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010

The Bucky Bar by DUS Architecten and Studio for Unsolicited Architecture@Arch

Last week Amsterdam studios DUS Architecten and Studio for Unsolicited Architecture built a dome of umbrellas around a lamp post in Rotterdam and held a party under it.

Called the Bucky Bar, the project references the famed geodesic domes of the late American architect Buckminster Fuller.

The bar attracted 300 visitors before the police intervened at 2 am.

The information below is from the architects:


Announcing: The Bucky Bar!

Geodesic dome made from umbrellas leads to spontaneous public street party in Rotterdam (NL)

A spontaneous street party in winter? Last Friday evening Feb. 19th the Bucky Bar — a temporary public building designed by DUS architects – was launched. The dome bar made entirely of umbrellas, seemed to appear suddenly out of nowhere around a lamppost in the centre of Rotterdam. The fully equipped bar, complete with DJ and drinks, was built directly on site. Approximately 300 visitors danced despite the cold under the umbrella roof, until at 2:00am when the police ended the party, as there was no permit.

The Bucky Bar is part of a series of five unsolicited positive proposals for the future of the city of Rotterdam, that DUS architects in collaboration with SUA (Studio for Unsolicited Architecture) launched on Thursday night by modifying official municipal billboards by pasting their own ideas over the top.

The Bucky Bar was first in the series to be realized, made from the most common and yet most unusual of building materials: umbrellas. The title refers to the great American inventor, Buckminster Fuller, who demonstrated how minimal energy geodesic domes could open a way to a more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future. Could an umbrella dome to lead the way to a more socially sustainable future? The Bucky Bar is a full-scale model of such a future. It shows the power of space for spontaneous gathering, for improvised shelters to host conversations, debates, games or even parties. Quote of the night: “when is the next party?!”.

The Bucky Bar is a project by DUS Architects and the Studio for Unsolicited Architecture, produced to coincide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Architecture of Consequence exhibition at the 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Institute (NAi).

The Studio for Unsolicited Architecture (SUA) is a new initiative of the 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Institute that takes a pro-active approach to the production of architecture. The SUA promotes practical architectural solutions for the city which may not have a definable, client, brief or site.

@Source from:

Dezee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magazine

詹偉雄:縱貫線與五月天@Thinking

Source from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詹偉雄】2010.02.18

演唱會的「現場性」,是它的核心特質:歌手真摯的表演、觀眾毫不含糊的互動、絢爛的燈光,以及深具撞擊力的音響效果,這些都是單調與例行化都市生活中的「意外」,是體驗經濟的魅力所在。

但是,並不是每場演唱會都一樣,不同的歌手其實創造著不同的演唱會,譬如「縱貫線」與「五月天」。

中年歌迷與學生粉絲

「縱貫線」是由老生代音樂人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與現役的張震嶽所組成的臨時四人團,他們於前年相約,進行一年巡迴演出並嘗試共同創作。「五月天」則是 由四位師大附中同學發起的搖滾樂團,團名取自當時貝司手瑪莎的BBS網路暱稱「mayday」(無線電通話時的「求救」之意),自一九九七年三月組團以來 人氣便扶搖直上,有「台灣天團」之稱。

我在「縱貫線」(終站演唱會)與「五月天」(DNA創造演唱會)各自網路開賣的第一分鐘,便買到了票,半日後再到網路上看:兩場「縱貫線」的售票慢條斯 理,而三場「五月天」則已秒殺賣光(隨後加開一場)。進了小巨蛋,兩團觀眾迥然不同:「縱貫線」歌迷中年人占大宗,而雖然「五月天」的成員們都已卅好幾 (最年輕的瑪莎也已卅二歲),但滿場粉絲明顯以學生青年為主力。由現場觀眾與歌手的互動也可看出:「五月天」粉絲聲嘶力竭投入,而「縱貫線」的歌迷則是熱 情但自制。

論音樂,「縱貫線」編曲由李宗盛的馬來西亞老友周國儀(Mac Chew)擔綱,聲線立體而華麗,羅大佑的〈皇后大道東〉一曲與四人合作的〈亡命之徒〉好聽至極;「五月天」這邊,整場專攻節奏,電吉他刷了再刷,配器也 許單調一些,但電氣音牆自然造就出某種悲劇感,當阿信唱著〈放肆〉裡的「哥倫布只要有一顆星光,就膽敢橫越大西洋,我還有一把吉他,我還有一群死黨,為什 麼還不大聲唱……」之時,我身邊的年輕人早已熱淚盈眶。

時光隧道與熱情祭典

「縱貫線」的中年歌迷,來到現場彷彿進入時光隧道,他們要聽的是「昔日的歌」,為滄海桑田的現在連結上(聽羅大佑、李宗盛歌時的)昨日青春,當年那曾經占 滿生命全部的歌(例如〈野百合也有春天〉)如今雖不再刻骨銘心,卻擁有一種透過「時間」渲染的審美悸動。「五月天」的青年粉絲則把演唱會當成一場神聖的祭 典,他們共同唱著阿信要他們唱的歌詞,可看出從彼此間得到的溫暖和從樂團那兒得到的一樣多,一次又一次的安可讓演唱會的結束變得困難無比;相較之下,「縱 貫線」的一次安可之後,所有觀眾便都起身———人生經驗提醒:該散場就應散場如儀,何況還有許多事得先準備、待料裡。

「五月天」演唱會不只是一場體驗經濟,它還是一場「青年認同」的熱血洗禮:在這段尷尬歲月裡,成人世界冰冷、功利、威權的規則正像怪手一樣伸進我們的世 界,「唯搖滾得以反抗」、「唯快感得以同盟」:「每個孤單天亮,我都一個人唱,默默的讓這旋律,和我心交響;就算會有一天,沒人與我合唱,至少在我的心 中,還有個尚未崩壞的地方…」,「五月天」正是和我們一齊探索不確定明天的友伴。

兩場音樂會似乎說了一個故事:若你在年輕時不聽搖滾,便是沒有良心;而若你在中年時還聽搖滾,便似缺乏腦袋。這曾是蕭伯納描述「左派」的話,換成「搖滾」,仍有七分貼切。(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2010/02/18 聯合報】

「時尚壞男孩」驟逝 全球爆麥昆風潮@Fashion

「時尚壞男孩」麥昆驟逝,時尚迷爭相收藏他的作品。
(法新社)

聯合報╱記者陶福媛

「時尚壞男孩」麥昆 (Alexander McQueen)去世,意外掀起搶購麥昆服飾作品的風潮,麥昆服飾上周銷售業績爆增,持有麥昆多數股權的PPR集團也表示會持續經營Alexander McQueen,並延續麥昆個人的設計風格和創意,讓麥昆永存人間。

麥昆驟逝一周來,品牌服裝與配件意外熱銷,英國傳出有十四倍的成長率,為表示緬懷一代時尚天才麥昆之死,女神卡卡日前在全英音樂獎頒獎典禮上,也穿了Alexander McQueen設計的純白色蛋糕禮服。

台灣銷售Alexander McQueen的Club Designer也指出,麥昆去世消息傳出後的第二天,某位自稱是麥昆粉絲的男客在店內一口氣買下十六件Alexander McQueen男裝,幾乎是不管尺寸大小,喜歡就帶走。昨日Club Designer女裝門市開市,礙於Alexander McQueen春夏新裝還沒到貨,櫃上只陳列麥昆最經典的骷髏頭絲巾和飾品,同樣被貴婦一掃而空。

業者指出,Alexander McQueen工作室迄今仍是一片忙亂,各地追加貨品的訂單紛紛湧入,Alexander McQueen春夏新裝的到貨時間,恐怕會再延後。

PPR集團總裁皮諾 (Francois Pinault)說:「Alexander McQueen的品牌仍會持續下去,這是我們緬懷他、向他致上敬意的最好方式!」GUCCI集團執行長Robert Polet也表示,Alexander McQueen秋冬新裝秀會如期在3月9日於巴黎時裝周登場,並會儘快找到繼任人選傳承麥昆遺志。

@Source from: 【2010/02/23 聯合報】@ http://udn.com/

這一季… 實穿+易搭 無敵好賣@Fashion

Marc Jacobs新裝採用奢華皮草,賣相佳,讓全球買家笑開懷。
路透

聯合報╱記者陶福媛

走出金融風暴陰影,2010年一開春全球股市一片長紅,甫落幕的紐約時裝周2010年秋冬新裝,以「實穿」、「容易搭配」兩大特色迎合市場需求,被認為是近年來最好賣的作品。

Marc Jacobs撕開紙糊的方盒子舞台,猶如打開一個美麗的時尚寶盒,為秀揭開序幕,在「Somewhere Overthe Rainbow」的音樂聲中,讓人沉浸在紐約式的浪漫風情中。

Marc Jacobs延續紐約式摩登時尚,帶濃郁的復古風情,在這一季的作品大膽融入皮草、亮片等奢華元素,大概是歷年來採用皮草最多的一季作品,長大衣和長裙十 分優雅,又不失甜美浪漫,Marc Jacobs為自己的作品下了註解:「美,這就足夠了!」亮麗出席Marc by Marc Jacobs發表會的日本知名女星吉川雛乃,在秀場被老外襲胸、糗爆的法國小妞Mathilde Frachon,因為場地太滑,在自己生日這天走秀大跌一跤的花絮,都使得年輕活潑的MBMJ秀更教人充滿了期待。

BCBGMAXAZRIA秋冬秀,設計師精湛的剪裁功力加上誘人的白色緊身褲,也讓今年紐約秋冬時裝周,溫度上升不少。

即將來台直營的Ralph Lauren,以浪漫飄逸的花朵雪紡洋裝與精確俐落的套裝,打造品牌獨特的穿衣美學,Ralph Lauren的經典絲絨、麂皮裝飾領口與袖口,打造奢華的美式時尚。

Oscar de la Renta則以一系列色彩濃豔、裝飾刺繡與皮草的大衣,擄獲紐約上流社會仕女的心,對應今年紐約酷寒大雪的氣候,更具賣相。Oscarde la Renta的經典晚禮服優雅如昔,從裝飾藝術風格印花的刺繡小洋裝,到圍著皮草披肩的曳地晚禮服,展現大師功力。

為配合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在5月即將展出的「美國女人」特展,設計師Michael Kors以低V領毛衣、長大衣、窄版褲搭配帥氣長靴,塑造強悍、性感又兼具個性的美國女人形象。

@Source from: 【2010/02/23 聯合報】@ http://udn.com/

遇上Cosmic Blossom 村上隆笑了@Fashion

LV與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再度攜手合作,春夏推出Cosmic Blossom系列,預計4月15日上市。
圖/摘自網路

聯合報╱記者顏甫珉

LV與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再度攜手合作,將在今年春夏推出Cosmic Blossom女裝、配件系列新款,並找英國當紅女模Daisy Lowe拍攝形象廣告。

LV與村上隆多次合作推出熱賣商品,包括櫻桃包、彩色Monogram系列商品,這次將系列作品擴大到服飾、皮件、飾品類等產品。有趣、輕薄與可愛是 Cosmic Blossom系列的主軸,由村上隆設計招牌笑臉,遇上Monogram的花樣,搭配上多樣化色彩運用,展現普普風般的繽紛。

同樣花樣使用在T恤、手拿包、絲質洋裝、比基尼等上,帶有防水材質的包款,在度假勝地邁阿密拍攝的形象廣告,傳遞該系列以「旅行」為主要概念。從目前曝光 的單品來看,包款僅有小型側背包與托特包,分別為桃紅色、深藍色與紫色等,另外度假味十足的草編楔型高跟鞋上,讓度假也能很時尚。

因為拒絕減肥而聲名大噪的女模Daisy Lowe,成功表現出Cosmic Blossom的青春流行元素。Daisy Lowe表示,非常仰慕村上隆,這次雙方合作讓她感到很興奮。該系列預計4月15日於全球LV專賣店上市。

@Source from: 【2010/02/24 聯合報】@ http://udn.com/

2.07.2010

P.S.1 2010 entry: LUX NOVA by EASTON+COMBS@Arch




We continue featuring the proposals for this years P.S.1 summer installation competition (awarded to SO-IL, read our full coverage of the PS1 competitions here).

This time we introduce you EASTON+COMBS, a practice ran by partners Rona Easton and Lonn Combs.

The firm has a focus on material innovation, which could be seen at LUX NOVA, their proposal for the P.S.1, which includes “Strong Light”, a 100 percent recyclable and exceptionally strong featherweight building component.



The initial system is developed as a permeable featherlight structural skin that engages an environmental play of translucent and polychromatic effect. The system offers an 80% weight reduction over an equivalent glass system with no compromise in strength and stability at a significantly lower cost.
More about LUX NOVA after the break: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is laced with moments of simple invention that reinforce the link between material practices, social practice, and the narrative of environments.
In addressing the question of an environmental structure for the MoMA PS1 courtyard we were inspired by the story of an old material and it’s reinvention that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ocial narrativ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12th century Paris, the Abbey Saint Denis experienced a substantial reconstruction that includ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use of polychromatic dyed glass to extend the narrative possibilities of painting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apse window. Upon completion, Abbot Suger was so moved by the multicolored cast of light and it’s narrative power that he declared it the ‘Lux Nova’ or the ‘new light’. This was to become a primary architectural practice incorporated in the collective experience of the gothic period and beyond.



Although the PS1’s environmental structure may have less sacred aspirations for the employ of innovative material techniques, the collective narrative of the ‘Warm-Up’ ritual and more contemplative museum installation narrative offer unique cultural counterpoint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invention.



The architectural installation is primarily an environmental structure that proposes a diaphanous multihued surface that spans above and thickens locally to provide multiple scales of habitation, both collective and intimate. The structure produces both temperate environments and luminous atmospheres that drift dynamically with daylight. This narrates a landscape of light, color and ambient environments that create temporary atmospheres for contemplative and collective occupation.



The proposal explores the basic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performance of extruded cellular polycarbonate. Polycarbonate is a featherweight, high strength building material which is sustainably manufactured and 100 percent recyclable. The architectural use of the polycarbonate leverages both the high strength and ultralight weight as a series of blades in an interwoven lattice structural skin. The geometric organ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creates a fenestrated surface that produces a moiré visual field condition.

With this innovation, the narrative power of the material’s properties is revealed and attention is returned to a basic condition of architecture as an influencer of local atmospheres through material means.

DATA:
Location: Queens, New York
Client: MoMA
Program: Public space installation
Building: 10,000sqf [930sqm]
Contract Sum: 85,000 USD
Status: Invited Finalist

CREDITS:
Lonn Combs
Rona Easton
Aaron White
Sebastian Misiurek
Paul Langley
Tai Li Lee
Scott Sorenson
Mehnaj Tabassum
Lukasz Szlachcic
Jun Pak
Alex Drabyk
Patrick Donbeck
Matt Krupanski

Structural Consultant: Robert Otani, Thornton Tomasetti

Environmental Consultant: Ajmal L. Aqtash

Source, archdaily.com: http://www.archdaily.com/48654/p-s-1...y-eastoncombs/

住的設計博覽饗宴:馬德里時尚精品飯店Hotel Puerta America@Arch

住的設計博覽饗宴:馬德里時尚精品飯店Hotel Puerta America

Hotels Silken集團邀集了13個國家19位世界頂尖的建築師與設計師,史無前例的空間創意競技,耗資七千五百萬歐元2005年完成了時尚精品飯店Hotel Puerta America。位於西班牙馬德里市郊Avenida de America 快速道路旁,12層樓建築擁有342個房間,時尚建築、前衛室內設計、照明設計、視覺藝術百花齊放,宛如一場住的設計博覽饗宴。

法國建築師John Nouvel設計飯店建築立面,五顏六色的薄膜包覆外牆紅橙黃綠藍靛紫,顏色漸變彷彿彩虹一般絢爛。法國詩人Pau Eluard《Liberty》的詩句,以各國文字烙印於膜上,企圖將文學轉譯於空間。頂樓的游泳池及咖啡吧,也是用火紅色的薄膜營造出誇張的幻覺。

英國極簡建築大師John Pawson一貫主張竭盡所能的去除所有裝飾,只以空間、光線和材質作出空間變化。因為空間物件的簡化,純粹的精煉出具有東方禪意的空間。他負責設計飯店 大廳與會客室,大面積的運用原木,以類似日本傳統千條格子形成流動半穿透的空間,塑造出享受平靜與安寧的空間。

澳大利亞知名設計師Marc Newson,是一位室內設計、傢具設計、工業設計、服裝、汽車、甚至是飛機內裝全方位跨界設計師,超過200種的著名設計作品。他設計飯店大廳右側的咖 啡廳,整個咖啡廳的設計基本顏色為黑白灰三色的冷色系設計,並搭配流動的垂直金屬線條,線條之間泛溢出各種色澤的燈光,一種時尚而簡潔的氛圍。Marc Newson同時也設計六樓客房。該層採用現代與休閒的環境設計,綜合了暖色系與冷色系材料。走廊以紅色琺瑯版,塑造簡潔時尚的空間感。

第一位女性普立茲建築獎得主,英籍建築師Zaha Hadid設計一樓客房。流動蜿蜒的曲線,將空間一氣呵成。大量使用高度無接縫技術製作而成的LG-hima cs人造石家俱、衛浴設施。客房的大門板內鑲嵌LED別出心裁,房客可以在房內控制room service, do not disturb等。Zaha Hadid作品以Winding Lines,Fluid Spaces為主題,設計呈現了空間流動性的特色。

英國高科技建築師Norman Foster設計二樓客房。企圖概營造一個可以讓房客暫離城市煩囂,沉浸在寧靜之中的方寸天地。Foster保持其慣用的金屬與玻璃材料,搭配高級皮革白色牆面,創造剛柔並濟的豐富質感。位於房中的高科技弧形衛浴,形成空間視覺焦點。

英國極簡建築師David Chipperfield設計三樓客房。客房簡單的藍色折版天花,白色牆面上將燈具視為雕塑品般的的懸掛,搭配黑色面磚地板。藉由燈光和顔色的巧思,營造簡單而突出的設計Simple Yet Significant。

Plasma Studio兩位年輕的英國建築師Eva Castro以及Holger Kehne設計四樓客房。運用大膽前衛的碎型幾何概念,設計連續不規則的三角形立體幾何不鏽鋼折版,條狀的LED燈鑲嵌折線之中,玻璃碎片重組般的牆面設 計,讓人感覺置身外太空一般,創造出動態空間延伸的驚人張力。

以色列出生的設計師Ron Arad設計七樓客房。其作品總是在遊戲與創作之間遊走,並深入考慮製造成本和運用單一造型來生產多樣性材質產品。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完全不受材質、技 法、產品領域和空間、尺寸的限制。七樓門廳白色軟性塑質球形天花,營造出地球是圓的與全球資訊脈動的氛圍。客房設計成單細胞聚集成為細胞集落,浴室、書 桌、衣櫃及床融為一體,一個沒有隔間沒有門行動自如的個性空間。

建築師Kathryn Findlay設計八樓客房,營造了一個體驗漂浮於雲端的沉思空間。Jason Bruges與Kathryn Findlay合作為八樓的大廳及走廊設計一套互動式的燈光設備,當房客經過時就會自動照明,燈光會針對衣服的顏色及動作投影,人行經走廊時,牆上映射出 行人的剪影光點。

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的設計者,美國建築師Richard Gluckman設計九樓客房。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材料,以新穎獨特的方式使用了霧面透明壓克力厚版,構築了美麗的立體光牆。

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設計十樓客房。室內以全黑色系涵蓋所有空間,自然光源透過木格柵窗櫺漫射進入室內,營造一種獨特的東方神秘氣氛。原木方形浴缸,表現了日本精緻的洗浴文化。

1992巴塞隆納奧運會吉祥物Cobi的設計者Javier Mariscal和 Fernando Salas,共同設計十一樓客房。以活潑生動的圖案,搭配鮮豔的色澤,旨在激發房客愉悅的情緒。

附註:

時尚精品飯店Hotel Puerta America http://www.hoteles-silken.com/HPAM/index.php


1. Hotel Puerta America外牆John Nouvel設計

2. Hotel Puerta America頂樓的游泳池John Nouvel設計

3. Hotel Puerta America大廳和會客室John Pawson設計

4. Hotel Puerta America大廳右側的咖啡廳Marc Newson設計

5. Hotel Puerta America六樓走廊Marc Newson設計

6. Hotel Puerta America一樓走廊Zaha Hadid設計

7. Hotel Puerta America一樓客房Zaha Hadid設計

8. Hotel Puerta America一樓客房Zaha Hadid設計

9. Hotel Puerta America一樓客房Zaha Hadid設計

10. Hotel Puerta America二樓客房Norman Foster設計

11. Hotel Puerta America三樓客房David Chipperfield設計

12. Hotel Puerta America四樓門廳Plasma Studio設計

13. Hotel Puerta America七樓門廳Ron Arad設計

14. Hotel Puerta America七樓客房Ron Arad設計

15. Hotel Puerta America七樓客房Ron Arad設計

16. Hotel Puerta America八樓門廳Kathryn Findlay設計

17. Hotel Puerta America八樓客房Kathryn Findlay設計


18. Hotel Puerta America九樓客房Richard Gluckman設計

19. Hotel Puerta America九樓客房Richard Gluckman設計

20. Hotel Puerta America十樓客房Arata Isozaki設計

21. Hotel Puerta America十樓客房Arata Isozaki設計

22. Hotel Puerta America十一樓客房者Javier Mariscal和 Fernando Salas共同設計

@Source from: http://www.archifield.net/vb/showthread.php?p=23186#post23186

2.04.2010

餐飲變時尚,你吃過米其林了嗎?@food

「你吃過米其林了嗎?」不知何時,這句話成為台北街頭最時髦的問候語。

 台北東區走一趟,愈來愈多餐廳、甜品店,不管主廚是否曾任職米其林餐廳,紛紛掛上米其林的招牌;五星級飯店宣傳單,刊登著三星米其林主廚客座的消息;虛擬世界的美食網站,命名為米其林;參加美食展的隊伍,叫做台灣米其林;台北國際牛肉麵節評鑑,名字也冠上米其林;甚至連餐飲系學生,也引用米其林三星主廚艾倫.杜卡斯的名字,把自己的英文名取為Alain。

 悄悄地,米其林風潮襲捲全台。台灣人有多瘋米其林?從兩件事就可窺見一二。

新時尚〉米其林風潮襲捲全台
 2009年9月,西華飯店邀請日本米其林三星主廚神田裕行來台灣擔任客座主廚,7月開始宣傳時,景氣仍未回溫,一度擔心一客定價1萬2000元的價格乏人問津,沒想到才宣布兩個星期,350客就預訂一空。還有200多人等待候補,抱怨聲此起彼落,讓西華飯店只好啟動緊急應變措施,和航空公司、旅行社合作,舉辦搭商務艙、住五星級飯店、吃神田料理的行程,以平息眾怒。

「台灣的米其林粉絲比想像還多,」西華飯店公關經理陳祖平印象最深刻的是,才七天的活動,就有客人連續吃了三個晚上。

 兩個月之後,打著「全世界最會摘星的主廚」侯布匈(Jol Robuchon)名號的「L''''ATELIER de Jol Robuchon」餐廳,在台北信義商圈盛大開幕。

 開幕一個月,除了餐飲同業、企業老闆和美食饕客之外,就連一般消費者也開始躍躍欲試,詢問度之高,讓不少人反應訂不到位子。餐廳總經理許智皓透露,還有米其林粉絲已登門光臨三次。
精準一點的說法,台灣「L"ATELIER de Jol Robuchon」並不能算米其林餐廳,因為米其林至今尚未發行過台灣版指南,即使是侯布匈這種曾獲25顆星星肯定的主廚,來台開設的餐廳,也不等於該餐廳就能夠掛上米其林星星的榮耀,因為米其林星等是頒給餐廳,不是給主廚。

 因此「L"ATELIER de Jol Robuchon」只能說是開啟台灣「最貼近」米其林的一扇窗,讓台灣人可以更容易的碰觸到何謂米其林等級美食的一角。但光是如此,就足以令台灣人深深著迷。

追星史〉1998西華飯店開首例
 談起台灣人的追「星」史,必須追溯到十年前。

 2000年之前,米其林一詞不過是台灣美食圈、饕客和上流社會間流傳的美食代名詞。唯有砸下大把鈔票,長途拔涉遠赴歐美一趟,才有機會踏進餐廳朝聖,對於一般人來說,根本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真正讓台灣人不出國就能品嚐米其林美食,得歸功於五星級飯店。

 1998年,西華飯店首開先例,邀請米其林三星主廚艾倫.杜卡斯(Alain Ducasse)來台獻藝,550客的套餐,每客要價1萬台幣,開放訂位後不到兩週即額滿。

 隔年,西華再度邀來雙胞胎三星名廚Jacques和Laurent Pourcel舉辦美食活動,同樣是訂價上萬,訂位熱烈程度仍有增無減。從此之後,國內不少飯店像是晶華酒店、亞都麗緻、遠東香格里拉飯店等,幾乎每隔一年~兩年,就會到世界各地網羅米其林主廚來台短暫客座,為米其林在台灣打開知名度。

 不管是真正獲頒星級的米其林主廚,或是僅曾「任職於」米其林餐廳,只要請到有過米其林經驗的廚師,就是集客的萬靈丹。印證了飯店界公關們盛傳的一句話,「只要打上米其林三個字,都會很好賣,」即使根本不賺錢,飯店還是趨之若鶩。

瘋追星〉東京版米其林拉近距離
 隨著米其林指南的版圖,從歐美擴張到亞洲,瘋米其林的台灣人也從上流圈,延伸到平民百姓。
累計已經吃超過300顆星星的台中開業醫師詹益昌,笑稱自己的本業是吃米其林,副業才是當醫生。他回想,自從1997年開始吃星美食,就開始四處演講,分享星星的滋味,只不過台下的聽眾大多數都聽不出所以然,直至2007年、米其林東京版問世後,聽眾才開始對米其林產生共鳴。

 曾有一段時間也沉迷於「數星星」的美食作家葉怡蘭觀察,東京版米其林之所以對台灣造成震撼,主要因為台灣旅日人口不少,再加上飛到東京只消三小時,讓以往只局限於少數人的米其林美食擴散出去。近兩年來不但寫米其林食記的部落客瞬間爆增,也愈來愈多媒體報導米其林,「一時間所有人都跑來問我,吃過多少顆星星,」葉怡蘭說。

 2009年港澳版米其林的出版,又讓台灣人和米其林的距離縮短。入選的利苑、鏞記等名店,幾乎到香港玩的台灣人都順道吃過,葉怡蘭分析,「這種我也吃過星星的情感,讓米其林變成一般人唾手可得。」

@Source from: 遠見雜誌電子報

賈伯斯的傳奇人生@People

專注、創新與堅持

在競爭激烈的科技界中,賈伯斯並非每次都能搶得先機,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慧眼獨具,能夠在繁複的消費生態中理出脈絡,不但洞悉人心,而且擅於創造需求和制定標準,甚至屢屢在不同產業中後發先至,搶占關鍵商機。這個人究竟是天縱英明的鬼才,還是狂妄、自大到無以復加的偏執狂?

他是狂人、他是天才、他是暴君、他是藝術家、他是生意人。他是賈伯斯(Steve Jobs)。

縱然關於賈伯斯的傳奇故事已經全球傳頌多時,但往往就在大家覺得已經沒有新鮮故事的時候,賈伯斯總是能夠又突然天外飛來一個創意產品,震得大家瞠目結舌。甚至連他個人,都能夠在面對癌症時,挺過瀕臨死亡的幽谷,證明自己仍然活力十足。
打從一九七七年推出Apple II開始,賈伯斯的故事篇幅不但特別長,也格外曲折。那個眾人熟悉的瘦削身影,宛若蘋果公司的靈魂,賈伯斯和蘋果標誌緊緊相連,沒有人能夠分開。

「人一輩子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絕倫,」賈伯斯這樣說。回顧他的經歷,賈伯斯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只待了六個月就休學了,直到退學前,整整休學了十八個月。從世俗的眼光來看,這不是一個優秀人才該有的選擇,但是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上,這樣告訴台下未來的菁英,「順著自己的好奇心與直覺,我佇足、蹣跚而行的事物,後來都變成無價珍寶。」例如書法課,他學會在不同的字母組合間變換間距,學會活版印刷偉大之處,「那是一種科學無法捕捉的美、歷史感與細緻的藝術,我覺得它很迷人。」

找到自己喜歡的事

「我幸運嗎?我只是很早就發現我喜歡做什麼。」二十歲時,賈伯斯跟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在爸媽的車庫裡成立蘋果電腦。十年後,蘋果變成一家營收二十億美元、員工超過四千人的公司。財富、名氣集於一身,卻在剛過三十歲那年,賈伯斯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回顧這段不堪的歷史,賈伯斯不諱言:「曾經是我人生所有重心的一切都沒了,我幾乎被擊倒。」

但賈伯斯不但站起來,更用一種超乎大家想像的創意,不斷地改變產業、改變生活。蘋果的股價隨著新產品亮相扶搖直上,其市值也一路超越戴爾、諾基亞、IBM與思科等知名企業。「它像是很苦的試藥,但我想病人需要它。有時候老天會拿磚塊打你的頭,但不要失去信心。我很確信,能讓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我愛我所做的事,」賈伯斯自己評論這段歷程。

重新創業,讓賈伯斯進入人生中最有創意的階段。「設計不只是看起來或感覺起來如何,細節更在於產品如何運作。想要設計出好東西,就必須和它心意相通。」賈伯斯的這席話聽來鏗鏘有力,讓人回想起iPhone發表的那一幕。

創新,就能成為領導者

「Today Apple is going to reinvent the phone(今日,蘋果將重新發明電話)」,二○○七年Macworld大會的影片,在YouTube網站上擁有極高的點閱率,很多人聽到賈伯斯說蘋果將要重新發明電話時,忍不住拍手叫好,更引領期待。不同於對手在推出新產品時只強調功能和規格,賈伯斯卻主動為消費大眾勾勒了手機的未來藍圖,也難怪他信誓旦旦地表示,iPhone概念領先其他手機達五年之久。

賈伯斯無疑正走在歷史的前沿,他斬釘截鐵地說:「iPhone不是未來的電話,而是電話的未來。」雖然推出之際未受好評,甚至微軟公司執行長史帝夫.包默(Steve Ballmer)還訕笑蘋果沒有概念,居然推出一款沒有鍵盤的高價手機,但客戶卻給他信心,用一張張的訂單為賈伯斯背書。

兩年半過去了,銷售數字會說話,iPhone已經賣出四千萬支,也撼動智慧型手機的半片江山。現在再也沒有人說賈伯斯不懂手機,甚至坊間還出現許多向iPhone「致敬」的模仿者──從使用介面、多點觸控技術到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到處都看得到iPhone的影子。

「領導者和追隨者的區別,就在於創新,」賈伯斯指出。因為不斷挑戰極限,每年的Macworld大會,總會讓蘋果信徒感到熱血沸騰。布幕上斗大的產品圖、充滿賈氏風格的珠璣妙語,還有觀眾每隔幾秒就會爆出的如雷掌聲,交織成一幅極具吸引力的畫面,讓人有一種成癮的快感。特別是那句「One more thing」,簡直就像是個銳利的鉤子,不但勾起大家的好奇心和購買慾,在投資圈也流傳著「賈伯斯溢價」的說法,認為蘋果公司往往因為賈伯斯的個人光環,進而帶動股價狂飆。

「我的工作不是對人表現得和藹可親,我只負責讓他們做得更好。」當外界批評賈伯斯的獨斷和蠻橫時,他只輕描淡寫地回應。但耐人尋味的是員工卻甘受驅策,並屢屢開發出令人激賞的新產品。

人生就是如此的充滿奧妙深意,如果從來沒有離開過蘋果公司,賈伯斯的人生或許會一帆風順,但也不會有後來影響Mac OS X作業系統甚深的NeXT電腦,和震撼影業的皮克斯(Pixar)動畫;更不可能擊敗群雄,獲得《財星》雜誌(Fortune)「近十年來最傑出執行長」(CEO of the Decade)的殊榮。

在景氣不振的時刻,賈伯斯仍舊堅持他的經營策略,「許多科技公司選擇縮小規模,這也許是正確的事情。但我們卻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我們的信念是只呈現最好的產品給客戶,他們將不吝於打開錢包。」

這句話深得人心,信任賈伯斯雖然不能得永生,但往後在採購電腦或電子產品時,再也不必被煩人的規格、性能問題所困擾,大家只需準備好荷包,並在賈伯斯演講時用力鼓掌就夠了!

@Source from: 數位時代電子報

全台黃金店面經營術/店王傳奇@

【文/王榮章】

前言

全台灣最貴的店面在哪裡?答案在台北市永康街,永康冰館每坪喊價高達1,700萬元,其他像是台北東區粉圓、台中逢甲夜市日船章魚燒、高雄六合夜市海產粥等,這些超人氣店家也都創造出天價的店面,小生意做出大商機,這些吸引大批排隊人潮的火紅商店,他們成功的祕訣是什麼?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是全台有名的「店王街」,天價店面比比皆是,其中國泰人壽日前以近三十億元巨資、換算地坪每坪破千萬元的天價,買下錢櫃KTV忠孝旗艦店大樓,就是最好的證明。根據統計,區內每月租金破百萬元的超級店面超過三十家,堪稱是寸土寸金的燙金地段。

相較於由人潮、錢潮堆砌起來的忠孝東路商圈,許多店面雖然不在最精華的地段,但憑著老闆經營有道,成功打造出超人氣店家,連帶也使得所在店面價值連翻幾番,身價絲毫不輸「珠光寶氣」的忠孝東路,如鼎泰豐、永康冰館、東區粉圓、小巷亭日本料理等,都是極具代表性的案例。這些超人氣店,背後都有一段創業、打拚的精采故事,而其憑一己之力,榮耀整個商圈的傳奇,無疑更加令人動容。

永康商圈 鼎泰豐領頭/店面喊價二億元 冰館稱霸

著名的永康商圈,是台北人和觀光客最喜歡的去處之一,各式各樣的美食與悠閒氣氛,是此處最吸引人的地方。在這個餐飲商圈裡,鼎泰豐、高記、永康牛肉麵、永康冰館等都是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其中以小籠包聞名,被譽為世界十大餐廳之一的鼎泰豐,更是整個商圈的領頭標竿。

鼎泰豐從創辦人楊秉彝傳到第二代楊紀華手中後,生意更加興隆,光是永康街本店每月營業額高達四、五千萬元(含外帶),堪稱台灣餐飲業登峰造極的代表。而鼎泰豐排隊等候的人潮,也造福了周邊商家,其中緊鄰鼎泰豐的金石堂書店,以及永康街上的永康冰館,都可說是最大受益者。

鼎泰豐目前是自有店面,地坪約四十二坪,根據商仲業者估計,店面市值約二億五千萬元,換算每坪約六百萬元。至於鼎泰豐的主要競爭對手「高記」,位於永康街的店面占地達九十坪,幾年前一度開價四億元想轉手,但最後並未成交;目前高記整棟店面已重新整修改裝,行情估計在五億元以上,換算每坪價格約五五○萬元。

不過,永康商圈真正的店王,絕對非永康冰館莫屬。永康冰館的王姓房東出身南亞塑膠,之後自行創業,累積了不少財富;十五年前他將永康街新完工大樓的一樓店面,租給草創時期的永康冰館,可能是他這生做過最好的投資。隨著永康冰館成為全台最夯的冰館,永康冰館也成為永康街的重要地標,目前永康冰館店面喊價一·五億元至二億元,是全台唯一每坪飆破一千五百萬元大關,達到一千七百萬元的超級店王。

台北圓環是許多老台北人的共同回憶,著名的小吃、美食包括萬福號的潤餅和刈包、三元號的滷肉飯和魚翅肉羹、龍鳳號的滷肉飯和香菇腳筋肉羹、順發號的蚵仔煎和蝦仁煎等,都是讓人回味無窮的道地台灣美食。

圓環商圈 成就「小巷亭」/從負債五千萬到日入十幾萬元

台北圓環儘管已走入歷史,但許多老字號的商家仍在周遭經營得有聲有色,其中位於圓環邊的「小巷亭」日本料理,當年趁著圓環全盛時期打下基礎,在圓環吹起熄燈號後,人氣依然屹立不搖,尤其是周末夜晚,排隊等候的人潮,總是讓路過的行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小巷亭創辦人陳德誠的一生極富戲劇性,而小巷亭的巷弄美食傳奇也令人津津樂道。小巷亭當年從一個沒沒無聞的肉圓攤位,變成今日超人氣的台式日本料理店;更令人稱奇的是,陳德誠原本是擁有四家公司的大老闆,在生意失敗、背負數千萬元債務後,不得已轉行委身巷弄擺攤,卻能東山再起,不但還清債務,現在還坐擁四間店面,成為圓環商圈的人氣店王...

@Source from: 今周刊

Marc Jacobs開咖啡店 香奈兒影片洗牌新組合@Fashion

Editor/ Gingel
圖片來源/ Marcio Madeira for VOGUE.com.tw

一起來回顧一下,本週漏網的時尚新聞。

1. 繼Dior請來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拍攝廣告影片後,香奈兒也請來大導馬丁史柯希斯Martin Scorsese來拍攝品牌廣告影片,日前在紐約布魯克林區封街神秘拍攝。本次入鏡人選並非日前流傳揣測的奧黛莉朵杜Audrey Tautou連莊,而是啟用法國演員Gaspard Ulliel與名模Ingrid Schram,一向大手筆的香奈兒,全新組合讓人期待。

2. 好萊塢女星入主時尚品牌又一樁!繼Lindsay Lohan與Ungaro後,傳言慾望城市女星Sarah Jessica Parker,將掌舵復活大熱的老牌Halston竟成真。近年才成功將舊瓶給予新酒形象的Halston,正順遂的往時尚編輯與名人追捧的路上去時,品牌傳出將由Sarah Jessica Parker掌舵副線Halston Heritage,雖不影響設計師Marios Schwab的大好評主線,但也算是一個蠻驚人的消息。

3. UGG與Jimmy Choo這兩個看似搭不上邊的鞋款,將攜手合作推出限量系列,今年10月推出,沒有人能想像長什麼樣子。

4. Marc by Marc Jacobs在米蘭新店將加設caf的消息流出,才讓我們驚覺,是的,這位設計師都沒有開過餐廳旅館或caf。雖然許多品牌都熱衷這些事,但Marc Jacobs咖啡店處女作,還是最值得大家期待的是吧!

@Source from :VOGUE時尚ePaper

2.03.2010

從閱讀筆記找靈感@Thinking

EMBA雜誌編輯部/文

就是「寫筆記」這麼一個小動作,讓她把EMBA變成隨身的管理工具箱,並透過思考轉化,將知識運用在工作中。

「最近長官才剛和我們提到一月號『提高中階主管的領導力』這篇文章的觀念,我們回來後,也馬上與同仁們分享。」玉山銀行個人金融事業處經理許美麗表示。事實上,鼓勵員工閱讀EMBA雜誌,正是玉山銀行協助員工學習成長的方法之一。

創立於一九九二年的玉山銀行,十年前開始訂閱EMBA雜誌,六年前更進一步團購,給主管們閱讀。在玉山銀行服務已十九年的許美麗回憶,一開始同仁們是在長官的引導下,透過閱讀和分享EMBA雜誌內容,逐步養成在工作中閱讀的習慣,也因此為大家導引與開啟了一扇管理知識的大門。

為了把知識實際運用在工作上,許美麗有一個簡單又實用的方法,那就是「寫筆記」。當她在EMBA上看到不錯的觀念,即隨手分類寫在筆記本裡,以利往後思考不同問題時,可以更有效率地翻閱,找尋思考方向。她笑言,這些重點摘要就像是她的「工具箱」,每當她思考問題時,從筆記裡總能發現新的靈感。她強調,雖然雜誌介紹的案例不一定和公司背景或產業相同,但她認為仍能透過轉化,應用在工作上。

例如,她曾在EMBA上看到一個觀念:「做行銷企劃就像在迷宮中,你要找到出路,倒不如從出口往回找,也就是從顧客的需求著手。」從這個觀念,她思考,在銀行服務顧客的流程或產品行銷企劃裡,可以提供給顧客哪些不同的感動。因此他們在不同目標族群的行銷專案中,規劃相關細節亦有別,但都要在每一個接觸的機會展現細膩與貼心,例如:當客服人員一接起專線便親切問候:「○○您好。」(例如:老師您好。)在專屬的節日前夕,他們更寄上賀卡給顧客,表達心意。曾有一位首長因此深受感動,特別邀請玉山銀行參加其重要活動,彼此建立起更深厚的關係。

又例如在「向別人借智慧」(二七九期)一文中,提到定義問題的四個步驟。她便運用這些概念,帶領團隊針對顧客需求的主題進行討論,先列舉出各地分行中的顧客需求並分類,再針對南北地區顧客的差異,找出他們可以提供顧客哪些不同的服務和行銷方式。

她認為,「閱讀EMBA是一種長期的知識累積,可以打開一個人的觀念和格局,讓人有不同的視野和不同層次的思考。」這也是她多年來閱讀EMBA雜誌的深刻體會。

【許美麗的EMBA檔案】
閱讀EMBA歷史:十一年
運用EMBA方式:
‧透過筆記摘錄重點,反覆思考
‧將觀念轉化後,與部屬一起討論

@Source from:EMBA雜誌第282期(2010年2月出版)

詹偉雄:憂鬱創業家@Thinking

【聯合報╱詹偉雄】2010.01.18

台灣的年輕創業家喜歡開咖啡館、複合式餐廳、民宿,以及各式各樣的小店,它們像一顆顆小珍珠,為城市點亮了風情,我的台商朋友說:這樣的小店、這樣的閒散 幽情,北京就是找不著一家。但也大有人對它們不以為然,郭台銘就說這些年輕人「島國思維」,以開咖啡店為滿足,不可思議。

20到35歲 憂鬱的世代

和上兩代比較起來,廿到卅五歲這一代可說是「憂鬱的世代」,他們從小在自由、寬裕的空氣中長大,早早明白「自己做決定」的重要性,問題是台灣的教育系統並 沒有跟著時代改變,它的專長仍是「打造產業預備軍」、「研發考試技術」,對大學畢業生來說,這集體化的學校教育與個體化社會標舉的世界觀間之落差,便正好 催生了「憂鬱」這種世代特徵。

「憂鬱」是一種進退維谷的心靈狀態,有憂鬱感受的人清楚知道「不要什麼」,卻不清楚「要什麼」。過往,父母那一代認命地接受社會所派任的「角色」,全力以 赴,即便中年或有那麼一絲迷惘,但社會給予其角色完成的評價與肯認,終使得他們仍能穩定自信地書寫自己的生命故事;這世代的年輕人則不同,社會已經擺明了 「你應該成為你自己———那個獨一無二又特別的人」,問題是「那個特別的『自我』是什麼?」而「我們又如何感受到『自我』的召喚」,如果「『自我』遲遲不 現身,那該怎麼辦?」

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許多研究都指出,從來都沒有「原初自我」(authentic self)這種東西,「自我」是在一次次的遭遇中、事件中,靠著自身與人們、社會、際遇的互動而逐步形成的,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社會把青春期的高中教育視為 一系列「事件化自我」的過程,學校應創造出各種遭遇,幫助學生穿進事件,於事件中洗禮並建構起一片片的「自我」,而我們都明白,台灣的高中和大學都很少作 這些事情(實踐大學建築系是少見例外)。

「我追尋」創業家

從某個角度看來,咖啡館和小店因而是一種中介性的「救贖」,它們多半是「憂鬱者」所創,也大部分由「憂鬱者」消費所支持,他們在此等待著「事件」的出現, 期待某一時刻裡「自我」得以湧現,在那一刻,你清楚地想做某一件事,而且感受到那一件事對整個生命的意義(馬克思、Steve Jobs與魏德聖都在某個青年轉折點上,知道了「那件事」)。

咖啡館和小店的風行是合理的,它們規模小、門檻低、技術風險不高,川流著各種可能改變命運的社會關係,最重要的是:經營者擁有高度自主性,大企業中泯滅自 我的生活恰好是他們「不要的」,他們渴求的,是一種蘇格拉底所說的「被檢驗過之人生」(an examined life)。

以「自我的追尋」為根基的創業家,即將成為台灣下一波經濟成長的主力,對於他們而言,「想成為什麼」(to be someone)的身分焦慮遠大於金錢利益,你可能想不到,這種由「認同」所產生的特別創造力,正是蘋果、任天堂、維京航空、Google和Pixar的 魅力來源,它們的老闆都「島國」過、也憂鬱過……。

(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source from: 聯合新聞網

黎智英/五十九歲的覺悟@People

文章來源:商周出版 | 2010/01/13
文/黎智英

我認為,只要做事夠拚命,成功是不難的。事業有成雖然不難,然而想在做事拚命與做人得宜之間拿捏平衡卻是非常困難的。倘若成功的代價是犧牲家庭溫暖、夫妻感情和兒女親情,你還會拚搏嗎?

有些人為了追求成功,不顧一切的拚命工作,忽略了家庭和兒女,把這視為理所當然。心無旁騖地專注投入工作是對的,可是不少人卻往往將家庭視為公司的一部分,跟老婆分工合作,她管內我管外。總之給夠家用,便履行了做丈夫的責任;若能為家人提供好的生活條件,便是個好丈夫。

這些為了工作將親子關係視為上司與下屬一般的人,只會對子女下命令,不會溝通;親子之間,在物質的賞罰之外,完全沒有精神的鼓勵和情感的撫慰。夫妻感情、 兒女親情通通變成了利益交換、市場買賣,這又還成個家嗎?事業成功並非生命的一切,可是不少人為了事業的成功卻付出了一切。

如今市場全球化,給世界帶來了空前的物質繁榮,讓億萬窮人翻身,但也加劇了競爭。今日再也沒有一個安穩、平靜的工作環境,也沒有什麼中庸之道。只有 fast track和slow track之別,只有在fast track上的人才有較好的薪酬待遇、較多的機會。可是要走上fast track,卻往往要作出很大的犧牲。

《財星》雜誌(FORTUNE)曾有則關於多明尼克‧歐爾(Dominic Orr)先生的封面故事。歐爾先生是在香港長大的澳門人,他在矽谷大有來頭,事業非常成功。可能是從歐爾先生身上我彷彿看見了自己從前的影子,也可能是家 庭對我來說真是太重要了,因此歐爾先生為了工作一步一步地毀掉婚姻、家庭的過程,令我觸目驚心,感同身受。

歐爾先生是個工作狂。他一天只睡四個小時,工作十八至二十個小時。有時回家早了,也只顧著回覆電郵,用電話談業務或者招募新人。工作讓他神情緊繃,脾氣變壞。他不跟家人交談,碰面也不多望一眼。跟家人只有爭吵衝突,覺得他們是工作的絆腳石,對他們大聲吆喝。

就算是星期六或星期日從外地洽公回來,一下飛機,他也直奔公司開會,不回家與家人團聚。一般人有了孩子,通常都會稍為放慢腳步,陪陪孩子,享受一下家庭生 活。歐爾先生的眼中則還是只有工作。當他在惠普電腦公司(Hewlett-Packard)工作時,女兒在香港出生。太太分娩後的第二天,他便丟下初生的 嬰兒,和身體、心靈同樣脆弱、極需丈夫陪伴愛惜的老婆,飛往加州與公司總裁見面(時至今日,提起這件事,他的前妻依然非常怨忿)。
翌年,他母親去世,第二天他便飛到外地參加營業會議;為了等他,他母親的葬禮要延遲三天。當時他完全不覺得這些做法有什麼不妥,男人就是要以事業為重嘛。

歐爾先生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做生意的,自小便習慣了祖父和父親整天在外工作,家裡只有女人和傭人。這種男主外、女主內的倫理價值觀長大下的他,認為男人結 婚、有孩子,丟下家庭專注於工作是天經地義的事。後來,他父親罹患癌症去世,家道隨而中落,意識上(或潛意識上)他想重振家聲。因此對他來說,拚命工作不 僅是為了事業有成,更是他的天職了。
歐爾先生的事業無疑有成。離開惠普後,他擔任過幾間新創的高科技公司總裁,賣了公司給加拿大的北方通訊,更讓他賺了好幾億美元。事業和財富都有了,家庭卻 破碎不堪。為了兒子的學業成績和電話費用,父子倆大吵一架,完全沒有溝通。女兒看到父親和哥哥爭吵便躲起來,不敢跟父親見面。太太和他貌已不合,神則更 遠。直到她知道他有了外遇,關係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有一晚,他罕見地回家吃飯,碰巧兒子跟女友鬧分手,在電話上糾纏不下,一家人都等著兒子開飯,他怒不可抑,大聲叱責兒子,威脅要拿走他的電腦。深受與女友分手折磨之苦,再受到一向冷漠的父親叱喝和威脅,兒子又怎能不怒火中燒?當下他立刻想報復,想要毀滅他心愛的東西。

於是,晚上趁家人都熟睡了,兒子拿起壁爐上的火鉗和滑板走進車庫,用火鉗砸打父親的愛車日產Infiniti,連門柄也打掉了。再拿起滑板,用鋼輪對準車的每一塊鐵板,用力撞擊,非得造成最嚴重的損壞不可。

第二天,天未亮歐爾先生便開車趕赴一個早餐約會。他全神貫注在工作上,絲毫沒覺察車身的損壞。一個小時之後,早餐會結束,他才見到愛車千瘡百孔。那一刻他 驚愕得暈眩,眼前看見的不是千瘡百孔的坐駕,而是千瘡百孔的家。他覺悟到,為了事業,他在fast track上失控了開overdrive,全神貫注往工作中去,心甘情願地犧牲了家庭。眼前這輛破車是這個選擇的後果,他知道要彌補全家人。

可是,覺悟來得太遲了。那時太太已決定離開他,搬出去的時候,她狠下心將一雙兒女留下,因為她知道,帶走一對子女,他們將從此失去父親;不帶走子女,那麼 他們還偶然有機會見到父親。她寧願住得近一點,每天下午回來照顧兒女,給他們煮晚餐,然後帶著滿臉淚水開車離開。家是破碎了,大家仍拚命地維繫親情。

人之初性本善。覺悟了的歐爾先生決定走出只有工作、沒有生活、暗無天日的窄巷,尋找人生的光芒。他辭掉了工作,學習園藝和廚藝,煮飯給兒女吃,開始學習照顧家庭。兒子學業出了問題,他跟兒子一起到日本學習日文三個月。他說這段日子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歐爾先生一直要做個完美的人。不過,他心目中的好僅是做個好上司、好同事。見到破車的當下他才明瞭,一切是從家庭的溫暖開始,只有在家人愛的烘焙下,才會 對別人有憐憫之心,才會有愛。當不成妻子的好丈夫,又豈會在公司當個好同事?當不成兒女的好父親,又豈會是下屬的好上司?愛心是從家裡培養出來的。

歐爾先生後來返回工作。他還是像過去一樣的拚命,但心裡多了家庭和兒女,這種牽掛令他在百忙之中還跟兒女維持親密的關係。牽掛之情自然使他非擠出時間來關心兒女,分享兒女的快樂和痛苦。這點關心讓他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不少人把「工作之餘要負起社會責任」掛在嘴邊,卻沒有多少人會說在工作之餘,要關心、愛護妻子和兒女,負起對家庭的責任。家庭尚未照顧好,便想慷慨、偉大無私到要拯救整個社會,這樣的人是不是太無情和虛偽了嗎?

家庭破碎,卻攬著事業成功的光環而自豪,這樣的成就不是太空虛了嗎?我們努力工作,為的不外乎生活快樂。沒有家庭溫暖、夫婦感情和兒女親情,這樣的人又會快樂嗎?真正成功的人,都能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取到一個美好的平衡點。

PS:收筆之際,我剛好五十九歲。Alleluia!

@文章來源:《創新求存》,商周出版

靈感不生苔〉-創新制勝 設計產業最需腦力激盪@Thinking

2010-01-25 工商時報 【李玉明】

 在一片櫛比鱗次的水泥森林中,在充滿冰冷生硬的科技氛圍裡,一棟曾經榮獲「亞洲十大影響力設計」大獎,入圍「全球五大辦公空間」、「全球五大教育空間」等建築室內設計大獎的「學學」大樓,無疑成為「內科」的新地標,同時帶來一種精緻、創新的生活態度。

 10幾年的蹉跎空轉,不能再等

 為了不讓文創人才流失,更不願台灣未來發展成富者恆富、貧者恆貧的階級複製社會,徐莉玲與夫婿林伯實因此成立「學學文創志業&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期 盼能協助更多弱勢族群,免費體驗創意的工作。徐莉玲這一位曾經叱咤百貨業的商場女強人,現在不僅是9歲男童的母親,更是「學學文創志業」的「母親」。在嫁 做人婦、退出職場13年後,她的復出,不是做大事業而是做大志業。

 原本想等到孩子上小學後才走出家庭的她,為何不顧一切地提前走入職場?徐莉玲憂心地表示:「一是當時台北松山菸廠要規劃一個文化園區,這個鄰近國父紀念 館的地理位置,讓我覺得揹負了國父革命後的文化復興之責,很有挑戰性;二是有感於周遭時尚&藝文的友人紛紛離台登陸,自創品牌的設計師大幅降低, 以及生活環境的惡化,10幾年的蹉跎空轉,真的不能再等!」

 雖然媒體喜歡以41歲為徐莉玲生涯的分水嶺,之前是百貨商場的生意人,如今卻成為美感體驗的教育人。她卻說;「我從來不覺得有何差別,即便是在百貨業, 我也是以辦教育的角色經營公司,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學習』這件事。」「不同的是,以前只是協助廠商,提供消費者時尚,而今則更可以加入『觀念的影響』,範 圍更寬廣,擴大到各行各業,由企業影響到中央及各縣市政府的政策,推動『文創產業打造品牌』的觀念革命。」

 談到台灣設計產業的今昔差別,文大美術系畢業、美國史丹福商學研究所碩士、開過服裝設計工作室、曾任百貨公司總經理、培育過國內廠商自創品牌的徐莉玲,有很深的體認與觀察。

 「原本多淪為代工工具,甚至是抄襲工具的設計師,這些年,開始有所自覺;加上大陸所得提高,市場大增,與過去參展、拿小額訂單的景況,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股浪潮下,設計師紛紛開始思考未來自創品牌,或考慮跨界與企業合作雙品牌。」而當電腦加入設計市場之後,我們更可以看見「需要大量經費才能進行的品牌 實體連鎖店面,如今都可藉著電腦與網路,大大地降低行銷成本,創業之路變得簡單許多。」

 將「文化創意產業」定義為「生活的新提案產業」,徐莉玲認為「文化即生活」。舉凡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教育、宗教、哲學、藝術……皆是生活全貌的一環,「當任何一個元素變成創意,創意就產生出新提案。」

 這就好比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山本耀司等將傳統的「和服」加以改良,一躍登上世界舞台,從此讓日本民眾不再崇洋,進而從其他「民藝」找到設計靈感,重新詮釋東方風味。所以當文創的元素加入設計產業後,不僅民族自尊心得以提升,更可讓國力大增。

 多元文創發展,締造附加價值

 在走過大家不知文創為何物的艱辛歲月,公部門質疑為何要出來做政府該做的事,媒體冷眼看待「學學文創志業」如何可以靠招生存活,甚至有官員說:「你把文 創講得太偉大了!」……這些都沒能擊倒徐莉玲,因為她深知,在歐美被視為「火車頭」的文創產業,在台灣已奄奄一息,體質極為「虛弱」,再不扶它一把,火苗 恐將熄滅。

 於是她在16種文創產業中尋找實務師資,推動跨界學習、跨界合作、經紀代理藝術家、設計師,負責行銷、推廣,讓他們安心創作;研究文化色彩,最近在文建 會的補助下,「生活色彩美學展」在學學文化色彩研習室開展,使參觀者親手操作互動觸控的電腦配色軟體、體驗不同的文化色彩靈感帶來的色彩組合搭配,啟發生 活美學新思維;學學6樓在新的年度裏將成立文創產業聚落,提供免房租並投資年輕設計師創業……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才,將學學由「文創跨界學習」,發展到 「藝術展覽經紀」、「文化色彩研究」、「綠色時尚育成」、「品牌創意顧問」到「文創事業投資」……多元地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田地裡播種、插秧。

 展望未來,徐莉玲期盼透過剛出爐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案」、與未來的「產業創新條例」,讓大眾更加了解「文創產業」是一個「火車頭產業」可以協助各行 各業,農、工、商的廠商品牌加值,由代工轉自創,改變經營模式,做自己品牌的工業與服務業,結合政府與民間之力,推動「美感能創造附加價值」,當這一天到 來時,台灣才能翻轉。(本文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Source from: 工商時報 via 中時電子報

韓良露:城市是我們的時光旅社@Culture

聯合報╱韓良露

周末下午到關渡山上看了越界舞團和黎煥雄導演合作的舞蹈劇場「時光旅社」,看到了許久不曾上台跳舞的吳素君的演出,當她緩緩地從樓梯上跳著舞下來時,突然有種在她身上看到了時光的感覺。

我從卅年前第一次在國父紀念館看她在雲門舞集裡跳白蛇起,都一直視她為優秀的舞者,卻在這一回看到了一個人在跳舞,而不只是舞者在跳舞,這一點讓我深為感動。

老菜走味了 時光味道不滅

舞台上是虛擬的萬華區一座老旅社,舞台下整個台北是我們的時光旅社,我們都是這座城市的房客,我們用我們的靈魂當成check in的信用卡,但我們退房時,卻帶不走我們的靈魂。

周末晚上帶父親去近幾年好久不曾去過的西門町的老福州菜館,這家開了六十年的老飯館,在我的飲食記憶中也已存在了四十多年了,從六、七歲開始,是每個月都 至少會和父母去外食的地方,這家以標榜正宗閩菜的餐廳,和另兩家賣淮揚菜和平津菜的餐廳一直是我的時光旅社中記憶最深的地方。

但直到這個周末晚上,當父親提到:「這是你母親最喜歡的餐廳,我只喜歡這裡的蚵仔豆腐羹,只是現在味道已經不對了。」我才解決了多年放在心中卻一直沒找答 案的疑惑,原來我一直知道的並不喜歡吃閩菜的父親,果然也不例外地並未特別欣賞這家福州菜館,當年我們常來,原來是媽媽的原因,在我的記憶中,飲食一直是 由父親主導的這件事,其實是有誤差的。

已經逝世快七年的母親,她的靈魂並未從這座城市退房,我和父親吃著真的是有點走味的福州老菜,卻依然吃得到昔日時光的味道。在台北這座時光旅社中,母親的肉體雖然從餐桌上缺席了,她的靈魂卻仍然陪伴著我們。

我們每個人都是城市時光旅社的旅客,剛住進來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都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要退房,都會以為旅社是自己擁有的,可以天長地久住下去的地方,即使偶而退房去別的城市住住,也都還是以為隨時可以回到自己的時光旅社。

然後,在這一座你當成家的時光旅社中,有不少人以不同的方式離開,但許多人你會以為他們只是住到不同的房間,你只是在旅社通道上碰不到他們而已,你會有一種幻覺,這座旅社是奇幻的空間,用奇異的方式收藏著不同的旅客,而其中記憶是最大的旅社空間,所有人都不曾離開。

記憶最深處 靈魂不會退房

母親從時光旅社通道上消失後的這幾年,我反而常常在記憶的街道上遇見她,也許是走過博愛路,在消失的孔雀行前看到昔日的她帶著昔日的我買童裝的影像;這些 年,我也開始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從旅社的某一個房間消失的事,但當我站在充滿童年記憶的中山堂廣場前,我卻知道我只會消失而不會真的離去,只要我們還記得 彼此,我們的靈魂將永遠在這座時光旅社中。

@Source from: 【2010/01/31 聯合報】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