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2007

Fashion @ 復古+普普 春夏時尚經典



復古風彷彿成了時尚圈的全民運動,更是設計師點石成金的大賣點。這波後勢看俏的經典風潮中,除了一片呼應60年代太空科技的金和銀色調之外,視覺強烈的幾何色塊構圖挾著「普普風」更是躍上時尚天橋,成為今年春夏最搶眼的經典。

圖為以擅長針織的德系女裝S.T John招牌之作,垂墜度夠、彈性特佳,又不易縐的特性,使得這件亮麗的小洋裝充滿古典的行動力。

5.27.2007

Innovative @ Sony電子紙 亮相

Sony發表最新研發的電子紙顯示器,大小2.5吋,厚度僅0.3 毫米,不但可以彎曲,還能清楚顯示影片。這種顯示器結合薄膜電晶體(TFT)與有機電激發光(OEL)兩種顯示技術,未來可望應用於電視、行動電話或其他裝置。美聯社

繼樂金飛利浦(LPL)與富士通之後,日本消費電子大廠Sony也發表最新研發的電子紙技術,以競逐新一代顯示科技的盟主地位。另外,由於國際投資人看好Sony前景,促使上半年外資對Sony持股比率創下歷史新高。

Sony網站25日出現一段影片,公布新研發的電子紙顯示器,大小只有2.5吋,厚度僅0.3毫米,不但可以彎曲,還能清楚顯示彩色影片與各種圖像。Sony本周將在加州長堤舉行的國際資訊顯示協會(SID)學術研討會上,公開展示這項研發成果。

Sony的新顯示器結合薄膜電晶體(TFT)與有機電激發光(OEL)兩種顯示技術。TFT是製造彈性顯示器的必備技術。OEL又稱為發光二極體(OLED),但目前用途不像液晶與電漿面板顯示技術那麼普遍。

儘管平面電視愈做愈薄,但薄到可以用手彎曲的顯示器,堪稱是科技上的一大突破。

Sony表示,這項技術應用於市場化商品的計畫仍未定案。發言人木津川說:「未來這種顯示器可以包在燈桿或人的手腕上,甚至當成衣服穿在身上,或許還能像壁紙一樣貼起來。」

LPL與精工愛普生等其他業者同樣投入研發所謂的電子紙技術,但Sony表示運用OEL技術的顯示器色彩較佳,更適合用於播放影片。

Sony社長中缽良治曾表示,像薄膜一般的顯示器是公司努力研發的主要技術,可以推升Sony的科技大廠地位。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25日報導,由於美國與歐洲投資人看好Sony未來表現,因此大量買進Sony股票,使得外資持股比例到今年3月底止,大幅攀升至52%的歷史新高。

@2007/05/26 經濟日報 /編譯劉煥彥

Fashion @ 美妝品 用藝術包裝


圖/資生堂提供

來自日本的美妝品牌「植村秀」(Shu Uemura),2004年起展現美妝與藝術相互輝映的合作關係,每年與藝術家合作,為旗下產品打造限量版的外觀,並將銷售所得的部分扶助藝文團體,落實藝術深入生活的精神。

2003年,品牌創辦人植村秀因欣賞日本女畫家山口藍具現代感又能呈現日本傳統浮世繪風格的畫風,首度於洛杉磯為山口藍舉辦個展,造就兩人合作的契機,於2004年以「Shu by Ai」為名,替植村秀的潔顏油打造新外觀;同年推出扶植兒童藝術計畫,捐贈部分限量版產品收入給「如果兒童劇團」,以提升兒童藝術。

2005年再次與山口藍合作,以植村家庭院景觀為原始概念,再度為潔顏油設計「四季」主題的新瓶身,並再次贊助部分收入與如果兒童劇團,進一步推動兒童藝術的紮根計畫。

2006年植村秀推出「Shu Project by J. T.」系列,與紐約藝術家John Tremblay合作,創造出「1960年代」、「歡騰」、「未來」、「流動」等作品;同年並邀請十位小朋友彩繪瓶身,將義賣所得捐贈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推動幼兒藝術。

連續三年與兩位藝術家的合作,植村秀的「玩味視覺」系列,讓更多人在生活中玩味現代藝術,體現「藝術的樂趣」。

1979年台灣資生堂與全球資生堂,同步採用SHISEIDO特聘的形象藝術大師盧丹詩所設計的形象,是企業形象邁向國際化的第一步。緊接著在中日合資簽約後,1986年SHSEIDO於台灣的第一座形象專櫃在台中的百貨公司設立,隔年,全台的SHISEIDO百貨專櫃全面導入形象專櫃。

台灣資生堂自許為創造美麗生活文化的企業體,1998年至1999年,台灣資生堂將觸角擴展至國際藝術文化活動的參與,2004年的台北雙年展:「在乎現實嗎?」及2006台北雙年展:「限制級瑜珈」,都可以看見台灣資生堂企業在台灣對於藝術的推動與支持。

@2007/05/26 經濟日報

5.26.2007

Design @ 故宮、ALESSI 催生清宮生活精品

圖/故宮博物院提供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義大利生活精品設計品牌ALESSI,合作推出的「The Chin Family--清宮系列」生活精品,日前在故宮舉辦全球首賣,此系列產品將在故宮博物院禮品部及全球5,000餘個AlESSI經銷點逐步上市,世界各地消費者將可親身體驗故宮生活美學的現代詮釋。

故宮近年來以「Old is New」為核心精神,創造文化創意產業新價值,與國內外設計師合作的系列活動中,尤其以與ALESSI的品牌合作廣受國際矚目,不只體現Old is New精神,也是東方遇到西方的交會。

故宮與ALESSI自2005年共同發表「東西品牌結合,共創文化新契機」品牌合作記者會,並簽訂合作意向書後,經過一年多的台北、米蘭兩地不間斷地溝通與對話,將深厚的中華文物典藏,化身為當代生活美學產品。

「The Chin Family」是ALESSI公司首席設計師史帝芬諾‧吉歐凡諾尼(Stefano Giovannoni)所設計的一系列「清宮家族」家用精品,其創作靈感來自於他參觀故宮時,所見的一幅清代乾隆皇帝年輕時的畫像。

吉歐凡諾尼以此幅典藏作品為發想,創造出故宮吉祥物「Mr.Chin--清先生」,並衍生設計出一系列椒鹽罐、蛋杯、香料研磨罐、計時器等趣味橫生的生活精品;未來吉歐凡諾尼將繼續以故宮院藏文物為元素,設計另一系列產品。

吉歐凡諾尼指出,故宮博物院與ALESSI,在工藝與藝術創作的世界中,是兩個不斷追求極致與卓越的機構,這次難得的合作,是古今人類文明交會最佳的見證。

「我很榮幸能夠創作Mr.Chin作為故宮的新吉祥物,並設計出ALESSI產品家族中,一個有助連結於不同文化的系列。」吉歐凡諾尼表示,希望這能讓彼此更靠近。

1954年出生於佛羅倫斯的吉歐凡諾尼,兼具工業設計師、建築設計師與室內設計師等多重身分,其作品具幽默、拙稚風格,大受正統派卡通的影響。他曾於2000年贏得「Super & Popular」最佳設計師頭銜,其經典設計包括「魔術兔牙籤架」、「兔子紙巾架」、及「小木偶面具漏斗」等。

創立於1921年的ALESSI,是知名家用品設計製造商,以「義大利設計的工廠」聞名全球,他們深信一切物品外型再渺小,都是創意和科技的偉大結晶。此次與故宮的商品合作,是ALESSI首度與單一博物館的合作。

@2007/05/26 經濟日報 /鄭秋霜

5.20.2007

Arch @ 美東四所建築名校之ㄧ,Yale SOA

Yale SO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耶魯大學 建築學院

耶魯大學位於New Haven,Connecticut,介於紐約與波士頓中間,是一個小而安靜的大學城。耶魯大學藝術學院於1869年成立時為全美首間藝術學院,並於1916年成立建築系。系館是著名且備受爭議的Yale Art and Architecture Building,由Paul Rudolph設計並於1963年落成,在7層樓的高度內設計了多達36個不同水平高度的階差。1969年系館發生大火後進行大改建 (傳言是位不爽的學生縱火的,但始終沒被證實),但預計今年將重新整修並恢復當年的原始設計。


↗ Yale A+A Building


相較於其他學校,Yale SOA 提供的學位沒有那麼廣泛,僅有M.Arch I (三年)、M.Arch II(兩年)、及M.E.D. (Master of Environmental Design,兩年)三種主要學位。換言之Yale SOA雖然將全力集中於建築師的訓練及養成,但都市設計相關議題及訓練已然整合於建築課程之內。

目前系主任為老牌建築師Robert A.M. Stern,師資陣容也非常強大,包含今年開始擔任專任教師的數位建築設計先驅Peter Eisenman,design studio方面則有Zaha Hadid、Greg Lynn、Frank Gehry、Demetri Porphyrios、Ali Rahim等名師帶領。再加上耶魯本身學生數量收的很少(註一),因此學校資源是非常集中的,師生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密切;系主任Robert Stern可以當場叫出每一位學生的全名,可見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繁程度。

Yale是個非常注重實做的學校,studio空間裡堆了滿坑滿谷的實體模型,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及合作向心力非常高,如年度系刊Perspecta及季刊Constructs均由學生負責編輯。系館內的評圖空間暱稱Pits,位於各Studio樓層空間中央的降低區塊,便於全校學生參與評圖與討論,為整個Yale建築教育的核心場所。將設計融入社區與居民生活也是該系目標之一,每年都會跟附近當地居民舉辦一個design + build studio,跟居民或社區合作設計並親手建造一棟民宅。在學術理論與史論方面也有很扎實的課程,並有著名評論家如Vincent Scully,Leon Krieger加持。

雖然系主任Robert Stern是有名的後現代主義建築師,並且Yale SOA向來以扎實的建築訓練著稱,但並不代表它的建築教育較為傳統保守或落後;數位設計教學方面則由Peter Eisenman及Ali Rahim等擁有數位專長的建築師領軍, Rapid Prototyping 3D Printer、三軸、五軸CNC車床、Laser Cutter等設備應有具全,在數位設計及數位製程方面也不落人後的陣容,確保Yale SOA在傳統與前衛各領域的均衡發展。國際觀方面,則以近年來持續舉辦的德國柏林及中國上海design studio為代表。

Yale校園景觀之美號稱長春藤聯盟之首,除了建築系館A+A Building以外更有兩棟Louis I. Kahn大師的名作比鄰而居,分別為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及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另外有SOM早期經典作品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Eero Saarinen的David S Ingalls Hockey Rink,及Marcel Breuer設計的Becton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Center。

↗ A+A Building 一樓展覽空間,正在展 UN Studio 作品
↗ 工作室與評圖空間
↗ 展覽板

相關網站::耶魯大學 建築學院 Yale SO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撰文/攝影:黃立書/http://forgemind.net

Arch @ 美東四所建築名校之ㄧ,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A+P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A+P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麻省理工學院 建築及城市規劃學院

位於Cambridge 波士頓與哈佛大學為鄰,在理工界頗負盛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院則成立於1865年。SA+P 底下又包含了Architecture、Planning、Real Estate、Visual Studies、及Media Lab五大系所。這樣廣泛的跨領域性質有助於促進各個相關科系之間的交流互動,包含課程之間的學術交流與不同背景學生彼此觀念上的吸收,甚至許多的課程是可以互修的。

↗ MIT走廊空間
MIT 建築系並沒有一個獨立且界定範圍明顯的系館,大部分相關設施、教室、及辦公室集中於所謂的Building 7,其他則散佈於Building 3、5、10等等,空間上經由許許多多的走廊互相連結相通。這樣分散式的結構促成一個現象,就是系上的空間經常會與其他系所的空間相鄰甚至重疊共用,進而達成非正式學術交流的目的。比方說在去工作室的途中會經過材料系所的研究室,進而有機會發現新的材料可以運用,甚至要借重材料系的專業知識及機器設備也將輕而易舉。

MIT在科技、資源、及資金方面皆為世界頂級,跨領域及”硬”科學 (Hard Sciences)方面的支援能力更是無人能比。值得一提的是MIT許多的產學合作計劃案,如長年與北京清華的設計工作營、SIGUS計劃 (Special Interest Group in Urban Settlements)關注第三世界國家的聚落環境發展議題、及Media Lab的多媒體設計與研究路線 (有關Media Lab的詳細資訊請參考2007年3月15日出刊的第40期ppaper)。

MIT建築系自中國建築師及中國首間私人事務所非常建築(Atelier FCJZ)主持人張永和擔任系主任之後便急速於國際間竄紅,一改外界對MIT原有的刻板印象。長年來MIT與美國政府、各大民間企業合作開發研究案不斷,延續了學術各方面的研究及應用上與校外單位合作的優良傳統。有了充足的校外資金與資源,與其他長春藤私立學校相比MIT針對國際學生所開放的獎學金條件也較為優渥。

MIT SA+P所提供的program類別更是廣泛,在此僅將與建築關聯性較大的提出來介紹。以台灣學生而言,大多數人鎖定的會是SMArchS (Maste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 Studies)這個學位,兩年制的學程,跟哥大的MSAAD、MSAUD一樣是只要求托福不要求GRE。其中的特色是學生在申請時便要選擇一個專攻領域,共有五個領域可選:1. Design and Computation, 2.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3.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4. History, Theory, and Criticism, 5. Islamic Architecture。每個領域又各有專攻,比方說Design and Computation 組將專注於如何將CAD/CAM(註一)的最新技術運用於建築設計上,是很偏重於電腦程式語言設計的課程;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則研究建築相關的先進施工法與材料、物理環境之設計策略整合、永續性設計、節能建築、等等建築技術相關研究主題。

SMArchS學位另有一項特色─所有學生必須於畢業前完成一篇碩士研究論文,在這方面與其他學校以設計studio為重心有明顯不同,充分顯出MIT的研究導向性格。針對於此,主任張永和上任後立刻著手加強MIT design studio這方面的師資與品質,朝向研究與設計並重的境界邁進。

特殊校園建築方面有Frank Gehry的Stata Center、Steven Holl的Simmons Hall宿舍、Eero Saarinen的Kresge Auditorium及MIT Chapel、與Alvar Aalto的學生宿舍名作Baker House。

逢甲目前有一位林家樑學長就讀於MIT,今年夏天將於SMArchS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組畢業,同時將繼續轉攻MIT Media Lab Smart Cities Group MSc學位。

(註一)在此將CAD (電腦輔助設計) 之定義延伸至包含scripting,generative design, algorithmic design等等。
↗ MIT 走廊評圖
↗ MIT Media Lab一角
↗ MIT 學生作
↗ Steven Holl 設計 Simmons Hall 宿舍

>>相關網站::麻省理工學院 建築及城市規劃學院 SA+P: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MIT Architecture::::MIT studio 相片::

@撰文/攝影:黃立書/http://forgemind.net

Arch @ 美東四所建築名校之ㄧ,Harvard University GSD

Harvard University GS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哈佛大學 設計學院

哈佛大學成立於1636年為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知名學府,建築學院則是成立於1914年,並於1936年整合Architecture、Landscape Architecture、City Planning 三系(註一)合併成為設計學院且正式命名為GSD。GSD將所有設計相關學系聚集在同一個屋頂下以便促進交流,系館是擁有階梯狀工作室空間的Gund Hall(註二),此建物即東海建築系系館工作室空間的原型,只是尺度放大好幾倍。

附近更有科比意大師設計的Carpenter Center、James Stirling的Arthur M. Sackler Museum、Walter Gropius 設計的Harkness Commons、及Josep Lluis’ Sert 設計的Harvard Science Center等校園建築。

GSD所提供的program除了professional degree的碩士學位M.Arch I (Master in Architecture)、MLA I (Master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MUP (Master in Urban Planning)之外,後學士研究的包含M.Arch II (Master in Architecture)、MLA II (Master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MAUD (Master of Architecture in Urban Design)、MLAUD (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Urban Design)。另外還有研究導向而沒有design studio的課程MDesS (Master in Design Studies)、DDes (Doctor of Design)、PhD (Doctor of Philosophy);其中MDesS與MIT的SMArchS一樣分成四個專攻領域並且以論文為畢業需求:Design and Technology、History and Theory、Urbanization and Housing、Real Estat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大多數建築系畢業生攻讀的MArch II、MLA II、MDesS課程修業年限為一年半,而MAUD及MLAUD則為兩年的課程。設計課方面Studio Option 則是由各個不同課程的學生混修,因此同一個studio裡頭很可能會有建築、都設、及景觀設計的學生存在,大大增強了不同領域之間的接觸與交流。

師資方面GSD是非常廣泛且國際化的,如Rafael Moneo、Peter Rowe、Alex Krieger、Jacques Herzog、Pierre de Meuron等等。Studio Option更是師資陣容強盛,如FOA的Farshid Moussavi、Atelier Bow-Wow的塚本由晴、Preston Scott Cohen、David Adjaye等中至新生代建築師。

GSD非常強調學校的國際性、多樣性 (diversity)、及包容性;這意味著你將有可能在GSD看到傳統的手繪圖面及設計手法,也可能會看到極為先進的數位設計技術,代表學校提供一個平台讓學生去探討自己的興趣所在並全力支援其發展。以M.Arch II的課程結構為例,設計課除外僅有四學分的必修,其餘皆為選修課程,讓學生依照自己興趣去自由選擇並建構學習方向,甚至可以跨學院修HBS、KSG、HLS(註三)的課程,或跨校修MIT建築學院的課程。由此可見學校希望學生為自己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課程,配合強力的師資陣容、國際化的學生族群、及多樣性的領域結合。將近一世紀以來,GSD長久處於設計學術及實務界的領導地位,不論學術或實務界人才輩出,證明此一老牌設計學院實力之堅厚。

逢甲目前為筆者將於今年秋季班入學攻讀哈佛M.Arch II碩士學位。

(註一)哈佛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及City Planning系所皆為全美最早成立的相關系所。
(註二)由澳洲建築師及GSD畢業生John Andrews設計,於1972年落成。
(註三)HB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哈佛商學院,KSG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哈佛公共管理學院,HLS Harvard Law School 哈佛法律學院


↗ Harvard 建築系館 Gund Hall


↗ Gund Hall 一樓
↗ 有名的階梯狀工作室空間
↗ Corbusier 設計的Carpenter Center

>>相關網站::Harvard GSD

::::Harvard GSD studio 相片::

@撰文/攝影:黃立書/http://forgemind.net

Arch @ 美東四所建築名校之ㄧ,Columbia University GSAPP

Columbia University GSAPP
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
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究所

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究所成立於1881年,位於紐約市曼哈頓島上。系館是由建築系及Avery Library 共用的 Avery Hall。哥大所提供的program很廣泛,包括正統的M.Arch(註一),後學士進修的MS.AAD及MS.AUD、MS. Historic Preservation、MS. Urban Planning、MS. Real Estate等等。台灣學生大多數會申請MS.AAD (Masters of Science in Advanced Architectural Design) 及MS.AUD (Masters of Science in Advanced Urban Design) 這兩個學位,其特色為修業年限僅需一年,且申請時只要求托福成績,不需考GRE,因此這兩個學位有來自全球大約55個不同國家為數不少的的國際學生申請。雖然修業年限僅僅一年,但課程方面仍然將三學期的課程濃縮至一年的時間,所以每年六月即開始summer term,在時間上及課程密度上是最高的program。

↗ 哥大校門口
↗ 由建築系及Avery Library 共用的 Avery Hall 大門
↗ Columbia 建築所工作室空間
↗ Columbia 學生作品
↗ Columbia 學生作品




↗ Bernard Tschumi 設計的學生活動中心 Alfred Lerner Hall

哥大擁有紐約市區的地理優勢,在都市相關的研究及發展上佔地利之便,師資方面也因地緣關係而能時常引進年輕的紐約新銳建築師,帶領學生探討新一波的建築思維。系主任Mark Wigley自上任以來便強調哥大希望能培養更全面且具前瞻性的建築師(The Expanded Architect),甚而重新定義建築師的傳統範疇,使其涵蓋到社會、經濟、政治面等等,積極推動建築師這個行業的進化。在哥大任教的老師們包含老牌建築評論家如Kenneth Frampton,中生代建築師如Stephen Holl,新生代建築師如Lise Anne Couture,Hani Rashid ,Greg Lynn等等。哥大向來以強烈的實驗性,前瞻性的建築研究聞名,紮實的3D視覺呈現課程搭配先進的電腦輔助設計,包含 generative components、Java scripting / Maya MEL、algorithmic design、emergent strategies等等。

Avery Hall 空間不大,哥大學生人數又多,MArch、AAD、AUD各招收80人,因此系館裡總是塞滿了人;但這也是哥大最大的優勢,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將於這個高密度的環境共處一年,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學習機會非常頻繁。更不用說紐約市這個最大的建築實驗場,藝文活動,博物館,街頭抗議活動,無時無刻都發生著有趣事情的城市;相信環境是最大導師的人們,這個環境絕對是最適合你的。

值得一提的校園建築則有 Bernard Tschumi 設計的Alfred Lerner Hall學生活動中心。



>>相關網站
::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究所 GSAPP: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及 studio 相片::

@撰文/攝影:黃立書/http://forgemind.net

5.18.2007

東京一座說故事的城市@Lifestyle



捨不得東京的一個原因是這裡充滿著故事,不僅有個人或家庭的故事,還有文學、藝術作品裡講述過的無數物語。

台灣年輕人票選最想居住的理想城市,東京竟名列第一,我身為老東京,一方面感到非常榮幸,另一方面,我好羨慕台灣年輕人,因為他們心目中的東京是那麼美好,而我現實中所居住的東京,卻相當……我不希望破壞他們的夢想,也不願意家醜外揚說故鄉的壞話,可還是……華人說外國的月亮圓,西方人說隔壁的草坪綠,日本人則說「晚上、遠處、雨傘裡」的女人最漂亮。似乎現實總不如想像的美。

二、三十年前,我們年輕時最想居住的理想城市,大體是紐約、倫敦、洛杉磯等,那些城市都是媒體經常介紹、但我們卻很少有機會去,即便去了停留時間也很有限。我們憑空想像:到倫敦Abbey Road,就會看到正在過馬路的披頭四嗎?(怎麼會!)換句話說,我們雖然口頭上說想居住在這些城市,但根本沒有現實基礎,純粹只是想像而已。對當時的我們而言,那些外國城市缺乏現實感的程度,幾乎接近灰姑娘參加的舞會,或小兄妹在森林裡發現的糖果屋。

看不盡的城市面貌

相較之下,對台灣今天的年輕人來說,東京大概是很有現實感的地方了。他們不僅在日劇裡看過東京的台場、原宿、井之頭公園;也在雜誌上看過代官山、六本木、秋葉原的商店,現實生活中,可能也去過很多次了。通過媒體報導引起憧憬,然後經過親身經驗更產生了親切感,腦子裡就自然會有「如果能住一段時間的話多好」這樣的想法。

日本很多地方的年輕人,也出於同樣想法,離開故鄉到東京求學或工作,有人結婚成家定居下來,也有人決定回故鄉。就像台北對台灣中南部人而言,一切現實得要命。

但是對台灣年輕人來說,東京畢竟是外國城市,由於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還有經濟、政治各方面的因素,實際搬過來居住又談何容易。這一方面是令人遺憾的事,同時也是能夠保持美麗幻想的條件。對他們來說,東京就像日式麵包店賣的軟綿綿奶油包,當零食吃很理想,當飯吃就未必適合了。

我在東京出生長大,除了在海外漂流的日子外,基本上都在這兒生活,在我看來,東京最大的問題是:面積太大。從市區內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往往需要一個小時;新開發的郊外住宅區愈來愈遠,很多人上下班,每天都要花掉三小時,這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無法享受東京的優點和魅力。比如說,報紙介紹某家電影院將上映好看的歐洲片,可是對大部分東京居民來說,那裡太遠,下班後去看,時間上絕對不可能。又比如說,六本木最近開了中城(MID TOWN)商業區,對附近工作或居住的人來說,增加了一個活動的好去處,但多數東京居民則會覺得,去一次看看還可以,常常去就太浪費時間。

所以,每個東京人只是生活在市內某一個角落,城中小鎮而已。或者說,我們猶如群盲,而東京是一頭巨象,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掌握整座城市的面貌。關於這一點,我想指出兩件事。第一,我常常覺得,就城市規模而言,台北很理想。尤其捷運開通後,去市內任何地方都相當快,而且計程車費用也很合理。第二,如果要專門享受東京的優點和魅力的話,其實居住在此地,還不如當個偶爾來的遊客。兩個因素綜合起來,我反而有足夠的理由羡慕台北人了。

在生活方面,東京物價水準高居世界前一、二名,但薪水卻跟不上物價,因此一般東京人都很節約,不吝嗇就不能活下去。但即使同樣在日本,搬到小城市,生活費會便宜許多,整體生活水平(居住面積、可處分所得等)也會提高許多,只是找工作不容易而已。充滿刺激的大城市東京,偏偏缺乏讓人們安心放鬆過日子的條件。

文學牢牢扎在土裡

話雖這麼說,實際上,我是非常喜歡東京的。在海外生活時,我特別想念這座城市,每次去卡拉OK都一定唱《東京搖籃曲》。我捨不得東京的一個原因是這裡充滿著故事,不僅是我個人或家庭的故事,而且有文學、藝術作品裡講述過的無數物語。

比如說,我母校早稻田大學是村上春樹代表作《挪威森林》的背景;東京大學則是夏目漱石《三四郎》的背景;銀座有《人間失格》的作者太宰治曾光顧的酒吧。台灣很多人來到東京都要去位於三鷹的吉卜力美術館,也是為了追懷他們曾看過的《神隱少女》。在東京,每個人都通過某種故事牢牢地扎在土地上。這樣的感覺在農村是不會有的,生活在大自然中,人可以直接跟上帝打交道。生活在大都會,人類就必須透過城市文明的感覺,不斷確認自己的存在。

其實,被台灣年輕人選為「最想居住的理想城市」的其他都會,如巴黎、倫敦、紐約、阿姆斯特丹、香港、舊金山、上海等,都充滿城市故事。或許,他們也在尋求通過某種故事來牢牢地扎在土地上的感覺。啊,原來我們是一樣的。


@30雜誌網/作者:新井一二三

Thinking @ 全球化=一律化=美國化?

走在通往一個地球村之路的同時也該小心,不能因此失去每一個國家那份來自百年、千年的文化特色……

二十四小時都開放的國際連鎖性便利商店誰都愛,但台灣柑仔店或西班牙鄉村小雜貨店所代表的那份可愛與溫馨,是亮著日光燈的便利店取代不了的。

最近參加一個探討全球化的座談會,使我重新思考「全球化」這個名詞。「全球化」(globalization)不是一個新名詞,它原來是一個經濟概念,代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資金、貨物、服務、資訊的流通與交換。最近半個世紀,全球化已發展為一個普遍的概念,更成為一種近乎浪漫的理想生活模式。我們把世界想像為一個沒有國界的地球村,大家很融洽的生活在一起。半世紀來這浪漫的構想的確逐漸落實,今年正要滿五十歲的歐洲聯盟,將歐洲二十七個國家組合起來,以各種共用的經濟、法律、貨幣架構,打破僵硬的傳統國界。尤其在經濟上,各國際條約系統,如世界貿易組織(WTO)等,以世界各國視為一個巨大的共同市場為前提。這些都是可喜的現象。

然而當全球化卯足了勁往前衝時,人類開始擔憂全球化是否也有它的負面影響,最大的隱憂就是全球化是否等於「一律化」,進而令各國慢慢失去其珍貴的文化特色。何況全球化後的地球村裡有一個超級大戶,那就是美國,其資源和經濟野心使他足以將武器與娛樂,包括電影、流行音樂等等向全世界每一個角落洶湧輸送。美國除了當地球村最大戶,也有一點像一個天真卻被寵壞的小孩,認為他喜歡的,大家都應該喜歡,例如講英文、看好萊塢電影、喝Starbucks咖啡、吃麥當勞漢堡。

相對之下,年幼的美國保存傳統文化的包袱本來就不如歐洲、亞洲的老文化國家重,這方面的焦慮也比較低。當一些國家不那麼樂意把自己的市場百分之百開放給美國物品,或當一些國家設立政策給自己傳統文化、語言一些發展、生存的空間時,如法國規定電影院必須播放某個比例的法製電影、中國不許Starbucks設於某些重要文化景點,美國因失去商機,自尊受到傷害,就像小孩一般發脾氣罵對方「反全球化」、「保護主義」、「民族優越感」等等。被批判的國家當然也被激怒,回罵美國「霸道」、「侵略性」、「不懂文化」,或索性扯破臉,一起來反美算了。不知不覺中,「全球化」、「一律化」、「美國化」由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背景下做不同的解釋,已形成一個巨大的世界性矛盾。

無論這個矛盾的根源是經濟利益、民族自尊,或保存自己文化的急迫性,近年來在世界各地所發動的「反全球化」運動確實提醒我們,走在通往一個地球村之路的同時也該小心,不能因此失去每一個國家那份來自百年、千年的文化特色。這些特色被保存下來,才可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維持那份珍貴的「多元化」,世界終將不致一律被各種大型連鎖店或某國的文化所壟斷。非好萊塢的「外」語影片,以及每一個國家用自己語言和民族精神所創作的小說、音樂,不只增加我們的生活色彩,更是每一種文化的保存與傳承必備的元素。過去在國界分明的時代,大家或許逼不得已只能接觸自己的文化。在全球化的無邊界狀態下,人類應該能夠更輕易的享受其他文化之美才對。如果因全球化後反而變成大家一律化,例如美國化,那不太可惜了嗎?

@2007/05/18 聯合報/陳國慈

時尚藝術風@Fashion

LV獎掖當代藝術 百年不遺餘力

創立於1854年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是這波時尚藝術風當中,與藝術結緣最深的。很多人沒想到,早在上上個世紀,路易威登就與印象派的崛起有些淵源。當時,莫內、雷諾瓦、竇加、塞尚、畢沙羅(Pissarro)、希斯利(Sisley)這群前衛藝術家因為藝術理念不見容於傳統派,而興起了自力救濟想法,於是他們大膽選定Nadar攝影工作室來舉辦屬於自己藝術理念,引起軒然大波。而當時經營路易威登品牌的路易與喬治.威登(Louis and Georges Vuitton),就曾參與這場被摒除在官方沙龍展覽之外的印象派畫家聯展,不吝給予支持。

從此改寫當代西洋繪畫史的此次展出,包括了莫內的《印象.日出》等傳世名作在內,也因為如此,媒體給了這群畫家「印象派」稱號,無意間為嶄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定出了名號,而路易威登也無形中對印象派的崛起有了推波助瀾之效。

進入二○世紀之後,接下家族企業的賈斯通.路易威登(Gaston-Louis Vuitton)在1925年的裝飾藝術展(Exposition des Arts Decoratifs)推出了米蘭旅行用品組(Milano travel kit),當時裡頭採用的瓶罐與髮梳,就是與裝飾藝術風潮當中最為走紅的大師Legrain與Puriforcat合作。

路易威登不但參與了印象派、裝飾藝術的崛起,同樣也在抽象派藝術無意間扮演了一角。西班牙超寫實畫家達利因為對路易威登的經典Monogram圖紋很入迷,因此激發他的靈感,以自己與妻子Gala的名字字首,在六○年代晚期創作了一系列幽默的設計作品,稱為達利格紋(Daligrams)。

不只達利,其後路易威登旅行箱設計也曾激發了行動藝術家索貝里(Alberto Sorbelli),他在1999年所舉辦的第四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中,編導了一齣作品稱為「遭擊者」(The Attacked),藝術家本人扮演的,就是被路易威登旅行箱攻擊的主角,幽了這百年品牌一默。

八○年代開始,路易威登更頻繁地與藝術家合作,一次推出十六件絲巾系列時,即大手筆找來了包括日本建築師磯崎新、法國裝置藝術家阿曼(Arman)、雕塑家西薩(Cesar)、工業設計師菲力浦.史塔克……等當代最富豐沛創意能量的設計家與藝術家進行合作;他們當中有些在合作時早已名滿天下,有些則憑路易威登的曝光之助迅速崛起。

從產品到櫥窗設計,和藝術結合成了路易威登的品牌精神之一,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為路易威登掀起櫻桃包等熱潮的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在2003年獲得路易威登的資助,製作了他的首部動畫,裡頭的人物是由路易威登這品牌得到靈感的故事,充滿魔幻風格。主角阿雅(Aya)是個沉迷時尚的日本女孩,因為掉入熊貓的格紋喉嚨中,發生了光怪陸離情節,這部影片還曾在威尼斯雙年展上放映。

去年底在巴黎剛剛落幕的,則有相當受到矚目的「路易威登經典作品展」(Icons Exhibition),邀來包括日本建築家茂阪(Shigeru Ban)、英籍伊拉克裔女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法國知名女室內設計師安翠.普特曼、多媒體藝術家烏果.戎狄諾、視覺藝術家詹姆斯.圖瑞爾(James Turrell)、瑞士藝術家佛洛瑞(Sylvie Fleury)、錄像藝術家索比斯基(Tim White Sobieski)以及視覺藝術家與劇場導演的羅伯.威爾森等九位國際當紅藝術家與設計者黃金陣容,為LV的包包找出新玩法,延伸無限的想像。我們可以從名單中發現,路易威登常找合作過的創作者,再次攜手激發創意的可能。

Agnes b. 以視覺藝術表達時尚宣言

若要說到對藝術的支持肯定不能忘了Agnes b.!獨鍾於電影與攝影,在熱愛藝術的品牌創辦人Agnes b.主導下,該品牌開設有兩間專屬藝廊以及餐廳、花店、旅遊概念店等,不定期舉行展覽,甚至為了讓藝術家更容易被了解,Agnes b.更參與發行《反諷點》雜誌,品牌加入雜誌發行這該是創舉,為的是提供藝術家發表創作的管道。

細屬Agnes b.曾經舉辦過的展覽,實在不計其數,像是在台灣曾經辦過攝影師Alain Dister的「Agnes b. Jimi Hendrix Exhibition」攝影展,將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這位六○年代叱剎一時的迷幻搖滾吉他手身影,重現相紙之上。另外Agnes b.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也是她幾次找來藝術家創作港台為之風靡的趣味公仔。像是橫跨插畫、裝置藝術、影像、公仔等多重媒體的香港藝術家b wing,就曾與台灣Agnes b.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展覽創作,將插畫、公仔與時尚結合起來。

熱愛塗鴉藝術的Agnes b.,其贊助的塗鴉藝術活動甚至可以遠溯到六○年代,而1984年專屬藝廊Galerie du Jour創設後,更陸續可見其不時舉辦塗鴉藝術展。每一季與不同藝術家的合作,長期以來為Agnes b.的服裝,提供了更具藝術性與個人風格的創作靈感,該品牌採取了兩種策略,鼓勵來自不同藝術範疇的年輕藝術家大膽嘗試,發掘他們的創作才華。

除了展覽外,為了積極實踐她栽培後輩的理想,Agnes每年邀請一至兩位年輕設計師或藝術家,與Agnes b.合作新系列,藉此提供新人創作舞台,同時賦予品牌嶄新的視覺衝擊與形象。另一種方式,則是Agnes b.近期的重頭戲藝術家T恤 (t-shirt d'artiste)。Agnes邀請藝術工作者與她一同創作,這當中包括法籍塗鴉藝術家Walise、Sydney、 Voodoo等等,風格獨特的塗鴉T-shirt,延續了Agnes b.對於塗鴉的熱愛。她堅信塗鴉並不是有礙街頭觀瞻的污染破壞,反而是非常豐富的藝術形式,點綴了我們的生命和城市。她對塗鴉藝術充滿熱忱,甚至資助了一本塗鴉雜誌《Graff it!》,裡面收錄了許多世界各地藝術家令人驚嘆的美麗作品。若說Agnes b.樂於扮演當代大眾文化的推手,一點都不為過。

Celine突顯女性創作精神

Celine強調現代女性的自主精神,因此它的藝術結盟,也多以發掘當代女性新面貌為主題。像是2003年為了慶祝法國的「中國文化年」,Celine先與中國藝術家李芳芳合作八款限量的彩繪提包,因為反應熱烈再次找來李芳芳與藝術院校合作,推出Boogie Art School Bags。其以工筆水墨為本,由二十名資質最佳的學生繪製出竹風、紅蓮、木蘭花等三款深富藝術感的限量彩繪Celine提包。

不只發揚傳統,Celine也善於發掘現代女性驚人的創造力。最令人眼前一亮的例子是Celine曾與長居紐約的日本前衛藝術家上田麻衣(Mai Ueda)合作。這位只有28歲的年輕藝術家擅長以數位影像以及數位工具,詮釋性慾與大眾流行文化的主題。她為Cline所設計的袋鼠皮手袋,讓人聯想起日本女孩在夏季傳統祭典穿著和服觀賞煙火時所攜帶的錦緞小袋;而呈現女性情慾與私密的影像,則讓Celine突破以往的端莊典雅,更為貼近真實女性樣貌。

不過最令人跌破眼鏡,也是最好玩的,要屬Celine與漫畫女英雄的結合。「尋找普拉夫達」(Looking for Pravda)這項展覽,主題為六○年代比利時藝術家紀.皮拉赫特(Guy Peellaert)筆下走紅全球的漫畫人物。 Celine特意找來日本著名的室內設計師片山正通(Masamichi Katayama)與他合作設計展場裝置,在Celine東京表參道專門店營造出漫畫女英雄加入21世紀未來感後的普普藝術風格。充滿創意的裝置藝術,為Celine的優雅精神增添創意的想像。

@美麗佳人玩物雜誌》2007 春季號/撰文/李俊明;編輯/游雅如

Fashion @ agnes b藝術家合作T恤


法國 agnes b特殊的人文氣息,幾乎有一半是來自設計師本身經常跨足各種不同藝術領域的個人喜好所帶來的「附加價值」。

agnes b每一季都會找藝術家「合作」的T恤系列成了agnes b的特色。這次合作的藝術家來自巴黎的Corinne Sentou,集雕刻家、藝術家和設計師多重身分於一身的創作者。

這組藝術家T-Shirt名為「My girlfriends and boyfriends」以朋友間互動、增進友誼為出發點的T恤,每件正、反面皆印有不同的圖案,這些圖案可分成二人一組、三人一組和五人為一個set的組合,當這些獨立圖案最後又可串成一組完整圖案。本款藝術家T-Shirt男、女生尺寸皆有!

@2007/05/17 聯合報 /袁青

Fashion @ 班尼頓 原始叢林在你家


班尼頓在夏季以三大系列呈現不同氣氛,其中以原始為主題的叢林花卉系列,大朵綻放的花卉,有不同的原始美感。日比/提供


班尼頓為歐洲著名紡織品集團,擅長用大膽的設計結合鮮豔色彩帶來流行驚喜。寢具商品包括床組、浴巾、浴袍、拖鞋等,設計鮮豔大膽並可互相搭配,充分展現新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最新的寢具包括「叢林冒險」、「空中遨遊」、「上班族娛樂休閒」等三大主題。

叢林冒險系列:包括「原始部落」、「叢林花朵」、「雄獅」等床組,為生活帶來「冒險性」的刺激,其中原始部落以特有圖騰印記,讓臥室有古老文化的氣氛。而叢林花朵則以各種大朵綻放花朵,艷麗地散發著危險野地美。

空中遨遊系列則以鳥瞰陸地、街道的設計,為臥房營造遨遊天空的自在感。Street系列,以各種高空俯瞰都市街道,隨著床組立體框設計,輕鬆把全世界街道帶入臥室。

上班族娛樂休閒:把上班族覺得最為煩悶的「襯衫」與「文件」重新詮釋,轉變成新鮮有趣的模樣。最後再來杯香味撲鼻的Party Mar-garitas-雞尾酒,徹底解放工作的緊張壓力。

上班族系列中Big Strips,以加寬線條象徵解開襯衫束縛,而Margaritas則以花朵飄散於雞尾酒,創造出香氣撲鼻的氣氛,讓下班後回到家中,可享受放鬆與微醺。


@2007/05/15 聯合晚報 /黃朗倩

不玩電玩,玩設計@Design



幾乎與「宅」數指標畫上等號的電玩可不是就此與時尚絕緣。從二○○一年i-Pod引起的風潮開始,讓埋首於珠寶服飾的時尚界恍然大悟,原來3C商品也能創造style,尤其當iPod變成品味象徵後,時尚品牌更積極洞悉市場需求,將注意力從手機轉移到iPod,打造專屬保護套。試想,代表生活潮流的iPod,再裹上奢華象徵,匯流時尚與品味,教人不愛都難。

有了前鋒iPod,PSP、NDS輕叩時尚大門就來得輕易許多。雖然,DS外裝少了時尚品牌的加持,卻有祖國傳統和服kimono的材質作為保護套,生於日本的Hello Kitty也以面板貼布的方式與DS結合,發揮日系傳統豔壓四座。甚至,因著深田恭子在日劇《富豪刑事》中神戶美和子的奢華形象大受好評,鑲滿施華洛世奇水鑽的「神戶仕樣」機也在市場熱翻天,讓一台身價原僅台幣五千多的DS Lite身價飆漲三倍。


PSP則要比NDS在時尚圈來得吃香,尤其二○○五年PSP刻意以時尚科技用品的形象進入歐美市場時,Sony曾在紐約Skylight Studios舉辦一Sony PlayStation Prt PSP fashion show,不但一直被視為時尚指標的關.史蒂芬妮、琳賽.羅涵皆到場同歡,模特兒也都是每年巴黎、米蘭、紐約時裝週的定番名模Naomi Campbell、Helena Christensen、Alek Wek;名媛Paris Hilton、Rolling Stones吉他手Keith Richards的女兒Theodora Richards與Alexandra Richards,也紛紛穿上Fendi、Calvin Klein、J. Mendel和Martine Sitbon等設計師的華服,人手一台PSP貫穿整場時裝秀。Sony當時還進而邀請Marc Jacobs、J. Lo、Henry Duarte、Charlotte Ronson等人,以服裝設計師的身分發想專屬的PSP Case。而後,Simmons Jewelry也用黃金和黃鑽製成硬體外殼,偏向男性的Dunhill、Adidas同樣也推限量套,當Paris Hilton被狗仔拍到一手抱著愛犬Bambi,一手拿著PSP,更在市場掀起名人效應。
這股時尚科技潮,當然也流竄於巴黎、倫敦等重鎮。尤其當巴黎集時尚、設計、潮流於一身的Colette,在專櫃擺上整排Chanel、Fendi、Miu Miu、Emilio Pucci為PSP設計的專屬套,加上風格較為迥異強烈的Eley Kishimoto、Maharishi、Jeremy Scott也跟上腳步,還有誰能質疑電玩不是style的表徵?永不殞落的8bit精神

電玩的意義,其實不僅只是視覺的刺激,科技再怎麼先進、畫質逼真清晰,有些東西終究不會受其威脅,一如經典的8bit icon,反而藉著懷舊之姿得以發揚到電玩之外的設計領域。以色列設計工作室Luka就是這麼一個不願長大的案例,他們極度熱愛古老電玩的點陣小精靈,不但套用在一只名為Here They Come!的書櫃上,連品牌logo都圍繞著相同風格。同樣發揮於居家設計的還有美國藝術家Jon M. Gibson,○六年推出專書I AM 8-BIT,並在洛杉磯的Gallery 1988美術館展出電玩雕塑、平面創作,而後牆面裝飾的專門品牌blik,擷取〈I AM 8-BIT〉系列做為主角,大大小小漆在牆上的8bit玩偶,每隻大型的blik Invader要價約台幣一千五百元,一組五隻的小型Invader Re-Stik則約台幣一千元。


電玩廠商也常以經典遊戲人偶推出周邊商品,任天堂的瑪莉歐根本是永不退燒的老頑童,即使經過3D化、紙片化,紅白機最原始的超級瑪莉,在手機吊飾、鑰匙圈上永遠變得出新把戲,近期還利用太陽能液晶面板,讓瑪莉歐呈現遊戲中重複踩烏龜的動感。而這些重現電玩動感,其實T恤也做得到。美國的think geek拍賣網,就自行研發了數款動態T(Animated Retro Shirt),雖然沒有電玩時境般的強烈聲光,胸前圖案利用微弱電力,模擬電動桌球的動感,革新了T恤形式,也讓8bit跳出電玩框架,用另一種面貌入侵生活。

夢幻逸品

限量版的現身往往會將商品推向另一波高峰,隨著公司策略的不同,夢幻逸品的包套方式也各異其趣。以Sony來說,從PS時代就常用色彩輪替製造新鮮感,○三年底,純黑的PS2一下因著BANDAI的《鋼彈Z》高調染上金色,一會兒又因《跑車浪漫旅4》變成純白,而這樣的戲碼,也沿用到PSP上。


可以換殼的Xbox在變化上可就占盡優勢,常常配合遊戲軟體推出特殊面板,就像這次知名遊戲設計師口博信來台宣傳《藍龍》中文版,記者會上也贈送鳥山明繪製的《藍龍》面板。二○○六年,Xbox360因應世足賽熱潮,與Adidas、Electronic Arts crossover限量版本,藍色面板上獨家烙上Adidas的三線logo,匯集電玩迷與運動迷市場。今年中,微軟也將推出360升級後的黑色限量版Elite,特別的不只是純黑主機到配件,內裝硬碟更高達120G,間接預告Xbox的下一個世代。

這些夢幻逸品中最遙不可及的,莫過於英國珠寶品牌Aspreys曾以18K金打造任天堂早期的掌上電玩Game Boy,螢幕外框還鑲了一圈鑽石,讓原本塑料材質的主機,竟搖身變成要價新台幣八十三萬元的珍藏級至寶。

聲光助興

網路上流傳不少重度玩家精益求精的自拍影片,例如用電影院螢幕大玩Wii sport,透過杜比環繞音效的配備,簡直像以球王費德勒(Roger Federer)之姿踏上溫布敦球場。這種景況當然不是人人都能體驗,不過新世代電玩的細膩畫質、擬真音效,若沒有得當影音設備加以輔助,等同孤掌難鳴,眼睜睜地浪費高科技娛樂。因此,工業設計師們一一跳出開發複合式電玩配備,雖不如專業音響能滿足重度玩家的挑剔,對於中輕度玩家已然綽綽有餘。
配合家具,是這類設計最常見的手法,在設計網站designboom舉辦的青少年家具競賽中,幾乎有大半作品都是結合電玩與影音,利用內建音響與震動器,增加氛圍,如加拿大設計師Greg Ball的Subsonic,在椅腳、椅背分別鑲嵌三百瓦特的震撼音響,滿足從電玩中尋求刺激的青少年。Pyramat即是這類概念的專門品牌,Sound Rocker從有線到無線皆備,更進階出現全身版的Sound Lounger,躺著打電玩,全身還能擁有馬殺雞般的享受。而受不了太大刺激的小小孩童,則有輕版的Flex椅墊提供類似效果。既然有了音效撼動,一直在居家娛樂下功夫的飛利浦,也以之擅長的燈光為玩家盡一分心。針對電玩研發的amBX系列,配合音響連線,室內燈光會隨著遊戲內容變更色彩和強度節奏,例如危急時出現閃爍紅光加重刺激效果,堪稱全方位的情境設備,也延用到電影娛樂。


另外,現今也講究複合娛樂的汽車,除了如Infiniti FX35在副駕駛座加上電玩螢幕,美國Five Axis與日本Scion合作的概念車Scion × A Speedster,還各在正副駕駛的椅背,分別隱藏設置可外接電玩的十九吋LCD,嫌太小,那車頭還有大型螢幕配合內建投影機,尤其玩起賽車遊戲更是身歷其境。而Nissan則是一頭栽進Xbox360的懷抱,直接內建電玩於概念車Urge,為求真實,直接以方向盤配上儀表版的三個LCD進行,只不過在安全考量下,得在車子的非移動狀態才可遊戲。雖然這些設計以「實用」形容有點過於牽強,卻肯定是為遊戲錦上添花的創意。
一機得道,周邊升天

遊戲主機廣受歡迎,自家公司也會推出周邊配件,由於市場利益可觀,依附這些主機大廠而生的周邊專營品牌,也連帶荷包滿滿,分別為Wii、NDS、PS家族推出實用果凍套、彩繪貼紙、連射把手和對戰耳機的日本商Cyber Gadget即為典型代表。眼見這些綠葉廠商都奮力出擊,原創品牌豈可示弱,不但任天堂為了復古遊戲的下載服務,另售Wii的傳統十字把手,微軟Xbox360更由於近期與MSN結合,又具強大網頁瀏覽功能而在把手上附設鍵盤,弄得這款QwertyY Keyboard簡直跟藍莓機一樣。工業設計師則有熱衷電玩的英國兄弟檔Andy和Chris Vernall代表,害怕一堆按鈕把手破壞Xbox360弧線造型的他們,還特意設計流線的Game Shell收納把手,私下替微軟統一整體造型。


雖然上述實用配件市場容易買單,還是有品牌抱著玩心推出造型搶眼的無厘頭配備。像日商專門為WiiSports開發的系列把手「PEGA for Wii」,其實只是將Wii套入迷你的網球拍、高爾夫球杆和棒球棍中,添加真實感,實用性不高,娛樂功效倒是達到了。英國的JoyTech除有類似套裝商品,也針對射擊遊戲開發Sharp Shooter,整合左右把手成單槍造型,隻手即可操控。

還能玩什麼

當今電玩界,硬體由任天堂、微軟和新力三國鼎立,其他主機幾乎沒有生存空間。部分玩票介入電玩的藝術家、設計師,在不用開發軟體、更毋須擔負遊戲長遠命脈的無壓力背景下,為單純的遊戲開發更多可能。這類電玩通常是改裝既有的傳統遊戲,如同荷蘭團隊Buro Vormkrijgers的Pong Clock Gameplay,除了可像GameBoy置於掌上遊樂,還附加掛鐘功能,時與分的顯示由左右打者的得分代表,影像會持續驅動,每走一分鐘右邊玩家就會再進一球,設計師自嘲挺有催眠效果。同為荷蘭品牌的菲利浦,也持續研發多媒體電玩,將益智、pong game以及大富翁電子化,只需一張鑲嵌觸碰式LED銀幕的數位桌,就可進行多種遊戲。
不過,Buro Vormkrijgers和飛利浦提供得都還是靜態遊戲,英國設計師Moritz Waldemeyer提供的實感遊戲,則是利用LED將遊戲投射於杜邦石桌,配合觸碰模式,即可揮汗大玩。內藏2500個LED的雙人運動遊戲Pong Table,只需用手指推動桌面燈光來操控,另一款多人共享的輪盤遊戲Roulette Table,LED不但投射、感應,還增設電腦,可計算下注結果和輸贏比例,雖然,這些遊戲的聲光效果,都不如新世代電玩的聲光刺激,卻也是讓人眼睛一亮的怡情創意。

@誠品好讀/2007-05-07 /文/謝可珍

5.03.2007

Fashion @ 凱特摩絲掛名 Topshop KM系列首賣擠爆

超級名模凱特摩絲30日參加位於倫敦牛津街的英國時裝店Topshop首賣,她設計的時裝很受年輕少女喜愛。圖/歐洲圖片新聞社提供

超級名模凱特摩絲掛名的KM(Kate Moss)時裝30日晚間8時在英國時裝店Topshop首賣,號稱「K日」。早在開賣前數小時,Topshop旗艦店所在的牛津街已被上千人擠得水泄不通,雖然排了七、八個鐘頭的隊,每位顧客只能在店內逗留20分鐘,而且限購五件,而且不准打架。

據說Topshop老闆付給凱特300萬英鎊(約台幣1億9,952萬元),但凱特對首賣會的貢獻是驚鴻一瞥的在櫥窗假扮模型模特兒,露面時間只有短短12秒。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凱特唯恐拍出年齡痕跡,只准指定的攝影師在前排有利位置取鏡,也拒絕任何訪問。

展售的50款KM服裝包括緊身牛仔褲、熱褲、性感洋裝、繡有英文字母K的T恤、搖滾風襯衫、套裝、皮夾克及配件,價格在12至175英鎊(約台幣800到1萬1,600元)間。

凱特摩絲時裝5月1日起在英國各地Topshop、美國高檔零售店Barney's、巴黎及米蘭同步開賣,未來兩周將在全球21國展售,時尚專家預測將以破紀錄時間賣光。

首賣會熱鬧滾滾,Topshop準備了糖果和罐裝水讓排隊的人補充體力,並備有2,000把雨傘以防萬一下雨。雖然有警察維持秩序,但仍不免發生卡位推擠。

為維持秩序,Topshop發給排隊顧客彩色手環分梯進入,每次只准150人入場,每人只能試穿八件衣服。

凱特吸引的主要是十幾廿來歲的年輕女孩,一名16歲女孩說,她把打工的錢都存了起來,就等這一天,因為凱特摩絲是獨一無二的。顧客群對KM服飾褒眨不一,有人覺得十足凱特風,有人表示不如預期,也有人稱為「拋棄式時裝」,「紐約郵報」批評凱特摩絲的設計是「抄襲自己曾展示的名牌時裝」。

凱特摩絲活躍伸展台十餘年,今年已33歲,吸毒醜聞讓她被冠上「嗑藥凱特」之名,模特兒生涯亮起紅燈,許多知名品牌紛紛取消代言合約。後來她努力戒毒,重新振作,這次KM系列時裝的成功,讓她在模特兒之外多了一條錢路,她設計的夏裝系列下月將推出。

@2007/05/02 聯合報/編譯朱小明

Fashion @ H&M、ZARA 用「快&便宜」收買你!

H&M請瑪丹娜這樣的大牌,設計部分女裝並為品牌站台代言,無非是要滿足消費者「連瑪丹娜、林志玲也穿」的偶像認同心理。圖/H&M網站提供


ZARA不走名流代言,採的是精品街卡位策略。圖/ZARA網站提供


捧著40萬元,排隊2年才能買到一只Hermes柏金包;和每周上新貨,一件只賣9歐元(約400元台幣)的時髦T恤,這兩極化消費的戰爭已在時尚圈開打。

最近,挾著強調「快速供貨、價格便宜」引爆全球時尚趨勢,進而大舉入侵亞洲香港等地的ZARA,和剛在上海大開旗艦店的H&M兩大服飾連鎖系統,以行銷、價格取代設計,關鍵就在於3天換季、一周出貨260萬件、每天新開1.5店的「效率」。

這股「平價奢華風」是大勢所趨,還是短暫的商業操作?未來怎麼吹?ZARA、H&M和尚未進軍亞洲的TOPSHOP三大品牌,絕對是牽動市場的風向球。


搶食e世代 更快更便宜

從欲望到商品、從製作到行銷、從遙不可及到人人買得起,ZARA不但改變了精品的消費習性,也大大顛覆了時尚的遊戲規則。「一手包攬設計、物流到行銷,」ZARA成功的模式除了大眾化的訂價,更贏在市場。包括對流行敏感度的節奏,和從打版製作到全球布點的鋪貨效率。「反過來,由下往上推衍,」現在流行什麼?第一線大眾喜歡什麼?網路普及化,可以搜尋、比價的資訊世界,消費大眾「變聰明,但也失去購買忠誠度。」速食流行風正是因應時代需要。要更快、更便宜,但仍要給我風格。


擠進精品街,和LV分杯羹

ZARA捨登大幅廣告,而把預算全砸在緊釘全球名牌林立、最繁華、地價最貴的主要街道設店的「卡位」策略,讓逛完LV、CHANEL的消費者突然發現,只要花不到1/10的錢,也可以享有一線精品的風格。

一位在巴黎H&M店裡不禁買到手軟的台灣服裝採購笑著說,雖然和名牌比起來,品質和做工都還有待加強,「但是,一件不超過10歐元的素色T恤,髒了就丟,也不可惜。」


請大牌背書,花大錢造勢

雖然開店當老二,「速食流行」連鎖店請名流造勢卻絕不手軟。H&M在香港中環店開張,流行天后背書的一件絲質小洋裝,599港元就可以「變身瑪丹娜」,搶到連港星都沾沾自喜。

萬寶龍台灣總經顧吉濤指出,從消費心理學角度來說,「連瑪丹娜、林志玲都穿,就對了」這的確比精品形象廣告更有效。

@2007/04/30 聯合報

Fashion @ miu miu 彩色渲染包



圖片/miu miu提供

取羔羊皮最完整無天然色差的部位, 以手工逐一染製而成。

包包褶層部分必需與包包主體大小維持最佳比例,才能呈現完美的花紋與立體的效果。

縫製完成後,最後還有一道非常重要的步驟:是將包包經由熱空氣及蒸汽作表面處理,借以活化皮革細胞,賦予皮革新生命。

■全系列有玫瑰色、白色,紅色藍色、咖啡色可選擇;材質也有羔羊皮、麂皮兩種。

■包包的提把由手工縫製而成,使用的針法為傳統製傘所使用的z字縫法。

■包包經染色處理,呈現大自然風格。

@2007/05/02 聯合報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