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台客,唸起來還蠻順口的,其意義似乎有所指,但若要清楚明確地定義何謂「台客」,好像也很難說清楚講明白,不容易指稱何人是所謂的「台客」,縱使有人已經列了一大堆「台客」的特徵,諸如講一口台灣國語、背心肩帶夾一包長壽煙 …等等(註一),洋洋灑灑共29條,好比在清數「台客」的罪狀,在網路上很容易就能找到這樣的資料,但不論怎麼看,「台客」之樣貌還是不清不楚。
從嚴格的邏輯上來說,這29種特徵性的判定法是很粗糙,好像也沒有一定的法則,也就是說要同時擁有幾個特徵才能稱作「台客」,還是只要擁有其中一兩個特徵就算「台客」了,似乎有必要再深究。由此可見,光是「台客」的判定就很使人困擾,雖然生活上聽過有些人都在用,脫口而出,但也很主觀,不知為何稱之,或許真的有「台客」文化存在,還是只是媒體一時的興風作浪,期盼有一些學術研究好好探討之,以正視聽。在此大概可確認,「台客」是不等於「鄉土」,一個人若很有鄉土味,還不能稱作「台客」;「台客」也不一定是「俗(ㄙㄨㄥ v)」,一個人若行為舉止粗俗也不能稱上是「台客」 。據筆者的推論,「台客」的起源應該跟最近10多年來,強調台灣這件事情有一些關連性的啟發,也許是因為太強調台灣了,而自然而然有一股相反的力量正在醞釀中。
「台客」之說流傳已有一段時間,在網路上也有很多相關的討論,已很難考證誰是首創者,在還沒有出現「台客」之前,就有聽過某某人「很台」的說法,可見「台客」是後來才出現的,最初是稱「很台」。而「台客」首先浮上台面,引起大家的爭論者,應該是「贏得今年台灣小姐后冠的劉子瑄事件」,剛出爐的台灣小姐就被指稱「很台」,真是情何以堪,其最大理由就是講中文有台灣腔,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台灣國語。經電視媒體這樣報導,當此事件被如此地披露,當然是不容於目前台灣意識高漲的現今社會,也有損於我們對多元文化尊重的理念,於是很多藝人都跳出來說自己也是「台客」,還舉辦「台客」演唱會,網路票選「台客」,以昭告世人,我們都是這樣的「台客」,生為「台客」,終生以「台客」為榮。也因為這樣,「台客」的指稱好像有些退縮,不再那樣趾高氣揚。
在此之前,於日常生活上常常有人有被指認為「很台」,一般人若知道自己被指為「台客」都會有一種不好的感覺,但也無可奈何,只好任其自然,不然又能怎樣,又不能因此一狀告到法院去,反正「很台」又怎樣,在現今尊重多元文化的時代,也只能說像這樣對某些人的生活方式的輕藐,是不會得逞的。其實「台客」這種現象,隨手拈來皆是,大者如白種人之優越感,小至我們生活中,常常都會有這樣不經意的流露,對某些生活方式的不尊重,或對某一族群投以輕視的態度,「台客」之稱會引起如此的爭議,甚至於可以說是被圍剿,就是這樣。
「台客」,其實是相當中性的稱謂,最大的問題是在使用此一名稱時的態度,像稱「西部牛仔」或「紐約客」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其中並沒有輕視的含意;像以前稱原住民為「番仔」,其演變就跟「台客」很像,有些中原文化的優越感,凡是非我族類都曾稱為「番邦」,所以火柴在台語中亦稱「番仔火」,當西洋文化進來之初,我們還是以「番」稱之。
過去如此,當一個文化與另一個文化相遇時,通常是互相傾軋,弱肉強食,在文明的今日,當大家都已經瞭解多元文化的豐富與美麗之時,若真有「台客」的出現,應該也是令人欣賞的事。
@轉載自 iSURVEY行銷週報+分析/邱高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