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2012

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 獨特口味值得一試@food

  全文網址: 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 獨特口味值得一試 - 外國美食

用西班牙黑豬肩膀肉所做成的叉燒,嘗起來不油卻又香氣滿溢。圖/特約記者高彩虹攝影

全文網址: 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 獨特口味值得一試 - 外國美食 - 美食報報報 - udn消費流行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5730#ixzz2DbkkVlP2
Power By udn.com 
用西班牙黑豬肩膀肉所做成的叉燒,嘗起來不油卻又香氣滿溢。圖/特約記者高彩虹攝影 全文

 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高彩虹/香港報導

 台北有101大樓,香港九龍則有環球貿易廣場,此處的第102樓及118樓座落全世界最高的飯店「麗思卡爾頓(Ritzcarlton)」。  想當然耳,它也就有很多可以標榜最高的賣點,包括:享受全世界最高的酒吧OZONE、最高的游泳池等等。其中「天龍軒」中餐廳,以粵菜點心與大菜為主, 2012年獲得《米其林指南》一星評鑑。  天龍軒主廚劉秉雷,過去曾在半島酒店嘉麟樓任職,他因應來自世界各地觀光客的需求,保有傳統廣東菜精神、改採西式擺盤,並蒐羅各地最好食材。 

以「西班牙黑豚肉叉燒」來說,選用的是西班牙黑豬的肩膀肉,此肉特質是一肥一瘦層次分明,抹上了蜂蜜與糖的叉燒,經過慢烤油脂化於無形,吃起來軟嫩不油膩卻又油香十足。此外,別輕忽了叉燒的尺寸,劉秉雷堅持叉燒要有一定的厚度與大小,「大塊才有口感才夠豪氣。」  至於「XO醬露筍爆和牛」,牛肉吃起來彈嫩香辣,使用的是澳洲五級和牛,劉秉雷認為5級較能保留口感。而自家炒製的XO醬,不同於坊間XO醬,說是醬卻是炒得有點乾硬的瑤柱絲搭上辣油,但天龍軒的XO醬卻能做到真正有醬的感覺,瑤柱扎實卻柔軟而不干擾口感,獨特而值得一嘗。  注意事項,天龍軒一位難求,最好提早一個月訂位,並有規定男性勿穿著海灘涼鞋、露趾鞋、無袖上衣或短褲入內。

  【延伸訊息】  地址:香港九龍柯士甸道西1號102樓環球貿易廣場 

電話:852-2263-2263 
時間:平日12:00~14:30、18:00~22:30 
價格:每人平均消費午餐港幣500元(約台幣1,900元)、晚餐港幣800~1,200元(約台幣3,000元~4,500元) 公休:無 
台北有101大樓,香港九龍則有環球貿易廣場,此處的第102樓及118樓座落全世界最高的飯店「麗思卡爾頓(Ritzcarlton)」。

想當然耳,它也就有很多可以標榜最高的賣點,包括:享受全世界最高的酒吧OZONE、最高的游泳池等等。其中「天龍軒」中餐廳,以粵菜點心與大菜為主, 2012年獲得《米其林指南》一星評鑑。

天龍軒主廚劉秉雷,過去曾在半島酒店嘉麟樓任職,他因應來自世界各地觀光客的需求,保有傳統廣東菜精神、改採西式擺盤,並蒐羅各地最好食材。


全文網址: 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廳 獨特口味值得一試 - 外國美食 - 美食報報報 - udn消費流行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5730#ixzz2Dbl35IBg
Power By udn.com

年輕人,你必須擁有好的價值觀 / 戴勝益@Thinking

2012-11-27 


我的體會是:一定要讓小孩走投無路,他們才會闖出屬於他們的生存之道。每次看到媒體上企業後代跑趴、泡夜店、玩名牌的新聞,我都很不以為然。我覺得 這是未富先貴,這種光鮮亮麗的日子過慣了,以後怎麼可能任勞任怨、苦幹實幹?我不要我的小孩不知人間疾苦,而要讓小孩知道人間疾苦的方法,就是先讓他們過 得很疾苦。 –戴勝益

王品集團以及它的創辦人戴勝益先生,是近來另一個我在研究、學習的對象。雖然王品是餐飲 集團,不是網絡公司,但他們的管理方式卻非常有Lean 的精神,據說,每桌客人用餐後填寫的問卷,他們當天就會掃描進計算機分析,並且擬定該分店明天要改進的地方。光是用這麼短的周期在尋求進步,就與傳統的餐 飲業非常不一樣。 

除此之外,同樣有一個兒子,我對戴先生給公子的教育理念,也非常的欽佩。幾個月前,為慶祝父親節,今周刊刊載了戴先生給剛進入社會兒子的一封信,內容非常讓我感動。我鼓勵大家都去把原文讀過一次,以下,則是我用自己的經驗,去闡述戴先生的九點叮嚀: 

第一,會說也要會做
這 是做人最基本,但也往往是最難的一部分。有很多人很會說,不會做,也有很多人只會做,不會說,但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你的腳印,你必須要又會說,又會做。幸 好說與做,都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情,只要你願意花一萬個小時去“學說”,再花一萬個小時去學每一個你需要的“做”的能力,最終,你就會成為一位唱作俱佳的 完整人格。 

第二,要累積“人緣”,但不要算計“人脈”
有 次記者來問我,說我怎麼經營“人脈”,我說很簡單,答案是我從來不經營人脈,只用心交朋友。所謂經營人脈,你貪圖的是日後的好處,所以你處心積慮,投資時 間金錢、扮演角色,但如果最後事與願違,你將會惱羞成怒,這樣的人生實在太辛苦。相對的,交朋友,對朋友好,我不求回報,只求看到朋友的困難被解決,日子 過得更順、更開心。這樣的人生,期望值永遠是正的,多好。 

第三,做人處世要輕物質、重情義
老話一句:財富不是錢,財富是你想要的東西。友情、家庭、健康,都是錢買不到的,知識、領悟、思想上的進步,更是不需要錢就可以得到的無價之寶。
我看到很多優秀人才忙到睡在公司,這樣的人我是不用的,因為他連自己的小孩都很少回家看,那我怎麼知道在緊要關頭,他會不會為了功名利祿而背叛我。 

第四,找到“永遠的事業”
或者說是“志業”,也就是你願意把你珍貴的人生,投資在上面的事情。 31 歲那年,我找到了我的志業,那就是推動網絡產業,培育下一代的社會領袖。過去三年多來,我一直在做這件事情,每天都非常興奮的起床,每天都滿足的睡著。
對我來說,最高境界就是“三業一體”,職業、事業和志業全部結合起來,這樣人生才會幸福。但創業急不來,我也是三十九歲才創業的啊!記得一句話:“成功不是第一個出發的,而是最後一個倒下的!” 

第五,懂得衡量“犯錯”與“代價”間的關係
越培養創業者,我越領悟“犯錯”才是學習真正的途徑。從書本上看到、他人口中聽到的“知識”,只是在你腦海中存在的一個稀薄的事實,並不會真的讓你進步。唯 有當你自己有了類似的經歷,那個體會才能深深的烙印在你的人生中,所以只要風險是可以控制的,那就趁年輕,多犯點錯吧! 

第六,要學到成功的精髓,不要只學到成功的副作用
大家都喜歡討論有錢的人開名車、住豪宅、玩名表的奢華生活,但很少人去學習他們為何能有今日地位的人生態度。從郭台銘先生、張忠謀先生,乃至於戴勝益先生,他們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們效法的人生觀,而那也才是他們的成功故事裡面最有價值的一部分。 

第七,學歷要永無止境
我 是在創業了5 年之後才去美國念MBA,我認為那個經驗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因為我可以把5 年來Learned by Doing 的事件與規律,轉化成一整個知識體系,一輩子受用無窮。所以雖然不一定要回學校讀書或學歷,但經歷後的整理、反思,絕對是進步最重要的工作。 

第八,不要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
相 信我,即使你不是故意的,被你踩過的人,絕對會記仇,而且很有可能會伺機復仇。靠著自己的力量前進,雖然比較慢,但在你不斷往上的同時,才不會有那麼多人 想要把你拉下來。更重要的是,這不是一個零和的世界,兄弟登山,大家都努力向上,甚至互相拉抬,那才是真正人生的智慧。 

第九,永遠過庶民的生活,不過貴族的生活
小 時候,我也曾經迷惘在物質中,以為享受名牌的才是好人生。但越長大,我就越發現物質越多,你只會覺得越空虛,永遠得不到滿足。相反的,我發現越追求知識, 我就越能夠泰然的享受這個人生。當然,偶爾我還是會去吃點美食,但大多數的時候,光是每天吸收的新知,就能讓我夜裡滿足的睡去。 

所以以上,就是我用戴先生的九個叮嚀,與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夠對你帶來一些啟發。

11.28.2012

111 Lincoln Road by Herzog & de Meuron@Videos


Herzog & de Meuron’s 1111 Lincoln Road multi-storey car park in Miami Beach also plays host to parties, yoga classes and weddings, explains proprietor Robert Wennett in this movie produced by filmmaker Elizabeth Priore (+ photographs by Hufton + Crow).

11.27.2012

聽顏色的人@Culture






















在TED的辣椒紅大講台上,內爾·哈比森身穿粉紅色的外套,裡頭配一件藍紫色的長袖T恤,下面是一條明黃的窄腳長褲,腳上是黑白相間的皮鞋。他對聽眾說:「以前,我的衣著很養眼,現在,我的衣著非常悅耳。我今天穿的是C大調,很歡快的調子。不過,如果去參加葬禮,我會穿D小調的衣服,也就是綠藍色、紫色配橙色……」在令人壓抑的灰色世界生活了21年後,天生色盲的內爾·哈比森終於在2003年「聽到」了顏色的聲音,並最終成為一個顏色專家。

缺失的色彩


內爾·哈比森,1982年生於愛爾蘭,
長於母親的故鄉加泰羅尼亞。小時候,內爾·哈比森覺得自己與世界格格不入:他是班裡唯一的左撇子,也是唯一的素食者。他腳穿兩隻不同顏色的襪子而不自知。他的衣褲顏色搭配簡直是亂七八糟,看起來相當古怪。這都成為別人的笑料。同學們更是指責他懶惰,因為每次他們要他遞彩色蠟筆時,他總拿錯顏色,似乎他總是心不在焉,連顏色都懶得辨別。他們並不知道內爾·哈比森天生色盲,生活在一個灰色的世界里。

起初,內爾·哈比森也不知道別人眼中的世界是色彩斑斕的,
每每有人提及色彩,他總是很困惑:為什麼在別人看來平常的事物,他就沒法理解呢?顏色到底是什麼東西,內爾·哈比森沒法想象,只知道這個該死的、抽象的辭彙完全不可捉摸,更是無盡的麻煩和潛在的危險。學校的熱水房裡,他搞不清楚哪個是熱水龍頭,哪個是冷水龍頭,因為代表熱水的紅色與代表冷水的藍色,在他的眼睛里只是兩塊一模一樣的灰色。貿然打開任何一個水龍頭,他很可能被燙傷。他得偷偷地觀察別人打水的動作后,才敢走到需要的水龍頭前。

11歲時,內爾·哈比森被確診為完全色盲。
他幾乎帶著認命的心態把自己淹沒在黑白灰的世界里。他拒絕任何有顏色的服飾。學音樂時,他選擇了鋼琴,因為鋼琴只有鮮明的黑白兩色。他還夢想著移民到太平洋的某個島嶼,因為他聽說太平洋上有個色盲島,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顏色為何物。在那裡,他或許不會覺得格格不入。然而,不管他能否感知到顏色,顏色總是無處不在的,總有人會不經意地提起顏色:鮮紅的氣球、明黃的領帶、粉藍的杯子……你怎麼可以避免顏色呢?你怎能想象,每一個顏色的辭彙,對內爾·哈比森來說都形同棍棒,敲在他頭上的是一個又一個打擊和沮喪?

在令人壓抑的灰色世界生活著的內爾·哈比森,
是那麼地渴望能夠感知色彩。他的希望,終於在2003年因eyeborg的發明而有了一絲光明。2003年10月,內爾·哈比森在英國的達廷敦藝術大學就讀時,聽了一個關於人工腦科學的演講。他從演講得知,人類可以通過科技延伸知覺。演講結束后,他那麼迫不及待地告訴演講者——普利茅斯大學的學生亞當·蒙坦頓——他渴望能夠感知色彩!

不久,亞當·蒙坦頓和內爾·哈比森真的共同設計、
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顏色閱讀器,並把它取名為e yeborg——只要把eyeborg的電子眼對準一個物體,它就會記錄下那個物體顏色的音頻,輸送到電腦里,再由一個軟體將它轉換為相應的聲波。聲波會通過耳機傳到內爾·哈比森的耳鼓裡,他就聽到顏色的聲音了!

傾聽顏色的代價


起初,eyeborg是由一部手提電腦、
一個電子眼和一副耳機組成的,要「聽到」身邊的顏色,內爾·哈比森就必須時刻背著5公斤重的電腦,頭戴著樣子像天線的電子眼和一副耳機。在頭5個星期,背包里電腦的重量讓他腰酸背痛,而聲波對耳鼓的頻繁「撞擊」更是令他頭痛欲裂。

幸運的是,現在他不再需要笨重的電腦和耳機了。
他目前使用的eyeborg由一個電子眼和一塊很小的晶元組成。晶元被緊緊貼在他的頭頂上。電子眼把顏色的音頻傳給晶元,晶元則將音頻轉換為震動的聲波傳到頭蓋骨,頭蓋骨再把聲波輸送到耳鼓。今年底,他計劃將晶元釘在他的頭蓋骨上。這樣,eyeborg就完全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了。

實際上,「聽到」聲波只不過是第一步,內爾·
哈比森必須記住每種顏色的音頻和聲波,顏色的聲音才有意義。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終歸是可以做到的。真正讓他為難的,大概是一些人對eyeborg的態度。

在他佩戴eyeborg的第一天,
將近20個陌生人攔住他問他在做什麼,但沒有人相信他的解釋。在別人眼中他無疑太古怪了,就像他小時候的穿著搭配那般格格不入。大街上總有異樣的目光打量他,總有人問他頭上戴的是什麼東西,總有人想摸摸他額前的電子眼,甚至想把它扯下來看個究竟—所以他盡量避免在上學和放學時段外出,否則好奇的孩子們總要與他糾纏一番。因為頭戴著電子眼,他常常被當做行為怪異的撒謊者,被懷疑干非法拍攝的勾當。在倫敦的Harris購物中心,一個保安把他當商業間諜趕出門。

這是傾聽顏色的代價,但代價並不止於尷尬,甚至還包括生命危險。
2006年一個夜晚,在倫敦的一輛公車上,一個扒手在準備對乘客下手的剎那瞥見了內爾·哈比森的電子眼,以為他正在拍攝他的行竊過程,馬上緊張兮兮地給3個同夥發信號,在內爾·哈比森下車后緊跟著他伺機報復。內爾·哈比森感覺不妙,立馬往回跑回公交車才得以脫險;還有一次在宏都拉斯,一個搶劫犯瞄準了他的電子眼—他以為那是一部特別的手機,結果發現那東西牢牢系在內爾·哈比森的腦袋上拔不下來才作罷。真正毀壞他的電子眼的是警察,2011年,在巴塞羅那的一場遊行示威中,警察對他呵斥:「你為什麼拍攝我們?」然後動手拔他的電子眼,硬是把裡頭的感測片弄掉了。

使用eyeborg以後,誤解和危險似乎是潛伏在內爾·
哈比森身邊的小炸彈,隨時都會爆發。可是,這一切都不足以讓他放棄使用eyeborg,因為eyeborg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顏色的音頻和聲波,更賦予他一個五彩繽紛、悅耳動聽的新世界。不是嗎?現在的他不僅擁有常人的五官六感,能識別360種顏色,還能聽到常人聽不見的超紫外線和紅外線。可以說,正是eyeborg賦予了他第七感官,而內爾·哈比森更是憑藉著這第七感官的力量,開始了跨界的藝術創造。

跨越色彩的藝術世界


在eyeborg出現以前,內爾·
哈比森曾試圖用鋼琴音樂來表現顏色,但那不過是些隨意的想象,虛空而無力,畢竟他當時沒有任何顏色的概念。有了eyeborg之後,他發現,顏色本身就是音符!在超市裡走過一排排琳琅滿目的貨架時,各種商品的顏色音頻都被eyeborg實時轉換成聲音!他還喜歡去水果店傾聽各種水果的聲音,就連吃東西時,他也是充滿樂感的!他還發現,顏色的音調非常多,遠超過鋼琴的12個調。他乾脆把鋼琴撂在一邊直接用顏色來作曲,第一曲由顏色譜寫的音樂是鞋子之歌。他到鞋店收錄了貨架上不同鞋子的顏色音頻,然後用收集到的音頻作了一首兩分鐘長的曲子。

內爾·哈比森又想到,既然顏色可以轉換為聲音,
那麼聲音也應該可以轉換為相應顏色,因此也可以用音樂和聲音來進行繪畫了。他的繪畫作品由顏色各異、大小不同、厚薄不一的色框組成,由外到內,由大到小排列而成,有種強烈的律動感,似乎能看到聲音正在跳躍。巴赫的音樂是綠、黃、紅、藍,貝多芬的音樂里有不少桃紅色,夾帶著細細的藍、綠、黃、紅,拉赫馬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充滿了紅、黃、藍。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則以紅、藍為主。希特勒的演講色彩比較均勻,很難講哪個是主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是天生的詭辯家?

內爾·哈比森備受關注的實驗性創作—「聲音肖像」,
始於英國查爾斯王儲一句話。查爾斯王儲在一所大學碰到內爾·哈比森后問他:「你頭上戴的是什麼?」「這是eyeborg,用來聽顏色的。」內爾·哈比森問:「我能聽聽你的臉嗎?」查爾斯王儲把臉湊近電子眼,內爾·哈比森記下了查爾斯王儲的膚色的音頻符號,就有了第一個聲音肖像作品。此後,他做了300多個名人的聲音肖像,每一個聲音肖像都由兩部分組成:膚色的音頻符號和膚色的聲音。

內爾·哈比森發現,查爾斯王子的臉聽起來很像女演員妮可·
基德曼的臉;所有的膚色——白、黑或是黃——的音頻都處在同一個顏色範疇:橙子的顏色,只不過是不同程度的橙色。於是,他和青梅竹馬的朋友、舞蹈家穆恩·里巴斯根據這個發現創作和表演了一個舞蹈劇—《橙子樹之聲》,通過舞蹈、顏色的聲音、聲音的顏色、演講錄音(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等形式,傳達了這麼一個概念:不管你我膚色如何不同,我們聽起來都像橙子,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橙子樹之聲》表達的,其實也是內爾·哈比森的心聲,
是曾經因色盲而飽受歧視的他對世界的呼喚:為什麼不打開心扉,去理解、接受看起來不一樣的人和事?不管我們的外表多麼不一樣,我們有相同的本質—人性。

電子社會活動家


內爾·哈比森曾因為色盲感到孤立,後來能聽見顏色了,
但孤立感並沒有馬上消失。作為一個cyborg(電子人,部分或全部生理機能由電子或電動機械裝置代替行使的人),他依然是一個少數派。但現在的他已經不再是當年困惑的小男孩了,他變身為社會活動家,通過跨界藝術去傳播cyborg的知識,爭取cyborg應得的權利。2004年,他為自己爭取到一個特別的權利:他可以戴著eyeborg拍護照的照片,這在英國是絕無僅有的;2010年,內爾·哈比森和穆恩·里巴斯成立了Cyborg基金會,幫助那些希望延伸自身感覺的人。

在Cyborg基金會支持下誕生的測速儀,也幫穆恩·
里巴斯實現了作為一名舞者的部分願望:更精確地感知身體動作和速度—穆恩·里巴斯戴上這副模樣像耳環的測速儀,當有人或物在她前面走過時,測速儀馬上能感應到移動的人或物,將事物的移動速度轉換為振動,通過數據線從一隻耳朵傳到另一隻耳朵。根據振動在兩耳間的傳播速度,穆恩·里巴斯可以推測到眼前事物的移動速度。基金會還在籌備製作一個能夠讓穆恩·里巴斯檢測自身的速度和傾聽方向的小儀器,不但可以感應到事物的移動速度,還能正確告訴所行的方向。

在內爾·哈比森看來,對於eyeborg、
測速儀等電子儀器的研究是為了藝術,但其意義又不止於藝術本身。2007年至今,內爾·哈比森和穆恩·里巴斯共同操作一個名為《歐洲速度·歐洲色彩》的藝術項目——他們用eyeborg收集了歐洲各國首都的主要色彩,用測速儀來收集了人們的行走速度,再將兩者進行比對。例如,倫敦的行走速度在每小時6公里左右,它的主要顏色是紅黃兩色;梵蒂岡的速度則慢很多,約每小時4公里,它的主要顏色是黃色和紫色,他們希望能以這種藝術形式來引起人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的反思。

實際上,他們在一起做了太多的藝術項目,《歐洲速度·歐洲色彩》
和《橙子樹之聲》不過是其中的兩個。他們到世界各地演講、演出,他們的藝術項目以視頻的形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藝廊播放。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世界了解、接受、甚至享受cyborg(或者說cyborg所代表的另類的、多元的生存、生活方式)。他們始終相信,科技不僅僅是一個工具,而可以成為人體一部分,能拓展人類的視野,讓人性得到更大的發揮。而對於現在的內爾·哈比森來說,用藝術醒世,用科技警世,就是他身為一個社會活動家的最大願望了。

世界並不只有一個形式


為了了解「電子人」內爾·哈比森和他的夥伴穆恩·里巴斯,
也為了了解內爾·哈比森的第七器官eyeborg——關於它的科技價值、對藝術的影響以及它所產生的社會意義,本文作者三次採訪了他們。

Q = iWeekly
NH = 內爾·哈比森,MR =穆恩·里巴斯


Q: 內爾,你完全看不見顏色,在灰色的世界里生活了21年後才聽到了顏色的聲音,這是怎麼樣的一種改變?
NH: 有eyeborg以前,我不會告訴別人我是色盲人,因為我怕別人歧視我。只有兩、三個好朋友知道我是色盲。有時候我會覺得很悲觀,想逃到沒顏色的地方,比如冬天的北歐,或者移民到有很多色盲人的地方,像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我以前的衣服一律黑白。現在,我的服飾色彩明亮,還很有樂感!

Q: 穆恩,你和內爾是青梅竹馬的好朋友。在你的記憶里,他小時候是一個悲觀、沮喪的孩子嗎?
MR: 一點兒也不。他在我們幾個朋友中是最好玩,最幽默的。他老給我們講故事,總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NH: 嗯。我骨子裡其實是很樂觀的。

Q: 能聽見顏色以後,生活中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NH: 以前我老問別人,這是什麼顏色,那是什麼顏色。現在,別人反過來問我這些問題,雖然我還是看不見顏色。(笑)

Q: 視覺和聽覺的界限被完全打破了。
NH: 是的。我是學音樂的,主修鋼琴。現在我都不怎麼用鋼琴來作曲,而是直接用顏色來譜曲。我和一個樂隊合作,他們演奏我的顏色音樂,到世界各地去演出。

Q: 你怎麼用顏色來譜曲呢?
NH: 我的eyeborg讀到顏色的音頻,把它們轉換成聲音。這些聲音就是作曲的基本音符。比如,吃色拉的時候,碗里每種蔬菜的顏色都是一個音符。變換它們在碗里的位置,我的eyeborg就聽到不同的聲音,或音樂。所以,我每天吃的都是音樂!

Q: 每種顏色都有自己的音頻。你現在可以識別360種顏色。也就是說,你要記住360種不同的音頻。這似乎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你怎麼能記住它們?
NH: 其實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麼難。我首先記住12種主要顏色的音頻。其餘的顏色都是在兩個主要顏色之間。比如,如果你記住了紅色是F調,橙色是升F大調。那麼,所有介於F調和升F大調之間的顏色都介於紅色和橙色之間。

Q: 你還用聲音來作畫,怎麼可以用聲音來作畫呢?
NH: 既然顏色可轉成音頻,聲音的音頻當然可以轉為顏色。

Q: 有沒有作曲家的音樂和我們主觀感覺比較一致的呢?
NH: 有啊。比如,維瓦爾弟的《四季》。《四季》之《春》是綠色的,《夏》是黃色的,《冬》是藍色的。我想維瓦爾弟在作這組曲的時候,很可能是把不同季節的顏色考慮進去了。

Q: 你們經常一起創作。你們第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第一樂章》(Opus # 1)。能介紹一下這個作品嗎?
MR: 這是我在2007年的畢業作品,用舞蹈劇的形式來表現兩種人對世界的不同感知:看得見顏色的人和看不見顏色的人。我是前者,內爾是後者。比如,我對一個藍色的杯子有反應,但他因為感知不到顏色,所以對藍色水杯的反應就比我遲鈍。

Q: 這個舞劇給我的一個很深的印象是,這似乎是兩個舞者所代表的世界的一種互動。這種互動有時是艱澀的,有時是喜劇性的,但最終他們相互妥協—或者說相互接納、包容對方了。
NH: 我們的目的是想通過這個作品告訴人們,世界並不是只有一個形式或模式,可以是多樣、多元的。看起來不同樣的世界也不一定不能溝通。

Q: 在你們的創作里,色彩和聲音也是無法分離的。
你的藝術其實打破了很多媒介的界限,有色彩的聲音、聲音的色彩、舞蹈、攝像等。你和內爾一起創作《橙子樹之聲》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你們在創作的時候受到什麼啟發?MR: 內爾做《聲音肖像》時發現所有人種的膚色聽起來都在橙色的範圍內,我們就創作了一個40分鐘長的舞蹈劇。

Q: 40分鐘,差不多是一個電影的長度了。能講講它的敘述結構嗎?
MR: 這是一個很抽象的作品,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像電影或小說那樣的敘事過程。它的結構更像交響樂或協奏曲。每個觀眾可能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Q:它真的很抽象。可能並不是每個觀眾都能理解它。但我相信,作品里的每一個動作,每一種顏色、每一個聲音、每一個道具都是為了傳遞你們的意圖。
NH:是的。作品里的每個細節都是我們精心設計的,都有意義。而且,這個作品每次演出時都有改變和改進的地方。比如,在第一版本里,舞台上有一個白色的浴缸。它象徵了沒有顏色的、狹小的世界。我們在世界各地演出,發現不可能每次都能用浴缸。後來我們改用黑炭來代表沒有顏色的世界。

Q: 作品還有一個氣球和一個硬紙皮盒子,這對於你們是不是有特別的象徵意義?
NH: 是的。氣球象徵著彩色世界,因為幾乎所有的氣球都有鮮艷的顏色。硬紙皮盒子代表沒有顏色的世界,因為當你把盒子合上,裡頭是黑暗的,看不到任何顏色。

Q: 在好幾個作品里,末尾都有這樣的一幕:一個舞者把氣球系在另一個舞者頭上戴的硬紙皮盒子上。這是不是意味你們希望來自兩個世界的人—有色彩的世界和黑白的世界—最終打破各自的界限或禁錮,可以走到一起。
MR: 是的。

Q: 以藝術的途徑向世界發出呼喚。
NH: 是的。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Stella Mccartney 宣傳品牌@Fashion

 Stella Mccartney選擇同名品牌淺色系的印花褲裝,用白色蕾絲圖案搭灰色布料的清新氣質look穿出復古風。圖/擷取自zimbio.com 

硬挺的大衣帥氣感十足,搭配窄裙與尖頭鞋,Stella Mccartney優雅俐落的都會女性風貌油然而生。圖/達志影像

2012/11/27 記者吳曉涵


保羅麥卡尼的設計師女兒Stella Mccartney穿衣風格一向不失她的「酷勁」,最近忙著跑時尚活動的她一連兩種風格的造型,完整秀出她專屬的「酷酷女人味」。

大衣搭窄裙
硬挺的大衣帥氣感十足,搭配窄裙與尖頭鞋,優雅俐落的都會女性風貌油然而生。仔細看她的大衣,除了顏色非常搶眼又能襯托白皙皮膚之外,剪裁也很有特 色。外翻領子以不同布料打造層次、下擺的不規則設計很有個性感,剛好也讓裙子有空間露出,Stella Mccartney不愧是自己品牌的最佳model。

印花褲裝
全身上下布滿相同印花的套裝已是最夯的潮流之一,Stella Mccartney選擇同名品牌淺色系的印花褲裝,用白色蕾絲圖案搭灰色布料的清新氣質look穿出復古風,有別於大多數玩成套印花的品牌愛用的深色 系,Stella Mccartney的淺色造型多了份夢幻氣質。

@Source: udn.com

川久保玲聯手愛馬仕 H&M看上紀梵希?@Fashion

 日本時尚大師川久保玲宣布將與愛馬仕 HERMES聯手推出絲巾系列。圖/Comme des Garcons提供
 愛馬仕的絲巾一向很受歡迎。圖/愛馬仕提供 


GIVENCHY近年最火紅的羅威納犬圖騰T恤很受歡迎,連女星莉芙泰勒都不惜男裝女穿,展現時尚魅力。圖/GIVENCHY提供 

 2012/11/27 記者吳曉涵 

聯名、聯名、再聯名,這絕對是這幾年品牌間的聯手創話題、刺激消費的最佳手法。前陣子H&M與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聯名產品才賣到翻天,近日,日本時尚大師川久保玲宣布將與愛馬仕HERMES聯手推出絲巾系列!

愛馬仕的絲巾一向很受歡迎,是自用送禮兩相宜的熱門單品。川久保玲這次將把愛馬仕mythical 絲巾--carré重新打造,推出兩個獨家系列,預計在2013年初上市。經典優雅的愛馬仕遇上古靈精怪的川久保玲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真是讓人太期待了!

另外,關於「聯名大王」H&M最新的合作對象,近日則有謠言指出預計是GIVENCHY紀梵希。這消息一出國內外許多時尚網、部落格都在瘋 狂轉載與討論,畢竟Riccardo Tisci 操刀的GIVENCHY除了持續推出廣受女星們喜愛的經典紅毯華服之外,每季新品更是不乏接近街頭文化實穿度頗高的單品,相當受歡迎。如果此一消息是真 的,我想H&M的業績又要再往上衝高了。對了,現在去應徵H&M員工的話可以先預購嗎?

@Source: udn.com

震后仙台,72小時實境體驗@Travel




臨海的仙台機場猶如去年「3·11」
東日本大地震后涅槃重生的坐標出現在眼前,進出的航班井然地運行著,一切都安好如初,宮城縣的主人們拉出了迎賓的橫幅。機場大廳中的一根立柱記載著大地震時海嘯入侵的標記——3.02m,看起來依然有些驚心。緊鄰旁邊的鮮艷壁畫出自石卷市小學生之手,他們以自己純真的笑容為人們加油。大廳直通仙台機場線,全部採用了無障礙設施。JR仙台站到機場的17分鐘速度,以及和東北新幹線、東北本線的連接十分方便快捷。車站口已經早早掛上了「七夕祭」最重要的裝飾物彩燈風幡。旁邊的許願樹上掛滿了寫在彩色紙條上的各種願望。震后1年4個月的仙台漸漸恢復了活力,充滿希望。

不大的如風居酒屋中已經賓客盈門。牛若丸(
武士源義經幼年的名字)形象的大紙燈裝飾在正對門口的牆壁上,桌上擺好了精緻的碗碟。前菜是酸甜爽滑的涼拌海草,像綠色的粉絲。緊接著的烤土豆泥和牛油果沙拉給味蕾帶來了嶄新的體驗。這一餐最令人垂涎的自然是傳說中仙台的著名料理炭烤牛舌了。切成片的牛舌厚度幾乎是中國國內牛舌片的20倍,只烤到5分熟的肉質柔嫩多汁,簡直就像在和美食盡情接吻。美食當前,大家自然要把酒言歡。這裡的東北日本酒正等著來個錦上添花,「田酒」、「十四代」、「飛露喜」,以及加了冰塊清甜爽口的梅酒讓整個居酒屋的客人們更加興味盎然。而以散鹽的烤枝豆作為下酒小菜,恰恰增添了清新獨特的地區風味。

為了趕上「七夕節」的「前夜祭」花火大會,
我們不得不結束意猶未盡的美食體驗。仙台的「七夕祭」是日本東北地區最大的節日之一,每年都會有超出當地人口兩倍的外地人特地來遊覽慶祝。七夕節日風俗據說始於400多年前的伊達政宗時期,人們為了祈求災禍不再重演,迎接主理五穀豐登、漁業豐收和長壽健康的田神。今年的仙台人為了感謝大地震後來自世界各地的援助,表達災后重建恢復活力的願望,定下了「願望、希望、感謝」的主題。今晚,一向以安靜著稱的日本大街小巷穿行著熙熙攘攘的人流,男女老幼各式不同的浴衣增添了美麗的夢幻之景,廣瀨川河畔絡繹不絕綻放的1.6萬發煙花絢爛繽紛,成為這傾城歡慶的一道豐盈背景。仙台的主幹道上如同開大會般坐滿了來觀看煙花的人們,通常都是全家出動。旁邊的小街上,人們在停車場中鋪開席子如同野餐,邊吃邊看邊聊。然而,一切依然秩序井然,垃圾也按照平時嚴格地分類投放。

一早,開始了去藏王御釜行程。宮城縣藏王町的山嶽觀光道上, 一片茂盛的翠綠, 稍稍拉開的車窗縫裡吹來了涼爽的山風, 空氣都帶著一絲清甜。雖然已經立秋,可是城市裡依然炎熱,
開通正好50周年的藏王迴音山道邊極目遠望,遠處竟然有了星星點點泛紅的霜葉,更遠處的山窪里白色的一小片積雪靜靜地卧著。藏王連峰橫跨山形和宮城,其中的刈田岳、熊野岳和五色岳三座山峰將火山口環繞而成一窪深27.6米的綠色湖泊,這就是方圓1020.5㎡藏王御釜。叫它是一口大鍋太形象了,裡面酸性很高的湖水隨著天光雲影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著顏色,靜謐得簡直有些神秘。湖中10米處是雙溫水層的分界,又為這片湖水增加了一層奇異。山風吹來,藍天上的雲朵似乎在追逐著自己的腳印。遊客頻頻舉起相機拍攝。只有湖水依然靜默, 透著一絲禪意。像極了中午路邊餐館里吃到的當地特產「白石溫面」,內里的情緒不溫不火,簡單柔韌之中卻蘊含著些其他的意思。

不品清酒不算來過日本,因此,清酒又被稱為「 日本酒」 。宮城縣著名的手工清酒釀製廠「 一之藏」 在我的想象中有些神秘。只有優質的大米和潔凈的水,才能出好酒,
而另一個關鍵的條件就是花費時間用心釀造。為了達到基本釀造溫度13℃的條件,夏天的酒廠已經停工,只有講解員為來客們講解著釀酒的步驟。糙米經過加工分成不同精純度,精純度越高釀造的酒越高級。用的是廠內潔凈的井水,加工、洗米、浸泡、蒸米、冷卻、三次加水制糟、三周的發酵、四天的分層提純,難怪「純米大吟釀」如此醇厚,蘊含著來自土地力量的稻米的精華之力。

從仙台搭乘新幹線去平泉,這裡有兩座歸入「世界文化遺產」
名錄的古寺:毛越寺的凈土庭園和中尊寺的金色堂。毛越寺是軍事要衝,當年鎌倉的武士正是從這裡入關。法號遮那王的源義經和武藏坊弁慶也曾經在這裡的大金堂元隆寺修行過。如今,這座平安末期建成的宏偉寺廟已經燒毀,空留遺迹。所幸以大泉池為中心的凈土庭園成為平安時代的伽蘭遺構,庭園以海島為原型,從海中運來的石頭構成了粗獷的氣質。其中的「立石島」是毛越寺的象徵,但是在這次大地震中傾倒。我們正好看見調查、維護現場,這也算對當年修築庭園技術一次深入研究的機會。

以「暖胃湯療法」而聞名的峩峩溫泉隱匿在藏王連峰中,
遠離都市的喧囂。老闆竹內宏之已經是溫泉的第六代傳人。他曾經在東京工作過,之後還是選擇了悠遊于山水之間的生活方式。溫泉不大,十分安靜的空間中客人也不多,可是每一處地方看得出來都經過了精心打理和布置。牆上的淡彩鉛筆花卉尤為引人注目,原來竹內先生的母親竹內則子,每個月都會在仙台的一本情報雜誌《りらく》上連載她的文章《生活在莪莪》,她的好友淺井浩子便協力為這些文章配上插畫,想想都覺得頗有情趣。室內溫泉分男湯「鹿之湯」和女湯「峰之湯」,戶外溫泉有分浴,也有混浴。夜晚的山裡已經有了初秋的涼意,泡在熱騰騰的「湯」里,抬頭望明月星空,真是無比愜意的放鬆,在每日繁忙中皺縮的心也慢慢地舒展開來,正如看著一瓣蓮的舒展。

從8月6日到8日的「七夕祭」已經開始,自然不能錯過。
繁華的一番町、中央通路上一路掛滿了絢麗繽紛的「紙花綵球、風幡」等裝飾物。仙台特有的「七飾」包括:「短冊」(剪成長方形的彩紙)、「紙衣」(用日式和紙做的和服)、「紙鶴」(用正方形的紙折成的鶴)、「巾著」(用紙做的緊口的小口袋)、「投網」(用紙做的捕魚用的網)、「紙簍」(用紙做的筐)和「風幡」(用彩紙做成繡球,下面連上長長的風幡)。色彩豐富的風幡如同華麗的簾幕綿延不絕,摩肩接踵的人流時不時就被淹沒在風幡之中。

1904年秋的留學生魯迅來到東北大學的前身「
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不常的仙台生活成為他下定決心踏上「棄醫從文」的契機。校區中的雕塑園內,靠近路邊的魯迅青銅胸像依然醒目,他仰頭看向的是當時的故國還是未來?魯迅曾經學習過的地方仙台醫學專門學校講義室保存至今,以「魯迅的階梯教室」而聞名。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攝影藝術:城市景觀的玄學@Photography









2012-11-15 
 
Gabriele Croppi,意大利攝影師,出生於1974​​年。 

《I got you babe》(標題來自Tumblr用戶),來自他的系列作品《Metaphysics of the Urban Landscape》(城市景觀的玄學),該系列作品大多拍攝於世界各地著名的地標建築,通過強對比的手法,將人物好似置於舞台劇的中央,建築成為佈景, 充滿戲劇性。

香港玩具大王幼子蔡加讚的接班之路@People

2012-11-01 

26歲的蔡加贊已經是香港企業界嶄露頭角的新人。擔任喜運佳鐘錶集團(Halewinner)主席的這兩年來,他成功讓這家位於世界最大的豪華手錶市場、 位列五大豪華手錶經銷商之一的企業淨利潤翻番。但同時,他也在豪華手錶需求近年來急劇增長的中國市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蔡加贊應該能克服 這些阻力,實際上,這是他的父親為他仔細設計的一條接班路線。蔡加贊是億萬富翁蔡志明的獨子,也是這個世界最大玩具製造商家族的唯一男性繼承人。在帶領喜 運佳獲得成功之前,蔡加贊已經在家族控制的旭日實業(Early Light Industrial)旗下的玩具工廠和地產企業裡磨練了好幾年。 

2008年以來,全球的玩具產業再也無法恢復到經濟危機前2007年的全盛時期。作為玩具製造業龍頭,旭日實業也因為消費者減少購買價值數百美元的高價玩 具,年收入逐年遞減——從2007年至今已下降了近30%。但蔡志明用智慧戰勝了嚴峻的經濟衰退,他很早就將企業重心轉向了香港超級紅火的房地產市場。從 2007年至今,房地產成為了企業收入的穩定來源。 

蔡加讚的小型轉角辦公室位於尖沙咀東側一棟毫不起眼的12層寫字樓裡。這裡是香港交通 最繁忙的地段之一,蔡家12年前買下了這棟樓。樓旁邊幾步路,是一幢現代化的塔樓式停車場,也在兩年前被蔡家買下。 “我什麼都得學,因為我是家裡的獨子嘛。”他開玩笑道,“我做的事情非常多元化,從工廠生產,到房地產,到零售業。這給我提供了寬闊的眼界。” 

但 今年年初,當手錶的銷量開始顯出下滑的態勢—​​—特別是到夏初已經進一步下滑了20%,這給蔡加讚的視野蒙上了一層陰影。儘管喜運佳還是憑藉在銅鑼灣新 開的零售店以及引進豪爵(Roger Dubuis)這樣的頂級品牌,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一些頹勢。但蔡加贊發現市場出現了一個重大的轉變:來自中國大陸的顧客對售價在15萬港幣(2萬美元)以 上的頂級豪華表,似乎一下子沒了胃口。 

蔡加讚說,旭日實業在喜運佳一共投入了16億港幣的資產,包括一些併購行為和在香港、澳門及中國大陸增設零售店,從11家增加到了31家。喜運佳去年的利潤是1億港幣,但今年可能要打個對折。以資產量計算,手錶零售佔了整個家族企業大約5%的體量。 

在 一些關鍵時刻,蔡志明會出手把握家族企業的大方向。他們一家常常會在午夜開會,全家在各自的公司開好晚間會議之後,一起回到家族府邸(在香港和深圳邊境附 近)。 “最近,他(蔡志明)告訴我他覺得手錶零售業仍然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但他警告我小心市場進入衰退週期,”蔡加讚說道,“我父親說,這個世界正陷入瘋狂, 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方面。” 

蔡加贊回憶自己小時候很少能見到父親,父親那時正忙著在深圳的工廠里為美泰(Mattel)和孩之寶(Hasbro)這些美國玩具巨頭代工趕製玩具。 

“我很少有時間陪孩子,我都交給了我太太。目前他們都成長得很好,”66歲的蔡志明說道。他是一個工作狂,無論客戶大小,他都會親自接待。他說,經過了 30多年,他仍然深愛著玩具製造業,會工作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天。 “房地產是我們現在業績最好的業務,占到集團總收入的50%到60%,”他說,“但玩具永遠都是我們的根。” 

蔡志明對三個子女的教育包括 從他們剛剛識字起就帶他們參觀廠房,當他們十幾歲時就讓他們在工廠裡實習,讓他們了解巨大的生產機器、幾萬名工人、酷熱的生產環境和客戶是什麼。逐漸地, 每個孩子都開始直接跟著父親工作。長女蔡加敏在出嫁前,一直是負責企業的全球市場營銷;二女兒蔡加怡是父親現在最得力的助手,主管房地產業務和一家家族控 股的上市醫療服務公司:康健國際(Town Health)。而蔡加贊是家族的獨子,最終將接管整個家業。 

蔡加贊幼時,收到的生日禮物總 是自家工廠生產的美泰X戰警或者名車車模玩具。他少時被送到緬因州的伯維克中學(Berwick Academy)讀書,當時14歲的他是班上唯一一名亞洲學生,所以他別無選擇,只能遵從美國的生活方式。當他進入南加州大學有權自己選擇課程時,他的父 親建議他在國際關係的專業之外,再加修商學課程。他聽從了父親的建議。而事實上,蔡志明在高中畢業後就進入玩具製造業,直到20年後才進修EMBA。他認 為工作經驗更為重要。 

“他覺得工作中的實戰訓練是最重要的。他希望我能提前回香港,比競爭對手更早地開始工作。所以我提前一個學期讀完了學位,2007年初就返回了香港。”蔡 加贊說。作為獎勵,他得到了一輛價值一千萬港幣的蘭博基尼雷文頓限量版跑車(Lamborghini Reventon)——現在,這輛車還升值了。因為它是目前蘭博基尼最貴的一款公路車,全球只銷售了20輛。蔡加讚的是第二輛。 

回到香港 後,他投身房地產業,策劃改建了他父親剛從摩根斯坦利手中買下的一棟老城區的老舊商場。他為商場引入了更有活力的品牌商家,並將餐飲商舖的數量控制在 30%以下。商場的營業收入逐漸提升。 “我將餐飲商舖的數量控制在30%以下,因為太多的餐飲店對商場沒有好處,前來吃飯的顧客吃完後不會在商場里呆很久,”他解釋道,“商場裡的零售商舖越 多,顧客就會逛得越久,也就會花更多錢。” 

然後,他又到玩具廠的30多個部門去輪了一圈崗,主要工作是從中國技術學校中招募工人,同時也重新學習了玩具的設計、生產和銷售,這些和他小時候實習時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而就當蔡加贊和很多香港白領那樣開始在業餘買賣股票,他的父親叫他把股票全部清倉離場,那剛好是在經濟危機爆發前的幾個月。 “他說股票和電腦上變化的股價會讓我分心,”蔡加讚說道,“他是對的。” 

“我的父親非常直率,他會直接指出我的錯誤,”蔡加讚說道,“我從父親身上學到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勤奮工作和​​從錯誤中學習。” 

隨 著時間推移,蔡加贊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獲得了旁人垂涎的聲望和地位。他是深圳最年輕的政協委員,在未來計劃發掘投資機會的廣西,他也擔任了類似的職 位。在房地產大腕和其他企業家圈子裡,大家叫他“小蔡”。比如中國最大的煙草香精生產公司華寶國際的創始人朱林瑤就這麼稱呼他。 

蔡加讚說,目前最大的壓力不是來自父親,而是自己。 “現在,我必須自己做決定。任何一個小小的決定都會影響整個手錶公司,以及公司400多個員工的家庭。”
他將怎樣應對? “我一直都喜歡自己親自解決問題。現在,我時常告訴自己,不要站在被動的角度看問題。我會嘗試將問題交給手下解決。”他說,“親自處理問題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但同時,鍛煉手下也很重要。”

@Source: 福布斯中文

世界上第一台3D照片打印機:Omote 3D@Design









2012-11-13

也許我們都應該記住這個日子,2012年11月24日,從這一天開始,如果你想拍攝一些照片,那麼,你不但可以採用普通的方法將之沖印出來,還可以採取3D打印的方法來將照片處理成模型(公仔): 

來自日本一家名為Omote 3D公司(官網)的技術,他們研發除了世界上第一台3D照片打印機 ,並打算在今年的11月24日起,在日本原宿的Eye of Gyre展廳展出,直到明年1月13日。期間,遊客可以前往嘗試,拍攝照片之後,將照片處理成三維模型——當然,這種領先於時代的服務,價格也不便宜,打 印一個小型(10厘米高,20克重)的模型就要264美元,而中等大小(15厘米高,50克重)的要403美元,大型(20厘米高,200克重)的,哦, 則需要528美元。 

——好吧,我們祈禱柯達不要破產,然後把3D照片打印推廣到街知巷聞吧~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