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2012

林書豪, 好勝心是所有成就的後盾@People

撰文 /  許瓊文 

「哈佛小子」林書豪在紐約成名後,再度回到父母的故鄉台灣,所到之處粉絲為之瘋狂,在台灣捲起一股「林來瘋」!細究林書豪的成長背景,除了籃球外,大學生活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哈佛到底教給了他什麼?

在美國捲起旋風的NBA「哈佛小子」林書豪,終於在八月初返台,大批媒體齊聚台北市信義區,各新聞台SNG車全到,現場超過五十台攝影機,近兩百位兩岸三地的記者,只為捕捉他的一舉一動。粉絲更是連日守候有他出現的地方,只為一睹「林來瘋」(Linsanity)的風采。

雖 然已畢業一年多,中外媒體還是以「哈佛小子」稱呼林書豪,可見哈佛大學「世界第一名校」的光環仍然照耀著他。去年三月,林書豪領到了他的哈佛畢業證書,他 說,「四年來的學業終於有個交代,對我、對我父母來說,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林書豪笑著說,「從哈佛畢業,會是伴隨我一生的大事!」

為什麼一張畢業證書是大事?在一般大學生眼裡,這不過是一張紙及荒唐的回憶!但哈佛就是不一樣,不只因為它接納了林書豪,還因為它有悠久的傳統。

美國哈佛大學培育出八位美國總統、七十五位諾貝爾獎得主,任何科系都在全球頂尖學校之列。雖然位在容易下雪又陰鬱的新英格蘭區,加上長春藤盟校的高度競爭氣氛,林書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接受四年的教育。

在哈佛四年,除了課業、籃球及知名校友人脈,林書豪還學到書本讀不到的智慧,這些看不到的課程比有學分的課程還受用,成為伴隨他一生的寶藏,也成為今日「林來瘋」的重要養分。他到底在這所三百年的名校中,學到什麼人生課程?讓他在後來的考驗中存活,甚至演出驚奇的逆轉勝?


對於《今周刊》的獨家提問,林書豪說,哈佛的確在他的人生留下重要軌跡,大學生活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一是帶領哈佛球隊反敗為勝,二是打線上遊戲打到最高等級,三則是學習方式的改變。」而他也從中體悟出四堂人生課。

第1堂課:危機是淬鍊領導力的熾焰

每年申請進入哈佛大學的學生當中,只有九%會收到入學通知,而林書豪正是其中之一。

哈佛校園位於麻州,是全美最古老、最傑出的學府,對林書豪來說,雖然離家遠,而且氣候不如加州,但這正是改變林書豪一生的關鍵四年。

讓林書豪最難忘的大學生活,莫過於四年內帶領哈佛球隊從一個排名墊底的爛隊伍反敗為勝,成為好球隊。

二○○七年,大學籃球季開打,大學菜鳥林書豪跟隨效力的哈佛緋紅隊,到史丹佛參加「籃球旅行家經典錦標賽」;卻沒想到,過去從高中一年級加入學校校隊,一路打入季後賽的林書豪,竟然第一次嘗到慘敗滋味!

這場比賽最後以一百一十一對五十六,輸給對手史丹佛大學。這是他從高中到大學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次,也是他此生面臨的第一個危機。

輸球就苦練,林書豪在平時練習總是最早到,最晚離開,拚命練習跳投,努力增進體能。

  • 終於在二○一○年,哈佛球隊脫胎換骨,林書豪成為隊上的領袖人物,率領球隊拿到十勝的速度,是哈佛籃球隊成軍九十九年來最快的一次。

    領導人要經過危機的淬鍊才能成長,林書豪早就在哈佛學到這一點,所以當紐約尼克隊缺乏領導人,陷入危機,他才能適時挺身而出,率領球隊逆轉勝。

    第2堂課:不服輸就能拚出大成就

    在哈佛校園的時光,和林書豪曾是室友、同一個校隊,待過同一個小組的何成(Cheng Ho)形容,林書豪的大學生活只有「籃球、基督教及食物」,至於學習?何成仰天大笑說,「好多時候他討厭學習呢!」

    雖 然這只是句玩笑話,但也說明哈佛人能讀書、又能玩樂的個性。即使是玩樂,哈佛學生也要爭勝負,打電動是林書豪在哈佛時期,除了打球外最常做的休閒活動。閒 暇時,林書豪喜歡和哥哥比賽打線上遊戲〈Halo〉(最後一戰),他從大二開始,兩年內便攻到最高五十的等級,這項紀錄成為他日後回想最難忘的經歷。

    不服輸的個性,不只從林書豪打電動的尋常小事看得出來,即使是與同窗好友打籃球,對林書豪來說,還是很在乎輸贏的。
    「和他同一隊太棒了,他討厭輸球。我不記得他有輸過球,當他的隊伍比分落後的時候,他會接管比賽,然後逆轉取勝,無論需要他得多少分。」林書豪哈佛同學、基督協會會員邱安迪(Andy Choi)說。

    可見與人相處謙和有禮的林書豪,在面對球場上的競爭氛圍,仍有追求「必勝」的堅持與決心。謙虛是對人的態度,好勝心才是所有成就的後盾,這是林書豪身後數千位全球菁英校友教給他的傳統。

    第3堂課:紀律是自我成長的養分

    林書豪除了熱愛籃球外,在校成績也不錯,但絕對不是個書呆子。他討厭在課堂上發言,功課也還算應付得可以,不過很少人知道的是:他也曾經與許多大學新鮮人一樣迷惘過。

    林書豪經常形容他在哈佛的前一、兩年,是一段掙扎與迷失的歲月,主要是被哈佛的許多活動綁住,「因為籃球隊是頗為世俗的球隊。」林書豪說。

    更由於年輕力盛,他也坦承曾經受到籃球隊的派對文化所吸引,直到他深入參與基督教團契,才了解紀律的重要性。

    對運動員來說,規律的生活是自主訓練最重要的事情,更何況哈佛的課業並不輕鬆,林書豪總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衡點,靠的就是對紀律的自我要求。
  • 由於長春藤名校重學術研究,為了壓低比賽的重要性,學校不提供體育獎學金,因此將大部分運動員屏除在外,且賽事只能在周五或周六舉行,以免影響到球員們的功課。

    哈佛大學體育部副主任史佛波達(Kurt Svoboda)參與過許多球隊的運作,他說「很多人難以想像,在長春藤打聯盟籃球,是多麼辛苦。」

    第4堂課:慈悲比金錢更有力量

    哈佛大學的成立,要感謝三七六年前一位牧師捐出他的一半遺產七七九英鎊,這位約翰.哈佛牧師因此創造了一個名校傳奇。身在基督教氣氛濃厚的名校,林書豪更加如魚得水。

    由於家庭環境的養成,林書豪即使離家前往哈佛就讀,也不曾忘記參與基督教教會的活動,這是他大學四年除了打球外,最重要的課外活動。

    林書豪最常去的是哈佛雷德克里夫亞裔美國人基督徒團契,主要多為照顧亞裔美國人學生的需求。這個團契核心是「家族小組」,要定期聚會,分享彼此生活。

    林書豪大一時加入查經班,在參加團契的這些年,他逐漸體悟自己將以職業籃球選手為志業,並認為「這是神聖的召喚與使命,而且是華裔美國人的榜樣。」

  • 林書豪甚至受到創辦人約翰.哈佛牧師感召,曾經想要奉獻自己到偏遠的海外當牧師,並前往非營利組織工作,服務弱勢者。雖然最後沒有完成夢想,他依然每年投身公益,不論他的身價如何暴漲。

    在短暫回台的行程裡,除了台北市籃球研習營外,林書豪更透過基督教慈善團體,主動參與為偏遠地區小孩舉辦的活動。比如,這次他便參加新竹縣尖石鄉原住民部落孩子的籃球營,還特地要求不要公開行程。他知道與這些原鄉小孩直接互動,帶來的改變將數百倍於金錢的捐獻!

    林書豪未來會如何?沒有人能肯定預言。但是,他鼓舞了基督徒、亞洲人,以及全世界失意的人,林書豪的影響力將成為NBA明星中很特殊的典範。

    林書豪
    出生:1988年
    打球位置:NBA休士頓火箭隊控球後衛
    事蹟:帶領哈佛球隊從墊底快速拿到10勝
    從板凳球員變NBA東區「最有價值球員」
    學歷:哈佛大學經濟系,副修社會系
    信仰:基督教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