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2006

Fashion @ 服飾,是生活美學的一部分

西班牙藝術家Darya Von Berner以分享的概念,詮釋Loewe的雙胞胎皮包。Loewe/提供


Levis牛仔褲與街頭藝術家Hobby:tech合作推出限量牛仔褲。Levis/提供

服飾,是生活美學的一部分。對時尚人士而言,渾身名牌、穿金戴銀,還不足以彰顯自己的時尚美學,只有穿出「藝術品味」,才能臻至「美」的最高境界。

LVMH集團 最愛與藝術結盟
LVMH集團旗下精品,不但喜歡贊助各項藝術活動,且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在東京展出,或與日本本地的藝術家合作。日前羅威(Loewe)歡慶160周年,就選在東京六本木Mori美術館舉辦一場名「Take me with you」的藝術展覽,展出19件「Take me with you」的作品藝術,重現Loewe國寶品牌160年來的輝煌歷史。

上個月才在日本東京舉辦演唱會的瑪丹娜,除了在日本引爆搖滾旋風外,還接受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邀請,在日本LV六本木店舉辦她與攝影師Steven Klein的藝術展,總共展出14件藝術照片與6個藝術短片。

Celine也不遑多讓,近日在東京和巴黎兩地舉辦「Paris──Tokyo」攝影展,由美裔日本人Leiko Oshima和法國攝影Sabine Pigalle透過Celine女裝和女性的美麗胴體,詮釋一系列的攝影藝術作品,女模猶如天使精靈倚躺在桌上,清新脫俗、詩情畫意。Celine贊助的攝影作品將於即日起代表法國精品協會,於FIAC國際現代藝術大展擔任開幕作品。

藝術家加持 商品更加搶手
牛仔褲Levi's每一季都會與街頭藝術家合作推出限量商品,凸顯Levi's街頭服飾的品牌風格。本季Levi's選擇與日本知名街頭品牌Brownrates旗下設計師Hobby:tech合作,透過街頭藝術的繪畫創作,感受Levi's另類的街頭嬉哈文化。

Hobby:tech以中古世紀常見的圖騰──天使、盾牌、野兔和代表雄性的牛角等,詮釋Levi'sT恤和牛仔褲,其中限量牛仔褲有男女兩款,男褲是在口袋處印上牛角圖騰,女褲則在口袋邊緣印有水晶吊飾的圖案,全台限量150件,每件售價8900元。

行李箱品牌Tumi近日也與英國藝術家Anish Kapoor合作,聯手打造曼哈頓街頭的裝置藝術品─只巨大的圓形鏡球,鏡面映著街景和過往車輛和路人,引人駐足。

此外,Tumi還順勢推出一款名為「Anish Kapoor」的背包,全球限量500只,台灣則分配到2只,預計12月來台。

時尚藝術展 台灣分享美的經驗
台灣的藝術水準逐年提升,雖然比不上鄰近的日本,不過仍有不少時尚產業樂於在台灣舉辦藝術展,與台灣的消費者分享「美」的經驗。

agnes b近日就在微風廣場店內舉辦一代搖滾巨星Jimi Hendrix的攝影展,名為「Riding in the Wind」。喜愛搖滾音樂的人,一定都認得搖滾吉他手Jimi Hendrix,他在六O年代折起搖滾風潮,可惜英年早逝,這個展覽的名稱即是取自他的曲子「Little Wind」中的歌詞,因此別具意義。

以手工織和印染著稱的i Prefer,向來有「台灣的45rpm」之稱,近日i Prefer與雲門舞集合作,為雲門舞集的秋季新作「風?影」設計一款手工染紀念T恤,在8月時只要是雲門會員預購門票,就可獲贈紀念T恤,時尚不但與藝術結盟,且間接贊助了藝術活動。

國內服裝設計師黃淑琦日前也與旅美畫家柯淑玲合作,將柯淑玲的六幅畫作「內光」、「曙光」、「幽居」、「遠方之光」、「春曉」和「虛空的明點」等製成絲巾,藝術絲巾即日起在Yahoo奇摩公益網站上競標拍賣,已有多位藝人共襄盛舉,包括侯佩岑、賴雅妍、賀軍翔、陳思璇等。

@文章轉載自2006/10/30 民生報 /記者陶福媛

10.29.2006

Fashion @ 穿著時尚 就是惡魔?

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在台灣票房亮麗,很多年輕人表示,這部電影像一場精品大秀,片中出現的名牌包括CHANEL套裝、HERMES絲巾、LOUIS VUITTON包包、PRADA蛋糕裙、FENDI皮草大衣等,令人目不暇給。電影出現的那些服飾,台灣買得到嗎?

女主角小安一經改造 小土蛋變時尚女孩

電影當中女主角小安經過同事奈吉改造之後,成了不折不扣的時尚女孩,穿著了好幾套CHANEL套裝和LV套裝亮相,台灣香奈兒表示,由於電影拍攝有時間落差,這些衣服都不是本季的服裝,有些曾經在台灣上市,基本上香奈兒斜紋軟呢套裝,一套都要新台幣10萬元以上。至於小安曾經提過的LV suhili包包,小羊皮材質,屬於經典款每季會推出不同顏色,高跟鞋則是2006年春夏款。

小安接到命令,要在15分鐘內幫米蘭達弄一份牛排,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端上一盤熱騰騰的牛排,米蘭達卻冷冷地說她根本沒有要吃牛排,氣得小安連牛排帶盤子一起丟入洗碗槽當中,那個被摔爛的瓷盤是愛馬士Rythme餐瓷系列的餐盤。原著中間貫穿全場的白色絲巾,以及電影中第一助理被車撞時滿天飛舞的,則是愛馬士絲巾,90x90公分見方,每條售價新台幣9000元。

米蘭達每次進入辦公室脫下大衣外套,便往助理的桌上一扔,不斷地出現大衣、外套甚至包包,被米蘭達扔到助理的桌上的畫面,其中搶眼的棗紅色皮草大衣是FENDI去年秋冬款,目前市面上已經找不到了,3萬7000元FENDI的Magic系列包包,也在串場的時候被米蘭達扔過。至於那位倒楣的第一助理Emily,在接到小安電話準備要告訴她將由小安代她出席巴黎時裝秀時,結果被車子撞到,當時她手上拿的則是FENDI價值10萬8000元的SPY包。

兩條roberto cavalli皮帶,令雜誌編輯傷透腦筋不知道該選擇那一條,讓女主角忍不住發噱。片中也提到Calvin Klein 裙子、VALENTINO衣服、monalo blanik鞋、Dolce & Gabbana等,每樣都價格驚人。

惡魔總編米蘭達 提一堆PRADA頂級鱷魚行李箱

米蘭達一出場手拎著的形框型包,是PRADA經典系列款灰色包包,由於有大大的logo,辨識度相當高,是去年秋冬款,今年則有延續款黑色包,價格約3-4萬元。暴風雨夜米蘭達急著打電話,要小助理想辦法弄一架飛機讓她回家,畫面出現了一堆PRADA頂級鱷魚皮行李箱。

經過一場鬥爭之後,米蘭達保住了她的飯碗,在舞台上宣布新的人事命令,當時穿著的是PRADA的黑色大翻領洋裝,屬於長賣款,價格7、8萬元。小安和米蘭達坐在車內談判,結果讓小安痛下決心離開這個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當時小安穿著的則是PRADA的藍黑色蛋糕裙,這件將近6萬元的洋裝,去年秋冬推出,台灣也有賣。

小安送給死黨好友MARC JACOBS包包和倩碧化妝品,這個藍色包是去年的款式,特色為袋身外側附加多個口袋,方便快速找尋鑰匙、口紅、MP3、手機等小東西,讓時髦又講求效率的紐約都會女子十分喜愛,也難怪小安的好友莉莉拿到之後,會愛不釋手。

不知植村秀shu uemura睫毛夾 小安被同事嘲笑

另外片中小安被同事嘲笑不知道植村秀shu uemura睫毛夾,顯得不夠時尚,螢幕上出現的是shu uemura 鍍24K金睫毛夾,這個限量版睫毛夾當初是專門做來送給眼部肌膚敏感的歐美明星名人,包24K金的睫毛夾可以避免過敏困擾,後來也在台灣上市,一枝430元,今年6月金曲獎shu uemura贊助了100多枝作為送給出席的名人和入圍者的小禮物。

片中也提到Calvin Klein裙子、VALENTINO衣服、Dolce & Gabbana衣服,monalo blanik鞋以及Jimmy Choo的鞋。Jimmy Choo由馬來西亞華裔創辦,這個品牌最初廣為人知是因為已故的黛安娜王妃喜歡穿這個品牌的鞋,而增加了能見度,藍鐘代理引進台灣,在台北市復興北路有一間專賣店,一雙鞋2-6萬元,穿過Jimmy Choo鞋的名人包括曲艾玲、劉真、天心、孫芸芸等。

@文章轉載自2006/10/29 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

Fashion @ 時尚=淺薄?VOGUE總編業界傳奇

「穿著PRADA的惡魔」影射時裝雜誌「VOGUE」美國版總編輯安娜?溫杜爾,透過金獎影后梅莉史翠普的刻畫,片中「時尚惡魔」米蘭達的跋扈、專橫、冷血栩栩如生。原著作家羅蘭?韋柏格曾在溫杜爾手下「磨練」,離職後寫了這本書,雖然她矢口否認,但大家心知肚明,書中米蘭達影射的是溫杜爾。

內幕消息人士說,除了換了個名字,頭髮染成金色,米蘭達和溫杜爾的差異不過是全裸和穿丁字褲之別。

時尚界教主 衣服穿兩次就送掉

除了時尚界呼風喚雨的教主地位,米蘭達一口英國腔(溫杜爾的父親查爾斯是倫敦標準晚報總編輯),其他如老是記不清名字、斥責助理的鞋子太蠢、不准屬下在她面前吃東西、拿鐵咖啡要加兩匙糖、從她口裡絕聽不到一個謝字、半夜電話遙控、衣服穿兩次後就送掉,種種細節都十足「溫氏風」。

露面十分鐘就閃人 10點鐘一定就寢

現實生活中,56歲溫杜爾一頭俐落的短髮、苗條身材、經常墨鏡遮眼(據說是為阻隔時裝秀刺眼的閃光燈)。她主辦的宴會在紐約首屈一指,但她自己在任何場合都只露面十分鐘就閃人,因為她10點鐘一定就寢。

不管曾是屬下的韋柏格如何看她,溫杜爾卻得到同行極高評價,在今年美國雜誌發行人協會上獲頒「年度最佳總編輯」,是同業眼中的傳奇。美國雜誌十有九賠,VOGUE卻銷路長紅,還乘勝推出男士VOGUE、VOGUE生活,不能不讓人拜服。

韋柏格在書中最後一章藉女主角之口說:老闆也許有錢、有勢、有名,卻空虛、淺薄、苦悶,除了成噸的漂亮衣服,什麼都沒有。

溫杜爾恐怕不止於此,她「核子溫杜爾」的外號可不是浪得虛名,由於VOGUE刊登皮草廣告,有愛護動物人士在她到餐廳午餐時把動物屍體扔在她桌上、在她門口噴灑血紅油漆、還有人對她砸豆腐派,她都面不改色。

妳是惡魔嗎?「去問我的助理!」

別的不說,溫杜爾的大器就過人一等,韋柏格把寫成巫婆,電影首映時她照樣瀟灑出席,而且就穿PRADA亮相。在巴黎時裝展,日本記者大著膽子問她:「妳是電影中的那個惡魔嗎?」溫杜爾四兩撥千斤的妙答:「這個問題得去問我的助理!」

曾在VOGUE任職八年的Harper's Bazaar總編輯凱瑟琳?貝茲跳出來為溫杜爾說話,貝茲說,她也曾受溫杜爾「親炙」,韋柏格在自稱「把靈魂賣給時尚惡魔」的歲月,有機會貼身觀察最頂尖的時尚雜誌總編輯,卻什麼也沒學到,對這份工作的壓力和孤寂只能隔靴搔癢,對時尚流行背後的龐大運轉力量更是連邊都摸不著。

@文章轉載自2006/10/29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

10.24.2006

People @ 溫慶珠 另類玩時尚


一頭蓬鬆的長髮,率性地散落在衣領上,搭配簡單的牛仔褲,自信的眼神流露出身為設計師對自我創作的堅持;配上有點慵懶的語調,又是女人味十足。


這樣的溫慶珠,本身就是個多元的現代女子,如同她自創的「IS-ABELLE WEN」的服裝品牌,風格既狂野又華麗。這回扯上與國稅局間的贈與稅官司,也突出她個性自我的一面。


擅長混搭的溫慶珠,作品中經常可見珠珠、亮片、刺繡,配上龐克、牛仔等中性元素,譜出一首柔與剛的和諧曲,衝突的美感讓人印象深刻。


近年來,她推廣這種創造自我風格、打造獨一無二的牛仔服概念。她是第一個在電視購物頻道上銷售一件件獨具風格牛仔服的設計師。她也樂於教導一般人,如何混搭,穿出自我的品味和風格。


日前溫慶珠選在pub發表秋冬新裝,還邀請地下樂團演奏,讓時裝秀增添了濃濃的重金屬搖滾音樂。當國際精品集團爭相來台搶灘時,她選擇玩另類時尚品味,走自己的路。


作風看似現代的她,骨子裡頭卻又揉合一種復古風情,彷彿讓人回到老上海。


經營服飾設計有成,她開設一家FiFi茶酒沙龍宣揚自我的生活體驗和品味。開業以來,FiFi提供的許多菜,都是她從小吃到大的私房菜,也讓此成為不少時尚男女下班後聊心情的「所在」。


@2006/10/24 經濟日報 + 陳怡君

Fashion @ Chloe年度最佳新人Hi!Tracy!


黑色中型TracyBagNT$51,900?W40×H23×D13

成功打破名牌包的Logo魔咒,讓鮮明的特色成為一大話題,
這一季的Chloe,又將帶給女人什麼樣的驚喜?

70年代簡約風

Chloe雖以高級成衣起家,但其皮件近年來在全球相當風行,源自於1970年代追求摩登簡潔風潮的靈感,Chloe秋冬最新的TracyBag設計簡約,材質上特別選用輕度水洗皮革,隱約透現出含蓄光澤,此外在外型上也充滿時髦美感,暗袋、鉚釘、流蘇等細節以低調的手法做處理,展現都會的時尚感。TracyBag在尺寸上共有兩種可以選擇,包括特大及中型購物袋;在顏色部份也有分為單色調及雙色調,單色調的TracyBag有威士忌酒紅色、淡褐色、咖啡色、藍色與黑色,而雙色調款式則有棕褐色×威士忌酒紅、鼠灰色×灰色、鼠灰色×威士忌酒紅,及黑色×灰色。Tracy經典又鮮明的配色與略帶70年代流行感的內斂風格,在本季盡情演繹時尚風采。

好萊塢大牌瘋Tracy

每每推出新包款,總會讓一票死忠的Fans瘋狂的Chloe,這一次推出的TracyBag,在低調的外觀下隱藏了多口袋細節,這些貼心設計,讓好萊塢大牌們不禁折服,紛紛掏錢買回家。像是女星潔西卡辛普森(Jessica Simpson),這天以粉色系印花洋裝搭配長靴,手上拎的正是中型咖啡色TracyBag,整體看來復古又甜美,也難怪她會笑得那麼開懷了!其它包括席安娜米勒(Sienna Miller)、潘妮洛普克魯茲(Penelope Cruz)、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以及碧昂絲(Beyonce)手上也都可以看到Tracy Bag的芳蹤喔!

*Chloe新舵手Yvan Mispelaere

作風浪漫唯美的法國品牌Chloe,在創意總監Stella McCartney和Phoebe Philo相繼上任後,每次發表的新作品都大受市場好評,2006年Phoebe Philo宣布辭職後,Chloe由原來的設計團隊繼續合作,2006秋冬巴黎女裝周Chloe秀上仍是由三個設計師Yvan、Blue、Adrian聯手謝幕,到了2006年7月底,Chloe宣布由表現優異的Yvan Mispelaere接任設計總監。Yvan Mispelaere充分展現設計實力,並證明自己足以帶領Chloe再創高峰!

@BRAND名牌誌2006年10月號 + Chara
 Posted by Picasa

Fashion @ 皮爾卡登 就是愛玩創意


事隔半世紀再回頭看皮爾卡登的作品,依舊非常有創意。皮爾卡登/提供


皮爾卡登喜歡以圓形詮釋服裝,大圓蓬裙裡的蝴蝶結,別具新意。皮爾卡登/提供

流行如潮水,一波接一波,但唯有經典,才能超越時空。五十年後,再看到皮爾卡登(Pierre Cardin)的作品,依然覺得相當前衛,不論是1954年的泡泡裝(Bubble Dress),或是他新近才剛完成的高級訂製服─款「洞洞裝」,在胸口撕裂一條條裂口,有如風扇似的,走動時布片還會搧風,如隨身攜帶的冷氣機,都讓人為之驚嘆。

「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只有品味,才是靠後天培養而成!」皮爾卡登自豪地說,很多人問他如何啟發創意,他總是毫不留情面地說:「不可能」,因為他的每件作品都是原創,沒有先例可以參考發想,也沒有任何先師前輩可供表率,只能完全靠天分,在靈機一動下自由創作。

皮爾卡登在時尚界有許多創舉,他是第一個投入量產成衣的高級訂製服設計師,並且將「皮爾卡登」這個品牌大量授權。目前皮爾卡登旗下有900個授權商,商品遍布140個國家,全世界有超過20萬的員工在為「皮爾卡登」這個品牌工作,光靠授權,皮爾卡登就能賺進大把鈔票。

不過皮爾卡登並不以此為滿足,他仍致力於高級訂製服的設計工作,直到數年前才歇手。皮爾卡登說,會採買高級訂製服的客人,絕大多數是政要夫人和企業家夫人,「唯有氣質高貴優雅的女士,才懂得欣賞我設計的衣服,因為我不會設計太過暴露、性感的衣服。」

皮爾卡登的興趣十分廣泛,他喜歡嘗試不多的創意空間,他玩建築,位於法國坎城蔚藍海岸的「氣泡皇宮」,即是他一手創建的太空城堡,就連屋內的家具,也是出自他的設計,再請工匠製作。此外,他也搞音樂劇、經營藝廊,儘管高級訂製服的市場不再,他依然可以在各個領域發揮創意。

例如去年,他就在巴黎發表他的家具展,相當受到好評。融入現代藝術風格的家具,色彩光鮮亮麗,且以幾何圖形構成,完全呼應皮爾卡登的服飾風格,猶如一件件裝置藝術品。皮爾卡登說,他的家具都是世上唯一一件的藝術品,目前並未量產,但都是實用的東西,目前仍放在他的居所和辦公室裡,而且都在使用。

例如他設計的電視機,是從眼睛的概念衍伸而來。他在巴黎工作室的桌子,則裝置了各色LED燈管,他可以隨著心情,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把桌子變成黃色、橘色或藍色。此外,他還喜歡從他的服裝作品,衍生成為家具,例如一款衣櫃,其實是從帽子的形狀演化而來;另有一組衣櫃,則是從女裝凹凸有致的身體曲線來塑形。

他得意地說,時尚圈內的設計師,絕大多數都有財團支助,如Christian Dior、Balenciaga等,背後都有布料商的財力支助。唯獨他,因為成名得早,有經濟能力為後盾,更無後顧之憂,可以盡情發揮創意,不易被少數上流社會的品味喜好所束縛。

他感慨地說,時下的服裝設計師,多半都不是有原創性的設計師,因為市場的喜好、銷售的業績壓力,壓縮了設計師的創意空間,他感到十分可惜。

以「夢想家」自居的皮爾卡登認為,當代設計師設計的服飾,原創性可能比不上他,但他認為布材的研發仍有發展的空間。以往他設計的服裝雖有創意,但能採用的素材相當有限;如今已有各種新科技布料問市,他相信這些新布材,將會讓人類服裝更加豐富,且更加符合太空時代的未來精神。

@2006/10/23 民生報 + 陶福媛
 Posted by Picasa

Fashion @ 總編穿衣指標》時尚惡魔 今天誰上身?

包鞋的復古氣氛,和6公分以上的鞋跟,很合適總編大人高高在上的姿態,BV皮革拼接的設計,更添鞋子的質地。圖片/MOSCHINO提供


牛仔褲的帥氣,和蓋臀中長外套的古典韻味,是女總編輯展現行動力的最佳搭配法則。去製版廠看藍圖和彩樣時,可以這麼一身俐落。圖片/MOSCHINO提供


時尚圈爾虞我詐、暗潮洶湧。國際時尚雜誌的發行量,決定時尚總編看秀位置;而秀場座位的變化,正是權力消長最好的佐證,這幾乎已是圈內的「角力公式」。

但是,時尚惡魔再「惡」,舉手投足也得美美地出擊,時尚圈內擁有偏執狂般不可一世的生殺大權的總編輯,每季渾身上下的行頭,不但是個人品味的展現,更是嗅出品牌消長的流行指數。

今年秋冬巴黎時裝周,美國版VOGUE總編Anna Wintour穿了件PRADA當季豹紋風衣出現,頓成焦點。這位「時尚惡魔」呼聲最高的「紐約客」每次穿了誰家新貨,某種程度也代表了秀場外另一種指標。

除了穿上PRADA,怎麼才能穿出時尚總編的「惡魔」氣勢呢?以下這些「行頭」可要看仔細了。

牛仔褲的帥氣,和蓋臀中長外套的古典韻味,是女總編輯展現行動力的最佳搭配法則。去製版廠看藍圖和彩樣時,可以這麼一身俐落。MOSCHINO

太陽眼鏡可以擋擋女總編過於精明外露的眼神。今年秋冬換上金屬細框的墨鏡,看秀的候時,保持妳的神祕感。BV

腰部絕對是今年秋冬的焦點。GIVENGHY這條寬版腰帶,在豔紅色的烘托下,加強女總編令人不敢逼視的霸氣。

黑色是經典。一件式小洋裝禮服的百變風情,行家一定了然於胸。這是不褪潮流的示範,總編自己就是最佳演出者。MOSCHINO。

包鞋的復古氣氛,和6公分以上的鞋跟,很合適總編大人高高在上的姿態,BV皮革拼接的設計,更添鞋子的質地。

鉚釘&蝴蝶結,衝突&淑女混搭的手拿包,包管看秀一攤又一攤,絕對速配不出錯。MOSCHINO。

巴洛克的華麗集典雅和貴氣於一身。香奈兒以有色寶石鑲成的十字架項鍊,絕對可以讓總是黑壓壓的女總編大人,「跳」出來。

金色,是秋冬最IN的色彩。身為時尚總編,當然不能置身流行事外,Marc Jacobs最新金色格紋復古包,有夠靚!

襯衫的親和力,在絲緞和蝴蝶結的裝飾下,轉化成另一種質感,配搭窄裙和高跟鞋,拎上皮包,是女總編演出「端莊」架子的必備造型。MOSCHINO

LANVIN黑色寶石的方形胸針,不論造型和質地,都能適應女總編出席不同場合的裝扮。

小地方即可看出時尚總編的流行指數。今年秋冬發燒的PRADA豹紋和帆布小皮夾,成就「點到為止」的好品味。

金色雙排扣軍大衣配上秋冬長靴的架式,偶爾女總編想展現「女強人」魅力,這樣「配」就錯不了。MOSCHINO

捧著錢還要排隊慢慢等的愛馬仕「柏金包」,尤其是紫色鱷魚皮,女總編一出手的時尚分量,全看這一「包」。


@2006/10/23 聯合報 + 袁青

10.23.2006

Thinking @ 販賣流行 小歌手包裝成大明星 雙J傳奇

「音樂就像無形的香水,瀰漫在空氣裡,讓人不知不覺吸進去。」

在全球興起中文熱的當下,流行音樂世界的天平,正逐漸倒向華語流行音樂。樂觀的人估計,未來華語音樂市場達一千億元!泰國年輕人為了聽懂周杰倫,開始學起中文;義大利人聽不懂中文,依然讓周杰倫的單曲〈雙截棍〉成為點播冠軍。

流行音樂一旦跨越國界,千里之外無數的人都會因同一個音符而感動,滾動而出的經濟效應更是驚人。

華語流行音樂現在的天王天后,就是周杰倫、蔡依林,他們合起來的名字叫雙J(Jay & Jolin),是台灣站穩亞洲華語流行音樂頂峰的代表人物。

雙J背後的謀士是誰?他們怎麼創造這個精細綿密的流行音樂產業鏈?台灣累積40年的音樂創作能量,占據華語流行音樂研發優勢的地位,卻又面對哪些困局與挑戰?雙J傳奇,會不會是台灣流行音樂歌壇最後一抹美麗的夕陽?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十月出現第一位台灣人蠟像,他的名字叫周杰倫。雄霸華語流行音樂王座的周杰倫,他在亞洲華語流行音樂的地位,就像現在台北股市的鴻海,穩居民營製造業龍頭。

周杰倫兵團旗幟下,誰是他的謀士?讓周氏音樂席捲整個亞洲,超越王力宏,趕過了陶吉吉,單曲(雙截棍)甚至成為義大利MTV點播第一名。《依然范特西》專輯在九月間一發售,十首單曲一天內占滿KKBOX TOP 10排行榜!

九月三十日的台北火車站,紅衫軍聚集倒扁,正對面的K-Mall廣場,同樣擠滿人群。當一襲牛仔褲,長髮飄逸,掛著甜甜笑容的蔡依林一出席Yamaha飆舞大賽,幾乎同時間的,歌迷舉起手上的手機、數位相機,爭搶拍下偶像的身影。台下的贊助商Yamaha台灣區總經理吉野博行不禁笑開懷:「找來Jolin就對了!」

再早二周,九月十五日晚間,香港紅磡體育館舞台上的四角帷幕頓時爆開,蔡依林直挺挺扣住鐵環,從五層樓高度降下。陣陣尖叫聲蓋住高分貝音樂。「唯舞獨尊世界巡迴演唱會」就有六家跨國企業贊助,烘托天后聲勢。

但三年前的Jolin,卻是不折不扣的「雞蛋水餃股」。因為經紀合約的糾葛,一度無法站上舞台唱歌,她的名字Jolin被取笑成「就冷(台語發音)」。她的際遇,就像昔年的蘋果電腦,少了靈魂創辦人賈伯斯的操盤後,面臨崩盤命運。

但蔡依林回來了。她從「少男殺手」變成「舞孃」,她從雞蛋水餃股翻轉成女股后。誰是蔡依林的賈伯斯?讓她超越蕭亞軒、孫燕姿,以及同期出道的徐懷鈺、侯湘婷等無數競爭者。

音樂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台灣的流行樂音符漂洋過海,迴盪在中國大陸,擴及東南亞的華文人口,甚至,泰國的年輕人為了聽懂周杰倫開始學中文。十五億人口,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潛在音樂市場,是華語歌手揮灑的舞台。

線上音樂業者KKBOX音樂總監祝驪雯就指出,KKBOX○四年前剛成立時,正巧周杰倫發行《七里香》專輯,一周內達一百五十萬人次的點播次數,讓創辦KKBOX的科技人傻眼。「周杰倫是數位市場裡的喜馬拉雅山,別人是玉山。」祝驪雯這樣形容。

流行音樂歌手跨越國界的魅力一旦形成,就是舉足輕重的珍寶。新加坡人視孫燕姿為國寶,而台灣截至目前兩位最具地域性與偶像魅力的男女歌手——非周杰倫與蔡依林莫屬。流行音樂偶像的塑造,背後有綿密的產業鏈,更需要一塊擁有創作能量的土地。就像竹科的半導體聚落,有最上游的IC設計,中游的晶圓代工,到下游的封裝測試;台北的流行音樂聚落,也從最上游的詞曲創作人,到中間透過經紀公司、唱片發行公司的包裝產製,再到最後形諸於傳統通路的CD、網路上的數位音樂、舞台上的演唱會與無數的廣告代言。半導體產業製出一顆顆IC,流行音樂過去的產品就是CD片。

雙J背後,是台灣在華語流行音樂站穩研發中心的依恃力量。兩人的崛起篇章,寫下一頁頁打敗對手、吸引樂迷的情節,更可看到怎麼做,能做出一個明星。

造王者 發現鎖在抽屜裡的巨星 隱在角落看書的小女孩

明星也要有伯樂。周杰倫的伯樂,是阿爾發音樂總經理楊峻榮,他是周王朝的King Maker。
時光拉回到一九九九年,周杰倫還窩在吳宗憲創辦的阿爾發音樂(現為好樂迪集團所有)埋首創作,吳宗憲力邀楊峻榮協助他打理唱片公司,當時的阿爾發只有四位員工,包含創作歌詞的方文山,一副家庭手工業的模樣。楊峻榮見到周杰倫,問他有沒有寫好的Demo帶拿來聽。周杰倫轉身,翻了翻抽屜拿出了《可愛女人》卡帶。

楊峻榮一聽,立時就被吸引,原來,不但歌曲、和聲、到編寫都是周杰倫自己完成的!「他唱歌間隙深呼吸一口氣的感覺,那個是生命力!」

楊峻榮隨後就要細看周杰倫:「帽子脫下來,頭髮撥開來仔細讓我看一下。」「臉沒有肉,皮貼骨,衣架子,腿長,perfect camera face!(完美的上相鏡頭)」楊峻榮心裡知道:「就是他了!」「我馬上跟吳宗憲講,這一角你居然放了一年多!」楊峻榮在吳宗憲的支持下,爭取二千萬元經費力捧周杰倫。

周杰倫的出場,是一個沒沒無名的小男生被發掘。蔡依林的出場,是另一個舞動人心的故事。
八年前的蔡依林還是景美女中二年級的學生,她參加MTV新生卡位戰歌唱比賽,從五千位參賽者脫穎而出。當時的唱片公司宣傳,現在的EMI Capitol總經理陳澤杉,看到蔡依林後驚為天人。

讓他驚訝的,是蔡依林舞台上與舞台下的巨大反差。「我坐在後台,看到一個穿著景美女中黃衫制服的女生,靜靜的看著書,後來我知道,她正準備大學甄試讀英文。輪到她上台了,換了一身性感的小可愛,選了瑪麗亞凱莉與惠妮休斯頓兩首最難的歌曲表演,她在舞台上的爆發力,那巨大的反差,我確信只要有舞台,就是她!」

行銷 販賣不完美的周杰倫 迷倒建中生的蔡依林

要成為一線歌手,更需要全方位的行銷策略。周杰倫與蔡依林,就像一塊璞玉,還需要玉匠的開鑿、雕琢。二○○○年底,二十一歲的周杰倫初出道的《Jay》同名專輯,背後就有深深的行銷痕跡。

周杰倫首張專輯就大賣,關鍵在楊峻榮的投資操盤。他不僅砸下八百萬元大買電視台廣告狂播音樂錄影帶(MV),更成功區隔出周杰倫品牌。

周杰倫國二時,父母離婚,媽媽獨力扶養長大,沒有考上大學,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發起病來真是苦不堪言。「太完美的東西不美!」楊峻榮這樣說。於是,阿爾發沒有將周杰倫打造成陽光男孩,真實呈現他。「就像多數沒把書念好的孩子一樣,他對前途,說實在,也搞不清楚,父母都是老師,也沒錢,這就是真實的周杰倫。」

音樂界觀察,王力宏與陶吉吉都是美國西岸培養出的R&B(節奏藍調)創作歌手,周杰倫訴求土生土長。「R&B不等於ABC,R&B等於周杰倫,這個策略成功了!」

同樣的,蔡依林出道的一九九九年,第一張同名專輯正巧遇上九二一大地震,讓負責蔡依林宣傳的環球宣傳陳澤杉傷透腦筋。他重新檢視蔡依林的音樂錄影帶,要找出她更核心的魅力,一遍一遍看著MV,他發現蔡依林的「純真」,散發出一股會讓青少年躍動、刺激荷爾蒙的能量。

他讓台北建國中學同意蔡依林進校園簽唱,一方面為九二一大地震募款,二方面為蔡依林打出「少男殺手」的名號。就這樣,靠著校園巡迴演唱的深耕,結合全國第一志願建中男生的追捧,「少男殺手」的稱號讓蔡依林一炮而紅。「也是幸運,九二一讓其他唱片公司都停止發片,我們決定堅持。」陳澤杉猶記得當時努力說服公司老闆的情景。

轉型 從飆車手到黃金甲 少男殺手變身舞孃

周王朝的首席謀臣楊峻榮,他經營周杰倫的收與放,就像職業棋士落子前,設想千里之外的決戰之路。例如,去年八月周杰倫與Panasonic手機的代言合約結束,楊峻榮空了一年代言時間,寧願損失上千萬元,就是為對得起Panasonic,贏得廣告主的心。

今年九月開始,周杰倫成為摩托羅拉大中華區品牌形象大使。摩托羅拉台灣區市場行銷部總
經理黃玉瑩指出,Moto北亞區團隊就是看中周杰倫的音樂原創與對年輕人的影響力,與Moto的品牌風格相符。

隨周杰倫的走紅,阿爾發也從四人變成四十人團隊,全力打造周王朝。周王朝的專輯規格,堪稱全台最高。《依然范特西》十首單曲全部拍MV,光是(本草綱目)、(夜的第七章)與(千里之外)三首歌,MV製作就達一千三百萬元!用規格拉高競爭門檻,也是周王朝聲勢不墜的關鍵。

規避風險、挑選好的廣告合作商、拓展歌唱以外的事業,都有賴良好的經紀人打理。二○○一年,周杰倫剛出道的新春願望是:二年存三百萬元。楊峻榮知道後告訴他:「杰倫,你光詞曲版稅的收入就是這個願望的二倍!」周杰倫驚訝得嘴巴呈現O字形。

此時此刻稚嫩的周杰倫,是野心不過存幾百萬元的小歌手。但操盤手楊峻榮心裡的盤算,絕對是這個數字的一百倍!

楊峻榮直到去年才讓周杰倫擔綱電影《頭文字D》裡的主角藤原拓海。「現在不要接,等你二十五歲了再說。因為,你要去演一個人何其容易啊!你已經是音樂界的天王,不要砸了自己的招牌。」周杰倫一炮而紅後,被打了預防針。

《頭文字D》裡的拓海個性羞澀、愛車,簡直就跟周杰倫一個樣。楊峻榮笑說,他只要演自己就行了。加上這部片子又有導演劉偉強與麥兆輝背書,是他們繼電影《無間道》系列後的首部作品,他們更緊張!果然,《頭文字D》的亞洲票房破億元港幣,周杰倫首次登上大銀幕就拿到去年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善於規避風險,創造收益是傑出經紀人的必要。楊峻榮今年為周杰倫挑選的電影,是由張藝謀執導,兩大巨星周潤發與鞏俐主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楊峻榮的盤算是,在大導演與兩大巨星的領銜下,賣得好肯定有功,即使賣不好,也沒有人會怪到周杰倫頭上。

同樣的,蔡依林也有一位好經紀人。千禧經紀總經理蔣承縉,人稱「蔣哥」,也是天后推手。

性感與動感,是蔣承縉給蔡依林的定位。「蔣哥看市場很厲害,他從台灣挑到國外最好的人才來幫Jolin,比如說香港演唱會,找來過去梅豔芳的造形師。」蔡依林的髮型設計師Dick(劉文飛)這樣評價。

蔣承縉在蔡依林成功的軌跡中,扮演判斷定位、提供機會、品質控管的教練角色,這也是經紀公司的存在價值。互信的兩人,更是歌手成功的關鍵,否則,再好的規畫包裝,遇到耍大牌、不配合的歌手同樣沒轍。蔣承縉簽下蔡依林,觀察她的多變,又不計一切代價愛美,於是發了一首歌(美麗極限)給作詞家陳正川,蔣承縉被其中一句歌詞「看我七十二變」所吸引。

藝人的輪廓與意象,在人來人往過程不斷被修正。蔣承縉認真地說,「看我七十二變」符合蔡依林的多變,可擺脫「少男殺手」局限的形象,擴大女粉絲基礎。於是,歌詞晉升為專輯名稱。三年前的《看我七十二變》推出後,蔡依林轉型成功,一掃先前合約糾紛不順的困擾,並奠定小天后地位。而邀周杰倫寫歌,更拉抬她營造出「雙J」氣勢。

在千禧選擇與EMI Capitol合作,今年發行蔡依林的《舞孃》專輯後,更將她的聲勢推向頂峰,經紀與唱片約的密切合作,是歌手成功的關鍵因素。昔日聲勢超越蔡依林的另一位歌手蕭亞軒(Elva),就因發片日期一延再延,近二年未出片導致聲勢下滑。

經紀人是雙J成功的推手,幕後包裝養成人才同樣功不可沒,蔡依林如今更成為引領少女服飾風潮的嘻哈教主、百變天后。負責Jolin造形之一的陳孫華說,從各名牌到五分埔的店家,現在都主動送衣服希望成為Jolin的造形選擇。

商機 你很瞎的次文化風潮 嘻哈教主的流行服飾

陳孫華將蔡依林塑造成你隨時可以複製的偶像。「歌迷把她當成心目中的偶像,跟隨她,成為她的信徒。」陳孫華以蔡依林《舞孃》專輯裡的造形為例,彩帶舞穿的泡泡褲、寬腰帶,甚至蔡依林在舞台上戴的嘻哈帽前的裝飾亮片,也買得到。「Jolin Style」成了另一種服裝顯學。

祝驪雯就指出,蔡依林以嬌小的骨架穿出性感,證明亞洲的女孩子也能穿得很性感。化妝、髮型、服裝、舞蹈都對,都是成就Jolin的關鍵因素。陳孫華形容蔡依林:「台下我們吃定她,台上她吃定舞台,她上了台就是王!」

政大廣電系系主任陳清河分析,音樂是想像事業,更要凸顯「特別的感覺」,讓消費者產生認同感後,同儕就會產生群聚效應。於是常在年輕人中聽到這樣的對話:「拜託,他真的很屌ㄟ,你怎麼連他都不知道,遜斃!」

周杰倫的口頭禪「很瞎」、「屌不屌」,更成為青少年琅琅上口的語彙風潮。「年輕人就吃這一套!行銷團隊把一個人的感覺帶動起來非常重要,如果包裝情境成功,瞬間拉近消費者與產品的情感距離,這就成功一半,剩下就好辦了,因為群聚效應會推波助瀾。」陳清河這樣說。

幕後 沒有娛樂的夜晚 沾滿血跡的舞鞋

想成為王,除了無數客觀的商業操作,還得依賴自身的努力。

上台就是王的蔡依林,飆舞魅力四射,出道之初的舞蹈可是同時同腳。十月四日下午的林口阿榮片場,蔡依林為了拍《墓仔埔也敢去》MV,在鏡頭前不停舞動三小時,工作人員調整機器與背景時,她向舞蹈老師張勝豐請益動作,除了喝水沒休息過。

又一空檔,蔡依林盤腿坐在簡陋鐵椅上,Dick拿著電棒整理蔡依林頭髮,她一邊重整造形,一邊還打著節拍舞動雙手,不斷練習舞蹈。因為穿高跟鞋跳舞,跳到腳底磨破皮流血。蔡依林眨著大眼,苦笑說:「我一上台就忘了痛,每次都是下台才發現好痛。」「你看,他們都不關心我,都沒給我準備拖鞋讓我休息時換一下。」蔡依林忍不住向工作人員大發嬌嗔,工作人員趕緊給她找了雙拖鞋。

認識蔡依林的人都說:「她是一位ㄍㄧㄥ到不行的人,好勝心強。」蔡依林會把舞蹈動作拍成錄影帶,自己帶回家練舞。「你永遠不曉得她在家裡練了多久,她還半夜一點打電話給我,只為問我一個舞步怎麼跳。」有許多藝人學生的舞蹈老師張勝豐,他這樣形容蔡依林的用功程度:「她是第一名!中間的沒有,接下來的就排十名外。」

周杰倫被視為「天才型的作曲家」,但他對音樂付出的努力,則在他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往往被忽視。他的填詞搭檔方文山說,「杰倫常出國工作,他一下飛機就趕著看我寫的歌詞。」
楊峻榮則說,周杰倫最愛面子,他對任何作品都追求完美,他不泡夜店、不吸菸、不喝酒,巡迴宣傳的晚上,就是看MV,上網跟公司同事討論作品。

周杰倫更提攜同家唱片公司的錄音師Gary,說服阿爾發成立「南拳媽媽」。祝驪雯發現,周杰倫有一批像南拳媽媽團員,互相砥礪的創作智囊團,遠勝其他創作歌手的單打獨鬥。

周杰倫與蔡依林,他們是台灣流行音樂打造的極致偶像。他們的影響力,是另外一種流行,是一個時代的記憶。五年級生,會記得羅大佑。周杰倫與蔡依林,他們都有機會成為另一個世代的記憶。流行音樂的國際巨星瑪丹娜,九月底才結束「Confessions Tour(娜語錄)」世界巡迴演唱會,四個月六十場演出,光票房就創下近二億美元(新台幣六十六億元)收入,正是流行音樂吸金的極致表現。在中國崛起,全球興起中文熱的當下,流行音樂世界的天平,正逐漸倒向華語流行音樂,樂觀的人估計,華語音樂市場達一千億元!

周杰倫與蔡依林,他們有著十五億人的華語流行音樂市場為後盾,他們不只能成為這個時代的記憶,更有可能成為這個時代的經典傳奇。
音樂不死,永遠會有傳奇。

@今周刊 + 記者:林亞偉、簡秀蓉/研究員/莊芳

10.21.2006

Travel @ 南青山 另類時尚樂土


Juicy Couture的服裝風格充滿美式甜美風。


Comme des Garcons和10 Corso Como合作的概念店,集合歐洲和日本的前衛時尚。

別以為日本女人只愛LV、香奈兒、Prada和Guc-ci等名牌。其實,日本已是個時尚品味成熟的市場,當每個女人都都有LV包、香奈兒外套之後,轉而追尋獨一無二的「另類時尚」。


南青山,即是一個「另類時尚」的樂土,就連一線精品Prada、Cartier等也樂於在南青山的小巷內擠上一席,藉此營造時尚品牌的形象。


Comme des Garcons和10 Corso Como的概念店


川久保玲的氣度非凡,惜才的她樂於提攜有潛力的新銳設計師,對於同儕競爭的設計師同業也是惺惺相惜。她在南青山的Comme des Garcons概念店,就選擇與米蘭的知名複合店「10 Corso Como」合作,因此店內不僅只有Comme de Garcons的服裝,還可見到很有「10 Corso Como」風格的服裝品牌,如麥克昆(Alexsandra McQueen)、麥卡尼 (Setlla McCartney)等,由此即可窺見川久保玲的氣度。


一線精品進駐 帶動建築美學

在南青山最有看頭的據點,莫過於Prada的概念店,這幢由菱型透明壓克力組成的塔型建築,帶動當地新一波的建築革命,附近的建築也紛紛仿傚Prada,紛紛打破水泥牆,改以透明玻璃建構建築的外觀。


Comme des Garcons如透明網狀的櫥窗、Cartier的落地透明牆、Issey Miyake在落地玻璃櫥窗畫上塗鴉……,多少都有呼應Prada南青山店的概念店,儘管已開幕達兩年之久,如今看來依舊前衛時尚。

@陶福媛
Posted by Picasa

People @ 窺看妹尾河童

聽說妹尾河童十月三日至七日來台訪問,他的讀者格外興奮!這種興奮,與其說是得見這位日本當代最有名的舞台設計師、河童流俯瞰圖畫法創始人、暢銷書《少年H》作家一面,還不如說是終於可以親眼「窺看」江湖傳聞已久的「好奇歐吉桑」———「看慣了,就會看漏了。只要靠得近,一定看得到。」這是河童名言,如今有機會靠近看,且是新鮮看,讀者們當然不會、不願看漏了!

說河童是「好奇歐吉桑」,真是一點兒也沒錯。關於他的「好奇」妙事一籮筐。登門入室窺看、測量名人雅士的工作室、書房,又寫又畫成了《工作大不同》也就算了;好奇別人家廁所跟自己家有何不同,相撲選手、建築師、女演員……家裡的廁所有何特異之處,於是四處要求相識或不識者開放廁所給他看,「躲在天花板上」(指其俯瞰圖畫法)又寫又畫出《廁所大不同》,那也只能說,「歐吉桑,你真是太神奇了!」

碰到會打人的老師考試,就交白卷抗議

生於1930年,今年高壽七十六歲的妹尾河童,出身神戶的一個裁縫家庭,本名「妹尾肇」,從小就個性鮮明(或依他自己的說法「性情乖僻」),就讀神戶二高時,正逢二次大戰,舊制軍國民教育體制下,老師動輒拳頭相向,少年H(「肇」的日文發音為HAJIME,同學乃以「H」暱稱)的反抗方式是只要碰到會打人的老師考試,便以交白卷抗議。這一做法,讓他幾乎畢不了業,最後是在兩位老師熱心護航下,方才得以走出校門。

「十七歲就成了畫看板工人了。」妹尾如此自述,其實是跟著一群畫家一邊打工一邊學習,由於其天分跟努力,不久便成了很出色的平面設計工作者。後來因為歌劇《波西米亞人》海報的因緣,受到被譽為「大家的男高音」歌唱家藤原義江的賞識而來到東京,並且大剌剌地就在藤原家白吃白住了三年。藤原不以為意,河童也過得很愜意。某一日,藤原突然要他為兩個星期後就要上演的歌劇設計舞台,河童一口拒絕,卻被藤原以「機會是沒頭沒腦冒出來的」一番話所打動,進而走上舞台設計這一條道路。

兒子說:「我一直渴望有一個普通的爸爸。」

河童非常人,在日本藝文界,人人都知道。只要引起他的好奇心,他便兩眼發亮,無論什麼,非要親自試試不可。最有名的事件是,某次慶功宴上,只因聽到人家說:「笨蛋,絕不可能吞下去啦!」竟然就把一個拇指粗的圓形打火機給吞下肚子裡去,以證明「不要隨便說『絕不可能』」!因為此舉攸關生死,始終被蒙在鼓裡的河童太太知道後,大發雷霆:「你這個怪人,我早就放棄了!不管你是怎麼死的,我都不意外!但孩子就太可憐了!她如果問我爸爸是怎麼死的,你叫我怎麼說得出口?說妳爸是吞打火機死的?」

這位同樣有趣的河童太太,名叫風間茂子,她曾把兩人「朋友代求婚,每年換約一次」的婚姻寫成《河童家庭大不同》,書裡記錄親子互動成長的故事,一對兒女也撰文發言,「小時候,我一直渴望有一個『普通的爸爸』。」名字是經親友投票決定的、日後以「畫雲」維生,同樣很「酷」的兒子妹尾太郎這樣說。

趴身大地圖上,搞清楚了再動身

儘管河童自稱「我果然是神戶仔」,且認定「神戶人的性格就是馬馬虎虎,冒冒失失」,但若因此認定這位歐吉桑是個馬虎冒失的傢伙,那可就大錯特錯了。與河童共事過的人都知道,他是那種三更半夜還要打電話逐字念文章給你聽,以確認敘述無誤,認真執著到讓人受不了的人。

河童天生精於射擊,一輩子反戰卻酷愛收藏各種模型槍枝(果然很河童)。少年時曾看過高射砲射擊,受到「飛機很快,瞄準就射不到,因此得瞄在前方」這一「前置量」說法啟發,對於「準備」功夫格外重視,譬如想去「山陰」採訪出雲大社,便會把地圖,而且是兩萬五千分之一的大地圖鋪滿整個房間,趴身其上,搞清楚了再動身。也因此接受過他採訪的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像小孩子那樣,對於所有一切都感興趣」之外,就是「連只有我才知道的細節都掌握到了」的驚訝。

河童的台灣淵源:和已故音樂家江文也錯身

隨身攜帶二十五倍放大鏡、不准人家稱他「老師」、外語不太通卻遍遊世界各國的河童,終於要「登台」了。論到與台灣的淵源,除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而是編輯推敲出來,曾經加入「藤原義江劇團」,或許曾在他所畫海報《波西米亞人》一劇演出過的已故音樂家「江文也」之外,幾乎一片空白。這片空白,讓這位好奇歐吉桑「總是有些不安,想到日本曾經侵略過這些地方,心情便很沉重。」

但或許也正因為是空白,所以新鮮,所以能夠更具興味地大肆「窺看」一番吧。當然,為了害怕他有什麼驚人之舉,這次河童太太也同行,萬一之時,她肯定會提醒歐吉桑不要忘了承諾:「你想做什麼都可以,但做之前,拜託你先想個五秒鐘吧!」


@2006-10-01 聯合報 + 傅月庵

10.20.2006

貝聿銘的「私生女」--蘇州博物館賞析@Arch

2006年的九月:一位老人來到了建造中的蘇州博物館工地,心情很好的說:「我來給天上的月亮打一個電話。」

2006年中秋節:在眾多中外嘉賓的簇擁之下,國際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在家鄉父老注視之下推開了蘇州博物館的大門,蘇州博物館開館了!

葉落歸根,早年深受西方包豪斯教育的貝聿銘最終還是回到了中國最為傳統的院落式佈局並輔以他最為擅長的幾何造型,光影效果,鋼結構,剪力牆,玻璃金字塔,譜寫了類似於歐美樂風中融合了東方韻味的凝固的旋律。

正如當時盧浮宮金字塔的眾說紛紜,貝老的蘇州博物館在未建之前就已經飽受爭議。

我們來看看當事人貝老是怎麼說的:「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建築而是規劃」 。

從平面來看,博物館和周圍的拙政園,忠王府在佈局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大量的庭院以及展廳在空間序列上沿南北方向層層遞進,這都符合蘇州古城民居的生長規律。

平江圖是蘇州古城至今不變的城市規劃,貝老說在設計新館時腦子裡首先跳出來的就是平江圖,小橋流水的古城。這讓人想起了他在設計日本美秀美術館時,浮現的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意境。以及他在飛機上迅速勾勒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的草圖,甚至他在科羅拉多州的山洞中體驗印地安人的生活方式,好的設計師就應該深入體驗生活,體驗潛在的未知因素,這的確值得那些只知在紙上畫些誰也看不懂的線條的設計師們好好學習啊!


「不高不大不突出」

建築在高度上不與周圍的古建築爭奪制高點,灰白的調子同粉牆黛瓦的蘇州古建也極為協調。這讓人想起了某位建築師指責周圍的建築都是「屎」的荒謬言論。學學前輩吧,做人還是謙虛點!

博物館的大門是朱紅色的,這和蘇州的傳統民居的大門色彩是一樣的,又因為它是一個公共建築需要大尺度大氣派,這種色彩正好能滿足。大門兩端是漏空的處理,能使夜景在關門時透出而被人看到。這個「小女兒」如同她在中國的「哥哥」香山飯店一樣,博物館自大門開始有一條明顯的軸線穿過大堂,映入眼簾的是以拙政園的白牆作紙,被切割成條狀的山東泰山石為景的片石假山,恍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這也讓人想起了貝老設計的日本美秀美術館大堂,而它映入眼簾的是日本的群山。三座帶有東方特色的建築都沿用同一手法,這也體現在建築的功能佈局,結構及空間品質以及細節的處理上。

蘇州博物館和香山飯店一樣都採用灰白的調子。菱形,海棠形,八邊形的漏窗,如同反覆出現的旋律,不斷刺激人們的感官,刮起了一股中國風。

「讓光線來做設計」這一貝式名言使斑駁的光影在鋼結構和木條遮陽板的反覆交響下如出一轍的出現在美秀美術館和蘇州博物館內。

「這樣的大廳你們在蘇州看不到,在中國也沒有,博物館是公共建築,要讓人們感覺到開闊大氣」貝氏自豪的說。的確,當我們進入大廳時,這種有如好萊塢大片式的震撼在中國的中小尺度建築中難覓其蹤。


光影交錯的空間是大堂的亮點之一,另一大亮點則是不同幾何形的反覆變換。我們知道貝聿銘擅長立方體,金字塔,八邊形的形體塑造,這在以往他的建築中多次出現,此次是集大成者,什麼形狀都有,還可以隱約看到他的簽名「貝」---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個有貝氏風格的音樂旋律帶給人們一種穩重,內斂,而又勁爆的體驗。開館當天無數參觀者驚訝的表情中略見一斑。跟西方音樂強調衝擊力不同的是,中國音樂追求意境,類比中國建築,在參觀流線的局部不對稱,反映四季特徵的庭院,烘托自然的山,石,水中也具有令人著迷的意境,而這一點在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八十九歲時領悟到了,所以在通過大堂前往展廳過程中豐富而各具特色的庭院層出不窮,有的種了紫籐,有的種著松樹,有的是涼亭,還有的是以傳統手法營造的宋畫齋,更有從米芾山水畫中得到靈感的山水園,這在以往的香山飯店之類的建築中是不多見的,可謂是一種昇華。


西部主展區首層蓮花池的懸挑樓梯也值得提一下,其結構設計出自貝老的朋友即設計世貿中心雙塔的結構設計師的手筆。其結構是沒有支撐的,完全靠部件間的連接來維持穩定。由這個樓梯可以進入地下的特展廳和影視廳多功能廳,往上可進入兩個與大堂相似的大空間欣賞蘇州吳門書畫。這個樓梯也可以看作是西面流線的一段高潮。

東面特設了現代藝術廳,其中陳列了當代最傑出的華人藝術家作品。

被評為法蘭西學院藝術學院的終身院士的趙無極,獲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蔡國強,以及享有最高榮譽的徐冰,三位大師受貝老之邀創作了體現蘇州特色的裝置藝術。

建築的功能就像歌曲中的詞,空間序列好比編曲,產自蘇州歷代的奇珍異寶則如同優美的昆曲,而博物館的現代藝術及現代化的服務設施,如圖書館,報告廳,商店,中英文講解,殘障人輪椅則如同流行的hip-hop。兩者奏出了和諧的樂章。

博物館當然好評如潮,畢竟這是貝老的「私生女」(貝聿銘籍貫蘇州,加入美國國籍,在此隱喻他的雙重身份),當然批評之聲也應運而生,多半是關於形體的怪異,或沒有強烈的蘇州園林特色。我個人引用貝老的一句話,「蘇州園林是過去鼎盛時期的產物,現在無論怎麼造都無法超越,只有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博物館中紫籐園的紫籐嫁接了明代文徵明手植的紫籐,使其有幾百年的血脈。蘇州博物館當之無愧也具有蘇州文化的千年血脈,讓時間來證明一切吧!

@李利臣+ABBS
Posted by Picasa

Fashion @ 秋冬時尚》金色浪潮來襲 貴氣逼人


YSL以金色亮片打造出金屬感的洋裝,特別連腰間的蝴蝶結都是立體的金屬質感。YSL提供


FENDI緞面材質華麗非凡。FENDI提供

金色回流是今年秋冬時尚圈的顯學,這股發光發熱的熱潮一次全部到位,從飾品到衣著全部都沈浸在金色之中,營造出來的氣氛,形容它是貴氣逼人的皇室宮庭風,或是時尚鐘擺定律下「物極必反」的結果都說得通。

金色的華麗感是任何色彩都難以匹敵的,而且今年秋冬這股金色浪潮是全面性的,也就是說要穿金就是從頭到腳,無一掛單。全身一片耀眼的金光,好不璨麗動人。

最亮眼的表現手法,是像YSL以金色亮片打造出金屬感的洋裝,特別連腰間的蝴蝶結都是立體的金屬質感,過足了金色的科技夢幻;GUC-CI秋冬動用大量金色則是呈現軟而貼滑的質地,讓人彷彿回到狄斯可舞后般的復古年代;BLUMGIRL壓軸的系列禮服也是金光四射,利用不規則排列的金色亮片,閃出耀眼的Party氣氛;Celine和JPG分別有男女版本的金色風衣可選。

FENDI可以說是本季金得最徹底的女裝之一,緞面、絲光、織錦和金屬扣環等材質,全都因為金色變得華麗非凡,更不用說皮包、鞋子、項圈、首飾等也是金碧一片。

秋冬金色要以大面積的鋪排才叫IN,不論是大串大串的金鍊子,或是一整件金色的洋裝、外套,全金的鞋面,GUCCI甚至推出閃著金色的絲襪;金屬感的亮片、仿古的皮革、混紡金絲線的亮緞、許多皮件上大大小小的扣環、衣飾上的鈕扣,甚至妝髮眼影也都被一抹赤金色給獨占了。

金色的暖色調,其實不如想像中那麼「俗」,黑色、咖啡、褐和大紅、墨綠、絳紫、寶藍和金黃色都是金色光譜下的好搭配。不想因為金色富貴氣顯老,可以選擇金色飾品作局部點綴,比如一身黑色,配上金色大串項圈是很年輕而摩登的搭配,金和紅、褐、咖啡則屬同一色系,有種協調之美;相反的遇上紫、綠、藍色系的金,對比感的衝突形成艷麗的氛圍。

也可以運用材質的選擇,按個人風格喜好,變化出不同金色的質感,仿古、作舊的金,在洗色的皮質上看見金的古典;亮片的金,帶有華麗感,適合晚裝登場。全都染上金光的高跟鞋、皮包、皮夾和鏡框,最好一次不要超過兩項用在身上,免得反成了滿滿口大金牙的「金光黨」,弄巧成拙壞了金色秋光的好品味。

@星報+ 袁青
 Posted by Picasa

Fashion @ 日系夢幻品牌 名人愛

Jet Set Betsey

Jet Set Betsey

A.D.M.J(Accessoires De Made-moiselle Jap..!)是由八○年代曾任職於設計師川久保玲旗下、目前已被譽為日本首席配件設計師的小林明彥(KOBAYASHI AKIHIKO),於1988年創立於東京的品牌,全系列商品都在東京手工生產。

當初的設計理念,是希望不受時尚潮流約束的手提包。材質挑選自義大利與日本小牛皮,和其他頂級山羊皮、馬皮等多樣化皮革素材,飾以刺繡、水晶、徽章和緞面等交叉混用,很快就成為日本女性心目中的夢幻品牌,並在歐美時裝展上頻頻曝光。

手提包款尤以COVA系列最具人氣,外型以愛瑪仕的柏金包出發,運用皮革水洗技術、金箔加工等經過特殊處理的皮革為基底,混搭休閒的帆布或高貴的天鵝絨素材,再綴以金系刺繡、亮片拼貼、軍徽圖騰、彩色緞面等華麗元素,營造出豐富活潑的鮮明形象。

好萊塢明星莎朗史東、黛安蓮恩都是愛用者,日本人氣女星史田亞希子、藤原紀香,名模SHIHO、竹下玲奈、石川亞沙美、押切萌等也都是COVA系列的忠實愛用者。

A.D.M.J目前僅在台北誠品信義旗艦店設櫃,接下來將在台北BR4開幕。

Sole Alliance 挑逗摩登女性

結合國際設計師精選品牌的複合性品牌概念店,上個月進軍台灣台中廣三SOGO,匯集的國際設計師品牌包括Betsey Johnson, Kathy Van Zeeland, JLO by Jennifer Lopez, Jes-sica Simpson等;後兩者分別是女星珍妮佛洛佩茲和歌手潔西卡辛普森的個人品牌。

來自美國的Betsey Johnson,其性感又帶著孩子氣的設計風格,頗符合現代摩登女性的口味。品牌運用大量的紅唇、性感搖滾人形圖、豹紋、鉚釘以及半寶石和玫瑰花樣,來展現強烈自我風格,是其最重要的特色。Betsey Johnson另外擁有配件副牌- Betseyville。

Kathy Van Zeeland是由前NINE WEST配件設計副總裁Kathy Van Zeeland所創立,2004年自創品牌後,很快在時尚圈竄起,其包包系列富時尚氣息,能靈活演繹流行元素,價格則相對平易近人。

@星報+ 祁玲
 Posted by Picasa

10.17.2006

Fashion @ 時尚添新味 搶攻頂級市場

以Cahmere羊毛料著稱的義大利服飾Ballantyne,首度來台搶市。圖片 /Ballantyne提供


深受日本女星喜愛的少淑女品牌Jayro,首度來台。圖片/Jayro提供

流行時尚,本來就是不斷地「汰舊換新」,尤其在台灣,「喜新厭舊」的情況特別嚴重,先前吹起的粉紅Kitty熱潮、葡式蛋塔風、港式甜品熱,都在短短一年內就無寂而終,證明了台灣流行時尚的特殊現象。

設計師品牌 鎖定時尚人士
以日本皇室頂級手工刺繡為特色的日本服飾品牌「Haat」,是日本設計師兼布料達人皆川魔鬼子的作品,她在服飾上融入東方風的繡帷,傳承手工布料、刺繡織錦的傳統工藝。代理商君梵指出,日本設計師品牌對於布料十分講究,且對工藝的要求幾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Haat」即是其中代表,每件服裝都可以「藝術品」來形容。目前「Haat 」在台中新光三越設櫃,預計在11月會進駐台北Sogo復興店。

另一個同樣來自日本的設計師品牌久保嘉男(Yoshio Kubo),也是這一季首度登台,久保嘉男的服飾風格以剪裁和創意著稱,一件衣服可以有多種穿法,增加穿衣的趣味,並曾被女裝日報WWD 選為9位最傑出的日本設計師之一。

Club Disigner新引進的Monique Lhuil-lier的晚禮服,也是這一季令人刮目的焦點。一般人提到婚紗和晚禮服,第一個想到的設計師品牌常是Vera Wang,不過最近常聽到的名字,則是Monique Lhuillier,不說別的,小甜甜布蘭妮閃電結婚時,身上穿的婚紗就是出自Monique Lhuillier之手,此外,凱文科斯納結婚,新娘穿的也是Monique Lhuillier婚紗。

來自美國的服裝品牌BCBG MAXAZRI-A,也看好台灣的時尚市場已臻成熟,首度將最頂級的設計師系列Max Azria Col-lection在這一季引進台灣,在微風廣場旗艦店內增闢一處專櫃,Max Azria Col-lection售價約比BCBG還要貴60%以上。

休閒和年輕服飾 永遠不乏支持者
不管你是大老闆,或是年輕大學生,衣櫃裡一定會有一套舒適實穿的休閒裝,以及看起來比真實年紀還要年輕的裝扮。雖然台灣經濟景氣低迷,不過一般民眾的休閒生活依舊活躍,看準了休閒產業和年輕服飾的商機,代理商也樂於引進休閒和風格年輕的服飾品牌,以迎合市場的需求。

先施全新代理的義大利品牌Ballan-tyne,則是以頂級Cashmere羊毛料織品著稱,觸感輕柔、透氣且保暖,英國女王甚至曾慕名參觀工廠。喜歡Ballantyne羊毛料的明星更是一長串,包括瑪麗蓮夢露、奧黛麗赫本、茱麗亞羅勃茲、勞勃狄尼諾等,都是Ballantyne的Cashmere毛衣的擁護者。

代理商滿心企業就引進多個服裝品牌,包括來自瑞典的高爾夫球裝Felix Buhler,日本少女品牌Jayro和Faily、帥氣上班族服飾Buona Giornata等。其中Felix Buhler以休閒高爾夫球裝為主,價位約在3000元至5000元上下,以實穿舒適的Polo衫、羊毛背心為主,款式較為歐風,與一般美式風格的休閒服飾不同。

Jayro則是在日本相當走紅的少淑女服飾品牌,款式帶有英倫學府風,風格端莊但不減青春氣息。Buona Giornata則是日本服飾「Comme ca du mode」在義大利研發新創的品牌,延續「Comme ca du mode」黑白簡約的風格,但帶有些許的叛逆,在黑白色系外不禁意的一抹紅,或是華麗的重金屬配件,讓原本的黑白對比更添風華,品牌名是義大利文,意指「Have a nice day」(祝你好運)。

頂級牛仔褲 也來台灣尋找市場
平價牛仔褲的市場已經飽和,頂級牛仔褲的市場仍有發展空間。Club Design-er引進的日本手工織布牛仔褲Kohzo、Denim Gallery等,都屬於「精品級」的牛仔褲,Kohzo強調環保精神,牛仔褲是以木槿、鳳梨、大麻等植物纖維半手工編織,就連染色也是採用天然植物染料。Denim Gallery則是強調以老機器手工製作,一次只能生產一件,因此是限量發售。清庭、Club Designer、Buona Giornata、Haat、Ballantyne、Denim Gallery、Felix Buhler、BCBGMAXAZRIA、Faily 、


@2006/10/17 民生報 + 陶福媛

10.14.2006

Thinking @ 跟李安學公關 一起回到電影夢的開始

李安導演此次返台,除了為母親祝壽以及其他公開行程外,分別還有兩場精彩的座談會。一場是在母校台灣藝術大學與學弟妹的電影專題座談;另一場則是文化總會與新聞局所主辦的座談。就台藝大這場座談會,返台前,其助理李良山特別通知台灣藝術大學,不需要有媒體時間,台藝大自然也遵守了這樣的規則。然而,5月3日當天,在台灣藝術大學的座談會,沒有一家媒體遲到,SNG車當然也都提早到了。這是我們最佩服台灣媒體的部分,他們就是有辦法客服種種困難!


座談會中,對象是台藝的師生,李導演真情流露,分享了許多當年的經驗,在這邊摘錄幾個精彩片段,李安導演說:

「人的內在外在不一樣,你要學會跟他相處的方法。學習去觸摸他,體會他。另一方面,也要在創造中,學習跟人的相處。這是一輩子的事。我見過很多導演,前兩部戲不錯,他就以那時的態度工作,過度的自我,過度強調導演的個性,這就無法跟大家工作,等之後拍不出好戲,大家就離開他,他就開始憤世嫉俗,然後慢慢在電影圈消失了」

這段話套用在廣告人身上,同樣也受用,我們人生中有一個很大的功課,是去學習如何跟「內在的自己」相處。永遠得學習「改變」,當時的成功,不會是永遠的成功。而在談到華人市場,導演分享了他的經驗:

「台灣市場是不夠的,你們將來要用華人的眼光看電影,大陸是個大市場,這沒有辦法,所以將來也要接受並瞭解一些大陸不好的東西,或他們愛看的東西。

我這一代是跟大陸文革一代競爭,我有優勢,因為他們是被摧殘的一代,我是被教育的一代。但你們這一代要小心,因為你們是被摧殘的一代,而大陸他們是被教育的一代。華人去西方市場打,一定是從下往上打。無法一開始就在好位置。」

談到跨文化的問題,李安說:

「貫穿我的作品的東西,就是壓抑的經驗。有壓抑的東西,我就很會作。又我在美國當學生,適應力比其他外國學生強,也因為我善於壓抑。懂壓抑,就懂符號,有話不會直說,繞來繞去,符號與影像的應用就比別人強。我的文化底蘊,是我的特色。我拍理性感性,先去英國住6個月,一磚一瓦,一狗一馬,一個個去體會。有個狗專家說:這是唯一沒有用錯狗的電影。

又如,《與魔鬼共騎》,我也是這樣作功課。別人拍了幾10年南北戰爭,那個味道也沒弄對。我也不是去研究,學到夠用就好。電影是一層皮,入目三分即可,不必很透。碰到專家,多少要受一點氣,等你掌握比他好,就不必受他的氣了。」

李安的敦厚氣質、耐心、用功,是讓所有人佩服。本次其返台,除了在座談會中的誠懇分享外,還有一個媒體經驗是很有趣的。5月4日的平面新聞中,各大報自然都有相關的訊息,我們看到《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一致跟觀眾分享當天李安在台藝大的座談狀況,主要都是據實的報導當天狀況與座談會內容。而一向另類的《蘋果日報》,偏偏要斷章取義的以聳動的「李安譏章子怡沒坐相」這樣的標題及挑倖的字眼報導當天的活動。因此就在隔天(5/4)的新聞局座談會中,李安語重心長的表示:「現在年輕人每天就看這些八卦,腦子會產生什麼好影響?」,其他的媒體為了確實澄清「不是該八卦媒體」,主動的指責了《蘋果日報》的報導。其實從頭到尾,李安並未指出《蘋果日報》,倒是「其他媒體」都共同指責了該則報導了!

從李安導演的處事與言行,我們認知到一點:最好的公關,是認真、誠實與敦厚。當然,還有耐心。其他的則不需要多說什麼,如同李安在座談會中所說的:「我現在最不需要的是宣傳」。


@吳佳倫

Design @ 國際設計大師:靈感絕不會天上掉下來

創意絕對是在當今職場上勝出的重要關鍵。你缺乏創意嗎?別擔心,國際大師告訴你,後天學習創意這回事,還來得及!

面對中國大陸廉價勞動力的進逼、面對全球化人才的競爭,創意已是每個想要工作得更有效率、更快樂的30世代,都該服用的一帖良藥。還好,創意也不再是藝術家或設計師才能擁有的能力,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意工作者,兩位國際大師──德國iF獎執行總監羅夫?韋格曼(Ralph Wiegmann)和日本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山內勉(Tsutomu Yamauchi),與你一起分享創意的心法。

創意必備基本動作

韋格曼:把創意變過程

創意是一種過程。天生有創造力的人可以天馬行空地想像,同時存在很多想法,不過有創意的人和要做創意的事略有差別。如果是一般人、一個團隊或一家公司,大家不一定都天生很有創意,但是一樣可以做有創意的事,那就是讓創意變成一種過程,而這個產生創意的過程是由你們的工作流程中萃取出來的。

無論你的創意過程是什麼,首先都要有一個目標,也就是要解決某項問題。以產品設計為例,一個設計師接到要在三十天內設計一個新杯子的任務,他必須要先思考的是:現有的杯子有什麼問題?於是第一步他要蒐集資料進行研究,其次和使用者聊聊他們的基本需求、使用上的問題。如果他沒有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那麼他設計的杯子很難有新意,頂多只是大小、造型或顏色略有不同的另一個杯子而已。

山內勉:基礎知識是根本

一個工作者要擁有創意,首先要有該領域的基本知識或技術,其次還要擴展自己的視野,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最後在工作上不可或缺的是商業社會中有關的經濟知識。這三項知識是創意的基礎。

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在於,如果你想創新,一定得先在腦子裡有許多想法和組合,而這些想法和組合正是從你的基礎知識而來。當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基礎知識反而會束縛我們的創意,而要突破這個困境就是要多練習。你可以訓練自己每隔一段時間,例如一週或一個月,發現一個新的問題,不論生活上或工作上的,然後設想至少一個解決方式,不斷地讓自己動腦筋。此外,拓展自己在專業領域之外的其他領域的經驗,也較容易讓自己掙脫基礎知識的框架和束縛。

創意要靠後天訓練!

韋格曼:找出你的才華

在某些特定方面,創意是天生的,不過光是有天生的創意並不足夠。我們的大腦有左右兩邊,職司理性和創意的部分,就像有的人很會畫畫,有的人邏輯很強,這是每個人被賦予的基本才能。但是如果你不訓練自己天生的才能,那是不夠的,就像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他『曾』是我見過最有才華的人之一。」然而他沒成為教授、專家或某領域的成功者,因為只有先天的才華,沒有後天的訓練和學習,也沒有用。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要了解自己的才能何在,然後發展之,創意不只是設計師或藝術家專有,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如果你是商業人士,定義出新的商業模式或服務方式,就是一種創意。如果你是科學家或工程師,提出簡單好用的科技解決方案,就展現了科技上的創造力。此外,有些人的創意在於知道能夠找誰問問題、找哪些人來解決問題。

天生的才能只是基礎,我們要變得有創意,還需後天的知識,多點好奇心,時常思考,嘗試訓練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你要先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才能何在、跟隨你的才能發展。

山內勉:做個T型人

雖然有些人天生比較有創意,不過創意當然可以靠後天學習,而且不論你要在哪個領域嶄露頭角,一定是天分外加學習的結果。

如果想讓自己在工作上一直有新的想法和創意,那就讓自己做個T型人。T是由一和I組成,I就是自己本身的專業,一就是其他領域。我們要深耕自己的專業,讓I的部分愈來愈多,還要多接觸各方面的知識,讓一的部分愈來愈寬廣。想要發展T型,除了加強專業外,可以試著結交各個不同領域的朋友,然後有計畫地以訂定主題的方式,吸收其他領域的知識。

我在30歲的時候,負責廚房和燈具的設計。當我設計一項產品時,除了設計以外,還會了解產品的歷史,例如燈具的來龍去脈,並研究競爭對手的產品。然後就是跟使用者接觸,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此外,很重要的是,要明白知道我所屬公司的強項是什麼。結合這麼多知識,才會有創意。

我建議大家還可以嘗試找出自己最容易產生靈感的方式,每個人情況和方法可能不一樣,但都是要在放鬆的時候才會有創意出來。像我每次都在洗完澡之後,就會有新的靈感出現。

創意可由模仿學習?

韋格曼:觀摩而不仿冒

在設計上,模仿就是仿冒,而仿冒是一種犯罪,犯罪絕對不是展現創意的好方法。我們看到很多MP3都在模仿iPod,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取代iPod。

永遠不要模仿,但是可以多和國際專業人士互動、討論,透過觀摩和交流來提升自己的能力。現在即使是在本土公司工作,也要多和國際市場接觸,因為雖然本土公司經營的是本土市場,但是國際公司會到本土市場一起競爭。因此如果你是一個設計師,就從做研究、調查,參加光寶創新獎之類的設計競賽,得到國際專家的意見,認識其他參賽者的作品,才能不斷提升你的水準。

山內勉:仿效前輩做法

以設計來說,模仿會牽涉到法律問題,不能這樣做。可是以工作上來講,你可以模仿你的上司怎麼工作。我一開始進入社會工作的時候,我的上司是個筆記寫得很勤、很仔細的人,我就模仿他這樣做,把他的優點學起來。在模仿上司工作方式當中,你會漸漸產生自己的想法,然後做一些改變,就像小孩會跟著母親,模仿媽媽的言行作為,再慢慢自己學習,從學習中漸漸有自己的創意出來。

@本文摘自8月號30雜誌+林婉蓉

Trend @ 誠品旗艦店

誠品,這個品牌是相當值得尊敬的品牌,據說自1989年開店以來,連續虧損16年。說實在的很難想像,賣書也可以這樣賣,這麼有開創性,或者說這麼「創新」,一家書店能夠營造出這樣前所未有的閱讀氣氛,讓消費者對書店的感受完全改觀,甚至於成為市場上的標竿,確實是不容易,也可視之為品牌經營之典範。在市場上,當消費者都已經習慣誠品書店的樣子,甚至於認定書店就當如此,若一家書店給人的感覺沒有多少有點「誠品」的樣子,那肯定會不好經營。誠品這個品牌的成就還不只是如此,其敦南店更是「好樣的」,首創書店24小時營業,說真的也蠻不可思議的,三更半夜還真的有人會去那裡看書買書,此創舉可說是相當成功,也難怪國外有觀光客來,此店又成為台北市的觀光景點之一。

誠品,其實應該說是誠品企業集團,其經營的事業版圖可說是相當大,不是只有誠品書店而已,但消費者心中所認識的「誠品」應該是來自於誠品書店,此當無庸置疑,不消用市場調查即可確認。誠品之所以為「誠品」,其品牌建立的過程應該是這樣,當誠品書店融合空間的設計,打造出一種全新的書店閱讀空間,與營造誠品書店獨有的閱讀品味,並創造新的誠品閱讀文化之初,可想像當時誠品書店與消費者接觸的剎那,在消費者心中一定有所「驚奇」,為之一震,感受「前所未有」,因此便可將「誠品」這個名字深深地打印在心中,雖然消費者並不一定可以清楚地講出對誠品書店的感受,但其辨示性應該非常強,當我們走進其他書店時,一定會馬上知道,這家一定不是誠品書店。

這就是品牌的現象,要建立一個品牌,端看這個品牌是不是能在消費者心中佔有一席之地,或者說在消費者心中具有一定的份量,當一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份量越大時,或者說所佔據的版圖越大時,就是越大的品牌,相反地就是小品牌,甚至於不能稱之為品牌。所以,當我們被問及有那些書店時,在不提示的情況下,大部份的人第一個連想到的品牌絕對是「誠品」,然後才是其他的書店,若是訪問消費者得到此結果,當不會令人訝異!

在市場上誠品並不是第一家開的書店,而能在消費者心中搶先變成強勢品牌,掌握消費者的需求,及早看出消費者的心,應該是關鍵,也就是說掌握趨勢。根據2006年版E-ICP行銷資料庫的研究顯示,在13~64歲1344位受訪者中有73.7%的人同意「我很重視商店或餐廳的氣氛、佈置與格調」的說法,若再細分,非常同意10.1%,同意28.6%,有點同意35.0%,由此可見消費者心中想要「有格調的商店」之需求很強,在1989年即乘此趨勢加上「創新」而有今日的「誠品」,這種「創新」的模式,或許稱之為品牌的核心價值亦可。

局勢一直在演變,不變的應該是品牌「創新」的精神。在今年2006誠品信義旗艦店正式開幕營運,據相關報導說是亞州最大的書店,佔地7500坪,光2~4F的「誠品書局」就佔地約3000坪,B1賣的是「誠品美食」,B2是「誠品流行」,1F是「誠品風尚」,5F是「誠品兒童」,6F則是「誠品文化及主題餐廳區」,每個樓城都掛上「誠品」,可見這是品牌延伸的品牌經營模式,或許因為「誠品」在消費者心中的感覺太強了,當美食掛上「誠品」,消費者對「誠品美食」 一定會有所期待,期待再次的被「誠品」的「創新」所感動,此應該是「誠品」這一個品牌開信義旗艦店的挑戰。且說今日的趨勢又為何,可讓「誠品」再進入更高的境界,或許是文化創意產業,誠品信義旗艦店是飆創意的好所在。


@轉載自 iSURVEY行銷週報+邱高生

Thinking @ 思考的原點

看100本暢銷書,不如讀1本經典書

21世紀的閱讀有新趨勢:從台灣、英國到美國,全球都掀起閱讀經典書的熱潮。經典書也是書的「原點」,我們稱之「原點書」。
一股讀「經典書」的風潮,正從歐美吹向台灣。

九月份大學開學,攤開台大外文系的一年級必修課,《莎士比亞詩集》、《聖經》出現在課程表上。去年台大首度宣布,將撥出經費推動全校師生「閱讀經典」。

元智大學也於今年首度開設「經典五十」課程,規定大一新生到畢業前,至少需讀完十本中西經典書單。這些書許多都是超過百年以上的書籍,包括《道德經》、《論語》等。

十月二日下午,元智大學的「孫子兵法成功學」課堂,只見學生們手上都拿著一大本《孫子兵法》魚貫進入教室,企圖在這本二千五百年前、六千多字的書中尋求成功道理。

國內這股剛萌芽的讀經典書風氣,其實在國外早有跡可循。

早自一九八五年,三位哈佛大學的研究生,訪問校內各學科的知名教授,問他們「什麼書在你的思想形成過程中產生幫助?」在這一百名哈佛教授的回答中,他們所開列的書單全都是經典:如大仲馬的《三劍客》,使其中一位教授成為「和平主義者」;但丁的《神曲》給了另一位教授「一個方向感,一種踏實感」;柏拉圖的《理想國》則使另一位教授開始思索「人如何在混亂無序的世界中生活」等問題。這些經典名著書單及對教授們的啟發,後來被編集成《哈佛書架》一書。

不止校園,二○○三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舉辦「大閱讀」(The Big Read)活動,由民眾票選出一百本最受喜愛的小說,其中,包括《傲慢與偏見》、《戰爭與和平》、《簡愛》等列名,因為活動大受歡迎,英國民間掀起一股重返經典文學浪潮。今年,美國著名的「國家人文藝術基金會」(NEA)也推出美國版「大閱讀」,選出《大亨小傳》等經典文學作品在各地推廣閱讀,引發民眾熱烈討論。

經典是什麼?
具原創概念,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智慧

大家都重拾經典,但何謂經典書?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說:「凡符合經過時間篩選、具有原創概念、有系統化的書寫三個條件的書籍」,他並賦予其一個新名詞:「原點書」。

但走進書局,你會發現排行榜上的都是新書,所謂的經典好書都躲在角落,乏人問津。為何此刻全球陸續掀起閱讀原點書的風潮呢?

「許多市面上的書不值得一看。」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直言。元智大學通識教育主任王立文也說:「十年後,九○%以上現在的暢銷書都會消失。」因為,現在的書多半只是知識或資訊,然而,「經典書籍都是經過時代淬煉而留下來的智慧」。

郝廣才歸納,現代人時間的機會成本高昂,因此,最有效率的閱讀方式 ,就是回歸原點去閱讀。「從原點出發,才有力量,」他解釋,原點書裡有原創力,而不是複製的知識,是思考的原點。

他笑說:「像前幾年流行的《EQ 》,其實你只要看完《紅樓夢》,就知道EQ不好的人有多倒楣!而《從A到A+》這本書的精髓,《孫子兵法》裡也早就涵蓋。」

推動閱讀「原點書」課程的王立文進一步說,「許多人讀大前研一的《專業》,其實更應該回去看《柏拉圖對話錄》。」因為《專業》裡講的議論力,其實就是柏拉圖與他弟子的辯論。

為何讀經典?
從原點出發才有力量、效率高

從實際數字來推算,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在《閱讀的風貌》就提到,從西漢到清末,兩千年來出版的書籍,現存大約有十五到十八萬種,而以目前每年整個華文書市場,就超過十三萬冊,約同過去兩千年的書籍加總。
除了大學生,原點書也出現在企業家桌上。

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永豐金控執行長盧正昕都大力推崇曾國藩傳記。復華期貨董事長姒元忠更是從《戰國策》、《左傳》的歷史傳記中,「以史鑑今,反思自己」。

姒元忠出身富裕家庭,但國二時,父親生意失敗,一夕間財產全被查封。「那段時間原本都拿錢來給我父親的好朋友,全都不見了。」他忘不了那些原本是朋友和家人的臉龐,「我覺得那是一種背叛。」

但十多年前,他無意間讀到歷史上,「韓非因為最要好的同學李斯嫉妒他,而被害死」的故事後,他恍然大悟,原來連最好的朋友都會背叛,那些原本與父親稱兄道弟的人,一夕間背叛,又如何呢?不都是人性嗎?

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夫人、現任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說,她閱讀經典帶來的好處是「學會和生死共處」。

第一次接觸《金剛經》時,她的感受不深,直到二十多年前,公公過世,她重讀此書,才有所領悟。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才發現人不要想太多,生死離別也是一樣。」她也對親人的逝去也逐漸釋懷。她說:「經典就是一回相見一回美。」


@轉載自 商業周刊 + 鄭呈皇

10.10.2006

Fashion @ 浪凡巴黎秀》艾爾巴茲 秀出「女性真相」

為了二○○七年春夏時裝展,浪凡第三度回到巴黎美術學院。二○○三年首次蒞臨,將這座從名勝博物館改裝而來的學院古色古香的圖書館中庭變成一個巨大的「鳥籠」,充分利用其玻璃屋頂的籠子式拼裝組合,發揮艾爾巴茲那一個春夏的主題:鳥。
鳥的長空翱翔給人自由和開放的聯想,設計師在「為女人的個性著色」,而不單單為她們的身體服務。兩年後的二度「中庭」展,讓二○○五年的秋冬時裝從前一季的寫意回到古典,「在簡單純淨的整體中,包含耐人尋味的豐富細節」。

從投效王效蘭接任總裁的浪凡公司,艾爾巴茲四年來一年兩季,詮釋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聲譽蒸蒸日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媒體。

設計師這一季依然保持了他個人簡單但豐富的特色,將線條處理上的創意在多種不同的材質上實現。這次令人觸目的是,材質之間的對比性甚強,從絲綢軟緞到看似塑料的漆皮,一慣愛撫式的軟綢褶縐,強調出曲線的飄逸,未來式的幾何圖形剪裁,則方方正正,有七○年代彰顯科技發展的復古意味。

新一季的浪凡女裝多采多姿,很多無袖連衣直統裙,裙長不過膝,柔媚自在。但也有比較陽剛的襯衫和風衣,顯出女性的活力和帥氣。小禮服裸露整個背,直到腰上,但以一圈抽褶和兩側的蓬袖勾勒出背後乾坤,將空和有交織成畫。

艾爾巴茲喜歡素色,這次以白色、米色、淡黃為主,然後很多的灰和黑色。穿在黑人模特兒身上時效果更見強烈,構成另一種突破性的視覺語言。淡雅的素色中,間或一襲艷麗的寶藍或硃紅,另一類由對比造成的歡喜的訝異。

他在展後說,創作的靈感來自日常所見,他週圍的女同事、女性朋友,朝夕相處的或街上擦身而過的,都在在讓他感嘆於女性在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多樣性,她們既是妻子、母親、情人,也是朋友、同事、上司或下屬,每個角色使她們有不同的面貌和行為反應,時裝就應該跟著這些特性走,體現出各種特色,也就是道出今日女性的真相來。

@2006/10/10 民生報 + 楊年熙

Fashion @ 巴黎時裝周》搞怪風out 實穿路線抬頭

巴黎時裝周已經在8日圓滿落幕,由Louis Vuitton、浪凡(Lanvin)、Miu Miu等服裝品牌壓軸演出,畫下美麗句點。縱觀這一季的流行趨勢,不難發現「現實主義」抬頭,服裝款式相當實穿,試圖拉開高級訂製服(Haut Couture)與高級成衣(Ready to waer)之間的距離。
時尚,是最棒的興奮劑?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這一季的新裝充滿愛的氣息,以「LV 」組成「Love」的字母散見在皮包配件上,服裝風格也與往年迥異,猶如步出雲端的天使一般,風格浪漫優雅,維多利亞風格的蕾絲、抓褶、不對稱、碎花布塊的拼貼等,完全擺脫Marc Jacobs以往混搭街頭的風格,款式非常實穿,且更有女人味。

為何LV的風格有了180度的轉變?原來設計總監Marc Jaocbs近來不但戒掉酗酒嗑藥的惡習,而且還減肥成功,他在謝幕時現身,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彷彿又回到昔日年輕俊俏模樣,連近視眼鏡都摘了下來。也難怪他的內心會充滿了愛,因為時尚就是最棒的興奮劑,不必靠嗑藥就能「自然High」,這一季新作也正是他迎向新人生的寫照。

現實主義抬頭,實穿舒適

香奈兒設計總監Karl Lagerfeld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開宗明義就挑明說:「我只設計『能穿』的衣服!」。他指出,香奈兒秀上的新裝都是在店內就可以看到、買到的商品,而非款式誇張、不能穿上街的「秀服」,他自信地說:「香奈兒的衣服很快就會賣光光,要買可得趁早!」

Dior的設計總監John Galliano也早在兩年前就向現實低頭,他明白要玩搞怪創意,大可在高級訂製服發揮,至於Dior的高級成衣,還是以「實穿」為上。這一季的Dior新裝以太空戰士的盔甲為主軸,在細節剪裁上融入拼接立裁的手法,仍可見到John Galliano的立裁功力。

未來風,華麗太空裝

流行,就是要比別人快一步。未來風,就是基於這種前衛的思維,預想未來服飾的風格。浪凡、Balenciaga、高第耶(Jean Paul Gaultier)、Dior皆可見到未來太空裝的蹤跡,雖然詮釋的手法並不相同,但是對未來服飾的豐富想像力,讓人不禁要佩服設計師的創意。

Balenciaga和Dior的太空女戰士、浪凡的前衛淑女、高第耶則巧妙結合了未來風和民俗調兩個衝突元素……,不管未來服飾會是何種風貌,未來的女人一定樂於擁有多元選擇,不願侷限於單一服飾風格。

透明風,性感又浪漫

透明,並非赤條條的裸露,而是一種「穿透」的趣味。香奈兒、Chloe、Ce-line、YSL、Valentino、Sonia Rykiel這一季都可看見透明蕾絲、絲紗罩衫、半透明洋裝和襯衫等單品,模特兒為了專業不貼胸貼走秀,預告了新一季透明風時代的來臨。

Celine的設計總監Ivana Omazic本季推出她的第三季作品,她指出這一季她運用很多軍裝、風衣等較為陽剛的元素,為了柔化線條,她選擇柔美、性感的透明絲衫,從剛柔對比當中激發出衝突美感。

迷你裙,年輕又時尚

六○年代的迷你裙、A字洋裝,又再度流行了,放眼巴黎、米蘭、紐約時裝周,幾乎全是迷你裙的天下。可別以為迷你裙、A字短洋裝是年輕人的專利,「時尚皇帝」Karl Lagerfeld就再三叮嚀:「這些迷你裙和短洋裝很實穿的,妳可以單穿,如果擔心太過卡哇伊,也可再套件長褲!」建議優雅熟女大可把迷你裙和A字洋裝放進這一季的採購清單裡,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年輕。

瘦就是美,帶動華麗運動風

「禁止瘦模登台」的風波延燒,巴黎時裝周的服裝設計師倒是有一套說辭──「我運動,所以我很瘦」。風格華麗炫麗的運動風裝扮,正是時尚愛美人士能夠減肥消瘦的主因。

高第耶選擇以幽默應對,秀上擺了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模特兒身穿印有「高第耶30周年」、和風浮世繪等圖案的運動夾克、短褲等,呼應時尚圈最In的話題──健身減肥。

此外,Hermes、香奈兒、Loewe、Issey Miyake等,也可見到運動風的元素,證明了運動瘦身才是主流,才最健康。

@2006/10/10 民生報 + 陶福媛

Design @ 設計來自生活


這只propa-ganda咖啡杯,杯子的耳朵可以固定在盤的中心,擺出曼妙pose,是林桂嵐的心愛收藏之一。記者鄭超文/攝影

林桂嵐她說,設計必須貼近生活,居家日子裡真正用了這些器具,才會有人情事故發生,也才能體會到,原來「設計」一點也不形而上或風花雪月,而是如此腳踏實地。
不是本科系出身,卻驚奇於設計師的創意飛揚,對設計資訊饑渴嚮往,不少人對林桂嵐的歷程十分好奇,她笑說,只不過因為之前擔任公共藝術的展演企畫,要讓展品與空間協調互動,必須勤與建築師和藝術家溝通,不斷充實設計史與建築史的知識。這段經驗,啟迪了往後對工業設計的高度興趣,也嘗試跳脫一般的設計書籍,從生活經驗來印證東西方的設計脈絡。

也因此,她能將文化差異、生活細節,與杯盤餐具接駁成一個個好看的生活故事。一如她形容中西餐桌上的風景:「東方盤子像女人,總是敞開心胸樂於分享;西方盤子卻心知肚明,宴會雖美,佳餚終究還是得拿到自己盤中才算數。」有趣的譬喻,就是與眾不同。

最近,她用功寫了一年的「挑食的設計」終於出爐,深入淺出的工業設計導讀之後,帶進刀叉、碗盤、鍋具、杯壺、酒具的設計世界,從餐飲具的重要品牌中,發掘耐人尋味的作品。

@2006/10/10 民生報 + 翟敬宜
 Posted by Picasa

Arch @ 吳良鏞談貝聿銘及「人居環境」營造

貝聿銘先生傾注心血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將於10月6日向世人揭開面紗。這不僅是大師設計生涯中的又一豐碑,也是中國建築界的一大盛事。為此,本報約請了北京、上海、江蘇三地的建築專家和學者對貝聿銘的建築風格、理念和精神進行解讀和闡釋,同時也對我國的建築生態進行審視和剖析,期望通過對貝聿銘先生的關注和探討,得到關乎中國建築業未來發展的更多啟示。

  ——編者

  吳良鏞參加完在廣州舉行的2006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匆匆返京,記者的電話尾隨而至。吳良鏞一生獲得眾多榮譽,如今84高齡卻不願稍作歇息,又開始投入新的項目,這與長他5歲的貝聿銘的工作勁頭完全一致。但兩人的事業側重點又有不同:貝老是個純粹意義上的實踐者,總在不停歇地把自己汩汩噴湧的才華變成建築品質;吳老則在操刀城市建築的同時,又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把思考的積澱變成諄諄教誨和理性的文字,來引導年輕的同行。雖說建築界向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約請輩分相近的吳良鏞說一說貝聿銘、說一說兩人共通的建築理念,似乎是比較恰當的。

  貝聿銘:「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我是不趕時髦的。」

  吳良鏞:「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兩位大師不曾商量,但英雄所見略同。

  蓋房子,其實是蓋城市,必須認真研究城市環境

  問:蘇州博物館新館強調兩個特點:一是「中而新、蘇而新」;二是「不高不大不突出」。這兩個特點反映了哪些建築理念?

  答:我想應該可以反映兩點:一是中國的建築,尤其是文化建築必鬚根植於文化傳統;二是建築必須要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融合。這兩點綜合起來,就是我曾經提出的「大城市」的概念:建築師,這個環境不只是人工環境,也不只是自然環境,應當包括歷史環境、社會環境,乃至政治環境。」

  問:您剛剛談到文化傳統,它與成功的建築設計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

  答:汲取文化傳統,把它運用到建築設計之中,建築就能成為城市的點睛之筆;否則建築就會失去生命與靈性,最多只能成為實用主義的一件物證,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遺憾。

  現在有些建築本來位於非常好的地點,特別是一些文化建築,卻沒有中國文化的內涵在裡面,我心裡很難受。我在主持設計山東曲阜孔子研究院的時候,就把其定位於在特殊地點(孔子家鄉)的特殊功能的建築(以研究和發揮儒學文化為內容)。它必須是一座現代建築,又屹立在這個文化之鄉,必須具備特有的文化內涵。在對戰國時代的建築文化以及對中國書院建築發展的沿革、形制進行一番探討之後,從建築構圖、總體佈局、室內外造型包括裝飾紋樣等,都做了一定的探索。然後再運用西方和中國建築的技巧予以現代形象表達,創造一種「歡樂的聖地感」。如今,孔子研究院被譽為該市的現代標誌性建築。

  我這裡還要提及上海的金茂大廈。當今世界,一個成功的建築師從來就不是拘泥於國際式的現代建築樊籠,美國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金茂大廈就是一個證明。美國建築師在設計時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融合了中國傳統塔型的構造,將傳統建築手法與現代材料結合,高,單純,但不單調,是靠著完美比例關係的層斷,挑起觀者視線的波瀾,讓建築有著一種成長運動的感覺。

  所以,我認為,像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可以讓建築師、規劃師「借題發揮做文章」的城市、地段幾乎所在皆是。有了豐富的歷史、地理、文化知識,就好像頓生慧眼;山還是那個山,水還是那個水,但有了李、杜題韻,東坡記游,即刻光彩照人。

  中國傳統的建築元素,在貝聿銘諸多建築設計中得以體現

  問:在您看來,貝聿銘的眾多設計中,有哪些融合了文化傳統?

  答:巴黎盧浮宮入口的玻璃金字塔不僅融合了法國人的浪漫情懷,與盧浮宮的藝術氣質也交相呼應,且采光巧妙,被稱為建築的經典之作。他在國內的某些設計,比如香山飯店,採用院落式設計,堪稱將現代建築藝術與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相結合的精心之作。他蘇州老家的長廊曲徑和假山水榭,也在他諸多建築的借景設計中得以體現。

  問:很可能成為貝聿銘封山之作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即將開館,您對這幢建築有什麼評價?

  答:對新館的設計,建築界似有頗多爭議。我沒有親眼去看,不能妄作斷言。等以後有機會去參觀以後,我才能形成屬於我的看法。

  創造良好的、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是每一個建築師應有的追求和情懷

  問:您是業界公認的國內「人居環境科學」研究的創始人,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門科學?

  答:當今科學的發展需要「大科學」,人居環境包括建築、城鎮、區域等,是一個複雜的巨大的系統,在它的發展過程中,面對錯綜複雜的自然與社會問題,需要借助複雜性科學的方法論,通過多學科的交叉從整體上予以探索和解決。

  過去我們以為建築是建築師的事情,後來有了城市規劃,有關居住的社會現象都是建築所覆蓋的範圍。現在我們城市建築方面的問題很多,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可通過從聚居、地區、文化、科技、經濟、藝術、政策、法規、教育、甚至哲學的角度來討論建築,形成「廣義建築學」,在專業思想上得到解放,進一步著眼於「人居環境」的思考。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我畢生的目標就是創造良好的、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讓人們能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這也是每一個建築師應有的追求和情懷。

  當「洋設計」在中國成為「時尚」,建築業更要具備文化的自覺、自尊和自強

  問:目前,國內重大公共建築中標方案公佈之時,已經很少能夠看到本土建築設計師的名字。從奧運場館到CBD建設,從世博開篇到城市建築、從城市規劃到住宅佈局均是如此,甚至就像浙江金華這樣的小城,也請來了「鳥巢」的設計者赫爾佐格和德梅隆。您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答:改革開放以來,形形色色的建築流派蜂擁而至,對我國的城市建設產生了很大影響。「洋設計」在中國建築業的確已經成了「時尚」,但某些未經消化的舶來品破壞了城市原有的文脈與肌理,以致中國的一些城市成了外國建築大師或准大師「標新立異」的建築設計的「實驗場」。

  我並不是說不能借鑒西方,我也不是反對標新立異,恰恰這是文化藝術最需要的。我本人就是留學生,也經常出國和國外的建築師接觸。這其中當然得學習國外的東西,但不能照抄照搬。他們有些是成功的,也有些是不成功的,我們有的人甚至認為曇花一現的東西也是中國的未來,這是不能認同的。這也是我對國家大劇院和央視新樓提出異議的原因。

  問:現象背後說明了哪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答:這種現象其實反映了我們對中國建築文化缺乏應有的自信。失去建築的一些基本準則,漠視中國文化,無視歷史文脈的繼承和發展,放棄對中國歷史文化內涵的探索,顯然是一種誤解與迷失。可惜我們自己的建築師對中國文化的認識還不夠,鑽研不深。我們在吸取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全球優秀文化的同時,更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文化自尊的態度、文化自強的精神。面對西方文化的挑戰,要像保護生物多樣性一樣,對文化多樣性進行必要的保護、發掘、提煉、繼承和弘揚。「中學」和「西學」要結合起來。

  目前中國建築師無疑正面臨新一輪的力量不平衡甚至不公平的競爭。但是,我並不認為中國建築師無此才能,而是失之於方向的不明確。中國建築師必須明確建築形式的精神要義在於植根於文化傳統。


@文匯報

10.08.2006

Thinking @ 打破習慣學創意

創意不是天才的專利!創意就在你身邊,只要打破日常生活中的制式習慣,被壓抑的腦袋就會活了起來。創意,就是這麼來的!
「要有創意!」這句話對廣大的上班族來說,簡直像個夢魘,在創意書愈來愈多的同時,大家也更受創意之苦,畢竟,在30世代長大的過程中,可沒人教過「創意」到底是什麼!

「創意是一種老天爺賞賜的天賦?還是一種訓練?」「創意要到哪裡找?」每個人都急著找解答。

多閱讀、多玩耍、多旅行,這是每個創意人掛在嘴邊的「創意秘訣」,但問題是,「怎麼讀?」「怎麼玩?」「怎麼旅行?」我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鑽進那些我們羨慕不已的創意人的腦袋裡翻攪尋找,看看他們腦中有哪些路徑,讓他們想法如此與眾不同?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從他們的眼睛、他們的生活,找到不同的角度,我們無法複製他人的生活,但我們可以試著得到啟發。

創意人怎麼閱讀?

關於閱讀,《美學的經濟》作者詹偉雄說︰「你要臣服在書本裡,完全接受作者的觀點;還要讀經典,看見更深刻的人生。」創意人李欣頻教自己的學生︰「一天看一本書,三百六十五天之後,你就比別人多了三百六十五個觀點跟想法。」趨勢觀察家詹宏志則說閱讀要「快、多、久」。「快」,是迅速翻閱導言,裡面有作者想要解答的問題,然後讀目錄,找到作者解決問題的路徑;「多」,則是把每天的零碎時間拼湊起來,一個月就多了好幾個鐘頭;「久」打的是持久戰,要閱讀到70歲,愈老愈有知識與創意。

創意人怎麼旅行?

旅行則是最快累積人生經驗值的方法,讓人換個眼光看世界。英國作家G.K Chesterton說︰「旅行的目的不在觀賞異地風光,而在以觀賞異地風光般的心情,重新看待自己的國家。」人人都會旅行,你有自己的「旅行觀點」嗎?

李欣頻在旅行時,把異國當故鄉,回來後寫出一本又一本風格別具的遊記,她不只訓練自己的創意,更把旅行當成一個人生在過。郝廣才則說:「不要去了法國卻抱怨法國菜難吃,一定是你沒有找到真正道地的好餐廳;更不要為了省錢而什麼都不敢試,那樣就浪費了整趟旅行。」他到日本一定要嘗試最貴的餐廳,他說︰「最貴的餐廳只要去一次就夠了,你要知道什麼是最好的。」

創意人怎麼玩?

至於創意人怎麼玩?基本上,他們愛在國外逛街,找尋台灣沒有的「玩具」;他們把工作當成遊戲,所以政大廣告系教授陳文玲在每堂課前,都花心思設計課程,想要好好玩玩學生,她不預設成果,卻驚喜地發現學生遠比她想像的好玩;「設計小人團隊」一天到晚想著要怎麼「報復」辦公室的小人,發展出一套又一套新商品;愛寫詩又愛玩扭蛋的年輕詩人夏夏,玩著玩著,就搞出全世界第一名的扭蛋詩,投幾個硬幣,扭一扭機械開關,一首詩就跳到你手上了,愛玩又愛亂跨界混搭的人才想得出這種點子。

你敢不敢標新立異?

要談創意,還要談冒險。唯有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才能發展出最大的創意,然而接受制式教育長大的一般人,到底敢不敢「標新立異」?

「決戰時裝伸展台」(The Project Runway),全美最紅的實境節目,火勢延燒到全世界,大家都想知道誰是下一個美國服裝設計大師?在第二季中,桑提諾是一個又古怪又敏感意見又多的設計師,雖然很多人不喜歡他,卻不得不佩服他的確很有自己的風格。沒想到他在總決賽時落敗,評審是這麼說的︰「桑提諾,我們在你這一系列的設計裡,看不到你。」

學會表達自己,就是最有創意的事。創意無法大量複製跟模仿,你學人家的,就不叫創意。創意的思考技巧可以學習,那讓你打仗時多一個武器,但發自內心的創意與想法,才是別人無法破解的絕妙武功。

你愛不愛問「為什麼」?

詹偉雄從小到大就是個「為什麼小孩」,每件事都要問「為什麼?」絕不接受「就這樣啊!」的答案;廣告才子郝廣才畫星星時,畫了十道光芒,被老師糾正:「星星不是十條線,是五條。」;設計大師姚仁祿有90%的創意都沒有人接受,當台灣人蓋房子都是由土木工程師決定時,他挨家挨戶拜託大家讓他設計房子;陳文玲、李欣頻從小就忙著翹家逃學;旅遊創意家工頭堅曾經在溫哥華流浪,當街頭臨時工,他陶醉在革命情懷中,說:「最有意義的人生,就是帶來結構性改變的人生。」就從敢開始追問:「為什麼?」然後勇敢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開始,用力去扣創意的大門吧。

你願不願冒險?

勇敢去冒險!大膽去流浪!不要預定飯店,最好還遇到一大堆麻煩,來培養自己更有創意地解決災難;試著拿起自己從不會有興趣的書,強迫自己看完,就會發現另一個不同的觀點;點一道從沒吃過的菜,誰曉得你會不會在被辣椒嗆到流眼淚的同時,想通些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制式習慣,打破它,被壓抑的腦袋就會活起來。回家時不要走同一條路,胡亂走,就當做在城市裡冒險;冒險時,不要忘了多觀察,跟自己玩遊戲,像是:「家附近到底有多少流浪狗?」「路上有多少紅色的車子?」或者透過任何蛛絲馬跡猜猜「隔壁巷子的先生是什麼職業?他們家可能有什麼樣的故事?」觀察得愈細膩,資料庫就愈豐富,創意就更多。

經歷的世界愈寬廣,生命的可能性就愈大;走得愈遠,就愈知道自己的能耐,當走回原本的世界時,已經突破更多限制,又打破一次舊有的自己。如同詹宏志所說:「創意不一定改變了東西,有時候只是改變了自己,改變了想法。」

你夠不夠用功?

創意不是憑空而降,需要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無數次辛苦的嘗試。大可意念的謝榮雅,從小熱愛畫畫,卻在家人堅持下念了商專。退伍前夕,他給自己一個機會,用手工做了一份履歷表寄到宏?電腦,應徵設計的工作,宏?的徵才條件是:「有經驗」、「本科系」、「大學畢業」,謝榮雅笑說︰「我什麼都沒有!」然而只因為他的履歷表是宏?有史以來最精緻漂亮的一份,宏?看見他的熱情,破例任用他,他在宏?學會開模、畫圖、了解素材。他比任何人都努力。

十年後,他勇奪國際許多設計大獎,從「iF」、「Good Design」、「Red Dot Design Award」、到「IDEA Award」。他五分鐘畫出來的自行車燈,得到國際「Good Design」獎,當別人羨慕他天外飛來的創意時,他卻說︰「我的每一筆畫,後面都是無數的經驗與知識。」

創意,很多人都講得很玄,其實沒那麼虛幻,只看你有沒有對自己的心跟腦袋用功。《30雜誌》邀請了許多創意人分享他們的秘密,如果你也為創意所苦,就跟我們一起試試看,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找到自己內心的創意寶藏!

@摘自9月號30雜誌+瞿欣怡

10.07.2006

Fashion @ 巴黎時裝周》青春洋溢 就是流行


Loewe的2007年春夏新裝色彩鮮豔,傘狀A字洋裝、小短褲,試圖開發年輕新貴。歐新社

「年輕化」,是這一季巴黎時裝周上的共通話題,不論是150年歷史的Loewe、經典老字號Valentino和Givenchy、今年歡慶30周年的agnes b,或是剛出道的年輕服裝設計師An-drew Gn,都以風格年輕、青春洋溢的新裝,向新一代的年輕貴族招手。
這年頭最捨得花錢的人,可不是辛苦賺錢的企業家老爸和老媽,而是他們的寶貝少爺和千金,在日本,稱他們為「御宅族」,也有人稱呼他們是「賴家王老五」或「賴家小千金」。看準了這群年輕少爺千金的消費實力,精品服裝業者朝「年輕化」修正,款式變得更年輕,但用料不減奢華、手工依舊精緻,售價也不斷向上攀升,反正這群年輕人花的是父母的錢,一點也不會心疼。

Valentino這一季明顯變得年輕許多,傘狀短洋裝、短大衣、迷你裙……,風格青春甜美,就連色彩也一改往年沈穩的黑、白和紅,而以芒果黃、淡紫、粉紅、嫩藍等色系,以及花朵風的印花等,詮釋春夏的朝氣蓬勃。

顧客忠誠度相當高的Loewe,也在秀上發表風格年輕、更時尚感的單品,開發新的年輕族群。設計總監 Jose Enrique Ona Selfa與Loewe的三年合約已經期滿,但因表現傑出再度獲得續約,2007年春夏新裝以Loewe最擅長的皮料處理技巧,讓皮革展現如棉、絲般的柔軟輕薄,或是皮斗蓬、或是皮圍巾,或是運動風的皮夾克、或是蝴蝶蓬袖的A字皮衣,輕薄的皮革也能隨風飄逸,色彩也較以往更加明亮鮮豔,腳上搭配釘有鉚釘的重金屬風高跟涼鞋,十分俏皮可愛。

深受貴婦喜愛的Andrew Gn,也以超迷你的傘狀洋裝,傘狀大衣、實穿的斜紋軟呢套裝等為主,但鑲釘大顆水晶、手工精繡亮片等,手工極為細膩、構圖不俗,相信這也是Andrew Gn能在時尚圈佔有一席之地的主因。

10年換了5位設計師的紀梵希Givenchy,也正面臨品牌轉型,歷任的設計師無不大有來頭,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 、Julian McDonald等,但一直未見起色。今年才32歲的設計總監Riccardo Tisci,嘗試在Givenchy新裝融入更多的設計元素,胸前裝飾綿布纏繞繫綁特殊的圖騰,以幾何圖型的挖空設計讓服裝增色,款式實穿,但在細節上融入更多的手工創意,試圖開拓市場規模的意圖十分明顯。

@轉載自 2006/10/06 民生報 + 陶福媛
 Posted by Picasa

Arch @ 貝聿銘收山作 應是貝禮中手法

貝聿銘有三子一女,其中二兒子貝建中與三兒子貝禮中,與父親同樣出身哈佛與麻省理工建築科系,繼承父志成為建築師。
一九九二年,貝聿銘在他發跡的事務所貝?考伯?弗里德建築事務所退休後,便協助兩個兒子成立貝氏建築事務所,並擔任顧問。如今貝氏建築事務所由貝禮中擔任董事長,一肩扛下延續貝氏江山的大任。

近年貝氏建築事務所的案子,有一半以上都在中國。老上海的地標之一和平飯店有意整修,據說頂樓的更新計畫也打算找貝氏建築事務所接手。

二○○一年落成的中國銀行北京總行大廈,對貝氏家族更是深具意義。一九一八年,貝聿銘父親貝祖貽創立中國銀行的香港分行;一九九○年代貝聿銘設計的香港中國銀行大廈,更成為香港的地標。由貝聿銘兩個兒子聯手設計的中國銀行北京總行大廈,標誌貝氏家族的香火傳承。

蘇州博物館與澳門科學博物館同於今年落成,都是貝聿銘帶著兒子親自返國簽約、勘查基地,同被稱為貝聿銘的「收山之作」。不過從貝聿銘的年齡(今年八十九歲)與設計圖風格來考量,建築界咸認貝禮中才是實際設計者。

貝禮中出師前,曾隨父親習藝十六年。大陸建築界認為,貝聿銘作品中常見的玻璃牆、精準的模數設計,在貝禮中的作品中清晰可見。

貝聿銘已淡出江湖,未來也不可能再帶著兒子打天下。因此貝禮中首次「返鄉」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將考驗他為貝氏家族歷史寫下新頁的能耐。

@轉載自 2006/10/07 聯合報 + 陳宛茜

Arch @ 蘇州博物館新館 貝聿銘的「小女兒」


由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昨天開館,以現代鋼結構代替木構材料、深灰色石材的屋面、突破中國傳統建築的「大屋頂」等特色,兼具傳統與現代感 。本報資料照片


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昨天啟用。這是貝聿銘(左)與法國文化部長德瓦布賀今年六月在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前的檔案照。(法新社)

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傾注心血的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新館,昨天在蘇州正式啟用,貝聿銘親赴現場為博物館揭幕。
中新社報導,親自出席博物館開館儀式的貝聿銘相當激動,感謝蘇州鄉親對他的支持,以及能有機會為蘇州家鄉作點貢獻。他說,「七十三年前離開中國,但我的根在中國、在蘇州,博物館新館是我對家鄉作出的一點小小的貢獻,有機會在故鄉留下一個紀念感到非常榮幸」。

建築面積近兩萬平方公尺的蘇州博物館新館,二○○三年十一月奠基,歷經三年的施工,選在今年中秋節作為開館日。據說,這是由貝聿銘親自定下的,取意「團圓」。當地媒體認為,貝聿銘從蘇州走向世界,最後的一件傳世建築作品又在蘇州,就是個大團圓。

從事建築設計近四十年的貝聿銘,是世界公認一流的建築師,他設計的美國國家藝術館的東樓、約翰甘乃迪紀念圖書館等建築,被稱為是充滿激情的幾何結構,也成為現代主義的經典之作。據悉,貝聿銘自接手蘇州博物館新館後,沒有再接過新專案。

蘇州副市長朱永新說,「不論從蘇州還是世界角度來看,貝聿銘都是蘇州公認不二人選」。

朱永新回憶說,當時為了請動貝聿銘,他和蘇州市文廣局高福民曾多次趕赴美國,帶去家鄉的昆曲、評彈等,希望能勾起貝聿銘的思鄉之情,遊說貝聿銘為家鄉留下一件傳世作品。據說,貝聿銘就是被蘇州當局的誠意所感動,決定親自出馬為蘇州博物館設計。

蘇州博物館新館緊臨拙政園、獅子林、民俗博物館、昆曲博物館等蘇州古城區,當初選址時,一度引發爭議。當時一些媒體曾以「新館建在拙政園的心臟」、「救救忠王府、救救拙政園」等報導,質疑新館對拙政園和忠玉府等古建築的破壞和影響。因此,對貝聿銘來說,新館的設計,要保持新館的獨特,又要與鄰近古代建築群結合一體,無疑是一大挑戰。

貝聿銘把新館稱為「小女兒」,十分重視和寵愛。對於蘇州新館的設計,不僅貝聿銘本人相當滿意,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屈志仁也認為,這一設計體現「中而新、蘇而新」的概念,並以現代鋼結構代替木構材料、深灰色石材的屋面、突破中國傳統建築的「大屋頂」等,對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符號作了新的詮釋。

@轉載自 2006/10/07 聯合報
 Posted by Picasa

10.06.2006

Arch @ 台灣和貝大師 緣淺


貝聿銘曾參與台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設計。本報系資料照片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名號享譽國際,有他加持的建築,知名度都不同凡響,而他和台灣的關聯卻略為「緣淺」,主要的代表作其實只有台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

話說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到底是誰設計的?至今還是個世紀之謎,該教堂的屋簷曲線極具美感,也打破舊有的建築設計框架,贏得建築界一致好評。

建築界常把路思義教堂的設計者並列「貝聿銘.陳其寬」,不過,資深建築師陳其寬曾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教堂是他殫精竭慮之作,但也有一說是,設計圖實際上是貝聿銘畫的,真相是什麼?每每貝聿銘被詢及這個問題時,總未正面回應,讓答案還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

名牌能歷久不衰,有其難以磨滅的價值,一些名牌商品除了保值還能增值,還有炫耀作用,建築也一樣,名建築師操刀設計的建築,光是知名度就略勝一籌。

早在十幾年前,台中和台北就有建築業者打著貝聿銘的名號在台中和淡水推出住宅建案,廣告做得很大,吸引購屋人的目光,但實際上,建築作品並非貝大師親手設計,而是他創立的建築師事務所的團隊作品。

貝聿銘也和台灣的「垃圾」扯上關係。當年在環保署「焚化爐建築藝術化」的政策下,台北縣的八里焚化廠就力邀貝氏操刀,山型的玻璃天窗顛覆焚化爐的「垃圾」意象,玻璃帷幕外觀的焚化廠也成了八里的新地標。不過,仔細一查發現,八里焚化爐也非貝氏的創意,仍是事務所團隊之作,之後的新竹焚化爐也直接引用八里焚化爐的設計圖樣,對外宣稱是「貝聿銘大師的作品」,都與事實略有差距。

@轉載自 2006/10/06 民生報 + 鄭朝陽
 Posted by Picasa

People @ 貝聿銘 只做美麗的事


貝聿銘堪稱華裔建築師第一人。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從中國園林發想設計蘇州博物館,貝聿銘如魚得水,因為園林儼然是他生命中的基因──貝聿銘的老家,就是鼎鼎大名的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獅子林」!
1917年貝聿銘生於蘇州獅子林貝家,這支名門望族出了「顏料大王」貝潤生、「金融鉅子」貝祖詒,而曾任中國銀行副總經理、中央銀行總裁的貝祖詒,正是貝聿銘的父親。

人人說貝聿銘是「華裔建築師第一人」,想必也少有其他人能像小貝公子的優越環境,把假山石洞與曲橋魚塘當作遊樂場,童年的薰陶影響終生,貝聿銘後來才意識到蘇州經驗對他設計的影響:「人與自然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這是我從蘇州園林中學到的。」

1935年,年方18歲的貝聿銘赴美,先後於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建築名校取得學士、碩士學位,隨即被哈佛建築系聘為當時最年輕的助理教授,1948年起為地產大王齊肯多夫延攬,38歲創設貝氏建築事務所,一路來平步青雲,不管多麼爭議的設計風雲都轉為讓他聲名更上層樓的天梯。

「貝聿銘是超級推銷員!」建築大師菲立普?強生(Philip Johnson)曾如是說,而且算是「推崇」,適切點出貝聿銘卓越的公關能力和人際關係。

許多關鍵性的重大業務,都得力於和他合作過的業主舉薦。貝聿銘和業主的關係就算結案也情義長存,他的「外交長才」往往是轉危為安的利器,即使不斷追加預算,都「有能力神奇且美妙的引導業主更上層樓」。

最有名的例子是他因設計甘迺迪紀念圖書館與賈桂琳建立長久的良好關係,北京香山飯店、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落成時,賈桂琳都曾是上賓,賈桂琳甚至曾想邀貝聿銘為她設計自宅。

名流政要都成好友,不只因貝聿銘長袖善舞,也緣於他出身上流社會的好品味。貝聿銘好美食、通美酒,雅賞藝術,建築中的人文情懷很獲認同,畢卡索曾同意將他創作的西維特(Sylvette)銅像放在貝聿銘設計的紐約大學宿舍,台灣雕塑家朱銘也曾為貝聿銘設計的香港中國銀行大樓創作雕塑《和諧共處》。

貝聿銘嚴格要求細節、樂在工作的追求完美,更是他超越群倫的要件,和貝聿銘同年又同學的前輩建築師王大閎,多年前就曾以<雄心與野心>一文描述這位「為了理想而不擇手段」的老友,尤其衝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備受抨擊的狂風暴雨,「如果他沒有魄力、想像力和精敏的生意頭腦,絕不會享有今天的名望和地位。」當時王大閎說。

而貝聿銘一生的堅持則是──只做自己認為美麗的事情。

@轉載自 2006/10/06 民生報 + 賴素鈴
 Posted by Picasa

Arch @ 打開貝聿銘的博物館建築史


華府國家畫廊東廂的簡潔塊面俱見貝聿銘功力。記者賴素鈴/攝影


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已成羅浮宮新表徵。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貝聿銘和博物館非常有緣,在現代主義第二代建築師這一輩,可說最以博物館揚名立萬的建築師。
當然,貝聿銘代表作濟濟如天星,早期的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美國科羅拉多州國家大氣研究中心、1970年代的波士頓漢考克大廈、1980年代北京香山飯店、香港中國銀行大廈,乃至21世紀的華府中國駐美大使館,都是貝聿銘膾炙人口的作品,但在他的作品年表,已繁衍出一支龐大的博物館建築家族。

從1968年在紐約州雪城的第一座博物館建築「伊弗森美術館」(Everson Museum of Art),貝聿銘還陸續設計愛荷華州狄莫伊藝術中心增建(1968)、康乃爾大學的強生藝術館(1973)、華府國家畫廊「東廂」(1978)、波士頓甘迺迪紀念圖書館(1979)、印地安納大學美術館(1982)、麻省理工學院藝術與媒體科技館(1984)、達拉斯麥耶斯交響樂中心(1989)、羅浮宮擴建工程(1993)、盧森堡當代美術館(1994)、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搖滾音樂名人堂(1995)、日本美秀博物館(Miho Museum,1997)、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2003)、以及蘇州博物館等。

其實,貝聿銘生平第一件博物館設計案,是他的碩士畢業製作《上海美術館》,而且是為了和他的老師,包浩斯現代主義大師葛羅培斯抗衡之作。

當時葛羅培斯主張亞非國家遲早都得接受歐美建築,貝聿銘並不認同,堅持地域性的限制和民族精神特質不能抹煞,為了證明他的見解,葛羅培斯要他找一個題目設計;貝聿銘想起出國那年上海市中心曾蓋了一座完全抄自美國國家畫廊的博物館,而他認為歐美博物館高大的空間和中國小巧精緻的文物未必相合,於是他根據民族文化特色著手設計,但並沒有加上中國屋頂,因為從那時候他就不認為,戴上中國帽子就能稱為中國建築,而應從空間的紋理和周圍的環境氣氛著手,才是正確的思考方向。

現實中的第一座博物館建築,則是伊弗森美術館,面積雖不大,但運用幾何立方體的結構,將整座美術館塑造成彷如一座巨型雕塑,從那時已見貝聿銘將幾何切面運用於博物館建築。

華府國家畫廊「東廂」更是切割俐落的幾何塊面,貝聿銘以三角形構圖,處理基地呈斜角梯形的問題,並打破空間的單調感,當時卡特總統剪綵曾稱讚是:「世界上最好的美術館」;無獨有偶,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曾對貝聿銘說:「你所創造的美將永誌於法國的歷史。」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將貝聿銘的聲望推向高峰。當時飽受攻擊的創新設計,成了羅浮宮新表徵,十多年之後的今天,羅浮宮發現觀光客暴增已超過負荷,為應付預估2010年人潮可能高達一年900萬人,羅浮宮兩個月前把貝聿銘找回去商議對策,可能會花新台幣30億元改建並改良動線。

其實,1990年貝聿銘就宣布「退休」了。但從貝聿銘事務所退休後,他仍退而不休接了不少設計案,90年代至今的貝聿銘活躍依然,不論是像另類劇場的搖滾樂名人堂、日本的山中桃源美秀博物館、或擁有璀璨玻璃屋的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都顯現寶刀未老。

雖然蘇州博物館強打「貝聿銘的封刀之作」為訴求,但是在這個「小女兒」之後還有「妹妹」:遠在中東的卡達,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預計今年年底完工,明年開幕;澳門科學館委託貝聿銘設計,目前則在填海造地中。

@轉載自 2006/10/06 民生報+ 賴素鈴
 Posted by Picasa

Arch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古典園林巧奪天工


蘇州博物館新館採江南山水園林概念設計,也適度採用現代建築元素。記者胡名揚/攝影

自古流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蘇州之所以媲美天堂,除了有水鄉澤國的「東方威尼斯」景觀,另有很大的因素是她擁有一批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像明代留下來的拙政園,就與蘇州「留園」、北京的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古典名園。

文化大學景觀研究所所長郭瓊瑩說,蘇州本身就有四大名園,分別為宋代的滄浪亭、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園和清代的留園,代表不同朝代的園林特色,而滄浪亭在蘇州現存古典園林中歷史最悠久,其景色自然,建築樸實簡雅,是典型的城市山林。

郭瓊瑩表示,中國園林的設計表現巧奪天工,既典雅又有實用性,綠化和水景的巧妙布局,讓人漫步其中,心情自然放鬆,也調節了些微氣候,是很有現代生態觀和環保觀的設計作法。

古城景點 連成一氣

蘇州博物館新館位於齊門路與東北街的交叉口,緊臨著著名古蹟太平天國忠王府(李秀成官府)的西側,再往東走幾步,就到了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拙政園,這一帶有很多專賣當地土特產、蘇扇、蘇繡的小店,整條東北街已被規畫為步行道;西邊還有北寺塔,南邊有獅子林、蘇州民俗博物館,此外,園林博物館、工藝美術博物館、絲綢博物館、吳狀元府都在步行可達距離,這一帶可稱得上是蘇州古城的文化精華區。(薛荷玉)

@轉載自 2006/10/06 民生報 + 鄭朝陽
 Posted by Picasa

Arch @ 蘇州新博物館 在風雨中誕生

博物館內長廊採光設計有貝氏作品的一貫風格。記者胡名揚/攝影

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最新力作「蘇州博物館」今天開館,這位擁有高國際知名度的建築師,回到中國大陸為蘇州老家設計這座現代園林式博物館,一開始在選址上就惹出爭議,原因是新博物館夾在幾處世界文化遺產之間,必須拆除文化遺產的部分建築和掏空地基,引發中國園林界和文化古蹟的高度關注。

早年貝聿銘曾向大陸北京當局建議,禁止在紫禁城周圍一定範圍內建造高層建築,以尊重首都歷史核心區歷史價值。但20幾年後,貝聿銘獲聘為蘇州設計新博物館,新館不僅選址在歷史古城內,而且還緊依著文化古蹟和經典園林,他卻欣然接受挑戰,這一來一往的不同思考和舉動,確實耐人尋味。

新館的規畫方案一出,中國園林界和文化古蹟界人士就放話「蘇州新館建在拙政園的心臟上」、「新館廢了忠王府,傷了拙政園」,保護忠王府、救救拙政園的呼救聲也喊得震天價響,連中央電視台也大幅報導。

原來,蘇州新館北靠拙政園,東傍蘇州舊博物館和園林博物館,其中,拙政園的西花園南端正好納入新館範圍內,太平天國的忠王府有一片4000平方公尺大的古建築須因此拆除,而被納入世界遺產的忠王府也會被掏空,教這些大老們難以忍受。

貝聿銘面對新博物館的設計邀約,一開始就覺得是高難度,或許是個性使然,愈是高難度,他就愈有興趣。在一群文化遺產中「插」進新博物館,如何讓新舊融合、表現文化遺產的美感、歷史感,展現更佳的整體效果,這座新博物館歷經的風風雨雨,宛如法國巴黎的羅浮宮改建工程般,令人玩味再三。

@轉載自 2006/10/06 民生報 +鄭朝陽
 Posted by Picasa

貝聿銘封刀之作 蘇州新博物館今開館@Arch

今天將開館的大陸蘇州博物館新館,號稱是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封刀作」。記者胡明揚/攝影蘇州博物館新館採江南山水園林概念設計,也適度採用現代建築元素。記者胡名揚/攝影

歷經三年工程規畫建設,號稱是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封刀之作」的中國大陸蘇州博物館新館,將於今天中秋節正式開館,這座被貝聿銘視為「最心愛的小女兒」建築物,以江南園林造景設計,是貝聿銘在中國唯一的一座博物館建築,備受全球建築界矚目,預料開館營運後將成為蘇州新景點。

年近九旬的貝聿銘是蘇州人,三年前當貝聿銘決定為家鄉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成為一時佳話,新博物館與蘇州著名古蹟太平天國忠王府僅一牆之隔,附近還有名列江南四大名園的拙政園、獅子林等,建築面積1.9萬餘平方米,總投資人民幣3.39億元(約合新台幣13.6億元),屬於中等規模的博物館。

貝聿銘在設計時以「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理念,堅守「不高、不大、不突出」是這座建築最大特點,為充分尊重所在街區的歷史風貌,新的博物館採用地下一層、地面也是以一層為主,主體建築高度控制在6公尺以內,並且是集山水園林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它既在蘇州古城以獨特性、唯一性的設計,又與周邊傳統民居渾然一體,將成為中國建築發展創新里程碑。

蘇州博物館被貝聿銘視為「最心愛的小女兒」,博物館內每扇窗戶、每項用材、每一個細節他都仔細斟酌;為了保證內外風格和所有功能的和諧統一,新博物館的室內設計部分,包括陳列展覽都由他本人設計。同時,為求慎重他還聘請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陳列專家、建造紐約世貿大樓的結構工程師、法國羅浮宮建築噪音專家,及中國古建築和文物專家做為顧問。

新的蘇州博物館共有各具特色的大小展覽廳32間,文物展示面積3600平方米;文物展品超過1160件,上起遠古時代,下至明清及近代,多為歷代佳作和精品;主展區設有吳地遺珍、吳塔國寶、吳中風雅、吳門書畫四個具有蘇州地方特色的常設展廳。

蘇州新博物館入場門票為人民幣20元,60歲以上老人和學生優惠價10元、140公分以下兒童和70歲以上老人免費;配合新館開幕將展出趙無極、蔡國強、徐冰三位世界頂級華人藝術家的作品,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轉載自 2006/10/06 民生報 +胡明揚

10.05.2006

Culture @ 台客的是是非非。

台客,台客,唸起來還蠻順口的,其意義似乎有所指,但若要清楚明確地定義何謂「台客」,好像也很難說清楚講明白,不容易指稱何人是所謂的「台客」,縱使有人已經列了一大堆「台客」的特徵,諸如講一口台灣國語、背心肩帶夾一包長壽煙 …等等(註一),洋洋灑灑共29條,好比在清數「台客」的罪狀,在網路上很容易就能找到這樣的資料,但不論怎麼看,「台客」之樣貌還是不清不楚。

從嚴格的邏輯上來說,這29種特徵性的判定法是很粗糙,好像也沒有一定的法則,也就是說要同時擁有幾個特徵才能稱作「台客」,還是只要擁有其中一兩個特徵就算「台客」了,似乎有必要再深究。由此可見,光是「台客」的判定就很使人困擾,雖然生活上聽過有些人都在用,脫口而出,但也很主觀,不知為何稱之,或許真的有「台客」文化存在,還是只是媒體一時的興風作浪,期盼有一些學術研究好好探討之,以正視聽。在此大概可確認,「台客」是不等於「鄉土」,一個人若很有鄉土味,還不能稱作「台客」;「台客」也不一定是「俗(ㄙㄨㄥ v)」,一個人若行為舉止粗俗也不能稱上是「台客」 。據筆者的推論,「台客」的起源應該跟最近10多年來,強調台灣這件事情有一些關連性的啟發,也許是因為太強調台灣了,而自然而然有一股相反的力量正在醞釀中。

「台客」之說流傳已有一段時間,在網路上也有很多相關的討論,已很難考證誰是首創者,在還沒有出現「台客」之前,就有聽過某某人「很台」的說法,可見「台客」是後來才出現的,最初是稱「很台」。而「台客」首先浮上台面,引起大家的爭論者,應該是「贏得今年台灣小姐后冠的劉子瑄事件」,剛出爐的台灣小姐就被指稱「很台」,真是情何以堪,其最大理由就是講中文有台灣腔,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台灣國語。經電視媒體這樣報導,當此事件被如此地披露,當然是不容於目前台灣意識高漲的現今社會,也有損於我們對多元文化尊重的理念,於是很多藝人都跳出來說自己也是「台客」,還舉辦「台客」演唱會,網路票選「台客」,以昭告世人,我們都是這樣的「台客」,生為「台客」,終生以「台客」為榮。也因為這樣,「台客」的指稱好像有些退縮,不再那樣趾高氣揚。

在此之前,於日常生活上常常有人有被指認為「很台」,一般人若知道自己被指為「台客」都會有一種不好的感覺,但也無可奈何,只好任其自然,不然又能怎樣,又不能因此一狀告到法院去,反正「很台」又怎樣,在現今尊重多元文化的時代,也只能說像這樣對某些人的生活方式的輕藐,是不會得逞的。其實「台客」這種現象,隨手拈來皆是,大者如白種人之優越感,小至我們生活中,常常都會有這樣不經意的流露,對某些生活方式的不尊重,或對某一族群投以輕視的態度,「台客」之稱會引起如此的爭議,甚至於可以說是被圍剿,就是這樣。

「台客」,其實是相當中性的稱謂,最大的問題是在使用此一名稱時的態度,像稱「西部牛仔」或「紐約客」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其中並沒有輕視的含意;像以前稱原住民為「番仔」,其演變就跟「台客」很像,有些中原文化的優越感,凡是非我族類都曾稱為「番邦」,所以火柴在台語中亦稱「番仔火」,當西洋文化進來之初,我們還是以「番」稱之。

過去如此,當一個文化與另一個文化相遇時,通常是互相傾軋,弱肉強食,在文明的今日,當大家都已經瞭解多元文化的豐富與美麗之時,若真有「台客」的出現,應該也是令人欣賞的事。


@轉載自 iSURVEY行銷週報+分析/邱高生

Culture @ 從歌舞劇看文化消費市場

一提到「歌舞劇」就覺得高高在上,因為腦中迴響的一般都是義大利或拉丁文,如果真要了解它又非常艱澀,畢竟背後隱藏的是一連串古典文化與西方歷史故事,當然,也有包裝好的好萊塢「歌舞電影」,或有名的像《貓》、《歌劇魅影》等,還有日本的「寶塚」少女劇團,不過由於劇情的不明顯,也讓觀眾即使有印象,也不一定會去看。簡而言之,它是一個精緻的不能再精緻,可以說相當頂層的「文化消費」,然而它消費人口的增加卻可能會帶動整個文化消費的增加,簡單的說,即去「誠品」消費的人會跟著增加,或至少不用擔心誠品的市場問題,這種文化消費的結構頗為有趣。

儘管人數不多,但比較幾年就有意思,根據東方線上歷年版E-ICP行銷資料庫的調查,全體民眾複選三項偏好的音樂類型中,「歌劇\歌舞劇」在最近幾年連續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且近兩年的躍升更引起我們注意;分別是六年前的0.7%,接下來是0.9%、1.6%、1.8%、4%與今年的9.9%,剛好每年漸增,只是近兩年以成長一倍的方式提昇引人注意,這代表台灣逐漸有這種精緻文化的族群出現,它雖只限於音樂,不過重點在「趨勢」,頂層型文化消費的趨勢。

什麼是文化消費?「文化創意產業」可為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之一即「利用符號意義創造產品價值」,這種東西俯拾皆是,以「誠品」旗艦店的開張為例,誠品就將產品「書」巧妙的轉換成書的「符號」,重點是轉換的恰不恰當,或當無中生有時,這種創意的可行性,所以成為當中業者重大的挑戰。不過,最重要的是,從上述的「歌劇」來看,台灣這方面的市場的確已經成熟,而且金字塔下層的「大眾文化」市場,動能恐更充沛,誠品消費群還是看好,當然精緻的小眾文化也不寂寞,這是全面的提昇。


@轉載自 iSURVEY行銷週報/分析/林正安

10.04.2006

Health @ 壓力是你的敵人還是朋友?

適當壓力可幫助上班族提升工作績效,但超過個人負荷的壓力, 卻是健康的隱形殺手。到底何謂壓力?如何抗壓? 每位上班族都在問。

「壓力好大!」是上班族常說的話,究竟何謂壓力?人為何會有壓力?更是上班族關心的話題。

當供過於求,壓力就產生

根據美國西點軍校心理系教授陳永儀所著的《壓力-是敵人,還是朋友?》指出,從生理層面來看,壓力是人適應環境的一種過程。例如天氣熱了,身體須散熱、降溫,才能維持恆溫,這時人的毛細孔會擴張、流汗,就是身體為適應外在氣溫變化所做的調適。
再從心理層面來看,當你面對一件你認為「必須」做,卻沒有把握完成的事情時,你知道你與目標之間有段距離,這段距離就是壓力,而且距離越遠,壓力越大。
同理而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陳盈如說,當你面對超過你能應付的外來刺激與威脅,也就是外在要求大於資源與能力時,你面對這個刺激便有壓力。

壓力與身體關係

但壓力一定有害?
「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湯華盛、北醫附設醫院臨床心理師陳盈如異口同聲說。
湯華盛進一步解釋,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工商社會,各行各業上班族不斷被要求快速完成工作、成長,經常因此產生壓力,「但壓力無所謂好不好,端看你能承受多少壓力。」
一體兩面,適當壓力能督促上班族提高工作效率,而超過個人負荷的壓力,卻是健康的隱形殺手。
依影響程度淺到深,壓力影響健康的首要途徑是破壞健康行為。你是否曾注意到,許多上班族一旦覺得壓力大,會做哪些事?
猛吃甜食——曾有醫學研究指出,吃巧克力能幫助抗焦慮,「不過肆無忌憚吃甜食,卻易引發第2型糖尿病,」樂活診所資深營養師林佳靜說。
糖尿病的發病主因是人體血液中的糖分過高,第1型是先天因素,第2型則是後天飲食、作息不正常引起。例如上班族因壓力大,猛吃甜食,造成體內血糖波動過大,胰島素分泌失調,就易引發第2型糖尿病。
抽菸、喝酒——容易消耗體內營養素,例如抽菸會消耗人體內的維他命C,這是抗氧化的重要元素。
壓力容易產生哪些疾病

破壞健康行為後,壓力累積過多、過久也易引發「身心症」,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湯華盛指出,常見的身心症為:
◎氣喘:壓力大、失眠,均容易加重氣喘病情。 ◎緊張性頭痛:頭上像套金箍,非常緊、痛,人壓力大時,易引發頭部肌肉緊縮,形成頭痛。 ◎皮膚病,如頑癬:症狀是皮膚長出一塊塊很癢的紅塊,必須靠藥物,搭配壓力因素解除才能治療。 ◎神經性皮膚炎:身體癢到讓人不自覺想抓它,不斷抓後,導致皮膚變成硬硬的突起一塊,也是壓力造成。 ◎圓禿,俗稱鬼剃頭:症狀是頭上突然掉一塊區域的頭髮。 ◎胃潰瘍:人承受壓力時,胃黏膜會變薄,易引發胃潰瘍。 ◎大腸激躁症:症狀一是便秘,一是拉肚子,也是壓力造成。 ◎心血管疾病:人長期處於壓力與緊繃狀態,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癌症:雖然壓力與癌症並無直接影響關係,但壓力會影響健康行為,大幅增加人接觸致癌物的頻率。而且人不斷負面思考、憂鬱,抗壓性會降低,免疫系統也會受影響,若病毒藉機入侵,久了就可能形成癌症。

小心,壓力已上身

長期累積壓力易引發身心症,提醒上班族須隨時檢測自我身心狀態。
但怎樣才叫「有壓力」?
根據北醫附設醫院臨床心理師陳盈如指出,人承受壓力時,會有生理與心理的兩方反應,均能幫你檢測壓力:
生理——緊繃、呼吸急促、胃抽筋、經常性頭痛、休息後仍有疲倦感。 心理——焦躁、憂鬱、下班後心情也無法放輕鬆、經常不耐煩、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
這兩方反應,嚴重時會導致失眠、慢性疲倦感,進而促使上班族的人際關係與生活、工作品質變差。

把壓力從敵人變成朋友

如前所述,壓力不一定有害。
上班族想把壓力從敵人變成朋友,要懂得抗壓動作,《Cheers》採訪專業醫師意見,歸納8項抗壓練習:
練習●:運動。減壓絕佳方法,運動能讓體內血清素增加,不僅助眠,也易引發好心情,運動有333原則,就是1週3天,每天30分鐘,心跳達130下,例如快走、游泳是好運動。
練習●:休閒。週休2日不要在家睡大頭覺,不僅完全無法減壓,還會讓你的精神更昏沉,一定要出去玩,若能多接觸大自然更好。
練習●:腹式呼吸法。將手輕輕放在腹部,慢慢吸入空氣,當手隨著腹部漸漸而起,稍微屏住呼吸,讓吸入的空氣暫停在腹部,再輕輕吐氣,可幫助身體放鬆,減少壓力的負面影響。 經常練習呼吸,並且記住當下放鬆的感覺,有利於你持續工作時,能隨時靜下心來,不致暴跳如雷。
練習●:尋找人際網絡。除了同事,人要有其他可談心的人際網絡,否則容易持續陷入同樣思考空間,一旦有壓力反而很難紓解。
練習●:說出困難。工作、生活、感情碰到困難要說出來,傾聽者不一定能幫你解套,但這是抒發情緒最立即有效的方法,很多憂鬱症患者因碰到困難不肯跟旁人說,自己悶悶、默默地做事,最後悶出憂鬱症。
練習●:正面思考。把工作難關當作挑戰,不要看衰自己,要多自我鼓勵。不懂就問人,或尋求外援,唯有實際解決困難,才不會累積壓力。「加油,我一定辦得到。」跟「唉,我只要不被老闆罵就好。」2種心情做出的工作績效絕對不同,正面思考並非天生本能,可經過後天練習養成。 練習●:幽默感。別把老闆、主管、同事的玩笑話想得太嚴肅,職場和諧很需要幽默感。
練習●:時間管理。按輕重緩急分配工作次序,主管也要分責授權,1天工作8小時,每做1小時要休息10分鐘,時間管理好,壓力也會減小。

@Cheers雜誌+ 王曉晴

News @ 「學學文創」啟動創意產業 美學救國 徐莉玲13年大夢

為了挽救沒有起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徐莉玲放著貴婦不做,蘊釀了13年,決定號召文化界精英,成立學學文創。
三大學門、21學院,一年要開5000堂課的學學文創,相信教育的力量,總有一天,能讓文化創意能真正成為一個產業。

國內的政治紛擾在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時,文化創意界也陸續集結了一批重兵。但他們不是要挺扁,也不是要倒扁,而是要用美學救國!
這批文化精兵來自各個領域。有飯店業的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廣告界的意識形態廣告董事長鄭松茂、服裝界的夏姿創辦人王陳彩霞、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電視圈大姊大張小燕等,只要大家叫得出名號的文化創意界要角,盡在其中。
這批文化創意人都是「學學文創志業」的股東,而且最可怕的是,這張已有100多位重量級股東的名單,還在持續增加中。
浩大的陣容,已經造成了一股莫名的恐慌氛圍。看著一長串股東名單,一位台北文化人半開玩笑地說,「現在名字沒有在這上面的人,都要緊張了,可能表示自己已不在主流了。」
有這等廣大神通能號召這批精兵,彷彿打算揭竿起義的人,正是昔日百貨界的女強人、1993年嫁入豪門,成為台玻常務董事林伯實夫人的徐莉玲。
今年54歲的徐莉玲,是台灣百貨界的頭號傳奇人物。過去她以中興百貨為沃土,培養了國內許多本土設計師,而聲名鵲起。
蟄伏13年後,徐莉玲重批戰袍;但是,大環境變了,對岸也崛起了。面對台灣原本就有限的設計人才紛紛西進的傾斜生態,徐莉玲要如何以學學文創為基地,動員民間的力量,開啟台灣創意產業的時代?

【焦慮】我贊成大家去大陸,但不希望大家連根拔起去大陸!

內湖基隆河灣畔、堤頂大道上,10層樓高、據傳耗資近10億元的學學文創大樓,可以遠眺大片落地窗外的台北101。徐莉玲以一身白淨裝束,薄施脂粉、峨眉淡掃,神清氣爽地現身。
13年來,徐莉玲的美麗沒變,企圖心與膽識也依舊。
只是很多人不解,已經嫁做人婦的徐莉玲,放著清閒的日子不過,何苦非要跳出來,拋頭露面辦學校不可?
為了響應並協助學學文創,而進駐該大樓的意識形態廣告董事長鄭松茂觀察:「徐莉玲相信這件事,是為了台灣社會,她對台灣有一種焦慮。」
徐莉玲不否認,她對台灣社會有相當嚴重的焦慮感。「為什麼這時候非要出來不可?因為每次跟朋友通電話,大家都說人在大陸,但他們何時才會回台灣?」
「我贊成大家去大陸,但不希望大家連根拔起去大陸!」徐莉玲心急如焚地提高音調。
接著,徐莉玲像個傳道的牧師,開始滔滔不絕地闡述發起學學文創的產業觀察與理想。
她指出,以服裝業來說,台灣自創品牌年營業額都在5億?10億元之間。市場規模小,營業額衝不高,廠商自然沒有辦法使用昂貴的創意服務。
「營收能到百億、千億,就可以使用全球最好的廣告公司、顧問、設計師,連帶整個文化創意產業都起來了!」她表示。
【願景】銜接人才斷層,就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希望所在。

徐莉玲認為,大陸市場將是突破自創品牌市場太小的最大機會,「代工經濟要轉到自創品牌經濟,大陸市場絕對是台灣的康莊大道!」
方向明確,但台灣最缺的就是土壤與人才。帶領台灣經濟起飛的第一代,慣用的思惟邏輯是以管理手法降低成本,到身為富裕第二代的她,選擇念文化大學美術系時,仍被社會眼光視為叛逆的。她還記得參加大學球賽時,場邊的學生總是喊:「美術系加油,『沒出息』加油!」
六、七年級這批第三代,則是想要學什麼就學什麼,迎合未來創意產業所需要的人才。但她憂心的是,第二代屆齡退休後,都跑到大陸找生涯第二春,第三代學成也投身大陸工作,台灣第四代,誰來關注?
她深信,台灣需要營造一個環境,讓第二代有實務經驗的人,回台灣進入教學系統,讓第三代願意返台打基礎,自創品牌。銜接起台灣二、三、四代的人才斷層,就是台灣文創產業的希望。
但於此之前,必須集結所有的創意人才,讓大家可以跨界學習、跨界交流。徐莉玲心目中所謂的跨界學習平台,就是辦學。
但扶植文化創意產業,需要時間、需要燒錢,政府曾將文化創意產業訂為兩兆雙星的雙星產業之一,始終不見成效。
而且,教育是百年樹人、滴水穿石的大計,連政府做不到的事,徐莉玲竟敢以民間的力量,還挑最難的教育下手?

【條件】徐莉玲像水泥!把磚頭、鋼筋統統黏在一起。

過去這段時間來,的確有不少人對徐莉玲表達疑慮。
政治評論家南方朔就忍不住問她:「妳覺得台灣還有希望嗎?妳覺得台灣還能搞創意嗎?為什麼要搞一個苦差事?以妳的資歷跟先生支持,要到大陸哪個省開百貨公司沒辦法?更簡單的事,妳為什麼不做?」
「我就是要看到台灣人、大中華區的中國人有生活品質,有文化創意產業起來,」徐莉玲的回答,單純直接。
選擇辦學,是因為「今天沒有辦法教一個人速成,讓他立刻變得有創意、有美學品味,但也不能因為沒得速成,所以就不蹲下來撒種!如果不撒種,就永遠也不要想收割!」徐莉玲語重心長地說,「我現在50幾歲了,就是要來撒這個種,至於是哪一代來收割,不重要。」
過去在中興百貨擔任總經理時,徐莉玲就發現,只有用教育才能改變所有人的觀念,增強所有人的能力。
所以,她過去就是以辦學校的心態在做百貨業。當時中興百貨固定每星期借用台大校友會館的場地對廠商開課,交流百貨最新資訊與自創品牌的知識。
因此即便徐莉玲40歲結婚時,仍然希望將來能做一件跟教育有關的事。學學文創的這個大夢,可說在徐莉玲心中醞釀了足足有13年之久。
為了學學的夢,13年來,徐莉玲並沒有閒著。
雖然鮮少在媒體上曝光,但她戲稱自己一直是國內許多自創品牌的「無給職顧問」,免費提供業界商品策略及合作方面的諮詢;因此她一復出,文創界響應四起。
鄭松茂打趣地比喻,「徐莉玲很像水泥!就是可以把磚頭、鋼筋統統黏在一起的黏著劑。」
「很多人的夢想都很偉大,但是徐莉玲有落實的條件!」身為學學文創監察人、以代理亞曼尼家具(Armani Casa)聞名的晴山家具執行總監黃世潭直言,「她就是有這個條件可以燒錢,別人做不到,也不願意燒錢。捷徑容易被取代,她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才會彰顯價值!」
【做法】「學學」的私塾課程,一個老師每三個月教10位學生,一年只教40位。

對徐莉玲而言,如同辦好百貨公司要先辦教育一樣,文化創意產業並非一蹴可幾,也得從教育開始。
她指出,台灣體制內的教育很少邀請企業界師資授課,有實務經驗的人進不了教學系統;而且因為科系招生的壓力,很難鼓勵跨界學習的風氣。
「很多教科書打開一看,還是代工經濟理念的課程,但現在已經是行銷時代了耶!」徐莉玲不可置信地搖頭說。
她認為,要變得有創意、懂美學,每天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嘴巴吃到,甚至手接觸到的,都得是創意的能量來源。
徐莉玲甜蜜地提到,49歲才生、正在讀幼稚園大班的兒子,經過她在生活中的引導,從小就很有創意:一歲時唱的每一首歌都改歌詞,還說以後要有一部四層樓高的車子,蓋的房子要有雨刷。最近他嚷著要發明一種鹹的水果,「你沒吃過吧?我有創意吧?」兒子一派天真地問。
意識形態廣告鄭松茂提到,30年前,義大利為了加厚時裝產業的基石,不是培養設計師,而是培訓了在職的技術從業員,如打版師傅等。30年後,果然提升了時裝產業人才的質與量,全世界有目共睹。
學學要做的事亦然。「如果你從今天來看教育的未來,永遠都會覺得這是很難的事。可是以學學的私塾課程為例,一個老師每三個月教10位學生,一年能教40位學生。教育是很滴水穿石,但是做到了,成效就會很明顯!」鄭松茂認同學學以教育做為跨界學習平台的力量。
為了學學,昔日有工作狂,做事很篤定的徐莉玲又回來了。
黃世潭笑說,去年底徐莉玲打電話來,說想辦學校,下個星期就和先生林伯實去看了現在的辦公大樓,再下個星期就買下了大樓。「前後不到一個月,執行力超強!」黃世潭深感佩服。
現在,連林伯實要見徐莉玲一面也不容易,因為她都把心力放在學學。「她的身體我不知道,但心理絕對不會累,當熱誠已經淹沒了這一切,何來疲憊呢?」黃世潭觀察。
【賣點】教師變股東,是徐莉玲用創意綁住各界精英。

徐莉玲的文化創意產業大夢,從學學的名稱便可窺知一二。「學學」一詞來自禮記學記篇,指學而後知不足,學問的來源,在於教學相長。
「老師下課後,都可以是另一間教室的學生,學生也可能變成某一堂課的老師!」徐莉玲深信,唯有跨界交流、教學相長,才能發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大學習潮。
但是,有雄厚財力、名人股東加持,學學想當國內文創產業的火車頭,在師資、招生狀況、課程與未來的轉型,都存在著許多挑戰。
師資是目前學學最大賣點與核心競爭力,為了避免堅強的師資陣容曇花一現,學學採用新的經營模式。
「其實我在經營一個創意社群,一個talent hub(人才聚集地),」徐莉玲解釋,身為最大股東,她卻希望師資入股,而且只要10萬元,就能成為股東;「因為我要的是人才,當了股東才會有承諾。如果他是我的朋友,第一期來教課,下一期會不會繼續來?」
教師變股東,是徐莉玲發想的新商業模式,也確實可以「黏」住各界精英。再者,課程設計方面,鄭松茂指出,學學集中式的授課方式,與外界零散的演講、講堂,必須創造差異化,才能維持魅力,且引領學員有系統地上課,才能有別於外面隨性的、零散的演講。
他認為,師資是學學第一階段的最大賣點,但不能永遠靠師資。第二階段必須開設關於創業的輔導課程,甚至提供實質協助,才能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投公司」。
「畢竟別忘了,學學成立是希望文化創意產業能夠百花齊放,終極目標是要形成一個『新的產業』!」鄭松茂強調。

【考驗】資本額1億元的「學學」,徐莉玲似乎沒想過回本問題。

而學學當前的最大問題就是招生,一年號稱要開5000堂課的學學,能否招到足夠的學生?
恐怕初期市場仍有待教育,因此學學想了一個新點子,推出針對企業的學習券,以企業做基本盤,希望企業主送員工來上課,培養創意職能。
「誰先想到買學習券送員工,誰就有更優秀的員工;誰先想到買學習券送給客戶,他的客戶群就更有品味,」徐莉玲忍不住當起推銷員。
未來,黃世潭提到,學學可以像堆積木一樣,將更多的附加價值層層堆疊,「價值無限大!」
不過回歸實際,資本額1億元的學學,預計幾年可以回本呢?徐莉玲冷不防愣住,似乎壓根沒想過這個問題,支吾了一陣子才回答:「嗯,三年回本吧!」
「唉呀!種田的人,不會覺得播種是一種賭注啦!他一定相信會長出東西來,所以我就是種田的農夫!」徐莉玲輕笑。


@遠見雜誌 + 林孟儀

News @ 非常義大利 經典的、時尚的、浪漫的

義大利,在全世界人們的心目中,是個兼具「經典」、「時尚」和「浪漫」的國家。狹長如長靴般的領土,經過五十年的時間,孕育出亞曼尼ARMANI、古馳GUCCI、凡賽斯VERSACE……等時尚巨擘,也培養出法拉利、瑪莎拉蒂、藍寶堅尼……等世界名車。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義大利的設計師們,將時尚轉變成藝術表達的形式,運用自身獨特的想像力與創意,開發運用各種材料,讓義大利的產品都能具有優雅、新潮的款式與風格,也建立起「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象徵的實質精神,使義大利代表「最佳品質」的形象,傳播到世界各地。

和台灣一樣,義大利沒有天然資源,主要經濟體是中小企業,也和台灣過去發展相似,傳統產業以紡織業為主。但是,義大利和台灣最大的不同在於,每年義大利光是因著服裝和織品業而產生的營業額,平均就有四八○億歐元,有近七萬家時尚廠商,還有七十萬就業人口,而且還只是義大利的第三大工業。原因何在?義大利經貿推廣辦事處副代表宋天諾說的好:「It's all about "Branding"!」。

重視創意、重視文化傳承、重視「自己動手做」…這些都是許多研究義大利的專家學者指出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義大利人以自己的「母體文化」為傲,將屬於自己的「傳統文化」視為「經典」,再用創意讓「經典」活化,演變為「時尚」,「時尚」自然就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性,當然更容易感動人心。

「做品牌一定要有故事」,充滿多元文化的台灣,社會發展每個階段都有豐富的文化成就。但有趣的是,每階段的文化成就,在每個時代結束之後,就統統被收到抽屜裡頭;長此以往,文化傳承和文化厚度當然就無法累積,產品自然也比較沒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聰明如台灣企業,很快掌握趨勢脈動,與義大利合作,像是筆記型電腦廠商日前紛紛與法拉利和藍寶堅尼合作,開發有設計感的筆記型電腦。不過,「品牌」一定要有「文化傳承」,才會引起共鳴;「時尚」其實是「經典」的復活,用「經典」

義大利給台灣的啟示是,想成為「經典時尚大國」,一定要有很多人願意投入經營品牌,很樂意去想「和別人不一樣」的產品。附庸風雅絕對不是真的「時尚」,想一個方式帶領別人,才是真的「引領風騷」。台灣想進一步建立更多「自有品牌」,一定要先從「建立對母體文化的尊崇」和「對自有創造的驕傲」開始做起。


@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 揭陽

Travel @ 去旅行 到大阪品嚐樸實與現代之美 有娛樂,有科技,還有美食

大阪人相較於東京人容易親近多了,雖然不似東京人般多禮,卻讓我更自在。不遠的古都奈良及京都著實迷人,難怪成了我等旅人經過的城市。

流行天后瑪丹娜今年的世界巡迴演唱會在亞洲僅安排了日本的大阪及東京兩站,我在預售尚未開始時就透過日本朋友幸運地購得網路拍賣大阪場次的門票。帶著雀躍的心前往大阪,瑪丹娜果然寶刀不老,整場演唱會極盡感官挑逗之能事,也同時兼具社會關懷,曲風有電子的、搖滾的,也有我年少時流行的狄斯可風。雖然日本的場次是每人皆安排有座位,但整整兩個小時,我及全場超過三萬名的觀眾無人捨得坐下。返台至今,演唱會的許多畫面不斷在我腦海出現,我也樂於與周遭沒能看到這場演唱會的朋友詳述每個細節。類似為這樣的特定展覽或表演的旅行於我並非頭一回,「尋找梵谷」、「建築大師柯比意巡禮」等都是,目的確定,加上導覽人精闢的解說,每回我都覺得收穫良多,即便如此次的流行文化演唱會,我一樣感受到心靈的滿足。倒是大阪我已「經過」不下十數回,惟有這次因演唱會才在大阪市內駐留數日。

我在東京的朋友在我聽不懂日語的狀況也常以英文告訴我:「你聽啊!那帶有濃厚鄉村口音的日語就是大阪日語。」再不就是日本警匪片中匪類用的日語必定是大阪方言,我卻意外地發現在日本人複雜難懂的心緒及社會結構中,大阪人相較於東京人是容易親近多了,雖然大阪人不似東京人般的多禮,這卻讓我更自在了些。但離大阪不遠的古都奈良及京都著實迷人,也難怪大阪就成了我等旅人經過的城市。

關西門戶大阪國際機場是由名師Renzo Piano設計,由於是建造在人工填海的浮島上,它的工程技術也一如它的建築設計般常是專業人士討論的話題。城市內以南區的難波區及北區的梅田區為主要商業都心,但據我數位居住大阪的日本朋友告知,慣常在難波區活動的人甚少會出現在梅田區,反之亦然。或許這個狀況一如在北市東區與西區之分吧!梅田區在過去十數年間為了刺激商業發展建造了許多摩天大樓,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大阪天空之城(Osaka Sky Building),大樓的頂樓還建成開放式的觀景城,或許七百圓日幣的門票阻卻了許多人的腳步,真正登頂觀景的人除了少數旅行團外實在寥寥可數,我對天空之城卡通般的造型也不甚欣賞。倒是西梅田區的Ritz Carlton酒店數次獲選為日本最佳酒店,我極樂於推薦,酒店最迷人之處在於它蜿蜒曲折的迴廊,每每在穿過狹窄一進又一進的走廊後走進房間有如覓得自己的桃花源般的快樂。

難波區不遠處的新齋橋是大阪購物勝地,但相較於東京購物的琳瑯滿目,大阪真是遜色許多。如此的大阪還有什麼值得回味的呢?當然有,日本俗諺:「京都人是穿倒的,大阪人是吃垮的。」也就是說大阪人願意窮一生之力,祇為覓一得美味。確實,我在大阪沒遇上的京都般的精食,卻輕易嚐到各方好滋味。就在梅田區堂山町的MANNEN拉麵店我吃到絕美的叉燒拉麵,麵店的店招就是一隻木造的小豬,可見叉燒的確是店內名物,一般日本叉燒多嫌乾硬無味,而MANNEN的叉燒卻是閃著亮眼的油花,一口嚐下,肉汁飽滿整個嘴內,而肉質本身仍是鮮嫩無比,我是在一碗叉燒拉麵後又單點了一份叉燒才稍稍滿足我的口腹之慾。而就在Dai-Ichi酒店地下二樓的揚(炸)物專賣餐廳及章魚球專賣店也都非什麼精緻雅食,但嚐過後絕對讓人回味無窮。

@新新聞+比利(本文作者為旅遊、美食作家)

談台灣創意》蔡國強讚紅衫軍 林懷民盼想像力@Art

大陸旅美爆破藝術家蔡國強(左)與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右)對談台灣的創意。記者李府翰/攝影

在大陸旅美爆破藝術家蔡國強眼中,台灣的社會充滿「藝術創意」,尤其最近的「紅衫軍」,每天的招數都很有意思;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則說,那是因為台灣民間長期缺乏儀式性的生活參與,「我們的儀式是周末逛大賣場」。
蔡國強是泉州出生、立足紐約的前衛藝術家,他形容爆破旨在追求「視覺瞬間的經典性」,林懷民出生嘉義新港,以台灣為創作養分。因雲門新作「風.影」而首度合作的兩人,昨天接受本報專訪,大談台灣的「創意」。

蔡國強說,台灣的政治人物充滿創意,代表社會很有活力。林懷民接話,因而在台灣從事表演藝術深具挑戰,「藝術家得表演得比政治人物好」,觀眾才會買票進場。不過林懷民認為,台灣那麼多的街頭運動,表面上是講政治,實則因為許多人找不到發洩管道,缺乏常民的儀式。他說,台灣人缺乏對未來的想像力,不關心國際,只看見自己的肚臍眼,而且看了好多年了;而政府推行的文化創意產業無疾而終,至今仍停留在口號的階段,變成在消耗預算。

首度與雲門的合作,蔡國強形容自己是「襯托」的角色,但談到當今許多跨界合作,都早已事先預設,他很得意地說:「我們先借舞者的舞姿來爆破,再以這些新材料拿到舞台上與舞者互動,發展成新東西,這才是真正的合作。」他說:「細節決定歷史」,如果細節做的不好,再好的創意都是枉費。

兩位華人頂尖藝術家,怎麼看彼此。蔡國強說,林懷民有責任感,而且相當「憂國憂民」及具宗教性,出生泉州的他認為,林懷民來自台灣,而不是紐約、巴黎,「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是可以在很邊緣的地方做藝術,與世界、宇宙對話。」

林懷民說,蔡國強無限寬廣,「不像我身為編舞家,永遠像在搏票房」,他認為與蔡合作的好處是,充滿不可預測性,「是好奇心讓我們做下去」。他說,過去他是從文字出發,但文字、意念弄懂的東西是死的,因為舞蹈只存在當下的「動」,「我用了20年的時間才把文字洗刷掉」。

@2006/10/03 聯合報 +黃俊銘

10.03.2006

News @ 精品集團LVMH宣佈在巴黎成立藝術基金會

精品集團LVMH今天宣佈,在巴黎成立一個藝術基金會「路易威登基金會」,由世界知名建築師傑瑞(Frank Gehry)操刀設計,外型透明的「玻璃雲」建物預計在二0一0年前完工。基金會宗旨是介紹二十和二十一世紀藝術,並推介名家級作品。


LVMH表示,這是法國第一個企業集團基金會,集團多年來鼓勵贊助藝術創作,一九九一年至二00六年贊助舉行二十六個大型展覽,讓數百萬民眾有機會認識藝術名家的歷史和作品。在巴黎成立路易威登基金會代表一個新的時代,基金會期待能在傳承、經典、年輕、創作和創新等不同元素間,建立無數交叉橋樑,呈現一個涵蓋過去、現代和未來的世界觀。


基金會將設立在巴黎布隆尼森林裡的動物公園,由世界知名建築師傑瑞負責設計的「玻璃雲」,建物外型全部透明,預計明年動工,二0一0年前完工。


另一企業家畢諾(Francois Pinault)今年春天決定放棄在巴黎成立藝術基金會的計畫,選擇到義大利威尼斯成立一個當代藝術基金會,根據世界報報導,畢諾在威尼斯展示的收藏已被專家評為世界前十名最重要的當代藝術收藏。巴黎因畢諾計畫告吹而灰頭土臉,今天在另一個企業家LVMH總裁亞諾(Bernard Arnault)宣佈選擇巴黎成立藝術基金會,終於扳回一城。


@轉載自 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巴黎二日專電

10.01.2006

Arch @ 稹文彥設計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日前宣佈,將於2007年春天開工建設一座新的「媒體實驗室」(Media Lab)。這項工程的設計師是「普利茲克獎」獲得者日本建築師稹文彥(Fumihiko Maki)。「媒體實驗室」標誌著一個創新的新時代,將演繹數字化革命的傳奇故事。它將重新定義創造性表達的潛力,並且,在未來將擴大人類發展的邊界。

這項新的工程表明,麻省理工學院將擴大各學科之間的、經常是非傳統的研究。這是「媒體實驗室」的標誌。這座163,000平方英尺的六層大樓,將是一個開放的、工作室風格的、適應性強的建築物。它的設計要求就是要有適應性,以對新的研究重點作出反應。整個大樓內部極高的「透明度」,使人們看得見正在進行的研究,鼓勵研究人員之開展交流與合作。



新的「媒體實驗室」加上現有的、由麻省理工學院校友貝聿銘(I. M. Pei)設計的「威斯納大廈」(Wiesner Building),這一組擴大了的設施,還將容納「視覺藝術中心」 (List Visual Arts Center)、建築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和「規劃設計實驗室」(Planning\'s Design Lab),「高級視覺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Visual Studies)、「建築視覺藝術計劃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s Visual Arts Program)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比較媒體研究室」 (Program in Comparative Media Studies)。這幢大樓中另一個關鍵的部分將是「大川未來兒童中心」(Okawa Center for Future Children)。它是已故CSK Corp.公司和SEGA Enterprises, Ltd. 公司董事長大川功(Isao Okawa)捐款2,700萬美元建立的。


「媒體實驗室」的主任弗蘭克?莫斯讚揚稹文彥設計的這幢大樓,稱之為體現了實驗室的創造性和研究力的惟一品牌。他說:「這個實驗室的『開放式的創新』的獨特表現方法的一個基本元素,是它對開放的自然空間的開拓。」他認為新建築物的充裕空間將有利於開展研究工作和進行協作。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蘇珊?霍克菲爾德認為,新的建築物對學院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將鼓勵學院各學科之間的協作。霍克菲爾德說:「我們認為,『媒體實驗室』的工作,也是麻省理工學院全校的任務,它與我們的重點工作;能源、醫療保健和技術創新有密切的聯繫。這幢建築物還將創造一個有魅力的開放的空間,有利於增強我們學校的團體凝聚力,同時鼓勵社會與知識界相互影響。」這項工程的執行建築公司是Leers Weinzapfel Associates。

@轉載自 ABBS獨家編譯自美國「建築新聞網」
 Posted by Picasa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