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008

Design@琉璃創意蛻變 繽紛到澄澈

「框景」是中國園林建築中常運用的設計,猶如以門窗為風景畫框,把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觀包含其中。Liuli Living借用「框景」的概念,把牡丹妝點入畫,將裝飾與功能融為一體,金屬方框是一層抽屜,由切割的金屬把手構成。琉璃工房

當色彩全部抽去,琉璃會剩下什麼顏色?當繁華完全落盡,人生還留下什麼相貌?正在台北展出的「澄明之悟—楊惠姍現代琉璃藝術展」,呈現楊惠姍與琉璃工房團隊20年來不同階段的成果,透過創作不斷挑戰自我,充滿對生命的感悟。

走進SOGO百貨公司「澄明之悟」的展場,一朵朵盛開的透明無色巨型花卉,有的是牡丹,有的是荷花,栩栩如生的綻放花瓣以易碎的玻璃材質做成,透露出一種顏色盡落後的透明澄澈,巨大的尺寸與細膩的造型,不只吸引目光,更震撼人心。



楊惠姍藝術展,朵朵盛開無色花卉,透露出顏色盡落後的感悟,吸引目光震撼人心。



楊惠姍曾經是知名的女明星,1987年起投身琉璃藝術創作,苦心學習研究琉璃脫蠟鑄造法,20年來楊惠姍帶領琉璃工房創作團隊建立技術,藝術家與品牌的結合,使琉璃工房成為華人文化創意產業的知名品牌之一。

走過20年的琉璃工房,不只持續從事藝術品的創作,也將琉璃藝術產業化,例如成立透明思考(TMSK)餐廳及Liuli Living居家品牌,推動琉璃藝術與生活美學的結合。

為了展現琉璃工房20年來具階段性意義的創作,這次展覽有許多前所未見的作品,除了楊惠姍最新創作「澄明之悟」系列外,還展出「花好月圓」系列、「無相無無相」系列、千手千眼觀音及Liuli Living系列家具及飲食器皿。

「花的創作,其實是我展現生命的方式。」楊惠珊表示,她選擇以易碎的琉璃材質來表現生命,正是呼應生命的無常。佛法所說的人生七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及求不得,都在提醒人們生命的多變化與無法掌握。而一切的苦都是因為無常的存在,所以更應該去體會「空」與「無」的概念,並且對生命的苦產生更慈悲深切的觀照。

楊惠姍不同階段的花創作,展現的是她對生命的體悟歷程。例如她在第一階段創作的「花好月圓」系列中,賦予每一件作品明媚色彩,洋溢豐富的生命力,表現出世人喜愛與追求的美滿幸福。

到了第二階段的「澄明之悟」系列,她則把所有的色彩全部抽出,從繁花似錦到剎那透明,留給每一件作品澄澈透明的原本樣貌。對楊惠姍來說,「澄明之悟」系列巨大的花朵以透明澄澈的型態展現,正是她思考生命及創作歷程的另一個階段。

「無相無無相」系列作品,也不容錯過。楊惠姍在此系列作品中,以各式技法在靜定的佛像周圍空間,形成流態或氣泡,讓原本靜止的作品,展現了呼吸般的生命力與流動感,也揭示了「諸法無常」的變幻莫測。讓人對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著更深層體會。



蘊含禪意與對生命體會的作品,彰顯出個人創作語言,也看見東方文化的深刻影響。



琉璃工房指出,楊惠姍蘊含禪意與對生命體會的作品,已在歐美獲得矚目。2007年「澄明之悟」在紐約Leo Kaplan藝廊第一次展出時,這個造型為一朵盛開的透明無色巨型牡丹的作品,吸引了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館長歐諾(Tina Oldknow),立刻以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的名義收藏。西方琉璃藝術界人士並認為,楊惠姍的作品建立了屬於她的創作語言,也看見東方文化在她身上的深刻影響。

琉璃工房今年起並推出「Liuli Living」這個新 系列,為東方文化創意與產業的結合更跨一步。

琉璃工房指出,Liuli Living有些商品原本就在「透明思考」餐廳使用,因為琉璃工房對生活美學的整體思考,從2001 年起就開始將酒杯、陶瓷等材質的飲食器皿與琉璃結合,今年起飲食器皿及家具等全部納入Liuli Living這個新品牌。

琉璃工房指出,相較於「澄明之悟」把色彩抽出,首度在台灣亮相的Liuli Living的產品則充滿綠、紅、金等鮮活明亮色彩,並以中國園林建築中常用的「框景」設計手法,將一朵朵盛開的金色富貴牡丹,框在如鏡的鋼琴烤漆般的原木料上,成為兼具觀賞與實用功能的現代家具。

@Source: 2008/01/12 經濟日報 文/鄭秋霜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