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ART HK,微博盡見北京藝術圈聯群結黨現身灣仔會展,似乎不在現場就不屬這極品圈子。此時此地的5月更等同藝術月—西九戶外雕塑展「M+進行:充氣!」內地代表有曹斐和劉家琨、Hong Kong Eye由倫敦Saatchi巡迴到太古城、「香港當代」竟邀韓星和名媛作雙城展,還有與巴塞爾同時發布由林昱主編的《Art Review: Asia》。
對於近年「文化大繁榮」現象—由216億元西九文化區、國際知名畫廊著陸到巴塞爾,剛在奧沙畫廊舉行五年回顧展《眾身》並參與Hong Kong Eye的石家豪說:「好像將香港拉回殖民時代,直接從外國引進國際藝術制度,或者重申香港的進出口買辦貿易歷史,結果又把『藝術』扭曲成高級昂貴的舊套路想象。」外來者當然志不在小島,而政府花在綠洲工程的投資,足以包養全港所有干著各種散工打雜的藝術家。
高級昂貴的另一極,是過往「離群」的香港藝術家對本土文化投入更大的關注。石家豪是香港少數能靠收藏家維生的藝術家,近年卻從精緻新派工筆畫世界出走,以更草根的地道語言接近眾。「《歷任廿八位英治香港總督》和《八公返學》(八公是溥儀、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蔣經國、鄧小平)這種題材,只有傳媒感興趣,香港視藝圈,對尤其是歷史方向的圖像,幾乎禁絕。我卻有興趣以傳媒的思考,加點流行文化風味,用作本地教育推廣。我想透過新的溝通管道,創造一個跟社會及生活有聯繫、更立體的藝術家形象。」藝術家的新身份,不單與當下亂象紛擾的香港休戚與共,更與內地血脈相連。2011年4月,香港藝術工作者罕有地團結起來發表了「藝術公民宣言」,藝術家首先是關心社會的公民,為自由發聲,甚至以藝術介入作為社會運動。文化不是催生裝腔作勢美女的娛樂產業,天然的沙漠原有其被忽略的獨異質地,仙人掌原也美好,因為有刺。
@Source: iWeekly·周末画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