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2008

Arch@伊東豊雄:建築是社會的濾鏡

伊東豊雄設計的台大社科院新館,模糊室內外界線,讓圖書館也是開放空間。
北美館/提供
伊東豊雄設計的岐阜冥想之森市立齋場,將火葬場設計得如詩如畫。
東海大學建築系/提供

打破四四方方建築藩籬,讓風、綠意自在的妝點空間,日本當代名建築師伊東豊雄,從小的志願本來是棒球選手,卻因為落榜的人生機緣,意外當起了建築師。對他來說,每個城市的建築要有自己的獨特性。

因展覽專程訪台的伊東豊雄,面對面接觸時,可深深感受他溫文儒雅的學者氣質,說到開心處,還會瞇眼笑起來。伊東豊雄也客氣地說,希望台灣朋友用他正確的名字,不要再叫他伊東「豐」雄。

名滿天下的伊東豊雄,小時候卻因為熱愛打棒球,一直想當個棒球選手,原本打定主意,要念較輕鬆的法學院,沒想到落榜重考進入工學院,走上建築之路。

建築的魅力讓他漸漸淡忘棒球夢,伊東豊雄說,集眾人之力才能完成的建築,就像是社會的濾鏡一樣,可以看到社會的許多面向。

模糊圍牆 讓建築透氣

來台灣多次的伊東豊雄,覺得台灣的超高樓建築較少,也因此跟日本比起來,台灣的建築物較接近大自然,也不會像新加坡,太人工,比較「無聊」。

在都市水泥叢林裡,模糊室內、外空間的界線,替建築物開牆跟外部透透氣,也讓人的動線更開闊,是伊東豊雄近來常用的主題,在台灣的三個建築案也應用了這個概念。

像是高雄世運會主場館,捨棄過去常用的圓形會場,改為開放式運動場,與都市公園結合。台中大都會歌劇院也是如此,一樓的建物與公園一體,玻璃門一開,感覺 就像是在公園裡散步,在公園散步的民眾不知不覺也會進入劇場參觀。而在台北的台灣大學社科院,目前雖然還在初步設計,但是伊東豊雄說,教室會開些「洞」, 讓風穿梭。

怕來社會人人一致

很有實驗精神的他也說,建築跟車子不一樣,應該有獨特的性格,就像樹木在不同區域,會生長出不同的樹枝、樹蔭。對伊東豊雄來說,他最怕未來的世界裡,人人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食物,建築也不應該只是畫一樣的圖。

@Source: 2008/03/07 聯合晚報 ╱記者黃玉芳 @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