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06

Arch @ 吳良鏞談貝聿銘及「人居環境」營造

貝聿銘先生傾注心血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將於10月6日向世人揭開面紗。這不僅是大師設計生涯中的又一豐碑,也是中國建築界的一大盛事。為此,本報約請了北京、上海、江蘇三地的建築專家和學者對貝聿銘的建築風格、理念和精神進行解讀和闡釋,同時也對我國的建築生態進行審視和剖析,期望通過對貝聿銘先生的關注和探討,得到關乎中國建築業未來發展的更多啟示。

  ——編者

  吳良鏞參加完在廣州舉行的2006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匆匆返京,記者的電話尾隨而至。吳良鏞一生獲得眾多榮譽,如今84高齡卻不願稍作歇息,又開始投入新的項目,這與長他5歲的貝聿銘的工作勁頭完全一致。但兩人的事業側重點又有不同:貝老是個純粹意義上的實踐者,總在不停歇地把自己汩汩噴湧的才華變成建築品質;吳老則在操刀城市建築的同時,又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把思考的積澱變成諄諄教誨和理性的文字,來引導年輕的同行。雖說建築界向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約請輩分相近的吳良鏞說一說貝聿銘、說一說兩人共通的建築理念,似乎是比較恰當的。

  貝聿銘:「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我是不趕時髦的。」

  吳良鏞:「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兩位大師不曾商量,但英雄所見略同。

  蓋房子,其實是蓋城市,必須認真研究城市環境

  問:蘇州博物館新館強調兩個特點:一是「中而新、蘇而新」;二是「不高不大不突出」。這兩個特點反映了哪些建築理念?

  答:我想應該可以反映兩點:一是中國的建築,尤其是文化建築必鬚根植於文化傳統;二是建築必須要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融合。這兩點綜合起來,就是我曾經提出的「大城市」的概念:建築師,這個環境不只是人工環境,也不只是自然環境,應當包括歷史環境、社會環境,乃至政治環境。」

  問:您剛剛談到文化傳統,它與成功的建築設計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

  答:汲取文化傳統,把它運用到建築設計之中,建築就能成為城市的點睛之筆;否則建築就會失去生命與靈性,最多只能成為實用主義的一件物證,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遺憾。

  現在有些建築本來位於非常好的地點,特別是一些文化建築,卻沒有中國文化的內涵在裡面,我心裡很難受。我在主持設計山東曲阜孔子研究院的時候,就把其定位於在特殊地點(孔子家鄉)的特殊功能的建築(以研究和發揮儒學文化為內容)。它必須是一座現代建築,又屹立在這個文化之鄉,必須具備特有的文化內涵。在對戰國時代的建築文化以及對中國書院建築發展的沿革、形制進行一番探討之後,從建築構圖、總體佈局、室內外造型包括裝飾紋樣等,都做了一定的探索。然後再運用西方和中國建築的技巧予以現代形象表達,創造一種「歡樂的聖地感」。如今,孔子研究院被譽為該市的現代標誌性建築。

  我這裡還要提及上海的金茂大廈。當今世界,一個成功的建築師從來就不是拘泥於國際式的現代建築樊籠,美國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金茂大廈就是一個證明。美國建築師在設計時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融合了中國傳統塔型的構造,將傳統建築手法與現代材料結合,高,單純,但不單調,是靠著完美比例關係的層斷,挑起觀者視線的波瀾,讓建築有著一種成長運動的感覺。

  所以,我認為,像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可以讓建築師、規劃師「借題發揮做文章」的城市、地段幾乎所在皆是。有了豐富的歷史、地理、文化知識,就好像頓生慧眼;山還是那個山,水還是那個水,但有了李、杜題韻,東坡記游,即刻光彩照人。

  中國傳統的建築元素,在貝聿銘諸多建築設計中得以體現

  問:在您看來,貝聿銘的眾多設計中,有哪些融合了文化傳統?

  答:巴黎盧浮宮入口的玻璃金字塔不僅融合了法國人的浪漫情懷,與盧浮宮的藝術氣質也交相呼應,且采光巧妙,被稱為建築的經典之作。他在國內的某些設計,比如香山飯店,採用院落式設計,堪稱將現代建築藝術與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相結合的精心之作。他蘇州老家的長廊曲徑和假山水榭,也在他諸多建築的借景設計中得以體現。

  問:很可能成為貝聿銘封山之作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即將開館,您對這幢建築有什麼評價?

  答:對新館的設計,建築界似有頗多爭議。我沒有親眼去看,不能妄作斷言。等以後有機會去參觀以後,我才能形成屬於我的看法。

  創造良好的、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是每一個建築師應有的追求和情懷

  問:您是業界公認的國內「人居環境科學」研究的創始人,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門科學?

  答:當今科學的發展需要「大科學」,人居環境包括建築、城鎮、區域等,是一個複雜的巨大的系統,在它的發展過程中,面對錯綜複雜的自然與社會問題,需要借助複雜性科學的方法論,通過多學科的交叉從整體上予以探索和解決。

  過去我們以為建築是建築師的事情,後來有了城市規劃,有關居住的社會現象都是建築所覆蓋的範圍。現在我們城市建築方面的問題很多,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就事論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可通過從聚居、地區、文化、科技、經濟、藝術、政策、法規、教育、甚至哲學的角度來討論建築,形成「廣義建築學」,在專業思想上得到解放,進一步著眼於「人居環境」的思考。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我畢生的目標就是創造良好的、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讓人們能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這也是每一個建築師應有的追求和情懷。

  當「洋設計」在中國成為「時尚」,建築業更要具備文化的自覺、自尊和自強

  問:目前,國內重大公共建築中標方案公佈之時,已經很少能夠看到本土建築設計師的名字。從奧運場館到CBD建設,從世博開篇到城市建築、從城市規劃到住宅佈局均是如此,甚至就像浙江金華這樣的小城,也請來了「鳥巢」的設計者赫爾佐格和德梅隆。您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答:改革開放以來,形形色色的建築流派蜂擁而至,對我國的城市建設產生了很大影響。「洋設計」在中國建築業的確已經成了「時尚」,但某些未經消化的舶來品破壞了城市原有的文脈與肌理,以致中國的一些城市成了外國建築大師或准大師「標新立異」的建築設計的「實驗場」。

  我並不是說不能借鑒西方,我也不是反對標新立異,恰恰這是文化藝術最需要的。我本人就是留學生,也經常出國和國外的建築師接觸。這其中當然得學習國外的東西,但不能照抄照搬。他們有些是成功的,也有些是不成功的,我們有的人甚至認為曇花一現的東西也是中國的未來,這是不能認同的。這也是我對國家大劇院和央視新樓提出異議的原因。

  問:現象背後說明了哪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答:這種現象其實反映了我們對中國建築文化缺乏應有的自信。失去建築的一些基本準則,漠視中國文化,無視歷史文脈的繼承和發展,放棄對中國歷史文化內涵的探索,顯然是一種誤解與迷失。可惜我們自己的建築師對中國文化的認識還不夠,鑽研不深。我們在吸取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全球優秀文化的同時,更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文化自尊的態度、文化自強的精神。面對西方文化的挑戰,要像保護生物多樣性一樣,對文化多樣性進行必要的保護、發掘、提煉、繼承和弘揚。「中學」和「西學」要結合起來。

  目前中國建築師無疑正面臨新一輪的力量不平衡甚至不公平的競爭。但是,我並不認為中國建築師無此才能,而是失之於方向的不明確。中國建築師必須明確建築形式的精神要義在於植根於文化傳統。


@文匯報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