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013

福布斯亞洲年度商業人物張忠謀:壯士無暮年@People



時間是2005 年,74 歲的張忠謀業已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候:全球經濟已從“後千年”的低迷中復蘇,而他的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SMC, 簡稱“台積電”)又開始在電子行業掀起新一輪變革的浪潮。 

上世紀80 年代以前,從電腦到收音機,所有儀器的芯片供應商基本上都得花大成本自行設計芯片並在自己工廠中加以生產。張忠謀在80 年代中期找到了一個利基:專業工廠服務(又稱“晶圓代工”),客戶是那些願意將設計好的芯片外包給一些不知名台灣公司的企業。這一選項的開啟為工程師出身 的創業者清除了財務上的巨大進入壁壘,掀起了創新與降低消費成本的浪潮,為如高通(Qualcomm)和博通(Broadcom)等一系列年輕企業創造了 財富。更老的業界巨頭,如飛利浦電子(Philips)和AMD 也會找到台積電。 

到了2001 年,《福布斯》國際版就將張忠謀—— 這位出生於中國大陸的麻省理工學院(MIT)與斯坦福畢業生因在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呆了二十個年頭而說著一口帶美國南方口音的英語——搬上了封面,文章題為《催化劑》(TheCatalyst),著重介紹了台積 電在加速行業創新中起到的關鍵作用。經過春風得意的四年之後,張忠謀退出這家最初由他參與從政府研究實驗室分立出來的公司,將CEO 重任移交給了蔡力行。 

結果卻沒有讓他如願。 “我一直都認為這家公司存在著更大的潛力,”張忠謀在評論蔡力行任職期間的業績時說,“這並沒有發生。有的只是原地踏步。”公司對生產的芯片實施了大幅降 價。到2009年,又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降臨,台積電當年第一季度幾乎一分錢都沒掙到。表達抗議的被裁員工甚至堵在了張忠謀的家門口。 

雖然張忠謀仍然留任台積電的董事長,但他的個人持股不到1%。他對未來科技業的發展憂心忡忡。他感覺到,雖說行業需求勢必會恢復,但“投資非常非常之少”。於是,蔡力行被判出局,78 歲高齡的張忠謀重新扛起CEO 大旗,令投資者吃驚不小,一度還導致台積電股價下跌。 

就這樣,因為擅長利用電子行業的盛與衰來為自己利益服務而聞名已久的張忠謀,翻開了他輝煌職業生涯的又一新篇章。自複出以來,張忠謀引領台積電創出 了該公司有史以來最佳業績。其在紐交所掛牌交易的股票價格在今年漲至十年高點;2012 年利潤有望突破歷史紀錄。今年三季度的淨利潤躍升62%,達到17 億美元。由於他最近創下的這些業績,且基於其在引領行業變革上的成就,張忠謀當選2012 年福布斯亞洲年度商業人物。
台 積電,這家在台灣與業內享有盛名、但出了台灣和這一行業就默默無聞的企業,已經將曾經的對手遠遠拋到身後,其當前市值在專業芯片製造商中已僅次於美國的業 界龍頭英特爾(Intel)。而它與英特爾之間的差距也正在縮小。隨著台積電開始構成切實可感的威脅,英特爾高管馬克· 玻爾(Mark Bohr)據說曾批評張忠謀的代工承包模式,稱其終將由於技術複雜性的不斷上升而“崩潰”。
張忠謀不同意此說。他堅信,裝配一間工廠所需的投資有增無減,這只會提升—— 而非減少—— 芯片生產的外包需求。當今約有三分之一的行業銷售採用外包生產,而他預測這一比例還將繼續上升。
近 期的投資者也紛紛在他這邊押注。受到被張忠謀稱為行業內“第三大遊戲規則改變者”—— 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芯片—— 的推動,台積電業務蒸蒸日上。繼80 年代的PC 繁榮和之後的手機業興起之後,這些新型芯片再次在行業中掀起波瀾。與英特爾不同的是,台積電與一系列崛起於無線技術大發展的贏家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並且 能夠從中獲利,其中就包括高通與博通。
若沒有台積電作為高通芯片的最主要生產商,高通總裁斯蒂夫· 莫倫科普夫(Steve Mollenkopf)說,“就沒有今天的我們。”作為iPhone 芯片供應商之一,高通完美體現了芯片設計公司與張忠謀的晶圓代工模式日益增長的影響力:高通市值於今年首次赶超了不可一世的英特爾。
下一 個出現在台積電客戶名錄上的有可能會是蘋果公司。據一些分析師的分析,蘋果目前將iPhone 的一些關鍵芯片外包給了三星,但隨著它與這家韓國合作夥伴的競爭與訴訟不斷升溫,蘋果有可能在2014 年前將至少部分芯片的生產轉移到台積電。 “台積電贏了”,打敗了早期競爭對手、將代工模式打造成了產業生力軍,在台北主持亞洲地區半導體行業事務的麥肯錫(McKinsey)合夥人比爾·懷斯曼 (BillWiseman)說,“他們若不投資”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那就太不可理喻了”。
對年輕時的張忠謀來說,當初的芯片行業完全 是另一番景象—— 在中國度過了一個動盪不安的童年之後,他隨家人來到美國,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半導體還是一塊誕生不久、尚未自立門戶的業務。製造商如飛兆 (Fairchild)和IBM 等自行設計芯片並在自己的工廠中加以製造。在另一家早期行業領軍企業德州儀器,張忠謀獲得了立足之地,並稱在80 年代中期就已經看到晶圓代工服務將成為未來業內的大勢所趨。大約在同一時期,新的設計工具向市場新進入者打開了大門,如果生產成為可能,那就萬事俱備了。

台灣政府也將目光投向了芯片市場。當時身為美國公民(至今仍保留美國國籍)的張忠謀於1985 年前往台灣擔任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院長,不久後便出任工研院新設立的商業分支台積電的董事長。 “我當時就覺得,台灣向我提出了一個於我而言頗為新奇的挑戰。”
他 有一種迎難而上的精神。台積電當時的技術實際非常落後,而且來自美國的生意寥寥無幾,如今擔任台積電副董事長的曾繁城表示,他當時正負責主持工研院的研究 工作。曾繁城回憶說,張忠謀在一次出訪美國時看到了一種新的生產工藝,回台之後便問,“為什麼你們就不知道這個?”曾繁城回答說:“莫里斯(張忠謀的英文 名),這不公平。我們這裡的學習週期要慢一點。” 

張忠謀憑藉其不屈不撓的作風,開始著手改變這一狀況。如今,台灣已成為各類電子科技中的領軍者。
帶頭打造出這一優勢的人從來不甘心充當配角。曾繁城記得,在張忠謀搬回台灣後不久,兩人就開始練起了網球,雖然誰都不太精通,但張忠謀卻很快就放棄了。 “這給我的感覺是,當他做一件事的時候,他就一定想要做到最好。”曾繁城說。
最 終張忠謀在事業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台積電的業務開始起飛,與之一起飆升的還有1994 年台灣掛牌上市的股票價格。 1997 年,台積電又成為台灣第一支在紐交所上市的股票。台積電今天的客戶清單中包含了很多全球最大的芯片供應商,大部分屬於“無廠”公司—— 因為他們都沒有半導體生產廠房,委託台積電這樣的公司代為製造,同時保護他們的知識產權。

“我們兩家總共已做過100 億美元的生意,”致力於為電腦遊戲提供技術支持的加利福尼亞公司英偉達(Nvidia)CEO黃仁勳說,他記起1995 年的某天,張忠謀在談生意時說道, “我赴湯蹈火也要拿到你生意。”
後來,2001 年的一天,張忠謀忽然造訪黃仁勳位於加州的辦公室,並按照他的做事風格,就英偉達的規劃記下了密密麻麻的筆記(“他的筆記[ 集合] 想必包含了一大截精彩紛呈的歷史,”黃仁勳說,“然後他就走了”)。
直到張忠謀告辭以後,黃仁勳才得知,此前離異並帶有一女的張忠謀當時正在加州,與剛剛成婚的妻子張淑芬共度蜜月。
“真不知道Sophie(張淑芬英文名)知不知道這事。”黃仁勳笑說。

不 管是私下為人還是在商場打交道,張忠謀​​都以誠信正直著稱。就在今年,他還被拍到乘坐檯鐵電車上班,狹小的座位幾乎無法供他打開手中的報紙。 1998 年,他作為投資發起人之一,與另外50 名科技界高管一起創立了後成為台灣必讀極客報紙的《電子時報》(Digitimes),他在第一次董事會會議上就表示,編輯團隊絕不能受到干涉。 “他給台灣的各行各業都樹立了一個很高的參照標準。”《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表示。 (張忠謀仍在《電子時報》擁有一小份股權,但已於數年前離開董事會。)

“他對誠信正直的強調是關鍵所在。”台灣電腦製造商宏碁(Acer)聯合創始人之一施振榮表示。施振榮於2000 年加入台積電董事會,他將2009 年張忠謀重掌CEO 大權後台積電士氣的大幅提升歸功於張的作為,“通過加入他的董事會,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施振榮說。
“他很像我們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艾文· 雅各布(Irwin Jacobs),”高通的莫倫科普夫說,“他是一位在科技上卓有成就的老派紳士。他很看重與生意夥伴之間的相互了解。”
台積電還繼續為簇生在其周圍的行業樹立榜樣。明年該公司的資本支出將達到整個台灣的八分之一。由於芯片在各個行業的重要性,台積電對從機器設備到汽車零部件的台灣各個產業的全球競爭力起到了扶持作用,宏碁施振榮表示。
當 初抽身離開給了張忠謀更多時間用於閱讀(他會若有所思地抽一支登喜路香煙)等業餘愛好,比如橋牌,他認為橋牌與商業戰略之間存在著共通之處:“全盤考慮、 顧全大局。”但就算是複出之後的現在,他也會用足夠多的時間放下自己最喜愛的書籍,定期慢跑健身,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81 歲的他仍然和十年前沒有兩樣。基因也站在他的一邊:他今年剛剛去世的母親享年102 歲。 

2009 年, 當張忠謀重出江湖領導台積電時,他大幅增加了公司的研發支出—— 該部門員工數增長了七成,在全體3.6 萬名員工中占到了5,000 人。 “隨著摩爾定律的不斷應驗,你需要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源以保障它的延續。”他所說的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個有關計算能力無限擴張的行業公式。更具爭議的是張 忠謀對資本支出的急劇提升—— 從蔡力行任上的每年20 億美元左右增加到今年的90 億美元之巨。 

“我們仍然受制於市場的周期波動,但我們的營收與利潤已經上升到新的台階,我們與以往競爭對手之間的技術優勢也已經拉大。”張忠謀說。如今,以其現在所達 到的高度,台積電正逐漸與兩大巨頭—— 英特爾和三星電子的芯片部門——形成鼎足之勢。在11 月初出席福布斯亞洲舉辦的活動時,張忠謀婉拒了將兩者中任何一個稱為“對手”,表示他仍將作為台積電當前客戶之一的英特爾視為“朋友”。 “但是,”張忠謀說,“當然,在技術上進行自我提升的同時,我們也遇到了新的競爭對手。這就是生活。”他笑說。 

台積電與三星之間的競爭最 為針鋒相對。這家韓國公司一邊為蘋果製造芯片,另一邊卻正日益成為蘋果的競爭對手及專利侵權案的被告。不少人預期蘋果將逐步限制這一供應關係,而根據摩根 大通(JPMorgan)9 月發布的一份報告,該舉措最早可能在2014 年使台積電從中受益。該報告顯示,來自蘋果的業務將為台積電貢獻當年營收的兩成。張忠謀稱這些報告實屬“猜測”,但他也表示:“蘋果絕對是一個潛在客戶。 其自身不從事半導體生產。蘋果可能會設計半導體和集成電路,但不會親自製造。”這就使蘋果成為張忠謀代工業務潛在客戶名單上的首選。

過去幾年中,台積電與英特爾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尤其考慮到在眼下的智能手機熱潮中,功能相對有限的芯片就足以成事,因此英特爾所依賴的性能強 大、價格高昂的個人電腦芯片增長十分有限。 “他們擁有很好的工藝與生產技術,但卻沒有智能手機公司需要的產品。”台北的一名芯片行業獨立分析師馬特· 克利裡(Matt Cleary)說。
但這是一個賭注巨大的遊戲。生產成本正日趨上升。在生產晶圓的所有成本中,為達到前所未有的精細程 度所需的平板印刷機所佔的比例出現激增。 10 月份,台積電向平板印刷機製造商ASML 投資將近10 億美元—— 此前英特爾與三星已相繼在該公司入股—— 試圖以此“緊跟(為客戶)削減成本的時代步伐”,張忠謀表示。摩爾定律從理論上說也許是可以實現的,但更具挑戰性的可能是經濟環境,克利裡表示,附和了英 特爾公司玻爾的說法。張忠謀則表示,在新型三維芯片的推動下,這條定律至少還能延續10 年。
在張忠謀看來,他的工作中有足夠多的事情要 忙。 “我沒有任何改變目前狀態的計劃。”他說,在他接受采訪的會議室中,牆上掛著的都是他現任妻子的畫作。儘管如此,他2012 年春開始在公司實施的聯席運營長計劃—— 由這三人向張忠謀匯報工作—— 可能為接班人的成長鋪平道路。張忠謀表示,這一改變是為了培養優秀的思考者,他們同時也要能打理生意。 “我真心希望能培訓更多的商人出來。這三名聯席運營長每人都曾領導過某個部門,但他們從未真正接受過一個商人所需面臨的挑戰。而且他們僅僅是自己所轄部門 內的策略師。而我相信,一名好的商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名好的謀略家。”
對這三人的提拔也將給他們手下的員工提振士氣。張忠謀說他自己親自擔任著六名副總裁的導師。
產 能的節節攀升不會對利潤率帶來衝擊,這位CEO 表示,“2012 年也許會有一個好年成。但我真心覺得2013、2014和2015 年會好過2012 年。”何出此言? “因為我們還只是站在移動產品浪潮的開端,”他表示,“在這裡顛覆遊戲規則的是移動產品,還有其他的新型的數字設備。”
可見,張忠謀對台積電的信心,一如其在四分之一個世紀前開拓晶圓代工模式時的躊躇滿志。 “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在這個行業你非樂觀不可—— 有據可循地樂觀,”他補充道,“我覺得我有充分的理由樂觀。” 

張忠謀的媒體形象
 
迎難而上
憑藉不屈不撓的作風,張忠謀改變了台灣電子業落後的狀況,一躍成為該行業的翹楚。
 
誠信正直
張忠謀給台灣的科技界樹立了很高的標準,是個卓有成就的老派紳士,很看重生意夥伴間的了解。
 
樂觀自信
張忠謀對台積電的信心,一如其在四分之一世紀前開拓晶圓代工模式時的躊躇滿志,“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有據可循的樂觀。”
 
譯丁盈幸

@福布斯中文網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