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2005

北京胡同滄桑史話@Culture


來到北京,如果沒走入胡同,那就不算來過北京。如果四合院是組成北京的肉身軀體,那麼胡同便是遍布其間的神經管線了。在許多文史學者眼中,北京是座活的歷史博物館,一座座四合院框架出北京的方正天地,而穿梭於四合院與四合院間的胡同則串聯起北京數百年來的生活節奏,所有的人文歷史、市井風情全都濃縮在這數不盡的曲折幽徑之中。
其實在拜訪北京胡同之前,對於那些平房堆裡的狹長通道,只有來自電影畫面裡的淺淺印象,印象裡,那裡有著京華煙雲,也有著人生百態。
在北京的頭兩天,只要拿出相機在街上取景,便會有也喜愛攝影的北京朋友上前招呼我,聊傳統、聊數碼、聊構圖,告別前,也總不忘叮嚀我「去胡同走走,北京的人文全在裡頭了,不去可惜。」
今日胡同──新舊交替,不蒸發。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古老小巷,以皇宮為中心,依經緯向東西南北四方延伸,數百年來,京城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所有的故事情節全都烙印在這一條條或寬或窄的胡同裡,一篇篇一章章,如鬼魅般凝成了化解不開的豐富與濃愁。
時光荏苒,四合院及胡同的格局已不適合正積極邁向現代化的北京,於是胡同裡的人們是願也不願,陸陸續續的移民到新式公寓。新樓房裡,自來水、抽水馬桶、瓦斯爐、空調,一切便捷的生活用品,為年輕一代帶來舒適喜悅,但這一切終究替換不了老一輩對於胡同生活的深深眷戀。新舊交替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而今日北京城裡飛快的汰舊換新,卻關係著老胡同的存亡與否。高聳的摩登大廈、便捷的交通運輸、時髦的年輕世代,北京換上了新裝,也站上了世界的舞台,而此同時,老北京卻也面臨了拆與不拆,消失與保留的抉擇問題。
磚瓦牆樑,拆不拆?歷史軌跡,留不留?一棟樓的興建移除,或許只消幾個月的工作天,但文化的養成與歷史的堆疊,卻要個幾十年、幾百年,才能見其內涵與深度。新,當然好,但人文歷史情感這等事,總是多點歲月才更能令人繾綣。雖然我不是北京人,但說真的,如果北京沒了胡同,我想北京就不再是北京了。
關於北京的胡同,有此一說「著名胡同三千六,沒名胡同賽牛毛」,不過現在除了二十多個以歷史文化保護區之名保留下來的胡同,其餘大小胡同都已漸漸消失在現代化的北京城裡。許多文藝工作者感懷胡同日漸消逝,於是紛紛走入胡同,以腳步丈量,以畫筆、相機紀錄這逐漸凋零的胡同生活空間。
胡同是北京獨有的歷史文化瑰寶,雖然現今胡同面積早已大不如從前,但保留區裡的胡同觀光發展,卻為胡同注入了股新鮮活水。為了提升胡同經濟,包含公廁升級整建、環境清潔等基礎工程,整合文史導覽及三輪車胡同遊等軟體服務,近年來正努力在胡同裡經營著。
胡同史話──形成與演變。
胡同形成的初始及命名是來自民生水源需求,胡同的排列方向則以天子的權利中心為起點,依附著四合院的方正格局向四方延展,而胡同裡所上演的生活型態則因封建社會裡的階級制度而涵養出不同的文化底蘊。
胡同的組成集中在元、明、清三代,從前封建社會裡,富貴貧賤階級畫分清楚,當然人民居所也依據身分階級而有不同的區別。以皇宮為分割中心,東西兩側是皇親貴族們的上流四合院,而南北兩側則是商賈平民的樸實院落,距離皇宮越遠,則身分地位越低。而胡同便是這一家接著一家,造型大小不一的眾多四合院間的通道。
「胡同」這個辭源於蒙古語Hudag的譯音,而Hudag的意思是「水井」,蒙古人來自大漠,特別重視水源,來到北京建都,仍舊習慣臨水源而居,因此當時大多是水井鑿好後,才開始屋舍的建造,城裡幾乎每個區塊都是以水井為軸心來規畫建設,即便是今日,仍可在每條胡同裡發現早已乾涸的水井。
聚落發展到後來,為了讓大街小巷能有較清楚的區別,因而以路面寬度將街道分為大街(寬24步,約37公尺)、小街(寬12步,約18.5公尺)、胡同(寬6步,約9公尺)等三種,根據元朝《析律志》裡的記載「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胡同」,從文中可知,當時整個元大都的街道胡同大約有四百多條。
今日所見胡同已與過去大不相同,歷史朝代更迭,胡同也漸漸由盛轉衰。清末時,由於管理不易,胡同的格局已顯得錯落無章。民國時期,內外戰亂不斷,更使得許多原本僅獨家居住的四合院,漸漸變成多家共享合居的大染院。
成形於元朝的胡同,在明清兩代仍不斷發展,不過關於胡同的數量,則難以有個較明確的增減統計數字。自元代在北京城裡建立大都(1267年)至今,胡同已經陪著北京度過了七百多年的繁華興衰。從歷史走入現代,胡同裡蘊含了北京人的生活文化,而這歷史是活的,並且至今仍持續上演著。
胡同雖源自元朝,不過當時的胡同名字均只有口耳相傳,目前常見的胡同名大多是明清時期立下的,而一直到了民國才有較確定的胡同門牌。正名後的胡同名字大多文雅,只是胡同裡的人家,還是習慣使用過去口頭名,如臭皮胡同、馬尾胡同、豬八寶胡同、大啞巴胡同等,聽起來雖然粗俗了些,不過卻更貼近市井人生。
遊胡同──三輪車,跑得快。
搭上三輪車穿越時空,聆聽專業導覽解說,從老舊斑駁中讀胡同史話,到胡同人家飲茶閒聊,感受胡同生活情節,這裹著懷古濃情的遊程絕對值得您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好好體驗。
目前胡同文化保護區裡,古老的建築依舊,居民的生活依舊,不過為了發展胡同經濟,相關旅遊業者老早便推出三輪車遊胡同的活動行程。來到北京,當然不能錯過這經典的三輪車胡同遊。
來到什剎海胡同入口處,成排的三輪車是由胡同遊公司統一經營,鮮豔的紅色遮罩,車伕身上的紅背心制服,搶眼的紅,排列出奢華的懷舊風情。三輪車胡同之旅,全程約1小時,要價?50。
搭上車,仰賴車伕的腳力在胡同裡穿梭,雖然是種不錯的體驗,不過卻多少有點來不及細細品味的遺憾。一路上,車伕還會順便扮演導遊的角色,一路解說,一路分享胡同裡的小故事。若是沿途想停車拍照,可得先跟車伕大哥打聲招呼,否則這三輪車可是一路騎不停的。
在胡同遊的過程中,一個個四合院門面都是遊覽重點,這一扇扇華麗或樸實的大門是由門樓、門頭欄、戧檐及門墩等部份組合而成,車伕說「門當戶對」的成語便是由家家戶戶的門頭欄數目登不登對而來,有錢人家的門頭欄多,貧窮人家的便少。

除了門當戶對的典故,每家每戶門前那成雙成對的石墩,也因主人身分而有不同的造形設計,如獅子滾繡球的圓形石墩,便是武官的象徵,而一般說來,方形石墩則象徵文官宅邸。
匆匆的結束了胡同三輪車之旅,心裡打定主意,一定要再找個時間,好好走一走胡同。告別車伕,回到寬敞筆直的大馬路邊,方才的思古幽情一下子被眼前快速奔馳的車流衝散,突然有幾位手裡端著北京旅遊圖書的小販,十分霸道的把手裡的書籍往我面前推,我客氣的婉拒,換來的卻是一陣威脅嚷嚷,受不了這般圍剿,二話不說便加快腳步逃離,人雖然擺脫了包圍,不過耳裡卻還追來小販們不悅的吼叫聲,心裡雖有著小小的不快,不過卻覺得這劃破古老清幽的凶惡,不論有理無理,都吼出了京城的精神元氣。
逛胡同──以腳丈量,走著瞧。
在北京的最後一天,終於有機會再到胡同區走走。不過由於時間有限,因此只能找個最近的胡同去。在地鐵站裡,一邊盯著地鐵圖,一邊和手裡的資料做對比,尚且還打不定主意,一旁的賣票大嬸便幫我做了決定,丟了張到鼓樓大街的地鐵票給我。
手裡拿著張小小的紙票,順著人潮登上了地鐵,不一會車箱裡來了對大小乞兒,拿著麥克風及擴音器,不過還來不及吆喝,便被三位便衣公安追了出去。我在一旁邊看邊傻眼,心想北京的乞兒真專業,居然還懂得拿音響廣播,肯定是怕人多嘈雜,聽不清楚他們的索討需求。
北京雖大,不過除了胡同,還有許多重要景點,如天安門、故宮、雍和宮、鼓樓、王府井大街、西單廣場等,均是搭地鐵走段路便可抵達,因此若是下榻的飯店離地鐵站不遠,在北京旅行的自主性可說是相當高。

不知是季節關係,還是時辰問題,春日上午十點多,走在鼓樓區胡同裡,即便頭頂著朗朗晴空,灰灰黃黃的牆面仍舊吐露著令人悵然的蕭索氣息。這一區似乎較少門面漂亮的大戶人家宅邸,倒是貧民大染院多些。
沒有想像中的吵雜喧鬧,大人小孩大概都上工上學去了,偶有老婦現身,但不一會兒,眼前又空無一人。心想門前無人阻饒,於是就這麼擅自走入這一扇扇敞開的斑駁木門裡,偷偷窺視這胡同裡的生活天地。
走入其中一扇破舊的木質大門,這大染院裡有許多小單位,就像宿舍一般,居住著好幾戶人家,公用的水井、浴廁,蜂窩煤沿著牆腳、窗台堆積,斑駁的建築,雜亂的空間。
自行車、三輪車仍舊是胡同裡常見的交通工具,長長的胡同裡,偶爾穿插著幾家雜貨店舖、麵食小攤,這些小小老店都是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見著觀光客來,倒不會特別招攬,還是以原來的節奏,過著多年來不變生活。
我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在胡同裡穿梭,走了老久,始終走不出胡同,只覺得胡同的盡頭還是胡同。最後為了趕車,只好折返,這時正好有位拾荒老人騎著三輪車從我身旁經過,老人的背影,在胡同裡拖著安靜的步伐,這個畫面從我眼前被拉得老遠,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股淡淡的悽楚湧上心頭。
世界在變,北京在變,老舊的胡同區在高樓大廈及寬敞道路間,藏著京城數百年的生活,但不知這裡頭的生活情節是不是能夠在幾百年幾百年的一直保留下去。

@撰文/李宜靜-TOGO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