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2013

著名建築師張永和設計的本質是改善生活@Arch

摘要:張永和,中國建築師,建築教育家,非常建築工作室主持建築師;美國註冊建築師;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建築系碩士;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負責人、教授;2002年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5年9月就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 

張永和一張嘴,就是胡同味兒,悠悠的帶著兒化音,說什麼都像跟你商量,漫不經心地抖個包袱。他把“設計”這個詞完完整整地念成“shè jì”,那個“計”字決不發輕聲,似是要強調兩個字皆有含義。讓他給自己的講座起名字,他說就叫“設一個計”。
一 開始,人們說,這是“張開濟的兒子”,後來張永和做出了二分宅、席殊書屋,最終成了普利茲克獎評委團裡的首位中國面孔,大家才改口說“張開濟是張永和的父 親”。 9月30日,《張永和:唯物主義》作品展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幕,除了建築之外,也有張永和在其他領域的設計作品。 

挫折感強烈的那些年

1993年到1996年這三年之間,張永和都在中國美國兩邊跑,忙了3年,“什麼事也沒干成”。那是張永和挫折感特別厲害的時候。 

“我覺得不行,兩邊跑,教書我也不踏實,對不起學生,國內業務我也顧不好,所以我最終決定回到北京。”他剛從國外回來時,很少有人懂他的設計。剛回國的那幾年,方案做了很多,卻還是沒有建築做出來。 

結 果,張永和的第一個建築是自己的住宅。半年裡他和夫人魯力佳做了四五個設計,只有一個蓋成了,而且是只畫了個草圖,就被人拿去蓋了,結果—“可想而知,一 塌糊塗。”張永和的挫折感更強了。後來他發現中國不承認個人,只認公司,又回到美國後就註冊了一個公司,花了7.5美元。公司需要個名字,因為那時候他們 老蓋不成房,魯力佳就開玩笑說取名叫“非建築”吧,也就是無建築的意思。張永和說,那誰來找我們蓋房子呢?再加個“常”字。這就是“非常建築”的緣起。 

“非常”兩個字,也不是沒有實際意義,張永和當時已經覺得中國建築有問題:“當時我確實有點想法,我覺得中國的建築過於強調造型,已經很怪異了,我腦子裡想,如果這些是正常建築,那麼我們想建的可能就是非常建築了。” 

張永和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後來冒出了各種有外號的著名建築:“哪想到,現在的中國建築比當時怪太多了。現在可能倒過來,滿大街都是非常建築,我們在做的才是一種正常的建築。”
中國當下的建築太過怪異,張永和麵對的業主也經常對“亮點”二字有要求。業主們看到他的設計,總是問:“你的設計為什麼沒有讓我們眼前一亮?”張永和麵對這種問題直撓腦袋:“我也不知道。我特別有一個衝動,就是打開一個電燈讓他眼前亮一下,把這問題解決了。” 

說到設計,張永和的第一個問題是:“設計的目的是什麼?是跟藝術不同的。這一點常常被混淆。藝術家自己覺得都能做設計,設計師去羨慕藝術家,這就有點不對。每個設計都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反思,設計幹什麼?” 

張永和的答案是:“設計是個有用的東西。第一個目的很簡單,使咱們的生活稍微改善一點,有些很具體的問題需要解決。這跟藝術不一樣。”掛毛巾的棍兒離牆近離手遠,讓人每天用得都覺得不對勁,這才是張永和眼裡的“設計問題”。 

有了這個哲學之後,張永和對當下中國的某些建築看法就很清晰:“房子是要被使用的,我對中國對奇觀性、地標性建築的熱衷十分警惕。不應是為了設計而設計。設計,是因為在那種情況下必須設計。它不是錦上添花,不是商場裡那些沒有太多意義的選擇。” 

他 更願意把設計和生活、過日子相聯繫:“過日子不是老要眼前亮一下,很多事情我們要做,體驗到生活的一份愉悅。”他覺得理想的城市圖景也跟生活有關:“早晨 起來一下樓,隨便吃點油條豆漿,過馬路就上班了。享受在街上偶然購物的樂趣,有店打折就撈點便宜貨,不是開個大汽車到購物中心狂買一小時然後吃一禮拜冰凍 食品。到了晚上12點,想下樓吃碗麵就能吃到。”
張永和給用友軟件園I號研發中心設計辦公樓,先去研究程序員的工作方式,發現他們經常要 加班。張永和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讓人多出來走動”:“但建築師不能嚷嚷讓人出來,只能用設計讓他願意出來。”他參考了北京四合院的原理,室內外空間的融 合,為居民提供了一個接近大自然的環境,引導人出來。最終的設計方案是:只有三層,進深很淺,保證自然通風和日照條件;研發中心由三棟相互連通的建築構 成,兩個主要的院落坐落在這三個建築之間,還零散有些不同高度的小院子和天台。結果是,程序員們真的願意多出來,散步、做操。這讓張永和很得意:“這個事 情軟也軟,真的是有用的,有益人的健康。說明設計成功了。” 

為“文革”設計“十年大事記館” 

今年是張永和父親張開濟誕辰 一百週年,他還專門寫了文章回憶父親對自己的教育,他的確是因為父親才學了建築。 1977年剛恢復高考,張永和選專業,想學油畫無奈畫得太差,數理化又不好學不了理工科。父親建議他也學建築:不用畫得太好,也不要太​​多數理化知識。 張永和就報考了父親的母校南京工學院,結果真的中了。 

儘管子承父業,但張永和和父親的理念卻不盡相同。甚至《東方之子》去拍攝張開濟的素 材,張永和直接對著鏡頭說:“我和父親除了面貌像外,建築理念都不相同。”當記者問及和父親的分歧時,張永和這樣概括: “中國的教育體制實際上是屬於古典建築,而我在美國接受的是現代建築的教育,是本質上的差別。” 

和其他建築師不同的是,張永和見過父輩建築師的付出,也見過他們受過的災難。張開濟設計友誼賓館,屋頂是禿的沒弄完,因為當時有人批判他這麼設計太浪費,這是張開濟第一次受批判。第二次受批判則是人們質問他,為什麼不堅持,怎麼留個禿屋頂? 

“都是政治。”張永和說。提到父親那一代的建築師們,梁思成、陳占祥、華攬洪,張永和覺得大家對他們了解得還是太少:“媒體都知道梁思成,不知道建設新北 京的梁陳方案是他和陳占祥一起做的。”因為政治,父輩建築師們職業生涯都不算長,還有各種奇怪的阻礙,但是張永和佩服老先生們還能有這麼多貢獻。 

張永和最近在做的項目也跟父輩們的歷史有關:“建川博物館十年大事記館1966-1976”,名字很​​複雜,幾經更改最終確定。 

建 川博物館群落在成都大邑縣的安仁古鎮,由商人樊建川創辦,在鎮上蓋了20多個和歷史有關的博物館。張永和的“非常建築”受邀設計“文革”時期相關物品的紀 念館。這個館一開始叫“文革海報館”,後來改叫“文革主題館”,最後變成了“十年大事記館”。 “反正中國的事兒吧,就老變。”張永和說。 

在 安仁的20多個紀念館中,張永和接受的這座館工期最長、修改最多、造價最高。這座紀念館的外形酷似一座橋,寓意是“從痛苦的此岸通往幸福的彼岸”。屋頂上 是個廣場,預備放一些“文革烈士”的塑像。建築通體則是竹簡文身。張永和對這個建築的想法是:“用粗野的戲劇性,創造一個環境,​​讓人們回到'文革'時 期。” 

張永和問了身邊的年輕人,發現他們都不太了解過去:“上世紀80年代生的那些,都不太知道'文革'怎麼回事。我說這個博物館就是為你們蓋的,去看看當年的歷史吧。” 

拍微電影的文藝中年

張 永和“不務正業”的時候挺多。除了建築和其他設計之外,他還寫劇本、出書、拍微電影,花樣百出。 “十年大事記館”差不多完工之後,張永和拍了個微電影《影捉影》,自己策劃撰寫了腳本,其餘的都找專業團隊製作。影片從安仁的紀念館開始,回顧了張永和的 作品:“8月初開拍,投入很大。電影一開始是在安仁博物館大橋,只在橋上取景,然後用蒙太奇接到二分宅,然後由南京玻璃鋼宅接到上海龍華,再接到上海朱家 角,最後回到安仁橋底。”張永和前幾年出書《作文本》,內行買來看他怎麼搞設計,外行買來看他的文字和奇思妙想,順便看看建築師到底怎麼構思的。 

張永和自稱興趣廣泛:“我年輕的時候是文藝青年,北京長大,愛看京劇,喜歡美術,偶然學了建築,然後接觸了其他藝術,只要是視覺藝術,我都很難拒絕。我有幾個特別精通的事:服裝設計、電影、小說,我對中國的東西其實不太懂,但是我喜歡就會做。” 

張 永和學生時代有個南非老師,給他推薦了一部愛爾蘭小說,福蘭·奧布萊恩的《第三個警察》,說“二戰”之後的都柏林,警察局有財務問題只好搬到了另一幢建築 的一米寬夾牆中;自行車是警察裝備的一部分,都柏林的路特別顛簸,警察騎車一路顛,自行車分子震動進了人屁股,人分子進了自行車,他們就變成了半人半自行 車,被關進了警察局的地下室。身為建築師的張永和就老琢磨,有沒有可能真的有這種結構的警察局。他按照自己的想像和書中的描述畫了圖,做了建築模型,模型 後來就變成了成都雙年展的一個裝置。 

張永和老想著這個奇怪的故事,書裡沒寫給警察局夾牆的建築到底是什麼,張永和就想像那是一個中餐館, 裡面有個來自北京的藝術家在當廚子。如此,他最後寫了一個5000字的簡單劇本發表在《天南》雜誌上。他對藝術的想法還在源源不斷地冒出來:“就是從生活 到工作吧。職業不是我生活的方式,雖然我的生活有些不平衡,但是我不抱怨,因為很多都是我喜歡的事情。我今後也有製作電影、話劇的計劃。現在中國處於一個 大文化轉折時期,有很多積極的不確定性。”

@Source: 築龍網

執行的文化@Thinking

資源稀缺、人口結構變化和監管範圍擴大混合成一杯有毒的雞尾酒,拉大了戰略與執行之間的差距。因此,公司必須培養員工,專注於商業戰略的執行。
只有不斷開發新產品、尋找新市場、建立使能係統和基礎設施,組織才能向前發展。保持執行與戰略的一致性以實現這些目標是一道難題。如今,由於以下四大挑戰的存在,這項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艱鉅。 

•資源分散。原來負責發起項目以落實並維持流程改進、變革管理和項目管理能力的人員,有的早已離開公司,有的則因為組織新近實施了重組、結構變得支離破碎而四處分散。 

•支持性結構日益減少。許多旨在強化執行文化的支持性結構遭到撤銷或削弱,導致項目管理的最佳實踐、方法和系統的開發、培訓以及強化工作舉步維艱。過去一 年裡,項目管理辦公室(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PMO)的數量、規模和影響力都在縮減。 

•勞動隊伍老齡化。這意味著關鍵人力資本遭遇不可避免的損失——失去的不僅包括領域知識,還包括技術純熟、經驗豐富的項目管理者。由於招聘效率低下和培訓項目的減少,這些能力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得到補充。 

•監督不力。與新法規相關的嚴格監管要求影響著許多行業。針對醫療保健、製藥和金融服務業的合規要求連連出台,迫使這些行業的公司動用自己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力資源,努力在截止期限之前滿足這些要求,以避免因違反規定而受罰。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負責通過新產品、市場和系統來推進戰略的人必須具備紮實可靠的能力,並以推動執行的文化和結構為後盾。 

執行戰略的五大要素
 
1. 從人開始。確定有效執行所需的技術和能力,評估你的員工是否達到了這些標準。要著力培養那些負責執行關鍵舉措、以項目為重點的人員。他們包括業務分析師、 項目經理,以及各業務單元中參與項目的骨干人員。制定標準之後,你就有了一個參照點,可以用來評估發展工作的效率,並確定有可能獲得最大投資回​​報的發 展重點。 

2. 確定基本的能力水平,以確保員工能在同一個平台上培養技能。為與項目相關的技能確定基本能力水平,可以產生立竿見影的重大影響。 

3. 開設訓練和指導課程。以培養下一代領導者為重點開設正式的訓練和指導課程,從而充分利用並保留技術純熟的人才資源。文化要在實踐中學習。要表彰實現公司目 標的員工,通過突出他們的行動來傳達公司文化。將指導課程融合到入職培訓中,讓新員工從上班第一天起就有專人負責指導。 

4. 重新建立並啟動支持執行的結構。諸如項目管理辦公室和業務分析卓越中心等結構,有助於確保執行得到條理嚴謹型文化的支持。這些結構提供了維持執行文化所需的方法、系統和培訓。要盤點和評估你的支持性結構,想辦法提高和增強這些組織的能力。 

5. 重點關注發展對業務的影響。只有實質性的、產生重大影響的發展才有意義。要持續地監督進展,以便在第一時間發現項目執行中出現的失誤,並根據需要實時加以改進。 

@Source: 卓越領導(Leadership Excellence China)

日本茶道對禪的活用@Culture

在茶道中,即使是行走也有嚴格的規矩。有人說,日本茶道是從規範逐步到心靈內部的

日本的茶種從中國而來,經過精心培植制出的茶葉已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就一般概念上的人來說,它是有相、有肉、有精神活動的。但在禪來看,這種有相的人不是真實的人。否定這有相的人,脫卻了一切有形束縛的無相的人才是 真實的人。真實的人也被稱作無相的人,自覺了的無相的自己是真實的自己,即脫離了一切形狀的自己、否定了一切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但這個真實的自己又不 是什麼自己以外的別的東西,自覺了的自己仍是原型的自己,不過是成為一個自由了的自己。這個自由了的自己甚至獲得了生死的自由,毋寧說是拋棄了生死之有形 的束縛。生死對於有相的人是成立的,而對於無相的人是不成立的,從一個有相的人變成一個無相的人,即是禪修煉身心的目的。禪提出“佛祖共殺”,這在佛教裡 是不能容忍的事情。這裡的“佛”指釋迦,“祖”指達摩,禪認為佛只是一種了悟的境地,是無形的。無形的才是真正的佛,而有形的便是虛偽的佛。寺院裡的銅製 佛像、佛畫上的佛的肖像都是假的。真正的佛不在人體之外,而在人自己本身之中。這種“殺祖殺佛,殺盡初安”的思想,可稱為絕對無的世界觀。 

禪主張“向心求佛,自我究明”。這在禪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佛不是別的,它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了悟即所謂人體中被隱藏著的佛的覺醒。其覺醒是無形的,又稱無相的覺醒。這種無相的覺醒向外是求不到的,只能靠內省的修煉。 

禪 的絕對否定的結果不在於將來,而在於現在。寄託於未來的否定不是絕對的否定。這樣一來,關於自我否定的“了悟”從空間上來說即自己,從時間上來說即現在。 所以禪宗重視眼前的日常生活,認為食住行臥都是身心的修煉,又都是佛的體驗。由此,在禪宗裡產生了以寺院生活為對象的清規。而茶道將禪宗的清規擴大化,更 進一步強調了禪的思想。說禪宗與茶道同屬禪的兩種表現形式,其中重要的理由就在於此。 

那麼再仔細分析一下“了悟”的境界。了悟並非是抓 住、得到了某個對象,而是將主觀上的自己、客觀上的周圍世界同時否定。即“能所皆忘”。 “能”指主觀,“所”指客觀。通過否定又產生了“能所不分,能所合一”的現象。能所之間的差別被否定,能也是所,所也是能。這種“能所皆忘”的境界被稱為 “三昧”。所謂三昧,即某種事物成為一體,進入無我的狀態。比如一位出色的鋼琴家在演奏過程中,將自己融於旋律之中,從廣義上來說這也是“了悟”的一種表 現,在禪宗以外的佛教各宗裡,提倡大量地讀經念佛,力圖通過這種行為將自己化入佛經之中,以體驗佛陀的境界,在讀經念佛中獲得“三昧”。 

鋼 琴家式的“了悟”只能是瞬間的,只限於彈琴的場合。一般佛教中的“了悟”是有形的,是受三十二相八十種佛頂相的局限的。而禪的“了悟”是無相的。觀花為 花,撫木為木,花外無我,我外無木。茶道也一樣,主張拿起茶碗便與茶碗成為一體,拿起茶刷便與茶刷成為一體,不允許手拿茶碗心想茶刷。點茶時要隨著程序的 進展與每一事物合為一體,總的來說與茶形成一體,而絕對不允許有點茶給客人看的雜念、禪的“了悟”是無形的,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形容的。因為語言文字本身 是對某種有形物的描述。 “了悟”的境界是一種語言成立之前的現象,是“言詮不及底”,“非思量底”。

那麼,茶道 與禪是怎樣內在地聯繫在一起的?這裡引用久松真一先生一段精闢的論述:“茶道的第一目的為修煉身心,其修煉身心是茶道文化形成的胎盤。無相的了悟作為一種 現象顯示出來的才是茶道文化。茶道文化真是一種內容豐富的文化形式。我自己開始研究茶道以後感到驚訝的是,其文化形式有著強烈的獨特性,即:它是一種由無 相的了悟,無相的自己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未滲透無相自己的茶道是不存在的,反過來說,茶道中必須滲透著無相的自己,即茶道文化是無相的自己的外在表現。茶 道又是一種根源性的文化,它修煉人的身心,創造無相的人、了悟的人,即創造文化的創造者。所以說,茶道是創造文化創造者的文化。這些創造者創造的文化反過 來又創造文化創造者.茶道是這樣的一種修煉人的天地、是這樣的一個文化創造的領域。在此意義上來說,茶道是無相自己的形成及無相自己表現的場所。” 

如 上所述,真正意義上的茶道的形成,是以珠光為開山、紹鷗為先導、千利休為集大成者而完成的。這在茶道史上是一次偉大的革命。在那以前的飲茶文化帶有賭博的 性質,會場上設有山珍海味,人們大吃大喝,酩酊大醉,會場上還展示各式各樣珍奇寶物,可說是一種豪華的文化,在這種飲茶文化里,沒有絲毫的宗教、倫理色彩。 

在飲茶文化上掀起一場大革命的是珠光、紹鷗、利休等人。由他們改革過的茶道,具有宗教式、倫理式的身心修煉的性質。因此,茶道的文化 形式是非常嚴肅的。茶室便是修煉人格的道場,進入茶室後要處處留意。主人與客人都是以修道為目的而走到一起的。所以,主人客人都要小心謹慎地行事。 

珠 光、紹鷗、利休對茶道的改革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對於禪宗的宗教改革.它將禪從閉塞的禪寺裡解放了出來,安落在露地草庵中,​​將禪僧從坐禪三昧的生活 中解脫出來,化作在家的茶人,創造了寺院、禪僧所不能創造的禪文化。茶道作為新的禪的表現形式,綜合了日常生活的一切形式。茶道與一般藝術形式不同,例如 繪畫、戲劇、舞蹈,它們只包含生活的某一部分,而不能籠括整個生活。而茶道卻是一個完整的生活體系。 

茶道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稱為“無的宗 教”。它從“有”的不安感中解放出來、建立了“本來無一物”的絕對否定的世界。 “無一物”似乎給人一種消極、蕭條的感覺,其實“無一物中無盡藏”,其中包蘊著無限的可能性、無限的創造性。自由自在的創造性只有在否定了的、絕對無的主 體上才能實現。這樣一來,“無一物”並非消極之物,而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了。 


最純正的茶道被稱之為“草庵茶”。草庵茶的極意是對高貴、財富、權力的徹底批判,以及對低賤、貧窮的新的價值發現與價值創造。 “不持一物”被視為一種高尚的事物,與此相比,茶人的內在修養才是最重要的。草庵茶人的三個條件為:(1)境界;(2)創造;(3)眼力。 “不持一物”從狹義上來說是指沒有一件像樣的茶道具,但是從廣義上來講是指一種否定了一切的、禪的境界,一種“本來無一物”的境界。即使持有許多珍貴茶道 具的茶人,也可以具有“不持一物”之心。
“本來無一物”的主體是茶道藝術創作的源泉。在茶道的具體文化形式中,有許多規則、法式。但對於一個真正超脫了的茶人來說,這些規則、法式從一種“約束” 轉化為一種“創造”形式。千利休在《南方錄》中指出:“茶道之秘事在於——打碎了山水、草木、草庵、主客、諸具、法則、規矩的、無一物之念的、無事安心的 一片白露地。”這裡的白露地與“本來無一物”的境界為同一語。對於千利休來說,法則並非在人的主體之外,它是由主體的創造而表現的一種事物。主體不是法則 的隨從,而是法則的創造者。自由自在地進行創作,其創作,以及其創作的結果自然而然地就表現為規矩、法則一類的東西。無理之事非真事,無事之理非真理,理 與事合為一體才是草庵茶的本性。
“心中一則”是茶道思想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學習茶道時有千則萬則需要記熟、需要操演,但茶道修行的本意在於錘煉“心中一則”。當茶人們通過多年的修行、 徹底領悟茶道的本意之後,就會忘掉千則萬則,而只用“心中一則”來創造多種多樣的茶道文化形式。千利休說:須知茶道無非是燒水點茶。這與禪宗的“逢茶喫 茶,逢飯吃飯”、“飢來即吃飯,困來即打眠”的境界是同樣的。 《臨濟錄》中也講道:“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當有人詢問千利休關於冬夏點茶的秘訣時,千利休說道:
夏日求其涼,
冬日求其暖。
茶要合於口,
炭要利於燃。
歸結為一點,那就是脫卻一切個別的、他律的、世俗的成見,直入“無一物”之境界,隨時隨地自由自在地應付一切外來的事物,在“無事、無心、無作”之中又顯現出無窮的活力、無限的創造力。禪宗與茶道為禪的兩種表現形式。禪宗為正統的寺院禪風,茶道為庶民式的居士禪風。
在這裡必須引用久松真一先生的這樣一段論述:
草 庵茶以禪為根本,對當時的茶道做出了根本性的變革,創造了草庵式的倫理,草庵式的禮儀做法,草庵式的藝術。建成了一整套貫穿於整個日常生活領域的綜合的有 特色的文化體系。將佛法體現於茶湯之中,創造出了無形的、有形的許多文化形式,留下了歐美文化所沒有的日本獨特的文化遺產。站在禪的角度可以這樣說,禪進 入了茶的世界,成為草庵茶的主體,由此使禪脫卻禪僧與禪院等傳統的製約,代替禪僧的是徹底拋棄了僧俗、貴賤、貧富之別的新型的草庵茶人。代替禪院的是適於 新禪者居住的茶庭茶室。代替禪院清規及其日用什物的是新的禪式生活,茶道的禮法、茶道具。茶道的成立是禪的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禪的活用。

茶 道是一種新型的宗教,禪的宗教。從它一成立時起就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在千利休的時代,當時日本國最有權力的人物——豐臣秀吉,以及各地的大名、武士紛 紛不顧身份的高低貴賤,官家捨掉官位,富者拋棄錢財,執著地投靠千利休,敬仰千利休的茶風——新型的宗教。人們紛紛湧進露地草庵,拂卻心頭塵埃,洗盡心頭 迷惑,一心一意點茶參悟。可以說草庵茶風靡整個日本。各地茶室林立,茶人輩出,人們爭先恐後搶購名茶具,一隻名茶碗甚至價值連城。人人點茶,家家有茶事, 通宵達旦,起早摸黑,其求道之心不可收。至今,茶道已成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文化形式,也是最常舉行的文化活動。喜愛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為追求茶道而終身不嫁 的女子,為追求茶道而辭去公職的男人屢見不鮮。茶道被公認為是日本文化的結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在日本學術界,當解釋日本茶道的思想時經常使用下面三個概念。 (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會;(三)獨坐觀念。 

“和敬清寂”被稱為茶道的四諦、四規、四則。是日本茶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茶道思想的主旨為:主體的“無”,即主體的絕對否定,而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 的。作為“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派生出的四種現象。由這四個抽象的事物又分別產生了日本茶道藝術成千上萬種諸形 式,如茶室建築、點茶、道具、茶點心等。反過來說,茶道藝術中的所有現像都可以歸納進“和敬清寂”這四個理念裡,這四個理念又可歸結到主體的“無”之中。 

在表面上,“和敬清寂”似乎體現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倫理法則,如:“和”所表現的是主人與客人之間的和睦;“敬”所表現的是上下關係分 明,有禮有節;“清”所表現的是茶室茶具的清潔,人心的清白;“寂”所表現的是茶事上恬靜的氣氛,茶人們莊重的表情。但這些表面現像只說明了“和敬清寂” 四諦的一部分。 

依照久松真一先生的說法,“和敬清寂”不僅被運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對“事物人境”而言的。茶人們要以“和敬清寂” 之心對待“事物人境”。事——指點茶、插花、掃除等百般事項。物——指茶碗、茶刷、茶釜等諸器物。人——指主人、客人等各種身份的人。境——指內露地、外 露地、茶室等各種環境。 

那麼“和敬清寂”是如何在“事物人境”中體現出來的呢~這裡只論述“和敬清寂”與“事”的關係。例如,茶人們在添 炭、點茶、喝茶時,要保持主體與客體的一致,即茶人自己與茶、炭的一體性。如其中有隔閡便稱不上是達到真正的“和”。再有,主人與客人之間的配合、客人與 客人之間的配合、茶道具之間的色彩、形狀的搭配等,都必須達到大和之美。但“和”並不能沒有節度,茶事上還要貫穿“敬”。要明確各種事物所分擔的責任。相 互承認,發揮其作用,做到上下有別,有禮有節。例如同形狀、同色彩的茶道具不能同時使用,與此相反要交差使用,以此來互相提色。有了“和、敬”還不夠,還 要有​​“清、寂”。室事中一切的都必須清潔、清爽,不能有絲毫的塵埃。水要清,茶要純。整個氣氛要“寂”——安靜,不能有多餘的聲響,特別反對雜談。 

“和敬清寂”四諦的形成可追溯到村田珠光的時代,400多年來,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動指南。這四個字常常掛在茶室裡、茶人的家裡,作為座右銘。 

“一期一會。”一詞出自江戶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直弼(1815~1860)所著茶論《茶湯一會集》。原文是這樣的: 

追 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復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 盡深情貴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再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 

一期一會 是說一生只見一次,再不會有第二次的相會。這是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所應抱的心態。這種觀點來自佛教的無常觀。說宇宙間是無常的,人的生死、友人的離合 也是無常的。每個人都難說自己一定有明天。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脆弱的。這是人生的實態。面對人生無常的事實,有的人絕望、悲觀,而有的人則在生的瞬間裡竭 盡全力地奮鬥,變消極為積極。佛教的無常觀督促茶人們尊重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舉行茶事時,要抱有“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的確,即使是常來 常往的老朋友,在此時節、此茶室、此道具、此氣氛下舉行的茶事是不可能再現的。主人客人都要有一定的“緊迫感”,這種“緊迫感”又是創造不朽藝術的一種精 神源泉。日本茶人忠實地遵守著一期一會的信念,十分珍惜每一次茶事,從每一次緊張的茶事中獲得生命的充實感。一般的茶會都留有茶會記。 

“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直弼的《茶湯一會集》。原文是這樣寫的: 

(茶事完畢)主客均須懷有戀戀不捨之情,共敘離別之禮。客人走出茶室,步入露地,輕手輕足,不得高聲放談。靜靜轉身,行回頭禮。主人更應謙恭,目送客人身 影至無。其後,若將中門、隔扇、窗戶立即統統關上的話,甚為不知風雅情趣。一日之功化為烏有。送畢客人,也絕不能急於收拾。須靜靜返回茶室,獨入茶席,獨 坐於爐前。追想客人話語之餘音,惆悵客人此時不知行至何處。今日,一期一會完了,靜思此日之事不可重演,或自點自服,這才是一會極意之功。此時,寂寞逼 人,相語者只有茶釜一口,別無他物。誠為不自得難至其境也。 

“獨坐”指客人走後,獨自坐在茶室裡,“觀念”是“熟思”、“靜思”的意思。面對茶釜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時此日再不會重演,茶人的心裡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湧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作“主體的無”。 

在這裡,茶事確是一場淨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也不愧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在這個意義上,茶道真可謂一種新型的宗教。

@Source: 三聯生活周刊

潮州工夫茶:一脈相承的事實茶道@Culture




摘要:“工夫茶生存的依靠是什麼?是家庭,我們這裡你進去家家戶戶都有這一套,小孩一走路、一懂事就接觸到了工夫茶,所以絕對不會絕種。只要家庭不消失,工夫茶就萬壽無疆了。” 

早在唐代形成的中國工夫茶,有“工夫茶”之名,卻長期未能得到證明,竟然出現了1000多年“有實無名”的尷尬局面,甚至於被誤認為“失傳”!實質 上,“中國茶道”、“中國工夫茶”、“潮州工夫茶”,是三位一體的。其價值取向,當於成型時就已潛存或實存於現實文化和生活方式中,只不過未經梳理和發揮 成為系統而已。可以說,潮州工夫茶實質上已成了中國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種遺存,正是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工夫茶經歷了千餘年不斷積累、不斷揚棄、不斷發展的 過程而獲得倖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稱之為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無不可。 

什麼叫工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勞力,素養,造詣,空閒時 間。不得不提的是“工夫”和“功夫”之別。在潮州話中發音都不同,一個念“工(gang)夫”,一個是“功(gong)夫”,完全不一樣。而宋明理學家將 “工夫”作為哲學範疇來使用。朱熹尚有“窮理工夫”、“涵養工夫”說。王陽明《答友人問》雲:“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這一個工夫,須著此兩個字,方 說得完全無弊病。”黃綰《明道篇·卷一》雲:“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工”、“功”聯用差別顯著。可見“工夫”範疇是對主體整個現實活動的哲學 概括,顯示理學家積功累行,涵蓄存養心性之修養工夫。此類工夫,絕不能代之以“功夫”。 

專指品飲的“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清代俞 蛟《夢廠雜著·潮嘉風月》:“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爐形如截簡,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 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致,類非近代物,然無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 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樸雅。壺、盤與林,舊而佳者,貴如拱壁,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閱茶於壺內沖之,蓋定,复遍澆其上, 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非拇戰轟飲者得領其風味……”俞蛟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曾任興寧縣典史,因此對粵東潮嘉一帶的民情風 俗頗多了解,《潮嘉風月》便是其身臨其境之作。他對潮州工夫茶的記述,與現在的流行程式幾近一致。他還解釋了工夫茶的主要內涵,那就是茶人的素養、茶藝的 造詣以及沖泡的空閒。可見至遲在乾隆年間,潮州地區的工夫茶沖泡方法業已形成規範。俞蛟出生於原屬工夫茶中心區的江浙,到了潮州親見工夫茶的沖泡,竟然大 感新奇,也說明這時候他老家的工夫茶早已絕跡了,工夫茶的中心區已經轉移至潮州。 

至光緒年間翁輝東著《潮州茶經》,對工夫茶更是記述細 緻,眉目清晰:茶之本質,取水,活火,茶具(依次詳說茶壺、蓋甌、茶杯、茶洗、茶盤、茶墊、水瓶、水缽、龍缸、紅泥火爐、砂銚、羽扇、銅箸、錫罐、茶巾、 竹箸、茶桌、茶擔),烹法(依次論述治器、納茶、候湯、衝點、刮沫、淋罐、燙杯、灑茶、品茶)等。 《潮州茶經》突出了潮州工夫茶以“品”為主的井然有序的飲茶方式,是潮州工夫茶茶藝成熟、完善的標誌。 

為什麼說潮州工夫茶是與陸羽《茶 經》一脈相承的中國事實茶道遺存?中國茶道形成於盛唐,《茶經》總其大成,其最大特點就是把中國的茶道用泡茶過程作為一個載體體現出來了。當然陸羽有局 限,在《茶經》裡沒有一個“道”,倒是他的老朋友釋皎然明確提出了“茶道”。陸羽只是說,要想體現茶道就得有一個載體,那他就把這個載體詳細地敘述出來, 包括選茶、炙茶、碾末、取火、選水、煮茶、酌茶、傳飲八個主要程序。我專門列表比較過潮州工夫茶藝與《茶經》茶藝的源流關係,當然潮州工夫茶法改餅茶為葉 茶、改煎煮為沖泡,由此產生的程式和茶具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就其總體邏輯程序而言,兩者卻有著本質上的類同,傳承關係非常明顯。因為泡茶的總體架構沒 變,首先選茶,然後取火、選茶具,然後沖泡,最後大家來品飲,都是這五個步驟。再具體看,比如選水,唐朝的時候,第一選山泉水,第二江心水,第三井水,一 直到現在還是這個標準。因此,完全證實了俞蛟“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的說法。

梳理中國工夫茶發展歷史,按沖泡法劃界,大體上可分為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鬥茶法,元以後的泡茶法三個主要階段;按中心區劃界,大體可分為唐代的長安工夫 茶,宋代的河、洛工夫茶,明代的江、浙工夫茶,明末清初的閩、粵工夫茶,清中期以後的潮州工夫茶五個主要階段。可以看出,中國政治中心的變化,牽動了經濟 中心的遷移,工夫茶文化也呈現“中心遷移”現象,顯示出由北而南的運動軌跡,最後在潮州地區這個相對“隔絕”的有利生態環境中“定居”。

由唐代的長安,一朝一朝,都城基本都是由北往南遷。自南宋建都臨安,經濟重心南移已經全面實現,江浙地區經濟繁榮發達。如茶葉一項,每年投放市場總 值達100萬貫,茶葉名種已逐漸取代了福建貢茶的地位。發展至明代,江浙地區終於成為文化力度最強、能對周圍地區起文化輻射作用的特殊區域,也是中國工夫 茶的中心區。用小壺也是這個時候開始的,因為知識分子、官僚、商人越來越講究泡茶優雅,那就不如用小壺、小杯,隨之產生了一整套怎麼選茶、怎麼煮水、怎麼 進水、怎麼出湯、怎麼來喝的程序,那就是現在潮州工夫茶的雛形。而江浙商人把茶具隨身一帶,跨過山去到閩北做生意,把工夫茶文化也慢慢傳了過去,到了閩 中,最後到了閩南,然後就傳到粵北,到了廣東跟福建交界的地方,再向南,就到了粵東的潮汕地區。越往後推,工夫茶區越見縮小。 

工夫茶遷移 到潮州,反而在其發源地消失了。為什麼呢?工夫茶需要工夫,一朝經濟大潮湧動,人心浮動,人們就沒有工夫去如此程序繁複、技藝細膩地烹飲了。特別是明清易 代之時,身處其間的士子,因感受“亡國”的切膚之痛,遂認定明王朝的垮​​台,與理學的“性命之說、易入虛無”的空談關係密切。清初思想家如顧炎武、黃宗 羲、王夫之、陳確、唐甄、顏元等,本著“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的精神,積極倡導“經世致用”並身體力行,讓文化盡量貼近經濟,號召士子踴躍從 事“治生”經濟活動,緊接著便出現了“貨殖之事益急,商賈之事益重”的人文文化流向。在經濟活躍的江浙一帶,人們的注意力急劇轉向。到了乾隆年間,“重 商”傾向可謂登峰造極。浙江吳興人姚世錫的《前徽錄》記載,當時的士子竟然“用晚生貼拜當商”,“而論者不以往拜為非”。因此,清代中葉以後,江浙便失去 了工夫茶中心區的地位,而潮州地區在接受較長時期的輻射、整合之後,逐漸取而代之。潮州,過去被稱作“國角”,國家的角落,山嵐瘴氣,與外界交通不便,再 往前走就是海了,海龍王不喜歡泡工夫茶,所以就在這里安家落戶了。 

什麼是茶道?說白了,泡好一杯茶就是茶道。千利休說得好:“須知茶道之 本不過是燒水點茶”;“炭要放得利於燒水,茶要點得可口,這就是茶道的秘訣”。潮州工夫茶的烹法,其精神實質在於強調自然。只有順應自然,才能得“​​ 和”之真諦。烹治,首先要有茶,泡茶須用水,煮水該用火,泡茶、煮水則離不開器具。凡此種種,說白了,實在是極平常、極自然的事,卻無處不體現出“道” 來。 “道”就是一,但是最簡單的東西就最複雜。一,代表宇宙,宇宙多複雜啊,地球、月球,各種星球。只是如《周易》中所說,“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 “知”了,便得“知”在節骨眼上:沖泡好工夫茶,首先必須具備無造作、順自然之心態。那麼所謂的“方法”不都成了清規戒律嗎?不! “方法”絕不是清規戒律,那是求得色、香、味俱佳茶湯的最上乘方法。只有依靠這最上乘方法,才能讓人飲得舒心,這也是人性的本能要求,最符合自然法則。我 曾經總結了這一套沖泡工夫茶的程式,說白了,就是一句話——為了把這杯茶湯泡得最好喝,除此之外,多少道程序都是浪費表情。 

現在日本的煎 茶道、台灣的泡茶道都來源於潮州的工夫茶,可以說他們把工夫茶藝術化了。比如現在台灣的茶具多得很,什麼公道杯、聞香杯,在潮州工夫茶中是絕對不允許存在 的,因為泡工夫茶就是趁熱喝,但經“公道杯”一番折騰後,茶湯幾乎變成溫吞水;工夫茶品後要“三嗅杯底”,因此“聞香杯”也沒有必要。我不好說他們把簡單 的東西弄得複雜了,但我認為,潮州工夫茶把複雜的東西簡化了,是貼近生活的。 

之前有一個杭州的學者跟我說:“工夫茶在杭州已經斷子絕孫了。”我說:“不會,不會,現在潮州把它的子孫養起來了,現在是萬壽無疆了。”一次國際會 議上,一個台灣學者也問我:“潮州工夫茶會不會失傳?現在內地不是快節奏嗎?年輕人拼命地賺錢,誰要來搞這個工夫茶?”我說:“你誤解了,工夫茶生存的依 靠是什麼?是家庭,我們這裡你進去家家戶戶都有這一套,小孩一走路、一懂事就接觸到了工夫茶,所以絕對不會絕種。只要家庭不消失,工夫茶就萬壽無疆了。”
潮州當年很多人下南洋,但都隨身帶著茶具出去,所以現在工夫茶不僅本地沒消失,在南洋一帶也開始流行了。我有一年去馬來西亞,被邀請當眾 演示潮州工夫茶,演示完後就有一位祖籍潮陽的姓陳的老人家,已經80多歲了,跑到台上來,拿了一杯茶說:“陳先生,這不是一杯茶,這是凝聚力呀。”講得熱 淚盈眶。他跟我解釋:“我從少年時期就隨著父輩來到南洋,看到你泡工夫茶,我就想到當年在老家泡的工夫茶,所以我很激動,好像回到少年時期在老家的那個歲 月。”這件事讓我體會到工夫茶不是單純地大家喝茶,它最深層的內涵正是家族的凝聚力,家庭的紐帶。 

(口述:陳香白。陳香白,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顧問兼學術委員,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傳承人。感謝實習記者石珊珊的錄音整理)

@Source: 三聯生活周刊

尋訪茶道:中日茶道的碰撞與回歸@Culture

茶道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在今時今日追尋茶道?今日大陸,喝茶者眾,尋訪茶道者眾,可是眾說紛紜,缺乏常識,甚至連基本的何謂“茶道”都是一筆糊塗賬。 

回 顧台灣茶道的發展路線,我們會發現,30年前的台灣茶道和今日大陸類似,中產階層興起,開始注重生活品質,大批富裕者不滿足於過去流傳台灣的半套工夫茶的 樣式,開始尋求自己的茶道。這不是一條順利的追尋里程,台灣走過不少彎路:例如暴炒茶葉和器皿,以收藏來取代茶道;求新異時髦而大擺茶席,一段時間,曾幾 乎人人都擺茶席;直到30年後的今天,才走出了一條文人化的以造境、賞器、品茶、交友為內容的路徑,隱約和明文人的茶道接上了脈。 

所以, 研究台灣,可以作為研究茶道的一個參考樣本。但僅靠鑽研台灣去尋找中國茶道​​是不夠的,宋代流行的禪院的點茶方式通過日本僧侶的傳播,一直在日本流傳了 下來。日本的宇治茶,是有明確譜系的,由在宋遊學的僧人榮西禪師在天目山取種,之後帶回日本,交給各處栽種。京都附近的高山寺的茶葉就此存活,後來又被宇 治茶農移栽,成為今天日本最出名的茶葉產地。而宋點茶的方式,由榮西帶回日本後,到了千利休時代,才逐漸結合日本的器物,用自己的禪宗思維和審美創造了一 套茶道方式。千利休於1591年剖腹自殺,他死的那年也成為日本茶道確立的年份。 

日本茶道之後的傳承與中國不同,中國每出現一種新的飲茶 方式,前朝的飲茶方式就被沖擊消失,進而只留下少許痕跡。而保留了宋抹茶道飲用方式的日本茶道經千利休的孫子們和學生們的傳播,一直流傳到了今天。儘管後 來也有明朝傳過去的煎茶道在日本流行,可是也沒有使千利休的草庵茶道消失,它甚至還影響到建築、庭院、服裝和烹飪各個方面。現在日本按照千利休審美做出來 的事物眾多,利休欄杆、利休灰色、利休牡丹等等,去日本,尋找千利休的痕跡,事實上就可以找到茶道的日本變體。 

今天的中國,還是按照明初 的散茶方式在進行自己的茶道構建,人們翻閱古書,試圖重新尋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茶道。但是以中國歷史看,南北方的差異、物種的差異,包括氣候的差異,都使 茶道的面貌呈多元化。尤其以今日中國的交通和物流便利,眾多豐富品種都可以羅列在一個飲茶者的面前:以往銷往邊疆和海外,帶有唐代遺風的餅茶——普洱、黑 茶和安茶,長江流域的綠茶,福建和台灣的烏龍茶——各自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專門的飲用方式,更沒有一種茶道能一統天下。但正因為這種多元,才使中國茶的飲用 方式有了更多值得去探詢的空間。
我們從歷史和現實兩條路徑,去追尋中國茶道的軌跡,期待能給今天想恢復茶道的茶人們以一份紮實的材料。 

在歷史中探尋茶道
 
首先我們向歷史尋找茶道。根據學者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巴蜀先民們以其邊緣的優勢,將茶葉原料利用傳統和製藥技術結合起來,為世界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茶葉飲料,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就是基於當時的社會心理。 

到 了魏晉南北朝時代,餅茶的加工已經成熟,而且有採茶早晚之別,甚至已經有意識地去苛求泡茶的水質,並且有相配合的茶果,也有了飲茶禮儀。雖然飲茶局限於江 ​​南諸地,但是魏晉南北朝是茶文化的創立期,與醞釀期的秦漢比,已經在短時間內成為可以與酒精飲料抗衡的最有影響力的飲料。 

陸羽的《茶 經》充分說明了唐時茶的流行。此書不僅使陸羽成為茶聖,更記載了完整的飲茶過程,包括茶樹的天然性狀、茶葉的採集、如何精製、茶具的使用和規制、泡茶法和 飲用法。因為這本經典,使唐朝的飲茶脫離了早期不完善狀態,成為風靡全國的飲料。當時的士人們以能辨別出陸羽所泡的茶為自豪。陸羽把飲茶從日常生活中提拔 了出來,成為精神領域的享受。
唐朝時候,飲用茶有嚴格的步驟,這些通過陸羽的《茶經》就可以復原,隨著從法門寺等處大量出土文物中的茶具的存在,使唐代飲茶方式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到 了宋代,末茶飲用進入了黃金時代,按照岡倉天心的說法,茶飲不再僅僅是一種詩意的消遣,而成為自我實現的方式,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影響,人們開始在永恆的變 化中追尋永生。蘇東坡甚至說:茶的至美至純好像一個道德衛士,可以​​使他抵禦墮落的侵蝕。除了文人階層,宋代的禪院也大量飲用末茶,他們認定這種飲料可 以幫助他們修行,這和唐代寺廟如出一轍,只不過,他們飲用的是散茶磨成末,並非用珍貴的團餅。這種方法直接流傳到了日本,開啟了日本的茶道之路。 

儘 管現在日本保存的主要抹茶道流派是以千利休為代表的千家流派,但是宋朝就傳入的許多飲用茶的方式,還是可以在日本找到。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學長(校長) 熊倉功夫告訴我,最開始流傳到日本的團茶、磚茶可能被放棄了,因為可能不太適應島國人民喜歡新鮮自然口味的習俗,但是散茶的綠色很快征服了日本。在靜岡的 東福寺,包括傳說中榮西禪師的祖庭京都的建仁寺,都保留了傳統自宋傳入的飲茶方式,這些方式裡,最能體現的是宋代僧人和文人是如何飲用末茶的。 “沒有士大夫階層的繁文縟節​​,但還是能從這裡面能展現宋時風貌,這絕對不是日本的發明。” 

而包括工藝品、藝術​​品在內的大量與茶有 關的宋器物,更是被大量進口。據專家考證,南宋時期,寧波、杭州和福州都是運輸宋茶器的重要港口,其中數目最多的是龍泉窯。現今日本各大美術館、寺廟中都 藏有豐富的中國書畫、陶瓷,許多都是當時流去的。最近打撈的韓國沉船“新安號”上有上萬件瓷器,不少是日本各寺廟在中國定做的瓷器。所以,在日本既可以從 活的各個流派中看到宋茶道依稀的影子,​​也可以從文物中去細細鑽研宋茶道的精華。 

到了明代,中國茶的飲用方法隨著散茶流行進入了新時代,製茶不再繁雜,飲茶卻發展出新的要求,以文人為主的階層創造了紫砂壺為主的飲茶器具,改變了茶碗大小,推出了小很多的茶杯與茶盅。現在福建人還是沿用了明舊習,稱茶杯為茶甌。 

文 人重雅趣,於是把飲茶空間盡量雅緻化,花木、盆景、雅石、茶果等要求均出現,茶道的文藝復興開始了,而這套飲用方式儘管有了朝代的數次更迭,但是並沒有死 亡,無論在清代貴族階層的社會生活圖景中,還是民國時期江南人家的品飲中,都頑固地存在下來。因為飲用散茶的茶制沒有改變,這套飲茶方式也沒有改變,只不 過今天的我們已經沒有明人的雅緻文化,所以喝得更粗枝大葉罷了。 

我們希望能完整地呈現出中國茶道宋與明兩個盛世的狀態,所以通過專家約稿和專訪的方式,對這部分作充分述說。

@Source: 三聯生活周刊


專訪趙薇:趙導的幕後事@People


坐在這個小型劇場裡的趙薇,看上去和幾年前幾乎沒什麼區別,忽閃的大眼睛、白皙的皮膚。唯有她在和你說話的時候,她的和當年不一樣的笑容,才會讓你猛然察覺,原來這個人已經研究生畢業、當了導演、還當了母親。 

黑色連衣裙Romeo Gigli from Joyce 黑色亮片點綴高跟鞋Jimmy Choo。


趙薇把自己置於公眾的檢視之下。如果作品不好,她將面臨暗地裡甚至公開的奚落和嘲笑;但如果作品說服了觀眾,她將不再只是演員趙薇,還是導演趙薇。
黑色連衣裙Romeo Gigli from Joyce。 


趙薇為《致青春》拍攝的官方宣傳照。

文/王華震攝影/覃斯波化妝/卜柯文服裝編輯/許佳、陳天媛封面服裝/黑色連衣裙Romeo G
陽 春三月的北京,天氣乍暖還寒。採訪趙薇的那個下午,正是這樣一個陰冷的早春午後,採訪地點約在北京郊區的一個藝術空間。那天,空間的暖氣突然壞掉了,偌大 的展廳顯得更加冷寂。三點多的時候,趙薇和她的經紀人哆哆嗦嗦地進來了,都只披了一件單衣。 “有沒有暖氣?有沒有暖氣?”她們四處張望著尋找暖氣。趙薇腳上就套了雙帆布鞋,為了拍攝時換鞋方便,連襪子也沒穿。身上的衣服也單薄得不行,衛衣加卡其 褲,由於寒冷,整個人已經把雙肩都縮了起來。 

然而一整套拍攝、採訪的流程,顯然她已爛熟於胸——這次當然也沒什麼特別之處,不過就是化妝、換衣服、擺姿勢,再坐下來回答那些千篇一律的問題——冷是冷了點,但流程依然熟練。 “趙薇,待會採訪的時候坐門廳裡吧?那裡有個小壁爐。”記者問她。
“也行啊!”趙薇笑道,人比剛進門的時候顯得舒展了一些,此時更露出陽光般的笑容。 

撫平內心的“動盪”
 
有前幾年“趙薇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這樣的重磅新聞做鋪墊,現在無論是大眾還是媒體,都已經對她做導演這件事不甚驚奇。大家只是好奇,好奇這位曾經的“國民格格”的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下稱《致青春》),會是怎樣的作品。
這會兒“趙導”已經換好衣服,準備坐在一個小型劇場的第一排(劇場就在那個藝術空間裡面),接受又一輪鎂光燈的閃射。 

“其實我並不喜歡拍大片時的這種燈……這種叫什麼燈來著?”她後來說道。儘管她的身份已經是導演,但媒體對她的拍攝依然維持在一個女星的規格——從打光、服飾選擇到應該擺出的姿勢,都沿著慣性的軌道運行著。似乎大家都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妥,可能趙薇本人除外。
趙 薇2007 年考上北電導演系研究生,絕對是當年娛樂圈的熱門新聞。而那之前十幾年,她以一個新晉演員的身份考上北電錶演系的本科,卻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在這方面我是一個傳統的人。”這是她說起自己以前為什麼要考北電錶演系本科時的一句話。她所說的“傳統”,其實是中國社會重視文憑的氛圍。去唸本科之 前,她已畢業於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現為上海師範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開始在影視圈嶄露頭角,主演了一部30 集的電視連續劇《姐姐妹妹闖北京》,並在北京地區獲得了不俗的收視率。 

然而,初獲成功的趙薇,感受到的卻是一種“不安全感”,一種內心的 “動盪”。她在回憶當時的心路時說:“別人都要熬很久才能有女主角的戲,而我輕輕鬆鬆就當上了電視劇女主角,這讓我覺得我需要一種更堅實的東 西。”1996年,她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
在北電讀本科的頭兩年,也許是趙薇入行以來難得的清靜日子。 “她的專業課成績一直很好,在班裡名列前茅。”她的本科老師崔新琴教授回憶道,“我覺得她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在大事上她很清楚,非常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但在小事上經常犯迷糊。她可能是全班寫檢討寫得最多的人了。”和趙薇這樣大大咧咧的性格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她當時的同班同學黃曉明和陳坤。 “曉明是一個很聽話的學生;陳坤呢,當時缺乏自信,後來才慢慢好起來。” 崔新琴說道。 

《還珠格格》之後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趙薇的生活重新回到了長時間的“動盪”之中。至於這十幾年她的內心是如何變化的,我們不妨相信她自己的總結:“你老在一個地方晃悠的時候,其實心裡是非常地……怎麼說呢,非常沒有意義、沒有價值。” 

於是,她要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考試,給自己挪一個地兒。如果她繼續在表演這條路上走下去,那麼迎接她的可能會是另一番“動盪”。 

“我不喜歡生活是被動的動盪,我願意主動去動盪。”她說。
現在坐在這個小型劇場裡、被幾十個人圍著的趙薇,看上去和幾年前幾乎沒什麼分別,忽閃的大眼睛、白皙的皮膚。唯有她在和你說話的時候,她的和當年不一樣的笑容,才會讓你猛然察覺,原來這個人已經研究生畢業、當了導演、還當了母親。 

藉著點兒外力來給自己施壓
 
趙薇就讀的這個專業——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電影導演創作方向,是一個MFA 項目(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畢業時不但需要提交學術論文,還需要交一個畢業作品。她的畢業作品,就是這部《致青春》(影片將於4 月26 日全國公映)。 

趙薇的入學文化課筆試成績算相當不錯,“大約在前百分之二十左右,就是一百個人裡我排第二十幾名。”在專業複試的時候她擊敗眾多對手,贏得了當年電影系導師田壯壯的青睞。 “當時他對我挺刮目相看的!”趙薇回憶道。 

她 平時的課程安排相當豐富。 “原來我在表演系的時候,涉及的專業還是比較狹窄的,就是聲台形表——聲音、台詞、形體、表演,還有一些文化,或者聲樂啊之類的。當你去導演系讀的時候, 突然發現,我們電影學院所有系的課都是導演系的必修課!”我們坐在門廳的那個小壁爐前面低聲聊著,大部分時候她的聲音是冷靜的,講到這句話的時候,她突然 一陣興奮,嗓子一提,像是又要回去上課一樣。 

以前趙薇在讀本科的時候,每個星期二都要去電影學院標準放映廳(學院內部學生稱之為“標 放”)去看一部電影。當時電影學院流傳著一句話,“表演系看表演,攝影系看攝影,錄音系看錄音,導演系看全部”。 “後來我讀了導演系,才發現真的就是這樣子,你學的這個專業,你的注意力真的只會在你這個專業方面。 

你學表演的,真不會去注意它那個聲音是怎麼處理的,或者環境音是怎麼設計的。 ”趙薇告訴記者。
讀 了導演系、又拍了自己作品的趙薇,現在已經完全理解了這句話的涵義:“當你自己去拍部電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曾經在學校裡面告訴你那些要注意的事情,在你 的電影裡面果然都要注意。你要注意一個畫面和一部電影裡面所有的細節;所有的部門,都需要你去了解,然後需要你提出更好的意見。”剛入學不久,她便已經小 試牛刀,去新西蘭拍攝了自己的歌曲《天使旅行箱》的MV。 

文學課、剪輯課、攝影課、錄音課……趙薇跟著電影學院不同院系的老師們按部就班地上著,然而2007 年入學,為何會直到2013 年才把自己的畢業作品交出來呢?
這裡面當然有個人生活的原因,她要結婚、生孩子,還要接演各種電影、擔任代言。然而她自己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以我自己的名字出來的東西,我並不想讓它成為一個胡亂拍就的作品”。
“我應該畢業的時候沒有畢業,就延遲了學位,延遲了三年。因為我沒有做好這個準備,覺得可以去拍一個很成熟的電影。而且這不僅是為了我的畢業,也為了看到 這部電影的觀眾。在最後一年,也就是去年,如果去年三月份不拍的話,我就趕不到六月份畢業的最後期限了。”趙薇苦笑著說。 

對於趙薇來說,去年六月份這樣一條硬性的期限,反而是可以讓她有勇氣去面對這件事情的“外力”之一。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也是藉著點兒外力來給自己施壓。”趙薇說。
除了“最後期限”,另外一個她故意設置的外力,便是決定讓這部電影在全國公映。本來導演系研究生的畢業作品,並無公映的要求,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想法拍個實驗電影也未嘗不可。然而“我一開始拍的時候,我就想過,它一定是會跟所有人見面的。”
這是一招險棋。趙薇把自己置於公眾的檢視之下。如果作品不好,她將面臨暗地裡甚至公開的奚落和嘲笑;但如果作品說服了觀眾,她將不再只是演員趙薇,還是導演趙薇。 

“三駕馬車”
 
去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有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的回顧展。 “你知道這件事情嗎?”在她說她喜歡的導演之一是安哲羅普洛斯之後,記者這樣問她。 

“不知道,哎呀太可惜了!”她嘆息說。
“就算你想看,你的條件也不會允許你​​去普通電影院的吧?”
“不是的!”她急忙澄清,“我經常一個人去電影院的,而且無論哪裡我都會去。講老實話,我平時挺低調的,走在路上別人都認不出我,除非我老是到處看。但是人家只要跟我眼神一接觸就會認出我。”她的大眼睛隨著她的大笑又忽閃起來。 

說到為什麼喜歡安哲羅普洛斯,她說:“我喜歡那種能夠把很現實的東西和很詩意的東西結合在一起的電影。就是既有現實主義又有理想主義,既有真實的又有不真實的。”
這個乍聽起來有些虛無縹緲的“好電影標準”,現在被她運用到了自己的處女作裡。在《致青春》裡,有多場“超現實”的戲。 “整個戲的基調算是很寫實的,但這幾場超現實的戲我很喜歡。”她說。 

這幾場趙薇很喜歡的超現實的戲,其實並不來自趙薇自己的想像或者夢境,而是來自編劇李檣。事實上,李檣算是整部電影拍攝中最重要的“三駕馬車”之一,正是他一手編寫了這個劇本。
“她相信李檣、相信劇本,老老實實按照劇本把戲拍成了。”“三駕馬車”之一的關錦鵬評價李檣和趙薇的關係時這樣說。他在影片中擔任監製。 

趙薇最初拿到原著小說、辛夷塢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個三角戀愛的青春愛情故事,下不了決心該不該改編。於是她把小說給李檣看。 “我看過之後,覺得還是有閃光的東西。
那種青春的激情,是可以打動人的,”李檣告訴記者,“而且內地目前沒有青春校園電影這樣的類型,我就對她說,可以做。 ” 

李檣是趙薇在出演許鞍華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時認識的,也是在這部戲裡,趙薇結識了關錦鵬。 “我們是多年的朋友,他說可以做,我便決心做下去。”趙薇說。
事實上在去年三月份電影開拍之前,“三駕馬車”之間的討論已經持續了三個多月。一開始,趙薇把自己大致的想法告訴李檣,包括整體的氛圍、人物性格的改動等等。之後李檣開始閉門創作,“這個階段是我獨自的工作。”李檣說。 

文 學劇本拿出來之後,就是改編成分鏡頭劇本的階段,“這個階段是我們很多人一起商量的,趙薇、李檣、我、攝影和美工都有參與。”關錦鵬說。趙薇還請人來畫分 鏡頭故事板,每個場景的每個鏡頭一經討論決定,“她就會叫人畫下來,開拍的時候,就很少改動了。”關錦鵬說。光是畫這些故事板,就花了一個多月。 

對於新導演來說,這個討論的過程,也許正是學習的過程。李檣是一個有經驗的編劇,關錦鵬更是著名導演,他們的建議有時候會無形中給趙薇形成壓力。 “拿捏分寸很重要,建議不能強加。”關錦鵬告訴記者。 

作 為導演,趙薇顯然有自己的想法。 “我的理想,不是想拍成一個純粹的青春愛情故事,我想拍出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我們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下遭遇什麼樣的事情,產生對我們性格、對愛情、對未 來的種種影響和質變。台灣地區也有他們比較經典的青春戲,可能韓國也有、日本也有,但是我們沒有。”趙薇對記者說。
用李檣的話來說,“青春,是一段幻想澎湃的時期”。 

“她也是個幻想澎湃的人”
 
2012 年3 月3 日,《致青春》劇組在南京醫科大學外景地正式開機。影片以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大學校園為故事背景,講述了那一代人的情感和記憶。為了尋找舊的大學校舍,劇組 跑了南京二十多所大學。 “每個大學想找到可以用的場景已經鳳毛麟角了。​​我們用了東南大學的禮堂門口、用了南京大學的草坪、用了河海大學的圖書館、南京師範大學的閱覽室,然後 我還用了這個南藝的食堂……”壁爐前的趙薇,臉已經被烘得通紅,講起這段經歷,掰著手指頭如數家珍。 

除了場景,還有道具,都要一一做舊。 “拍電影越舊越貴。你看這種拍時尚寫真的,哪個酒吧架著就拍了,但你要是找那種真的是九十年代初的東西,那就要花錢了。”趙薇對記者說。
這部電影花的錢,比起那些大片來雖然不算多,但也已經遠遠超過了預算——據片方透露,加上宣傳和發行,影片成本共計6000 萬。數一數它的投資公司,一共有八家! “她自己公司也貼了很多錢進去。”關錦鵬說。 

“投資方非常多是因為我比較理想主義吧。兩個月的戲我拍了四個月,等於說再多一倍的製作費。”趙薇說道。
監製關錦鵬,在這部電影裡並不參與控製成本的工作,“我的工作主要在於把握影片的總體風格和節奏。”然而在影片拍攝的幾乎所有時間裡,他一直守候在現場。 “他其實可以算是一個顧問。”李檣說。 

李 檣倒並不會守在現場,因為前期的分鏡劇本大家差不多都已經商定。但一旦有改動,他也會立刻飛來現場。比如有一次,男主角有三次對於同一事件的閃回鏡頭,趙 薇臨時覺得閃回有點多,就建議李檣改成兩次,李檣馬上來到現場重新修改了劇本。 “她是做總體構想的,我是負責具體事務的。”他告訴記者。
據李檣自己說,他和趙薇在拍攝現場幾乎沒什麼分歧:“分歧挺少的,挺默契的,已經是多年的朋友了,她作為導演,理念非常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需要“拿捏分寸”的關錦鵬則不同,“分歧還是有的,但沒有到吵架的地步。” 

關錦鵬經常用自己的方法提出建議,“那就是我自己拍電影的方法”。他拍電影的時候,覺得另一個角度拍可能會好一點,就會重拍一條。在現場,如果他覺得還有改進的地方,他就會對趙薇說,“可不可以試著再拍一條?”
在 表演方面,有時為幫助演員表演,趙薇難免會有點情緒上的波動。 “我就是特別怕、特別不喜歡別人工作的時候不認真,”趙薇對記者說,“所以有時候,我看到你應該去做這件事情,但你卻沒有好好去準備、好好去幹,而是乾一 些特別無關的事情,我就會非常嚴厲地指出來。”在《致青春》中,除了兩位男主角趙又廷和韓庚外,女主角楊子姍、江疏影,以及其他一些配角演員,都是新人。 

電影預告片前段時間流出時,很多抱著看青春愛情片心理的觀眾大呼失望,預告片色彩灰舊、剪輯凌厲、配樂凝重,和青春片完全不搭界。
“我討厭小清新!”這句話趙薇是一字一句字正腔圓地說出口的,她的“討厭”看來已經被很好地貫徹於她的電影​​之中。 

但是看過電影粗剪版的那些人都覺得和原劇本很契合。 “電影和我在寫作時候的想像非常接近,可以用水乳交融來概括劇本和電影吧。” 

多年的老朋友李檣顯然對電影非常滿意,談到電影時有掩飾不住的興奮。
就 像約好了一樣,關錦鵬也覺得,他當初看劇本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和電影中的影像非常接近”。也許大家都覺得電影和自己的想像接近,是因為這部電影 本來就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這部電影集合了你們三個人的智慧嗎?”記者這樣問關錦鵬。 “是的,可以這麼說。但趙薇有足夠的智慧在導演的這條路走下去。”關錦鵬肯定地說。
討厭小清新的趙薇,在這兩個男人的口中,卻是不一樣的 面目。關錦鵬說:“她是個很有自信的人,在現場非常嚴肅。我認為這是對的。”李檣則說:“她也是個幻想澎湃的人!”而坐在我面前的趙薇,慵懶、隨性,被一 整天拍攝和採訪搞得疲憊不堪,卻不忘哈哈大笑……也許我們能在她的電影裡看到某一部分她自己的形象,也許我們心裡早已有了她的形象,而這部電影,只是她用 來修正這些形象的手段。

B=《外灘畫報》 Z=趙薇
 
“我肯定把自己揭露得更徹底”
 
B:原著小說的時間起點是2000 年,你把它處理成1990 年代中後期,一直跨到現在,其實和你自己入大學的年紀是差不多的。 

Z:是差不多的,但其實我並不是要緬懷我自己的青春,我也沒有把我個人的故事、情感編排在劇本里邊,因為我沒那麼自戀。只是為了增加片子的質感,去做這樣的處理。
我 也不是拍一個所謂的大時代,結果就是為了凸顯兩個人的愛情。而是反過來,我更喜歡通過一段愛情,凸顯整個時代的面貌。這也是李檣作為編劇非常獨特的能力。 在他的電影劇本里,通常你不只是看到人物的一面,你更看到的是一個時代背景。他的《孔雀》就是,他的《立春》也是,他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也是。他一定 會讓你看到這個時代,因為這個時代一旦過去就永遠不會存在。但是在電影裡面它可以一直存在著。
我對於還原做得非常嚴格。我覺得以後看它也是個紀念,因為它就是一個真實的寫實主義的還原,雖然人家書迷把它定位成浪漫偶像言情小說,但其實從劇本角度,它已經不是一個言情小說了。 

B:那你會有某種恐懼嗎?比如看電影的人會說,“啊,電影裡這件事可能趙薇也經歷過”? 

Z:這個沒有問題。我希望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曾經歷過,而且不是我自己經歷過的,是我們一代人經歷過,因為我裡面有十個人物。在小說裡面很多副線人物非常不突出,但是在這部電影裡面,他們都是各自有各自的精彩。 

B:所以你並不害怕在電影當中表現自己的生活? 

Z:我沒有太表現我個人的情感和經歷在裡面。我只是表現這一代人。有些看完片子的人會問我,“你偏愛哪個角色?”我說我沒有偏愛任何一個角色,因為他們都 是《致青春》這部電影主旋律裡面的符號,只有拼湊在一起才能奏出一首動人的歌。不可能只愛do,只愛si,re、mi、fa 都不喜歡(笑)。那歌一定很難聽。 

B:那你拍這部戲的最大壓力來自哪裡? 

Z:我開機的時候就已經說過,我覺得最大的壓力就是時間的問題。然後在拍的過程中,我發現我還漏掉了一點,就是錢的問題(笑)。 
 
B:拍完這部戲你變窮了? 

Z:那肯定是破財了。但是投資方說如果片子賺錢了,會把這個錢還給我。你一定要寫出來,不然到時候他賴賬的話……(笑)具體多少錢不好透露,反正挺多的,夠我演一些電影了。反正絕對可以再拍一部新的電影。 

B:那有來自工作人員的壓力嗎?比如李檣和關錦鵬? 

Z:他們兩個不會給我壓力,因為我一直拖著不拍,直到去年我才選擇去拍,是因為從心理上我已經準備好了。就是我不害怕了。剛考進去的時候,我想到要拍電 影,總是挺害怕的。但當我現在去做這件事的時候,我已經沒有畏懼感了。所以我沒有什麼雜念,就是想把這個戲做好了,然後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尤其是對於我自 己。 

B:好像在關錦鵬的下一部電影裡,依舊是你、李檣和關錦鵬三個人合作? 

Z:我變成演員了。關導變成導演了。 

B:對,你們三人為什麼會繼續合作? 

Z:還是挺感謝關導的,因為他在片場的時候,作為我的監製,他給了我非常大的安全感。大部分時間他都在現場陪著我拍。 

B:聽說你在片場會對演員發飆,那和你生活中不大一樣咯? 

Z:對啊,我生活中沒必要跟大家結梁子。 (笑)其實最終沒有結梁子,大家都知道我是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我面前都很乖,尤其是女主角。 

B:這是你在現場指揮的一種策略嗎? 

Z:不是策略。我用的很多演員都是新人,他們相對比較年輕一點,也沒有這麼多演戲的經驗,有時候連走位都不會,什麼都得教。有幾個演員演過一兩部台灣片的配角,經驗非常缺乏。我對他們就比較嚴厲。 

B:可能在許鞍華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裡,你演的那個角色就有點發洩你生活中的憤怒的感覺。 

Z:對,那是我作為演員,跟李檣唯一的一次合作。我當時其實是出於人情去客串一下,但那一次我就發現,他的文本對演員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我拍這個戲 的時候,我跟所有演員都重複一句話,我說我很羨慕你們可以演到李檣的劇本。他的劇本是托演員的,不是要演員去幫助這個電影和劇本的。我認為只要是你有三 分、五分的心,有三分、五分的天分,演他的劇本,你都會變成七分、八分。再加上有個非常好的製作和執行團隊,所以我認為這幫演員特別幸運。 

B:拍《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時,你是和許鞍華合作,她也是一個女導演。同為女導演,你覺得她怎麼樣? 

Z:那我肯定是沒法兒跟她比,差得太遠了。不是因為她有那麼高的國際聲譽,或得了獎。她以前是我的導演,所以她跟我談的話題除了生活,或者我的表演以外, 關於她那部分導演的工作,我們交流的就比較少。但我這次還是請她先看了一下我的電影,然後她跟我的對話就完全變了,這個時候我才覺得:“哇!”因為她以前 不跟我談論這種話題,比如問我用的是什麼鏡頭,然後就是有些地方應該處理成什麼樣子,我一下就覺得她好厲害。自己以前從來沒有動過這些念頭,從來不知道原 來她是一個這麼細緻、這麼眼光獨到的導演,我不只是指她的作品,而是指她的方方面面。 

B:許鞍華是一個容易打開自己的人嗎? 

Z:許鞍華……嗯,我不覺得她是一個特別特別能打開自己的一個人。但是她非常坦蕩,但又不至於像我這樣有時候會坦蕩到無底線(笑)。她比較內斂和深刻一些。所以我覺得許鞍華導演,是我非常非常敬仰的一位導演。 

B:那你會在電影中打開自己的陰暗面嗎?我曾在一個你的訪談節目中看到你說,一些世界頂級導演拍片的時候,不可避免會碰觸到自己內心最陰暗的部分,然後他們可以在電影中坦蕩地面對它們。你覺得你將來如果堅持走導演這條路,碰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Z:那我是不怕的。我肯定把自己揭露得更徹底(笑)。因為我覺得那個不是什麼壞事情,如果把它展示給別人看,讓所有人引以為戒,我覺得挺好的。

@Source: 外灘畫報

摩托車庫變身現代辦公室@Arch

 區域間的隔斷使用了漆成淺金色的3X3 厘米空心矩形鋼材,並以透明與半透明的聚酯碳酸板作為填充材料,在視覺效果上讓空間具有了層次變化感

 客戶是一家飾品公司,陳列室的亮點是加強了燈光的設計,與整體空間相得益彰

 空間優良的採光一方面來自人工光源的獨特設計,另外重要的一點是來自對老倉庫兩側牆壁上鋼框架大窗戶的保留

新擴展出的二層空間並不是簡單地加蓋一層樓,而是錯落有致地在不同帶狀區域分割垂直空間,讓倉庫本身的高度優勢更為優化
文/李洋圖片由Kuu architects 提供
這個位於黃浦江畔的辦公室前身是上海前工業時期遺留下來的一個老摩托車倉庫,建於上世紀80 年代。擅長從設計到施工完整執行、非常善於使用新材料的建築事務所Kuu Architects,將其巧妙變成了一個通透實用的現代辦公室Futown Office。 

老 倉庫的2000 多平米空間是一張足夠大的畫布,設計師在考量了業主作為飾品公司的背景後,將空間用條狀的方式進行分隔,整個空間以相連的三塊條狀區域展開:從接待大廳開 始,第一個帶狀區域主要是產品展示廳和VIP 區,方便客人參觀與洽談;辦公區在緊隨其後的第二個帶狀區域,與第三個帶狀區域設計師工作區相通,方便處理客戶事務和溝通設計師。雖然在設計圖上每一個區 域都標明了名稱,但是實際上不同區域間的涇渭並不分明,利用空間開闊的天然條件,相鄰功能區之間有著足夠大的漸變餘地,讓進入到這個空間的人能夠很舒適地 感受到那種通暢,毫無壓抑感。 

“老倉庫這一點對我們的改造設計並沒有什麼阻礙,相反我們很喜歡在有限制的情況下設計空間。在這個項目中,倉庫本身有著高挑的空間,而200 人無法在一層空間辦公,於是我們採用分層結構,在垂直空間製造出額外的樓層面積。​​” 

新 擴展出的二層空間並不是簡單地加蓋一層樓,而是錯落有致地在不同帶狀區域分割垂直空間,讓倉庫本身的高度優勢更為優化。比如辦公區與展示區上方沒做隔層, 工作與參觀都可以在自由開放的氣氛中進行;在較為私密的個人辦公室與會談室的上方增加樓層,將空間延展開來,加強了私密感。支撐這些新加入的樓層,設計師 使用了漆成淺金色的3×3 厘米的空心矩形鋼材,並且以透明與半透明的聚酯碳酸板作為填充材料,在視覺效果上讓空間具有了層次變化感。通過這樣的建材組合,Futown Office 將老式工業建築所具有的粗糙感去除,轉而覆以精緻的外衣。 

一直以來,辦公室的文件與物品收納都是令人頭疼的事情,這個項目 中業主打算租賃15 年,所以未來不斷增長的收納需求也是項目設計中被納入重點考量的一環,尤其是在開放性的空間裡,收納的整潔度直接影響到空間的觀感。白蠟木膠合板製作而成 的架子不但很有氣勢地起到了分隔空間的作用,同時也形成如圖書館書架一般的收納格局,而收納的範圍並不只局限於文件與書本,展示品與各種用具也都可以放置 其上。頻繁使用的物件放在低處手邊的架子上,不常使用的物件則可以藉助附帶的扶梯放到上方去,整體顯得井井有條。 

優良的採光來自於對老倉 庫兩側牆壁上的鋼框架大窗戶的保留,當然,這種舊物的存在也讓辦公室帶上了幾分樸素的氛圍。值得一提的還有人工光源的設計,室內所有燈具都是特別定制的金 屬燈罩與節能燈泡的簡約設計組合,通過吊線長度與安放位置的調整,這些燈具所散發出的光線與聚酯碳酸板之間產生了意外的化學反應:空間有某種“金碧輝煌” 的效果,但絕對不是那種俗氣的富麗堂皇,而是細膩雅緻的質感,這大概也是與業主作為飾品公司的呼應吧。

柳井正:我的人生其實是一勝九敗@Business

在服裝行業,全球第四大服裝零售商——日本服飾品牌優衣庫(日語為UNIQLO)的成功是許多創業者追捧的對象。就連國內服裝品牌凡客誠品創始人陳年也曾表示將自己的目標鎖定在服裝巨人優衣庫身上,做“中國版優衣庫”。 

在服裝行業,全球第四大服裝零售商——日本服飾品牌優衣庫(日語為UNIQLO)的成功是許多創業者追捧的對象。就連國內服裝品牌凡客誠品創始人陳年也曾表示將自己的目標鎖定在服裝巨人優衣庫身上,做“中國版優衣庫”。 

據 美國《福布斯》發布的2013年度全球億萬富豪榜,經營優衣庫服飾品牌的訊銷集團董事長柳井正以總資產133億美元再次奪得日本首富的桂冠。如今,優衣庫 在12個國家開設的分店有上千家,然而柳井正的野心不止於此,他還想超越美國Gap(全球性知名服裝品牌),將優衣庫打造成全球頭號服裝零售商。 

優衣庫的衣服看上去不夠時尚,款式也略顯平淡。柳井正是如何將其打造成時尚單品呢?
據新華社報導,其實沒有特色就是優衣庫的最大特色。雖然看上去簡約,但不乏個性,尤其是在色彩研發別具一功,幾種甚至幾十種花色供消費者選擇,另外就是自己開發了高技術含量的特殊面料,注重衣服的舒適度。優衣庫設計總監瀧澤直己曾說:“比起潮流,消費者更需要功能性。” 

關 於優衣庫的成功還有一段故事。柳井正認為優衣庫當初尋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有一家公司功不可沒。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家韋柯廣告公司在東京開設分公司, 首個客戶就是優衣庫。當時公司負責人美籍華裔約翰·趙(音譯)為了幫優衣庫找准市場定位,把幾件優衣庫的搖粒絨外衣送到紐約年輕時尚人群集中的SOHO地 區找路人試穿。 

“大家都說:'不可思議!太舒服了!多輕啊!'我們問:'你願意為它付多少錢?'他們說:'怎麼也得50或70美元吧?'有人甚至說值100美元。但那衣服只賣19美元。我把採訪錄像放給柳井看,告訴他:'這就是你的未來。'”趙回憶道。 

在趙的幫助下,優衣庫逐步確立了強調質量與平等並重的品牌特色,並將消費主力鎖定在“真實的普通人”。優衣庫的第一個廣告是在報上用整版文字介紹經典產品——售價2900日元的牛仔褲,闡述它如何降低成本以達到物美價廉。 

之後一系列反映不同年齡、階層和行業普通人同穿優衣庫產品的電視廣告,在等級意識濃厚的日本中頗有震撼效果。接著優衣庫穩步擴張,沿街零售店以及郊區獨立店鋪遍布全日本。優衣庫也變身為日本家喻戶曉品牌的產品,成為經濟不景氣時日本中產階層心中的不二之選。 

“我們不是時裝公司,我們是技術公司。”這是柳井正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將他與另一位著名的美國極簡主義者──喬布斯(Steve Jobs)相比,兩者同為零售企業家,都憑藉堅定信心、運用巧妙手法,追求創新,最終打造出一種概念,將簡潔產品變為世界潮流。
在銷售和盈利持續高增長背後,離不開柳井正毋懼挫折、擁抱失敗的精神。柳井正曾在自傳《一勝九敗》中寫到:“世人把我看做成功者,我卻不以為然,我的人生其實是一勝九敗。如果說取得了一些成功,那也是不怕失敗、不斷挑戰的結果。” 

優衣庫開闢海外市場的過程就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柳井正不服輸的例子。當優衣庫已征服日本後,柳井正並不滿足,他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在英國開設二十一家分店後,繼而在美國也開了三家。 

然而不出五年,美國三店悉數關門大吉,英國分店的結業比例亦相當高。優衣庫初試啼聲進軍海外,以一敗塗地告終。不過這次挫折非但未有打擊柳井正的雄心,反而激發他思考失敗的原因。柳井正認為營銷不到位,知名度還不夠。 

“沒人知道我們是誰。當你還沒獲得品牌認知度的時候,你無法成為一家成功的休閒服飾店;你在狹小、平庸、不足10,000平方英尺(約930平方米)的地 方賣衣服。人們很難對你提起興趣。”《華爾街日報》援引優衣庫美國公司首席執行長新大岳(Shin Odake)如是說。 

經過不斷嘗試、失敗、重複和調整,2005年,優衣庫再次啟動海外擴張第二擊,這次柳井正捨棄之前的市郊設店策略,改為主打五大洲主要城市人氣旺盛的血拼熱點,最終找到出路。優衣庫一雪前恥,柳井正打了漂亮的一仗。 

靠 著價格實惠又不失新潮,柳井正花了30年時間將優衣庫發展成跨國大企業。去年5月,優衣庫任命德約科維奇(Novak Djokovic)作為新品牌大使,此舉有點出人意料,因為這位網球運動員乍看起來更應像耐克(Nike)或阿迪達斯(Adidas)這樣的運動品牌的代 言人,而不是優衣庫這樣的休閒服裝品牌。但是很快柳井正所期望這種形象贏得了曝光度。 

如今,柳井正欣然向媒體袒露自己下一個目標:到 2020年將優衣庫的年收入提升至500億美元。要實現這一目標,優衣庫得快馬加鞭地增長,即時在服裝品牌遭遇寒冬的當下,優衣庫擴張的腳步仍未停止。超 過目前處於領先的Inditex集團(Zara的擁有者)、H&M和GAP,或許不是癡人說夢。 

@Source: 商業評論雜誌

BIG 贏得巴黎歐洲城國際競賽@Arch





BjarkeIngels領導的丹麥BIG建築設計事務所贏得了歐洲城(Europa City)國際建築設計邀請競賽。在法國的Triangle de Gonesse,一個800000平方米的集文化、娛樂和零售與一體的歐洲城正在發展。將城市發展與廣闊風景相結合,歐洲城為旅遊者和居民創造了一個動 態的吸引人的各種城市生活活動空間。該歐洲城沿著從 Charles de Gaule 到巴黎而坐落,並且有著是一個更大計劃一部分的一系列項目來吸引國際旅遊者去巴黎的北部。

這個城市中心有一個廣場,道路放射狀與周邊相連,此外還有一條迴圈環路串起主要的5個區域,這些區域主題都是歐洲各區的旅遊。環路的行道樹具有標示性,北 方是樺樹,松樹在東部,南部是棕櫚樹,西部是法國梧桐,城市中的自行車和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讓遊客充分領略城市魅力,在城市明晰的規劃中用自己方式放心 的前進或迷失。

該項目是一個大規模的土木工程。歐洲城將廣場、人工滑雪場,零售場所隱藏在一個有廣闊地形景觀覆蓋的屋頂下的休閒區。景觀是一個鬱鬱蔥蔥且易接近的屋頂,屋頂隨著下面建築物高度而起伏,同時屋頂包括到水平面以下的滲透。

效果圖顯示出一個重疊的功能,堆疊和分裂的地層顯示出開放通道、廣闊的綠色空間、高爾夫球場、完整的交通系統和後退一步開至廣場及通道的室內零售區的動態 結合。根據BjarkeIngels所說,設計這些通道時模仿了熟悉的巴黎街頭及其活動。通過整個場地所有專案的視覺交叉,使其成為既令人放鬆又高度興奮 的區域。

整個歐羅巴城市的林蔭大道在發展的過程中構成了一個連續環。該連續環穿過被已定為歐洲城不同地區的六個區域。遍及這個有些線性的通道所穿過的場地是可沿路發現的,精心安排的,以不同的元素及這些元素所促進的活動而出現的瞬間自發性


@Source:abbs.com

華裔建築師為紐約設計漂浮游泳池 | Dong-Ping Wong@Arch







紐約市的夏天歷年來都酷熱難忍,然而近期將有所改觀。據英國《每日郵報》513日消息,由華裔建築師黃東平(Dong-Ping Wong)率領的一支建築師團隊正在著手打造一個漂流水池。該水池位於紐約市東河的正中央,呈加號狀,預計明年夏天對市民開放。

這個在紐約市東河建造漂流水池的計畫名為“Everybody Plus Pool”。據計畫,這個游泳池呈加號狀,這樣一來就方便游泳的市民轉向其他方向。在水池的四個區域中,有一個區域單獨供兒童游泳,有專門給戴游泳圈的初 學者的區域,有水上運動區域還有供市民休閒玩樂的區域。該創意來源於三名年輕的建築師黃東平(Dong-Ping Wong)、阿爾奇(Archie Lee Coates IV)和傑弗瑞(Jeffrey Franklin)。這個聽上去令人難以置信的計畫早在幾年前就被他們提出,隨後又有英國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專家加盟,這個團隊的專業水 平不容小覷。

紐約市長邁克(Mike Bloomberg)表示了對這個計畫的支持,他稱該計畫的水源是由附近的廢水過濾而來,在方便市民的同時也淨化了許多水。該計畫始於2011年,預計明年夏天對市民開放。


@Source: abbs.com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