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劃時間長達近50年的北京國家大劇院,日前終於落成並展開試演,儘管北京人對這座外觀像是一顆大金蛋的建築褒貶不一,但北京大劇院內含歌劇院、音樂廳與戲劇場三大表演場地新華社、中國奧委會網站、中新社
籌劃時間長達近50年的北京國家大劇院,日前終於落成並展開試演,儘管北京人對這座外觀像是一顆大金蛋的建築褒貶不一,但北京大劇院內含歌劇院、音樂廳與戲劇場三大表演場地,加上最新的硬體表演設備,未來將成為全球一流表演劇碼爭相登台的目標,台灣的藝術團體也可望擠上年底正式開演時的表演團體之一。
北京大劇院座落在北京長安大街上,就在北京中軸線、故宮建築群與人民大會堂的西側。大陸興建國家大劇院的構想,始於1958年當時擔任大陸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周恩來當時批示,大劇院的地點「以在人民大會堂以西為好」,但提出時正值大陸經濟窘困,興建方案一直未能實施。
1997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建設國家大劇院,隔年大陸開始向國際徵求大劇院的設計方案,經過兩輪競賽、三次修改後,1999年決定採用建築師安德魯的方案。安德魯是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的設計人,上海浦東機場一期航廈也是他的作品。
北京大劇院自2001年底正式動工,土木建設在2003年底就完工,但內部硬體建設與裝修耗時,直到今年9月才正式啟用並舉辦試演。北京民眾對大劇院的外觀褒貶不一,喜歡者認為該建築打破中國建築方正印象;討厭大劇院的人則幫劇院取了「巨蛋」或「大墳包」的封號。
大劇院占地面積近12萬平方公尺,約相當於整個中正紀念堂(現改名叫做台灣民主紀念館)園區的一半,劇院總建築面積21.75萬平方公尺,超越了美國的甘迺迪藝術中心、林肯藝術中心、雪梨歌劇院和上海歌劇院。
北京大劇院的外觀由2萬多塊鈦金屬板和1,000多塊超白透明玻璃組成,若從故宮城外的景山向大劇院望去,故宮層層相疊的傳統中國式建築旁,出現如此新穎的建築,確實顛覆了外界對老北京建築的印象。
北京大劇院也寫下多項北京第一的建築記錄,包括劇院高度46公尺,相當於20層樓高,但建築卻又向下挖了32公尺,相當於十層樓的深度,這是北京目前建築地下深度最深的記錄。劇院外殼由鈦合金與玻璃兩種材質接合,圖案象徵正在緩慢上升的舞台帷幕。
劇院內部的主色調採用具中國意象的紅色,但劇院室內設計師博尼大膽的使用20種不同的紅色,詮釋新舊中國的接合。博尼接受北京晨報訪問時指出,他使用中國傳統漆器的流光溢彩,作為跳動的五線譜,點綴在劇院的金屬殼內。
劇院入口並不高,取自於故宮外牆的暗紅色,塗在簡單樸實的材料上,牆壁上雕刻著高低起伏的不規則線條,勾勒出光影的律動。
博尼說:「這是盛典的氣質。」從入口開始,就能發現和改變的概念,貫穿整個內部空間設計。
穿過劇院的水下廊道,站在觀眾廳內稍加留心就會發現,環繞音樂廳和戲劇場的紅色光漆帶,會隨著自然光而變化。紅色裝飾向著劇院木製屋頂逐漸模糊,最終融入建築內部空間的盡頭。
北京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表示,年底前北京大劇院開幕季表演,會以中國本土藝術劇碼為主,大劇院完整全年演出季,將從明年9月開始。
陳佐湟指出,目前節目已排到2009年底,顯示全球藝術團體都希望搶先登上北京大劇院的舞台。未來大劇院每年預計將有500多場演出,包括歌劇、交響樂、戲劇、民樂、室內樂等。
台灣藝術團體也有機會趕上年底北京大劇院開幕的表演團體之一,北京大劇院副院長鄧一江日前表示,劇院試辦演出期間雖然沒有邀請台灣的表演團體,但目前已在聯繫台灣的表演團體,參加年底劇院的開幕季演出。
對於外界關注的票價問題,北京大劇院官方已經多次表達,會兼顧一般民眾的消費能力。據了解,大陸官方已經承諾會補助北京大劇院開幕前三年內,八成的營運支出,預測票價應該不會太過高昂。
@2007/09/30 經濟日報/王茂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