由之丘住民的西村康樹說。
東京急鐵(地下鐵)的自由之丘站,每日有10萬人次進出,每逢秋天,自由之丘商店街舉辦年度最盛大的祭典,「女神祭」時,甚至能吸引50萬人湧進。
自由之丘是個帶點歐洲時髦、優雅風情的住商混合區,許多高級住宅座落其中,巷子裡的商圈更開設不少個性精品商店,尤其以甜點天堂著稱。直徑不過500公尺見方的商圈裡,就有1500家商店,時髦的甜點酒吧餐廳200家,近百家的生活雜貨商店,時裝飾品商店約150家,還有100家美容SPA。
由自由之丘商店街振興組合所出版的《自由之丘導覽書》,發行已有50周年,銷售量平均可達10萬冊。自由之丘儼然就是日本樂活產業密度最高的地區。

環境先趨,文人帶進思潮

自由之丘原名「日襖村」,1920年代時,還不過是個70至80個農戶聚集的小村落,卻因為教育家手塚岸衛和日本現代舞大師石井漠的進駐,有了新的風貌。1928年,旅外歸國的教育家手塚岸衛,景仰西式教育的自由學風,因此興建了「自由?丘學園小學校」;舞踊詩人石井漠則在此創設「自由?丘舞蹈研究所」,為這片土地植下自由風氣的種子。
這般生活樣態吸引文人騷客和名人進駐,包括知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和棒球名人王貞治,都是自由之丘的居民,這個小村落搖身一變,成了日本最能接受新思潮的地區。
「自由之丘幾乎成了每個時代中,東京時尚生活的縮影。」西村康樹說,自由之丘的住民,對新的生活型態格外敏感,舉凡當時最盛行的娛樂或服務,都在自由之丘找得到。昭和時代,時興電影院這項時髦的娛樂,在小小的自由之丘商店圈上,就有6家電影院,近幾年樂活風氣的思潮,也跟著名人的腳步吹進了自由之丘。

守護土地,自製專用垃圾袋

不只商圈的各式樂活小店吸引人,自由之丘代代傳承的信念,就是樂活風的基本哲學。「樂活是體念自己和土地之間的關係,珍惜擁有的一切所衍生的生活型態。」大和田順子解釋。這項核心價值,在自由之丘上被落實得格外徹底。
1932年,在當地住民的強力爭取下,自由之丘得以正名,由居民集體意識爭取而來的地名,也顯現出當地住民守護這片土地的心思。
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自由之丘的住民執行了一連串史無前例的措施,成為示範鄉鎮。13年前,東京都清潔隊只在白天收垃圾,商店街晚上才清出的垃圾堆置在街道上,常被覓食的烏鴉翻咬,弄髒環境,因此自由之丘商店街振興組合向東京都環境部請命,希望更改收垃圾的時間,卻遭到官方拒絕。
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套解決方法。他們自行印製自由之丘專用垃圾袋,販售給店家,所獲得的收入聘請民間清潔業者,在晚間到自由之丘進行清潔工作;現在,在自由之丘可見到專屬垃圾袋的自動販賣機。


保護環境,生質燃油巴士上路

除了專屬垃圾袋的措施外,自由之丘的住民,更是環保意識的先驅。全球油價走高,生質燃油的概念在近幾年格外受到矚目,但是,自由之丘早在1995年,就開始研究,將商店街蒐集而來的廢棄食用油回收再生,做為社區巡迴巴士「感謝自然號」(???????????,Thanks Nature Bus)的燃料油。
這項措施遠比他們想像的困難。當時是離車站較遠的保齡球館與商店想要吸引客人,提議推出免費的接駁巴士,但是當地的住民擔心,往返頻繁的巴士排放廢氣,會對居住環境造成污染;於是經過多次會議協商,在降低污染的前提之下,由當地企業與居民贊助籌建食用油回收系統,再製作為接駁巴士的燃料,如此一來不但降低空氣污染,也解決食用油的廢棄回收等問題。
3年後,感謝自然號正式上路,但是卻遲遲無法得到交通許可執照。原來巴士的運行需要由巴士經營證照的公司登記才能開放路權,這種社區接駁巴士無經營者擔保,無前例可尋,因此主管機關無法核發證照,遲遲無法上路。
「無前例可循不是理由。」西村康樹說,自由之丘的住民不接受這種理由,因此,在立意良善的認知下,當地居民決定規避經營的認證,避開路線經營,將站牌設在社區外圍,不與營業巴士路線重疊。雖然這項創意活動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但是卻屢受重視,先後奪得「省能源活動獎」以及「地區實踐活動優秀獎」的獎勵,成為許多城鎮先後效法的措施。
時髦的外觀與甜點的天堂只是自由之丘的表象,住民由內而外真正關懷自身的環境,珍惜周遭而做的努力,才是這座城鎮最深刻吸引人的地方。為了爭取更好的生活,80年前,石井漠和手塚岸衛,選擇在此種下的自由種子,終於依著住民的代代傳承而茁壯,凝聚人民守護家園的共同意志。「不愛護環境的商家,我們會拒絕消費,讓他消失。」西村康樹說,維護一個讓人人能樂在生活的環境,是自由之丘所有住民的心願。想要體會日式樂活風格嗎?到自由之丘親自走一遭,你會感受到更多。

@Source: 30雜誌 2008-10-08 記者:撰文=江佩蓉

竹片椅碰上懸臂椅 中西擦火花@Design

陳高明(左)、葛契奇中西對談。
記者陳立凱/攝影

當台灣傳統工藝,遇到當代知名設計師葛契奇(Konstantin Grcic)時,會激發出什麼美麗的火花?榮獲多項國際設計大獎的設計師葛契奇(Konstantin Grcic)昨日訪台,當他見到他為台灣工藝所設計的竹片椅「43」時,忍不住趨近端詳、觸摸,連聲讚嘆:「太神奇了!連我都不相信竹子也能製成懸臂 椅!」

竹片懸臂椅「43」,是葛契奇設計塑膠懸臂椅「MYTO」的延伸。塑膠椅「MYTO」和竹片懸臂椅「43」,兩者一西一中,南轅北轍,就像是持西洋劍的騎士與手握竹劍的劍道士對決,各擅勝場、各具千秋。

椅背沒有支撐的懸臂椅,是力學、美學的完美結合,且要搭配兼具彈性和強度的材質才得以完成。設計師對懸臂椅可說是又愛又怕,視為畢生最大的挑戰,繼1968年的潘頓椅(Panton Chair)後,幾乎見不到傑出的懸臂椅作品。

今年,葛契奇才一推出MYTO懸臂椅,馬上榮獲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永久收藏。這把MYTO椅採用德國塑料大廠BASF研發的高速極耐塑料 (Ultradur),以堅固的奈米塑料克服力學的限制,經過實驗室的精密演算、逾百位高科技人才的通力合作,歷經一年七個月後才得以完成。光是研發 MYTO椅,就投注了100萬歐元(約4,600萬台幣)。

沒想到毫不起眼的孟宗竹,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達到懸臂的功能,難怪葛契奇會如此訝異!

「43」竹椅是以43個竹片組成,因而得名。負責製作「43」椅的竹藝師傅陳高明,在去年見到葛契奇的設計手稿時,也沒把握能夠完成,只向委託單位工藝所表示:「我試試看!」

陳高明以傳統的「烤彎技術」將竹片彎成葛契奇要求的弧度,這點並不困難,困難之處在於椅子的承重力。陳高明說,起初椅子的耐重力只有20公斤,人一坐就斷,把椅子寄到德國提供葛契奇參考,經過兩次修正,將腳片的距離拉開,「43」椅終於完工。

葛契奇坦承,他並不了解竹子的特性,在未經精密電腦演算的情況下,「43」是否能完成,他只能樂觀的期待,「也許我很天真吧!我相信陳高明師傅的手藝,一定能成功!」


@Source: 2008/10/24 聯合報 ╱記者陶福媛 http://udn.com/

元彬為父母蓋的房子獲韓國建築文化獎@Arch

最近,韓星元彬為父母所蓋的房子獲得2008韓國建築文化獎民宅部門的大獎而成為了話題。元彬為父母所蓋的房子位於元彬的故鄉韓國江原道,這棟高達三層的樓房總面積達到了400平方米,獨特的房租造型與樓頂上鋪設的綠色草坪都給人以深刻印象。據瞭解,為了習慣睡火炕的父母,元彬還特意要求設計師設計了一個有火炕的房間。

城市記憶,讓後人找到回家的路@Culture

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傳統建築及其生態環境就是其歷史文化的載體,留下的是這座城市一代代人生活的印記,它融化在人們的血液裡,理應代代傳承,就如同每個人的血管裡都要流淌著先人的血液。只是,當傳統建築遇上現代都市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很多承載其上的城市生活印記難免日漸消逝。而都市生活的喧囂浮華,讓置身其中的都市人往往只顧一味向前奔忙,而顧不上回過頭看看身後這些逐漸遠去的歷史。那麼,許多年後,我們該拿什麼讓後人重溫最真切的城市記憶,讓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呢?幸好,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熱愛城市,癡迷老建築,留戀關於城市所有的陳舊記憶。所以,他們不約而同地拿起相機,走上了「記憶城市」之路。蘇州的田建新、南京的高松、常熟的李笛等等,就走在這群人的前列,他們用影像記錄城市的同時,也給我們講述著關於城市記憶的故事。常熟:記憶定格懷舊影像在常熟供電部門工作的李笛,每天中午只要有空,就會背上一台相機,穿梭於老城的大街小巷。他的走街串巷,和一般人不同,熱鬧的市中心、繁華的街道往往看不見他的身影,偏僻的老宅、破舊的院落、古靜的寺廟……總之,越老、越舊的地方,都能找到他。這時的李笛,就像一位朝聖者,一臉的虔誠,專心致志地端起相機,拍下一幅幅珍藏。1970年出生的李笛,自幼在常熟長大,熟悉老城的每一條街巷,每一處古地名,談起家鄉的歷史典故,如數家珍。近年來,隨著老城改造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老物件」開始在人們眼前消失,李笛忽然間有了種失落感。他對記者說:「有時和朋友們聊天時說起一些小時候去的地方,就會發現,這些地方好像都不在了,只存在於我們的記憶裡了。那時候,特別惆悵。」他呵呵笑了一下說,「可能我們也『老』了吧,開始懷舊了。」懷舊,或許是一句玩笑話。但這種失落感卻讓李笛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了。而這時,一位老人的求助,讓李笛開始了「尋找記憶」之旅。那是2006年底,常熟文史界的一位老前輩,因痛心不少古跡破落不堪的現狀,寫了幾首詩要在當地媒體發表,希望李笛能去這些地方拍點照片。李笛去了一看,非常失望。「言子是孔子惟一一位南方弟子,可言子祠除了外面看上去還行,裡面實在不忍目睹。窗稜、磚雕、門板等精美的建築構件像柴火一樣堆得到處都是,讓人看了心痛。」李笛說,「當時我就想,我應該把老城的記憶拍下來,為後人留點念想。」就這樣,李笛開始了「掃街」,不到10平方公里的常熟老城區,到處留下了他的足跡。這兩年來,他幾乎把常熟老城所有的老街巷、老院落、文物古跡等都拍了個遍,讓他深感遺憾同時又有一點欣慰的是,這些他拍過的地方有不少已經不在了。跟不上拆遷的腳步,讓李笛頗感無奈,「2/3的老城已經被拆掉了,有的老宅子,第一次去沒拍成,過兩天再去,就不在了,心裡特別難受。」記錄老城的記憶,更多的是需要有一種感情。李笛說:「下面我準備走進老院落、老宅子去拍,以後有了時間,我還會給這些圖片都配上文字,讓人們對老城的記憶更加全面。」開始拍攝後,李笛陸續把照片發到當地論壇上,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當地媒體也加入了呼籲保護古跡的行列。很多在外地甚至是海外的常熟人,在網上搜索到李笛的帖子後,都積極地回帖。因為,在這些定格的老照片中,他們找到了自己兒時的記憶,那些真真切切、觸手可及的回憶。李笛說:「有些即將消逝的地方,現在不拍,以後可能就沒得拍了。照片就是老城的影像回憶,希望大家看了我的照片,就像回到過去,在老城中悠然地走了一遍一樣,感悟到那種『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感覺。為城市留下記憶,這是可以一生從事的事業,我會一直拍下去。」 南京:記憶還原生活形態 10月中旬,南京,秋涼。高松把城市記憶拍攝團的第28次活動定在了這個週六。9點,11個拍攝團成員到齊,掛上「南京城市記憶記錄團」的胸牌,大家背著相機出發了。沿鳴羊街往裡走,不到5分鐘,就來到了殷高巷14號。「這是清廷欽差大臣劉芝田的故居,當年被老南京們稱為『劉欽差九十九間半』。」在高松向記者介紹的同時,其他人已經熟門熟路地舉起相機、尋找角度拍攝起來。昔日九十九間半,僅比皇家天子少半間的豪宅,如今只剩6個大院。14號—1是舊時劉宅花廳,大門已破損,只有院內古樹尚存;後面幾個院落為五開間跑馬廳或樓房,磨磚門樓及其上磚雕精美完整,雕花木欄朱漆落盡,但骨架均未損壞,依稀可見當年深宅大院的繁盛。與那些行將拆遷的老街巷不同,殷高巷因為省、市文物保護單位劉芝田故居的存在,或許可以倖免其難,但記錄團成員看著大院裡吱嘎作響的木樓梯,殘破斑駁的老地板,還是不禁替老宅的命運歎惜起來。老高指著院子角落裡一塊被壓在雜物下面的石雕柱腳說,「你看,多美啊。我們看過太多這麼美的東西,但隨後就眼睜睜看著它們消失了。所以,我們要記錄下來,還得趕緊。」自從今年3月開始發起南京城市記憶的拍攝活動以來,高松他們每個週末都要花半天時間,行走在南京的街頭巷尾,用眼睛、相機、文字,來記錄、收集、整理南京民間遺存的建築、雕刻、工藝、歌謠、風俗等等有關城市特徵的一切。其中,讓南京風姿獨特的自然是民國遺跡。南京現存民國建築千餘處,其中119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首屈—指的優秀建築。著名古建築專家潘谷西曾說,南京的民國建築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這些建築物反映了厚重的歷史,是別的城市所不具備的;南京大學歷史系首席教授茅家琦更是用「一首無聲的旋律、一幅立體的油畫」來表達對這些建築的讚歎。可惜,隨著城市發展步伐的加快,我們在驚歎於古建築滄桑魅力的同時,卻只能無奈地目睹一段段歷史的消亡。因此,搜集老舊物什,也成為人們對歷史的一種紀念方式。早在13年前,還是大學生的高松,就開始收集老物件。從殷高巷出來,高松帶著我們來到中華門城牆下尚未開放的「老城南歷史陳列館」。他推開朱紅色大門,宛如在我們面前推開了一座記憶之門,老宅拆除時居民丟棄的門牌、門雕、磚雕、古井欄,花高價買來的雕花木床、梳妝台,破舊的熊貓牌收音機、腳踏縫紉機等等,凡是有點歷史的物件,都被高松搬了進來,堆滿了幾個大廳,「大概有五、六千件吧,也沒算過投了多少錢。」老高說得很淡然。這些都是高松的寶貝,每一件都有故事。他要把陳列館建成一座城市記憶博物館,用這些老物件還原老南京的記憶。「記憶不是單靠照片、影像就能說清的,你必須用熊貓牌收音機聽聽廣播,必須在老雕花床上坐一坐,感受那種生活狀態,才能真正地體會記憶。」高松還常走街串巷,尋找瞭解南京歷史的老人。「有了人,歷史才能活過來。」他拿著DV,讓上了年紀的老南京人講老南京的故事,「已經拍了11位老人了,年紀最大的92歲。」他打算找100位,做成一個專題,「也許,許多年後,我們再看這些,會發現城市的記憶依舊鮮活。」蘇州: 記憶留住建築文脈「方嘉謨故居及醫館,現存建築前半部分為典型中式院落,後半部分為中西混合式,是研究清末民初建築變遷的樣本,建議將其一併列入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築範圍,妥善保護。」這份建議書,已經不是蘇州古城拍攝記錄志願者協會經過實地調查後提交的第一份建議書了。這個前身為蘇州城市記憶拍攝團的協會,正從單純拍攝城市影像向致力於保護、修繕城市古建築轉型。身為協會會長、今年35歲的田建新,自幼迷戀中國傳統文化,將古建築視為中國傳統文化最具化的表徵。正是這種癡迷,讓他成為中國記憶網的創始人之一。4年前,田建新調到北京工作,親眼目睹了一個個原生態四合院無奈消失,古老記憶瞬間化為虛無。他拿起相機,開始與時間賽跑,試圖留住點什麼。回到蘇州後,看到那些緣水而築、粉牆黛瓦、磚雕門樓的古民居,輝映出吳文化細膩精緻的奇光異彩。在他眼裡,這些都成了蘇州城最美麗生動的歷史符號。他說,「城市記憶可以有很多方面,但古民居應該是其中最生動的部分。」從去年8月開始,以中國記憶網為橋樑,他將蘇州的古建築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聚合了起來,組建了城市記憶拍攝團。 一年多來,拍攝團利用節假日,對平江、山塘、閶門等歷史街區,東山、西山的古村落展開了全方位拍記,不厭其煩地還原老宅的每一個建築細節,常常一拍就是一整天。尤其是全長約500米的懸橋巷,因為有洪鈞、葉聖陶、顧頡剛等名人故居,又有濟陽義莊、松麟義莊等歷史建築,他們拍了一遍又一遍。目前,蘇州傳統民居仍有100萬平方米的存量,其中列入文物保護的有306處,以明清建築為主。這些建築面廣量大,但有的卻連原來的業主也無從考證。「如果一座建築的背景嚴重缺失,又何來歷史價值、人文價值?」因此,田建新他們在用影像記錄這些古建築的同時,也開始收集整理翔實的文字資料。「目前,我們集中拍記了45次,現有13萬餘張照片、近14小時攝像資料、近4萬字文字檔案。」說起這些,田建新如數家珍。今年8月28日,該拍攝團正式改組為蘇州古城拍攝記錄志願者協會。協會的成立得到了蘇州文物部門的大力支持,很多老專家、老學者都義務擔任團隊顧問。不過,對於未來,田建新還有著更多的焦慮。按照計劃,一方面,協會將用3到5年的時間,建起蘇州大市範圍內精華古建築的圖文檔案;另一方面,田建新希望可以籌集到資金,對一些瀕臨毀滅的古民居進行修繕。而後者,將涉及到不菲資金,這讓一直從事公益活動的協會頗為一籌莫展。「只有保住這些古民居,一座城市的建築文脈才能得以傳承,對於我們的後代來說,真實的建築是實實在在的城市記憶。我們的力量很有限,但我相信持之以恆,就會有奇跡。」這是田建新,也是每一個城市記憶者的美好願望。 @Source: ABBS http://www.abbs.com.cn/news/read.php?cate=3&recid=26550

10.24.2008

Food: The History of Taste@Book

Casting its net far and wide, The History of Taste is a brave attempt at chronicling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various foodstuffs.

Looking at everything from hunter gathering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French restaurant, this is a book stuffed full of intriguing information; we liked the ta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kitchen at London’s Reform Club, considered the precursor of the modern restaurant kitchen and once a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

Freedman’s book is one for the gastronomic historian hungry for more.

大立精品戰 11月2日掀巨浪@News

大立精品店外觀會隨著觀者距離改變而產生不同的流線效果,號稱亞洲最大的LED牆。
記者董俊志 /攝影

「好炫」,走在高雄市中華路與五福路口,大立精品店預計11月2日開幕,斥資50億元的建築,外觀看起來就是一件精品,這也是國內少見以「浪板」造型做成的建築物。

擁有百貨「南霸天」之稱的大統集團,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完成以鋼構為主的大立精品店,光是土地成本及建物就花了50億元,建築外觀宛如藝術品,預計可以創造500個工作機會。

大統集團找來英國專業經理人主導營運,以高單價的品牌進駐,有不少品牌都是南部首見,其中又有LV、PRADA為兩大門神,包含Tod's、Valentino、紅豆食府都是首度進駐南台灣,掀起高雄精品大戰。

除了商品是精品外,斥資50億的建築物,更是大有來頭,這是全球知名荷蘭建築設計團隊UNStudio操刀設計,海灣造型的建築,以旋轉為設計架構,打造360度城市景觀曲線。

UNStudio 利用莫比爾斯帶的「Mathematical Model」概念,增加整體空間的流動性,讓每個精品品牌有專屬的設計空間,加上以天橋連結大立百貨,讓整體建築增加與既有建築的互動性。

利用玻璃帷幕所拼接出的3D圖像,運用高科技複合材質,並結合LED燈光,經過程式設計後產生不同的變化,透過大小方向不同的玻璃,燈光的亮度與顏色為數位控制變化,在造形上會隨著觀者距離改變而產生不同的流線效果,號稱亞洲最大的LED牆。

為展現精品的特色,不僅有百坪以上的VIP空間,還與聯邦銀行推出聯名無限卡,可享有1億元出國保險等優惠,並引進「私人購物顧問」,提供VIP們從服裝、配件到居家用品的流行介紹。

@Source: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2008.10.24 聯合新聞網

又老又新又綠 柏林 未來新都@Arch

作者:楊瑪利、徐仁全

「只要看過德國柏林中央火車站那種壯觀與景象,再回頭看看美國賓州賓夕法尼亞州的火車站,你會好奇,二次世界大戰,到底美國是戰敗國?還是德國?」——《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

「對我來講,有兩、三個城市是每年都要去的,會得到最新的訊息跟知識,不然就會有點落伍,過去必到的城市是巴黎、東京,但這兩年,我也把柏林放進去。

柏林最近精采得不得了,現在全世界最紅的城市就是柏林。你去它的中央火車站就會痛哭流涕,有很多重建的好建築,像是國會大廈、賓士大樓,還有以前被東德炸 掉的那一大堆。而且不只是建築,城市要精采必須是整體的,除了建築,包括文化、表演節目、交通設施等各種軟體,也要到位……,」台灣知名建築師姚仁喜說。

過去多年來,常常有很多人覺得台北市不夠漂亮,缺乏城市美學,因此開玩笑說:「若是可以炸掉重來就好了。」 但這句玩笑話,在柏林卻意外實現了。

炸光了,就全部重來

二次世界大戰前一直是德國首都的柏林,曾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會。然而二戰期間幾乎被炸得體無完膚,不僅歷史文物、古蹟、教堂破壞一大半,3∕4的公寓住 宅也全成瓦礫堆。1945年東西德分裂後,東柏林一帶的古蹟還持續遭到破壞。直到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統一,並遷首都回柏林後,經過了50年, 柏林才正式得到重建機會。

今年56歲、從小在西柏林長大、由柏林地區選出來的國會議員卡爾.喬治.威爾曼(Karl-Georg Wellmann)坐在2002才完工的河岸邊新國會大廈內接受訪問。他說,「柏林人的心願就是重建柏林的地位。」

20年間不斷重建,市區成全歐最大工地

明年就要慶祝圍牆倒塌20年的柏林,經過近20年重建,果然很不一樣。

台達電歐洲總經理張財星十年前第一次到柏林,還覺得舊舊髒髒的。今年重回柏林,看了嚇一跳,「幾乎快認不出來。」

大同公司董事長林蔚山在1987年東西柏林尚隔離之際就來過柏林,也看過圍牆邊境,對東西柏林兩邊軍事對峙的緊張氣氛留下深刻的印象。兩德統一後他有幾次到過柏林,每次去都覺得都市樣貌又改變了。

今年8月底他參加柏林舉辦的消費電子展(IFA)時,感受到展覽一年比一年盛大,不禁敬佩地說,「柏林追的速度很快。」

事實上,除了中歐崛起的新都市,如波蘭首都華沙等,重建中的柏林,過去20年來一直都是歐洲最大的建築工地。預計未來10~20年內,這樣的狀況還會持續下去。

擔任四年多柏林市政府都市計畫局長英格伯.瓊格.雷爾(Ingeborg Junge-Reyer)接受《遠見》訪問時說,「柏林是很不幸,但也很幸運,全世界有哪個城市被切成兩半,分裂那麼久的?」

這種絕無僅有的獨特經驗,讓柏林的重生本身就充滿戲劇性。

瓊格.雷爾表示,東西柏林整合初期十年,約花了80億歐元(約新台幣3760億元)重建公共建設、道路、地鐵、學校等硬體設施,好讓柏林能再度連成一個都市。

公共建設外,柏林的都市重建原則又是什麼?她揭示四大主軸:一是尊重歷史;二是迎向未來;三是擁抱綠色;四是永遠在變。

換言之,就是要把柏林打造為又老、又新、又綠的未來新都。

柏林很老,又不只是老

花20年,慢慢從老紋理中養出新枝芽

首先來談談尊重歷史。

如果曾經看過二戰期間被炸掉的柏林街景,比對今天的面貌,一定會很訝異,柏林人把許多有歷史意義的舊建築,一一又蓋了回來。

例如二戰時期被炸的面貌全非的老國會大廈(Reichstag Building),附近著名的德國地標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巴黎廣場(Pariser Platz),或是波茨坦廣場(The Potsdamer Platz)等,都恢復了舊觀,也添加了新意。

過去20年來整修舊建築的案例說不完,因為柏林本來就是個古城,擁有豐富的歷史遺產。從1237年開始,布蘭登堡邊境伯爵阿伯特就在此定居。後來在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封為國王,普魯士王國就選定柏林為首都,已有771年的歷史。 「和大陸上海北京、或是杜拜這些城市比起來,柏林不會那麼突兀,它是用老的紋理長出來的新東西,看得到最前端的東西,也有古老、歷史的東西,」姚仁喜這樣形容。

老皇宮、舊光榮,就這麼一磚一瓦地回來了

要把老柏林重新找回來的柏林人,似乎一點也不急,例如已經統一快20年了,此刻的柏林才正在進行有史以來最大的重建計畫。那就是把二戰期間 未受破壞、卻被東德共產黨拆掉的普魯士時代老皇宮(City Palace)原地重建。 9月初來到緊挨著市中心施普雷河(Spree River)邊,位於柏林博物館島(Museumsinsel)上的普魯士老皇宮舊址,東德拆掉後改建的國會大廈已被拆得只剩幾棟水泥建築。只見兩、三部 大型重型機具正在趕工,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柏林未來五年最受重視的一塊工地。

「那會是未來都市的新核心、新地標,」許多柏林人談到這個重建案無不這樣說。

老皇宮預計在2010年動工、2013年完工、再花兩年裝修內部,預算6億7000萬歐元(約新台幣314.9億元),將完全依照300年多前的外觀重建,把老普魯士的光榮歷史再找回來。

至於內部則將變成非常現代的用途,成立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未來將納入非洲、美洲、亞洲和大洋洲的藝術和人類學收藏,與鄰近博物館島上的幾棟博物館對話,目標是成為全人類藝術、文化和學術的交流平 台,實現19世紀德國學者洪堡兄弟提倡的「藝術與學術自由居所」理想。

哈克薛傳統庭院新價值,成創意市集據點

不僅如此,柏林的傳統建築有一特色,就是庭院(德語:hofe)。台北駐德國辦事處經濟組組長邱一徹就觀察,柏林市的房子不是大堆頭的建築,而是由一個個四方型的房屋群組成,房屋群間以庭院來隔離。這樣的好處是既通風又採光,中庭還有遊憩之用,一舉數得。

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是哈克薛庭院(Hackescher Hofe)。走進這個庭院,就能體會柏林傳統的建築特色,像是劉佬佬進大觀園般的,過了一關還有一關,過了一門還有一門,在裡面彎彎曲曲找了許久,還不知道出口在哪裡。

緊鄰哈克薛庭院的哈克薛市集(Hackescher Markt)成為柏林最重要文創市集。不少創作者進駐開店,販售作品,包括時裝、個性T恤、配件、日用品、擺飾等,應有盡有,柏林最酷、最炫的東西,都能在這裡發現。

柏林很新,又不只是新

地圖還有許多留白,上面只寫著「未來」

除了恢復許多老建築舊觀外,迎向未來、擁抱世界,也是柏林重建的另一條主軸。這正是新一面的柏林。

「除了恢復老建築,我們也要蓋新與摩登的建築,已經蓋很多了,但是還會再繼續蓋下去,例如美國大使館、荷蘭大使館、英國大使館,都是現代新建築的案例 我本人就很喜歡,」柏林都市計畫局長瓊格.雷爾說。

統一後的柏林,由於過去緊挨著圍牆兩邊與東柏林一帶有許多空地。這些空地上的新建築,大多會邀請世界建築大師來參與投標。近20年來已經留下許多知名建築。

根據柏林市政府的統計,從1990年至今,包括政府及企業已投入約2500億歐元的建設經費,超過200棟的新建築完成,共增加700萬平方公尺的辦公空間。

例如現在的中央火車站(Central Station)、總理府(Federal Chancellery)、國會議員辦公廳(Paul-Lobe-Haus &Marie-Elisabeth-Luders-Haus)、新力廣場(SONY Center)等,每一棟都經過國際競標,均已舉世聞名。在柏林市區到處都有人販賣「1989年後百棟柏林最佳新建築導覽手冊」,並有專門的新建築導覽 團,可見柏林新建築的魅力。 在柏林從事室內設計的協作社(Coordination)公司創辦人狄爾曼.圖蒙(Tilman Thurmer)最清楚柏林房地產的發展,「你看總理府後面,還有好大一片空地,一直連接到中央火車站附近,潛力無窮,是其他歐洲城市如巴黎、倫敦沒有的 優勢。」

猶太博物館、紀念碑,勇於正視時代錯誤

在柏林過去20年來的新建築中,猶太博物館(Judisches Museum)又被視為經典中的經典。

該館代表德國人勇於面對600萬被屠殺的猶太人。整個博物館沒有四方型,全部是彎彎曲曲的三角型。戶外還有49根歪斜的大水泥柱,走在其中 會感覺好像柱子快要壓到身上,象徵過去猶太人受迫害的史實。副館長席里.庫格曼(Cilly Kugelmann)就表示,這座建築物打破一般人對博物館的印象,營造出一種痛苦、扭曲、不和諧、不對稱的氛圍。反應在當時加上猶太人身上,就是這樣的 壓力。

館內最令人震撼的一處展示是以色列藝術家馬納舍.卡迪希曼(Menashe Kadishman)用三公分厚的鋼板製作了一萬個不同的、粗糙的、象徵性的、雙眼和嘴都是打洞的面孔,鋪滿整個地面,並允許訪客踏過。這個展覽稱為「落 葉」(德語:Shalechet),走在這條鋪滿面孔的作品上,能強烈體會到當時猶太人哀鴻遍野的感受。

除此之外,布蘭登堡門附近還有一整片的猶太紀念碑(Denkmal fu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像是墓碑的2000多個猶太塚,震撼視覺。

泰波霍夫 機場之母將孕育未來綠色都心

若說普魯士老皇宮是未來最受矚目的重建案,那麼建造於1923年、當時世界三大建築物之一、柏林市區內泰波霍夫(Tempelhof)機場,則是未來最受矚目的大型開發計畫。

這個機場除了龐大為人稱道外,最著名的是在1948至1949年間,前蘇聯對西柏林實施大封鎖時,美軍為首的盟軍實施物資空運,每兩分鐘空投一次的空中運輸任務就落在這個機場,讓當時200萬西柏林人熬過了難關。

走進這座被名建築師諾曼.弗斯特(Norman Forster)稱為「機場之母」的泰波霍夫機場,就能感受威瑪共和後期,希特勒主導的厚重與雄偉建築風格。雖然候機棚不大,有兩條行李輸送帶,但停機坪大得就有那麼一點誇張,你能想像一公里長的圓弧停機坪是多大嗎?

不過,此機場在柏林新國際機場完工後,目前每天只有800人次旅客,每年虧損1500萬美元,讓政府決定於今年10月31日飛完最後一班飛機後,正式關閉機場。

按照市政府的規劃,30萬平方公尺大的老建築仍會保留,因為這是柏林的歷史;至於偌大的200萬平方公尺的停機坪與跑道空地,將做為新市鎮開發,預計要讓一萬人居住。

柏林都市計畫局長瓊格.雷爾表示,目前這個案子才剛剛要向全世界募集創意,不過原則是不想蓋高樓,一定要有公園、綠地,符合綠色生態,最好不用開車就能在裡面上班與生活等。

舊與新的融合與交替,已讓「這個城市是一座大型的建築博物館(meseum of architecture),」柏林歷史博物館館長漢斯.奧圖梅爾(Hans Ottomeyer)這樣形容。

柏林很綠,又不只是綠

再生能源實驗城,徹底落實普世價值

柏林重建,一方面要舊、一方面要新,但不管是舊與新,一個普世的新價值是通通要綠。不僅都市要有綠帶、建築要節能與環保,甚至極力發展的新產業,也把再生能源產業當作主軸。

其實,柏林本身就是個大公園,擁有1∕3面積的森林、公園、湖泊及河流。即使是大道小巷,隨處可見行道樹在兩旁,或是在分隔島上,綠化工作十分徹底。上個 月,柏林市位在泰格爾(Tegel)區的自來水廠屋頂上裝置了2651片的太陽能光電板,成為柏林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把過去第一的中央車站月台上的玻璃 棚太陽能光電板擠下第二名。

但是隨著全球暖化與能源危機衝擊,柏林有新的綠法,就是擁抱再生能源。 例如愈來愈多中產階級在自家屋頂上裝上太陽能板。德國聯邦環保局政策與法規處長哈利.雷曼(Harry Lehmann)就在自家屋頂上裝了一套太陽能光電板,雖然只有小小的2.5千瓦(KW)的發電量,但他覺得很驕傲。

市區裡,潔能大眾交通工具正大行其道

腦筋動得快的商人,也早就將太陽能板應用在船上了。在施普雷河上經營一艘太陽能船的魯迪格.米高(Rudiger Michael)說,當初花了6萬歐元購買此船,雖然船小小的,但卻大受遊客青睞。

2004年馬英九以台北市長身分前往柏林參觀,就是搭他的太陽能船遊河。他回憶馬英九很帥、很高,坐船時很興奮,還不時向岸上的人揮手大呼:「這是太陽能船!」聽說馬英九已經當上總統,米高露出驚訝表情,懊惱當初沒有跟他合影留念。

不只是太陽能,柏林也是全德國最早實驗無污染排放的氫公車都市,早在2002年於柏林市區開始試辦,全柏林市目前共有14輛氫公車在運行。預計到2016年,全市將有50輛氫公車加入大眾運輸的工具。這些實驗都將是未來車商與其他城市的參考。

就在上個月,賓士旗下的SMART汽車也加入電動的行列,共有100輛的電動SMART在柏林市區行駛,測試其效果。如效果良好,預計明年即會生產,供消費者選購。

自行車道規劃完善,真正做到騎車比開車快

最環保的交通工具,也能在柏林發現,且勢力龐大,那就是腳踏車。

柏林地勢平坦,很合適騎腳踏車。根據柏林市政府統計,過去十年腳踏車人口增加了一倍,目前平均有40萬的腳踏車族,占12%的全市交通流量。

相較於台北市,柏林的腳踏車族是幸福的。專用的腳踏車道,甚至開放公車專用道給腳踏車騎用,讓腳踏車族能愉悅又快速地到達目的地,甚至比開車還快。

沒有腳踏車,也可以透過手機向德國國鐵局(DB)租用腳踏車,就是「Call a bike」服務。手續很簡單方便,只要找到DB大字的紅白色腳踏車,打通電話報上車號,就可透過電話取得密碼開鎖,馬上可騎乘。費用很便宜,每分鐘只要8歐分(約台幣3.76元)。

舊產業回不來,那就發展未來性產業

不只都市規劃設計有綠色思惟,做為一個面向未來的都市,柏林也大力發展再生能源與創意產業。

從柏林輻射出去兩小時車程內的太陽能產業,占全德國1∕3。文化創意產業也占柏林市產值的23%。「我們無法把東西德分裂時期從柏林搬出去的金融業、製造業再搬回來,因此柏林必須發展未來性的新產業,」柏林選出來的國會議員威爾曼說。

週日清晨來到國會大廈頂樓的玻璃圓頂,往下眺望,老的建築、新的大樓、太陽能板的屋頂此起彼落,中間還穿插著大型工地。這正是不斷重建中的柏林景象。

問每一個柏林人,柏林重建到底多久才能完成?「我們有一句話說,柏林一直在變化中,一直更新,永遠不會完成,」幾乎是多數人的回答,顯示柏林人已經習慣20年來的不斷變化。

但無論怎麼變,又老、又新、又綠,一定是不變的主軸。這也應該是每一個未來都市,都應該遵守的發展準則。


@Source: 遠見雜誌 第 268 期 2008.10.01 出刊

空間母語建築獎 尋找既新且舊的未來建築@Arch

作者:高宜凡

9月底,來自日本、大陸等世界各國知名建築師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傳統建築文化的重要性。

醞釀三年之久,台灣的建築界即將出現一個新趨勢。一座鼓勵運用傳統文化元素,做為新建築設計素材的「空間母語建築獎」,經過半年的徵選後,終於在9月底頒發第一屆得獎者。

這次的80件參賽作品,參賽者背景廣及建築師、學生、研究者、非建築專業者,有1∕4的作品來自非建築業,甚至有大陸和日本的投稿,不僅參與層面超乎一般建築競賽,作品風格也涵蓋閩南、客家、原住民、中國、日式建築等多元範疇。

一手催生由13位建築及文化界權威成立的「空間母語基金會」、發動這場建築復古運動的幕後推手,竟是一個非建築背景的外行人——台灣比菲多發酵公司董事長梁家銘。

經過多年努力,這位外行人竟然爭取到許多文化與建築界精英的背書,包括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亞洲大學副校長劉育東、遠流出版社發行人王榮文、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陳郁秀、民視執行常董陳剛信等,都首肯擔任基金會董事。

外行人催生,空間母語運動

今年50歲的梁家銘,是國內食品界行銷達人,催生過味全每日C、活益比菲多、植物?優等暢銷健康食品。事業有成後,他開始拾回小時候的夢想,期望帶動台灣建築界的文藝復興運動。

原來在商場馳騁多年,梁家銘成了不折不扣的空中飛人,但每一次出入國門時候,感觸總油然而生。

他感歎,「從飛機上看台灣,往往愈高才覺得美,快降落時卻發現台灣的建築應該可以更好、更有特色。」

站在1914年建造的台中大甲梁宅,梁家銘對老家的建築典故瞭如指掌,他指著門聯說,「我們家是從泉州來的,所以門聯都是『泉』字開頭。」

事實上,這棟伴隨他長大的老房子,不但是日據時期的大甲三大民宅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間。

全盛時,梁宅曾有近百人住在同一屋簷下。「所以小時候找玩伴很容易,左鄰右舍一招呼,就有十幾個人了,」梁家銘笑說,他還曾想把牆上的石獅子眼珠敲下來,當成彈珠玩。

長大後,梁家銘才發現,這些兒時回憶與老建築的文化意涵,才是真正讓自己魂牽夢縈的可貴珍寶。

三年前,梁家銘開始著手籌備空間母語基金會,打算透過徵件比賽的模式,為台灣找出自己的建築風格。

傳統注入現代,尋建築母語

為成立基金會,梁家銘這幾年四處奔走,徵求建築及文化界人士的支持。

「當初如果是個政府單位來,我可能不會接下這個任務,」擔任基金會董事長的劉育東表示,這種由民間自行發動的呼喚聲浪,代表的即是社會大眾對於建築文化的強烈反省,而非官方或建築圈期望主導或塑造的潮流。

梁家銘強調,空間母語絕非個人的浪漫鄉愁或純粹懷舊,「我們還必須跟現代的需求做回應,讓傳統文化重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做出實用性高、適合現代的建築。」

其實回顧1970~1980年代,台灣也曾有「傳統建築現代化」運動,出現如王大閎、漢寶德、黃永洪等代表建築師,推出許多彰顯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如國 父紀念館、東海大學教堂、中研院民族所等。幫台灣拿下世界最高樓頭銜的台北101大樓,也置入了許多傳統文化意象,成為一時話題。

但1990年代後,年輕一輩在西方文化洗禮下,紛紛以國際大師做為學習指標,加上受西方教育訓練,對本土建築的關注不多,讓傳統建築日漸式微。

為古蹟保存奔走多年的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夏鑄九指出,在全球化和現代化過程中,很多城市都面臨巨變,「而且這場巨變是回不了頭的,傳統一旦被毀就沒了。」

對此,空間母語基金會在年初舉辦第一屆空間母語建築獎,提供業界最高的150萬元獎金,鼓勵參賽者運用傳統文化,做出兼具創新及傳承意味的建築,並開放各種背景人士參與,一同激盪,找出台灣的空間母語。

知名建築師李祖原形容,「如果說建築是種民族的語言,這話一點都不錯!」《空間母語》一書作者、德簡書院創辦人王鎮華也補充道,「空間母語是種最自然的口語,一個人外語學得再好,但它碰觸不到你心靈深處的表達。」

劉育東解釋,「我們不是要鼓勵某種建築手法,而是要找回台灣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只要是曾在這塊土地上出現過的建築,都可以當作是台灣空間母語的一部分。

北京衝突〉奧運vs.胡同文化

事實上,這樣的反省運動不只在台灣,也已經在世界各地出現,成為建築界的一股新風潮。即便近年躍為亞洲建築界指標的北京,也不例外。

8月底的北京,剛辦完籌備多年的奧運會,憑著這場國際盛宴,讓全球的傳媒、輿論、目光都集中在這千年古都。

那批驚世駭俗的奧運建築,風采甚至蓋過運動場上的競技,如鳥巢(主場館)、水立方(游泳中心)、鳥蛋(國家大劇院)等。可是,在這些風光的新建築背後,過去象徵北京味的老胡同,卻在同時間急速摧毀,也讓北京大眾感到突兀與錯愕。

曾參與水立方競圖的日本建築師高松伸,談到對北京轉變的看法,「這好比一個中國人,到國外買了一個名牌包回來,」他感歎著說。

「中國人那麼努力在運動場上搶了那麼多金牌,卻把建築界的金牌拱手讓人。」

而這些建築與傳統中國文化間的關係,也頗耐人尋味。

不管是鳥巢喊出的「混沌」意象,或水立方宣稱的「天圓地方」概念,都讓許多當地居民與建築人士摸不著頭緒。「我看鳥巢,根本就是西方機械主義做出的完美造型,而水立方,只是用高科技表現光影的東西嘛!」一位專業建築師不假思索地說。

擔任奧運建築總規劃的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崔愷坦承,當北京出現這麼多和當地文化呈現反差的前衛建築後,「接下來,應該是要內省的時候了。」

泉州保存〉古城獲聯合國獎章

驚覺傳統的快速消逝,不少城市已策劃一系列方案,保存自己的空間母語。 例如在福建的泉州市,就培育過許多傑出的華商。據統計,祖籍為泉州的海外華僑,就有逾600萬人。

除了經濟成就,泉州也是有名的歷史古城,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本土的閩南建築風格,和華僑帶回來的異國風情,在此有了巧妙的融合。

華僑大學副校長兼建築學院院長劉塨舉例,「像閩南常用的工藝材料紅磚,便出現在許多西洋樓上,」而東南亞傳入的「手巾寮」(台灣稱為街屋),由於工法簡單、易並排成商店街,後來也成為泉州當地建築特色。

為保存這些傳統文化,1990年代起,泉州市政府頒布一系列規範,規定全市建築的設計樣貌。現在來到古城區一帶,放眼望去皆是紅磚牆面、馬背屋簷、連續式柱廊等風格一致的街景,讓泉州散發出濃厚的閩南風。

而歷史最悠久的中山路老街保存工程,更在2001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遺產保護優秀獎」,使泉州成為中國古蹟保存的樣板城市。

廈門堅持〉集美大學走嘉庚風

從泉州繼續往海邊走,開車進出廈門市區時,一定會在橋邊看到一批風格鮮明的建築群,許多西式大樓紛紛冠上了中式屋簷,每晚,這些建築還會發出燈光造景,成為這一帶的著名夜景。

這裡是創立剛滿90年的集美大學,他們不靠政府,而是用學校及平民的力量,為廈門打造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

集美大學由華僑陳嘉庚創立,有強烈民族情懷的他,當時一手主導校區的「中壓西」建築手法,後來也被建築界稱為「嘉庚風」。

集美大學基建處處長鍾啟華笑著說,「建築界稱這為:穿西裝、戴斗笠。」當初陳嘉庚雖無建築背景,卻自己擔任校舍設計師,與工匠們一起創造中西融合的新式建築。

另外,他也就地取材,大量運用閩南盛產的花岡岩,甚至以當地紅土做出全新的「嘉庚瓦」,成為嘉庚建築不可或缺的素材。

目前集美校區內,已有九棟建築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文物。後來陸續擴建的新校舍,也都以嘉庚風為設計主軸。

今日在校區內漫步,遊客可看到許多不同年代落成的建築,儘管工法、樣式略有出入,但風格與精神卻是一致。

從傳統挖寶,孕育創新建築

或許有人質疑,台灣的空間母語是否會和中國如出一轍?對此,梁家銘認為,中華文化傳到台灣幾百年,已經過轉換和在地化,「所以彼此的語言已經不一樣了,而這也是我們的差異化機會。」

況且,空間母語的創作要求,其實並非全然的復舊與模仿,而是先從歷史文化中獲得啟發後,再做出適合現代生活形式的創新建築。

基金會董事之一、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林盛豐即指出,「我們是在和傳統對話,但腳絕對站在現代!」

如何找出台灣的空間母語?就從瞭解傳統文化,並觀察現代生活的需求做起吧!

@Source: 遠見雜誌 第 268 期 2008.10.01 出刊

郭台銘 古堡開門 只限超級CEO@News

作者:楊瑪利、邱莉燕

2002年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捷克購買古堡,並以前妻林淑如的英文名字「Serena」命名,讓人赫然發現這位科技大亨原來也有浪漫的一面。

這幾年,關於古堡的傳聞和報導從沒間斷過,但從沒有媒體親自踏進這棟愛情的殿堂,一窺全貌。

在鴻海歐洲區總經理張邦傑,與過去七年來從購買古堡開始,從頭到尾打點古堡一切的張邦傑的夫人馮曼琳同意下,9月10日清晨6點半,《遠見》記者從捷克首都布拉格市區出發,經過一個半小時,終於抵達了郭台銘的神祕基地。 現在,這個古堡有個正式品牌名稱: Casa Serena(瑟琳娜之家)。

充滿傳奇的古堡,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東方的庫納霍拉鎮(Kutna Hora),占地約25公畝,外加一座擁有120公頃的高爾夫球場,四周均被濃鬱的森林擁抱。從空中鳥瞰,就是一座森林中的城堡。

森林中若隱若現 彷彿典雅公主

訪客要抵達古堡,必須先穿越蒼翠而深邃的森林小徑。行進中總覺得郭台銘的古堡,始終若隱若現,像個羞澀的公主,一點一點顯露她的美麗,直到露出全貌。

外觀上,Casa Serena完全不是「古樸」灰黑,不見歐洲古堡常有的歌德式尖塔,外牆上也沒有巴洛克式建築的華麗雕琢。她的線條簡單雍容,綠色、黃色與象牙白撘配的外牆看來十分柔和,反倒像一座莊園式豪宅別墅。

進到古堡的主宅內,是方正的三層樓建築。一樓的中央是大廳,仿羅馬式建築的十個「肋形窟窿」,自各角落向巴洛克式浮雕的天花板集中,看起來充滿動感,處處華麗細膩。古色古香的枝型吊燈,金箔貼面的大鏡子,藝術感鮮明的諾曼尼斯仿古座椅,帶領人走進恬靜典雅的貴族生活。

「一樓本身就是建築藝術品,」馮曼琳帶著訪客參觀時忍不住稱讚。

二、三樓則有許多間大小不同、風格也各不同的起居室、閱覽室、音樂房、祈禱室、餐廳、會議室與十幾間套房等,可供貴賓開會、休閒與住宿用。

全身散發出高貴優雅氣質的馮曼琳,正是Casa Serena的執行長。政大新聞系畢業,到美國讀書後,馮曼琳改做形象設計工作。2000年隨著夫婿從美國外派到捷克,興建鴻海第一個歐洲代工廠後,竟也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一頁「美麗的意外」。

夢想兼事業 尋堡過程艱辛

1990年代末期,基於物流運籌的考量,愈來愈多客戶要求鴻海必須就近在歐洲設廠,於是郭台銘買下捷克帕多比薩(Pardubice)鎮上的一間軍用雷達 工廠,作為歐洲市場營運總部。但是當時捷克並非工業大國,很難吸引鴻海的全球合作伙伴來捷克看工廠。於是,兩家人一次日常的對話,迸發了絕妙的靈感。

和林淑如感情不錯的馮曼琳回憶說:「我們都是女生嘛,又都對古堡有個夢想。」閒聊中,兩位女生懷著對古堡的憧憬,兩位男性想著如何協助代工事業,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何不以附近的古堡做為私人招待所,讓賓客慕名而來?

但從一開始尋覓適合的古堡,過程就不輕鬆。似乎也暗示了要完成夢想,未來將碰到的重重困難。

她們從布拉格出發,一路往鴻海設廠的地方看過來,一共看了13個古堡,但是卻全被捷克共產黨破壞,唯一完整無缺的,就是今天的Casa Serena。

這是重建於1911年的羅茲泰茲城堡(zamek Rozt??,zamek即捷克文的城堡)。但也因為60年沒有整修過,外表灰舊,內部裝潢破爛不堪,一點也不古色古香,但幸好,建築物沒少一塊磚。

一磚一瓦間 透露著歷史滄桑

羅茲泰茲城堡其實大有來頭,最初是17世紀的史波克伯爵(Count Sporck)的狩獵別墅,後來由羅茲泰茲家族繼承,整個鎮也命名為羅茲泰茲。史波克伯爵是捷克的傳奇人物,贊助過維瓦弟的歌劇,出版過150本書,又被 稱為「捷克共濟會之父」(Father of Czech Freemasonry),深具影響力。經過300多年,史波克伯爵的遺跡仍然存在,小坡上的修道院,則是他為慶祝兒子出生所建造的。

羅茲泰茲城堡經過多次改建,最近的一次改建,採用了維也納新藝術古典主義風格(Viennese art-nouveau classicism)。然而,到了郭台銘的手中時,早已失去原有的風華。

建築主體得以保持完整,說來也諷刺。當1946年捷克共產黨取得政權,羅茲泰茲城堡最後一任奧地利主人逃走,此處變成捷克記者聯誼會會所,當時有30幾個房間,平日是這些御用記者的辦公室,假日則成了度假小屋,所以能保持最起碼的完整。

1989年,捷克發生無一人傷亡的天鵝絨革命,將社會主義驅離這塊土地,政府把以前被共產黨侵占的物產歸還原主人,但因為原奧地利主人曾經和德國人合作過,背叛了捷克,城堡收歸公有。

「所以,古堡是跟捷克記者聯誼會買的,」馮曼琳說。但這第一個交易,卻是第一個欺騙。

修建過程難 法令溝通出問題

對方在出售前曾列了一張清單,註明古堡內有880件家具與藝術品,實際參觀時,其實全是破銅爛鐵,只有幾件巴洛克家具尚堪用。等馮曼琳要簽約付款時,對方卻說,家具、藝術品都是國家的,後來真的全部搬走。

光是簽約買城堡就花了一年多。終於2002年開始整建工程後,又花了兩年半。因為工程複雜度其實不是一個外來的台灣人可以輕易操作的。

「我不會說捷克話,捷克法令也不懂,這又是歷史古蹟,附近又是森林與水源保護區,光是許可證就申請了1000張,施工期間政府官員常常來監督,」馮曼琳難忘過程的艱辛。

一開始她找了一個裝修古堡的專業團隊,整個外包。但還是出現太多困難,終究整修古堡和蓋工廠不一樣,建廠有一定的模式及流程,維修古堡沒有標準守則。

先是出現溝通問題,馮曼琳和團隊互動,都是透過翻譯。「我要做一間浴室,講了三個月,他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馮曼琳說。

古堡的二、三樓過去有30幾間房間,馮曼琳計畫改成14間套房,還有一些起居室。然而,當時古堡修復團隊沒告訴馮曼琳每個房間大概會怎麼做,卻要她一間一間來買單,她決定先暫停。「很多東西本來以為很簡單,卻出現不可思議的困難,」馮曼琳說。

就連張邦傑也想不到,妻子的內心蘊藏著這麼大的能量:「我最佩服的是,困難重重,她卻一一克服。」

兩年多後,2005年7月硬體終於完成了。數不清的重建和粉飾工程,全都落在馮曼琳身上,她自我調侃說:「我是一人公司。」

個人投資第一個個人品牌

因為房子內空無一物,近三年來馮曼琳就一個沙發、一張桌子、一張床,慢慢布置起這個古堡,直到現在還在添購家具中。

為預防設計走樣,她特地畫下每一間房內要有哪些家具、家具的樣式和擺法等細節,這些彩色草圖在完成任務後一一被裱褙,掛在古堡裡,見證房間從腐朽到絢麗的過程。

其實Casa Serena的價值,除了是維修成功的古堡外,還有最近才正式完工的高爾夫球場。

當初郭台銘會買下這棟古堡,也是因為古堡附近有大片農地,可以開發高爾夫球場,招待遠道而來的全球CEO。

目前古堡與球場完全由郭台銘個人出資,跟鴻海集團無關,而經營管理則全權授權馮曼琳。問她抱持什麼理念經營時,過去做形象產業的她說得直接,「鴻海都是做 代工的,沒有品牌,Casa Serena是郭台銘的第一個品牌,」她強調這裡未來只招待邀請的貴賓,邀請全球跨國企業的大CEO與重量級人物來訪,「進出隱密,又可以打球,這樣才有 效果嘛,要不然全世界古堡那麼多,為何買這一個?」

問她這古堡總共花了多少錢?她也說,這是無價,無法估算的,因為能有這樣一個地方跟國際一流人士交流的價值,談話間談成的生意與建立的人脈是無法衡量價格的。

Serena無緣新社交舞台

事實上就在《遠見》記者到訪前不久,捷克總理也是古堡的座上賓,還在音樂房內欣賞了小型音樂娛樂。

眼看著古堡與球場終於陸續完成了,儘管美輪美奐如人間天堂,馮曼琳卻一直有個遺憾,因為林淑如只在古堡剛剛買下時曾經到過一次而已,與重建後的古堡無緣相見。

馮曼琳在一樓掛了林淑如首次到捷克時的特寫照片,右邊特別嵌上寫有「如」字的磁磚,左邊則是林淑如親手做的一幅壓花。望著牆,馮曼琳輕輕說了一句讓人震動的話:「She is everywhere.(她無所不在)。」

而郭台銘第一次到古堡時,就是2002年4月帶著林淑如一起來的,第二次來時,已經是2007年10月,變化之大,連郭台銘自己也不太認 得。今年以來,郭台銘新婚在古堡拍婚紗、9月初又重回古堡參加高爾夫球比賽,重返密度愈來愈高。古堡內有一間偌大的房間門口,就寫著郭台銘的名牌,是他的 專用房間。

未來郭台銘到訪的機會應該會增加許多。因為這是讓他跟國際級大企業與領袖們,可以平起平坐的新舞台。

@Source: 遠見雜誌第 268 期 2008.10.01 出刊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