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010

The Decade in Art@


"Packaging art by the decade isn’t realistic; art doesn’t come in squared-off units," Holland Cotter writes. But we seem to need handles on history, so that’s what we do. And here we are once again, in 2010, trying to make a chronological chunk of art — 2000s art, or new millennium art, or art of the aughts — make sense. Whatever you call the art of the last decade, there was a ton of it. Has the world ever turned out more, in more varieties, than in the last 10 years? I doubt it." “Balloon Dog,” a sculpture by Jeff Koons at the Château de Versailles in 2008.

Photo: Ed Alcoc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By 2000 the economy was a few years on the rebound. Chelsea had happened. Sales were going great. Politics, viewed by the New York market as yesterday’s news, seemed distanced, or disguised or put on the shelf. Then came Sept. 11, 2001. Pundits spoke: The catastrophe marked a cultural watershe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seriousness, the death of irony. Everything, including art, would change. But art didn’t change. It stayed exactly the same." On Sept. 18, 2001, Christine Rohm, a yoga teacher, meditated, with her hands folded behind her, in front of a Union Square memorial for victims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attack.

Photo: Ruth Fremson/The New York Times


"As the 2000s progressed, we got acres of well-schooled paintings and drawings. We got Damien Hirst (talk about yesterday’s news) at the Met, and Jeff Koons, with his big-ticket baubles and vote-for-me smile, at every turn. Leftovers by modern masters and demi-masters (Picasso, Warhol, Klimt) were taken for wonders. Art fairs grew on top of art fairs. Did I mention that United States had started a war in Iraq? The art world didn’t mention it either." An installation by Jeff Koons, titled "Split Rocker, 2000" in Versailles.

Photo: Ed Alcoc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is is one view of the decade and a New York-centric one. More global perspectives are possible, to say the least. The decade was rich in new art from Africa, though we saw relatively little of it first hand. But we were given an extraordinary historical exhibition on the subject of African modernism in 'The Short Century: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Africa, 1945-1994.' Organized by the Nigerian-born curator Okwui Enwezor, it opened in Europe in 2001 and traveled to New York the following year." "Flight," 2001, an installation by the South African artist Kay Hassan, part of the exhibition "The Short Century: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Africa, 1944-1994."

Photo: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


"It was one of the decade’s most important shows." "The Kite," 1960, by Gabriel Sirry, part of "The Short Century: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Africa, 1945-1994."

Photo: P.S. 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So was another historical survey, 'Inverted Utopias: Avant-Garde Art in Latin America' at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in 2004, which cast comparable illumination on Latin American modernism. Its curators, Mari Carmen Ramírez and Héctor Olea, served notice that in contradiction to long-held stereotypes, 20th-century Latin-American art was not: a) restricted in theme to religion and revolution; b) unitary but made up of diverse countries and cultures; and c) derivative of European modernism but supplying Europe with new information." "Patroness," a 1923 watercolor by Xul Solar was among the works in the "Inverted Utopias" exhibition.

Photo: Fundacion Pan Klub-Museo Xul Solar, Buenos Aires


"Finally, perhaps most significantly, the 2000s brought us face to face with Islamic cultures. In the days after 9/11, many art-loving New Yorkers felt impelled to visit the overlooked Islamic galleries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as if to get some grasp of a religion suddenly central to their lives. Through an accident of timing, the galleries closed for renovation soon thereafter, not to reopen until 2011. In 2008, however, a spectacular museum of Islamic art opened in Qatar, and the Met made one of the hires of the decade by bringing in Sheila R. Canby from the British Museum as curator-in-charge of its Islamic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Islamic Art in Doha, Qatar.

Photo: Tamara Abdul Had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SOURCE FROM:http://www.nytimes.com/slideshow/2009/12/30/arts/20090103_COTTER_SLIDESHOW_index.html

創新企業》OpenTable創造6億市值@innovative

開創全新訂位模式

在經濟蕭條之際,餐廳訂位網站OpenTable,卻率先成為今年第一家踏上美國納斯達克的科技公司,如今市值已高達6.2億美元。藉由向餐廳銷售訂位軟體與收取訂位佣金的方式,OpenTable證明即使不依賴廣告,也能有亮眼表現。

常被視為產業資優生的科技業,歷經去年的金融海嘯後,顯然重創不少。根據投資機構Renaissance Capital的資料顯示,在過去十年,總是高掛IPO排行榜前兩名的科技業,去年竟和醫療業並列第三名,今年上半年更未有科技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不過就在今年五月,一家提供餐廳訂位服務的網站OpenTable,率先打破這個僵局,以二十美元的發行價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首日更收於三一‧八九美元,漲幅高達五九%,也讓OpenTable的市值攀升至六‧二億美元。

OpenTable不僅是今年第一家登陸納斯達克的科技公司,也是自二○○七年十二月以來,上市首日股價漲幅最大的公司。對投資人來說,在景氣低迷之際,OpenTable的表現無疑像是一道可口的甜點。

創立於一九九八年的OpenTable,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目前為全球超過一萬一千家餐廳提供訂位服務,其中美國餐廳約占八九%,其餘則包含加拿大、中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十六個國家的餐廳。OpenTable在美國訂位網站市場,約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市占率。

不依賴廣告的經營模式

OpenTable之所以獲得投資人青睞,在於它為網站經營摸索出一條新的獲利模式。過去,此類訴求訂位的網站,大多以廣告或會員費為主要營收管道。雖然OpenTable也經營自己的免費訂位網站,供消費者依用餐地點、餐廳類別、用餐時間,查詢座位並立即訂位,但OpenTable真正的營利之道,卻在於向各餐廳銷售一套訂位選體,這套軟體可與OpenTable的網站連線,通過網路傳輸客人的訂位資訊。如果消費者透過餐廳的網站訂位,OpenTable將向餐廳收取○‧二五美元的佣金,若是透過OpenTable的網站訂位,則收取一美元。此外,餐廳每月還需繳交訂位軟體的月租費。

為了鼓勵網友來網站訂位,OpenTable也設立積點制度,每次透過OpenTable訂位成功的消費者,就可獲得一百點。累積至一定點數後,便可兌換金額不等的餐廳優惠券,能使用在與OpenTable簽約的任何餐廳中。利用優惠吸引網友上門,網站就能賺取更多佣金,餐廳也能有穩定的客源,OpenTable打造出餐廳、消費者及網站的三贏局面。

除了訂位資訊外,這套軟體也會記錄每位顧客的用餐模式,包括吃了哪些菜、坐在哪裡等,有助於餐廳日後向這些消費者發送精準的電子郵件行銷。比起單純只提供訂位服務的軟體而言,OpenTable還能幫助餐廳進行顧客關係管理。

「餐廳想要找到讓經營最佳化的方法,我們所提供的,就是幫助餐廳達成它們的目標,」曾擔任eBay北美區總經理及PayPal總裁的OpenTable現任執行長喬丹(Jeffrey Jordan)表示。

走過泡沫時期的大驚奇

根據OpenTable今年第二季的財報顯示,在總計一千六百四十萬美元的營收中,有五三%來自軟體月租費,四二%來自每筆訂單的佣金,另外五%則來自餐廳初次安裝軟體的費用。

面對廣告主普遍縮減行銷預算的時刻,OpenTable證明了完全不依賴廣告收入,也能達成獲利的可能性,無怪乎OpenTable能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網路廣告曾是業界最大牌的『明星』,不過,再大牌的明星也有星光黯淡的時候,」《紐約時報》表示。

做為一家在網路泡沫時期誕生的老將而言,OpenTable的競爭對手,如iSeatz.com、DinnerBroker.com、Foodline.com、Ireserve.com等均已倒閉。另一家人氣始終大過營收表現的Yelp,則傳出可能被OpenTable購併的消息。OpenTable用自己的經營模式證明,在傳統「紙+筆」的訂位方法之外,也能闖出價值高達六億的網路企業。

@Source from: 數位時代電子報 2009.11.24

Power Seller》發揮介面小巧思,對面網友看過來@

網頁就是店面

實體世界開設一家店的裝修費用動輒百萬元,店家願意投資的原因在於品牌形象。而提供網友第一眼印象的網路賣場視覺介面,則如同實體店的門面一般,是傳遞品牌概念的首要關鍵。

不論是大膽用色、復刻美式風格的威秀影城,還是用大地元素強調溫馨暖意的星巴克,抑或是使用暖色調營造樂活慢食態度的摩斯漢堡,每間店舖動輒百萬的裝修費用,為的就是讓消費者第一眼能感受到品牌概念及氣氛,願意停下腳步多看兩眼,甚至日後回想還能記得那股氣息。

在實體也好,在虛擬也是,行銷術不外乎新鮮感,另外越重視細節越能增加質感,甚至直接打動人心下單購買。相對於實體店面,網路商店雖然少了空間的向度,但仍可以透過視覺介面的設計,抓住網友的注意力,並且快速傳達品牌概念。

線設計,決定交易程度

根據資策會MIC二○○八年線上購物趨勢報告指出,網友認為購物網站需要改進的地方,前十名之中,與介面設計相關的就占了四項,有平均高達四三%的網友認為有待加強。其中包括:介面容易找到需要的商品、網站容易瀏覽、改善視覺效果、增加影音展示說明。此四個弱項又可再進一步區分成兩大類,前兩項屬於網路賣場動線,後兩項則攸關視覺魅力。

以賣場動線來說,目前主流設計為兩欄式呈現,產品分類放置在左側邊欄,基本上已成為大眾網友的使用習慣。若是賣家採用「奇兵策略」,則需要更多的動線引導提示,或是更貼近使用者的直覺規劃。

除此之外,使用關鍵字搜尋也是重要的網路行為,當有買家抱怨找不到需要的商品時,店長就需要重新檢視各個商品標題和標籤(tag)是不是貼切吻合。

視覺魅力方面,就得靠美術與攝影來營造。長期經營電子商務網站的網勁科技執行長游士逸,對台灣網路商店的介面力表示讚許,「台灣賣家多數在開店平台上架設賣場,機制完全相同,卻還可以各自展現介面力,是不簡單的。」

攸關視覺的賣場設計費用,整體形象設計多則幾十萬元,少則只設計賣場商標、簡介的千元價碼,但不論費用多寡,足以傳遞品牌性格的視覺小巧思,才是畫龍點睛之處。樂天市場台灣市場業務本部長吉田直哉表示,好的介面設計可精確地傳達出店家的熱情,讓原本網頁冰冷的互動,增加親切感。

利用虛擬人物做溝通行銷就是一種點睛妙法。實體世界有統一超商Open小將,創造一年新台幣十億元的「角色經濟」,可見台灣消費者對於可愛風公仔的好感度與消費能力。

介面精采,忘了價錢

台灣自創的保養品牌「艾莎古薩」就走Q版公仔行銷,三個虛擬人物用逗趣的圖示介紹產品,不但成為網頁令人注目的焦點,小公仔甚至還有潛力發展出另一條新的產品線。

另外還有一種點睛妙法,就是情境式地營造賣場氣氛。在今年《數位時代》舉辦的「人氣賣家一百強」評選中,拿下專家評審獎最高分的海鮮市集,成立不過一年,能夠擄獲評審的關鍵,就在於從拍照到圖片文案,處理手法都相當細緻。「圖文並茂的精采文案,能讓買家忘了價錢,」前露天拍賣營運長葉奇鑫觀察。

販售冷凍料理包的「好煮藝義大利麵」,整體賣場以「餐廳」的概念打造,將料理包變成一道道剛從廚房端出來的美味餐點。「當網友對賣場設計的精緻細節感到有興趣時,品牌記憶點將由此而生,」好煮藝創辦人高博學指出。

結合影音,則是下一個極被看好的應用。「好的賣家要把commercial(商務)做成content(內容),」網勁科技執行長游士逸表示,在美國曾看過一個數位電視頻道,讓素人提供影片,其中一位女品酒師每支影片介紹一隻酒,她試喝完會評論酒味,最後再請有興趣的人到她的網路賣場購物,將賣東西的過程變成讓人欣賞或吸收新知的內容,影音行銷發揮效果。

目前台灣網路專職賣家粗略估計約有一萬多人,加上許多賣家批貨管道大同小異,要在產品上做出差異化,相對難度很高。當消費者透過搜尋找到商品後,介面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決定是否繼續交易行為的關鍵,多花一點點心思在介面的經營上,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行銷效果。

@Source from: 數位時代電子報 2009.12.01

雲端運算+Mobile=未來生活關鍵報告@Trend

當所有資料都上網……

透過網路的技術,將大規模且可擴充的IT相關能力,以服務(service)方式提供給用戶的雲端運算技術,可說是今年最熱門的科技議題。雲端運算不僅是一種運算模式,更將開發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新商業模式。

上個月四日,軟體業霸主微軟(Microsoft)全球執行長史帝夫.包默(Steve Ballmer)首次訪問台灣,掀起了一股「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旋風。在訪台演說中,包默提出「三螢一雲」的願景,強調透過電腦、電視與手機這三大終端設備與雲端運算,將可大幅改進現有的生產和溝通模式。「雲端運算就是未來,」包默表示。

就在包默抵台的同一天,中國網路界年度盛事「中國互聯網大會」也正熱烈討論雲端運算的發展和應用。特地前往參與此次大會網路技術創新應用論壇的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在會中也再三疾呼:「雲端運算是台灣、中國,甚至整個亞洲的機會!」
近一年來雲端運算已成為科技業最熱門的潮流,連做硬體代工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看好雲端運算的發展,決定整合旗下ES事業部與廣達研究院,成立雲端計算事業部門(CCBU)。

「雲端是新一代PC產業的破壞式創新,」林百里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這樣評論。在今年第二季法說會上,林百里還用「烏龜(廣達)遇到雲端,路會無限寬廣」說明廣達在雲端上的布局。他表示,廣達將以提供各種裝置解決方案,進軍雲端市場。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到了二○一二年,全球企業在雲端運算上的投資,將從○八年的一百六十億美元提升到四百二十億美元。「雲端運算的興起,勢必會帶動IT 產業的轉型,也將深遠地改變人們工作和公司運作的方式,」《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指出。

三種模式,多元機會 雲端運算這個奧妙的名詞,來自於IT界習慣以雲的概念形容網路。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的定義,雲端運算指的是透過網路技術,將大規模且可擴充的IT相關能力,以服務(service)的方式提供給用戶。Google台灣總經理簡立峰則用更直接的方式說明:「雲端運算就是把資料全部丟到網路上處理。」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歸納,目前雲端運算的服務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基礎架構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指的是將儲存、伺服器運算能力等IT基礎建設,透過網路以訂閱的服務模式提供;第二類「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則是在網路上提供一個應用平台,讓IT人員在上面進行程式開發與執行;第三類則是「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意思是將應用軟體透過網路提供,讓多組用戶隨時隨地存取使用,像Google的電郵信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雲端運算之所以在這幾年快速崛起,首要原因自然是網路的普及。網路專家、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指出,雲端運算的重點就是互連,由於寬頻網路這個基礎高速公路建起來了,打造出雲端運算的實現基礎。

影響一: IT架構更彈性靈活

「行動網路可說是雲端運算的重要驅動力,」田溯寧指出,現在上網的形式和裝置更加多元,舉例來說,現在的手機已經是phone加data,這也帶動消費者對網路有更多使用,創造了大量的資訊,必須要在網路後台做即時的處理,才能有效運用與管理。

Opera執行長譚詠文(Jon S.von Tetzchner)則指出,瀏覽器功能日漸強大,縮小電腦軟體與網路軟體運作上的差距,使各種雲端運算服務有機會嶄露頭角。

惠普(HP)雲端運算總監范欽輝則從商業經營的觀點指出,經濟環境的變化,促使企業更加重視IT的有效利用。無論是使用外部雲端運算供應商的服務,或是企業內部將IT系統雲端化,都可以減少IT的支出和資源的浪費,並讓IT的建構與使用更加彈性、更加靈活,使得全球企業對雲端運算的關注有增無減。

雲端運算最主要的好處,就在於「彈性」、「自由」,基於on-demand的概念,軟體的取得不再如以往一樣制式化與一成不變,而且更加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此外,由於服務是透過網路,因此可以隨時、隨地取得和使用,不會受到限制。「雲端運算可說是下世代的網際網路(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資策會副執行長王瑋表示,雲端運算不僅是一種運算模式,更將發展出許多新的商業模式。

影響二: 零散資料結構化

張明正指出,如果把各種device的資料收集起來,透過IPv6連到網路上,並用軟體去進行大量資料的處理分析,這樣的雲端運算生態系統可將大量零散的資料,轉變為有結構的資訊,最後形成有用的知識,讓個人或企業變得更智慧、更能解決問題。

以日本NTT DoCoMo今年結合健康儀器業者歐姆龍(Omron)、手機業者夏普(Sharp)等公司,共同推出的Wellness Support服務為例,顧客購買內建Wellness Support應用的手機(內含計步器等功能),或是內建Wellness Support的血壓計、體重計等健康儀器後,只要量測自己的生理狀況,即可以將資料透過網路回傳到系統,並進行分析,然後提供給顧客相關的健康資訊。

清華大學服務科學所所長林福仁認為,雲端運算特別適合三種企業:第一種是完全沒有IT資源的企業,對於採用雲端運算服務沒什麼負擔;第二種是產業競爭激烈,需要對企業資訊或流程進行改善的企業;第三種是新創企業,可以透過雲端運算降低研發風險、提升創新效率。

影響三: 企業轉型為服務公司

雲端運算一旦普及,將對硬體產業帶來影響。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認為,由於網路雲功能強大,許多服務都會透過網路來獲得,因此性能不強但具網路功能導向的瘦終端(thin client)硬體產品將應運而生。

趨勢科技研發長張偉欽則指出,未來的硬體要更加考慮應用的方便性,而且行動化的設備將更為普遍,變得更多元、更個性化,以因應不同的上網需求。「端的多元化,也會刺激對雲的需求,」林福仁表示。

此外,雲端運算也會改變企業的經營型態。張明正指出,傳統的科技業多數是「產品公司」(product company),強調產品的架構、功能,但如果一直固守這樣的概念,就沒辦法取得雲端運算的商機。因為未來的環境變動得更快、資料量更多,所以未來的企業必須是「服務公司」(service copmany),著重的是運用雲端運算的彈性和智慧化,進而提供創新的服務、解決問題。

雲端運算的威力,就像是讓所有人都有一台超級電腦,因此雲端運算甚至還關乎國家整體的競爭力。「如果有一個公共雲,提供給大家運算資源,可以處理更多的資料,絕對會生出許多很棒的新事業,加速產業和國家的發展,」張偉欽指出。 雲端運算的好戲才剛要開始而已。如何讓雲端連上更多的終端裝置,讓雲端的使用更切身,是未來普及的關鍵。就像iPhone的應用服務商店(App Store),只要應用夠酷,人人都有機會飛上雲端,大放異彩。

@Source from: 數位時代電子報 2009.12.29

蔡康永╳阿信:過癮,顛覆百年人生@People

撰文=林靜宜

對蔡康永與阿信來說,節奏不僅是音樂,還代表人生。他們喜愛創作時的慢步調、享受表演時的快節奏,但不管外界如何看舞台上的精彩,他們只用自己認可的「temple (節奏)」衝過一個又一個的人生浪花。

蔡 康永是全台訪問過最多人的主持人,他在傳統之下成長,卻以顛覆傳統與挑戰束縛的形象深植人心。愛問犀利的問題,不是因為職業病,而是對「人性」感興趣;他 愛唱反調,其實只是因不甘心被簡單的快樂餵飽,他想用更顛覆的腦袋,將他的思想、價值觀用更犀利的語言「翻譯」給這個世界聽。

五月天樂團主唱阿信,同樣也是一個不甘寂寞的靈魂,如同他的〈放肆〉歌詞:「牛頓要我們都活在地上,偏偏我就想要飛翔,要推翻柏林圍牆,要站上巨人的肩膀。」叛逆的背後,其實是有所堅持,顛覆的背後更是想要突破。

兩人出道只差1年,蔡康永1996年進入電視圈,五月天1997年進入流行樂壇,近年都走紅中國。隨著聲名愈來愈大,他們對生活很知足,卻對自己不甘心。也因為不甘心,想被世界看見,對人生更不「呼攏」。他們不斷閱讀,尋找各種人生答案。


他們要「過癮」的人生,讓自己有一部分被世界看見;他們要「自信」的人生,培養的方法,就是最好一輩子活在「不放心」裡。

如果再以100歲為單位,問他們如何安排他們的人生節奏?答案居然很簡單,到底是什麼呢?以下是兩人交鋒的精采紀要:

學習:諸事蒙昧 別任性

信:〈後青春期的詩〉是給我自己的一首歌,我的青春期已經被我延長過,我今年34歲了,但再延也沒多久。以前想到一件事時,會想以後有空再來做,但有些事的確有完成的期限,我現在會想,如果有想做卻只能趁現在做的事,那就開始吧!

蔡: 前陣子我看一部影集,2個吸血鬼在對話。其中一個說,「我真搞不懂,人類這麼脆弱,又這麼容易死掉,有什麼讓我們著迷的地方?」另一個吸血鬼回答,「因為 他們每件事情都很著急。」吸血鬼是永生不死,所以他們沒有什麼好著急的,事情沒有完成,100年或1千年後再完成就可以了。在他們眼中,我們這麼著急,反 而很有趣、很迷人。

人類被設定為約以100歲為範圍的年齡死掉,我覺得這是一種自由,這是時間的殘酷帶來的自由。如果你一直逃避人生是有界限的,想靠養生而活久一點,就會沒那麼放鬆,反之,很確切知道人皆會死,絕望反而會帶來一種輕鬆的感覺。

人家說,村上春樹的小說瀰漫悲觀的氣氛,卻讓閱讀的人很輕鬆。就好像吃一頓飯,如果知道有8道菜,每道菜都會品嚐出滋味,反之,如果沒完沒了,到最後你只會希望這頓飯趕快結束。

事情總要有個結束,才品嚐得出滋味。年齡肯定讓你認識了時間殘忍的本質,令人感到絕望,也正因為絕望,產生了輕鬆的感覺。所以想做什麼,就開始去做,無論成不成,你都做,我覺得這是一種很不錯的活法。

「摸索」應該是活著最有趣的過程,尤其在人生初期,別拒絕學習,因為諸事蒙昧,拒絕學習,就是冒險,因為賭的是後來的人生,自己也失去了改變的可能。

信: 我以前很任性,也很感謝很多人,願意冒著被我討厭的風險,逼我做很多事情。如果國中老師沒有扁我,我可能不會好好念書,也不會考上師大附中,就不會認識現 在的團員。幸好,我有因為外力而認真念書,我覺得應該要讓自己擁有選擇的機會,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我很認同「人生的初期不要太任性」這句話。

@Source from: 30雜誌 2010-01-11

看法國新秀 玩設計@Design

撰文=許綠芸

台灣票選2009年的代表字是「盼」,顯現人們面對後海嘯時代,充滿期待。在「盼」字下,2010年,世界設計風又將吹向哪呢?

探索設計、創新、品牌的「香港設計營商周」,堪稱國際設計盛事,此次當家主軸即是法國設計風,既傳承「裝飾藝術」(Art Deco),融合古典與現代的風格,又擁有顛覆法式傳統創新能量。

法國設計 引領新潮流

70年前,法國就有過這樣重生的經驗。當時告別一次大戰所帶來的悲苦,期待、盼望,正是20年代法國最佳寫照。當時的巴黎,在古典與現代的過渡色彩之間發展起裝飾藝術,融合繁複的自然紋理裝飾,與簡潔與理性的幾何線條,引起西方各國爭相模仿,美國知名的「洛克斐勒中心」即是一例。而在今日的上海,放眼望去也盡是充滿裝飾紋理的建築,更由此可見法國文化在世界潮流中的領頭地位。

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馬克福(Marc Fonbaustier)說,法國雖以眾多高級品牌及化妝品享譽盛名,但5,000家設計公司25,000名設計員工,以小型企業模式經營,帶動的獨特生活藝術(Art de Vivre),正是亞洲國家可以學習的。

優雅、自由、自信,都是法國的形容詞。從留著貴族血統的品牌愛馬仕(Hermes),我們看見法式優雅;從主張解放的香奈兒(Coco Chanel)女士身上,我們遇見了自由;而在設計鬼才史塔克(Philippe Starck)作品中,則看得見滿滿的自信。

充滿期待的後海嘯時代,擁有天生文化麗質,大玩包袱的法國新世代設計人,發展出了顛覆傳統的「新愛馬仕精神」,追求樹立個人商業模式的「新史塔克精神」,以及解放自由的「新香奈兒精神」,為現代人開啟嶄新的設計大門。

玩包袱 百年精品新貌

不論掀起藝術浪潮的印象派、現代建築大師科比意(Le Corbusier )的城市理論、高級訂製服的輝煌時尚史,或是令全球為之傾倒的裝飾藝術風潮,法國的新世代創意人,大膽玩起包袱。

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取得保留與顛覆的平衡點,所體現出的「新愛馬仕精神」,是法國設計的新語言之一。

愛馬仕是少數在海嘯時代,仍能保持5%以上成長的精品品牌。第六代接班人的皮耶.杜馬斯(Pierre-Alexis Dumas),接下品牌創意總監思考的,並非在市場數字上的直線追高,反而是大膽從傳承的腳步中,走出一條令祖先意外的路──蓋遊艇。

傳統馬具起家,百年後竟跨界蓋遊艇?領著擁有172年歷史的貴族品牌,於2008年和遊艇品牌WALLY跨界合作,建造出一艘名為「WHY58×38」頂級遊艇,杜馬斯說,「我要做的,是帶領品牌走向新領域,是創新,」接受《30》雜誌訪問時他說。

創新,並非完全揚棄原有的傳統,在「WHY58×38」的內裝,仍保留了品牌對法式手工的細節講究,為了迎合時下減碳概念,遊艇使用風帆和太陽能動力的自給自足供能系統,使得崇尚頂級的消費心理,不再背負破壞環境的精神原罪。

商業化 樹立個人品牌

傳承天生浪漫 的設計性格,在夢想成真的路途上,新世代法國設計師更懂得「務實」這個字,務實地創建個人品牌,樹立獨特商業模式──就像昔日大師史塔克一般。史塔克並非 代表的一種法式設計風格,而是以擁有明星般排場的影響力。不論是有如八爪章魚的柳丁榨汁器等生活用品設計,或是位於紐約、邁阿密、香港等地的房地產,史塔克自由自在的跨領域,大玩設計的可能,絲毫不忌諱簽名和那搞怪的個人形象,為自己賺進名利。

向史塔克效法,不少法國新世代設計師以自己的名字為品牌,積極自我行銷。現年35歲的環保設計師馬修.雷漢尼(Mathieu Lehanneur)說,「『史塔克』代表的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 」

「裝 飾藝術」的融合風到了現代,誕生出一款能減低室內空氣汙染的空氣濾淨設計。而這是雷漢尼和哈佛大學成立專門實驗室,花了3年研究,所推出名為 《Andrea》的植物型空氣濾淨器,研究期間雖沒讓他賺到一毛錢,實驗室也沒因此停擺;他另外為卡地亞、三宅一生、碧兒泉等商業品牌,從事平面、包裝、 品牌識別,拿賺來的錢「繁殖綠色夢想」。去年底,沉寂許久的空氣濾淨器,終於獲得量產機會,透過網路進行全球銷售,讓他頓時聲名大噪,也闖出獨一無二的綠 色個人品牌。

另外,作品橫跨室內設計、建築、家具、汽車等領域,派崔克.朱伊恩(Patrick Jouin)不只向前輩看齊,更將個人品牌分為「Jouin Manku」和「Patrick Jouin ID」2塊,切割不同市場。他不但分門別類地經營行銷自己,也接洽來自世界的室內設計與建築案和工業設計,10年經營,迅速取得「世界最美餐廳設計師」的 封號。建築美名在外的同時,也獲得Alessi、Kartell、Cassina等知名家具品牌的無數設計邀約,打響自己在工業設計界的名號。

更自由 解放媒材形式

香 奈兒用象徵男性的寬鬆上衣,打破當時一般人對服裝的刻板印象,為熱愛運動的女性,設計適合活動的褲裝,並且讓女性從馬甲的束縛中解放,更從20年代開始, 提倡「整體形象」(total look),讓時尚的形式從時裝擴充到香水、化妝品。而今,法國的新世代設計則向香奈兒看齊,衝破設計媒材形式限制,從活生生的植物到手繪插畫,都能成為 流利的設計語彙,體現新香奈兒精神。「因為手繪,讓我們的設計有觸感,而且絕對與眾不同,」以手繪與裝飾風格極強的平面設計,造成90年代法國新平面設計 風潮的雙人團體「Antoine+Manuel」分析。

日前,為台灣國家戲劇院揭開兩面「蘭花圓舞曲」植物牆的,正是法國設計師派崔克.布 朗克(Patrick Blanc),而他的設計形式,不是水泥,更非人工塑膠,正是活生生的植物,「我的設計工具,就是當地原生種的植物,光是這面蘭花牆,就有2,000種台 灣的原生種!」布朗克邊指著他的最新作品,一邊驕傲地說。身為植物學家的他,了解怎樣的環境,適合種植哪種植物,一座座垂直花園,讓死氣沉沉的水泥建物充 滿綠意,更改變了人們對設計的看法。

今天,新世代的法國設計新血,一手善用過去文化傳承而來的天生麗質,一手加上個人風格獨具的設計活力,引領全球風潮,以下介紹的3位,正是法國新代的設計新秀,也能從中一窺法式設計新風貌。

@Source from: 30雜誌 2010-01-11

發現蘋果成功之道:蘋果如何抓住人們心底深層的需求@innovative

無論用什麼指標來衡量,蘋果公司都是一家酷炫有型的科技企業。蘋果最厲害之處,並非設計出完美的產品,並讓消費大眾心甘情願地掏出腰包,反而是孤注一擲將資源投注在簡單的產品線上,花較少的研究經費,卻能一舉壓寶成功,並獲得豐富的成果。

蘋果咬一口,慾望、衝動、滿足,幾乎所有蘋果迷都有這樣的經驗。在熙來攘往的車站時常看到有人搖頭晃腦,他們八成正在用iPod聽音樂;換個場景來到辦公室,也不難看到大家手上拿著造型相同的iPhone手機。甚至在iPod和iPhone蔚為風潮之前,外殼有顆蘋果正熠熠發光的iBook筆電,往往是咖啡廳裡最獨特的一道風景。

抓住人們心底深層的需求,讓蘋果在講求理性邏輯的科技產業中,格外顯眼且獨樹一格。看看音樂播放器,產品每家都會做,但就是沒有蘋果那樣長銷。近年來蘋果的股價扶搖直上,陸續推出的產品也獲得粉絲的青睞與追捧,但賈伯斯並不以此自滿,反而暗自加快研發的腳步:將世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電腦的蘋果」,迅速複製為「娛樂的蘋果」、「內容的蘋果」和「手機的蘋果」……。「錢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用什麼人、如何領導,以及你了解的程度有多深。」賈伯斯曾為蘋果的成功下過這樣的註解。

早期的蘋果玩家只能算是滄海一粟,除了大部分用戶習慣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的緣故外,檔案相容問題也讓很多人卻步不前。不過隨著搭載英特爾CPU的蘋果電腦可以安裝雙系統,再伴隨著iPod和iPhone熱賣所匯聚的月暈效應,不但擦亮了蘋果的品牌,也使得近年來吃蘋果的人數快速增加。

浪潮:關鍵少數變主流

許多消費者開始發現,蘋果產品除了酷炫的特色外,也格外注重操作介面和使用體驗,再加上蘋果公司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所擅長的軟、硬體整合,逐漸消弭人們對於跨越電腦平台的心理障礙。

Mac OS X的市占率雖然難以和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比擬,但如今卻是關鍵的少數,未來發展非但無可限量,就連微軟和Google都不敢等閒視之。 蘋果迷的社群網站和論壇歷經幾年的苦心經營,逐漸開花結果;各種蘋果主題的聚會,也開始在各個城市蓬勃發展。雖然台灣目前還沒有蘋果直營的Apple Store實體店面,但幾家蘋果經銷商最近卻積極拓店,志在爭奪熾熱商機。

這些都是以前罕有的景象,甚至就連賈伯斯慣常在演講最後所說的口頭禪:「There is one more thing」(通常賈伯斯緊接著說的事都是爆點),也成了眾人熬夜等待所渴盼投射的焦點。

即使隔著一個太平洋,台灣的蘋果迷們也紛紛在iChat聊天室聚首,或是鎖定各大科技網站所做的實況轉播,宛若以一種奇妙的形式置身Macworld現場。大家不只期待蘋果推出跨時代的產品,更熱情地融入充滿賈氏風格的演說氛圍之中。

信念:珍惜每一步的價值

蘋果紅了。然而創新其實很難憑空發生,它往往是眾多歷史情節混合加乘的結果,就算是當下失敗的一步,都會在無意間轉化為厚實的養份,澆灌出不一樣的花朵。賈伯斯比任何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他說:「你沒辦法預見這些點滴如何聯繫,唯有透過回顧,可以看出彼此關聯。所以你必須相信,無論如何這些點滴會在未來互相連結。」

成立於一九七六年四月一日的蘋果電腦公司,即將邁入第三十四個年頭。有人認為蘋果得天獨厚,擁有像賈伯斯和史帝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在行銷、技術領域各擅勝場的鬼才型創辦人,更有媒體將蘋果這段發展歷程視為一段傳奇。

外界雖然津津樂道蘋果的故事,但這一路走來並不順遂,曾推出引發個人電腦革命的Apple II,但也有更多如Lisa和Newton叫好不叫座的產品。所幸賈伯斯能夠即時記取錯誤教訓,在傑夫.拉斯金(Jef Raskin)所主導的麥金塔電腦(Macintosh)計畫中看見曙光,並積極投入麥金塔的開發行列。

事後證明這個決策是對的,麥金塔不但受到市場歡迎,也首次將圖形化介面廣泛應用到個人電腦上。麥金塔的問世,也對今日電腦的介面設計產生偌大影響。 一九九七年賈伯斯重拾兵符,為了讓公司起死回生,唯有大刀闊斧整頓人事和產品線,並且專注投入新產品的開發。還好命運之神並沒有背棄他,同年推出的iMac一砲而紅,旋即在美國和日本市場締造銷售佳績,不但使得蘋果電腦的董事會鬆了一口氣,也順利度過了財務危機。

承諾:找出產品情感關聯

之後蘋果再度出擊,針對消費和教育市場進行研究,在一九九九年推出外殼繽紛多彩和半透明的iBook筆記型電腦,打動學生族群的心。獨特的設計美學從此嶄露頭角,也更加深了蘋果電腦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二十一世紀之初,雖然尚無iPod、iPhone等超級熱賣產品的加持,但這番苦心經營總算開始獲得成效,也贏回外界對蘋果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行事風格向來特立獨行的賈伯斯,親手為蘋果植入了反敗為勝的基因,以具有情感魅力的創意設計來擄獲人心,一步步朝成功邁進。

很多人將蘋果視為像LV、Hermes或Prada的時尚品牌,不只因為該公司的產品設計精美,更在於賈伯斯近乎瘋狂地追求各種看不見的細節。蘋果對於產品和設計的執著,讓消費大眾有如欣賞藝術品般獲得滿足的體驗,並讓心中盈滿的情感傾注在那顆白色蘋果上頭,再內化成牢不可分的品牌價值。

蘋果工業設計部門資深副總裁強納森.伊夫(Jonathan Ive)便曾直言,設計的本質在於產品而非外在的形式,也因此細看每一樣蘋果產品,不難發現隱藏在酷炫外表之中的本質。

無論是機身本體由一塊鋁合金磚一體成形(unibody)切割而成的MacBook Pro,或是極具簡約風格的多點觸控Magic Mouse,讓世人除了讚嘆蘋果的強大工業設計能力,也不得不佩服在產品開發過程所下的苦工。

再說到曾引發MP3播放器革命的iPod,蘋果並非創新者,但卻因為洞悉人心和理解產業供應鏈關係,故能結合iTunes的消費模式,迅速推出iPod搶占龐大商機,甚至進一步影響全球數位音樂的發展方向。

創新:致力少數產品線

iPod的成功有跡可循,iPhone的開發亦然。當初傳出蘋果有意開發手機的消息時,也有許多分析師嗤之以鼻,認為手機市場已被諾基亞、摩托羅拉和三星等大廠所把持,儘管蘋果過去在個人電腦和iPod的銷售上握有實績,但恐怕很難找到切入點。

外界忽略了一點,蘋果在布局手機市場前已經做了好幾年的功課。二○○七年iPhone甫推出,各大賣場都出現排隊搶購的人潮,也讓其他業者為之眼紅。但蘋果厲害之處不只在於品牌力量和創意設計,而是結合了App Store上數以萬計的軟體,讓外觀一致的手機卻有著不同的核心,也因此更深得人心。

二○○九年十月,從摩根史丹利甫發表的「行動網路調查報告」中,不難發現蘋果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網路女皇瑪麗.米克(Mary Meeker)更直言在未來兩年內,蘋果將在行動上網領域獨占鰲頭,其中銷售量近四千萬支的iPhone和下載量超過二十億次的App Store,正是搶攻行動商機的先鋒。

雖然科技不斷推陳出新,但蘋果所推出的產品種類並不算太多。賈伯斯把麥金塔電腦、音樂(包括iPod和iTunes)和iPhone視為支撐蘋果基業的三條腿,證明他早知成功的關鍵在於產品本身,經營團隊也應著重於產品的研發和行銷推廣,以及讓員工甘之如飴地為公司賣命。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每年僅推出一款iPhone新手機。而曾被視為是蘋果搖錢樹的iPod家族,現在也只有iPod Shuffle、iPod Nano、iPod Classic和專攻掌上遊戲市場的iPod Touch。

至於麥金塔電腦的款式也不多,桌上型電腦部分就是輕便可攜的Mac Mini和一體成形的iMac,而筆記型電腦則力推入門款的MacBook、最輕薄的MacBook Air和功能強大的MacBook Pro。不過,蘋果電腦擁有客製化的彈性,消費者隨時可依不同需求來訂購特別規格的產品。

成敗:簡單就很有魅力

蘋果在開發新產品的時候,雖然會讓多個專案同時並進,但這些專案多半都會鎖定利基市場,待賈伯斯做出決策後,便投入所有資源在這個特定的產品。iPhone顯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產品上市前謠言滿天飛,分析師和媒體真正看好的不多,但是產品一推出,卻又立刻讓世人瘋狂買單。

產品線的精簡和統合,並不代表收益會因此減少,以蘋果的風格和屬性來看,反而更容易讓潛在用戶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像三星和諾基亞所慣用的機海戰術,顯然就和蘋果的調性不合,而許多企業所採行的多角化經營模式,也不見得受到蘋果用戶的青睞。

若再從數字來檢視成敗,單看蘋果○九年第四季財報,在九十八.七億美元的營收中,淨利便高達十六.七億美元,表現顯然不俗。其中麥金塔電腦的銷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七%,iPod略為衰退八%,但是iPhone在既有基礎上又成長了七%,充分顯示蘋果僅僅憑藉三條主要的產品線,也能在電腦和消費性電子市場脫穎而出。

@Source from: 數位時代電子報 2010.01.07

Facebook行銷學:搶攻3.5億會員超級平台@Business

你種菜了嗎?你養魚了嗎?你有食材來交換一下吧!當朋友為了玩遊戲,你的信箱裡是不是被請求加入朋友的Facebook通告塞滿了?當無名小站在台灣耕耘10年,擁有650萬會員時,美國來的Facebook不到一年就衝出500萬會員,這樣洶湧的人潮,讓Facebook成為企業行銷的新戰場。

如果Facebook是個國家,那麼高達三.五億的會員數,將是全球人口數第三大國,僅次於中國、印度,甚至高於美國的二.八億人!有趣的是,它只是一個建國才將近六年的新興國家。

以實名制和大學生族群起家的社群網站Facebook,原本只是創辦人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學求學時,為了向校方嗆聲「很簡單」而寫出來的社群網站。Facebook會員數在○八年八月時拿下第一個一億,共耗時四年時間,但第二個一億只花了八個月,第三個甚至只要五個月!而其流量在○九年十月超越入口網站雅虎,目前在網路流量監測網站Alexa的全球排名更是高居第二,僅次於Google。

社群網站超越入口網站?這是怎麼回事?網路趨勢專家詹宏志分析,每個網友關心的事是以自己為圓心,再擴張到朋友,最後才是整個網路世界,「當社群網站可做到親疏有別時,入口網站可能就不是當首頁的第一個選擇。」

Facebook因《開心農場》暴紅

全球瘋Facebook,台灣也在○九年狂燒。根據台灣網路流量監測單位ARO創市際○八年十一月統計,Facebook到達率排名尚且排不進前三百,九個月後卻一舉衝上台灣第三,僅次於雅虎奇摩、無名小站。

台灣這股熱潮全因一款應用程式遊戲的暴紅──《開心農場》。Facebook早在○八年六月推出中文版介面,僅微幅增加台灣使用人數。但從具有繁體中文版的《開心農場》被台灣網友發現之後,帶起有斜度的流量曲線,有許多人因為要偷菜而認識Facebook,因此《開心農場》紅了,Facebook也跟著紅了。

Facebook是什麼?從字面上來看就是「通訊錄」,但卻是個功能超極強大的人脈發電機。只要登入該網站,就可以用既有的電子郵件通訊錄,找到線上朋友,每個帳號都擁有個人主頁和四大功能:留言、上傳照片、使用應用程式、追縱朋友動態。

仔細拆解Facebook「找朋友」的功能,讓會員容易和朋友們在同一個平台找到大家並溝通,因此比個人部落格或官網更能聚集人潮。Facebook「留言」如同BBS站PTT的討論串,主題式呈現方便網友對話。不用離開平台就能「使用應用程式」玩遊戲,比需要連到網站的網頁遊戲(Web Game)還簡單。而「追縱朋友動態」的功能,則像是過去的RSS閱讀器(彙整個人訂閱網站內容的程式或網站)。

有人潮的地方就是行銷的地方,根據互動行銷機構Rosetta最新研究,全球百大零售商,有五成九在Facebook擁有官方粉絲專頁。而Facebook官方統計,目前共有一百六十萬個粉絲專頁,由七十多萬個公司團體開立經營,已吸引五億三千萬人次成為它們的粉絲,包括星巴克(Starbucks,擁有五百二十四萬名粉絲)、可口可樂(Coca-Cola,擁有四百○四萬名粉絲)。

適合做「微分眾」行銷

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成為行銷新通路的優勢,在於對使用者個人資料的掌握。網路趨勢觀察家劉威麟表示,廣告主可以選擇特定年齡、職業、興趣、婚姻狀態等不同族群,分別投遞活動,「Facebook適合做『微分眾』行銷,這是Google做不到的!」

Facebook在○七年底推出Beacon機制,就是主動攫取會員資料的廣告系統,佐克伯當時還誇下海口:「未來一百年廣告生態將會因此改變,而且就從今天開始。」雖然Beacon機制引起使用者大規模抗議而使計畫修正,佐克伯也公開道歉,但從Facebook已經擁有「資料」的準確度來看,佐克伯的「海口」並非信口雌黃。

看準這股人潮、氣勢與權利,組織反應一向靈敏的台灣企業,紛紛在○九年下半年開始經營粉絲專頁,在《數位時代》「二○一○年粉絲團熱門榜」中,五十強各有所精。拿下龍頭寶座的統一超商7-Eleven粉絲專頁,以品牌與專頁內容吸引粉絲,跨通路整合則是獨門絕學。

而Facebook獨有的應用程式,更是天生具「互動」本質的優質行銷工具。例如漢堡王Burger King的「華堡不見了」活動,只要會員刪除十個朋友,就可換華堡,即使事實上朋友並沒有被刪除,卻還是會公告你為了一個華堡把誰給刪了的訊息。如此強烈深入消費者生活圈的行銷方式,就是Facebook行銷的威力所在。

Facebook帶給人們的改變還不止於此,它接下來的潛能,更讓全世界的行銷人都緊盯不放。○七年底Beacon廣告系統因隱私爭議而停擺,但一○年將會用尊重的態度重現,佐克伯在○九年十二月對使用者的公開信中表示,將重建隱私政策──會員可設定哪些內容可供哪些人閱讀。對會員來說,將擁有更多的隱私選擇權,但也同時代表Facebook將擁有更細緻的會員資料。

當年Beacon系統推出,已經證明Facebook有運用個人隱私間接做廣告的想法,而且技術上可以達成。而今Facebook透過後台重建將更了解使用者,這其中因為個人資料而帶來的精準行銷威力,將可能真正實現佐克伯當年誇下的海口──廣告生態將會因此改變。而且它可能不只是「海口」,而是一場海嘯。

@Source from: 數位時代電子報 2010.01.12

南京將建六朝博物館 大師貝聿銘主持設計@Arch

“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南京為後人留下了極為豐厚的歷史遺產。但是,如今我們能看見的大多是明代以及民國時期的歷史遺存,而六朝文化遺跡,除了書本,也只能 從田野地頭尋覓一些散落的石刻。”昨天,南京市政協委員、市文物局楊新華副局長向記者透露了他將在明天召開的南京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提交的提案,不久 的將來,一座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博物館“南京六朝建康都城遺址博物館”,將在世界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手中誕生,這或許將成為他的“封刀”之作。

漢府街地下埋著六朝城墻

大行宮、總統府是南京的心臟,這一核心地標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六朝。總統府東側的東箭道原先是運營了幾十年的漢府街汽車站,2007年7月,隨著車站搬遷, 這塊重要寶地的考古勘探工作就提上了日程。經過一年半的考古勘探,在10000多平米的空間內,考古人員分階段考古發掘,取得了重大收獲。先是表層一段銹 跡斑斑的鐵軌揭開了南京最早的小火車總督站的修理廠遺址,接著又發現了一處明代皇家建築遺跡,最後在最底層驚喜地發現了六朝建康都城宮城的東城墻遺址。

楊新華說起這段城墻十分興奮,“這段城墻寬有25米左右,兩側為磚砌,中間是夯土結構。我們只做了100多米長的探坑,從土層裏可以看出下面衍生部分還很 長,雖然城墻上段破壞較為嚴重,但從留下的半米多的殘根來看,基礎部分保存十分完好,對城墻的走向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為了弄清建康都城宮城的位置究竟 在哪兒,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耗費了多年時間,2004年在利濟巷西側長發工地,曾發現同樣的城墻遺跡,經過專家考證,與東箭道發現的城墻遺跡是在同一延長 線上,因此確定了建康宮城的東界。如此,加上西側鄧府巷發掘的西墻遺址,以及推測總統府北面的北側城界,民間稱為臺城的1500年前建康宮城,終于被正式 鎖定。也就是說,過去認為臺城在雞鳴寺的說法被徹底推翻了。

專家聯名提議建設博物館

為了保護這樣一處重要文物遺存不至于被高樓大廈所掩埋,南京大學蔣讚初、東南大學潘谷西教授,原南京博物院院長梁白泉研究員,三位文博界著名專家聯名向南 京市政府有關部門建議在漢府街東箭道位置設立“六朝建康都城考古展示中心”,南京市政府主要領導對三位前輩專家學者的建議非常重視。

2009年6月8日,南京市文物局邀請三位專家,以及規劃、土地等部門和建設方南京聖河藥業集團召開了咨詢會。會上專家們一致建議在漢府街東箭道地塊建一 座“南京六朝建康都城遺址博物館”,楊新華說,建成的博物館將在發掘原址上展示六朝宮城保存遺跡,並且把在周圍其它工地以往發現和今後可能發現的與六朝建 康都城有關的文物集中到這裏,進行全面保護、展示和科學研究,讓市民能親手觸摸到六朝文化,走進六朝,感受六朝。而且,還應當挂上南京博物館分館的牌子, 作為新的文化教育基地。“一提起南京,就說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但是,如今我們能看見的大多是明代以及民國時期的歷史遺存,而六朝文化遺跡,除了書本,也 只能從田野地頭尋覓一些散落的石刻。前些年在主城區也發現過30多處六朝遺跡,但是都沒能很好地保護下來,基本上掩埋在高樓大廈下了,留下了諸多遺憾。”

六朝博物館造價約兩個億

那麼為何東箭道六朝遺存有望興建博物館呢?面對記者的疑惑,楊新華提起了一個人,“他叫王勇,是聖和藥業的老總,此人被專家的建議所感動,專門跑到美國去 說服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並準備投入5000萬設計經費,請貝大師再次出手為南京留下一件作品。在他多次請求下,貝聿銘欣然同意了,還派兩個兒子 前來南京考察,與文物局達成了一致的設計理念。”

這將是怎樣的一座博物館呢?楊新華提前為記者描述說:“這是貝聿銘的第75件作品,南京市政府已經批準了近10000平米的土地,設計框架為一座現代化的大型博物館,為此我們去希臘考察了他們新建的雅典衛城博物館,學習了世界上博物館建設的先進理念。”

“我們將借鑒古城雅典的經驗,外觀完全是現代化元素,高度控制在18米,分三層空間,展區面積可達15000平米,館內除了舉辦常規展覽,臨時展覽外,觀 眾還可以查閱資料,休閒娛樂,甚至包括‘鐘點房’,你參觀累了,有休息的地方。這在國外早已成一種趨勢,我們也要與國際接軌”,楊新華這樣表示。

記者問這座博物館造價多少,何時才能建成?他透露說:“已經列入了南京市三年規劃,春節前將拿出設計草案,估計造價將達到2個億。這將是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之後為江蘇留下的又一件作品,也許這才是90多歲高齡的貝大師的‘封刀’之作。”(蔡震 )

貝聿銘,美籍華人建築師,1917年生于廣州,祖輩是蘇州望族。10歲隨父親到上海,18歲到美國,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貝聿銘被稱為“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建築家”。代表作品有盧浮宮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等。

@Source from: 揚子晚報 2010年01月16日 09:20:44

貝聿銘操刀 南京擬建六朝遺址博物館@Arch

白德華/台北報導

六朝古都、十代都會的南京,如今只剩明城牆及民國建築,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楊新華表示,將召開的政協會議上,他準備提案建「南京六朝建康都城遺址博物館」,地點選在南京總統府東側的原漢府街車站地塊,且博物館將由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操刀,工程費預估兩億人民幣,極可能是貝聿銘「封刀」之作。

 《南京晨報》引述楊新華指出,不論六朝煙雨,明清的繁華還是民國的動蕩,都給南京留下寶貴財富。「但遺憾的是,在城裏逛一圈,只能看到以明城牆為代表的明代建築和一些民國建築。要想領略其他時期風采,要到很遠的城郊。甚至在以前,提到東吳大墓,要到馬鞍山才能看,這是很尷尬的現象。」

 他以六朝為例,南京到目前發現卅多處較重要的六朝遺址,但因沒地方可集中展示,往往考古後就掩埋,繼而被一座座高樓大廈取代,這很讓人心痛。這次,楊新華準備提出六個案子,包括建東吳博物館及東晉歷史博物館,但眾多提案中,楊新華最看重的莫過「南京六朝建康城都城遺址博物館」。

 他說,「你們知道這博物館是誰設計嗎?世界級建築大師貝聿銘決定親自操刀了,這有可能是他的封刀之作。」

 楊新華說,○七年隨著車站搬遷,考古人員開始對這塊寶地挖掘,經一年半勘探,在一萬多平方公尺空間內分階段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先是掘出早期火車站修理廠遺址,繼之發現明代皇家建築遺址,最終在最底層發見六朝建康都成宮城的東城牆遺址,這一重大發現引起大陸考古及文化界重視。

@Source from: 中國時報 2010-01-17

The 2009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Landmark Award@Videos

2009 ASLA Landmark Award from ASLA on Vimeo.

2009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Professional Awards, Analysis and Planning Category@Videos

2009 ASLA Professional Awards, Analysis and Planning Category from ASLA on Vimeo.

The 2009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2009 Professional Awards, General Design category@Videos

2009 ASLA Professional Awards, General Design Category from ASLA on Vimeo.

1.11.2010

PRADA聖殿 熱情又豪氣@Fashion

位於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店鋪,黑白分明的地磚和刻意保存古典裝潢,是PRADA最具傳統歷史的第一家店。
圖/PRADA提供
PRADA美國紐約蘇活世紀大店,宛如現代博物館的設計,帶領零售賣場進入新境界。
圖/PRADA提供
PRADA設在巴黎獨特的「暫時店」只營業6個月,以巴黎都市著名街景為裝潢的店內,逛街成了最美的樂事。
圖/PRADA提供

【聯合報╱記者袁青/高雄報導】

1913年創辦,由第三代家族掌門人Muiccia Prada操盤的PRADA,挾著對當代藝術和時尚品味在南台灣開設大店,PRADA總經理施利廉說,這間「新品種」的旗艦店打破以往PRADA店內呈現 區塊式房間的設計,挑高1、2樓的大空間,正好合乎南部人熱情、豪氣的個性。

服膺當代藝術的PRADA把時尚和建築緊連在一起,全球共有4家風格各具特色的「世紀之店」,分別設在美國紐約蘇活區百老匯,由建築大師Rem Koolhaas統籌設計,之後建造於美國LA和日本南青山的PRADA玻璃巨塔。

「暫時店」是PRADA另一種非常獨特的「行動藝術」。一間只營業為期六個月的街邊店,店裝全以巴黎都市著名街景為藍圖。

義大利佛羅倫斯,把老店的黑白格紋地磚和鉻白金色的展示架延伸而來,充滿摩登而古典的氣氛。本季PRADA以女仕臥房為設計發想的櫥窗,彷如大型私人更衣室,從極簡到奢華,PRADA再一次成功地傳遞了品牌「聖殿」的時代意涵。

@Source from: 【2010/01/07 聯合報】@ http://udn.com/

寒冬來LV藝廊 泡日本秘湯@Art

黃宏輝拍下日本百年旅店在黃昏時點起「水行燈」的畫面。
圖/LV提供

路易威登台北中山店「藝文空間」為落實「鼓勵和融合在地化」文化的使命,力邀台灣建築師黃宏輝發表個人日本秘湯之旅「極上之湯」新書。

黃宏輝透露他在探訪一宿要價14萬台幣的鹿兒島「忘憂之里」雅敘苑,日本天下第一祕湯,坐擁山嵐和炊煙的自在、神祕那裡是金錢所能比擬;而可以生食的日本三大名雞「薩摩雞」和日本新幹線火車沿站的火車便當的好滋味,更是這場湯之旅另一種難忘收穫。

至於,真教黃宏輝驚豔是日本屋久島平內的海底溫泉。每天只有退潮的4個小時可以享受的這處宛如世界自然遺址的溫泉。即日起LV台北中山店藝文空間,展出黃宏輝者共享一池溫暖的「湯之極」。

路易威登中山旗艦店四樓Cultural Space藝文空間,包含書廊與展覽空間兩個部分,涵蓋旅遊、藝文、時尚與Louis Vuitton所出版的系列叢書。不定期藝術展覽。

Cultural Space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47號4樓

電話:02-2523-0753。

@Source from: 【2010/01/08 聯合報】@ http://udn.com/

1.03.2010

好食便當再進化@Food


文—許育華 攝影—陳俊偉、Georgio 圖片提供—全家

再講究飲食品質的人也有吃便當的機會,但真的只有雞腿、排骨可以選嗎?還好有愈來愈多有態度的便當出現,小小一個盒子裡,可是藏著各種概念。以下三種便當,方便地打發一餐卻很健康!

1. 好樣便當︰打開日式布巾,拿出兩個雙層彩色便當盒,光是這個步驟與包裝就讓人抵擋不了。好樣拿出西餐與外匯的功力做便當,不只是形式(高價Francfranc便當盒),裡頭的菜色也兼具創意、健康與色香味,以「有型態」的創意料理為主,像是酥炸松露豆腐球、紫蘇梅雞肉卷、鑲填香料豬肉、蛋捲⋯⋯雖然手工複雜度高,可就不會顯得軟塌塌或湯湯水水而降低便當賣相風味,注重食材原味,用簡單香料與鹽調出有層次的好口感,米飯也加了堅果增添香氣。從裡到外都很精緻的便當,現在也是不少品味人士訂回家用來招待客人的新創意。NT380(需預訂),(02)2751-0658

CHANEL開心農場裝 大明星搶著穿@Fashion

莎拉潔西卡派克穿上香奈兒春夏新裝,展現純真甜美風。
圖/達志影像
黛安克魯格穿香奈兒小蓬裙,青春洋溢。
圖/達志影像

聯合報╱記者陶福媛/專題報導

時尚也流行玩「開心農場」,好萊塢女星歸隱農村、扮演香奈兒「開心農場」的農婦,看似輕鬆自在的時尚語彙,但用料、剪裁和精緻手工不減奢華,是看盡豪奢後的平凡、是歷經千帆後的淡然,讓穿衣打扮成為最純真的幸福。

黛安克魯格 千鳥紋不收邊

黛安克魯格則選擇一款以各種千鳥紋拼貼的小洋裝,刻意不收邊的設計,看似簡單、實穿,但在拼貼手法和剪裁上都很講究,從平淡無奇中透露一線品牌的穿衣哲學。

凱特哈德森在A-Rod偷腥後,依然高調跑趴,穿上香奈兒春夏新裝盡情歡樂、享受人生,絲毫嗅不到情傷。她選擇鑲釘亮片的小洋裝,前襬及膝,但後襬曳地,洋溢青春之餘,不失端莊優雅,正是香奈兒「田園風」所要詮釋的精神──奢華,就在不經意之處。

香奈兒2010年春夏女裝的創意靈感,源自於法國最美麗的皇后瑪麗安東尼,她厭倦了苦悶壓抑的宮廷生活,因此在凡爾賽宮的庭院了打造一座農場,她常假扮村姑農婦在農莊裡與年幼子女嬉戲,藉此逃避現實,頗有「最恨生在帝王家」的意味兒。

既是「假扮農婦」,自然要與真正的農婦有所差異區隔,香奈兒春夏新裝高舉田園時尚風,依舊不減奢華,採用斜紋軟呢、絲絨、透明絲紗為材質,融入刺繡、鑲嵌寶石等奢華元素,在真假虛實之間,反映了時下貴婦渴望平凡、回歸純真的渴望。

莎拉潔西卡派克 毛線衫搭蓬裙

最近好萊塢女星莎拉潔西卡派克、凱特哈德森、黛安克魯格等,都穿上香奈兒2010年春夏「開心農場裝」出席重要場合,可愛俏皮的及膝蓬裙「農婦裝」,展現純真的一面,但細節融入精緻手工,如刺繡、手織毛線、繁複拼貼等,詮釋回歸平凡極簡的時尚風情。

莎拉潔西卡派克日前接受電視專訪時穿的香奈兒春夏新裝,即是以手織毛線衫搭小蓬裙,點綴花朵的勾針毛線罩衫,充滿了田園風情,正是香奈兒這一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Source from: 【2010/01/01 聯合報】@ http://udn.com/

安籐忠雄「操刀」設計 上海建築文化中心奠基@Arch

安籐的這一新作仍然沿用混凝土外觀,建築形態為兩個長方形盒狀,內部空間卻頗具層次感 早報記者 高劍平 圖

2009-12-30 東方早報記者 蔡曉瑋

由日本建築大師安籐忠雄設計的上海建築文化中心前天上午在嘉定區馬陸鎮奠基。這座三層、總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的小體量建築周圍是一片葡萄種植園,基地 前還有一條小河穿越而過,而這一片未經雕琢的田園風光也令安籐忠雄心生感動——「基地周圍草木茂盛,一條小河緩緩流過,美麗的農村風景在眼前慢慢鋪開。」 他在設計方案中這樣寫道。

  安籐忠雄建築研究所代表矢也正隆說,正是這一優越的地理條件為安籐的設計創造了建築和環境相融合的可能,「不破壞整個的田園氛圍,將建築和周圍的景觀 融為一體是我們的設計目標。」早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安籐的這一新作仍然沿用了其鍾愛的混凝土外觀,建築形態為南北兩個長方形的盒狀,十分簡單,而內部空間 卻頗具層次感。其中一棟伸展出來的大屋簷,將室外空間和咖啡廳構成一體化的同時,也構成了融於自然的開放式廣場。另一棟圖書館的內部,是以標誌性的三角形 書庫和中庭為中心,環繞配置了閱覽、展示等功能空間。展示空間將經常舉辦講座和演講會等活動,它的西側從地下一層開始挑空,在地下與咖啡廳相連。而最為令 人驚艷的是圖書館頂部的三角形天窗,「日光將從頂部射入,透射在部分珍貴的圖書上。」矢也正隆說。

  據悉,上海建築文化中心由文築國際發起成立,該中心在建成後將成為國內第一家建築文化傳播基地。其中除了展覽空間、畫廊和建築師工作室以外,還將有一 個專門的建築圖書館,藏書量在15萬冊到20萬冊之間。「雖然中國現在是世界上建築量最大的國家,但大眾對於建築的研究卻十分貧乏。」建築圖書館館長、同 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李翔寧表示,「在建成之後,我們還將致力於對於當代建築的研究資料的收集,包括建築師的草圖、模型和方案介紹書等。」

@Source from: 來源:東方早報 文: 蔡曉瑋 編輯oker

其實cctv大樓是一個溫柔的建築-專訪建築師雷姆·庫哈斯@Arch


關於建築形狀的爭議,我非常失望。我難以相信,人們會認為這建築是跟那個玩笑有關係,尤其是當建築已經完成了,顯然根本不可能是一個笑話。———雷姆·庫哈斯

    □本報記者王寅本報特約撰稿朱濤發自香港

    12月21日凌晨,雷姆·庫哈斯和漢斯·烏爾裡希·奧布李斯特從倫敦飛抵香港。一到下榻的港麗酒店,他們就在59樓要了一個看得見維多利亞港的小會議室,打開電腦開始工作。

    在這個小會議室裡,庫哈斯接受了南方週末記者的專訪。幾片麵包、一杯橙汁,就是庫哈斯的早餐。當晚,庫哈斯將要與英國的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和香港本 土設計師嚴迅奇共同出席一個關於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開發的海濱長廊雙城對話,這三位建築師是西九龍計劃的顧問,也是競爭對手,最終的方案將在這三家之中決 出。22日下午至晚上,庫哈斯和漢斯在深圳舉行一場長達8小時、名為「中國思想:深圳馬拉松」的對話,他們會採訪三位大中華地區的政策制定者、企業家、經 濟學家、藝術家、建築師、媒體工作者、智庫成員和社會行動者。庫哈斯面前正放著這次活動的資料,顯然正在為馬拉松對話做準備。2002年冬天,南方週末記 者在北京採訪了庫哈斯,由於那時剛剛中標新CCTV大樓,庫哈斯的言談頗為謹慎,面對記者的問題始終躲閃其辭,不予正面的回答。

    7年過去了,庫哈斯依然是一襲黑衣、禿鷹般的外形,依然精力充沛,看不到長途飛行的疲勞,但是他的言談舉止柔和風趣了許多。在回答提問時,他不時 轉頭面對窗外的港灣,邊說邊比劃。庫哈斯選擇在這裡辦公別具深意,他可以俯瞰整個維多利亞港,參與競標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就在視野範圍之內。

    西九龍藝術區選址在西九龍最南端,由人工填海所形成的40公頃填海區土地,面向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投資將達27億美元的大型項目,庫哈斯已經為此忙碌了將近一年,他還特地在香港設立了辦公室,每個月都會飛來香港工作。

    21日晚上,在西九龍海濱長廊雙城對話中,有觀眾問庫哈斯,你幾年前曾經畫過一個圖來表現香港和珠三角的關係,把香港比作大腦,把珠三角的城市比作腿和腳。現在你還這樣認為嗎?面露倦意的庫哈斯用近乎遊戲的口吻作答:你不能把玩笑當真。結果引來一陣哄堂大笑。

    中國人應該看實際採納的封面

    南方週末:2002年採訪你時,你說解讀摩天高樓的時候,並不該追求有多高,而是看它有多少內涵和活力。當時CCTV大樓還剛剛開始建造,現在它已經落成了,你作為它的設計師能夠告訴我們,這幢建築給了我們什麼?

    雷姆·庫哈斯:我喜歡CCTV大樓,也許就是它特別不穩定的身份和形象,不管從城市的哪個角度看,它都是一個新的與眾 不同的建築。在一個一切都是被規範好了的城市裡,它會顯得特別不同;在另外一個層面上的重要性,現在仍有待於進一步的實現,那就是功能和項目的調配到底是 能完整地實現,還是僅僅只是一個建築而已。說到底是兩個問題,一個就是雖然是新的建築,但是裡面還是老一套的功能;另外一個是建築能真正影響人們的生活, 並引起一些積極的變化。

    南方週末:這幢建築一開始就充滿了爭議,對它社會性的關注可能大於對建築功能的關注,這是否出乎你的意料?

    雷姆·庫哈斯:關於這個社會性,你能不能說明一下是哪些方面?

    南方週末:就是對它建築之外的很多爭議:請外國人來設計;它的外形;破壞了北京的文脈和景觀等等。

    雷姆·庫哈斯: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基地上原來是工廠,我們不認為有什麼城市的語境。我們很幸運,我們不需要把胡同拆 掉;從外國人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確實是有很小的一個窗口打開了,讓我們來做,很小的一個機會,我很清楚以後不會再有了;關於建築形狀的爭議,我非常失 望。我難以相信,人們會認為這建築是跟那個玩笑有關係,尤其是當建築已經完成了,顯然這根本不可能是一個笑話。

    南方週末:你當時聽到中國輿論對笑話的反應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雷姆·庫哈斯:我非常非常震驚,這個事情在書出版三年之後才發生,然後又回來了。

    南方週末:但是你怎麼解釋這些圖出現在書裡呢?把那些色情畫放入書裡,是不是就意味著你同意這種嘲諷?

    雷姆·庫哈斯:首先在歐洲,藝術家創造產品的狀況跟中國完全不一樣,就是基本上沒有移除、編輯這樣的環節,其實我以前 做過的書,每張圖都經過特別嚴格的控制,都是我自己來做。但是這本書實際上跟以前的書相反,一幫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來做,也許他們體現了一種不負責任的態 度。但是在歐洲的文化語境裡面,這是很通常一種現象。那本書裡的那些圖實際上是沒被採納的封面。

    南方週末:但是中國人還是覺得自己受了傷害,或者是被愚弄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能夠向中國公眾和媒體做一個澄清嗎?

    雷姆·庫哈斯:中國人應該看實際採納的封面。在真正的封面上,CCTV在中間,代表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周圍圍繞著布希、海珊等各國政要的形象,而且在書裡面,CCTV也是大量的正面的形象。我不想講太多了,這事現在基本上平靜下來了。我喜歡溫柔這個詞

    南方週末: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其實你本人是一個非常誠懇、非常溫柔的人,但是媒體和公眾一直把你當成一個特別尖銳、慣於冷嘲熱諷的人,你怎麼解釋這種反差?

    雷姆·庫哈斯:也許跟複雜性有關係。

    南方週末:你能解釋一下這種複雜性嗎?

    雷姆·庫哈斯:現在是非常複雜的一個時代,對一個建築師來說,到各種不同文化狀況的地方工作特別困難,需要非常深入地介入和參與。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種感觀,很多人甚至說我像馬基雅維裡,我認為我完全不是那樣一個人。我喜歡溫柔這個詞!其實CCTV大樓是一個溫柔的建築。

    南方週末:事實上你對中國充滿了好感,在西方經常說中國的好話,你最近對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抨擊也更為強烈。你如此熱愛中國,最不理解你的反而是中國的公眾。

    雷姆·庫哈斯: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狀況,我們經常受西方批評,因為我們為中國工作,現在又受中國批評,這是很痛苦的一個狀況,我希望這種情況會慢慢改變。

    南方週末:在你眼中,中國到底好在哪裡?

    雷姆·庫哈斯:首先我覺得比較滑稽的就是,建築師要做建築的話,不得不專注於理想化的方面,我很難想像,一個建築師, 叫他做一個現實主義的建築,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其次在建築之外,我非常完整地看到了中國的現實,我也知道這些問題,這種抗爭、這種痛苦和矛盾。但是我覺得 中國吸引我的就是它生機勃勃的內在生活,有很多矛盾,但這些矛盾至少可以抗拒巨大的均質性。

    我有個朋友馬克·萊昂納德(MarkLeonard),在西方出了一本書《中國在想什麼》(WhatDoesChinaThink?),我覺得很好的書,暴露了中國的內在矛盾。我提起它的原因在於,我覺得這本書接近我的途徑去瞭解中國的獨特性和矛盾。

    南方週末:東方和西方對你有這麼多誤解,這些會影響你的判斷和做事的原則嗎?

    雷姆·庫哈斯:這種狀況持續太久了,我都很習慣了。這也給我一種自由,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動機其實是隱藏的,這樣實際上可以讓我可以很安靜地干我自己想幹的事情。

    不破壞香港的城市肌理

    南方週末:你今年在台北和深圳拿到了兩個項目。你對台灣媒體說,台北藝術中心是OMA(大都會建築師事務所)在「亞洲第二個重要的文化措施」,你為什麼會這麼說?

    雷姆·庫哈斯:我不太清楚記得當時說話的語境是什麼。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一個非常激進的關於組織關係的探索,是對劇場的內部關係和劇場與城市關係的探索。我是不是說過它是在CCTV之後的第二個重要建築這樣的話,不記得了。

    南方週末:台北藝術中心的設計特別照顧到當地的城市文化和環境。在設計的時候,你是怎麼考慮的?

    雷姆·庫哈斯:對建築師來說,非常難的就是,你在城市裡放上一個東西,但是不影響原有的環境。所以建築師的職業基本上變成一個很悲劇性的職業,你很難避免改變這種狀況。就台北項目而言,我們特別地努力想接受現有的狀況,然後在上面疊加一些新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

    南方週末:你正在競標「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這個項目,你會碰到和當地歷史文化融合的難題嗎?

    雷姆·庫哈斯:一開始我關於珠三角的報告發表出去的時候,我覺得珠三角要比香港更有趣,現在我改變想法了,尤其當香港 和珠三角越來越融合起來的時候,我們想在這個項目裡融入整個香港和珠三角之間關係的思考。包括我們現在做的深圳雙年展馬拉松對話,也就是想開發一些初始性 的途徑,來探討如何促進香港和深圳之間的合作。

    南方週末:香港應該是比紐約更擁擠的一個地方,你對擁擠的城市會不會更有興趣?

    雷姆·庫哈斯:我接到台北和深圳項目之後,在香港設了一個小辦公室,每個月會有一個星期過來辦公。我開始越來越熟悉香 港,覺得香港一方面特別擁擠,一方面有著特別難以置信地保留的自然,這是一種對土地特別經濟的使用方式。舉一個例子,每個月我來辦公的時候,這些相關人員 過來的時候,他們都曬得黝黑。香港郊區很容易出去玩。

    南方週末:你在做中央電視台項目的時候,你會去那些老城區做瞭解,快速地瞭解當地的文化,不知道你在香港是怎麼做的?

    雷姆·庫哈斯:我們的項目持續了一年,我們設了一個辦公室,所以很簡單,我們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其實就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然後我花很多時間在香港。

    南方週末:你會特別去某些區域嗎?譬如老城區,或者特別有意思的地方

    雷姆·庫哈斯:我們集中在九龍,一方面我們意識到甚至海岸的邊緣線也在不停地變化,往外延伸;另外我們也意識到,其實有很多小村子在裡面。我們現在就在努力地想,如何不破壞這個城市的肌理。

    私人侵佔公共領域

    南方週末:你對此次深圳雙年展有什麼觀感?

    雷姆·庫哈斯:今年的深圳雙年展更注重鼓勵和恢復對城市公共空間的開發,與以往的建築雙年展過度著重私人房地產商開發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南方週末:就你而言,建築師在實施項目的過程當中,他設計的建築能對社會起多大推動作用?

    雷姆·庫哈斯:光從建築這個角度來說,恐怕不會走太遠。你知道我還有另外一個 AMO(ArchitectureMetropolitanOffice,AMO是OMA建築實踐的一個對稱的設計和研究機構,它的工作包括媒體、政治、 技術、時尚、策展、出版和平面設計),我希望它能做一些更多的其他事情,最近我加入一個十幾個人的小組,關於歐洲在2020—2030年期間發展提建議, 以前歐洲特別的內向,特別的只顧自己,現在我想打破這種觀念,來修正它的這種身份,讓它有一種緊迫感,就這種事情,特別讓人激動,希望我以後經常做越來越 多這樣的事情。

    南方週末:你早年的書籍曾經講到亞洲的城市是未來發展的模式,我不知道你現在對中國未來城市的走向能不能做一個預測?

    雷姆·庫哈斯:十年前,我可能會有更好的預測,現在因為這麼多的中國城市在建造出來,與其去預測,還不如去仔細地觀 察,這麼多中國城市,一直會有兩個層面的解讀,一個層面就是中國的城市怎麼修出來的,另外一個層面就是更廣泛的層次和概念上「城市」本身如何在變化。每個 地方你都會看到不能令人滿意的現象,就是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之間的矛盾,一方面私人領域激發出不同尋常的創造性,另外一方面私人侵佔了公共領域,最後你看 到的是大量的妥協和失敗。

    南方週末: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或者有什麼解決方案嗎?

    雷姆·庫哈斯:香港的這個項目的準備實際上要有一年的時間,這非常不尋常的,別的項目通常都只有三到八個星期———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時間那麼短。現在有這麼長的時間,讓我們仔細地看一下到底理想中是什麼狀況,一大堆公共人物和我們一起討論,讓我們更貼近觀察這個問題。

    (實習生王華亦有貢獻)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