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009

日本「軟實力」 征服全球@News

60年前,日本企圖以武力征服東亞鄰國,死傷慘重,終究沒能得逞。今天,不費一兵一卒,她竟在經濟衰退、政權更迭頻繁的情況下,讓世界重新愛上她,海外影響力之高,前所未見。

英國廣播公司(BBC)2008年的一項調查說,日本的全球正面形象排名第二(德國以些微差距領先,美國名列第七)。芝加哥對外關係委員會 (Chicago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研究也指出,日本在亞洲的文化、經濟、外交和政治影響力,領先中國和南韓。

日本的製造能力和能源效率,各國無能出其右者。豐田已取代通用汽車(GM)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製造商,世界上更有數百萬人是日本精彩動漫畫的大粉絲。

日本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突然之間成了大家都還不習慣的「模範生」。首先,她從二次大戰的廢墟中迅速站起來,搖身而為科技創新大國,在邁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同時,始終保有本身的文化認同及傳統,不曾一刻失去自己的根。開發中國家正在研究學習她是怎麼辦到的。

發展經濟 保有文化傳統

另一方面,日本發展經濟有成,卻一直堅持保育環境,其他工業國家很想知道魚與熊掌如何得兼,紛紛在能源創新方面向日本取經。

從京都議定書、豐田省能車Prius到通俗文化,日本在各方面獨領風騷,扮演起更吃重的全球角色。《時代》雜誌說,她靠的是「經由魅力,而非脅迫,得償所願」的軟實力(soft power),而且魅力攻勢多路進擊,在全球留下更多的足印。

例如,就在金融海嘯來襲時,日本銀行業者剛走出自身長達十年的債務危機,三菱金融便忙不迭抱90億美元去救掙扎求生的摩根士丹利,野村集團砸20億美元收購雷曼兄弟的亞洲、歐洲和中東營運處所。

「日本公司」也大張旗鼓在非洲和亞洲各地設工廠及代表處。去年10月間,日本中央銀行同意從撥款給財務困窘的冰島等國應急。接著日本承諾借1,000億美元給國際貨幣基金(IMF),援助開發中國家。

日本把成功轉型做得漂亮,不再讓人覺得她只是單構面的工作狂「日本公司」。現在她在世人心目中,呈現的是多面的形象。

今天,外國人學習日文的興趣,比在所謂的泡沫經濟年頭還要強烈。2006年全球有約300萬人學習日文,比1990年多兩倍。更重要的是,外國人以前學日文是為了討生活,現在則是對日本文化懷有濃厚的興趣。日本計劃在世界各地廣設語言中心,推廣日文學習。

觀光大使 凱蒂貓挑大樑

2008年3月日本外務省任命小叮噹為第一位「卡通大使」,兩個月後,凱蒂貓又「出任」觀光大使。從兩位貓大使的任命案,可以看出日本在國外的形象,和通俗文化綁得多緊。

日本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全球領導者,距塵埃落定還遠。但有件事很清楚,那就是相對於中國引起的注意,日本人懂得鴨子划水之道,表面上不動聲色,檯面下舉足輕重,而且在某些領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作者是自由撰稿人)

@Source: 2009/01/30 經濟日報 ╱羅耀宗 http://udn.com/

1.28.2009

Zaha Hadid普立茲得主 跨界解構手工餐具@Design

Zaha Hadid把擅長的解構主義表現在餐具上。Zaha經典5件刀叉組,售價2萬4,600元。

餐具在國際建築大師跨界加持下,身價果真不同凡響!德國不鏽鋼餐廚精品WMF,特別找來Zaha Hadid設計餐具,以Zaha為名的5件刀叉組1套要價2萬多台幣,經典30件組更高達14萬6千元,儘管如此昂貴,但由於立體雕塑般線條,很難用機器 製造,所以這組刀叉特別採高度的手工技術打造。代理商透露,已有好幾人預定,商品將在9月中抵台。

Zaha Hadid以流線形體的建築聞名,也是第1位獲得普立茲建築獎的女性,之前造成轟動的香奈兒可移動的美術館「Mobile Art」,就是由她設計,她也受邀參與台灣東北角澳底推動的「下代基因20:建築集體創作計畫」。

@Via: 聯合新聞

安迪.沃荷@People

「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這是安迪.沃荷的經典名句。為什麼沃荷在20世紀藝術上這麼重要,他自然地將生活與藝術結合在一起,讓藝術不再高高之上,成為大眾的藝術,是一位觀念主義藝術家,也是普普(Pop)藝術之父。

 沃荷在1928年出生,父親安德烈荷(Andrej Warhola)是一位礦工,母親是茱莉亞(Julia Zawacky)打雜工,排行第三,父母親是斯洛伐克人,1918年因戰爭逃到美國,父親早逝,家庭一度陷入困境。1945至1949年,在賓州就讀卡內基科技工程學院,因家境不好開始半工半讀,暑假到大賣場工作。畢業後和同學到紐約闖天下,在一些知名的雜誌社工作,也做櫥窗設計師,並把安德烈.沃荷拉(Andrew Warhola)改成安迪.沃荷。

 提到沃荷,就像敘述「美國夢」一樣,其是一個力爭擺脫貧窮成為百萬富翁的人。他是一位新典型的明星、創作者、製造者與演員,也是一位非常會做生意的人,對他而言,能賺錢的藝術是一種最令人激動、迷人的藝術,從不忌諱將錢掛在嘴邊,這與其他多數藝術家大不相同。

 沃荷的名言:「藝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藝術」,曾提到,「在嬉皮時代,人們說,錢是一種非常醜的東西,工作也是醜的東西,但對於我來說;賺錢是藝術,工作是藝術,會賺錢的工作是最好的藝術」。

 正因努力向「錢」看,沃荷創作動力十足,1950年代工作內容包括商業插畫、廣告設計和櫥窗設計,這使得在經濟上獲得滿足,開始有些小小聲譽,首次製作的廣告作品是隨著一篇「在紐約,成功是一種職業」一文而聲名大噪,此後有接不完的廣告生意。

 1952年首次在紐約雨果藝廊(Hugo Gallery)舉辦個展。此時期創作是以一些比較單純的畫題創作,如「追憶遺失的鞋子」和「黃金鞋」,作品大部分使用金箔紙拼製而成,以「塗印技巧」的技法繪製,利用這種方式來呈現電影明星和名人的特徵。此外,在台灣巡迴展中的「黃金書」就是其1950年代的作品。

 到1960年代,最有名的作品是反越戰、愛好和平、喜歡無憂無慮、抽大麻,象徵嬉皮年代的「花系列」。1965年到賓州當代藝術大學辦「花系列」個展,開幕典禮來了4千多人,結果看不到任何展示的作品,僅有壁紙的展示,展場牆壁皆以「花壁紙」來裝飾,這可引起媒體譁然,甚至有媒體在隔天報紙上稱被「裝肖」,隔天他就掛上「花系列」作品,充分善用媒體製造新聞。同時,也在當時創造展出的新視覺,顛覆當時的展場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沃荷的「工廠」,1963年夏天,沃荷在聯合國大廈附近租了一棟公寓,屋頂漏水,沒有暖氣,1年100美元租金,這是其最早的銀色工作室─「工廠」,內部全是銀色,夜店般的繽紛燈光加上搖滾樂,讓紐約的社會和藝術人士流連忘返,隨著知名度提高,藝術家、演員、歌手與影星每天川流不息。

 沃荷在工廠大量運用絹印創作,讓藝術品可以像在生產線上製造產品一樣被製作生產,如康寶濃湯、瑪麗蓮夢露、可口可樂、美元、毛澤東、貓王等膾炙人口作品,均在這個工廠製作,大約製作2000張作品。

 1970- 1980年代,沃荷大量製作名人、明星肖像,善用了名人知名度讓自己賺進大把鈔票,創作風格是「挪用法」,將名人在報紙或海報上的照片拿來加以套色,產生新的作品,但又不是刻板將照片輸出,會用不同的材料與技法,讓作品更有生命力。

 舉例來說,作品「瑪麗蓮夢露」的影像來源,取自一本雜誌封面,以頭部為主,將頸部以下的衣服去掉,呈現特寫鏡頭,讓人們對瑪麗蓮夢露臉上的那顆大痣與美,深入人們腦中,用強烈與美麗的色彩,記住巨星的死亡,也告訴世人死亡是存在的,是人必經的歷程。

 沃荷在1960年代改變了「刻苦貧困式的顏色」、「浮雕式的僵硬繪畫」;1970年代進入「錯綜複雜」、豪放的筆觸風格,模糊的輪廓,把電影明星轉變成美術館內的明星;1980年之後決定開始製作古典繪畫作品、隱藏繪畫,這種隱藏繪畫在1980年代常見,如這次展出作品「迷彩」。

 1986年,沃荷執行最後的「列寧」肖像與「自畫像」一系列聯品;1987年在一次膽囊手術之後辭世,終身未婚。

@Via:2009-01-28 工商時報 / 徐晨縈/台北報導

1.26.2009

LV紅球鞋 出自肯伊威斯特@Fashion

Kanye West(左)和LV設計總監Marc Jacobs捧著紅色新款球鞋相見歡,為品牌跨界合作再添新創意。
照片/LV提供

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才剛在歐巴馬總統就職典禮獻唱,隨及獲LV之邀前往巴黎在LV男裝秀上發表一款鮮紅色球鞋,針對這款鞋子,一向臭屁的他說:「我很驕傲!」

肯伊威斯特人紅是非多,先前還傳出他與LV失和的謠言,他在部落格反擊:「為何有人要傷害我,不願我功成名就?為LV設計鞋子是我的夢想,求求你,放了我吧!請讓我成功,別再扯我後腿了!」說得字字血淚,令人不忍。

肯伊威斯特說,該款球鞋是從電影「沙丘魔堡」取得的靈感,除了紅色外,還有白、米、黑、藍等顏色可以挑選,預計六月就會在全球LV專賣店上市。根據LVMH集團公布的第三季財報,LV無懼景氣低迷,去年還逆勢成長了6%。

Louis Vuitton 2009秋冬男裝仍舊抱著旅行主題連貫全場,新推出的足球造型keepall提袋和多項旅行包款,令人耳目一新;特殊皮革製成的軍裝式外套,更為男性打造 出下一個冬日的帥勁風格。LV多種顏色和造型的圍巾,試著以活潑的運動感沖淡一點景氣的低迷。

也許受到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的影響,高第耶的男裝秀也充滿濃濃的非裔風,秀上男模和小小模特兒全都頭戴黑人爆炸頭,十分俏皮可愛。高第耶自1990年後即 嘗試性推出童裝,今年是首度發表「Gaultier Junior」全系列童裝,跨足童裝業的意圖十分明顯。


@Source: 2009/01/24 聯合報 ╱記者陶福媛 http://udn.com/

1.05.2009

上海創意園區 全球最多@Culture

上海1933園區(右)外觀。
圖/鄭秋霜攝影

上海市擁有75個創意產業集聚區(台灣稱為創意文化園區),無論數目或密度,都堪稱世界各城市第一。但上海市不以創意園區為滿足,而是藉由這些創意櫥窗集體散發的亮點,要以上海市名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成為「創意城市」。

在台灣習稱的創意文化園區,上海稱為「創意產業集聚區」。上海市從2005年4月首度授牌18家創意產業集聚區後,目前全上海共有75家市級授牌創意產業 集聚區。2007年5月上海官方已明確提出將「創意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四大現代服務業之一,提高了「創意產業」的政策高度。

為了促進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發展,負責推動上海文創產業發展的上海創意產業中心,最近發起一項名為「創意之旅」活動,將有助形成上海創意產業的網絡及夥伴關係。

申請創意城市

上海創意產業中心秘書長何增強指出,目前全球的經濟危機,相較之下尚未波及上海創意產業,但已有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經營者向他反應「略有寒意」;為了未雨綢 繆讓園區提升競爭力度過景氣寒冬,「創意之旅」活動希望組織創意產業及其作品,在25個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間巡迴展演,建立園區網絡,把更多創意企業與園 區鏈結。

「創意之旅」進行的方式為每個月選定一家創意產業集聚區做為活動主辦園區,舉行展覽、走秀、派對、講座、論壇、大賽和創意市集等活動,並鼓勵園區的入駐企業參與,提升主辦園區的知名度,加深園區與入住企業間的交流,以及園區和園區之間的經營經驗分享。


上海「田子坊」打造巷弄裡的創意經濟。
圖/鄭秋霜攝影

「創意之旅」起跑活動,日前選在「田子坊」創意產業集聚區開會,與會者主要是集聚區經營者或負責人。一位集聚區的經營者表示:「創意產業集聚區,要學樣子很容易,要學內容很難。」因此,他很樂見「創意之旅」展開,有機會學習其他園區的經營策略。

園區拚升級版

何增強表示,「創意之旅」活動希望營造出「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天天有新聞」的效果,已與上海多家媒體合作,不只有助各園區打?品牌,也有助打造全上海創意園區的品牌合力,甚至提升上海市的創意形象,以便吸引更多國際及中國國內創意企業進駐。

這麼多的創意產業集聚區,其實也帶來了同質性高、租金高漲等發展的挑戰,甚至引起入駐企業的流失。何增強不諱言,當75個園區彼此競爭時,入駐產業的進出是必然的流動現象,但如果能夠進出平衡就不會形成問題。

而上海市政府為加強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管理,曾淘汰了少數不符合園區產業定位的集聚區,並進行授牌園區的複審。

「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未來必須要出現『升級版』。」何增強指出,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現正在轉型關鍵期,例如對一個好的園區的衡量,除了要入駐企業認定外, 目前也更重視社會能否認同。因此,他相當推崇「田子坊」與周邊社區融合的模式,而新興的「1933老場坊」創意產業集聚區,也希望規劃成為沒有館場的城市 博物館,加強與社區的互動。

上海市政府官員在這場會議中指出,上海市會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鼓勵文創產業的發展,例如以地方財政投入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環境整建等相關支持措施,上海市更要藉由發展文創產業及創意產業集聚區所匯聚而成的能量,向UNESCO申請成為創意城市。

根據網站資料,UNESCO在2004年成立「創意城市網絡(The Creative City Network)」,提供各城市申請成為創意城市,可申請項目包括文學、電影、音樂、民間藝術、設計、媒體藝術或美食等,例如有些城市可申請成為「文學之 都」或「設計之都」等。

展現強烈企圖

蘭德利(Charles Landry)在他所著的《創意城市:打造城市創意生活圈的思考技術》一書中提到,創意城市有九項評估指標,分別是關鍵多數、多元性、可及性、安全與保障、身分認同與特色、創新性、聯繫與綜效、競爭力及組織能力。

不論上海申請創意城市是否已準備好了,但上海想藉創意園區走向創意城市,及其積極建立創意園區與文創業者間的網絡關係,甚至加強園區與社區互動,企圖心不容小覷。

@Source: 2009/01/02 經濟日報 ╱鄭秋霜 via 聯合新聞網

藝言堂》史比特區 倫敦新焦點@Culture

倫敦史比特市場(Spitalfields Market)。
圖/林文一攝影

走出倫敦利物普街車站,突然被來自四面八方、狀似忙碌且一貫深色系衣著的白領上班族給圍繞著。繼續往東進入歷史悠久的Brushfield街,映入眼簾的 紅磚石造的仿歷史街屋與其後的三棟巨大玻璃帷幕辦公室,那就是近兩年才完成重建的史比特區創意市集(Spitalfields Market),一個歷時15年長期修改與抗爭的重建計畫。

史比特區從17世紀以來就常常被當成新移民與便宜勞工聚居與生活核心區域之一,這些移民提供帝國首都所需的便宜勞力與基層服務。它和倫敦最富有的金融中心 希提區(City of London)相鄰400年。目前史比特區緊鄰孟加拉裔族群的聚居地,這裡有極高檔的白領住宅,也存在貧困和倫敦住宅密度最擁擠的社區。在這可以看到基督 教堂、清真寺或是猶太教堂,還可以吃到最道地的孟加拉食物。

從1987年開始因都市型態與市場功能的轉變,在1683年建立的史比特市集便成為東倫敦都市更新的焦點之一,它由數間地產相關公司組成的史比特區發展團 體(SDG)取得更新權。歷經漫長的修改與地區社區團體抗爭,直到2003年才開始動工,整個更新過程體現出一種都市更新上的僵局:商業利益與地方文化之 間的衝突與緊張關係。

對市場所有者與地方政府而言,期待藉由開發引進新的資金,進行環境的改造,企圖將史比特區市集及周遭Brick lane一帶發展成東倫敦創意與設計產業集中的蘇活區,大規模的改造與吸引設計與創意工作者族群,似乎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對地方社區而言,全面性的拆除傳統建築,大量引進新的產業與族群,所造成的危機是,一方面地方歷史與社會脈絡將被破壞與消滅,另一方面當地社區、居民與小商業將失去他們熟悉、賴以維生的場所。為了抵制這樣的開發,社區開始長達15年的抗爭。

在抗爭過程中,雙方始終堅持各自的立場與利益,而缺乏真正的讓步與溝通。從1987年起,許多知名的建築師,包括Leon Krier與Ben Thompson都提供諮詢與設計,但又不斷地被推翻與擱置。

但長期的對抗也讓建築師與開發商深刻體會,必須更妥善與低調地提出他們的更新方案。最後弗斯特聯合建築師(Foster and Partners)提出折衷的方案,建築師與SDG更低調與謙虛地面對外界,且將開發、商業與辦公色彩降低,除了完整保留一半的市場之外,更保證提供更多 供公眾與藝術使用的空間。

這個折衷的方案,或許為地方社區帶來新生,並且也部分回應了居民的訴求,但反對團體也被質問,如果一味地抗拒改變與建設,那這樣300年前那些美麗的歷史 建築與街區也不會再現了。而開發商也耗盡心力與金錢在解決各種問題,根據Jacobs的研究,僅僅前七年的規劃與協商,就已經花去2億英鎊的經費,而一無 所獲。

事實上,如果開發商與民眾之間可以共同合作、分享利益、充分溝通與讓步,那或許可以減少更多的虛耗與浪費。

(作者是倫敦大學King's學院博士候選人)

@Via: 2009/01/02 經濟日報 ╱林文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