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009

H&M Spring 2009 Commercial HQ - Eva Herzigova@Advertisements

北京有戲! 在劇場共同呼吸@Culture

十幾年前,藝術和文化表演是稀缺的精神食糧,人們要呆在家中盡可能地吸食,以補充早期的營養不良;現在文化就是我們的生活本身,我們要置身其中,在觀賞的同時也在被觀賞,在享用別人的創造品的同時也參與創造。

  “一個也許明亮也許黑暗的傍晚,在劇場前的臺階上有著各種各樣的人流,女孩子穿著平時不穿的各種各樣的禮服,灑著香水,共同來看一部戲劇。觀眾在同一 個劇場裏共同呼吸,感受著舞臺帶來的享受和思考,然後演出完了以後,觀眾被戲劇所感動了在台下鼓掌,臺上的演員們不斷地行禮不斷地謝幕……”這是鄒靜之勾 勒出的劇場風光。
大編劇對劇場的集體朝聖有著富麗堂皇的想像,但在北京劇場的眾生相中,並不是所有的舞臺都這麼華美。讓我們看看這個場景:在皮村簡陋的院落裏,幾乎全村的 人都來了。村民抱著孩子,攙扶著老人在擁擠的木看臺上扒拉出一個個位子。當藝術家戴著秦始皇的王冠穿著大褲衩在演繹著城市傷疤時,小孩在舞臺周圍玩起了捉 迷藏。有人看到一半,還跑到外面的小賣部買了碗速食麵吃……

  雖然兩幅情景那麼不同,但性質是一樣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觀賞表演的同時,也享受著“聚集”的樂趣。十幾年前,藝術和文化表演是稀缺的精神食糧,人 們要呆在家中盡可能地吸食,以補充早期的營養不良;現在文化就是我們的生活本身,我們要置身其中,在觀賞的同時也在被觀賞,在享用別人的創造品的同時也參 與創造。劇場這座藝術神殿就這樣被打開,成為大家交流交際的公共場所。

  北京劇場的興旺早有端倪。《戀愛的犀牛》在大學生和文藝青年中間被當作“愛情聖經”;“麻花”擰了一條又一條,但白領們還是爭相追逐;《暗戀桃花源》 無論誰演,總是場場爆滿。各路人士在不同類型的戲劇中,開始探索著群眾的審美、包容、娛樂需求和市場操作的可能性,然後到了2008年,憋足了勁的劇作界 終於開花結果,無論是湧現的劇場數量,新劇碼的創作量還是上座率,都堪稱北京戲劇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為什麼是2008年?奧運經濟的刺激只不過是個引爆線,在家裏“宅”了這麼久的人們,終於把自己對文藝產品的精神渴求,與人際交往的需要結合在一起,他們願意走進劇場這個公共場所裏,走進志同道合的圈子裏,在裏面看與被看,在裏面共同呼吸。

  鄒靜之說他平時不愛出門,現在和朋友們碰面經常是在劇場裏不期而遇。在他的理想中,他的龍馬社每個晚上都有演出,演完戲以後旁邊有一些咖啡、自助,所 有的人看完戲可以聊天。蓬蒿劇場也有類似的構想,這是一座建在四合院裏的劇場,“劇場附設咖啡館,能夠延續觀演前後的心理感受空間”。更有一些劇場就是作 為一個社交場合經營的,比如上演昆曲的皇家糧倉和九朝會,一開始便把中國的宴席和戲劇觀賞攪和成一道敬客的大菜,在交際場上“用中國的國粹來標榜邀請人的 品位和身份”。

  而這樣的交流還是戲劇以外的。戲劇表演進行時的互動,戲裏戲外的水火交接,更是電視電影所無法替代的。鄒靜之認為戲劇應該利用舞臺的假定性和觀眾的想 像力,調動大家的想法,一起完成這個作品”。孟京輝也做過這樣的嘗試,《兩隻狗的生活意見》裏就有很多與觀眾互動的戲,所以每一場都有不同的火花和亮點, 近似集體狂歡,這在家裏的封閉空間是絕對體驗不到的。觀眾互動的極端形式是讓觀眾主導劇情,“每個人都是演員,每個人都是導演”,這種形式的戲劇在國際上 已經很多,比如說“民眾戲劇”會邀請觀眾上臺表演,展示自己的處境並尋求解決的方法。在“蓬蒿”玩即興話劇的人也說,“大家在戲劇表演中不僅開心了,更重 要的是用遊戲的形式讓大家鍛煉了自己的口才,以及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的正確反應……在生活中成為一名善於與人溝通的人”。
  調查資料顯示,2008年北京十來家小劇場演出逾2000場,演出劇碼145個,其中新劇碼就有90個。這些劇場有鮮明的定位,知道自己要怎樣的觀 眾。因此除了量的突破,劇場的多元化和市場分眾也有更清晰的脈絡。大劇場是堂堂正正的大戲殿堂,而很多小劇場,或者像“星光現場”那樣作為“客串劇場”的 Live House,都有特定的觀眾群屬。觀眾走進這些地方,就是在走進他想進入的圈子,身邊或是抹香水的熟女,或是吃大餅卷大蔥的大爺,他都能在他的屬界裏找尋 集體的情趣和溫暖。

  2008年,北京小劇場話劇共計145部

  2008年底,東方先鋒小劇場經理傅維伯受北京文化局之邀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08年北京十來家小劇場演出逾2000場,演出劇碼145個, 其中新劇碼90個。業內人士稱,這些劇碼中既有實驗話劇,也有商業話劇,很多話劇還有明星加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其中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影響的有大可 樂文化出品的《辦公室有鬼》、黃盈執導的《西遊記》、哲騰文化出品的《東遊記》、李伯男執導的《剩女郎》、沙溢主演的《收信快樂》、孟京輝執導的《兩條狗 的生活意見》、知己社出品的《不能說的倆秘密》、戲逍堂出品的《你說什麼我聽不懂》、《貓年貓月》,春天戲劇工作坊出品的《將愛情進行到底》等。

  2008年,北京小劇場話劇演出2000場次

  隨著近年來民營話劇團體的進入,北京小劇場迅速升溫。據統計,2007年北京小劇場年演出場次已經突破了1000場大關。2008年天災人禍,業內人 士普遍認為小劇場話劇的演出會大打折扣。然而2008年的小劇場話劇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到2000場,相比2007年翻了一番,被一些專 家稱之為奇跡。這些驚人的數位和北京改建劇場的速度成正比。據悉2009年北京將會有更多的小劇場落成,話劇演出市場將會火爆到何種程度,誰也不敢斷言。

 轉載自2009年03月11日北京青年週刊 (責任編輯:李岩)

H&M Karl Lagerfeld@Advertisements



Epica & Cannes Lions awarded H&M ad from red room stockholm
"if you are cheap... nothing else."

Stella McCartney for H&M@Advertisements




H&M Ad Stella McCartney

才女Phoebe Philo入主Celine@Fashion

2008年9月4日,巴黎。LVMH,世界領先的奢侈品集團,榮幸地對外宣佈及任命Phoebe Philo為CELINE創意總監。

  Phoebe Philo是當今世界最受尊敬的設計師之一,在2001年至2006年她擔任Chloe創意總監期 間令這一品牌神奇復蘇。2008年10月開始,Phoebe將正式開始她在CELINE的工作。她在Chloe就任期間,策劃引進了諸多新的產品系列,在 她離開的2006年皮具配飾領域的營業額已經佔據品牌全球總營業額的絕大比例。

  Phoebe Philo表示:“加入這個行業中最有前途之一的品牌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一步,我等不及想要回到工作室,開始創意設計將品牌重振起來,我們勢必要創造出令顧客興奮的設計作品,組成一支嚴肅卻又充滿激情的團隊 。”

  Marco Gobbetti被委任為CELINE主席及董事總經理。他將接替Serge Brunschwig,曾為 CELINE作出巨大貢獻的Serge將成為Dior Couture首席營運官。Gobbetti,現任GIVENCHY主 席及董事總經理,他將以在加強創意內容和塑造品牌形象的同時加速營業增長。

  自2004年2月,Marco Gobbetti領導了Givenchy Couture,與創意總監Riccardo Tisci 並肩作 戰,重組品牌併為未來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Marco Gobbetti 將繼續領導Givenchy Couture直到他的繼任者宣佈。

  Pierre-Yves Roussel,LVMH 時裝事業部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表示:“Phoebe的加入令我非常興奮,她是當今世界上最有才華的設計師之一。LVMH集團全力支援並授命,在 Phoebe的創作和領導下,與新任首席執行官 Marco Gobbetti 一起致力於開發CELINE品牌在集團內的無限潛力。”

  Marco Gobbetti 表示:“我很高興能與Phoebe一起接手這一令人興奮的新工作。從全球表現來看這一品牌具有巨大的潛力並擁有一個高品質的團隊。”

  當前的創意總監Ivana Omazic將離開CELINE,轉而從事其另外興趣所在。她擔任CELINE設計師三年期間,為延續品牌精神而作出的重大貢獻,公司表示由衷的感謝,並祝願她今後一切順利。


@Source from :觀潮FTD

3.29.2009

Chanel Mobile Art, Central Park, New York / Pavilion by Zaha Hadid@Videos


Until November 9, 2008, the Central Park in New York hosts Chanel Mobile Art and the Chanel Contemporary Art Container by Zaha Hadid. The futuristic pavilion designed by Prizker Prize-winning architect Zaha Hadid presents changing installations of works by contemporary art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mong the participating artists are Tabaimo, Nobuyoshi Araki, Loris Cecchini, Michael Lin, Yoko Ono, Y.Z. Kami, Daniel Buren, Leandro Erlich (VTV’s coverage of his work at P.S.1 here), Blue Noses, Sylvie Fleury, Subodh Gupta, Lee Bul, Fabrice Hyber, Yang Fudong. Mobile Art was commissioned by Chanel and conceived by the company’s designer Karl Lagerfeld. It was originally imagined as a means to mark the first appearance fifty years ago of the iconic CHANEL “2.55” quilted stitched-leather handbag.


The Mobile Art Container is sited in Central Park’s Rumsey Playfield on the East Side of Manhattan, off Fifth Avenue at 69th Street. It is open to the public through November 9, 2008.
This video provides views of the outer and inner hull of the pavilion, an exhibition walk-through and statements by Barbara Cirkva, Division President Fashion, Watches and Fine Jewelry at Chanel, and Douglas Blonsky, President of the Central Park Conservancy and Central Park Administrator.


Press Prevew, October 20, 2008.


PS: For more videos on Zaha Hadid (Phaeno Science Center etc.), klick here!
PPS: See also the review of Chanel Mobile Art by Nicolai Ouroussoff at the New York Times.

theanyspacewhatever at the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Videos



With “theanyspacewhatever“, the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presents a group exhibition of individual installations for the Rotunda of Frank Lloyd Wright’s landmark building. The show was organized by the Guggenheim Museum’s Chief Curator, Nancy Spector, in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rtists. The exhibition brings together ten artists, whose work reaches beyond the visual arts. Theanyspacewhatever features Angela Bulloch, Maurizio Cattelan, Liam Gillick, 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 Douglas Gordon, Carsten Höller, Pierre Huyghe, Jorge Pardo, Philippe Parreno, and Rirkrit Tiravanija.

Among the works are Carsten Höller’s “Revolving Hotel Room” (see also VTV’s video “Carsten Höller: Carrousel / Kunsthaus Bregenz, Austria“), Angela Bulloch’s LED-installation “Firmamental Night Sky: Oculus 12″, and Liam Gillick’s Theanyspacewhatever Signage System. Philippe Parreno has installed a site-specific, illuminated marquee on the facade of the Guggenheim, Douglas Gordon is exhibiting a compilation of text pieces, and Liam Gillick intervenes in the Guggenheim’s operational systems with hanging aluminum signs.

Exhibition walk-through at the occasion of the press preview on October 23, 2008.

@Via: http://vernissage.tv/blog/2008/11/06/theanyspacewhatever-at-the-guggenheim-museum-new-york/

In Lean Times, New Ways to Reach Out @News


Museum of Modern Art

STRETCH A yoga class at MoMA surrounded by a video installation by the Swiss artist Pipilotti Rist.


Ellen Wright, via Flickr

A photo from the “It’s Time We Met” campaign, chosen from thousands taken by Met museumgoers.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PHOTO OPPORTUNITIES Visitors to the Met photographing “The Little Fourteen-Year-Old Dancer,” by Edgar Degas.

Published: March 12, 2009

SOME 150 yoga fanatics, mats in hand, gathered in the second-floor atrium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one recent Saturday morning. They were there to “Put the oM in MoMA,” as the invitation read.

Assembled in a circle, the group practiced poses while on the walls surrounding them flowed giant images of budding tulips, slithering worms and a pig in a verdant meadow biting into a juicy apple, all part of the Swiss artist Pipilotti Rist’s monumental video installation “Pour Your Body Out (7354 Cubic Meters).” The free 75-minute class was such a success that there is talk of holding another in the museum’s sculpture garden.

“In these difficult times we want to hit as many buttons as we can,” said Glenn D. Lowry, director of the museum. “We’re doing everything possible to connect with people.”

So is the Hammer Museum, part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The artist Lisa Anne Auerbach has organized a bike night at the museum for April 16, during which bicyclists can ride into its courtyard.

“We will have valet parking for the bikes,” said the museum’s director, Ann Philbin. “In a city like Los Angeles, people are finding excuses to get together without going to expensive restaurants.” The gathering will include cocktails and a screening of the movie “Breaking Away.”

Yoga classes and bicycle get-togethers may not be your typical museum fare, but in these rough economic times, anything goes.

The downturn has hit museums hard, with plummeting endowments, dwindling donations, fewer tourists and the decline of the corporate museum party, once a steady revenue stream. Museums have been forced to freeze hiring or lay off staff members, close satellite shops and make other cutbacks.

But lean times are bringing out a pioneering spirit as museum officials strive to develop creative strategies for what is undeniably a new world.

“This is a good moment to refocus and reinvigorate,” said Thomas P. Campbell, who took over the helm from the legendary director Philippe de Montebello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n January. “We want people to know we’re here and have been for 138 years. We’re a place of infinite experiences. Last year there were something like 20,000 different events from lectures to tours. A tour leaves every 15 minutes. It’s really quite phenomenal.”

Beneath all the upbeat talk lies the same kind of fear and uncertainty that is being felt throughout the business world. As reports of layoffs and budget cuts stream in from museums across the country, directors are struggling to do more with less. To reach new and bigger audiences, many are revamping their presence on the Web or trying new forms of marketing.

Most, if not all, are also expanding their public programs. More than before, institutions big and small have adopted the same mission: to transform once-hushed museums into vibrant cultural centers where the activities go far beyond what’s hanging on the walls.

“We can’t just be about art anymore,” Ms. Philbin said. “Museums are the new community centers.”

Whether visitors come to see a movie or listen to poetry, take in an art exhibition or attend a lecture, it doesn’t matter as long as they come.

“The better we are at serving our audiences, the more we will be appreciated,” Ms. Philbin said. “And people will want to give us money.”

With falling tourism, some of the larger (and richer) museums are starting ambitious advertising campaigns aimed at local — and younger — audiences. In New York, for example, both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and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re delivering not-so-subtle messages about their permanent collections.

A billboard near Times Square shows a couple kissing in front of Rodin’s sculpture “Eternal Spring,” accompanied by the tag line “It’s Time We Met.” The photograph, taken by Laura P. Russell of her parents, Gene and Cindy, is one of about a dozen being used in the marketing campaign. They were chosen from thousands of snapshots taken by Met visitors with works of art at the museum and posted on the photo-sharing site Flickr.

Each ad carries the name of the photographer (who will be paid $250 per photograph and receive a one-year membership to the museum), and the date and time the photograph was taken. “In the 19th century people would make a sketch in the galleries,” Mr. Campbell said. “Now they take pictures and upload them.”

The campaign is splashed on the sides of Manhattan buses, in the subways, on train platforms, on Web sites and even on the construction fence outside the museum’s Fifth Avenue entrance.

“For years our advertising was focused around special exhibitions,” Mr. Campbell said. “But in this time of gloom and doom we want to show people we’re a haven, a place to explore, discover and find inspiration.”

In a campaign that ended this month,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plastered a Brooklyn subway station with reproductions of 58 works from the museum’s permanent collection. The Atlantic Avenue-Pacific Street station’s tiled walls and columns and even the arms of the turnstiles were covered with images of iconic works in the MoMA collection, including Warhol’s Campbell’s Soup cans, Monet’s waterlilies and Duchamp’s bicycle wheel. The campaign, which was seen by an estimated 50,000 commuters a day, was intended to remind New Yorkers of the riches that make up the museum’s holdings.

With costly blockbusters on the wane, in fact, promoting permanent collections has become a priority. Last year, MoMA mounted two shows centered on important paintings in its collection, and the museum has plans for a similar effort in September — an exhibition based on the Monet waterlilies.

The Walker Art Center in Minneapolis is in the middle of a major reinstallation of its permanent collections. Plans include rotating it as often as three or four times a year. “Our permanent collection has not been as visible as it should be,” said the center’s director, Olga Viso. She also will invite artists to create a work of art using something in the collection as inspiration. “The point is to show that our collection is a living and dynamic resource that we draw from,” Ms. Viso said.

Making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the cultural hub of the city is the No. 1 priority for James Cuno, its director, as he gears up for the opening of its new modern wing on May 16. Designed by the Italian architect Renzo Piano, the 264,000-square-foot space will house the institute’s 20th- and 21st-century art collection. Its exhibitions, lectures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will include local partners like the Lyric Opera of Chicago and the Goodman Theater.

“Each exhibition has a set of lectures, poetry readings and a chamber music series that relate to one another,” Mr. Cuno said. “We are also reaching out to graduate programs in the city with a series of influential art historians and professors that will be lecturing for students as part of the curriculum.”

It is also holding free lunchtime concerts planned in cooperation with consulates including Spain, China, India, Germany, Croatia, South Korea and Poland, and readings by international poets. “We want to get repeat visitors and build up a sustained relationship to the community,” Mr. Cuno said.

In Los Angeles, Michael Govan, director of 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is gearing programs to local communities. In June, for example, the museum is presenting Twelve Contemporary Artists From Korea as a way of appealing to the city’s large Korean population.

Museums are seeking younger audiences through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Nearly every museum has a page on Facebook. The Brooklyn Museum recently introduced a new tier of membership us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like Facebook, Flickr and the microblogging site Twitter to lure 20- and 30-somethings.

Some institutions are also using the Internet to give an exhibition an added dimension. At the Walker, for example, a traveling show called “Worlds Away: New Suburban Landscapes” has its own Web site, which includes a lexicon of terms related to suburbia. Visitors can add their own terms and can also post their personal suburban stories on YouTube, 16 of which were included in the show when it was on view at the Walker last summer. (The exhibition, which was also at the Carnegie Institute in Pittsburgh last fall, opened at the Yal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on March 2.) It’s just one example of many ways the Walker is trying to “merge on-site with online,” as Ms. Viso explains it.

The Art Institute’s Web site even has an online book club where curators select readings related to exhibitions and create downloadable discussion guides. There are also interactive components including curator-led discussion groups and readings at the museum. Since it began a year ago it has attracted nearly 700 members.

The Hammer’s new site has a podcasting component that has already caught on. “It makes us international,” Ms. Philbin said. This month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rolled out a new version of moma.org that is not only more viewer friendly but more communicative, too. Highlighted on the site are blogs as well as links to places like Flickr and Twitter.

Some efforts to increase visitorship are decidedly less high-tech. To capture more New Yorkers,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has decided to add a second late night. In addition to staying open until 8 on Fridays, it will be open till 8:45 on one Monday a month. “This is targeted for local people who want to be able to go to the museum on their way home from work,” said Mr. Lowry, the director.

The Walker Art Center is planning a first this summer: to be open on July 4, with a selection of free programs that are family focused. “Typically we’re closed that day,” Ms. Viso said. “But we recognize that many people will not be traveling this year.”

@Source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09/03/19/arts/artsspecial/19strategies.html?_r=1&ref=artsspecial

竹子革命 掀環保商機@Design

竹子既堅韌又環保,被用來製造單車和興建永續環保屋,成為設計師新寵。竹子風靡單車競賽世界指日可待。
歐新社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

竹子可能是地球上最環保、最堅韌的材料,比鋼鐵還不易扯斷,已成為建築師和單車設計師的新寵。

普林斯頓大學大三生佛雷,是全國單車計時賽23歲以下組的冠軍,剛加入計時職業單車隊。去年3月他在美東大學單車季開幕賽中,騎的不是要價1.3萬美元的碳纖維單車,而是他和友人用竹子製的競賽單車。

佛雷和單車世界以外的開拓者發現,竹子可能是最有用、也最被忽視的材料。竹子是許多熱帶國家常用的建材,卻向來被視為「窮人的木材」,在西方國家則主要用於裝飾。

然而,美國新聞周刊報導,隨著全球走向環保,竹的特性漸獲重視。環保組織提倡把竹子當建材,建築師用竹子建造環保屋。地板、家具和單車製造業正默默掀起竹子革命。

竹子可能是地球上最堅韌的原料,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比鋼鐵高,且能比混凝土承受更大的擠壓。這兩項特性能保持竹子不倒地。竹子可長到將近60公尺高,但根部和尾部一樣寬。竹子依賴抗壓強 度(compression strength)支撐自己的重量,而抗拉強度則能讓竹子在強風下彎曲,不被吹斷。

美國最大竹合板製造商Smith&Fong公司老闆史密斯說:「中國人的概念是,你必須順著外力彎曲,不然就會斷,竹子的優點就在於彎曲能力,這簡直是奇蹟。」

竹子也具有環保特性。不論在溫帶或熱帶氣候,竹子都像野草般長得又快又茂密。雖然常被當成木材替代品,但竹子嚴格來說是一種草,生長速度比草還快,某些環 境下一天可長超過1公尺。竹子進行光合作用時,吸入二氧化碳、釋出的氧氣比樹木多35%,也能更有效地結合土壤,避免土壤侵蝕。

隨著設計界利用竹子代替木材,設計師也變得更有創意。環保建築師麥唐納設計的兩個永續屋原型e-House 和Arc-House便融合竹子的元素。e-House的地板和細工家具是竹子製成。

單車設計師卡爾菲說,竹子風靡單車競賽世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他是加州卡爾菲設計(Calfee Design)公司的老闆,也是使用碳纖維的先驅。

@Source from: 【2009/02/11 經濟日報】

最潮的時尚建築 迅速蔓延中@Arch

高雄的大立精品店,由荷蘭建築團體UN Studio設計,是台灣首座由國際建築大師設計的精品店。
潘瑞琮攝影/建築師雜誌提供
法蘭克福購物中心 My Zeil,用上萬片玻璃打造。
(法新社)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宛茜

提到東京前衛建築,大家第一個想到是名牌旗艦店林立的表參道;而提到Chanel、Prada、Tod’s,人們也會聯想到為這些潮牌打造門面的前衛建築師建築師庫哈斯、札哈哈蒂、伊東豐雄…為什麼到了21世紀,時尚與建築變得這麼「麻吉」?去年底,由荷蘭知名建築團體UN STUDIO設計的大立精品店落腳高雄。它的外牆採玻璃帷幕,牆上圖案如一顆巨大十字星睥睨腳下城市;以浪板、玻璃拼出的立體紋路,製造流動旋轉的錯覺。 夜晚在LED燈的照耀下,這座精品店一座星圖燦爛昇起。當觀眾登上室內手扶梯,以逐層旋轉的方式向上攀升,彷彿一起昇到宇宙的中心。

UN STUDIO是設計精品店的國際好手,日前剛發表東京銀座LV旗艦店的設計圖。之前遠東集團也曾邀請日本建築大師黑川紀章設計百貨公司,可惜胎死腹中。大 立精品店成為台灣第一座邀請國際建築師設計的精品店,它除了燃起南台灣的百貨戰火,也象徵台灣追隨日本、南韓的腳步,進入時尚建築的燦爛星圖。

創意戰火 東京點燃

時尚建築的戰火,正是在東京燃起。2001年,銀座與表參道爆發名牌店大戰。西班牙名牌Hermes不惜重金禮聘義大利建築大師Renzo Piano,以一塊塊玻璃磚在銀座打造一座宛如水晶宮殿的旗艦店,立刻成為時尚地標。

自認更「潮」Prada不甘示弱,2年後,瑞士建築師賀爾佐格與德梅隆打造的Prada旗鑑店登場。他們用840塊玻璃拼出六層建築體,就像在古老的表參道嵌入一顆璀燦的「鴿子蛋」。

這些玻璃暗藏玄機。Prada用平面玻璃及凸透鏡玻璃拼成的五片蜂窩狀牆壁,就像數百個魔幻萬花筒;不論你自那個角度凝視,都會看到眼前世界被切割、折射,旋轉瑰麗而魔幻的景像。就連內部的試衣間都被玻璃包圍,整座PRADA就像是嵌在現實中的魔幻世界。

虛幻玻璃 映照自戀

Prada之後,LV、Dior、Tod's等一線名牌紛紛搶進表參道,並有志一同找來青木淳、妹島和世、伊東豐雄等前衛建築師操刀。Prada表參道店的成功,不僅讓表參道變身時尚與建築大師攜手的舞台,也讓玻璃一躍成為打造時尚建築最重要的元素。上月開幕的法蘭克福購物中心MyZeil,室內外使用超過上萬片的玻璃,彎曲的設計讓人宛如置身玻璃海浪之中。

建築師妹島和世認為,玻璃是最符合21世紀精神的建築材質。它既現實又虛幻、輕盈地彷彿不存在,卻擁有切割重組眼前世界的魔力,同時映照出現代人自戀的身影。這不也是時尚的魅力所在?

時尚建築勇於啟用新人,妹島和世、庫哈斯、伊東豐雄在設計Dior、Prada、Tod's時,都還只是「新銳建築師」,大膽的夢幻設計處處碰壁。而賀爾佐格與德梅隆融表皮與結構為一體的建築手法,也是在Prada「實驗」成功後,才有勇氣放進奧運「鳥巢」中。

前衛大樓 時尚表揚

前衛建築的誇大、自戀、虛幻與不切實際,在時尚的舞台上得到包容與表揚;因為時尚本身就是一個更自戀、更虛幻無邊的夢境。

否則,那一個業者肯像MIKIMOTO一樣,讓伊東豐雄用手工方式切割組合鐵板(暗喻珠寶的手工切割),拼出一座無樑無柱的「珠寶箱大樓」?誰又肯像Tod's一樣,讓伊東花盡心思在牆壁嵌出櫸樹形狀,只為了讓消費者在店裡購物時,置身宛如森林洞窟的虛幻光影中?

20世紀以前的建築強調永恆,代表建築是希臘神殿與羅馬教堂。21世紀的建築不再需要永恆,時尚建築的壽命,可能只比名牌包包長一點。

前年Chanel請札哈哈蒂設計的流動建築Mobile Art,原本打算像一座飛船駛遍各大城市,去年遇上金融風暴馬上打入冷宮,隨時準備東山再起。今年Prada又請庫哈斯在首爾搭建一座流動建築 Transformer,牆壁、地板與天花板可以互相切換、千變萬化,卻也隨時可能收起消失。

建築目的 刺激消費

札哈哈蒂承認,shopping是參觀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因為一座城市可能只有一兩間有趣的博物館,卻有十幾間迷人的時尚建築;而時尚建築不需門票,卻比博物館開得更晚。

庫哈斯甚至認為,21世紀是消費的時代,建築的目的將從「紀念性」轉為「刺激消費」;未來所有建築包括機場、火車站,恐怕都得向時尚建築看齊。

表參道本是日本天皇參拜神社的道路;時尚建築在表參道的崛起,是否正暗喻了,它就是這一個時代的神殿。

「人們住在建築裡,就像住在衣服裡一樣。」2006年紐約建築中心舉辦展覽「建築的時裝:構建時尚的建築」,如此闡釋建築與時尚的關係。對於時尚建築在這個世紀的迅速蔓延,我們或許可以如此輕鬆解讀:女人的衣櫃裡總是少一件衣服,所以21世紀的城市總是少一座時尚建築。

@Source from: 2009/03/27 聯合報

金融海嘯下的新博物館經濟學@Trend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宛茜

紐約MoMA美術館裡,一群人圍成圓圈,做出各種伸展的動作,旁邊圍繞著瑞士藝術家 Rist的錄像作品……這是MoMa近期最叫座的節目──75分鐘免費瑜伽課程「在MoMA學瑜伽」。擠破頭的參加者甚至建議,下次授課應改到MoMA最 知名的雕塑花園中,和世界知名雕像一起「做運動」。

金融海嘯正在改變美國人的生活,博物館、藝廊也不能倖免。遊客減少、肯花大錢贊助的企業自身難保……國際級博物館如MoMA首當其衝,上月剛裁員百分之十。瘦身之餘,還得想辦法開拓新的觀眾,「免費瑜伽」只是手法之一。

洛杉磯頗具知名度的Hammer博物館想出「單車之夜」。他們選在4月某夜,開放館內庭園供市民停放單車,同時播放電影、提供免費雞尾酒。該館策展人Philbin表示,「這個時刻,洛杉磯市民需要一個讓他們聚在一起、卻不需要上昂貴餐廳的理由。」。

明尼蘇達州的Walker藝術中心,則選在7月4日美國國慶日當天,舉行開館以來首次「24小時不打烊」活動,活動內容針對家庭量身打造、全部免費。

「我們了解到,很多美國人這一年將不會到外地旅行。」策展人Viso認為,博物館有取代迪士尼樂園的潛力。

英國景氣比起美國好不到那裡去,博物館參觀人口卻奇蹟似的大幅提升。去年膺選為歐洲文化之都的利物浦,博物館參觀人口是往年四倍;就連大英博物館、泰德現代博物館,入館人次都比去年提昇百分之十以上。

「因正為不景氣,參觀博物館的人反而變多了。」藝評家Rifkind 指出,和紐約收費高昂的博物館不同,英國大型博物館多年前便實行免費進館政策。因為他們發現,免費入館才能讓民眾願意把博物館當成「家」,「然後慢慢地,他們開始願意為特展或服務付費」。

此外Rifkind認為,治安好、可看東西又多的博物館最具「城市中最棒公共場所」的潛力。大英博物館改建後,諾曼佛斯特設計的「大展苑(Great Court)」便逐漸取代海德公園,成為倫敦人親子共遊的首選。

MoMA策展人Lowry表示,外地遊客大量減少,國際級博物館必須把眼光從「國際」拉回當地民眾;「博物館不能只有藝術」,它必須扮演社區中心的角色,「辦多少活動」比「收藏多少藝品」更重要。下次如果看到有人在博物館打太極、跳土風舞,可千萬別太驚訝。

@Source from: 【2009/03/27 聯合報】@ http://udn.com/

3.24.2009

時尚對抗景氣 副牌、卡通跳出來@Fashion

芝麻街布偶登上伸展台,表達對現實的不安與惶恐。
圖/路透
經濟大蕭條時代誕生的米老鼠,撫慰了人們的心靈,圖是以米老鼠為設計靈感的作品。
圖/美聯社
想讓可愛的米老鼠帶你逃離現實?設計師Jeremy Scott以米老鼠手套製成大衣。
圖/路透
知名服裝設計師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以芝麻街布偶設計新裝,十分超現實。
圖/美聯社

聯合報╱記者陶福媛

積極主動迎戰 推副牌搶錢

因應景氣低迷,高貴的精品品牌最近紛紛推出副牌,最讓時尚圈津津樂道的,是PRADA在年初推出比Miu Miu還要年輕、售價更低的配件系列「特別石頭」(Special Stones),目前已經上架,小型手拿包從16,000元起跳。

此外,英國品牌Preen推出「Preen系列」,一件T恤128美元(約4,300元台幣)起跳,比起正牌便宜了一半以上。華裔設計師亞歷山卓王 (Alexander Wang)的洋裝約賣28,000元台幣,已屬於中高價位,但最近也推出副牌「Wang T」,T恤一件約76美元(約2,600元台幣),鎖定更年輕的客層。

事實上,擁有副牌的精品不算少,例如Giorgio Armani、Dolce&Gabbana、Marc Jacobs、Donna Karan等,都有售價較便宜、款式更大眾化的副牌,而且據了解,它們的副牌Emporio Armani、D&G、小Marc、DKNY的銷售業績往往比正牌好,因此有「正牌賠錢做形象,副牌才是賺錢金雞母」的說法。

效法Vera Wang推副牌的成功模式,專為好萊塢女星設計晚禮服和婚紗的Monique Lhuillier,最近也傳出將推出較便宜的晚禮服系列,平均售價約2,500美元(約台幣8萬出頭),比起正牌動輒15萬台幣起跳的高單價,算是經濟又實惠了。

消極紓解壓力 藉卡通逃避

甫落幕的四大服裝秀上,出現不少以夢幻卡通為創作靈感的作品,例如傑勒米史考特(Jeremy Scott)就以米老鼠為主題,用米奇的白手套、米妮的紅底白點圖案,創作出一系列色彩絢麗、充滿歡愉的服裝作品。

傑勒米史考特指出,30年代經濟大恐慌時期,迪士尼創造出來的米老鼠撫慰無數人的心靈,勇敢走過失業、貧窮的陰霾。如今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年逾80歲的米奇和米妮,將會以「無敵可愛」再度征服世人的心。

上一季以歐巴馬肖像詮釋流行時尚的服裝設計師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本季改以兒童節目「芝麻街」中的布偶為主角,例如以無數隻Frogy布偶製成的毛茸茸綠色外套、以Piggy製成的小腰包等,俏 皮可愛,讓人暫時忘卻不景氣的煩惱,在卡通童趣中尋得慰藉。


@Source from 【2009/03/24 聯合報】@ http://udn.com/

路易威登愛環保 巴黎喚醒復活島@Fashion

藝術家Tracey Emin以霓虹燈裝置及刺繡布料表達如自傳般的私密性。
照片/LV提供
Barbara Kruger的裝置文字影像交纏,於 LV美術館圓形大廳展示他的作品。
照片/LV提供

聯合報╱記者袁青

全球化的時代來臨,精品品牌借助國際高知名度有很多種方法和世界對話。法國精品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選定「環保議題」從1994年開始出發,如今旅行世界的腳印,來到充滿神祕色彩的「復活島」(Easter Island或稱Rapa Nui)。

位在智利,離南美洲海岸3,500公里之遙,面積只有165平方公里的復活島,1722年被一位荷蘭海軍上將正巧於復活節當日發現而得名。

路易威登為了響應保育復活島傳統文化和喚起世人環保意識,路易威登巴黎美術館策畫了「Silent Writings」藝術展,不但展出三塊尚未解碼的復活島「Rongo Rongo」文字石刻,這也是該批石刻於梵蒂岡博物館以外首次公開曝光。更特意請來全球藝術家以各種形式表達對復活島文化的回應。

唯一的一位中國藝術家倪海峰以西方主流書寫思維,質疑構成一個文字書寫系統的元素。

目前LV減低汙染的作為包括,全球行銷廣告上提出「注意溫室效應」為題的警語文字;全力推動植物皮革染、百分之六十貨品採海運 (比空運所造成廢氣排放減低至少百分之四十以上),至於舉辦藝術展覽只是LV向世界喊話的方法之一。

展覽檔期/2009年3月27日至8月23日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中午12時至晚上7時;星期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Source from: 【2009/03/24 聯合報】@ http://udn.com/

3.23.2009

太田嘉章 台灣懷石料理鼻祖@People

把日本懷石料理引進台灣的鼻祖,正是新都里餐廳顧問太田嘉章。(記者楊雅民攝)

記者楊雅民/特稿

「懷石」料理一直是頂級日本料理的代名詞,鮮為人知的是,把日本懷石料理引進台灣的鼻祖,正是新都里餐廳顧問太田嘉章,「台灣各大懷石料理餐廳的師傅,十個有八個是他的徒弟、徒孫」。

現年六十六歲的太田嘉章,在日本曾是掌管十二家懷石料理餐廳的總料理長,在日本餐飲界位高權重,連政府要向他課徵一些雜費,都不必親自出門繳納,政府會主動派員到他家裡收取。

一九八三年,旅加華僑黃亮問他願不願意把日本懷石料理這麼頂級的美食帶進台灣?當時台灣和日本的飲食文化完全不一樣,他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要用什麼方式把日本懷石料理引進台灣,才會成功。

他記憶猶新,二十六年前台灣的日本料理店賣的就是壽司、天婦羅、手捲,「台灣人以為這就是日本料理」;在日本,高級餐廳的店面都很小,台灣消費者則覺得餐廳店面要愈大間愈高級。

大約花了一年的籌備時間,從日本帶了七位懷石料理師傅來台灣,每一位日本師傅負責訓練三位台灣師傅,餐廳所有的碗盤,更是師傅們從日本選購,搭機扛來台灣的,「從日本扛了十箱、約五百公斤的碗盤」。

台灣第一家懷石料理餐廳在太田嘉章的指導下,便在台北市信義路僑福大樓開幕,並取名為「七都里」,剛開始便以懷石料理套餐的形式供應,每套售價約一千五百元。

優美自然 注重上菜順序

太田嘉章說,懷石料理的精神是簡樸、優美、自然,早期正統的懷石料理食材不使用肉類,魚不能有魚刺,也不能使用奶油等乳製品,且用餐環境不會使用假花佈置。

上菜順序更不能馬虎,從小品、前菜、生品、烤品、炸品、煮品、特品、主食到甜品,色香味與形器都要完美搭配,有起承轉合,才能稱為懷石料理,懷石料理在台灣已被濫用了,「有些便當也自稱懷石料理」。

他坦言,七都里剛開幕第一年,消費者對懷石料理還很陌生,經營得很辛苦,所幸老闆黃亮願意持續投入資金,一年後便擺脫營運困境,不少政商名流都變成七都里常客。

一九九五年老闆黃亮退休要歸隱加拿大,決定結束七都里營運,沉寂一年多,不少七都里老主顧鼓勵經營班底東山再起,在完成資金募集後,一九九七年元月,七都里原班人馬重新讓懷石料理餐廳復活,並取名為「新都里」。

@Source from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r/23/today-e4.htm

3.21.2009

誰是下一個時尚接班人?Who’s the next?@Fashion

【撰文/張倞菱;圖片提供/Imaxtree、DR】

隨著上一紀時尚大師的陸續殞落,加上新一代消費族群喜新厭舊的速度如同翻書般快速閃過,將服裝設計師當明星般崇拜的忠實客戶在這個速食年代成為稀有品種。 因此,許多高級時裝品牌開始重新思考設計師的角色與定位;在商業掛帥、銷售業績第一的前提下,新一代的接班人不但要有創意,也得有生意頭腦,經得起市場的 考驗才算數。

Celine X Phoebe Philo

經過三年的市場測試與磨練,創意總監Ivana Omazic風格雖逐漸成熟,卻仍不敵業績無法提升的殘酷事實,今年春夏是她為Celine操刀的最後一季;同時,在去年底LVMH集團就迫不及待的宣告 將由曾經帶領Chloe成功轉型並創下傲人銷售業績的Phoebe Philo接下新任創意總監。2006年以照顧小孩為由隱退的Philo,這次的復出未演先轟動,過去的好成績,不免讓人好奇她是否能帶領Celine重 回過去的榮光,提升自Michael Kors離去後,在兩任設計師接棒下仍一路下滑的業績。為了能夠一舉成名,08秋冬高級女裝將由原設計團隊主導且不舉辦時裝展,Phoebe Philo將在09年春夏全面推出Celine新形象,這一年的等待是否值得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Emilio Pucci X Peter Dundas

隸屬於LVHM集團的義大利品牌Emilio Pucci,在去年的10月宣布指派Peter Dundas取代Matthew Williamson為新任的創意總監。畢業於紐約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服裝學院的Dundas,一直是備受矚目的新銳設計師,他曾在Jean Paul Gaultier與Christian Lacroix旗下工作過,2002年至05年期間曾擔任Roberto Cavalli的首席設計師,之後接手Emanuel Ungaro的藝術總監直到2007年,目前仍是皮草品牌Revillon的客座設計師。2009秋冬將會是他為Pucci操刀設計的第一季,是否能為這 個以印花為設計元素的老牌挹注更多新意,下個月即將揭曉。


Loewe X Stuart Vevers

今年35歲的英國設計師Stuart Vevers,他的功績偉業可說是洋洋灑灑,以設計配件起家的Vevers,曾擔任過多家精品的配件設計師,他憑出色的特大編織袋,成功讓Bottega Veneta再次風靡時尚圈。亦曾與Luella合作長達8年之久,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要數熱門手袋「Gisele」的風行。此外,他也擔任過 Givenchy的時裝及高級女裝配飾設計師及Louis Vuitton的配飾設計師。其中最成功並讓他成為當紅炸子雞,就是自2004年成為Mulberry的設計總監,並成功令品牌徹底蛻變鹹魚翻身。以皮件 起家的百年品牌Loewe,找來這位「It bag」設計師擔任新創意總監,就是企圖靠著Vevers的功力,再度能拔得頭籌拿回皮件專家的權威。前兩季的靜態時裝展,Vevers為自己博得好彩 頭,同時得到媒體與消費者的讚賞,通過了市場的測試,於是今年3月的09秋冬高級女裝,將首次舉辦女裝動態展,相信這種步步為營的策略,將會被許多品牌效 仿。

Salvatore Ferragamo X Cristina Ortiz 08秋冬Salvatore

Ferragamo有了全新面貌:年輕、性感而摩登。正如品牌一慣的作風,Ferragamo並未大張旗鼓宣揚新任創意總監Cristina Ortiz的到位,而是低調而緩慢的改變品牌形象。說起Ortiz,或許對大家很陌生,然而她的經歷卻大有來頭,畢業於巴黎高級訂製服學院,並在1994 至1997年期間於義大利品牌 Prada 擔任設計總監。接著在Lanvin任職首席設計師四年後,她加入了義大利品牌 Brioni 負責女裝設計。經過這些大品牌的洗禮,Ortiz為Ferragamo操刀的第一季,著實讓時尚媒體眼睛一亮,其摩登性感的女性形象一反過去的風格;然 而,最後還是得看消費者買不買單,不過改變是必然的趨勢,我倒是樂觀其成。

Chloe X Hannah Hacgibbon

2006年Phoebe Philo以照顧小孩為由,辭退創意總監一職,由她所掀起的Chloe熱潮也隨之黯淡。換上瑞典籍的paulo Melim Andersson接棒,畢業於倫敦聖馬汀藝術設計學院的他,曾在Marni擔任7年設計師。過去的經歷卻讓他操刀的第一季,因過多前東家的影子,品牌形 象因此受到動搖。08秋冬,Chloe回到自家找了曾經與Philo工作過6年的Hannah Hacgibbon接任創意總監一職,對Chloe來說,當務之急就是再找回品牌的經典精神,Hacgibbon對此的掌握度,正是他們所需。今年春夏, 為Hacgibbon設計的第一季,我們再度看到了原本屬於Chloe的傳統精神。

Valentino X Maria Grazia Chiuri & Pier Paolo Piccioli

2007年9月,Valentino先生作出退休決定,接棒的創意總監Alessandra Facchinetti因與公司理念不合,不到一年就終止合作關係,接著由已經在Valentino工作10年並擔任配飾系列創作總監一職的Maria Grazia Chiuri 與 Pier Paolo Piccioli共同擔任全線系列的創意總監。這又是一個唱而優則演的例子,在配件主導的銷售市場,聘用能創造出話題配件的設計師,似乎更能引起效應。

Mulberry X Emma Hill 走了不斷創造暢銷包款的創意總監Stuart Vevers,著實讓Mulberry著急不已,如今拍桌定案找來曾為Marc Jacobs與Marc by Marc Jacobs創造出多款配件名作的Emma Hill。今年春夏,她的作品除了延伸自Mulberry的經典款如Bayswater之外,全新系列的Jenah、Mitzy與Joelle,都挹注了 濃厚的女性色彩。

Sergio Rossi X Francesco Russo

與其找空降部隊,不如自己培養。Gucci集團之一的義大利鞋履品牌Sergio Rossi,就從家族成員尋找新的創意總監。自2000年任職於Yves Saint Laurent創意團隊,並與創意總監Stefano Pilati一同設計男女鞋系列的Francesco Russo,就以突出的 表現,博得青睞。他將會負責設計所有男女鞋款、包包及配飾,而第一批作品將於2009/10秋冬系列首次展出。

@Source from: ELLE 2009年3月號

Fashion Pop 普普風格上身術@Fashion

藝術家Peter Blake及其畫作。
藝術家草間彌生作品集『I Like My Self』,誠品日文館 NT.1,135。
幾何條紋厚底高跟鞋,Marni,價格未定。
電木綴飾項鍊 De Stijl,NT.1,500。

【文/ELLE】

普普藝術(Pop Art)緣起於六0年代英國,當時英國社會自美國的大眾文化獲得啟發,搖滾樂、民生消費甚至是好萊塢電影,都受到廣泛影響。而「Pop Art」一詞也是由倫敦的批評家Lawrence Alloway所創,用來統稱具大眾吸引力、可大量複製印刷的商業藝術。因此,連續重複的圖像、濃烈的色彩畫面,就成為普普藝術往後發展的基本元素。

普普藝術興起後成就了不少出色藝術家。英國藝術家Peter Blake,便是其中翹楚,他以油畫人像與色塊的組合拼貼著稱,恰好也正是Marni春夏創作的靈感來源;大家廣為熟知的安迪沃荷,便以單一影像為素材, 透過絹版拓印的手法,將重複畫面印製在服裝,掀起將普普風格注入時尚潮流的旋風。甚至到近期,幼年罹患神經性視聽障礙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更透過這種不 斷重複的圓點圖形,賦予作品高彩度的生命力,而他們至今對藝術潮流仍有高度影響。

把話題轉回春夏時裝的普普潮,首當其衝要提Marni,Consuelo Castiglioni將條紋、格紋、圓點以及抽象花卉,用水墨印染的手法變形處理,大膽使用對比色,透過拼貼烏干紗、雪紡、縐綢等異材質,或以層次穿搭 的方式,呈現出光亮與霧面的視覺差異。同樣的,Pucci和Pollini也在系列裡放進大量幾何圖騰延伸出的獨特作品。前者將鮮豔色塊彷如魔術方塊般拼 組,或如紙雕般的鏤空展現不同性感美;後者刻意選用具透明感的雪紡,將波卡圓點層次堆疊藉此烘托視覺上的趣味。

想掌握本季普普穿著要點,不妨由一款幾何的上衣著手,下身可藉由不同花色處理的鉛筆裙,在外搭件繭形線條半透明烏干紗罩衫做搭配,即能重現伸展台上的前衛 效果,想低調點,建議可運用同色搭配的邏輯,在飾品配件上加強,像是水晶、混合樹脂、經典電木、賽璐璐等材質,所設計成的誇張配件,無論是頸飾、耳環都可 以重疊搭配,越誇張越能彰顯此季春夏的普普精神!

@Source from ELLE 2009年3月號;ELLE.com

3.15.2009

Designer People: Ole Scheeren@Videos



Profiles designers all over the globe whose work shapes our lives. In this episode, German architect Ole Scheeren discusses his design of the CCTV headquarters in Beijing.

Comme des Garçons By H&M Fall Winter 2008/09@Advertisements



Comme des Garçons By H&M Fall Winter 2008/09 Tv Ads.

頂尖建築師擬造「新巴黎」@Arch

建築大師羅蘭.卡斯特羅想像中的「新巴黎」

【大公報訊】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十二日消息:法國總統薩爾科齊曾邀請世界十位著名建築師規劃未來二十年的城市發展方案,把巴黎建成最具可持續性特色的大都會,令其成為一個「綠色大巴黎」。該計劃的初步構思已於星期四公布,據稱,這將是有史以來最複雜的城市發展計劃之一。

很多人原以為,薩爾科齊會效仿以前的總統們,建造一兩座標誌性建築物,例如密特朗總統的羅浮宮金字塔、蓬皮杜的蓬皮杜中心和希拉克的凱布朗利博物館。

然而,薩爾科齊野心更大,他要求建築師們重新設計整座城市及其周圍地區的形象,並提出具體但「絕對自由發揮」的方案。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結束巴黎市中心的孤立狀態,那裡有二百萬居民,他們現時與居住在郊區的六百萬居民割離。

薩爾科齊的班子與倫敦經濟學院和法國社會學家們合作,打算把互相割離的社區連結起來,特別是把割切城市的鐵路線覆蓋起來,在鐵路線上端建造龐大的綠色空間 和網絡。其中一條綠線是從巴黎市中心一直伸至東南郊區,與現時巴黎西面的羅浮宮至拉德芳斯區呼應,務求把居民每日的交通時間縮減至不多於半小時。

蓬皮杜中心共同設計者、英國建築師理查德.羅杰斯也是應邀提交計劃的十名人士之一,他說:「我未見過任何一個大城市像巴黎這樣,心臟與四肢分隔如此嚴重。」

羅杰斯和其他建築師在星期四僅獲三十五分鐘時間,去向一個專家小組解釋他們心目中的「二○三○年大巴黎」計劃。建築師們將於下周參與一場辯論,並展出他們的計劃,展覽將於四月二十九日開幕。

@Source from 大公網

3.13.2009

大阪》五感北浜本館 米蛋糕包含自然與愛@Food

五感北本館光建築物就很值得觀看,80多年的歷史,有傳統古典的風格。

五感北本館最熱賣的商品之一,以頂級糖和三盆結合時令水果製成的蛋糕。

【聯合報/記者顏甫珉/大阪報導、攝影】

五感北浜本館是目前大阪喝下午茶及購買甜點最熱門的商家,其所在的新井大樓可一點都不比甜點遜色,它是大正11年(1922年)的建築,由亞洲首位 提出避震建築的河合浩藏設計,外觀採左右對稱的古典風格,曾做為銀行使用,因此內部特別挑高,呈現和風洋味建築風格,難得至今保存良好。

該店訴求「五感」,分別是火代表對糕餅熱情、水象徵甜點鮮度、土表示採用日本國產小麥、風代表利用時令食材製作、愛代表愛護世界。這裡最著名是以米製成的蛋糕,還有使用和三盆與當令食材做成的甜點,伴手禮黑豆蛋糕與口夫凜餅乾也很受歡迎。

地址:大阪市中央區今橋2-1-1
電話:816-4706-5160
交通:地下鐵堺筋線北浜站3號出口
網址:www.patisserie-gokan.co.jp

大阪》L'eclat 巧克力充滿故事性@Food

L'eclat最熱賣的惑星系列巧克力,象徵太陽系8顆行星,以水果口味為主,3,200日圓。
和風系列巧克力共8種傳統日式口味,以源氏物語的章節為每個巧克力取名,2,500日圓。

【聯合報/記者顏甫珉/大阪報導、攝影】

一顆巧克力除了蘊含愛意與嘗起來苦甜交錯的味道外,還有多少故事可說?目前大阪超熱賣的巧克力L'eclat,位於中之島線的中之島站,麗嘉皇家飯店自創品牌,日本師傅手工製作,講求口味與包裝,讓吃巧克力成為一種全新體驗行程。

店內兩大人氣商品,第二名是「和風系列」,以巧克力來表現日本和服的豐富顏色,內容用代表日本風味的茶、柚子、蕎麥茶為主,每顆入口都有不同味道,外包裝以京都雙面布帶出日本傳統風格,且每片巧克力都有引用「源氏物語」的名稱,充滿故事性。

L'eclat在法文是光輝、明亮的意思,因此店內賣最好的是「惑星系列」,主要在表現宇宙星球光輝,用水果加巧克力、鮮奶油攪拌上巧克力醬、白巧克力製 成,以太陽系8 顆行星代表不同口味,純手工製作,因此上面紋路略有不同。且每顆行星可分為兩半與情人共享,是多重意涵的設計。

地址:麗嘉皇家飯店一樓
電話:搭乘中之島線至中之島站3號出口
交通:+816-6648-1308
網址:www.rihga.co.jp/osaka/leclat/index.html

大阪》中之島線 安藤忠雄的建築靈魂@Arch

由安藤忠雄設計的浪花橋站出口,晚上玻璃牆內LED燈會有變換,彷彿河中浮起的小島。(圖/大阪觀光會議協會提供
除了安藤忠雄設計的浪花橋站出口特別之外,中之島線其餘三站的出口都與內部的木頭材質呼應,呈現溫暖摩登感。
中之島沿線車站多以木頭為主要裝飾,空氣中都飄著原木香味,感覺很溫馨。

【聯合報/記者顏甫珉/大阪報導、攝影】

去年10月才通車的京阪電車中之島線,是目前大阪市區最新鮮的地鐵車站,從地鐵筋線的北站走出來,過了難波橋左轉,會先看到中之島線的第一站「浪花橋站」,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所設計。

圓弧的毛玻璃磚讓自然光線灑進車站樓梯,運用線條與玻璃呈現現代幾何質感,一塊塊清水模磚堆砌出最具安藤忠雄風格的牆壁。

安藤忠雄雖只操刀中之島線其中的浪花橋站出口,卻是本線最有特色的一站。從遠方看鄰近河邊的出入口建築,彷如浮在河邊水面,圓弧造型更與遠方的中央公會堂互相呼應,夜晚的玻璃牆嵌入LED照明設備,照亮了城市的孤寂。 中之島是位於河川中的長型島嶼,上有不少復古式建築,如磚紅色的中央公會堂、大阪國際會議場等。當初建造時,找來安藤忠雄激盪想法,雖然最後只設計了浪花橋站的出入口,但中之島沿線4個車站,仍擁有不少安藤的想法與元素。

中之島線因為是新開發,地鐵站位於地下3樓,電車行駛於地下4樓,因此設計師可運用的空間不少。

浪花橋站地下1樓留下一大片空地,提供藝術家進駐創作,3月底前將展出藝術家以藍色鐵軌為概念,運用童趣,以顏色的對比創造出新鮮的空間裝置藝術,半開放式空間,以清水模與白得發亮的磁磚,呈現明亮簡潔的風格,保留空白讓藝術家填上。

樓梯扶手採用波浪狀,不僅好握,也有讓樓梯上上下下、彷彿從水面浮起潛入的設計,呼應中之島河川概念。 中之島沿線車站,都有一種共同風格「原木」,挑高兩層樓的設計讓車站一點壓迫感都沒有,各種咖啡色、褐色的加拿大原木,讓原本冷冰冰的車站頓時暖和起來,這種結合人性的空間設置,讓乘客心情自然平靜下來。

要特別介紹各站的月台壁面,浪花橋站為了上方的中央公會堂,採用紅磚設計與之呼應;大江橋站則以石頭為建材,代表現代中之島風格,站內點綴以路燈,試圖以光之壁面呈現和風情境。

而渡邊橋站的月台壁面,以象徵中之島未來的金屬為建材,多以玻璃與綠色將地面景色引入,講究自然景觀與人為建築結合。中之島站的壁面以木頭中和冷調的月台,車站內走道一邊是木頭、另一邊採用波浪狀的玻璃壁面,呼應水都主題。

網址:www.keihan.co.jp/shinsen/

3.08.2009

「雲門舞集2」十歲 五世代共舞@

在鄭宗龍的詮釋下,人與人不同的關係,決定了心中這堵牆不同的高度。

雲門舞集2/提供;LOKI TSAI/攝影
鄭宗龍的舞蹈作品《牆》,試著透過舞者的肢體交錯,展現出「用身體築牆、用身體破牆」的意象。
雲門舞集2/提供;LOKI TSAI/攝影
圖為年輕編舞家黃翊的作品《流魚》,舞者快板身影如魚群極速竄動、交織、聚散,釋放骨子裡的不安騷動。
雲門舞集2/提供;LOKI TSAI/攝影

【經濟日報╱文/黃啟菱】

今年,雲門舞集2十歲了,但雲門不慶生,只繼續跳舞。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表示,迎向下一個十年,雲門舞集2將從4月登場的2009「春鬥」出發,集合五個世代共舞,用吶喊的身體迎戰不景氣的年代。

年輕舞者 舞動創意活力

到社區、學校、山裡與醫院跳舞,一直是林懷民最真切的願望。1999年,林懷民成立雲門舞集2,邀請羅曼菲擔任創團藝術總監,希望透過年輕優秀的編舞家與舞者,展現創意和青春朝氣,將平易近人的作品推進社會各角落。

林懷民說,雲門舞集2從921災區的組合屋前開始,為地震受創居民跳舞,為深山裡的孩子、醫院病患,更為社區鄰里的居民與學校禮堂內的學生跳舞。十年來, 雲門舞集2走過99個鄉鎮、上百個社區,156所校園,演出568場,台灣各地無數民眾,因為雲門舞集2而擁有第一次接觸藝術和舞蹈的美麗經驗。

「春鬥」是雲門舞集2在每年春天特別打造,讓編舞家與舞者盡情展露、爭奇鬥艷的舞台。林懷民說,今年「春鬥」將推出五支作品,集結五個不同世代、年齡差距將近40歲的編舞家作品,包括鄭宗龍的《牆》、黃翊的《流魚》、羅曼菲的《愛情》選粹、古名伸的《緘默之島》和林懷民自己的《望春風》。

其中,鄭宗龍是台灣年輕世代中最令觀眾引頸期待的編舞家,他才為倫敦拉邦過渡舞團編舞,新作《根》(Radix)已於2月底在倫敦首演,香港演藝學院也將在5月初演出他的《白膠帶》。

新作《牆》中,鄭宗龍運用舞者與幕後技術人員的肢體,以不同的點、線、面,解構美國作曲家麥可葛登(Michael Gordon)的樂章。舞台上同時呈現群舞者整齊畫一步伐、獨舞者自由抒放的肢體及幕後技術人員架燈、撕地板的工作狀況,透過多層視覺間的強烈對比,強調 整體與個體、台前與幕後、虛與實、或人與人、心與心之間的矛盾和相容。在他的詮釋下,人與人不同的關係,決定了心中這堵牆不同的高度。

而作品曾被美國舞蹈節舞評家評為「舞蹈節最佳舞作」的黃翊,今年25歲,是林懷民眼中「可怕的孩子」。

林懷民說,他酷酷的外表,像個不多話的模範生,腦子卻裝滿奇思異想,總愛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即將推出的《流魚》,舞者快板身影如魚群極速竄動、交織、聚散、糾結,與現代作曲大師亞納斯賽納奇斯(Iannis Xenakis)的建築體音樂相互抗衡。

黃翊的作品跨足多媒體錄像、裝置、攝影和編舞等領域,善用光與影加上時間和空間等多層次的元素。

老將出手 揮灑藝術創作

不讓年輕人專美於前,老將也要展現實力。創作於1993年的《緘默之島》,是古名伸的重要作品,今年由雲門舞集2重新搬演;舞臺上僅有一張長桌,一對男女,但舉重若輕,稍縱即逝的肢體,卻使整個世界為之屏息。

羅曼菲的《愛情》曾在2005年由雲門舞集2首演,作品訴說人間男女的愛情百態,巧妙刻畫戀人間的愛情角力,在大量歌劇選段與性感柔媚的探戈音樂中,男與女的衝突矛盾被淋漓盡致的展現,戲劇張力十足,趣味盎然。

至於甫獲德國Movimentos舞蹈終身成就獎、以充滿強烈現代感風格撼動世界舞壇的林懷民,這次選擇耳熟能詳的歌曲《望春風》,為雲門舞集2創團舞者楊淩凱編作全新獨舞。

林懷民說,他採用的曲調古老,但腦中想的卻是台北東區的美少女,時髦的妝扮、看似無所謂的神情下,卻有著「給風騙不知」的時刻。樂曲是採用英國鋼琴家史蒂芬賀夫(Stephen Hough)的演奏版本,叮叮咚咚輕快的曲調,像極了從音樂盒裡傳出的精巧音符。

「春鬥」4月10日起將在台北新舞台演出八場,4月19日起將再到新竹、台中、高雄等縣市巡迴演出。

@Source from【2009/03/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亞洲最大貧民窟 就在孟買@Culture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

孟買居民柯九瑞有資產,沒現金。雖然他家位於價值200萬美元的土地上,但他在印度人口最稠密的孟買市區遞送包裹,每日只賺約6美元。

柯九瑞住在孟買的達拉維區(Dharavi),是這裡約100萬居民中的一個。這個面積僅2.5平方公里的區域位於通往孟買市心中的鐵道旁,緊臨孟買的黃金地段,卻是亞洲最大的貧民窟。

政府建商 計畫開發翻新

隨著孟買經濟蓬勃發展,這片從紅樹林溼地發展成貧民窟的地方將被夷平,市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計劃在這興建辦公大樓、公寓和購物中心。

1995年起就住在達拉維且能提出證明的家庭,都可分得一間免費公寓,但新家只有225平方呎(20平方公尺),約一間客廳的大小。

柯九瑞育有七名子女,住達拉維逾30年,他說:「我為什麼要和家人搬進那麼小的地方?要我們搬,就該提供同等的生活空間。」他在達拉維占有約700平方呎的地,在孟買一飛沖天的房地產市場,至少值1億盧比。

20歲的卜傑里擔任導遊,經常帶好奇的觀光客參觀達拉維,他說:「以前這裡只有沼澤和灌木。現在有大錢可賺,全球建商都來了。國內機場和商業綠地就在附近,所以地價很高。」

將目前滿是磚房和鐵皮屋的達拉維,改建成住商混合大樓的競標程序,預定明年中完成。改建需時七年,房地產總價上看100億美元。

達拉維改建案切割成五大區,已吸引26個投標團隊,包括DLF及Unitech在內的78家印度開發商,以及雷曼兄弟公司、杜拜世界(Dubai World)及中國世茂集團在內的25家外商。

50萬居民 即將無處可歸

雖然開發商將為2000年普查時登記有案的8.7萬戶家庭蓋房子,但仍可能有50萬居民流離失所。

住在另一個貧民區的卜傑里說:「很多人將無家可歸,達拉維有一半是租屋房客,什麼補償也沒有。」

達拉維區內無數小工廠也將被迫關門大吉。這裡約有5,000 家簡陋的小工廠和數百家的家庭工廠,產品從薰香、印度烤麵皮、醃黃瓜、絨毛玩具到蠟燭都有,估計產值達10億美元。達拉維商人福利協會會長安準說:「大部 分人知道達拉維是窮人聚居之地,很少人知道這裡生產力也很高。」

許多達拉維居民擔心,此區改建成新的中產階級社區後,他們會住不慣,可能賣掉他們的新居。印度自2005年開放外資投資房地產,房價已上升四倍。

牙齒因嚼檳榔而染紅的裘海瑞說:「這裡將住滿有錢人。一切都向錢看,我們甚至可能不准走在高級區裡。」49歲的裘海瑞有六名子女,靠做香皂每天賺150盧比。建築系學生坦柯說:「重新開發是好事,但方式不對,政府應該讓我們能活得下去。」(綜合外電)

@Source from: 【2008-12-22/經濟日報】

城市野餐盒 美味帶著走@Trend

【經濟日報╱摘自3月號《EMBA雜誌》】

中午一到,三三兩兩成群結隊的上班族出門覓食。午休時間有限,選擇用餐的店家,只能在公司附近,門口大排長龍、煮食時間太久的,只好割愛。如果同事一起叫外送,提供這項服務、又有足夠人數想訂的店家,恐怕也不多。

「我不知道今天中午要吃什麼?」是「老外」上班族的困擾,這也催生出英國的城市野餐盒便當店(Urban Picnic Box)。

城市野餐盒針對外食上班族的需求,專做外帶午餐便當。店內隨時有五個國家的料理可選,以2月16日這一周為例,有義大利、摩洛哥、法國、西班牙及印度料理 可供選擇,而且每周全面更換一次菜單,下周預計推出的是希臘、土耳其、墨西哥、美國及黎巴嫩料理。換句話說,即使顧客從周一吃到周五,每天中午還是可以吃 到不同口味的便當。

除了菜色多元,城市野餐盒也努力進行食材及包裝材料的差異化。食材力求在地、新鮮和有機,從餐具、餐盒到外裝塑膠袋,一律採用綠色材料。一個便當同時滿足了消費者追求的健康及環保風潮。

難怪從去年春天在倫敦開幕以來,城市野餐盒打著「裝在盒子裡帶著走的美食」,成功吸引消費者上門購買和討論介紹。

訴求一:快速又方便

城市野餐盒很清楚顧客的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也一目了然。既然午休時間有限,上班族最好選了便當,就趕快回辦公室吃。走進城市野餐盒充滿簡約設計感的店面,沿著一道白色彎牆,來到開放式的便當保溫櫃,在明亮的自然光下,便當整齊地排列著。

每個便當硬紙盒上,除了左上角的公司藍色UPBOX商標之外,只有右下角的白色貼紙,上面標明料理的種類和內容物照片,一眼就能辨識。每天賣的五種便當, 全部都有一份沙拉、一個主菜、一個甜點,再加一瓶礦泉水,售價統一為6英鎊(約新台幣300元),顧客完成購物,通常不要三分鐘的時間。

如果顧客想縮短選菜時間,還可以事先上城市野餐盒的網站。首頁擺放著當周的菜單,每種便當都詳載內容,包括沙拉搭配哪一種醬料,顧客可以先做好決定再出門。

打開便當,餐盒隔成二區,左邊三分之二是主菜與沙拉,右邊三分之一是甜點與刀叉。公司強調,雖然販售的便當是速食,卻不是垃圾食物。

訴求二:要快還要好

城市野餐盒的創辦人艾爾菲夫婦,先生是律師,太太是廚師。他們原本就經營一家外燴公司,對吃很講究。因此雖然賣的是便當,中央廚房請到曾在世界各地工作的資深廚師主掌,提供又快又好的午餐。

「好」是指吃不膩的好味道。目前有12國料理,每周輪替。以2月16日那周的摩洛哥料理為例,有滷放山雞肉、薄荷與豌豆沙拉、烤腰果加石榴醬、小黃瓜、優格和蛋糕。

「好」的另一面是吃得健康。由於強調食材符合高標準,菜單決定於可以買到什麼新鮮食材。顧客吃到的是當季的有機蔬果,而且營養均衡。

萬一顧客想要健康得更徹底,也可以選擇「讓你感覺更好」便當。這個類別的料理充滿蔬果與海鮮,完全採取蒸或煮等更少油的料理方式。

訴求三:愛吃也要愛地球

城市野餐盒以盡可能使用倫敦當地食材為訴求,一來是求新鮮,二來是求低碳。空運經過半個地球才能送抵的食材,再珍貴罕見都不採用,因為這會造成太多的環境汙染。

城市野餐盒的環保原則一以貫之,大至店面,小至餐具,全都以此為出發點。店面採橡木地板等自然建材,使用的餐盒未經漂白,餐具採木質而非塑膠。便當中區隔 主菜與甜點的兩個塑膠盒,以及外裝塑膠袋,都是可以自然分解材質。公司正思考,如何以折扣或積點方式,鼓勵顧客重複使用外裝塑膠袋。

城市野餐盒的便當價位不低,但是因為概念成功,後來還擴展到早餐。現在店面除了11點半到2點半賣中餐之外,早上7點到11點也賣早餐。

早餐有各類麵包可供選擇,售價2英鎊(約新台幣100元),飲料則有符合公平交易原則的咖啡與茶,售價1英鎊(約新台幣50元)。定價一樣是不囉嗦的整數,顧客和店員都不用花時間在找零錢上,顧客買了就能趕去上班。此外,早餐還有公司自製的優格、當季水果綜合包可搭配。

艾爾菲夫婦已經計劃將來開分店時,每家店都要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才不會太無聊,至於服務「老外」的幾大訴求,則會繼續堅持。

@Source from: 【2009/03/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包浩斯90年 全球推紀念展@Gallery

美國觀念藝術家鮑德沙里把德國克里費爾德的一棟包浩斯風格的別墅,以「完全裝置」的手法,整理成一件藝術品。圖為經過裝置藝術整理後,別墅的內觀與外觀。
(歐新社)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具有傳奇色彩的包浩斯運動今年屆滿90周年,威瑪、柏林、東京、紐約等地將推出紀念展,並發行數量空前的相關新書。

包浩斯(Bauhaus)是德國國立包浩斯學校的通稱。它是一所前衛藝術暨建築學校,講授並發展設計教育,1919年由建築師華特‧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1883年─1969年)創於德國威瑪,熱潮持續至1933年。

包浩斯學校對現代建築學影響深遠,如今包浩斯不單指一所學校,而是一種建築流派或風格的統稱,著重於結合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在建築之外,它對工業設計、現代戲劇及美術等領域也都有深遠的影響。

沮喪抑鬱的時代,世人總渴望靈光乍現所迸發的迷人力量。葛羅佩斯當年認為,一次大戰後的慘況是「人類歷史大災難」。為力挽狂瀾,大膽創辦具烏托邦色彩,卻 兼顧實用的包浩斯學校,締造文化奇蹟,影響延續至今。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威瑪的包浩斯風格建築物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葛羅佩斯當時年僅35歲, 決定拋開傳統,卻又以絕對傳統的方式,試著扛起社會責任。1919年3月10日,他申請在威瑪設校,4月12日獲准。同時他撰寫了視野廣闊的宣言,宣告全 面顛覆美學,也就是真正的革命。


@Source from :【2009/03/08 聯合報】@ http://udn.com/

3.06.2009

漢寶德人生關鍵》「沒有過人才能 只靠過人磨勁」@People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一段夭折初戀,也是改變漢寶德命運的關鍵。他在東海當助教時和學妹談戀愛,女友隨後赴美求學,要求漢寶德長相左右。經濟拮据、又有肺病病史的漢寶德,赴美比登天還難,他卻排除萬難申請到哈佛大學的獎學金。

上帝在這時又開了漢寶德一個玩笑,當他喜孜孜地向女友報喜後,得到的竟是一封裝著珍珠戒指的分手信。漢寶德只得一個人孤獨地踏上求學之路。

如果不是她,漢寶德不會出國念書;如果不是她的決絕,死心眼的漢寶德很可能會為了她轉到美國中部念書,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機遇。

後來有沒有再聯絡?有沒有問她為什麼?漢寶德搖搖頭說:「她決定了,我就接受。」眼裡有一絲悵惘。愛追根究柢的他,卻讓這段感情成為一個謎。

三十歲前的漢寶德多災多難,三十歲後卻突然轉了運。他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碩士時,巧遇為東海求才的吳德耀校長,讓他一回國就當上建築系系主任。之後籌辦自然科學博物館、台南藝術學院、設計「南園」…這些他生命中的「豐功偉業」,統統都是人家主動找上他。

「我一生中重要的事都是因緣巧合,從來沒有求過一件工作。」

這可能是「讀書人」的福報。漢寶德說,當時建築界很少人像他不務正業,又辦雜誌又寫專欄。偏偏中國社會看重「寫文章的」多過「搞建築的」,很多人都是先讀到他的文章才找上他。

然而不是每個好運的人,都有漢寶德這樣的耐性。東海建築系系主任一做十年、科博館一做十三年。「我一次只做一件事,沒把這件事做好,就不會離開,所以每件事都會做很久。」

漢寶德說,許多同時期的朋友事業一下子三級跳,他還在原地慢慢磨。

「我沒有過人的才能,只不過靠這個磨字,磨出一點成績來。」

一九七五年,漢寶德學成歸國,台北到處都是違章建築,「從剛蓋好的國賓飯店往下看,完全是第三世界的景象。」做為一個學建築歸來的學子,漢寶德充滿使命感,覺得有很多事可以做。

然而不擅交際的他,既打不進官場、在商場上也無法大展拳腳。漢寶德很自然選擇「讀書人」的路││辦教育和寫文章。「在思想上,我長於批判反省;但在行動上,我一點都不aggressive(積極進取)。」他形容自己。

讀書人的武器就是筆。漢寶德以「也行」、「可凡」等筆名,在報紙雜誌上撰寫專欄。這枝筆先是針砭時政、議論文化,接著慢慢聚焦「美」。

「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只是在美感上輸給西方了。」漢寶德用這一枝筆,一點一滴,為中國文化注入美感。這一寫就是三十年,到現在還沒停下,展現他過人的「磨」勁。

「我是傳統中國文人,所求有限,對事對人,都是講求道家的趣味。」漢寶德的辦公室掛著十二個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樂在其中。」這是他自己磨墨揮毫,從「道德經」中抄下的字句。

長袍是漢寶德的標誌。幾次在建築考察看到他,他穿著藏青色長袍、拄著拐杖,肩上還掛著一個相機。不拍照的時候,他總是低頭沉思,步履緩慢而從容。

「全台北好像只有我這樣穿,不好意思吶。」漢先生,再也沒有人比你更適合了。

@Source from【2009/02/13 聯合報】

漢寶德 一輩子做「與眾不同」的事@People

建築大師漢寶德對美別有體悟,他的書法自成一格,近日舉辦第一次書法展。 記者王忠明/攝影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漢寶德擁有一個稀有的姓。「漢」和他本人散發的氣質極為貼切,漢寶德卻說,這個姓老是讓他被誤認為是旗人(滿洲人有漢旗)、蒙古人;寫專欄時,甚至被認為是外國漢學家。大家似乎認定,如果是漢人就不必在姓氏上表明。

「也許我的姓與眾不同,使我老覺得自己很特別。所以從小時候起,就不喜歡人云亦云。很妙的是,在意見上,我永遠是與眾不同的少數。」

漢寶德一輩子都在做「與眾不同」的事:念建築系時,同學專心畫圖,他卻熱中辦雜誌、寫文章;擔任東海建築系系主任時,他把台灣建築教育系統整個轉了彎。

他收登琨豔為徒的故事,也是建築界津津樂道的傳奇。只憑一張用毛筆寫的求師信,漢寶德便收了只有農專學歷的登琨豔做「入室弟子」,他把他帶到家裡,從畫圖一直教到做人處世。這是中國那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學徒制,在現代社會絕了種的。

漢寶德喜歡收藏古玩,尤其是古玉。每次採訪結束,他總會從身旁的抽屜、櫃子掏出一兩個古玩,細細把玩,露出癡迷的表情。

漢寶德就像這些古玉,流動著一種溫厚的貴族氣質,彷彿從另一個年代走出來,學生姚仁喜形容他「整個人泡在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他應該是出身世家大族吧?

「我是標準的鄉下人。」漢寶德是山東日照縣皋陸村人,八歲跟著父母逃來台灣。漢家經商,卻訓令子孫要做讀書人。他到現在還記得,老家門上的紅色對聯永遠是八個字:「耕讀為業,勤儉持家」。亂世中連守著一畝田也是奢望,那個「讀」字卻掛在漢寶德的心門上,一輩子都沒摘下。

「如果我生在和平的盛世,也許會成為小說家。」對漢寶德來說,建築是一場意外。

在鄉下時,漢寶德常陪伴在寡居的三祖母身邊,聽她講大家族的勾心鬥角,小小心靈就發現人性的複雜,「這使我從讀小說以來,就有寫小說的打算。」漢寶德愛看雜書、作文常拿滿分,考大學前,老師也都認為他該選文史科,漢寶德卻猶豫了。

逃到台灣的漢家兩手空空、食指浩繁。漢寶德身為長子,雖然父母思想開明,他卻自認對家計有責任。

責任最後戰勝感情,他臨時決定報考陌生的理工組,就這樣糊里糊塗進了台南工學院建築系。

@source from【2009/02/13 聯合報】

彭園掌門人彭長貴 靈感來了就是菜@People

彭長貴高齡九十歲,還是天天到「彭園」走走、巡巡。 記者蘇健忠/攝影

彭家豆腐 圖/本報資料照片

作法:豆腐先熱炒去豆腥味,再用豆豉、蒜苗、肉絲燜燒入味。後來很多湘菜或川菜館,仿此法燒豆腐,只不過將菜名改稱「某某豆腐」。

典故:彭長貴每次在餐廳入口的飯桌吃飯,一定有一碗燒得鹹油的豆腐拌飯。有一天,一群客人見這老先生吃的豆腐好香,也要點一份,但菜單上沒這一道,服務生說要「彭先生的豆腐」,一天下來居然賣了60多客「彭先生的豆腐」。

左宗棠雞
左宗棠雞 圖/本報資料照片

作法:取去骨雞腿肉,先以醬油、太白粉醃製,再下鍋油炸至「外乾內嫩」。備蔥、薑、蒜、醬油、糖、醋、乾辣椒等調料,下腿肉拌炒而成。

典故:1950年代,彭長貴研發此菜。彭長貴是湖南人,他想到左宗棠是出身湖南的常勝將軍,傳說愛吃雞,因此以左宗棠為名。後因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喜愛,一炮而紅。

蜜汁火腿
蜜汁火腿 圖/本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

或許有人不認識彭長貴,但一定吃過「左宗棠雞」、「富貴火腿」、「彭家豆腐」這幾道名菜,這些全出自湘菜名廚彭長貴的創作,甚至隨他揚名海外。說到湘菜,不能沒有彭長貴。彭長貴二子彭鐵誠說,「即使現在廚藝再好的師傅,也很難造就這樣的傳奇。」

這句話是開場白,也是結語。

九十歲的彭長貴身材高大、目光如炬,即使沒見過他,任誰也能遠遠地在眾人中一眼認出他來。

彭長貴在湖南出生、四川發跡、台灣奠基、美國揚名,人生與中國近代史緊密結合,貼近到如同在時代的脈搏上跳動。幾經大起大落人生,「如今想來,人生最好的階段就是現在。」站在一手創立的彭園餐廳裡,他帶著濃重湖南口音說。

「彭園」已成彭式湘菜粉絲的朝聖地,如今北部共有八家店。九旬彭長貴早已不再親自掌杓,但是廚房、餐廳仍是他的王國,幾乎每天一早,這位「湘菜食神」還是會到他的領地走走看看。這一生,他的名字是與湘菜再也分不開了。

十二歲 出門闖天下

彭長貴的故事得從十二歲那年的一個下午說起。因他沒幫父親把菸袋頭擦好,父親用菸袋敲了他兩下,彭長貴極怒,回嗆:「幹啥打老子!」(湖南語中的「老子」 有「我」之意),父親一聽大怒,竟敢在老子面前稱老子,反了反了,於是打了他一頓。這下把他打得走出家門,打入了廚藝的世界裡。

他輾轉進入「譚廚」體系。「譚廚」指的是國民政府第一任行政院長譚延闓,其一家三代翰林,人說富過三代才懂吃穿,譚延闓最講究美食,「譚廚」也因此名聞天下。

很多人誤傳他是譚延闓家廚,其實並不盡然。「譚家人丁眾多,當時幫譚延闓做菜的是曹藎臣,人稱『曹四爺』;我當時是服侍曹四爺。」彭長貴聰明肯做,很快引起四爺注意。後來四爺自立門戶,開設餐館「玉樓東」,他也跟著去。

廿六歲就任職領班,當時衡陽周圍百里的人都知道有個雙眼炯炯有神的小伙子做菜不得了,連大師級的人物都不免前往一探究竟。四爺去世後,彭長貴更成為四爺傳人,只可惜卻在這時爆發了國共內戰。

逃難過程中,父兄相繼過世,「母親裹小腳沒法跑,我只能背著她跑。」他面臨了生離死別,說那是人生最苦的一段。

烤大便 救了他一命

彭長貴偏偏在那時生了怪病,連日高燒不省人事,全身發腫,動彈不得,試過了各種藥方都不見效。「最後我決定試用一道偏方。誰吃過大便?我就是用大便放在瓦上烤乾了吃。」這段過往,連彭長貴兒子彭鐵誠也是第一次聽說。

「不知是真有效還是心理作用,居然病就好了。」因為戰亂的顛沛流離,他走遍湖南、貴州、四川等地,這也是他鑽研各地菜色的絕佳機會,也為他日後觸類旁通、不斷研發新菜的根基。

有一技在身的他,即使戰亂中也施展得開,「似乎沒一件事不是與吃有關的。」他說。

因為名氣大,彭長貴一度成為前國防部長俞大維家廚。他用剁碎了的肝類做湯,為當時八十多歲的俞母曾廣珊,也就是曾國藩的孫女調養身體。一九四九年他也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

香江夢 一把火毀掉

到了台灣的彭長貴,靠著過人廚藝,生活安逸,不過他卻有心向外發展。六○年代香港比台灣還要繁盛,香港朋友力邀,於是他結束台灣事業,帶了所有資金赴港打天下。

在香港籌設「東雲閣」酒店,卻在開幕前五天,一把無名大火毀了一切。彭長貴損失慘重,只好黯然回台。

回台後,當時的中央銀行總裁徐柏園十分賞識他,知道他身無分文,便邀請他經營央行的福利社餐廳,且不收房租;唯一條件就是要煮員工餐,其餘時間讓他自由營業。因為他菜燒得好,連隔壁台銀員工也爭相到央行福利社用餐。

那段時間,他經常跟附近銀樓的老闆們打牌,很多菜色就是搓麻將時創出來的。打牌難免有輸有贏,也難免要跑三點半。當時還有票據法,跳票是要 坐牢的。彭長貴連開支票都用毛筆,行員只要看到毛筆字,就認得是他的票子,有時明明過了時間,還會等彭長貴來軋票。彭鐵誠記得,父親曾不小心跳票遭羈押, 他還到牢裡送飯給父親。

彭長貴在台灣陸續開設了華新、華湘兩家餐廳,名氣大,中泰賓館請他掛名、世界酒店開出大筆顧問費,大到足夠買下豪宅;連新加坡酒店也跨海搶人,他卻不為所動。

湖南菜 多加彭這味

原本湘菜嗜辣,在彭長貴手上,湘菜有了新生命。他將湘菜鹹香辣的口味,應用在不同食材上,又改良得溫順可口;他滿腦子創意,掌杓歲月裡迭有新作,「左宗棠雞」、「富貴火腿」是其中知名菜色。

七○年代台美關係動盪,台灣時局不佳。彭長貴靜極思動,一九七四年決定赴美發展,他當時已是媒體寵兒,《經濟日報》曾在一九六九年九天連載名廚彭長貴的傳奇故事,轟動一時。當彭長貴決定出國的消息一曝光,以「中國名廚赴美發展」下標,猶如今天王建民到美國打職棒一樣光榮。

但他到了紐約並不順利,「我發現美國環境跟想像落差很大,不僅人事發生問題,在台灣受歡迎的菜,到了美國卻乏人問津。」

彭長貴退而求其次,先幫人打雜,在台商葛茂萱旗下一家分店任職。葛茂萱見識到彭長貴的實力,便告訴他:「如果你有心做餐飲,我這家小店就頂讓給你。」這家店原名為「鴨子樓」,接下店後,改名「彭園」。

馬結婚 紐約彭園宴

紐約的彭園,還跟總統馬英九有段淵源。一九七六年留學生馬英九與周美青的結婚宴,就是選在彭園辦的。

當時在美國人眼中的「中國菜」多半指廣東菜,口味以酸甜為主;彭長貴改良的「美式中國菜」便漸受矚目。

一次,名建築師貝聿銘邀請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吃中國菜。季辛吉欣然赴宴,沒想到一試成主顧。每次季辛吉赴彭園,為了安全起見,維安人員將整家餐廳包下。這陣仗反成彭園的免費廣告。

@Source from: 【2009/03/01 聯合報】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