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2006

Design @ 老家具,看一場繁華舊夢


還沒走進水來青舍,就已經讓人覺得時空錯置。從兩片荷塘中央的門樓開始,小徑蜿蜒,得再經過一整片隨風搖曳的綠竹林,才是簡單乾淨的純白水泥主屋。推開厚實的木頭門扉,青石地、高天井、細細的雕花窗櫺與錯落的長木細柱,一整座的清代徽式花廳,在秋天陽光下,彷彿剛從凝結時空裡悠悠然醒來。


白牆青瓦、木雕楹柱,木工細緻自然卻不喧嘩,崛起於明代中葉的徽州建築一向帶有濃厚的文人氣質;而清代「花廳」,則主要用來接待訪客,當時是官府常見的公共空間,無論如何,都不像21世紀台灣該出現的場景。


「當初到黃山,本來只想找些老家具、文字匾,沒想到意外遇上這棟老房子。」三年多前,從事古董家具買賣的李文華、翁雪晴夫婦,原本已經決定在老家田地上蓋棟仿唐式房舍定居,設計草圖也已經擬好,但在一趟黃山行中,發現了這棟徽派古宅,二百多年歲月洗禮後,原本的官廳已成為荒涼廢墟,門柱和門版上貼滿各種文革標語。「第一眼,我們就決定把它帶回台灣,這樣的老東西太美,不留下來也會從此絕跡。」於是,兩人費盡心力和地主溝通議價,經過重重難關,將這棟古宅帶回台灣,一樑一柱地在田地上復原重建起來。


原以為運送已是最大難關,等到材料落定,兩人才發現,將材料復原成老屋才是更大難題。「老祖先非常有智慧,整棟房子裡除了木料,用不上一根釘子,而且十多組樑柱只要一根位置錯誤,房子就組不成。」為了找尋懂得組裝的老師傅,他們又等了二年多,兩人更在外柱四周加上水泥牆、天井加上玻璃、尋找瓦片、組件修補破損部分,將古老花廳結合現代建築材質,組成了現在的水來青舍。


除了建築,滿屋的古老家具也是這裡的重頭戲,造型簡樸的明式長桌、黃花梨木扶手椅、上了朱漆的雕花門片,矮矮的彎角小几上,是插上新鮮野薑花的窄口花瓶,古老空間配上來自各種時空的老物件,自成閒適氛圍,因為成天和古家具為伍的兩人,對老家具也有獨特見解。


「古董家具的形式很多,唐代簡明圓潤,宋代典雅,清代繁複華麗,但我最欣賞明代家具的人文氣質。」翁雪晴說,明代家具和文人的關係密不可分,當時較有造形的家具,都得逐件訂作,經過長時間的溝通、修改、設計,成品才能出現,而明代的儒家思想已經十分成熟,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從桌椅的弧度、扶手造型、腳踏,不但符合人體工學,也和書法的形體十分接近,明代也大量使用紫檀、黃花梨等硬木製成家具,質地細緻不易腐化,因此也更容易保存完善。


而除了工藝美感,老家具還有更多故事能說。「老家具很有意思,從一把椅子就能看出當時的倫理、社會生活情形,」翁雪晴說,在觀念保守的年代裡,家具還代表了身分地位,「一般人家的家具多半造型簡樸,社會地位越高,造型越有時代特色,椅子的高度、複雜度、配件多寡,都能看出主人的階級地位,整個時代的生活縮影,都能在眼前重演。」


老家具雖美,但要如何與線條簡潔的現代西式空間搭配,也是一大問題。「對美感元素來說,東西方其實沒有太大分別,西方藝術作品裡,也常見到來自東方的色彩、元素。」在多年的搭配經驗裡,翁雪晴發現,即使是線條簡單的現代空間,多一點留白,也能展現出東方家具的氣質意境。而對於古董家具,購買前也要多注意原木產地與質地,避免家具帶有蛀蟲、質地太軟易受潮,更重要的,是回歸家具的本質,自在使用。「很多人好不容易買了的老家具,因為太喜歡,所以一直不敢使用,其實家具的本質就是貼近生活、與人互動,當它們在活空間中適得其所,也更能展現真實的美感。」

@
費加洛國際中文版/記者:TEXT:施俐王亭 PHOTO:廖家威 Posted by Picasa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