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013

安迪•沃霍Andy Warhol就是時尚本身@Art

《安迪•沃霍∶十五分鐘的永恆》目前正在香港藝術館展出,展期長至2013年3月31日,超過468件來自美國匹茲堡安迪·沃霍美術館的藏品。美國藝術家安迪·沃霍死於1987年,本次亞洲巡迴展《安迪•沃霍:——十五分鐘的永恆》旨在紀念其逝世25週年。 

安迪•沃霍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除了是波普藝術(Pop Art) 的領軍人物及倡導者外,亦是電影導演、作家、搖滾樂製作人、出版商,更是紐約社交界、藝術界頂級明星式藝術家。他就是時尚本身。 

這 次展覽的標題來自安迪·沃霍的一句名言:“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這亦是他留給我們的時尚娛樂觀念。他曾買下電視頻道的某個時段,每天都出現在 那裡,隨便說點什麼,或者什麼都不干。而他在自己工廠中所拍的片子,基本上就是靜默的個人特寫,他成為影響整個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藝術與時尚生活的 時代偶像。 

藝術與生活的結合始成波普藝術的本質。藝術家通常運用類似照片處理技術的繪畫方式和極少關注細節的雕塑手法,對現實冷嘲熱諷, 安迪•沃霍在這方面走得更遠,更能體現“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的含義。讓後人從安迪•沃霍的“非原創”中汲取靈感,即使只是為博大眾一笑,安迪的15分鐘 因此永恆。 

另一方面,安迪•沃霍的流行和美國社會的消費主義、商業主義、名人崇拜密不可分、緊密相連。安迪·沃霍的作品大部分是針對消費 社會、大眾文化和傳播媒介的產物。他最出名的作品,是把那些取自生活或大眾傳媒的圖像,如坎貝爾湯罐、可口可樂瓶、美元鈔票、蒙娜莉薩像、瑪麗蓮•夢露及 毛澤東頭像等,作為基本元素在畫上重複排列。 

安迪•沃霍以商品取代語言,並讓時裝作為大眾消費品的特徵徹底宣洩,使波普形成一種大批量生 產和機器複製所產生的文化。我們今天所使用的服裝印染和印刷品的印刷出的色彩效果,以及名人頭像大特寫、日常事物的重複出現等等,就是延續自安迪•沃霍的 照相凸版印刷技術和絲網印刷技術的運用效果,是他發起了“特殊印刷出的絢爛色彩效果、名人頭像的大特寫、某種日常事物的重複出現都成了波普的標誌特色”。 1962年,安迪•沃霍開始摒棄了以前傳統的作畫方式,將商業上的照相凸版印刷技術、絲網印刷技術運用到繪畫上,並將湯罐頭、可口可樂瓶、瑪麗蓮•夢露的 嘴唇反復重疊成一種藝術時尚。 

香港藝術館在此次專題展覽中介紹中說“展出多幀繪畫、手稿、攝影、絲網印刷作品,展品涵蓋安迪•沃霍自 1950至80年代的精彩創作和較少曝光的原稿和素描,並同場展出大量由安迪•沃霍的藝術家朋友或記者拍攝的珍貴照片,讓觀眾可以一窺這位叱吒一時的藝術 家多姿多采的社交生活和鋒芒畢露的一生”。展品亦包括安迪•沃霍親自蒐集而成的“時間囊”,當中珍藏了藝術家日常生活中接觸過的用品、旅行紀念品、信函、 生意紀錄、報刊和照片等。展覽特別為香港觀眾公開展示“時間囊-2​​3”的部份內容,包括安迪•沃霍於1982年到香港旅遊時收集的各種物品。
為配合展覽,展館同時放映安迪•沃霍的電影和錄像作品,讓參觀者全面認識他的藝術成就。
作為時尚本身的安迪·沃霍,他即時尚本身。

@Source: 福布斯中文網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