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012

MMM×H&M發表 茱莉安摩爾搶先穿@Fashion

 茱莉安摩爾穿MMM×H&M女性西裝,剪裁俐落。圖/H&M提供 

Chace Crawfor穿MMM×H&M男性西裝,剪裁帥氣。圖/H&M提供 

  2012/10/31 記者顏甫珉 

H&M找上法國品牌Maison Martin Margiela(簡稱MMM)推出聯名商品,引發全球粉絲關注,MMM×H&M系列商品日前在紐約舉辦發表會,包括茱莉安摩爾、莎拉潔西卡派克、肯伊威斯特等多位當紅明星穿著聯名商品現身。

發表會選在紐約,H&M表示這是MMM的想法,因為紐約融合藝術、現代文化與培育新銳設計師,符合MMM的精神。發表會在一棟具有悠久歷史 的大樓舉辦,挑高9層樓的白色展覽空間裡,中庭裡有舞蹈家穿著MMM×H&M服裝,透過光影舞蹈,以白色代表向MMM的致敬。
透過藝術、舞蹈與服裝的對話,傳達MMM×H&M聯名商品不同意義,曝光的系列服裝可看出許多MMM精緻元素,如堆疊立體剪裁的洋裝、女性合身西裝、男裝大衣等。

茱莉安摩爾認為MMM是個獨特藝術家品牌,與H&M共同量產並降低售價,她笑說「這就是時尚的偉大」。莎拉潔西卡派克是MMM的粉絲,她樂見更多人了解並喜愛這品牌並說「這是民主的方式,而我全部都買了」。

10.14.2012

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給年輕人的三個忠告@Thinking

作者:吳怡靜

「我不是草莓族,我是苦瓜族!」在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批踢踢實業坊、棉花糖樂團、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等團體號召下,舉行「青年,有苦敢言」行動,高喊「吃苦,永不放棄!」面對這些困境,創新大師給「年輕苦瓜族」的3個忠告,不可錯過!

一九九七年,哈佛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出版代表作《創新者的兩難》,以「破壞式創新」理論,奠定了創新大師的地位。

這位身高二○三公分的管理學「巨人」,最近幾年接連生了三場大病(心臟病、中風、淋巴癌)。病癒後的克里斯汀生,看待人生的態度更為積極,也更熱中於幫助別人尋找生命意義。
二 ○一○年,哈佛商學院的應屆畢業生邀請克里斯汀生,在畢業典禮上致詞,他的講題是「你如何衡量自己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勉勵年輕人尋找有意義的人生目標。他以自己為例,大病過後,「我終於了解,上帝衡量我的人生,不是用金錢,而是每一個我曾接觸過他們人生的 人。」

因迴響熱烈,他後來根據這場演講的內容,寫成了同名新書,在今年五月出版。最近,這位誨人不倦的創新大師在媒體訪問中,細談如何應用企管理論,做好人生管理,以及他給年輕人的三大忠告。

我在哈佛教書二十年。每學期的最後一堂課,我總會提出一些個人忠告,告訴學生該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人生。

但後來我覺得,學生們畢竟跟我不同。所以,六年前開始,我會在最後一堂課,要求學生把學到的理論,拿來好好地分析自己,看他們能不能預測出,自己會有怎樣的人生。

結果發現,「破壞式創新」理論不僅對企業有用,對個人的人生管理,同樣深具啟示。
以我自己的哈佛同班同學為例。我保 證,當年,絕沒有人刻意計劃,要跟配偶離婚、跟小孩疏離,甚至鋃鐺入獄。但是,我有很多同學,卻都選擇了「非其本意」(unintended)的人生策 略。搞到後來,有些人離婚了好幾次;還有人,像史基林(Jeff Skilling,安隆公司前執行長)成了階下囚。
就跟企業絕不會故意走上失敗一樣,我們都不會刻意走上這種人生。所以就要問,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做出違背初衷的選擇?

追求成就的人為何不快樂

新書裡,我談到了「資源分配問題」:我們都想擁有美滿人生,但很多高成就的人,往往因資源分配出了問題,以至無法實現幸福的人生。

原因就在,這些人都有很強烈的成就動機,每次只要達成了一個目標:推出產品、加薪、升官,就是一種勝利。他們喜歡這種成功的快感,所以會不斷去做同樣的事情。
問題是,這種成就無法帶來持久的幸福。因為,一個人能不能擁有持久的幸福,更重要的因素,是他與家人、好友的關係。只不過,這種長期的關係,很難帶來事業上那種短期的成功快感。
譬如,你可能得投入幾十年的工夫,才能雙手叉腰,驕傲地跟配偶說,「我們總算養 出了優秀的下一代。」但是,如果你把每天的時間,都花 在工作上,不去經營這些重要的關係,短期內,你或許不覺得有什麼損失。直到一切都為時已晚:你跟好友再也不連絡、跟配偶走上離婚、跟小孩也愈來愈陌生。

所以,汲汲追求事業成就的人,想要避免這種人生,第一步就要察覺,自己的資源分配是否出了問題。

立志當《華爾街日報》總編

有人問我,怎樣才能找到成功的職業生涯?對有些人來說,這就像搭直達車,他們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一畢業就去做,而且成功了。但是,多數人的職涯發展,往往不會這麼順利,而這也是我的個人經驗。大學教授,是我的第三個職業。

大學時代,我就立志要當《華爾街日報》的總編輯,所以主修經濟,還念了MBA。我向《華爾街日報》申請暑期實習,但始終等不到回覆,讓我非常失望。那時,反而是一家顧問公司給了我機會。

做了五年的企管顧問,朋友邀我跟他一起創業。我們的公司後來成功上市,哪知道,有個股東把股權賣給了創投,創投要用自己的人當CEO。於是,我就失業了。

我當年三十七歲,重回學校念博士,拿到學位後開始教書。我對這份工作全力以赴,也獲得了成功。有時候,你也許該繞道而行,同樣也能找到自己喜歡、又能成功的職業。
不過,我永遠都對新機會抱著開放的態度。儘管已經六十歲,我偶爾還是會問自己,要不要再試試,能不能當上《華爾街日報》總編輯!

今天的世界,經濟和科技的變動愈來愈快。我認為,最有辦法在這種環境下存活的,未必是最強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適合這些變動的人。也就是說,最重要的個人競爭優勢,是願意不斷學習,以獲得必要的能力。

許多人在大學裡,習慣聽教授上課,很容易養成「要向最聰明、最有經驗的人學習」的心態。這種心態有個風險:進入社會後,仍然認為只有比他們更聰明的人,才是值得學習的對象。事實上,如果你帶著謙虛的熱誠,向所有人請益求教,你的學習將變得無限寬廣。

給年輕人的三個忠告

很多年輕人面臨畢業後,不曉得該做什麼的煩惱,我有三個忠告。

第 一,找出什麼是真正會激勵你的事情。很多人在找工作時,只注重企業管理上所謂的「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薪水有多少、職位有多高等等──這是不夠的。你必須找出自己的心之所嚮,什麼事情可以給你機會去承擔責任、實現有意義的目標,而且讓 你每天都樂在其中。

正因為我們一生中,除了休息,大部份的清醒時間,都會花在工作上。所以,找到驅策自己的內在動機,就變得非常重要。別忘了,它也會成為你的優勢:這是你所熱愛的工作,所以,你會做得比別人都好。

第二,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規劃,但也要為可能的改變,做好準備。人生中,隨時會遇上意外的機會和挑戰,看似波折,但未必不是好事。不要因為你已經做了選擇,而忽略這些新的機會。

最後一個忠告,也是我在每學期最後一堂課,對學生們的期勉:找出你的人生目的是什麼。因為,從你的職業、你的個人生活,到你的志工服務,你未來所做的每件事,都會跟這個問題的答案,密切相關。
 
這也許是我能給大家最重要的一個忠告。而且我認為,大學時代是釐清人生目的,最好的時刻。我當然知道,你在學校很忙,但如果你以為畢業以後,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思考這個問題,那你就是瘋了。

龍脊梯田:蓑衣蓋過田仙氣在人間@Travel






2012-08-16
龍脊梯田,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和平鄉平安村龍脊山,從廣義說叫做龍勝梯田,從狹義上稱為龍脊梯田。

龍 脊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曆史,是廣西二十個一級景點之一。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當初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 竟變成瞭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堅強意志,在認識自然和建設家園中所表現的智慧和力量,在這裡被充分地體現出 來。

梯 田如鍊似帶,把一座座山峰環繞成一隻隻巨大的螺螄,有的像巨扇一樣半摺半開,斜疊成一個個狹長的扇;有的則像天鏡被分割,然後有層次地鑲嵌成多種圖形的碎 塊,在這個廣袤的方圍內,小路悠悠地,蜿蜒在跌宕有致的梯田裡,飄忽成一根根細繩,而裊裊地縈繞在它上空的龍脊壯族山歌,縹緲成一縷縷雲煙;那一幢幢被水 光映照,被雲影拂弄的壯族“麻爛”,則被空靈成仙宮了。

據說當地曾有一個苛刻的地主交代農夫說,一定要耕完206塊田才能收工,可農夫工作了一整天,數來數去只有205塊,無奈之下,他只好拾起放在地上的蓑衣準備回家,竟驚喜地發現,最後一塊田就蓋在蓑衣下面!
無法想像,800多年以前,第一批到達龍脊的壯民和瑤民面對橫亙在面前的深山,是如何咬緊牙關,依靠最原始的刀耕火種,開墾出第一塊梯田的。

稻米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也許未加考慮,他們的子孫便接過父兄手裡的鋤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最心滿意足的事,是不是就在耄耋之年和重孫玩耍時,又聽到孫子傳來的又開墾出一塊新田的好消息呢?
元代到清初,整整650年。當初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瞭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

從 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雲繚繞的山巔,從萬木蔥蘢的林邊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開闢了梯田。垂直高度五六里,橫向伸延五六里。那起伏的、高聳入雲的 山,蜿蜓的一級一級登上藍天。梯田,像天與地之間一幅幅巨大的抽像畫。每個看見這一景色遊客的心靈都會被深深地震撼,這是一種難以言表的,一種被大自然的 雄奇以及人的偉力所引起的震撼。這裡一年四季景觀各異,春來,水滿田疇,如串串銀鍊山間掛;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綠浪從天瀉;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 塔頂玉宇;隆冬,瑞雪兆豐年,若環環白玉砌雲端。這種景象稱得上是人間一大奇觀。有趣的是,在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裡,最大的一塊田不過一畝,大多數是只 能種一二行禾的碎田塊,因此有“蓑衣蓋過田”的說法。 

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從高處望去,梯田的優美曲線一條條、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嵐似雲塔,顯示了動人心魄的曲線美。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宏,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譽。 

@Source: http://www.hiesquire.com/fineliving/1/6/5/4/16544_1.html

Gucci繼續金色年代@Fashion






2012-08-17
 
Gucci2012秋冬形象廣告中首先露面的是Karmen Pedaru、Nadja Bender和Lenz von Johnston這三位,照片由攝影組Mert & Marcus拍攝。 Gucci標誌性的金色還是無處不在,室內陳設也是大打奢華牌。

討厭社交?個性自閉,愈是職場搶手人才@Trend

作者:吳凱琳、內田和俊,天下網路部整理

愈來愈多軟體公司要尋找個性自閉的人,避險基金公司需要的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成功的創業家必須具備反社會性格。

莫非性格愈「不正常」,愈是搶手、愈能成功?
確實,這些過去不見容於社會的怪人,如果找對了工作,將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員工。
根據6月2日最新出刊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一位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必備的特質,和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的人非常近似:沉溺在極少數有興趣的事物;熱愛數字與機械;喜歡重複性工作;對社交活動完全無感。

但科技界並非是特例,在金融業同樣可以找到許許多多反社會性格的金融怪傑。根據真人故事撰寫的《大賣空》(The Big Short)書中主角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便是一例。他原本是位醫生,在閒暇之餘撰寫股票投資部落格,因為預測神準而大受歡迎。於是他辭去醫職,成立了名為Scion Capital的避險基金。早在2008年美國因為次貸風暴而引發金融危機之前,麥可‧貝瑞便已預見市場即將崩盤,大膽賣空股票,而他本人正是亞斯伯格症 候群患者。

再看看那些名利雙收的成功創業家,他們絕非我們以為的那般「正常」。

35%的創業家有讀寫障礙

包括福特、奇異、IBM以及Ikea的創辦人都有讀寫障礙。甚至當今許多在公開場合上侃侃而談、極具領導魅力的明星創業家:維京集團創辦人理查‧布 蘭森(Richard Branson)、思科的錢伯斯(John Chambers )、蘋果的賈伯斯(Steve Jobs),也都吃過讀寫障礙之苦。

根據英國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凱斯商學院教授茱莉‧拉岡(Julie Login)的研究顯示,有35%的創業家有讀寫障礙(dyslexia),但是專業經理人患有讀寫障礙的比例僅有1%,至於英國全人口患有讀寫障礙的比例為10%。

他們之所以成功,其實不難解釋。茱莉‧拉岡表示,患有讀寫障礙的創業家,往往將需要讀寫能力的例行工作授權給員工去做,反而讓自己有更多時間花費在更重要的產品創意與營運策略。

過動兒  創業機率比一般人高6倍

此外,注意力不足(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的過動兒,也是許多成功創業家的共通點。無法長時間專注的人,如果在別人手下做事,恐怕只會成為主管或公司的災難;但如果自行創業,卻 很有可能闖出一番事業。根據研究顯示,患有注意力不足的過動兒,未來自行創業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6倍。

所謂適才適所,事實上不論什麼樣性格的人,只要放對了位置,就會是好用的人才。關鍵就在於能否從每個人的獨特性格中,看出適合企業所用的才能。

「閉嘴」也是競爭力?調查:個性害羞成大事

如今的職場似乎是「外向人」的天堂,不僅要會做事,更要會說話、會做人,「溝通技巧」和「人際關係」取代了「專業能力」,成為關鍵詞;「團隊合作」和「腦力激盪」成了顯學;開放空間變成所有辦公室設計的最高指導準則。

至於個性內向的人,是否真如職場恐龍,等著被淘汰?

然而,最新一期《時代》雜誌製作了有趣的封面故事《害羞的力量》(The Power of Shyness),徹底顛覆了過去對於個性的迷思。

文章引用了作家蘇珊‧坎恩(Susan Cain)剛上市新書《安靜》(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的研究結果顯示,會說話、又懂得做人的「魅力型」領導人可說是「損人利己」,他們能為自己爭取到較好的薪資待遇,但是卻無助於組織績效; 團隊腦力激盪效果不彰,到最後往往只有愛發言的人意見被採納。

1970年代開放空間成為顯學之後,上班族的個人工作空間縮水了60%,但生產力並未提高,因為開放空間嚴重妨礙專注力、記憶力,而且導致高離職率。

事實上,兩種個性各有長處,並無優劣問題。根據研究顯示,個性內向的領導人更能有效領導個性外向、積極主動的員工,個性外向的領導人則比較適合領導被動型員工。簡單來說,就是一種互補關係。

對於個性內向害羞的人來說,這則報導讓他們獲得了期待已久的「平反」機會。

愈虛偽,話愈多

練就工作耳=傾聽能力+適當而且正確的對應!《練就工作耳─耳朵也要會讀心》作者內田和俊從商業職場現況分析起,以各式各樣的案例解說,指出許多上司及下屬兩方常犯的傾聽錯誤,並分析其原因背景,再矯正職場中對於「傾聽」的觀念:

有時無法把心中所想的事直接說出來,主要是因為考慮到對方。(這句話直接說出來可能會傷到他,如果我這樣說他應該會很高興才對)。

假如世上每個人如果把所思考的全部都說出來,我想社會可能會受到更多的傷害(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是更輕快、乾脆吧!)大多人不願說出全部的想法,也是一種自我防衛(保護自己)的手段。(這樣說可能惹人討厭,如果被視為變態就完了,被他人嘲笑多羞恥,害怕被拒絕)。
問題是,這種擔心與恐懼讓溝通這件事變得更複雜,也是不爭的事實。

也有人因為害羞或感到羞恥,遇到自己喜愛的、自認為很重要的、擔心的、恐懼的或正在煩惱的事物等內心深處覺得最重要、最微細的情感,絕對不會從口裡說出來。

再加上前述說話者與聽話者雙方的期待和幻想,本來應該作為傳訊工具的語言,顯然愈來愈失去其功能效用了。

但是就另一方面來看,現代人有時似乎很多話。

人在何種場合會多說話呢?提示是,在所說的話正好與心中原來的目的相反的時候。也就是想要隱瞞某些事實或欺騙對方的時候。

大家一定有些經驗吧!想得出那些經驗嗎?

我相信一定有人有過這種痛苦的經驗。為了隱藏自己邪惡的意圖,因此對上司或客戶講出多餘的話,反而自掘墳墓,害到自己。

特別是在自覺良心不安、沒有信心、不安或充滿迷惑時,我們常常會說出不必要說的話。
因此,如果孩子沒人問他卻說個不停,部屬比平常更愛辯論,面對質問的業務員只會重複不實在的話,就表示對方極具有隱瞞或欺騙的可能。

其他如一味地提出反駁的言論,固執地想說服對手,把自己的理由視為理所當然,不斷提出解釋讓對手幾乎翻臉生氣的情況也時有所聞 。事實上,我們經常在應該謹言慎行的時刻,卻出口無遮攔的傾向。

從事顧問與員工援助計劃(EPA)諮詢時,我曾留意到以下的情況。
不滿的人(指容易感到不平與不滿足的人)與缺乏自信的人(具有不為人知的複雜傾向的人)通常話比較多,諮詢時間總是比原定時段長很多。

就這樣,不只是留意發言的內容,也要留意講話的長度,當你傾聽對方說話時,就會收集到更多的參考資訊。

這種已經渉及到語言特徵的聆聽方式就是所謂的「商業傾聽」。

「不要言多意寡,應該要言寡意多。」
以上是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譯註:英文名Pythagoras of Samos,生於西元前五八○年~五百年,他也是哲學家語音樂理論家和素食主義者。)的名言。

意思是說,如果你是發言者,不是為了想隱瞞或欺騙,而是為了「傳達訊息」而使用語言。這時候,選擇精簡的用語也很重要。

但是如果擔任接受訊息者的角色,就不只要注意語言的內容,也要注意發言的數量,發現以前未曾留意到的新訊息的可能性也會因此提高。

心聽的能力=理解對方真意的能力

讓我們再確認一次「耳聞能力」與「心聽能力」的不同。

「耳聞能力」=理解語言所傳達的事實的能力。

「心聽能力」=捕捉發言者話中真意的能力。


「心聽能力」也可以說是「 解讀發言者字裡行間微妙之意的能力」。

擔任發言角色時,一般人的傾向是過度依賴語言,因此發言時對語言持著較強烈的意識。
反過來擔任受訊者角色時,現況也顯示,我們總是本能地去汲取語言以外的其他訊息要素。
為了解讀發言者言語之間的真義,正確讀取其發言內容,就必須提高收訊的天線角度,吸取言語之外的訊息。

言語之外到底有什麼值得注意的訊息呢?我們又該如何去解讀隱含在這些訊息裡的意義呢?
據我所知,事實上對方的真義或隱藏在內的情感,幾乎都是用非語言表達的。問題是,具體的表達方式是什麼?非語言表達比率有多高?

讓我用一組簡單的數字,來介紹有關此問題的簡單答案吧!

它就是「麥拉賓法則(the rule of Mehrabian)」(譯註:美國心理學家麥拉賓(Albert Mehrabian),生於一九三九年,目前為南加大(UCLA)的心理學教授,一九七一年提出此法則)所提出的數字。
我想,複習( brush up)「心聽能力」時,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理解麥拉賓法則。(解說在後)
到此為止,我們一直以語言為中心在討論溝通,但是我們也知道語言並非溝通的唯一要素,只是傳訊手法的一部分而已。

也說過溝通是由「聽」與「說(傳訊)」配套組成。

傳訊的手法則是由語言+肢體語言+聲調配套組合而成。

讓我用更具體一點的方式來解說。

一聽到「 肢體語言 」,我們很容易就先入為主地想到「身體動作」和「手勢(gesture)」。但是,在此書中,肢體語言的定義可能更寬廣一些。

也就是說除了「身體動作」和「手勢」之外,再加上眼(視線與對視時視線的接觸)、表情、動作、態度、手的動作、氣氛、彼此間的距離、服裝、髮型、化妝等,全都包含在內。
這些資訊的共通點何在?

它們都是靠視覺捕捉到的資訊。我們很容易誤以為溝通只靠耳朵與嘴巴,別忘記,除此之外,也要靠眼睛多方觀察。

至於聲調(音調),指的是聲音大小、高低、強弱。其次是聲音之間的間隔、說話的速度、抑揚頓挫、起伏旋律等。更簡單的形容就是:每個人個別具有的「聲音的表情」。
但是溝通時,語言和聲音其實是一體的。

不妨這樣想,語言是「 可以直接書寫成文字的東西 」。聲調雖然也可以用文字方式加以說明,但無法直接寫出相對的文字。有關語言與聲調的重點,如上所述。

曼哈頓背後的布魯克林@Travel

2012-08-24 來源:作者:陳安
陳安 [人們常誤以為曼哈頓就是紐約、紐約就是曼哈頓,而布魯克林似乎默默無聞]

不論你從空中來,還是從海上來,紐約這個大城市,首先吸引你眼球的一定是曼哈頓島上的高樓大廈及其組成的空中輪廓線,這條輪廓線背後的布魯克林(Brooklyn),你是不會一下子就能瞧見的。

布魯克林是紐約五大行政區之一,與曼哈頓、皇后區、布朗克斯和斯坦頓島構成紐約市這個大都會,其面積比曼哈頓大兩倍,人口250萬,比曼哈頓多100萬。曼 哈頓赫赫有名,並常被人誤以為曼哈頓就是紐約、紐約就是曼哈頓,而布魯克林似乎默默無聞,在曼哈頓摩天大樓的陰影裡顯得有點暗淡、冷清。

其 實,在100多年前,有半個世紀的時間,布魯克林一直是美國的第三大城市。只是到了1898年,僅有一個曼哈頓島的紐約市擴大地盤,把布魯克林及其他3個 比鄰城市都囊括了進去,這些原先的獨立城市便都“退化”成了行政區,其名聲也就逐漸為“紐約”、為“曼哈頓”所遮蔽了。

雜糅、渾樸與多彩

到了紐約,你或許會先到旅行社去買票來個“紐約一日遊”,想在一天內飽覽紐約重要景點。不過你要知道,所謂“紐約一日遊”,其實只是“曼哈頓一日遊”,遊覽 車不會離開曼哈頓開到東河對岸的布魯克林。但你可以自己去,曼哈頓與布魯克林之間有多條地鐵線,會通過大橋或隧道把你送到布魯克林,讓你去各個景點暢遊一 番。

你可以漫步在布魯克林的林蔭街道,看一看迥然不同於曼哈頓高樓大廈的建築——18世紀晚期、19世紀早期的聯邦式紅 磚房,19世紀兩三層樓的連棟房屋,感受一種幽靜、古雅的氣氛。你可以去布魯克林南端的康尼島,那裡有孩子們喜愛的大型遊樂場,有供你散步、觀賞海景的海 濱木板道,夏天則可在海濱游泳。你也可以去參觀有近190年曆史的布魯克林博物館,欣賞陳列在這座宏偉的古典裝飾風格大樓裡的藝術作品:跨越3000年的 埃及歷史文物,非洲、大洋洲、日本和印第安部落的古藝術品,喬治亞·奧基夫、諾曼·羅克韋爾、溫斯洛·霍默和馬克斯·韋伯等美國繪畫大師的經典作品。

布 魯克林植物園,你更是要去的,尤其是春天櫻花盛開的時候,那大面積的櫻花樹林就像大片的粉紅色彩雲浮現在青翠的草地上空,鮮豔奪目,香氣撲鼻,遊客們的相 機會留下一幅又一幅美麗的圖畫。盲童學校的老師屆時會帶學生到這裡來,用大自然的濃郁芳馨來彌補他們看不見這個彩色世界的缺憾。

與 紐約市所有行政區一樣,布魯克林也熱情接納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在曼哈頓有“華埠唐人街”,在皇后區有“法拉盛中國城”,在布魯克林則有“第8大道中國 城”;在曼哈頓有“小意大利”,在布魯克林的布賴頓海灘社區則有“小俄羅斯”,或稱“小敖德薩”。世界上各種民族在這裡匯合聚居,各種服飾在這里相映成 趣,各種語言在這裡均能聽聞。不過由於居民中有更多歐洲國家,尤其是愛爾蘭移民的後裔,所以我們會更多地聽到帶歐洲尤其是愛爾蘭口音的英語,這種把字母 “r”弱化得幾乎聽不出來的口音被稱為“布魯克林口音”。有人嘲笑這種方言土里土氣,但也有人說,這是美國之音中最令人愉快、最富人性的音調。

猶 太作家保羅·奧斯特在其小說《布魯克林的荒唐事》中藉用主人公內森的話描述了布魯克林的雜糅、渾樸和多彩:“我對自己所作的定居布魯克林的決定十分滿意。 我已經逐漸愛上了我的社區,愛上了那裡的一切:白色、褐色和黑色皮膚的混雜和變幻,外國口音的多聲部合唱,孩子們和大街小巷,努力奮鬥的中產階級家庭,女 同性戀者,多家韓國雜貨店,一個留絡腮鬍子、穿白色長袍的印度教徒,每當我穿過人行橫道時,他總向我鞠躬,矮子和跛子,蹣跚在人行道上的年邁的養老金領取 者,教堂鐘聲和上萬條狗,不公開身份的隱居人口,還有無家可歸撿破爛的人,他們推著購物車沿街走,在垃圾堆裡掏摸瓶瓶罐罐。”

我 在翻譯這本書的期間,曾去布魯克林采訪奧斯特。他以前住在新澤西州紐瓦克,1993年也搬到布魯克林來了,住在第7大道附近一棟建於1892年的褐沙石樓 房裡,早就愛上了他母親的這個出生地。他對我說,生活在布魯克林的人大多不生在這裡,卻能和睦相處,很少有激烈的種族衝突,所以他要好好寫一寫布魯克林。 他筆下的所謂“荒唐事”其實並不荒唐,而是一支支普通人生活的熱情讚歌。

橫過布魯克林渡口

布 魯克林真可謂人傑地靈,有不少藝術家或誕生在這裡,或長期居住在這裡,成了著名的“布魯克林人”。他們中有:大詩人沃爾特·惠特曼,作家亨利·密勒、諾 曼·梅勒,劇作家阿瑟·密勒,小說家約瑟夫·海勒,猶太作家伯納德·馬拉默德,科幻小說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女詩人瑪麗安·穆爾,音樂家艾倫·科普蘭、 喬治·格甚溫,女高音歌唱家貝弗莉·西爾斯,畫家威廉·德庫寧,電影演員、導演伍迪·艾倫,黑人演員、導演羅伯特·李,流行歌手、作曲家巴里·馬尼洛,黑 人喜劇演員埃迪·墨菲,電視喜劇女演員瑪麗·泰勒·穆爾等等。這可是一份在美國家喻戶曉、響噹噹的藝術家名單,也只有在布魯克林這樣的靈境才能產生這麼多 的人傑。

美國最傑出的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生於紐約長島東部一個貧苦家庭,幼時遷居長島西南部的布魯克 林。他主編《布魯克林時報》時住在曼哈頓,當時東河上尚無橋樑,上下班需乘坐渡船。在船上,他注視空中凝翅浮動的海鷗,注視由此岸渡到彼岸的成百上千的 人,不禁詩潮澎湃,寫下了《橫過布魯克林渡口》。

惠特曼的詩作,布魯克林人朗誦得最多,每逢他的誕生、逝世紀念日,布魯 克林總要舉辦《草葉集》朗誦會。他那洋溢著自由民主精神、激越豪邁、勢如大河奔瀉的詩篇,激勵了一代一代布魯克林人。 2005年,為紀念《草葉集》問世150年,布魯克林愛樂交響樂團專門委約布魯克林女作曲家詹妮弗·海格頓為該詩集中一首長詩譜曲,並公演了這部題為《當 紫丁香在庭院開放》的男中音和管弦樂曲,男中音歌手唱出了對被刺身亡的林肯總統的悲切悼念:“當紫丁香在庭院開放,那顆巨星從西方的夜空隕落,我悼念,並 將隨每一個重返的春天悼念。在那裡,在芳香的松杉和幽暗的柏樹林深處,紫丁香、小鳥和我內心的讚歌都交融在一起。”

1883年布魯克林大橋建成時,惠特曼已是患癱瘓性中風的老人,住在新澤西州坎登,否則,他一定會寫詩讚美這座橫跨東河寬闊河面的大橋。它是世界上第一座 鋼索吊橋,其中央跨距486米,橋面上兩座花崗岩門樓高83米,4股粗吊索從門樓上緩緩垂下,形成自然的垂線,400根細鋼繩支索則由門樓斜向“輻射”而 下,使這座橋看來像蛛網,又像豎琴。詩人哈特·克萊恩1924年居住在布魯克林時,開始構思他的8章長詩《橋》,其序詩就是獻給布魯克林大橋的。他把大橋 比作“豎琴”和“祭壇”,描繪了大橋的白天和夜晚、動態和靜姿,描繪了橋上車輛的急馳、橋下河水的奔騰。他把大橋跨越遼闊河面的雄姿比作富有生命力與創造 力的曲線,用來象徵美國未來嶄新的前景。

有大橋、隧道,乘車過河自然方便,但也不是人們永久的唯一選擇。或許人們有懷舊 心理,還想體會一下惠特曼當年乘船橫渡東河的心情,或許如今人們對布魯克林發生了更大興趣,不再滿足於局限在曼哈頓的“紐約一日遊”,所以自2011年7 月紐約市政府重新開啟曼哈頓與布魯克林之間的輪渡以來,一年裡竟有100多萬人登船往返於東河兩岸,比彭博市長估計的40萬人要多得多。

布 魯克林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顯然正在迅速提高,這一點在最近新聞和娛樂網《商業知情者》所公佈的《未來15個最熱門的美國城市》中體現得尤為清楚:布魯克 林名列榜首。其理由為:“布魯克林是如今發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紐約人口最多的行政區,能自立的美國最大城市之一。這個追求新意、熱情友好的行政區吸引年 輕的廚師、藝術家、企業家、家庭等等,他們開辦時尚的'農場直達餐桌'飯店,很酷的畫廊和精品服飾店,如布魯克林跳蚤市場、德卡爾布戶外市場一類的最時髦 市場。有布魯克林音樂學院、布魯克林博物館這些極為出色的文化機構,有巴克萊斯中心這個紐約市最新的體育和娛樂場所,這個地區將肯定會繼續發展而更有品 味。”

顯然,長期被曼哈頓高樓群遮蔽的布魯克林,正在擺脫暗淡、冷清的處境,展現它自己的獨特風采,成為美國最熱門的城市之一,儘管仍將屈居於紐約市一個“行政區”的卑微地位。

愛馬仕:傳承家族精神鑄造輝煌品牌成就@Fashion









2012-09-18

窗外就是黃浦江,油輪鳴笛陣陣,Axel Dumas全身上下穿的都是愛馬仕(Hermès)。沒錯,這位愛馬仕家族的第六代傳人去年剛剛擔任該品牌的首席運營官,然後就為這次在上海舉辦中國首場秋冬女裝發布大秀馬不停蹄地忙碌起來。
這 場饕餮感官盛宴,始於一匹高達十米的巨型橙色摺紙馬。愛馬仕“CIRCUIT”羊絨圍巾上的圖案被噴繪在巨型紙張上,繼而被折疊成一匹靈動的巨馬,靜靜矗 立在上海展覽中心南廣場的噴泉邊。作為愛馬仕的象徵,它姿態優雅、栩栩如生,歡迎著各方賓客。來往的人群則都想到了古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

這次上海大秀,可能是愛馬仕有史以來舉辦的最大的秀。 “這次甚至比我們在巴黎的秀還要大,”Axel說,“而我們想通過這次大秀告訴中國消費者們的是,愛馬仕一直堅持的傳統價值觀。”
那 麼究竟什麼是愛馬仕的價值觀?談到價值觀這個詞,我們總是有些說不清楚。但是,這正是愛馬仕區別於其競爭對手的決定性因素。有人說,要了解愛馬仕的文化, 一定要去巴黎郊外的Pantin地區去看一看愛馬仕的皮革工作室。在那裡,有340多個手工匠在認真工作——是的,這個景像已經持續了一個世紀之久。

當 其他奢侈品牌都把工廠搬到第三世界來加工生產的時候,愛馬仕仍然在法國僱傭手工工人,一針一線地縫製每一個Kelly包和Birkin包。當其他奢侈品從 中國購買低廉的絲織品用以印染它們的絲巾的時候,愛馬仕從巴西的農場購買原材料,在里昂僱傭當地的手工業者編制它們絲巾的材料。當其他奢侈品牌把香水產品 線授權給第三方機構來生產產品,以減少開支的時候,在愛馬仕的內部,我們仍然能找到一個獨特的實驗室,專門用以調香。
這就是愛馬仕所傳達的文化以及其價值觀。 “我們沒有故事,因為我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活著的故事。”Axel在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說。

而 這個故事,不為“傳統”一詞所束縛。它也正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改變。在1978年,40歲的Jean-Louis Dumas擔任品牌的CEO兼設計師。在他兩個侄子Patrick Guerrand和Betrand Puech的幫助下,他用他的方式來改造這個品牌。他首先重新發布了Kelly手包。這款包是特意獻給英國女演員Jane Birkin的傑作,設計師摒棄了愛馬仕的陳舊皮革色彩,而大膽應用了大量的花哨色塊。在頗為保守的70年代,他就大膽採用了嬉皮士廣告,重新推出了新穎 的店面形象——很多都是由他的妻子Rena設計,而她是一名希臘籍的建築師,想法大膽而奔放。

時 光荏苒到2004年,這個家族居然起用法國壞小子設計師Jean Paul Gaultier擔任女裝設計總監。 Gaultier本來也是Jean-Louis Dumas的好友,他看中的正是這位壞小子設計師的先鋒感。 Jean-Louis Dumas72歲死於帕金森之後,Gaultier離開了愛馬仕,之後,我們就看到了這次的上海大秀——出自於Christophe Lemaire之手。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圍繞著愛馬仕的,永遠跟“家族”二字有關。其實,家族本身就是文化、精神、價值觀的最基本的載體。如此一來,便容易理解愛馬仕是如何傳遞其價值給消費者的了。

話 題回到現任的運營官Axel身上。他從14歲就開始在愛馬仕實習了。 “當年,我在愛馬仕學習如何縫製。”他一邊笑一邊說。在巴黎畢業後,他在Paribas銀行工作了八年——其中兩年在北京,另外六年在紐​​約。而這一切 的一切,都為他擔任愛馬仕的首席運營官的職位打下了基礎。 “Jean-Louis曾經問我想不想回愛馬仕工作,我說,是的。之後他又問我想擔任什麼職位,我告訴他,除了金融,其他職位我都感興趣。之後他就把我放 到了一個跟金融打交道的職位上。”Axel這麼說。
而這個故事,更有一些家族之間的趣聞軼事之感了。對於Axel Dumas來說,愛馬仕賦予他的,顯然是一個家族企業賦予該品牌的精神世界。他還跟我們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足以來解釋為什麼愛馬仕龐大的家族價值:他當 年還剛剛被升職為皮革部門的負責人,一上任,他就去拜訪他的一位員工。

“因為我認識這位員工的父親,他的父親是特別定制部(Special Order)的藝術總監,我非常尊敬他。當我看到這位員工的時候,我熱情地對他說:“我和你的父親非常要好。 ”他看著我,也回答道:“其實我也認識你的母親,我和她也非常要好。而我的母親也曾在愛馬仕工作,在我非常小的時候她去世了。 ”
而如今,在巴黎Faubourg Saint-Honore的辦公室裡,愛馬仕雖然有大量的年輕員工們,但是這個百年品牌賦予他們的,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精神和對品牌無比的榮譽感。

@Source: http://www.hiesquire.com/business/1/6/9/3/16939_1.html

草間彌生擁有幻象的時尚怪婆婆@People













2012-08-16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被稱為日本現存的經典藝術家,1929年3月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 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她的藝術實踐非常廣泛:繪畫、拼貼畫、雕塑、表演、電影、裝置、小說、詩歌和音樂。草間彌生還曾與當代卓越的藝術家如安迪·沃荷 (Andy Warhol)、克勒斯·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一起聯展。  

草間彌生---這個名字聽起來相當古典和優雅,但是任何看到其作品的人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無窮無盡的圓點和條紋,艷麗的花朵重疊成海洋,混淆 了真實空間的存在,只有陣陣眩暈和不知身處何處的迷惑。重複性的圓點對於草間彌生與其被當作她與世界溝通的途徑,不如說是一種治療。草間曾說明這些視覺特 色都來自於她的幻覺,她認為網狀結構象徵富有生機的生命本質,而點組成了一面無限大的補捉網(Infinity nets),代表了她的生命。於是她開始畫這些斑點,它們像是細胞,種族,分子,那些生命最基本的元素,草間彌生把它們看成是來自宇宙的和自然的信號。 “地球也不過只是百萬個圓點中的一個。”她用它們來改變固有的形式感,在事物之間刻意地製造連續性,來營造一種無限延伸的空間,置身其中的觀眾無法確定真 實世界與幻境之間的邊界。 

這是一個被精神病折騰了數十年的女人,十五歲時就嘗試跳軌,草間彌生約10歲時,開始被大量幻覺困擾,因而時常有自殺企圖。她留有當時為母親畫的鉛筆劃, 畫中就已充滿了小圓點。 “我一圈圈收著藝術這條線,盡可能努力摸索自己的生存方式。若是沒有這個窗口,我一定會在更久更久之前就受不了周遭的環境跑去自殺。”正是因為剛起步摸索 的藝術給她指引方向,她才得以生存下來,最後成為在日本影響深遠的重要當代藝術家。繪畫、雕塑、裝置、詩、小說,這些不同形式的藝術之於她,是將她系在世 界之中的錨,沒有藝術的話,她也就不在世上了。或許是藝術家的特質,她蘊含著巨大的矛盾,既有自殺傾向,卻又熱愛生命,她希望可以活到四百歲,這樣才可能 做完她所想做的。  

草間在相當早的創作時期就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加上鏡子,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如牆壁、地板、畫布、家裡會出現的物 品(還有裸體的助理)。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與作品有很高的同質性,並以短上衣和非常強烈的眼影妝聞名。她是一個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裡的藝術家,作品都是她緊 張的感官的反映,涉及到心理和性的層面。

“草間彌生不知是在哪面牆上鑽了一個洞, 窺知了造物者的某個手勢或背影, 她從此寄居這面牆上, 在兩個世界間來回顧盼。”——蔡康永


1959年,在抵達紐約18個月之後,草間彌生的五件作品參加第10街布拉塔美術館的一次年輕藝術家群展,每一件作品都是在一個稍暗的灰白色背景上,繪滿 網狀圖案,她的圓點受到紐約知名評論家的注意。唐納德·賈德在《藝術新聞》中寫道:“草間彌生是一位原創型的畫家。展覽中的五幅白色巨幅作品無論在概念上 還是其實現方式上都是前衛而有力的… …它發自於那些溶於平面的點,也發自於那些稍微偏離的但效果強烈的點……” 

1964年,草間彌生組織了名為“千船會”的展覽,她把陰莖模樣的軟雕塑塞進船裡,擺滿了整個房間,房間的周圍都是這些作品的圖片,那些突出的陰莖從牆壁上的印刷品中得到回應,所有人都覺得淹沒其中了。 

由於精神疾病的影響,草間彌生將極度重複擴展到雕塑和裝置藝術領域。更為有趣的是,這竟然引領了未來美國波普藝術的潮流。安迪·沃霍爾類似形式的展覽“牛 首交錯”出現於1966年。草間彌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多次指出包括安迪·沃霍爾在內的美國藝術家曾經借鑒過自己的想法,而這些人在美國都“發了財”。即 便是在舉辦轟動一時的“千船會”展覽之後,草間彌生還是不被紐約主流藝術圈所認可,甚至總是在財務上深陷困境。

1966年,草間彌生“非法”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她未經同意就帶著作品《那克索斯​​的花園》(Narcissus Garden) 出現在綠園中央的意大利館前面,1500個金色鏡球( 內部是塑膠製) 構成的裝置,醒目突出,她本人穿著金色和服端坐其中。並立牌告示:一個金球價格2美元,強調藝術品可以像熱狗一樣叫賣。在被雙年展組委會請出去之後,她穿 著猩紅色的緊身衣攤開雙臂躺在鏡球中間,風頭超過所有參展藝術家。 

1967年,當得知無法獲得預期的展出機會之後,她開始自己演出,草間彌生的標誌性圓點蔓延到千奇百怪的物體表面之後,又鋪到了現場行為表演的裸體之上。 “在華爾街的紐約證交所旁,四個裸女正隨著鼓手敲出來的節奏扭動著,而草間彌生在她的律師陪同下,正向她們裸露的身體上噴著藍色的波爾卡圓點。警察迅速驅 散了他們。” 

1968年,草間彌生瘋狂組織“人體炸裂”的系列裸體集會後,迅速成為美國媒體追逐的對象。她化著濃妝,披著長發,穿著自己改制的怪異服裝,依傍“自由女 神”像,或在中央公園的“仙女愛麗絲”雕像處恣意地表演,人潮從四面湧來。每個觀眾需要付2 美元“門票”。藉此行為藝術,草間彌生獲得不菲的收入。 1969年,在紐約MOMA的一次展出之後,這個日本女人成為《紐約時報》的封面人物,其頭版圖片的副標題卻是“但這是藝術嗎?”。 

平日里,草間彌生內斂而安靜,年輕東方女性的面孔在紐約藝術界非常新鮮;但在行為表演中,她瘋狂而投入,徹底釋放甚至是裸露登場。她的一些老朋友開 始背棄疏遠她,認為草間彌生為求成名已經把自己降格到非藝術家行列。遠在日本的草間彌生家人得知她在公共場合的放蕩言行後深感恐懼,終止了和她的聯繫。 

美 國藝術家約瑟夫·柯內爾的出現給草間彌生的人生增添浪漫色彩。柯內爾是近代美國著名藝術家、雕塑家和實驗電影先鋒人物。 “第一次見到他時,他穿著一件奇怪的外套,我被嚇壞了,以為自己見到的是一個幽靈。他每天寫信給我,打無數個電話給我,在電話中呼喚我,以至於有人問我, 電話是不是壞掉了。我說,不是的,是因為他一直在和我通話。”草間彌生後來回憶,柯內爾有一天,竟然給她寫了14封信。自上世紀60年代認識後,兩人一直 相伴,直至1972年約瑟夫·柯內爾去世。

 愛人的去世給草間彌生沉重的打擊,她的精神問題越來越嚴重。 1973年,約瑟夫·柯內爾去世的第二年,草間彌生從紐約回到東京,離開藝術家與評論家,逃出媒體視野,獨自一人在精神療養院生活。有人猜測,草間彌生把 自己關進精神療養院,是在約瑟夫·柯內爾去世後的一種自我懲罰。她為博取盛名而進行的瘋狂行動感到後悔,認為自己更應該聽從約瑟夫·柯內爾的意見,把更多 的精力放在作品上。 

人們還是喜歡看到藝術家痛苦和心力交瘁的,比如有時我們帶著傷感卻津津樂道於梵高在世時的慘淡,似乎他活著的痛苦不濟更加反作用出作品的神奇力量。在查閱資料時,也都會提及草間彌生是個精神病院裡的藝術天后。 

在 紀錄片《草間彌生之我愛我自己》裡,她以近八十歲之齡,要一筆一筆地完成五十幅大型組畫,體力上的負荷極其重,畫到第四十九幅時,她說下世再不要做畫家, 因為實在太辛苦了。但是當問她來世想做什麽?草間彌生仍然回答答:“畫家。我想我上一世也是畫家。這是一個生生世世的約定,即使疼痛,也永不言悔,頂多只 是孩子氣的埋怨。”她擁有創造的力量,且強大得足以面對永恆迴轉,尼采筆下的超人,也不過如此。 “我覺得沒有人比我有才華。我一直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藝術上,並且把我最原始的意念和想法全部用到了代表草間彌生的作品上。”

草間彌生的創作被評論家歸類到相當多的藝術派別,包含了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Art Brut)、普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但在草間對自己的描述中,她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obsessive artist)。從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圖呈現的是一種自傳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內容。  

此外,草間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繁殖”特色,她有許多作品都以蕈類聚生的造型出現。在1990年代之後,草間加入了商業藝術的領域,與時裝設計界合作,推出了帶有濃厚草間風格的服飾,並開始販賣許多藝術商品。 

為蘭蔻設計的化妝包,為AU設計的手機,以及為LV設計的服裝、手袋、飾品,都在熱賣,昔日紐約轟轟烈烈的“前衛女王”至今依然引領時尚。 

@Source: http://www.hiesquire.com/cultureart/1/6/5/6/16561_1.html

食尚 | 不是所有冰淇淋都叫Gelato@food




不是所有冰淇淋都能叫Gelato。儘管翻開意漢詞典查找過後,
「冰淇淋」三字顯然彈出。義大利人心目中,甚至就整個歐洲而言,面對「ice cream」與「Gelato」被畫上等號的話,定必心生否定。即使書面上對Gelato早有定義,但只以「脂肪含量為4%,糖度低,口感細膩潤滑」作為詮釋,好比舔過糖衣而後棄,確實難以感受完全的甜蜜。

Gelato作為義大利傳統手工雪糕的共有名詞,
每一戶人家皆能開設一所家庭的手工作坊,按照各自的性格炮製,口味大可跟隨心情而變化,選用原料配搭各施己法。從這點上不難理解多數的義大利師傅對一些籠統的提問,出現一副難以言表的神情。師傅透過每一次出品的Gelato彰顯個性和態度,與其說Gelato是義大利甜品的代表作,將之理解為義大利人把對自由的追求滿滿地滲透於每一位品嘗過Gelato的唇齒間,也一點不為過。請記住:世界上無完全一個模樣的Gelato。在義大利,售賣Gelato的小店錯落分佈在每條街巷,百年的老店子依然巋然而立。現今也有不少售賣Gelato的店子散落在繁華的購物區中,陳列柜上是數十款口味各異,色彩豐富的冰淇淋小格,十分吸引。

吹毛求疵的人會細問到Gelato和世界上其餘兩款冰淇淋種類有
何不一樣呢?其實美式冰淇淋在成分的區別上,脂肪含量不低於10%,甜度較高,口味上奶味濃郁;而雪芭則無脂肪,糖度低,突出的是水果的原味與芳香,口感清爽。而Gelato這位在原料和口感選取「中立」的傢伙,在製作上更能表現獨特性。一切都以天然為本,所選原料均為時令水果、天然堅果、奶、蛋等,更不會加入一滴水分。正因為這種極致的偏執狂所為,首次品嘗Gelato的朋友都無不為它的綿延軟滑,它在口腔中爆發鮮活果香味的驚喜表現而驚嘆!今時今日,很多Gelato的專屬捧場客都是愛美人士,低脂、低糖、低熱量,為不時的大快朵頤抹去了負擔。
 
@Source: Weekly·周末画报

紐約 | 下城區的露天美味@Travel





坐落於紐約市18街的聯合廣場露天市場(Union Square),離熱鬧的時代廣場僅咫尺之遙,
離我在紐約的公寓也非常近,但是直到最近我才知道,那裡竟然是連紐約的人氣大廚們也會時時光臨的食材聖地。Eli Kaimeh、David Bouley、Kurt Gutenbrunner、Anita Lo這些吃貨們舌尖熱議的名字,他們都是聯合廣場的常客。這是曼哈頓最負盛名的有機街市、全紐約講究生活品質的人士每周必到的採購之地,聯合廣場齊集了紐約附近所有有機農場的新鮮蔬果肉類等食品,也有不少可以立即品嘗的美味熟食和飲品,是充滿美食誘惑的紐約的另外一個覓食好去處。

今天我約上紐約著名餐廳Bouley的行政主廚Brian Bistrong逛聯合廣場街市,這裡每逢周一、三、五、六,
市場從早上6點開始,晚上6點結束。我一般選擇步行而往,若是天氣不太好的時候,我會搭兩站的地鐵。我和朋友們一般會先約在附近的Coffee Shop咖啡館小快朵頤,吃一點早餐,當然如果你不介意邊走邊吃,你可以直接到街市買熱騰騰香味四溢的蘋果肉桂甜甜圈,以及從有機農場新鮮運到的熱蘋果汁,或者是有機巧克力奶,夏天的時候則可以喝鮮榨的葡萄汁。如果你在保持體重,也可以只喝一杯健康的麥草汁。滿足了味蕾和胃之後,便可以開始一個早上的健康食材採購之旅。

這是一個美麗的早晨,
Brian正在進行減少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計劃,一見面就問我他是否有清減。他今天要來聯合廣場街市採購一些蔬菜。這些來自紐約郊區有機農場的新鮮蔬菜鮮嫩可愛,Brian選擇了一些小芹菜、小甘藍葉做色拉。「我一個星期會來兩次,」Brian說,「星期三和星期六。星期六這裡會人潮擁擠,所以大廚們周末不太會出現。這裡的蔬菜品種豐富,你能買到當季最美味的品種。我有時候會買油菜花,放大蒜用中式的方法炒,然後作為伴碟。我最近很愛用維吉尼亞產的小蒜頭做菜。還有一種粉色的小洋蔥,每年只有一個月能吃到,產量很少,必須定期來這裡碰運氣。」

在這裡,可以找到各種肉類,還有雞蛋、水果、果醬、盒裝的香草、
海鹽、蜂蜜、新鮮橄欖、各種顏色的芥末,這裡也有很多亞洲風味的攤檔,可以買到日本的食材、韓國泡菜,可說是紐約市多元文化生活的縮影。看到如此多的新鮮健康食材你會禁不住靈感湧現,會將一些食材重新組合併改良做法,就像設計師看到不同的布料一樣。我在這裡買到過辣的果醬,裡面添加了辣椒,就像紐約的風格一樣混搭。這和紐約有如此多好餐廳能做出讓人食指大動的佳肴也不無關係。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30年後 台灣「創二代」,帶著創意闖全球@Culture


作者:洪綾襄 │ 攝影:洪綾襄
「傳承」是這次台灣廠商遠赴法國參展的重要內涵之一。無論是農產品、製造業,幾位繼承父業的第二代,隱然已成為台灣成為文創大國的重要生力軍。
今年文化部精選26家設計廠商遠赴法國,規模、展品、人數都是破紀錄。,還有一群人也特別引人注意,他們是台灣的「創二代」,也是台灣將來能否走向文創立國的生力軍。
最活躍的是筌美術一家人。人稱「廖老闆」的筌美術負責人廖述昌,打從2007年就積極找機會,打進巴黎家飾展。代理、外銷台灣藝術文創品已有20多年經驗的他,以過來人的身分和其他廠商打氣,「這個展最難申請,但買家的水準也最高。」

一天泡4000杯 推廣台灣茶
廖述昌帶著太太、女兒、女兒的男朋友一起出席。76年次女兒廖翊婷滿場跑,還在英國攻讀文創產業碩士的她,趁論文審核前的空檔幫時尚雜誌拍照。過去爸爸每次參展都會帶著她,有空就一起到其他展館觀摩國際品牌的櫥櫃陳列、分析最新流行趨勢。
「來過那麼多次巴黎,都泡在展場,還不知道市區長什麼樣子,」從國二就被爸爸派上前線接單的廖翊婷一臉無奈。
隔壁櫃位的陶作坊創辦人林榮國也帶著兒女,泡茶、奉茶給對茶文化有興趣的外國人,幫整個台灣館吸引了不少人氣。「您可以把杯子帶回去,這是我們送您的禮物,」林榮國女兒、77年次的林紫瀅用流利的法文說。她在高中就曾赴法交換學生一年,如今法文正好派上用場。
剛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創產業經營學系畢業的林紫瀅看來文靜,卻很能掌握現場氣氛,原來陶作坊在2010年上海世博台灣館中負責展演茶道,她暑假時被父親徵召駐點,那時每一天就要泡4000杯茶。
不過林紫瀅還在思索未來,不一定會從事爸爸的事業。倒是她的哥哥林少軒責任感很強。師大化學所畢業,上研究所前就考上教師執照,也開始兼課,但不忍父親累積將近30年的製陶工藝失傳,決心回家幫忙。
「雖然我原本的志向是當老師,而我也真的做到一個程度,所以沒有遺憾,」林少軒決定從最基層的茶器銷售和工廠著手。

傳承父執輩 注入年輕創意
另外,鋅美學則來了一對低調的父女檔。父親做鋅料加工,現在她做杯架、飾品架。鋅美學行銷部經理張淑貞說,自己是國貿背景,因為有30多年金屬加工經驗的 父親希望幫傳統產業注入生命,升級做品牌,她便回到彰化幫忙。當張淑貞展示閃著耀眼光澤的樹枝型鋅製杯架向國外人士說明時,父親張慶義常驕傲地在一旁微笑 地看著。
廖翊婷、林紫瀅、張淑貞等人,正是台灣文創產業的第二代,他們傳承父執輩的製造、貿易、外銷經驗,用年輕的思惟結合傳統技術及工藝,賦予家族企業新生命。 還有幾張比較內斂的臉孔,潛沉在商展人群中,問了幾次,才承認他們也是第二代,之所以如此刻意低調,是因為曾經不被看好。
來自淡水的康爾富照明第二代,也是自有品牌META design的設計師鄭遠揚坦承,做木頭燈、在展會推銷台灣文創,原先並非他的規畫。畢業於元智資傳系的他,原本希望做個平面設計師,但經營燈具裝配廠的 父親希望他回公司幫忙,拗不過長輩期許,鄭遠揚退伍後就到康爾富協助經營OEM,一做就是八年。

紐約的另一面@Photography











紐約,曾經的新大陸入口,歷經幾個世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融合,
卻在城市文明登頂巔峰的新世紀之初,遭遇慘絕人寰的恐怖襲擊。十年後的紐約,傷痛過後期待著續寫出自身新的宏偉篇章。眾所周知,關於紐約歷史的精彩片段不勝枚舉,圍繞著紐約城大大小小的故事也早已令人耳熟能詳。然而在極具個性的視覺藝術家眼中,宏大敘事之外的紐約又有怎樣不為人知的另一個面向?

《紐約》是2011年攝影師Paolo Pellegrin與Stefan Pielow合作完成的新作,後者專攻人像領域。
這本書中Paolo Pellegrin沿用他的「印象派」筆法,用遊動的視野觀察這座城,搭建了時而陰鬱時而躁動的視覺框架,而Stefan Pielow則選擇代表性的城中人物拍攝肖像,為城市精神的整體描摹添加了一份穩定劑。正是這樣各自風格鮮明又能夠彼此呼應的組合,從紛繁零散的不同切口進入主題,最終共同挖掘出豐滿沉鬱、充滿力度和氣魄的人類城市圖景。
 
Paolo Pellegrin以他的「暴風美學」為人所知,
長年活躍在全球戰場上的他曾用照相機譜寫下多部戰地「詩歌」——充滿張力的視覺結構、震懾人心的情緒渲染、飽滿豐富的影調色彩,構成了Pellegrin的影像標籤。作為瑪格南圖片社最有代表性的戰地攝影師之一,近年他不斷奔走在諸如時裝秀場、體育賽事等多樣化的題材領域。不過遠離了新聞報道的Pellegrin並沒有放棄獨到老辣的敘事手藝,在走向更為大眾的體裁時,Pellegrin同樣保留了敏銳的眼睛和富有同情的心。

第一批新大陸的年輕移民、隔岸觀望世貿中心遺址的遊客、
沉溺在陽光里下城街頭彷徨的面孔、萬聖節午夜狂歡的不知名的鬼影、透過燈光和煙霧堆疊的紙鈔、飛掠過自由女神像的候鳥……當哈德遜河奔涌著穿過狹長的紐約港匯入大西洋,鋼筋水泥的城和影影綽綽的人紛紛被裹挾著落入夢境,而醒來全是寂寥。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