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九月:一位老人來到了建造中的蘇州博物館工地,心情很好的說:「我來給天上的月亮打一個電話。」
2006年中秋節:在眾多中外嘉賓的簇擁之下,國際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在家鄉父老注視之下推開了蘇州博物館的大門,蘇州博物館開館了!
葉落歸根,早年深受西方包豪斯教育的貝聿銘最終還是回到了中國最為傳統的院落式佈局並輔以他最為擅長的幾何造型,光影效果,鋼結構,剪力牆,玻璃金字塔,譜寫了類似於歐美樂風中融合了東方韻味的凝固的旋律。
正如當時盧浮宮金字塔的眾說紛紜,貝老的蘇州博物館在未建之前就已經飽受爭議。
我們來看看當事人貝老是怎麼說的:「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建築而是規劃」 。
從平面來看,博物館和周圍的拙政園,忠王府在佈局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大量的庭院以及展廳在空間序列上沿南北方向層層遞進,這都符合蘇州古城民居的生長規律。
平江圖是蘇州古城至今不變的城市規劃,貝老說在設計新館時腦子裡首先跳出來的就是平江圖,小橋流水的古城。這讓人想起了他在設計日本美秀美術館時,浮現的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意境。以及他在飛機上迅速勾勒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的草圖,甚至他在科羅拉多州的山洞中體驗印地安人的生活方式,好的設計師就應該深入體驗生活,體驗潛在的未知因素,這的確值得那些只知在紙上畫些誰也看不懂的線條的設計師們好好學習啊!
「不高不大不突出」
建築在高度上不與周圍的古建築爭奪制高點,灰白的調子同粉牆黛瓦的蘇州古建也極為協調。這讓人想起了某位建築師指責周圍的建築都是「屎」的荒謬言論。學學前輩吧,做人還是謙虛點!
博物館的大門是朱紅色的,這和蘇州的傳統民居的大門色彩是一樣的,又因為它是一個公共建築需要大尺度大氣派,這種色彩正好能滿足。大門兩端是漏空的處理,能使夜景在關門時透出而被人看到。這個「小女兒」如同她在中國的「哥哥」香山飯店一樣,博物館自大門開始有一條明顯的軸線穿過大堂,映入眼簾的是以拙政園的白牆作紙,被切割成條狀的山東泰山石為景的片石假山,恍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這也讓人想起了貝老設計的日本美秀美術館大堂,而它映入眼簾的是日本的群山。三座帶有東方特色的建築都沿用同一手法,這也體現在建築的功能佈局,結構及空間品質以及細節的處理上。
蘇州博物館和香山飯店一樣都採用灰白的調子。菱形,海棠形,八邊形的漏窗,如同反覆出現的旋律,不斷刺激人們的感官,刮起了一股中國風。
「讓光線來做設計」這一貝式名言使斑駁的光影在鋼結構和木條遮陽板的反覆交響下如出一轍的出現在美秀美術館和蘇州博物館內。
「這樣的大廳你們在蘇州看不到,在中國也沒有,博物館是公共建築,要讓人們感覺到開闊大氣」貝氏自豪的說。的確,當我們進入大廳時,這種有如好萊塢大片式的震撼在中國的中小尺度建築中難覓其蹤。
光影交錯的空間是大堂的亮點之一,另一大亮點則是不同幾何形的反覆變換。我們知道貝聿銘擅長立方體,金字塔,八邊形的形體塑造,這在以往他的建築中多次出現,此次是集大成者,什麼形狀都有,還可以隱約看到他的簽名「貝」---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個有貝氏風格的音樂旋律帶給人們一種穩重,內斂,而又勁爆的體驗。開館當天無數參觀者驚訝的表情中略見一斑。跟西方音樂強調衝擊力不同的是,中國音樂追求意境,類比中國建築,在參觀流線的局部不對稱,反映四季特徵的庭院,烘托自然的山,石,水中也具有令人著迷的意境,而這一點在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八十九歲時領悟到了,所以在通過大堂前往展廳過程中豐富而各具特色的庭院層出不窮,有的種了紫籐,有的種著松樹,有的是涼亭,還有的是以傳統手法營造的宋畫齋,更有從米芾山水畫中得到靈感的山水園,這在以往的香山飯店之類的建築中是不多見的,可謂是一種昇華。
西部主展區首層蓮花池的懸挑樓梯也值得提一下,其結構設計出自貝老的朋友即設計世貿中心雙塔的結構設計師的手筆。其結構是沒有支撐的,完全靠部件間的連接來維持穩定。由這個樓梯可以進入地下的特展廳和影視廳多功能廳,往上可進入兩個與大堂相似的大空間欣賞蘇州吳門書畫。這個樓梯也可以看作是西面流線的一段高潮。
東面特設了現代藝術廳,其中陳列了當代最傑出的華人藝術家作品。
被評為法蘭西學院藝術學院的終身院士的趙無極,獲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蔡國強,以及享有最高榮譽的徐冰,三位大師受貝老之邀創作了體現蘇州特色的裝置藝術。
建築的功能就像歌曲中的詞,空間序列好比編曲,產自蘇州歷代的奇珍異寶則如同優美的昆曲,而博物館的現代藝術及現代化的服務設施,如圖書館,報告廳,商店,中英文講解,殘障人輪椅則如同流行的hip-hop。兩者奏出了和諧的樂章。
博物館當然好評如潮,畢竟這是貝老的「私生女」(貝聿銘籍貫蘇州,加入美國國籍,在此隱喻他的雙重身份),當然批評之聲也應運而生,多半是關於形體的怪異,或沒有強烈的蘇州園林特色。我個人引用貝老的一句話,「蘇州園林是過去鼎盛時期的產物,現在無論怎麼造都無法超越,只有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博物館中紫籐園的紫籐嫁接了明代文徵明手植的紫籐,使其有幾百年的血脈。蘇州博物館當之無愧也具有蘇州文化的千年血脈,讓時間來證明一切吧!
@李利臣+ABB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