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2009

日本森美術館回顧 梵克雅寶百年之魂@Gallery

位於森美術館的展覽,由法籍知名設計Patrick Jouin一手打造。
圖/梵克雅寶提供

一場如夢似幻的旅程正於日本森美術館展開,逾百年的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珠寶展,透過跨越近一個世紀無數的珍藏,吐露美的精髓魂魄。

名為「The Spirit of Beauty美之魂」的展覽,涵蓋珠寶、腕表、時尚飾物及藝術典藏,共超過250件「私人珍藏品系列」。該系列源自品牌創辦人之子Jacques Arpels,最早可溯及1906年。

宛如童話故事,引領人們踏入回顧展旅程的是製作於1944年,姿態輕盈且擁有玫瑰切割鑽石臉龐的蜻蜓仙子,在象徵夢與幻想的仙子引路下讓人一窺The Spirit of Nature (自然之師)、The Spirit of Elegance (優美之師)、The Spirit of Adventure (搜奇之師)及Incarnations (靈氣之師)四個主題的珠寶奧妙。

位於森美術館展場空間是法籍建築師Patrick Jouin費時2年構思布置,運用白色和金色細緻又華麗裝飾,以女性柔美及創意為主調鋪陳不同的空間主題。展出時間為即日起至2010年1月17日。

@Source from: 聯合報╱記者陳若齡

詹偉雄:意義的生產,才是文創的靈魂!@Thinking

如何用「文化」蘊生「創意」,繼而創造出「產業」———而且是創造出比「半導體」和「NB代工」更有魅力的產業,始終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中的一片疑雲。

英國的「創意產業」則是清楚的,它標示出十一大項以「個人創意」為創價核心的產業,指明一方面它們會比其他產業有更高成長率,另一方面它們會協助其他產業產生新附加價值,因而政府對其施以政策協助,不僅具前瞻性,而且還有正當性。

新符號新意義 感知當下生命

英國人並沒有加上「文化」這一個概念,與其說他們不重視,毋寧說是英國社會早已把它當成一個理所當然,如同空氣、陽光、水一般的日常生活基礎。六○年代學 者Raymond Williams引發的文化之「精緻」與「常民」向度之辯論,以及一九六四年伯明罕大學設立「文化研究中心」,都已為英國社會扎下深層共識,認可「文化」 既是一種形塑社會新成員的意義、方向系統,也於日常生活中被各種個人或團體形塑著。有此共識,「文化」之為經濟行動的基礎、限制與機會,自然不證自明。

英國「創意產業」的重點因而就是凸顯「個人」,而這些特別會使用「文化」技藝(也就是以「象徵符號」為形式,編碼意義於其中的創作過程)來創造經濟產值的 「個人」所構成的產業(由廣告、工業設計到影視廣播),也就成為英國產業政策支持的對象。相較英國「文化→創意個人→產業產值」的清楚脈絡,台灣「文化創 意產業」的政策邏輯則是晦澀的,甚而兩大領頭部會(經濟部與文建會)是否有共識都引人懷疑,但考察過往政策推動方向,我們還是大致可看出某種「只要是『文 化』的,就應該是『有創意』的;而只要是有『創意』的,就應該是可能『有產值』的」之「共同消極認可」,在這一邏輯裡,許多傳統的「文化創作者」、「文化 工作者」、「業餘創作者」霎那間「因緣際會」成了「產業經濟主角」,所謂政策,就是透過公平程序挑中他們,然後介入進行必要的輔導或育成(於是各類的「產 業園區」和「將帥營」便誕生了)。

「文化」此一概念包羅萬象,但如果要讓它產生出經濟產值,便必須扣緊其中「新符號」和「新意義」的生產和消費面向來:文化商品必須有「新的意義」,消費者 才會覺得和當下的生命存在相關,而此新意義最好具備著一個「破格形式」,消費者才能在商品之海中藉著「驚奇」而趨近它。由英國工業設計師Jonathan Ive設計的iPod能創造出迄今近五百億美金的產值,靠的可不是「業餘者」或「文化人」自我表達的創作,而是「設計師」對當下「大眾文化」深度詮釋、往 返對話的結果,它是一連串有備而來的「驚奇」所組成的破壞性商品。

咖啡館創業家 文創力量所在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中的「文化」做不出有魅力的產值,在於忽然成軍的「產業經濟主角」,並沒有為市場創造出「新符號」和「新意義」;但我們該因此就 悲觀起來嗎?那可不!在台灣遠離工業化的集體式社會框架後,一群群苦惱著個人存在意義而創業的年輕人小商家,正雨後春筍地蔓延開來,下回,我們不妨來嚴謹 地談談郭台銘先生所不喜的「咖啡館創業家」,以及正快重畫台灣味覺地圖的「麵包店創業家」,他們———才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力量所在。

(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Source from: 【聯合報╱詹偉雄】2009.11.19

蔡國強 蔡康永 叛逆就是生存之道@People

「我們都不是『文人』。」老被稱為「讀書人」的電視主持人蔡康永這樣形容自己和藝術家好友蔡國強。一位電視人、一位一出手就叫人驚心的爆破藝術家,蔡康永和蔡國強結緣於一次電視專訪,幾次藝術合作,兩人成了相忘於江湖的知己。

「叛逆」是他們共同的生存之道。兩人都同意,身體裡都住著長不大的小男孩,想用自己的方式證明,對於父輩、對於傳統、對於主流,種種的「不同意見書」。以下是兩人「相對論」專訪紀要:

問:蔡康永說,你們兩人都喜歡惡搞,有點叛逆?

蔡康永(以下簡稱「康」):常有人問我,你最喜歡的書是什麼?如果學蕭伯納的回答,那會是:「存摺。」其實,我的回答是「儒釋道三家」。做為泡在中國文化中長大的小男孩,何其有幸,我不需要常常去看心理醫生,因為儒釋道三家提供了許多對付人生困境的方法。

小三讀史記 「我只是小環節」

蔡國強(以下簡稱「國」):影響我最深的書是史記。我小三就開始讀史記。那時候我讀不懂,卻懂了「歷史非常漫長,我只是其中一個小環節」的道理。長大後讀了很多書,卻沒有像史記那樣對我影響深遠。這本讀不懂的書,我真讀懂了。

康: 但我不會因此對「傳統」五體投地,就像你跟一個人在一起,你們必須處於緊張的狀態,你才會珍惜他的存在。如果你把傳統視為理所當然,像腐儒一樣五體投地, 皓首窮經地在那裡註解、詮釋而不對抗,經典就會在你的身上死掉。叛逆對我來說,是樂趣,也是生命的來源。叛逆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國: 對傳統的叛逆,也是建立在對傳統的充分掌握之上。叛逆分好幾種,一種是對自己社會、文化和人類的叛逆;一種是對自己、家族的叛逆。從小我看著父親規規矩 矩,想做有成就、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但總是瞻前顧後、什麼都怕,一直活在困難中。小時候我畫毛澤東像,父親說千萬不能拿出去、會當「反革命分子」;我卻偏 偏要畫在學校的黑板上。他是共產黨員,新中國開放後,他又恨中國丟掉了他的價值觀。

火藥搞破壞 炸掉井井有條

從小我就意識到自己身上有他的血統,遺傳到很多他的個性。很理智、很小心,有愛卻又怕給人看到愛。我會想破壞他這種狀態、也是對我自己的破壞。這個破壞就是火藥,也就是叛逆。

對 我來說,火藥難以控制、帶來破壞,但也帶來作品存在的價值。我的炸藥是想破壞井井有條、過度理性、想把自己完美化的社會通則。想扮演完美的人,本身就是一 個問題。像蔡康永,不想完美地被人看到,也不願意人家在他面前扮演完美者。他所謂的揭密,就是想讓對方成為不完美的人。

父親很放棄 小孩就很放鬆

問:蔡康永也談談父親對你的影響?

也是生命來源

康:做為一個同志,勢必得叛逆。父母把你生出來,你的感情世界卻沒有「生育」這件事,就是一個作對的立場,卻是我無法選擇的。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叛逆。

我和父親相處時,父親已經到了晚年,從上海遷到台北,有許多的放棄。這種態度會讓小孩很放鬆,但也不會很積極地過生活。像頒獎典禮我從來不去,除非我是主持人,我不愛入圍、領獎,因為你今年得獎,明年誰管你?

有天我跟蔡國強在金門,我問他,你做藝術最終目的是什麼?他說:希望不朽。這回答讓我震撼,因我的人生是在腐朽中長大。不朽,這個答案真浪漫。

當 你看過蔡國強的作品,再看其他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發現他們只是在廉價地使用中國藝術時,你會感到汗顏。你看到蔡國強在用火藥、碎掉的瓷器、竹篾,你都覺得 他有一部分在跟這些元素作戰。火藥不可控制,蔡國強一定覺得自己有時比它大、有時比它渺小,一方面要征服它,一方面又被它打敗,這才有趣。如果你做藝術 前,知道它會長什麼樣子,這樣還有什麼樂趣呢?

國:好的火藥藝術作品做出來後,你會覺得它是它,你已經創造了一個新的生命。

小S是火藥 我點火她爆炸

康:談到火藥,我想到「康熙來了」之所以帶來這麼多樂趣,是因為徐熙娣是火藥。點火的是我,爆炸的是她。常失控,也不知會炸什麼樣。

國:對,她就是你的火藥,上次我也意識到了。

康:她比我勇敢,炸的時候也不管我的死活。

國:有時候你還要幫忙滅火!

11.23.2009

Kanazawa World Craft Triennial 2010 Pre-event by Nendo@Arch

Japanese designers Nendo have designed an exhibition of craft objects at the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in Kanazawa, Japan.

The exhibition forms a preview of the Kanazawa World Craft Triennale 2010.

Each of the 62 objects on show is presented inside a small, mass-produced domestic greenhouse.

Arranged in a grid, the units were already equipped with shelves and wiring for lighting.

Once the exhibition closes, they will be collapsed easily then stored or reused.

The exhibition will remain in place until 25 October.

See all our stories about Nendo in our special category.

Here’s some more information from Nendo:

Exhibition design at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We designed the exhibition space of “Kanazawa World Craft Triennial 2010 Pre-event” exhibition at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in Japan. The design for a exhibition of 62 craft objects by 50 artisans at the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in western Japan.

The objects’ materials range widely, including glass, wood, ceramics, metal and cloth.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were used in their creation, and they range widely in size. For the exhibition design, then, we chose the opposite strategy. Small mass-produced home-use greenhouses give a sense of order to the space and provide visitors with a flat perspective from which to view the exhibition, allowing the rich variety of the objects to stand out.

The greenhouses also suggest the metaphor of the museum’s hopes that crafts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flourish like plants. The greenhouses are made completely of glass, and each comes with its own shelving and pre-installed wiring for lighting. They are inexpensive, perfect for small budgets, and are easily assembled with only a screwdriver. It took only one day to assemble all 62 of the boxes.

They can be broken down and stored after the exhibition. This not only eliminates nearly all waste from the exhibition fixtures, but also allows for possible reuse during the the Kanazawa World Craft Triennale 2010.

“Kanazawa World Craft Triennial 2010 Pre-event”
Place: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Japan
Schedule: 13th – 25th October 2009



Posted by Rose Etherington

@Source from:

Dezee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magazine

Shadow Surface by Ateliermob@Arch

Portuguese architects Ateliermob have completed a cafeteria and shelter with circular holes cut into the roof at Sacavem, near Lisbon in Portugal.

Called Shadow Surface, the structure consists of a large concrete roof supported by three walls, providing a sheltered space for the residents to meet and sit in the shared courtyard.

The concrete slab, which was cast in-situ, is randomly punctured with holes to allow sunlight and rain through.

The single-storey cafeteria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is structure and a children’s playground; full-height windows overlook the playground.

A lift and staircase at one end of the shelter lead to underground parking.

The project aims to unite the surrounding residential blocks.

Photographs are by João Morgado.

Photographs are copyright Joao Morgado and used with permission. See our copyright policy.

Here’s some text from the architects:

The cafeteria and shadow surface project at Sacavem – in the periphery of Lisbon, is finished.

These works are very special to ateliermob, since it represents our first public work.

Integrated in the renovation of Av. do Estado da Índia (main traffic axes of Sacavém), we were called to design two different constructions in between buildings.

The cafeteria closes the children public playground and links different axes of circulation.

The shadow surface plotted on the top of the public square and over the parking, tries to thread and gather all the different content and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quare.



Posted by Ruth Hynes

@Source from:

Dezee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magazine

陳國富╳盧廣仲 無所畏懼是夢想的翅膀@People

你現在走的路是自己喜歡的嗎?

從小到大,我們常被教導人生要好好規劃。有些人很早就知道要走哪條路,訂下目標,持續前進。可是,有更多的人是走了一大段路之後,才發覺熱愛與所學不同。有的人選擇留在原有的道路,有的人則是半路轉彎,勇敢擁抱夢想。

陳國富與盧廣仲均非科班出身。一位是從沒想過自己能拍電影的門外漢,到今日成為知名導演、監製;一位則是沒想過當歌手,電機系唸到被二一的大學生,因車禍改變人生,住院期間,抱著表哥送的吉他猛練,打開創作之路,成為2009年金曲獎最佳新人。

 轉彎,要有勇氣願意嘗試,兩人做了很多的努力接近夢想。

 陳國富愛看電影,為了離電影圈更近,做過影評人、策展人、寫電影雜誌,後來幫楊德昌寫劇本而進入電影圈,紮實的自修經歷,31歲時,他的首部電影《國中女生》一問世,便獲好評。

盧廣仲喜歡哼哼唱唱,從只會歡樂年華的4個和弦,到寫下第一首歌「別殺我」,陸續創作5、60個音樂片段,起初只敢彈給室友聽,在朋友鼓勵下,他參加學校比賽,拿下冠軍,被淡江金韶獎評審、唱片製作人鍾成虎簽下,製作了3張單曲,完成100場巡迴演出,才發行第一張專輯。

 陳國富走向電影,盧廣仲走向音樂,攀爬夢想天梯的過程中,兩人均抱持著隨遇而安的輕鬆態度,以無所畏懼的熱情,堅定向前。

夢想梯第1階→敢扛下來 勇於嘗試
如果不試,怎麼知道不行?先扛下來,把它當作一個挑戰,但要輸得起,很多時候,透過這個過程,你會知道自己的底限、潛力在哪裡。

陳:我們這行有很多人本來學別的東西,突然覺得不行,一定要轉,然後跟家裡戰鬥,或是內心掙扎,你怎麼發現不能唸電機?有沒有具體事件?

盧:有!我的功課不好,還被二一。其實高中時,我的數學不錯,唸了電機系,覺得讀這要幹嘛?我不想坐在辦公室,變成宅男,這不是我的目標,到後來就有點逃避,開始想未來怎麼辦,想沒多久,就出車禍了。

陳:我以前也沒想過能拍電影,不管我多麼熱愛電影,還是覺得那個太遙遠,不像做音樂,拿一把吉他,或者哼一哼,寫成簡譜,可以想像完成的東西,電影不可能的,像變魔術一樣,你不知道那是怎麼變出來的。但是,我碰到一位教我英語的老外問我:「你有沒有想過可以拍電影?」我愣住,回答不可能,他反問:「你不試試看,怎麼知道不行?」這就是美國人,永遠不會覺得不行,他們認為有興趣,就應該去實現這個夢想。

被他一問,我想,起碼要了解電影是怎麼回事,沒人教我,我就找很多原文書,為了要看懂,就把英文學好。之後,我開始寫影評,做很多周邊的事情,都是為了稍微靠近這個行業,因此認識電影圈的人,後來被找去當編劇、導演。

盧:你拍了很多電影,如何一路堅持下去?
陳:我所有做的事都是被人邀請去做,所以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經歷,我拍過紀錄片、廣告、MV,也做過舞台劇。人家來邀請我,只要決定做了,我就會做到自己認為最好的程度。台北電影節是我創辦的,那時也沒辦過,只是有人問我要不要辦?我說好,結果被《商業周刊》評選為年度最佳非營利創意行銷案。拍電影也是這樣子,先扛下來,把它當作一個挑戰,但要輸得起,不要沒弄成就去自殺,這是不行的。很多時候,透過這個過程,你會知道自己的底限、潛力在哪。

我常想,如果能散播一種隨遇而安的態度,世界會美好很多吧!因為人在隨遇而安的過程中,做任何事情都是出於自願,不是被強迫的,在這種心境下,潛力比較容易發揮。

夢想梯第2階→不怕失去 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有個條件,就是無所畏懼,也就是說,你不能害怕失去,否則就會被很多世俗的東西綁手綁腳。

盧:照導演這樣說,我也是隨遇而安型,高中讀自然組,大學填志願,我想男生就應該填理工。我很喜歡打籃球,還是籃球系隊,剛出車禍時,最難過的是想到以後不能打籃球。後來覺得,事實已經造成,只是徒增難過,乾脆選擇把它忘掉,去想接下來要做什麼比較實在。住院那段時間,因為不能動,練起吉他,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彈吉他,參加比賽後,被製作人簽下來,就發片了,我算是運氣很好的人。

陳:我也有一模一樣的車禍經驗,那時打石膏躺在醫院,也是學吉他,可能我的天份有限,學會幾首歌,覺得這好像不是我可以幹的事(大笑)。我們相同的經驗是巧合,不過,這也說明了我們比較隨遇而安。

其實,隨遇而安有個條件,就是無所畏懼,也就是說,你不能害怕失去,否則就會被很多世俗的東西綁手綁腳,比如太在意同事的看法、上司的評價,太在乎一些東西,弄砸了就是你的責任,做任何事情就會變得很遜。每次有人邀我做不一樣的事時,我就會想知道,我弄這個東西會是什麼樣子?只要沒做過,我都想試,這就是無所畏懼。

過去,我們宣揚的哲學是美國那一套,有夢想、目標,就有完成的可能,推動你一直往前,就好像在賽跑的兔子前面放一根胡蘿蔔,我認為這套不可行。第一,它充滿可怕的危機,你在30歲設定一個假的胡蘿蔔,但到了40歲發現無法實現,危機感一來,你根本沒有招架能力。第二,它不太符合華人的民族性,我們不是特別具攻擊性,不是那種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成功後洋洋得意的性格,如果是這樣的價值觀,最後也會把自己毀掉。所有的人都一樣,不僅要面對生老病死,也會經歷懷疑、低潮、自我否定等階段,我希望年輕人是在一種比較自信的條件下走過這些。

夢想梯第3階→擁抱感情 找到動機
如果是為了別人的眼光而努力,那是個無底洞,你沒有安全感,永遠覺得不夠,所以一定要有個能恆久覺得穩定的動機。

陳:我覺得人都要有驅動力,就像警匪片中兇嫌的動機。我知道有很多藝人的動機來自於家人,你可能要花很多時間,才知道原來所有一切的驅動力來自於想要證明給媽媽看。

最接近我的動機其實是愛情,因為我發現,我對於物質的回報、名氣,不太看在眼裡,這些不是我決定去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我認為,人如果沒有愛,一切的努力都會變得非常的可疑。小時候,我聽過一句話,你怎麼判斷自己值不值得存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你沒有愛的人,或者是沒有愛你的人,你的生存動機就會消失。

當時,我認為這話太極端,故意語不驚人死不休,我現在愈來愈覺得有道理。有時你忙、忙、忙,回到家後,反而更茫然,如果你是為了別人的眼光而努力,那是個無底洞,不會是這個月忙完,下個月就OK了!你沒有安全感,永遠在比較,永遠覺得不夠,所以一定要有個讓你恆久覺得穩定的動機,人生才有價值。

當然,很多時候,比如說金錢、職位,這些東西也是動力,但是它太容易讓人不快樂了,以這種東西為動機,你可能走了一段路之後,開始懷疑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現在最大危機不是有沒有飯吃,有飯吃從來不是問題,而是懷疑自己在世上存在的意義。

盧:車禍後,我更珍惜人生,也簽下器官捐贈卡。在我的生活中,友情是支持我很大的力量,我第一首歌是在男宿舍完成,那時的室友到現在感情都很好,他們一直很支持我、鼓勵我,我會很想把歡樂、開心帶給朋友。

陳:友情也是創作的力量,不過愛情大一點,你現在幾歲?
盧:24歲,愛情是我生活中比較欠缺的。有人聽了我的歌之後,反應會有戀愛的感覺,我就很開心,原來像我這樣沒經驗的人,也可以透過音樂,表現想要追求的那一塊,可以把生活中缺少那部分補起來,像吃早餐就是我每天想跟大家講的事,音樂多元是件很美好的事。

很難想像,這樣的兩人竟然都怕生!年過五十的陳國富,獲獎無數,但他最怕參加電影展、頒獎典禮、記者會,尤其是走紅地毯。自嘲是生活白痴的盧廣仲,從台南到了台北,不熟悉的環境,發現自己很怕生、膽小,只有拿著吉他時,才能壯膽。

怕生的兩人都戴了一副大黑框眼鏡,鏡片的背後,其實都有顆熱愛人、喜歡人的心,否則,他們也無法成為出色的創作人。只是,他們所攀爬的夢想天梯都得面對、擁抱人群,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才能持續走在創作路上。

夢想梯第3階→接納弱點 發揮特點
怕生變成我人生的一個色彩,我也曾經想改變,後來發現很難,索性不改了,人生都過了大半,還要改什麼?

陳:我在你這個年紀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情,27、28歲才有。音樂、電影很多時候不是宣揚什麼理念,它們的共通性其實就是傳導情感的安慰作用,就像我喝巧克力,喝完會有一種安慰感,我覺得我們的本質是喜歡人、熱愛人,也願意去觀察人的。

盧:可是我比較怕生,若要一個人去做一些事情,我會害怕、緊張,可能是小時候被媽媽照顧的太好了。我記得有一次跟同學打賭,輸的人要跟路上女生問msn帳號,不然就要被丟淡水河,結果我輸了,我真的不敢去跟陌生人搭訕,選擇被丟淡水河。

陳:你跟我太像了!我也很怕接觸陌生人,高中時,我到銀行辦事,都會在門口停下來想,等下進去會碰到哪位櫃台小姐。感情上,我也是謹慎而保守,我從沒主動跟女孩子要電話號碼或發簡訊,不是我不想,而是因為被拒絕實在太恐怖。我也怕參加電影展、頒獎典禮、記者會,怕生變成我人生的一個色彩,我也曾經想改變,後來發現很難,索性不改了,人生都過了大半,還要改什麼!我比較好奇的是,你拿吉他上台時,底下觀眾還是陌生人嗎?還是他們已經不是陌生人?

盧:當我拿起吉他,唱歌給大家聽時,我覺得很開心,非常有成就感,所以只要站上舞台,我就會很High!台下有10萬人我也不怕,只要他們耳朵都有張開。

陳:這很奇妙,好像平常躲在廚房的廚師,其實是個武林高手,所以當你拿著吉他,等於拿著寶劍,像武林高手那般無所畏懼。我是責任來時,比如投資人把幾億的資金交給我拍一部戲時,我就無所畏懼,因為你具體知道身上背負的責任。

不過,我做的是幕後,雖然所有人都講導演已經不是幕後,是幕前的,要走紅地毯,我還是可以在這當中找到能承受的界線。若有人跟我說,看過《雙瞳》,但並不知是我拍的,對我來說這就是完美,意思是說,我不是公眾人物,但作品會被看到,你沒得選擇,作品跟你要完全結合。

盧:如果是我跟我朋友,我很想把歡樂開心帶給朋友,但面對陌生人時,我卻沒辦法對他笑,覺得怪怪的。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地球上每一個人,見到每一個人都是朋友,但這是不可能的,路上還是有很多不認識的人,這個就很恐怖。

陳:我從沒有用這個角度想過,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變成很熟悉的朋友,但這是不可能的。我想是因為我們都害怕不完美,當用善意,想讓對方發出信號,如果信號被對方誤解,或被拒絕,對我們的傷害可能會非常的巨大,所以透過作品,想製造出這個想像的世界。

我覺得你是新世代的模範,不是因為早起、吃早飯,而是我們需要有不同典範,一種可以全然擁抱的典範。我希望我在你這個年紀非常光明,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我那時非常陰鬱。

我之前的作品會有比較黑暗的驚悚,我很喜歡那種緊張感,現在,我已經開始轉向想找人性中最堅貞、可貴的情操,尤其是在一個困難的時代,就像天災人變的現在,而最珍貴的情操、震撼人心的情感,也是在艱困年代才會看到。

夢想梯第3階→面對孤獨 沉澱自己
現在所有人都在別的地方找感覺,而不是在自己身上找感覺,可以的話,最好每天都有孤獨時刻,不一定是自我反省,只是檢視一下今天的心情。

陳:我認為搞藝術創作的人,最好每天都要有孤獨的時刻,你有嗎?

盧:導演講到孤獨這個東西,我幾乎所有的歌都是在我自己一個人時創作。我喜歡寫一些開心的歌,透過音樂表達陽光的力量。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好像是創作人在半夜會比較有靈感,我幾乎所有的創作,都是白天完成,每天早上7點我就會起來,吃早餐對我是很重要的事,我會一口氣吃3人份的早餐。所以我寫了一首歌告訴大家要吃早餐,太陽會給我朝氣蓬勃的感受。我曾嘗試過和同學作息一樣,下午醒來,但感覺很空虛……

陳:這點我跟你不一樣,我是夜貓子,我在年輕時,能賴床就賴床,吃早餐對我來說是很痛苦的事。深夜也好、白天也好,都有共同特點,就是你要能夠孤獨,這是創作的重要部分。

其實陰暗也好,明亮也好,有陽光的時段,並不表示你不孤獨,只是黑暗的深夜比較能夠提供孤獨的環境,如果創作人不孤獨的話,不太可能面對自己,也不太能沉澱平日所觀察到的事物。關鍵不在於明亮或黑暗,在於製造孤獨的環境,這不只限於搞藝術創作的人。

可以的話,最好每天都有孤獨時刻,哪怕在捷運上、吃中飯時,所有的人都要給自己一段這樣的時光,不一定是自我反省,只是檢視一下今天的心情。現在所有人都在別的地方找感覺,而不是在自己身上找感覺。

盧:從小到大,我會跟自己講話,不過,不會念出來(大笑)。但我的心裡可能不只有一個盧廣仲,在我的體內有很多種人格,在外面,我只展現一種,可是回到家,我就跟不同的自己對話,很多創作的靈感就有機會展現。

夢想梯第4階→勇於堅持 學習SAY NO
堅持其實需要非常大的勇氣,態度決定事業的高點,因為說OK的誘惑是很大的,有更多的人願意選擇妥協。

盧:有些人會問我,你接下來要做什麼?想賣多少張?老實說,我從來沒有設定目標,我的原則是可以跑多遠,就跑多遠,因為你不知道你要跑多遠,就是把全身力氣耗盡,這也是一種無所畏懼嗎?

陳:對!你要盡量做自己,因為你在往後的路上,一定不斷會有各種力量來修正你。但它不是惡意,可能會說這樣更賣,那樣受歡迎,這樣更大眾化,分寸怎麼拿捏,你怎麼知道何時會過了界線,或者你會開始不快樂,這一定要自己判斷。

判斷的標準還是我所說的無所畏懼,只要對這些世俗的東西不恐懼,就可以判斷,唯一能威脅你的就是這些世俗的東西。

比如,你想從賣7萬張變成賣15萬張,如果你根本不在意能否賣15萬張,你就OK了!你可能會賣30萬張,最可怕的是,你害怕不能賣超過7萬張,這能把一個創作人活活弄死,做自己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有一天,你覺得應該重來,但合夥人說:「可以了,不用再花錢。」你設想一下,會不會妥協?

盧:如果沒有修改到自己想要的標準,每次聽到,一定會有遺憾,與其如此,我會自己出錢,寧願自己好過。

陳:我剛問的是個關鍵問題,態度決定事業的高點,你的答案就適合幹這一行,因為有更多的人願意選擇妥協。

舉個例子,我曾有部電影再兩星期就要開拍,我突然發現,演員不太適合,如果是一般導演就拍了,因為工作團隊、演員、資金、戲服都有了,就像已經剪了昂貴布料,但從創作的角度,我就是不能這樣拍戲,後來決定不拍了,賠了好幾百萬。那時做這個決定,最痛苦的不是賠錢,而是善後,我很在乎人的感覺,愧疚讓我非常不舒服,我寫致歉卡片給每位工作人員、演員,做決定的前後一個月,整個人就跟生病一樣。

SAY NO也是要學習的,幾年前,我常是面對七、八個抉擇,每個抉擇都是綁在一起,因為沒有處理、割捨,讓膠著狀態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堅持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當你設定一個標準,周遭的環境或身邊的人配合不上,很多人會選擇人和,或者融於環境,說OK的誘惑是很大的,但敢持不同的意見才是決勝點。

@Source from: 2009.11.12 30雜誌電子報

24 Issey Miyake Shop by Nendo@Arch

Japanese designers Nendo have completed a store in Tokyo for fashion designer Issey Miyake.

Called 24 Issey Miyake, the shop is inspired by Japanese convenience stores.

Each design is available in twenty colours and the store will completely change its stock every two months.

There are no stock rooms and garments are displayed on white shelving and hangers made of 7mm steel rods, designed to reference shopping baskets.

Nendo also designed furniture made of the same steel rods specially for the store.

More information and models in our previous story.

Photographs are by Masayuki Hayashi.

Here’s some text from Nendo:

New concept shop “24 ISSEY MIYAKE” Shops opened at deparment stores in Tokyo

A new concept shop that offers a brightly coloured selection of items chosen from each of the Issey Miyake lines, alongside new, original items specially created for the shop.

Each reasonably-priced item comes in 20 different colours, and the shop’s lineup is renewed every two months. The overall concept derived from the Japanese convenience store, with its constant state of dynamic, fluid change.

To highlight this association, the shop’s name is ‘24′, and its logo features the kind of stripes you might expect to find on the facade of a convenience store.

The packaging, too, comes from food packaging.

For the shop design, we were inspired by the ‘harmonious chaos’ of Japanese convenience stores.

To keep the space as small as possible and fill it to the brink with products, we got rid of the back room storage – all of the products are on the shelves at all times.

Since the products themselves are so brightly coloured, we used no colour whatsoever for the shop itself.

All of the fixtures, including hangers and shelving, are 7mm steel, striped like a shopping basket.

The entire shop functions as a display, and the white lines of the steel fixtures give the brightly-coloured products a sense of volume.

The idea is that as the items change, the shop itself will change character dramatically.

Furniture for shops (photos by Masayuki Hayashi)



Posted by Rose Etherington

@Source from:

Dezee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magazine

Performa Hub by nOffice@Arch

dzn_sq_nOffice-Performa-04

Berlin architects nOffice designed Performa Hub, a venue for the Performa 09 biennial held in New York earlier this month.

dzn_sq_nOffice-Performa-09

The space, located on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new Cooper Union building designed by Morphosis, consists of a giant plywood wall that wraps around three sides of the space.

dzn_sq_nOffice-Performa-05

Set into the wall are elements of programme including shelving, storage, a bookshop and an office.

dzn_sq_nOffice-Performa-03

One end of the space features a steep tier of plywood seating for performance audiences.

dzn_nOffice-Performa-10

nOffice consists of partners Markus Miessen, Magnus Nilsson and Ralf Pflugfelder.

dzn_nOffice-Performa-08

See our earlier story about the Morphosis’ Cooper Union building.

dzn_nOffice-Performa-07

Here’s some text from nOffice:

Performa Hub, designed by the Berlin-based architectural practice nOffice (partners Markus Miessen, Magnus Nilsson, Ralf Pflugfelder), unites the necessity of a central meeting point for Performa Biennial New York as well as nOffice’s ongoing interest in archives and how to record and store content and programme spatially.

dzn_nOffice-Performa-06

The specially designed Performa Hub introduces a space in which a vast single wall becomes a container and shelving unit for a variety of Performa associated programmes, such as a screening space, a lecture hall, an office space, a bookshop, an interview booth and a lounge.

dzn_nOffice-Performa-01

All content is archived within the wall and can be activated by opening up specific deep sections of the wall.

dzn_nOffice-Performa-02

Further working on the wall’s inhabitable potential, the architects went on a day’s walk along the entire territory that the Berlin wall used to span.

dzn_nOffice-Performa-03

The evidence of this walk is on show in the Hub’s screening space.

dzn_nOffice-Performa-05

www.nOffice.eu

dzn_nOffice-Performa-09

dzn_nOffice-Performa-16



Posted by Marcus Fairs

@Source from:

Dezee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magazine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