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2010

品牌:MUJI 深泽直人的“素食”主义@Design











日前,日本品牌“无印良品的可能性——MUJI中国巡展”在杭州万象城举行。从食物、衣服、化妆品、桌椅、音响、日用品、厨房器具,到房屋及社区规划模型,原本只在专卖店里陈列的普通商品,辗转至简洁的展厅。作为该品牌的资深设计顾问深泽直人,他的无意识设计理念,激活了日用产品在生活中的各种潜能。只是经过微小的细节处理,即可将繁复的躁动,回收至质朴的生活情趣中。对于设计思维的开发,深泽直人将高高在上的“创意学说”放置一边。“设计,并非单纯的灵感释放。在产品上附加‘营销’,是为打动消费者的心。我们的工作则更多要替他人考虑,在完全无意识中接受,并长久地使用。”

据说深泽直人每次出访,都会带着自己的太太同往。镜头前,微微发福的面颊,有含羞的神情。但一个侧目、做一回沉思状,或与自己的设计单品对话,都显出细腻并老练的架势。床头总是摆放不少日本传统哲学书的深泽直人,总说“为设计商品而设计是不对的,应是为生活而开发创造。” 深泽直人注重物品与人及周边环境的契合。“人们想象和感知的两个世界,总在我的脑海里摇摆,这是我设计的关键。”
一种类似留白的气味,总散发在深泽直人的产品中。他设计的烤面包机,每次只能烤一片面包,他形容这 种“一次只慢慢吃一片”的感觉很享受。他喜欢日文中叫“素”的词。他将其理解为把握分寸,并将感受调整回原有的度。“当你回到素的单纯的心情时,反而会有较高层次的满足感。”
深泽直人注重物品与人及周边环境的契合。“人们想象和感知的两个世界,总在我的脑海里摇摆,这是我设计的关键。”
一种类似留白的气味,总散发在深泽直人的产品中。他设计的烤面包机,每次只能烤一片面包,他形容这 种“一次只慢慢吃一片”的感觉很享受。他喜欢日文中叫“素”的词。他将其理解为把握分寸,并将感受调整回原有的度。“当你回到素的单纯的心情时,反而会有较高层次的满足感。”
在深泽直人自己的生活中,也如实地执行“素食”的方式。平日的工作繁忙,周末他就和家人开车去山中的小屋度假。小屋坐落在离东京车程2个小时的地方,深泽自己开辟土地、自己砍树、自己运水泥建造。“现在,这是我最大的兴趣了,它花了我很多时间,但让我又从零出发,一路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
《周末画报》X 深泽直人
《周末画报》:我知道您小时候的心愿是想当画家,是哪个瞬间彻底改变你的人生,决心从事设计工作?
深泽直人:小时候确实画过很多画。但从事产品设计,可能跟父亲有点关联。他当时经营一家制造生产的公司,我童年的时候很喜欢那样的东西,兴趣也就被慢慢培养了。后来进入设计领域,作为年轻人的我,来表述设计或艺术的时候,大部分总问自己“我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那时,常常处在才思枯竭的境遇里。直到35岁,才突然醒悟:不是我要把自己想什么拿来用,而是要观察大家到底需要什么,要以此作为一种设计。就是,设计师要把功能客观地表述出来并使之具象化。自从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就再没有灵感缺失的时候了。
《周末画报》:在亚洲其他地区,装饰物的风格是非常繁复的,在日本是如何形成这样极简的审美观?
深泽直人:首先我的概念里,繁复的流派不仅在亚洲,欧洲也有。但设计与装饰能否被说成同一个概念,我觉得是有问题的。你说MUJI的风格很Simple,其实中国也有。我们认为,如果一件设计,它简单的话,会更容易和周边的环境和谐,并给拥有者更大的自由度。
《周末画报》:您的设计注重与环境相融,设计的轮廓本身又富有造型感,这是否与日本的古典美学或哲学观有关?
深泽直人:你能认识这一点很好,我们的设计确实跟哲学概念有关。在整个设计中,环境和其中某件物品包括人的关系是等价的。现在的人都很自傲,觉得自己大于所有物品的价值,其实是不对的,人需要和周围的东西相匹配。
《周末画报》:在你设计的产品中,最能表达无意识的是哪一件?
深泽直人:展厅中,有一部拉绳的CD player。这是我和无印良品(以下简称MUJI)的合作开始,也是我思想历程的体现。以设计来说,听音乐的装置,例如音响或收音机,都会做成电器该有的形状,但这样容易失去原有的生活感。也就是说,设计师通常以为在某个类别里,电视要像电视,CD机要有CD机的模样,但我却思考音乐本身。我认为,音乐就像你开灯一样,应该更简单,只需一个动作,音乐就会自然地流溢出来,就像微风一样地吹到每个角落。但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大家会这么喜欢它。
《周末画报》:这台CD player拉一下,稍有停顿后,才开始放音乐,间隙处给使用者一个很大的幻想空间,但为什么后来再没有这样的作品出现呢?
深泽直人:呵呵,这里有个度的问题。我感觉这个CD机是个符号,很多人买了装上,但几乎不听音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能这样理解:人群中有了解这个CD的用户,包括对此处的小小留白,这是一个过程。但如果每件作品都搞成这样,别人可能会厌倦。在设计过程中,不要那么人为化,但你用了之后还是能感受到,这才是好的设计。

「時尚頑童」高第耶服裝展 嘲諷奢華@

由時尚頑童高第耶與編舞家蕭畢諾兩位名家服飾與舞蹈跨界結晶的舞台服裝,即日起在台北美術館展出。記者陳再興/攝影

聯合報╱記者
陶福媛

胯下陰莖腫脹的男褲、縫上兩顆抱枕的女用胸衣、裙撐高聳難以行走的大蓬裙……「時尚頑童」高第耶創作的舞台劇服裝,反諷時下人們對陽具崇拜、迷戀巨乳的盲從,性徵被刻意誇大的服裝作品,讓人羞赧臉紅。

北美館即日起登場的「幻羽舞影—時尚頑童高第耶與編舞家蕭畢諾舞台服裝展」,展出高第耶近20年來為法國編舞家蕭畢諾(Regine Chopinot)舞團設計的舞衣。

「幻羽舞影」展於2007年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首度發表時,廣受好評,此行來台展出的則有12齣舞劇戲服,共有145件作品。

其中高第耶在1985年設計的「Le Defile」(服裝秀)系列作品,最具代表性,男舞者穿上馬甲和可笑的馬甲蓬蓬裙,跳著誇張的小丑舞步,反諷女人的行動如何被誇張的大蓬裙設限。

另有一款名為「喘不過氣」的男性舞衣,高第耶不僅讓男舞者穿上馬甲,甚至陰莖也被棉布包覆捆綁,藉此表達對女人穿馬甲束腰的同情。

高第耶除反諷女人的身體被服裝禁錮外,也對當下的奢華時尚提出他的看法。一款名為「累贅飾物」的舞衣,男舞者扛著大型背包、手拎愛馬仕的仿鱷魚皮凱莉包,嘲諷奢侈品是「累贅飾物」。

掀起「女穿男裝」、「男穿女裝」風潮的高第耶,曾在十幾年前MTV頒獎典禮上,穿上蘇格蘭裙搭軍靴粉墨登場,在當時曾被視為離經叛道之舉,喧騰一時。

他的服裝作品充滿詭譎的美感,最知名的作品是為瑪丹娜設計的尖椎胸罩馬甲裝,硬挺尖銳的胸罩猶如女人的武器,一改乳房只是男人隻手把捏的柔軟玩物,重新定義女人的性與權力。

「幻羽舞影」展即日起展至8月15日止,全票200元。
@Source from: 【2010/05/29 聯合報】@ http://udn.com/

5.21.2010

PRADA in Broadway 時尚品牌在文化藝術裡的各種可能性@Fashion




記者:採訪文字/Ryan Lai 圖片提供/PRADA

義大利精品Prada再創新的里程碑,其設計師Miuccia Prada受邀為歌劇《阿提拉(Attila)》設計服裝與舞台,這是Miuccia Prada第一次跨足歌劇領域,也讓傳統的歌劇服裝與舞台不那麼古典,反倒充滿濃濃時尚味。

當《阿提拉》遇上PRADA

今年2月23日至3月27日於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的《阿提拉》,是音樂大師威爾第的第九號作品,也是他眾多作品中從未在紐約演出的十部作品之一。首度登上紐約舞台,邀請了義大利籍指揮大師Marco Armiliato擔任指揮,黎巴嫩籍歌劇導演Pierre Audi執導,並由數位歌劇界重量級的演員擔綱演出;除了雲集歌劇界的翹楚,最重要的,《阿提拉》也跨越傳統歌劇領域向時尚、建築領域取經,邀請Prada設計師Miuccia Prada,與頗具盛名的瑞士籍建築師雙人組Herzog & De Meuron共同設計服裝與舞台。

《阿提拉》故事描述在第五世紀中西羅馬帝國因野蠻人入侵而即將滅亡,以及義大利奮力逃過奴王阿提拉軍隊的殘殺。因為故事時間設定在第五世紀,故事背景設在中西羅馬帝國與戰爭,《阿提拉》的舞台與服裝充滿戰爭時候的廣闊與悲壯感,深色調為主軸,但在材質上選擇具金屬感的皮革,讓整體戲服增添不少質感與時尚。對Prada熟悉的人來說,這場歌劇如同走進Prada的時光隧道,很多Prada或Miu Miu過去幾季的蹤影,包括色彩、質材、樣式,都可以在《阿提拉》歌劇中發現。
飾演阿提拉(Attila)的俄國男低音Ildar Abdrazakov,一出場其服裝就讓人眼睛一亮,黑白灰穿插的刺蝟狀頭冠,黑色縐褶紋路的皮革披風,還有腳上一雙黑色長靴,靴口金色子彈形裝飾,讓這雙長靴聲名大噪,紐約媒體封它「近期讓人最想擁有的單品」。在婚禮現場,「金縷衣」般的金色上衣,其材質就是沿用自Prada 2009年春夏的同款金色質料,搭配傾斜一邊的黑色披風,披風綁帶穿過右臂肩上與腋下,在胸前形成Y字符號,更添阿提拉的粗獷男人味。

第一女主角Odabella由立陶宛籍女高音Violeta Urmana擔綱演出,曾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過歌劇Aida中的靈魂人物Aida,是各大劇碼女高音的首選人物。第一套服裝是一襲深褐色縐褶皮質長禮服,以深色系表示戰時的平民生活。在婚禮上,她搖身一變成金縷衣長禮服,與男主角的金縷衣相互輝映,Odabella的兩套戲服後頭都拖著團團羽毛,尊貴而華麗。

其他幾位配角的服裝亦有可看性,神父Papa一襲純白長袍,搭配玫瑰紅的長帽,以及玫瑰紅的皮鞋在白長袍底下若隱若現,是全場最耀眼的配角。另一男配角Ezio由義大利籍Franco Vassallo演出,Ezio服裝特色在深褐色的披風上,雙肩各有皮質流蘇,源自於Prada 2009年秋冬的皮革流蘇系列,Ezio在台上大步走,流蘇跟隨著大片擺動,威風凜凜。
(以上建議搭配大量的手稿圖與歌劇現場照片,會讓我的文字更栩栩如生)
《阿提拉》的服裝與舞台由Miuccia Prada與瑞士建築師雙人組Herzog & De Meuron共同設計,舞台呈現上大量使用水平切割,讓上半部的岩壁或叢林得以與下半部的平民部落得以對話,另外也利用高科技投影效果,讓叢林裡的樹枝樹葉隨風搖曳,似夢似真。大家對Herzog & De Meuron一定不陌生,以「鳥巢」聞名的北京國家體育館、倫敦Tate現代美術館、舊金山De Young博物館都是出自這兩位大師之手。這也是Miuccia Prada與建築師雙人組第二度交手,建築師雙人組之前設計過Prada位於東京青山Epicenter的建築本體。

時尚品牌的藝術觀

《阿提拉》是Miuccia Prada第一次投身歌劇領域的設計,其實熱愛藝術文化的Miuccia Prada,一直對於參與藝文活動有極大興趣,過去幾年Prada也持續投入藝文合作,去年於韓國首爾舉行的Prada Transformer展覽館即是一大指標。

Prada Transformer是一個四面體展覽館,設於南韓首爾市中心的歷史建物慶熙宮旁,在2009年四月至九月間,前後舉行了藝術、電影、時裝和學生作品等四大展覽。建築的設計靈感為一四面體,經過旋轉變化,每一個面向都能為不同的藝文活動提供不同的舞台。四個面向都有獨特的鋼架結構,包括六角形、十字形、長方形和圓形,不同面向可以有不同創意發想。每次展覽結束後,整個四面體展覽館即被翻轉,重新裝配成新的場地,前一個展覽的天花板可能變成下一個展覽的地板,再成為下一個活動的牆壁,提供展覽者無限可能的運用。
Prada Transformer建築物由荷蘭建築大師Rem Koolhaas帶領旗下大都會建築事務所(The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簡稱OMA)及其研究子公司AMO共同研發建造,Prada Transformer超越了地心引力、靜止、定位和位置的原則,是建築史上新的一頁。在Prada Transformer之前,Koolhaas就曾幫Prada設計紐約與洛杉磯的Prada Epicenter,是Miuccia Prada最鍾情的建築設計團隊。

Prada Transformer在經歷六個月、四大展覽後,已經拆解化零,目前僅能以影片或照片回味當時的盛景。

此外,憑藉著Miuccia Prada對電影的熱愛,也促成數次Prada與電影的跨界合作。2008年6月,Prada推出男香Infusion d’Homme,邀請全球九位新銳導演,以Prada男香為靈感,拍攝一部三分鐘的短片,共同慶祝Infusion d’Homme的誕生,並放在Prada的全球官方網站上。

而早在2004年,日本推出首部全3D製作的動畫《蘋果核戰記(Appleseed)》,是改編自日本漫畫大師士郎正宗的經典大作《攻殼機動隊》,就曾邀請Miuccia Prada為女戰士Deunan設計服裝,「Prada女戰士」因此成為經典,至今仍是動畫迷心中的雋永之作。

Prada的最新動作則是為五月正式登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的義大利館服務人員設計制服,男女款皆以白色、淺灰色等基本色調為底,搭配耀眼的玫瑰紅,因應不同的工作需求,設計皮鞋、運動鞋兩款鞋,同樣以白色與淺灰色為主色,整體設計簡約卻不失大方,極具設計感。

@Source from: 129期men's uno男人誌
www.mensuno.com.tw

上海世博會 征服世界的盛宴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Arch

記者:文字//Klaire CHEN、Queennie Y、ifrit Liu、Issac Yep

上海世博和北京奧運一樣,帶給中國人的不僅僅是短暫的身分認同與驕傲,留下深遠影響的是城市急速現代化的正反效應。為了迎接世博,上海加快軌道交通建設,以滿足半年內的高峰人流承載量。近200個地鐵站在城市不同的地方開闢建設,多條連結浦東與浦西的隧道全面測試運營,老舊外牆圍起鷹架進行修繕改造,污染工廠與民居危樓被迅速遷移,全市大面積的環境整治與植樹綠化,宣導城市文明的宣傳單散佈在大街小巷,幾乎每一個上海人都知道從5月1日開始,四面八方的人潮將從世界各地湧來作客,要成為稱職的東道主,就要把家裡的門面先弄好。

於是我們看到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城被世博揭開塵封。地鐵2號線的延伸縮短了浦東機場與虹橋樞紐的中間距離,一時間將大上海的兩端縮為咫尺。地鐵線新增了7號、11號、12號線,越加密集的交通軌道將南外灘和浦東變成新的宜居地段,盧浦大橋和浦江兩岸成為視窗最美的風景。愚園路、思南路上那些歷經歲月洗刷的老洋房有了新的姿態神情;老舊到能發出吱吱呀呀聲響的江南造船廠的船塢不再訴說古老而陳舊的故事,以原汁原味的美好姿態融入世博園區;舊時發電廠佈滿鏽跡斑斑的機器零件和生產廢料被凝固成神態各異的工業雕塑。所有關於上海的豐沛記憶都經由世博這個熔爐再造,改頭換面,以全新符合時代需求的姿勢,栩栩如生,同時帶著沁入心脾的舊日香氣。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會,正式開幕了。整個上海綻開了全新的城市表情,敞開懷抱熱情迎接全世界的賓客。此時此刻,全世界現在和未來的文明,以集約的方式呈現在參觀者的面前,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下磅礡而絢爛的綻放。

城市的未來樣貌

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些話題能讓科學家、建築師、藝術家和作家們把手言歡,那麼「城市的未來」一定是其中的一個。世博會的開幕,則無疑提供這些人一張「最大」的圓桌。一個多世紀前當法國舉辦萬國博覽會時,法蘭西工業部長透過此次號稱為「世紀之總」的盛會,看到了巴黎的未來——一個新的雅典。而透過上海世博會的樣貌,我們又能描繪出怎樣一副未來都市的面孔呢?

此次世博會在環保方面做足文章。袁天罡曾在他撰寫的《推背圖》一書描述:人類會因為自身無節制的消耗和浪費,導致地球的毀滅,之後地球會因為人類的反省重建而重生,這是一個漫長而糾結的過程,必將導致人類文明的停滯甚至倒退。雖然這僅僅是個預言,可是今天我們赫然看到氣候異常,自然環境逐漸惡化,已經該算是一種預警了吧!既然人類已經意識到這樣的後果,為什麼不能從今天這一刻開始對地球的重建,非要等到毀滅才能重生呢?
未來城市脈絡:水

災難終結者

從多年前的電影《明天過後》到去年的《2012》,好萊塢似乎總願意渲染海平面上升、洪水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性影響。在地球另一邊,與大海奮鬥了幾百年的荷蘭人卻沒有那麼悲觀。荷蘭鹿特丹市最低點在海平面7米以下,按照電影的情節,它早應該是海底世界了;不過,鹿特丹人已經學會將水視作一個機遇,而不是威脅。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鹿特丹以「水城」為主題,通過防洪堤、水廣場、屋頂綠化等形式,展示著未來的「海平面下生活」。由於鹿特丹在土地和水相互作用方面的專長,為這座城市打造了親水宜居的環境,更為全世界眾多的濱海城市的建設樹立了典範。

除了控制城市水土,鹿特丹人還開始挑戰天氣。鹿特丹展館另一項引以為傲的設施就是人工雲。它能夠類比多種不同的天氣模式,並配合其他設備展示鹿特丹應對極端氣候問題的能力。例如人工雲降雨將覆蓋整個展館,而鹿特丹的創新技術,例如水廣場的應用,將確保無論展館內雨下得多麼大,遊客的雙腳都不會被淋濕。未來的城市有這項技術,誰還會去搶那幾億歐元一張的方舟船票?
未來城市話題:碳排放

二氧化碳,目標為零

回溯兩百年前,英國的田園生活通過詩歌、小說傳播,迷倒了不少異鄉人。如今,倫敦人為我們帶來了另外一種田園生活:零碳生活方式。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內的英國倫敦零碳館,讓不少人看到了新的未來都市生活:更舒適、更便利、更勇於承擔責任。

倫敦零碳館案例原型取自世界上第一個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區— BedZED零碳社區。建立於2002年的BedZED社區,距市中心20分鐘車程,擁有82套住房和2500平方米的工作空間,每套住宅都配有露天花園或陽台。零碳館運用了該社區的零能耗體系核心,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可再生能源進行開發,提高了能源使用率。館中的採暖、通風、電力全部需求由太陽能、風力、生物能提供,這些清潔的能源不但保證了零碳館的正常運作,更為參觀者提供最低能耗的舒適體驗。保守人士攻訐環保主義的一個方式,就是指責它把環境、資源置於人們改善生活的權力之上,倫敦零碳館為此提供了一套雙贏的解決方案,讓環保變得不那麼奢侈。

未來城市景觀:綠色

綠色復興

大都市一直被人們戲稱為「水泥叢林」,未來這個稱呼恐怕將不再是貶義。建築師們觀念更新以及新型綠色技術的運用,讓摩天大樓變成一棵棵參天大樹非不可能。未來城市的景觀,也許真的會滿目蒼翠。世博會馬德里展館中的「空氣樹」?,讓我們能一窺未來建築的樣貌。「空氣樹」是座十邊形金屬結構建築,直徑超過十米,採用可迴圈材料建成。依靠裝配在「空氣樹」上的百葉窗和引風機,樹內能營造出涼爽、舒適的環境,與外界溫差可高達攝氏8度。而樹頂安裝的太陽能板,實現了能源自給。通過噴水管道以及周圍栽種的攀緣植物,「空氣樹」能進行空氣調節、吸收二氧化碳、遮陽防熱,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可以隨時享受的綠色休息場所。就像電影《阿凡達》中的聖樹一樣,「空氣樹」也將成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
未來城市圖像:多媒體

螢幕時代

由於攝像技術和電影的發明,二十世紀變成了影像的時代。二十一世紀,影像的力量將越來越強大,觸角伸向了城市的每個角落。

塞爾維亞並不是科技重鎮,它展現未來城市理念的方式十分特別,時間作為主線,通過「時間機器」串聯起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帶領參觀者穿越時空。塞爾維亞館內的「時間機器」是一個由飛輪、皮帶組成的特殊裝置,猶如一座運動著的「時間工廠」,「時間機器」會通過聲音等方式提示參觀者時間的變化。通過一塊塊螢幕迴圈播放影像,體現出各個城市元素之間的相互聯繫和複雜性,隱含人是創造世界主體的觀念。這種展示方法雖然科技含量不高,但清晰地向觀眾展示了「世界依靠影像串聯而成」這個形而上的命題。


未來城市基礎:科技

矩陣革命

看過電影《駭客任務》的人,不少會對其中網路技術的氾濫、機器人的猖獗感到毛骨悚然。別怕,來世博會逛逛也許能緩解一下你的高科技恐懼症。「科技造福人類」的主題,一直貫穿著世博會的歷史。今天看到那些炫目的高科技,歎為觀止,沒准幾年後就會硬生生出現在你的生活裡,想躲都躲不掉。
毫無疑問,最有可能快速進入未來城市生活的一定是新型互聯網技術。上海移動已在世博園區內佈設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TD-LTE的試驗網,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張基於此項技術的4G試驗網。通過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參觀者可以在上海世博園區內通過無線網路,即時觀看大流量視頻、網路傳輸下載。這項技術讓宅男不用再枯對電腦,可以在戶外隨心所欲地下電影、聊視頻,甚至為高齡男女的戀愛事業,都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未來城市靈魂:樂活

享受生活

幾十年前,建築大師Le Corbusier曾經提出「垂直城市」概念——城市由摩天大樓、高架橋、公園構成,在空間中交叉互補,形成一個巨大的高層建築網路。不過按照現在的趨勢看,Le Corbusier似乎料錯了,未來的城市建設正在反其道而行。在本次世博會上,丹麥奧登塞市的案例入選了「城市最佳實踐區」。它聚焦未來城市最環保的出行方式:以自行車代步,用思考、選擇和生活三個主題來闡釋「如何讓自行車在現代城市中復活」。這個案例的意義在於告訴人們,騎車絕不是一件辛苦而單調的事。別出心裁的頭盔、輕便美觀的照明燈等都令人耳目一新。豐富的設計將滿足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讓人們充分體驗到騎行的快樂。從Le Corbusier的「垂直城市」到奧登塞「自行車復活」,人們的城市生活體驗經歷著從雲端到大地的轉變。未來的城市,應該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場域,不但需要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時刻變化的證券價格牌,更需要能撫慰人們心靈的草坪、陽光和歡笑。

@Source from: 129期men's uno男人誌
www.mensuno.com.tw

ユニクロ UNIQLO POLONOW/UT ALL STARS@Advertisements

UNIQLO 88 COLORS MOVIE@Videos

5.19.2010

贝聿铭:寻找民族化之路@People

贝聿铭和孙子、孙女在一起
贝聿铭一生精力充沛。这位建筑大师九旬高龄,仍旧不知疲倦地工作。记得2006年中秋佳节,他重返故乡,为苏州博物馆新馆剪彩。老人眼含泪花说,我到美国71年,但我的根在中国;我家在苏州有600年历史,我的根在苏州。
  中国建筑的根是贝聿铭一生的探求。他说,我的真意是希望由此找到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道路。这个责任非同小可,我要做的只是拨开杂草,让后来者看出隐于其中的一条路径。
  老根发新芽
  苏博新馆开馆,我给贝聿铭带来了老友郑介初的亲笔信:“好友之女何雁小姐”,“希望拨冗赐见。”郑介初祖籍宁波,现定居香港,其父郑栋林是广大华行创始人之一。1979年香山饭店筹建时,他通过关系,请到贝聿铭担纲设计。
  “中国人是讲人情的。”贝聿铭看信后,口气变得严厉了,“有的人没有看过我的建筑,有什么资格跟我谈!有的人总问我,你的家庭怎么样。你不要写这些。你要写建筑本身,因为建筑本身最说明问题。”随后,老人又温和下来,“你可以提几个问题,要拿出笔来记一下啊。”
  贝聿铭1917年生于广州,父亲贝祖诒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他在香港、上海度过了童年与少年;18岁那年,远渡重洋赴美求学,之后成家立业,功成名就。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尚未解冻,回国期望渺茫,贝聿铭加入了美国籍,“我非常伤心,要我放弃中国的确太难了。”
  上世纪70年代初,贝聿铭回到阔别40年的故土,心中无限感慨。起先,他谢绝了在紫禁城附近设计一幢高层饭店的要求。故宫!金碧辉煌的屋顶上面是湛蓝的天空,多么壮丽的天际线啊!破坏了紫禁城独树一帜的环境,也就摧毁了这件艺术品。最终,贝聿铭在给定的场地中选择了香山。
  那是一处天然景色优美的山林公园,深秋时节,漫山红叶,分外妖娆,是清代皇帝郊游、狩猎的行宫故地。贝聿铭思索着,香山饭店以一种什么面貌出现,才能融合在自然美景之中?是照搬旧有形式,支撑在红色圆柱上的金黄瓦顶,四周围以栏杆;还是考虑旅馆大体上是外国人使用的,索性采取西欧风格更为适宜?不,都不对,一定存在第三条道路。
  是的,传统大屋顶给人以无限美感,是中国传统建筑显著特征之一,但并不是唯一重要因素。什么是应该继续发展的呢?是虚的部分,是大屋顶之间的空间——庭院!以故宫为代表的宫殿建筑及庙宇、北京四合院民居等都体现了上述虚实关系;还有——墙!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构图要素。墙里面是房子,房子之间是庭院。对中国现代建筑来说,新的形式,新的创作道路正是从中国自己的传统建筑格局里产生。
  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下的工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10倍。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造园贵有情
  江南水乡民居,黑瓦,灰砖,白墙,色彩配置素雅和谐,与周围环境绝无不调和之处。这是中国特有的色彩。贝聿铭去江南走了一遍,起首画时,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
  贝聿铭为人开朗爽直,可是他的设计呢?又在曲字上下尽工夫。两株300年银杏树,一雌一雄,挺拔漂亮,以此为中心展开,厢房围绕十几棵参天古树,呈蜿蜒曲折走势。花园小径用鹅卵石铺成黑白梅花图案,像天女的飘带一般轻盈。
  园林在旧花园基础上整修而成,一汪池水,正如美女的一双秋波,最迷人。尖柱状云南石,更趋自然。古老的流杯渠遗址,又保存得何等巧妙,如果上巳清明,可仿晋代王羲之兰亭修禊故事,在亭中列坐其次,流杯而饮,何等风雅!
  “离开中国那么久又重返故土所做的设计,自是非常重要的作品。我当时可能没有注意到我离开的日子里,中国发生的许多变化。回首往事,我认为当时的设计是正确的,中国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贝聿铭经常衣服往腰上一扎,就上了工地,小到路面铺的鹅卵石,也亲自趴在地上摆放整齐。
  造园贵有情。贝聿铭将文人情怀倾泻在山水之中,情能生景,景又生情,人入园林,便有诗情画意之感。常春厅大堂,抽象派绘画大师赵无极的水墨画,赋予建筑灵魂一道精彩解说:林间飒飒风声,苔岩上涓涓流水,人与自然、春与冬、阴与阳的节奏融为一体。
  郑介初感动地说:“贝聿铭是十分重感情的。记得开馆前一天,他与他夫人,我与我夫人,每人一把大扫帚,打扫饭店庭院。他说,这是我的一个孩子,我要给她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建筑的简朴风格使人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期待着“烤牛肉”,未曾想端上一盘“炒素菜”。贝聿铭说,“饭店没有得到赞扬,尽管我认为本该得到。中国刚开始‘四个现代化’,人们之所爱,要像美国,要像西欧。”
  好友赵无极说:“那时饭店主管是个军人,对绘画与建筑一无所知。在那里,明代图案的地毯上滚着可口可乐罐子。我不想画彩色作品,因为那会破坏整体和谐,饭店主管显然不欣赏我的画作。宾馆欠维护,花园无人料理,真是灾难。人们到处挂上俗气的画,违背了贝聿铭的初衷。”
  香山饭店成了贝聿铭的伤心地。贝聿铭助手形容,它犹如一个孤儿,贝聿铭给予它生命,却不能帮助它成长。“我不再去那里的原因,是他们管理得太糟糕。”老人神情黯然地问:“墙现在也还是很白吧,是吗?我好久没有去过了。”
  理想的延续
  20年后,贝聿铭接受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已是85岁高龄。“这个委托对我来说非常特别。”老人颇有兴致,“当市长第一次找我设计博物馆时,我拒绝了。后来,我被邀请回到故乡,接受了这个项目。项目用地让人再兴奋不过了!我想,这个工程是我与自己的过去、祖先、老家联系的纽带。”
  平江路是苏州古街区,800年来始终保持着河路并行格局,粉墙黛瓦,水巷纵横。在这块地段建博物馆,难度不言而喻。贝聿铭说:“香山是自然美,苏州那块地有很强的人文气息。”博物馆北倚拙政园,东临忠王府,南面隔河相望的,还有狮子林。
  狮子林曾是贝家花园。贝家祖先是草药商人,到清乾隆年间,成为苏州望族,家族中人才辈出。“我在苏州住过一段!”老人幼年在上海读书,放假常回老家小住,狮子林里,他与堂兄弟们捉迷藏,在塾师教导下研读中国古籍。
  园林远不是宁静隐居的去处,而是中国人寻求“天人合一”的媒介。贝家庭院以石闻名。石匠从太湖边采集岩石,按其天然形态雕凿,再将石头置于湖边或溪旁,任凭流水冲击,经过几代侵蚀,石匠子孙收回石头,经过堆叠,终成假山。
  “对建筑来说也是一样,没有一件优秀作品是在瞬间完成,可以不经受时间考验。”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不论在什么地方做,我总觉得历史传统,一条根啊,非常重要。苏州的根我已经找到了,所以就比较有把握。”
  在中国庭院中,建筑与园林是合为一体的。贝聿铭避免了香山饭店设计中“庭院虽然已具一定传统园林色彩,但建筑本身并没有多少园林味”的遗憾,“并重新思考建筑在其中应有的风格。”原本在设计的第一稿中,展厅是连贯的,更像苏州民居,但此后进行了打断,使整个建筑体量缩小,更为紧凑,直取苏州传统园林“移步换景”之大成。
  贝聿铭坚持不用瓦,只有白墙依旧。他说,瓦的使用,将损害造型的整体感,从而造成屋顶、墙面的区分,回到传统老路。建筑要走新路,就要有变化。怎么既往新走又能与传统融合?那就是用现代材料达成与传统的协调。
  “比如用石头,使墙面跟屋顶连在一起。”老人颇有气魄地说。菱形石片屋顶选材青色花岗岩,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解决了传统建筑的采光问题。屋顶看似简单,结构却非常复杂。泄水不靠传统瓦楞铺,雨水渗透至金属板,借助金属板泄水系统排出。工人们在铺设屋顶时,流行一句口头语:“就像用钢筋水泥绣花。”
  创意山水园
  贝聿铭喜爱韩愈的散文与诗,更爱陶渊明的文章。“如果要我背一段唐诗,我只能用广东话。”老人冷不丁地问:“你会说上海话,还是广东话?”得知我是杭州人,他爽朗地说:“讲杭州话也行啊。”老人的挚友陈从周也是杭州人,曾担任香山饭店园林设计顾问。“可惜陈从周已经过世,否则我很想与他再次探讨。”
  水是园林的灵魂,造园少不得要叠山理水。狮子林的假山已做到极致,延续传统手法难以超越,怎么办?贝聿铭设想用片石来摆放。“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借拙政园素墙为纸,选泰山石切片,高低错落,砌于墙前,营造北宋米芾水墨山水画意境。
  开馆半年前,贝聿铭来到工地,指挥堆排假山。老人俏皮地说:“现在开始用石头画画,我就是画家。”接着好像又想起什么,“画画得不好,可以撕掉重画,建筑不能建得不好就推倒重建。所以,做建筑一定要认真,这是对子孙负责。”
  贝聿铭笑称自己是“劳碌命”。人到苏州,每天埋头工地,有时忙碌至凌晨。老人选的树不多,株株姿态优美,夫人陆书华坐在藤椅上欣赏,老人温柔询问:“达令(亲爱的),你觉得怎么样?”陆书华一袭旗袍,宁静娴雅,她曾在哈佛攻读景观设计。长子贝定中说,“母亲是父亲的秘密武器。”
  江南朦胧烟雨中,山峦连绵,竹影摇动,昆曲轻吟,“袅情来,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粉墙花影自重重”,多么让人心动的韵致!昆曲与园林,本是同根姐妹花。贝聿铭喜欢在狮子林里听昆曲,曲调婉约含蓄怡人,正是中国园林精神所在。“我们贝家对昆剧是有贡献的!”老人的叔祖贝晋眉还是一代昆曲大师呢。
  中秋佳节,贝聿铭携夫人、儿孙们,全家回苏州大团圆。典礼结束,老人陪同宾客参观新馆,恰巧遇到他的一对孙子女,他激动地一边搂住一个说:“来来来,拍张照留个念!”明月皎洁,桂花飘香,忠王府古戏台上,昆曲飘渺悠扬,次子贝建中携子、幼子贝礼中带女前来观看,可惜迟来一步,只好在过道红地毯上席地而坐。看着他们纹丝不动的背影,怎么不令人感动!尽管老人的儿孙在美国生长,不通中文,孙子是外国人相貌,但他们的根在苏州。
  临走那天下午,贝聿铭在博物馆里走了一圈又一圈,对善后事宜千叮咛、万嘱咐,真像嫁女儿一般,依依不舍。他希望苏博新馆的设计,能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新材料、新技术固然重要,但对建筑艺术创作来说,更为重要的则是找到正确的民族化道路,使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与风格。”(何雁)

詹偉雄:傳記式消費@Thinking

【聯合報╱詹偉雄】2010.05.16

如果有一天,你心血來潮,把近年來所買的東西和器物一一羅列出來,檢查一遍。你可以發現:每一件商品背後,總隱身著一個故事,訴說著當初你會買下它的關鍵;而商品與商品之間,也就是這一個故事與那一個故事之間,也總存在著藕斷絲連、若有若無的意義牽連。

舉例來說:近年來,我們家大小四口買了不少無印良品的文具,尤其是那半透明筆身的細字鋼珠筆,各種顏色加起來有一百五、六十支之譜;兩個小孩喜歡運動,買的運動鞋和排汗運動衣不計其數,但他們都只選Nike,倒是兩老買了不少雙New Balance;現代家庭中三C產品繁多,吾家也不例外:手機、數位相機、iPod、筆記型電腦、PS3和Wii,其中,Sony、Canon與Apple占絕大宗。

三年前,吾家女主人因代理權易主的清倉拍賣,買回了可用上十年分的Issey Miyake寢具,結果用起來卻愈來愈覺得它毫不過時;今年上半年,我們決定把兩部房車賣掉,換一部柴油的跑旅車,選車時,我們考慮的優先標準是「必須完全與iPod相容」;廚房裡,堆著四箱從Costco買的Pellegrino氣泡礦泉水,以及一包包折好的松青超市購物塑膠袋,這才發覺,我們已用了十多年的橄欖油、沙拉油是什麼長相都已不記得了……。這些東西有的便宜、有的稍貴,但不脫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生活範疇,反思起來,它們籠統地組合成我們家當下的「理想生活圖像」。

省視這些器物,不免浮現各種回憶,譬如說:每一次要拆開Apple產品的包裝之前,會有種莫名期待,準備享受著「圖窮匕見」的小驚奇。每次燒菜煮飯,要取無印良品的缽皿來盛菜之時,總不由自主地戒慎起來,非得細細地把食物擺出一種清爽的氣質不可。小孩們是標準的NBA籃球收視戶和運動者,自然地,他們總認為穿上帶有勾勾標誌的鞋子,比較容易接近「小飛俠」的身手。這些固然都是想像,未必在真實中都能實現,但別忘了,我們愈來愈常是根據「想像」─而非「實是求是」的客觀驗證─來消費。

Pellegrino氣泡礦泉水和柴油跑旅車、iPod有什麼關係?仔細想來,也許和我們身為中年人的處境有關:想降低些甜分、想減量─兩部車減成一部車,意味著生活要重新安排,捷運和公車的地圖變成需要掌握的新知識,宜蘭和苗栗要成為新熟悉的鄰鄉,買部跑旅,看來更像是一個對「新探索」的嚮往和承諾(以後會真的實現嗎?)

因為工作愈來愈複雜,生活也就必須相對簡單,最好只用一種筆,以免在急著要寫字時,還要面對筆筒裡那一堆不免讓人慍怒的選擇。這諸般種種,是我們對生活反思過後,所構想出的一種應對的策略群組,商品愈來愈成為我們生命傳記中的一部分,它們不只以物質的形式「標誌」著我們的生活,也運用它們的故事,來建構著我們自身生命的意義。

現代人的「自我」,是由一連串我們己身的過去故事、當下故事以及「未來期待中的故事」所組合構成的,因而,這個時代最犀利的發明,往往不是那些功能強大、超級便宜的商品,而是那些能深入現代人的傳記故事之中,營造希望、撫慰悲傷、創造人們存在感的商品,譬如一支半透明0.38mm的粉藍鋼珠筆。

(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Source from: 聯合新聞網

Uniqlo名模T 把紐約穿上身@Fashion

英國名模Agyness Deyn(右)和妹妹Emily Deyn為Uniqlo設計系列T恤。圖/取自官網

聯合報╱記者祁玲/台北報導

英國名模Agyness Deyn不但再度和Uniqlo合作設計T恤,這回還把妹妹拉了進來。

這對姊妹花將為Uniqlo推出的限量T恤,已於本月上架,每件12.99英鎊(約新台幣600元)。為此姊妹倆也穿上T恤親自上陣,拍了幾組平面廣告。

Deyn姊妹花為Uniqlo設計的T恤圖案是以拍立得照片的形式,加上一句以手寫字跡的註解,一一呈現她們眼中的紐約,以及在其中生活的有趣片段。例如在排列好的杯子蛋糕上寫下「我愛蛋糕、但更愛你(I Love You More Than Cake」;或是一個人拿相機對著鏡頭,底下寫上「cheeeese!!!!」

Agyness的妹妹Emily也是設計師,為了陪伴姊姊,她也搬到紐約,並和朋友合夥開了家設計公司。據了解,有一回Agyness在Anna Sui的後台,穿了妹妹設計的T恤,引起時尚圈的關注。因此當Uniqlo要再找Agyness合作時,她也內舉不避親地,順便幫妹妹打打知名度。去年夏天,Uniqlo在運動系列的T恤上,放上了Agyness的肖像。

@Source from: 【2010/05/18 聯合報】@ http://udn.com/

5.15.2010

舒國治:台北的歡樂角落@Lifestyle

【聯合報╱舒國治】2010.05.15

外地遊客來到台北,粗略一看,這城市似乎不夠軒昂、不夠崢嶸;然進到一些角落,看到好吃的食物、歡聚的人潮、富巧思的地景利用,便這才感到台北是一個讓人會有驚喜的地方。

若不是各種驚喜,每個城市皆不免平淡乏味。哪怕巴黎亦是。

當然我一次次的去巴黎,原為的是巴黎的平淡一面,我個人所謂的「恆久的」「永遠的」那種巴黎。羅馬、柏林、舊金山、京都等古城,我皆是如此消受它們,從來不期望在那兒碰撞上什麼驚喜。

台北,我生長的這個城市,我每日亦是看著平淡乏味的這牆那巷,早習慣了。一直到有外地客人來,我才發現不能令他們只接受本色靜態的台北;乃台北沒有巴黎、舊金山、翡冷翠等古城的那股「永恆」,故而需要給他們一些故事下的台北,像所謂「一頁台北」是也。

仁愛路的林蔭大道,環境好是好,但不經典。總統府與中正紀念堂,觀光客固不免瞻看,但不致有太過出奇的感想。一○一,高是真高,但遊客眼界亦有頗高的,這種樓層的高也唬不了他。

但某日一大早他被帶去泉州街吃「林家乾麵」,見高朋滿座,再一吃,驚艷不已,怎麼會有這麼清淡又有滋味的福州乾麵呢?倘他又正好是新加坡的潮州人或是福建來的大陸遊客,先是看見泉州街的地名,又吃了這故鄉食物,你說這股驚喜可有多大!

若有ABC自國外回來,周末在夜店玩至凌晨三點,再三五好友去到復興南路的「永和豆漿」吃消夜,飯糰一口咬下,再嘗一碗鹹豆漿,心道:「這種食物太酷了,太走在時代的前端了,也太迷死年輕人了。」再環顧四周,多的是打扮入時、口操英語的昔年小留學生。他們也會找到他們寶愛的台北角落。

台電大樓旁的「河岸留言」,年輕人往往在黃昏時已坐在停車場上排隊等進場,這種畫面教人覺得台北很過癮。加上其後兩條巷子的「巫雲」雲南菜與「茉莉二手書」,令人這個原本冷冷荒荒的僻巷成為人們喜歡靠近的區塊。

青田街一巷的「學校」咖啡館與同在一條巷子卻叫永康街七十五巷的「青康」藏書房,也令這條僻巷有了人煙的溫暖,也使附近的散步人士在走經時偶得駐足。不遠處的麗水街卅三巷,近一年多因為「珠寶盒」的麵包益臻高峯,無以數計的台北麵包饕客每一兩天便要快速(有時車都不停妥)的衝進店裏提了麵包就走。

青田街、永康街這種幽靜深巷中隱藏了佳美店家或花景牆苔等台北最珍貴風情,被太多生活詠嘆家評譽為台北最不輸給國外名城之處,看來已將不是小眾之秘;倘若有心人能往植物園西南的和平西路、三元街去打造優質店家,或甚至往更西的雙園去耕耘,甚至遠征台中市,將自由路附近的老市中心沒人租的空樓重新光亮回來,那整個台灣會更加美好。

歡樂形成人氣,人氣亦可能帶來歡樂。捷運中山站最富人潮,又全是青年男女,「米朗琪」、「蘑菇」、「台灣好」更助長了這份歡樂。

徐州路卅八號開了一家「貓下去」西餐小館,每日也是高朋滿座,令這條安靜而又美麗的樟樹老街更添了幾許溫暖的昏黃光暈。

台北的歡樂角落,多有趣的題目。然而是些什麼人開掘出這等角落,又有那些人在一直尋覓這類角落;市政規劃家與城市玩樂者再加上做生意的,看來會最敏於求出答案的。

(作者為作家)

5.13.2010

黃金博物館把能源變黃金@innovative

透過太陽能及風能發電系統,遊客進入黃金博物園區,除了緬懷過去絢麗的採金歲月外,更能體驗未來再生能源運用的遠景。(攝影/許育愷)
園區入口處旁的站頂停車場,設置了四座醒目的垂直式風力發電機,每年減碳的成果約等於種了83棵樹。(攝影/許育愷)
遊客最常參觀的黃金博物館,屋頂設置太陽能板,在設計上與建築融為一體。(攝影/許育愷)
撰文/魏茂國
能源的利用一直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議題,走進位於金瓜石的黃金博物園區,透過舊式建物的再造與景物的說明,不難想像過去開採礦產對當地及社會的深遠影響。開館逾五年、以「生態博物館」為概念規劃的黃金博物園區,保存了原有礦業遺址的珍貴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資產,並藉此建構出環境教育的場域,也顯露人類爭取能源的基本需求。

2009年3月,設置於黃金博物園區的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機組正式運轉,為具有能源特色背景的黃金博物園區,賦予時代新意及教育功能。在電力逐漸成為能源運用的主角,再生能源的使用已成為獲取電力的最佳來源;具備太陽能與風能的運轉發電後,除了可以提供園區展館的電力所需,為節能減碳創造實質效益,同時還能增添生態博物館的環境教育意涵。

風光互補效益高

因應政府推動節能減碳的政策及環保趨勢,黃金博物園區於2008年開始計畫於園區內架設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其中一項特色就是同時設置了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這不僅是為了配合園區所處的特殊環境,並是最能發揮天然資源、善用自然環境的方法。

台北縣黃金博物園區代理館長,也是台北縣政府文化局藝術展演科科長魏定龍解釋說,金瓜石因位處台灣東北角,夏天時日照較強,利於太陽能發電,到了冬日則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吹拂,是風能最高的時刻,在不同季節時各有消長;因此在規劃設計監造團隊的評估建議下,同時採取了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的方式,以隨氣候變化創造出最多的能源。

在黃金博物園區入口旁的站頂停車場,就可以清楚地瞧見矗立著四具垂直式風力發電機。由於停車場的地勢較高,附近也無其他遮蔽物,因此風場效果佳,而且從遠處就能觀看到,容易形成遊客的目光焦點,引起附近不少居民的注意。這套採用併聯型系統的風力發電機組,可直接將電力併入館內電力盤使用,全區設置容量約為7.3 kW;估計風力發電的年發電量可達1,401.6 kWh,全年CO2減量可至967公斤,減碳成效相當於種植83顆樹。

太陽光電的設施則散布在園區各處,其中採用併聯系統、也是最大的太陽能發電機組,是位於黃金館樓頂的部分,並且在一樓入口處設有即時發電資訊看板,可隨時讓來往遊客了解發電狀況,同時也融入導覽說明的教育宣導中,讓更多人可以了解發電節能的設施與意義。光是黃金館的太陽光電,啟用至今發電量就已近5,000 kWh,減碳超過3,100公斤。而在遊客服務中心與環境館的屋頂,設有發電量較小的獨立型太陽光電板,園區內還有四支可獨立發供電的太陽能路燈,提供夜晚照明使用。總計所有太陽光電設施容量約為6 kW,可提供年發電量達6,264.18 kWh,CO2全年可減少4,322.284公斤,減碳成效等於種植了370樹。

堅持與環境融合

做為管理經營博物園區的角色,雖然對新科技的應用並不算在行,但魏定龍表示還好有規劃設計監造團隊的努力執行,以及工研院太電中心在計畫過程中,協助黃金博物園區申請經濟部能源局經費補助,以及專業的輔導建議與驗收稽核,才能使設置再生能源的計畫得以順利推動,達到最好的成果。

「保留過去的氛圍,是文化資產保存很重要的一環。」舊建築再利用是黃金博物園區的一大主軸,因而再生能源設施的建置,必須要在不破壞園區原有風貌、對既有景觀衝擊最低的要求下完成,挑戰性也就相對提高了。以風力發電為例,原先規劃的設置地點是在黃金館前方的黃金廣場上,但考量到對原始景觀所產生的突兀感,才決定移至目前的站頂停車場;採用垂直式的風力發電機,也是為了降低運轉時的噪音對附近居民的影響。

「園區與現代科技結合並不容易,但還是要儘量配合。」同樣的理念也用於黃金館樓頂的太陽光電設施,配合該棟樓的鋼骨結構與玻璃帷幕特色,將太陽能板沿屋頂前端設置,能與建築本身融為一體,兼具遮陽蔽與的效果,卻又不失其發電功能;而獨立型的路燈也為園區內原本昏暗的地方,提供夜間照明及更多的景觀氣氛。

魏定龍還提到,由於黃金博物園區所在地屬潮濕地帶,霧氣與溼氣大,下雨機會也較高,較易使機電設備產生鏽蝕的情況,因此在設備維護及保養上就特別辛苦,也提高了施工時的難度;必須經過防鏽處理與管路矽膠填充等補強,以提高使用安全與期限。另外,在黃金館一樓發電資訊顯示看板的數據調校,以及獨立型太陽光電系統的電壓設定等問題,也透過工研院太電中心等單位的協助與修正,才得以獲得適當的解決。

@Source from: 工業技術與資訊

Design Leader: Kate Orff@Videos

5.12.2010

大陸文化產業的潛規則@Culture

雲門舞集今年初赴美國及加拿大冬奧藝術節演出《水月》。(鄧惠恩攝)

2010-05-02 旺報 【易介中】

 界文創的重要勢力,這才能向大陸證明民選市長的優越性;否則,為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我一定會支持大陸政府領導人的決策方式。如前所述,兩岸有著由於管理半徑不同而造成的不同,但其實存有某些「管不到」的地方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來說未必不是件好事。

 既然有著種種不完善之處,因此常常倚靠領導的全面支持才能順利推動,所以「聽起來」有時候比「看起來」顯得重要,因為領導忙到只有時間仔細聽,不一定有時間仔細看。這個意思就是,你必須花很多的時間在策畫的工作上,爭取想出一個領導們從來都沒聽過的好主意,而不是悶著頭在沒有什麼大創意之前,就把活往細的幹,這樣常常會夭折。也就是說,對於中央電視台的新建工程而言,介紹庫哈斯的國際地位,比仔細說明他的方案可能還更重要。說前者,可以由一個人定案,說後者,可能有幾十個專家當評委來搞暈你。

 接下來介紹幾個我認為造成兩岸文化創意產業本質不同的原因,以後有機會再做更多的介紹: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出自1978年5月11號《光明日報》的頭版,原本是個哲學概念,當然更不是為了以此鼓勵老師在校外開公司,但是這麼多年來,很容易讓人聯想其意思是指一個沒有實踐能力的教書匠是離真理很遙遠的。

 雖然兩岸都明文規定學界人士不得在外開公司,但是執行起來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很簡單,尤其在文化產業類的學科,大陸學生心裡會認為,你一個老師,連社會實踐都不會,還來學校混什麼啊?怎麼教學生啊?你一個建築系教授,居然沒有建築作品,還教什麼書啊?不光是學生,老師們也是如此認為──一個每天騎個破腳踏車的同事,能把書教好嗎?

 所以說這句話的力量非常大,也鼓舞了許多人,尤其是科學界幾乎把這句話當成了聖經。文化產業相關的實用型學科,更是直接把實踐當作第一要務,如清華碩士生的畢業創作,有些就直接把在外面承攬的「行活」(所謂行活是指,沒有設計含量、純粹為了掙錢且沒有社會地位的工作)當成是「畢業創作」。這種全民實踐的大型社會運動,確實造成了部分真正的學術受到了不平等待遇,但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一個無法在實際中實踐的學問,何必花時間在上面?吃皇糧?等著國家來養嗎?知識分子把門一關,只為了自己的興趣從事不痛不癢的研究,不就是浪費人民的血汗錢嗎?

 因此無論如何,我都堅信,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教育人員應該直接在市場上拚搏,甚至是國際市場。我也一直堅信,只有市場上的才是職業聯賽,學校裡的都是業餘賽,當然,學生在學校的目的不是工作,但是教授們如果沒有職業水平的實踐經驗與能力,僅僅是教導創意與技術能力也容易把學生帶往錯誤的方向,甚至連前衛教學的方法與目的是什麼都搞不清楚。當然學生畢業後立刻可以開始實務工作,但是教出一堆無法適應實務工作的學生,稱得上教育英才嗎?稱得上是培養社會棟樑嗎?

 文化軟實力上升到國家高度

 在2009年9月26日的中國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畫》中,把《規畫》提出的目標任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畫,建立相關的考核、評價和責任制度,作為評價地區發展水平、衡量發展質量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

 以上說明了大陸已經開始了文化產業的黃金時期,當然也希望有識之士能上網去看全文,對我而言,所有的文字都沒有上段節錄的這些重要,因為以上的文字說明了,以後當城市的一把手不再只是為了興趣或者附庸風雅而發展文化產業,而是每一個行政區中都「必須」發展文化產業。大陸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共設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265個地級市,32個地區,30個自治州,5個盟;808個市轄區,393個縣級市,1489個縣,116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2個特區,1個林區。全國民族自治的地方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16個自治縣,3個自治旗。

 在大陸,如果不把文化產業上升到一個國家重要軟實力的高度,文化產業還是處在高興做、有時間做、有閒錢做的階段,但現在不管高不高興、有沒有時間、有沒有閒錢,都得做,必須做。不光是你說做了就做了,還有上面派人來考核、評價和問責,面對上面派來檢查工作的人,此時「看起來」就比「聽起來」重要多了。若說發展地方戲曲,沒有見到戲劇院是會倒大霉的。看看中央的國家大劇院是怎麼蓋的?至少要學學先進吧!所以,到了每個小地方,都還力爭國際水平呢!雖然其中也常常看到大量荒謬可笑浪費公眾資源的行為,但到底是無作為可怕,還是做錯事可怕?今天做錯了,明天可以改,再修正,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但完全無作為,雖然不會犯錯,但是造成的壞影響更大更深遠。

 地產改變中國

 這個是最核心的因素,也是台灣人包括全世界人都搞不懂的最關鍵問題,甚至,大部分的大陸人也不了解這點的重要性。

 房地產可說是大陸每個城市重要的支柱,也是顯而易見民間最大的經濟活動。對於開發商而言,持續的擁有土地是唯一的發展道路。當然由於地產的大量利益,如果取得土地的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官商勾結,這樣的腐敗將會動搖到國本,所以中央用了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手段,基本杜絕了「一般」開發商靠關係拿地的管道。

 什麼樣的開發商能夠「不一般」呢?在這個文化產業當頭的階段,能幫政府完成文化產業的面子工程的人,就是「不一般」。為了圈地,蓋個美術館、小劇場集群、設計中心、藝術家工作室等等,免費給能讓政府爭面子的文創團體與個人使用算什麼呢?大陸的房地產就算是純粹的住宅項目,也有各地方規定的硬性配套指標,譬如必須有多少比例的商業以及公建,或者是必須要蓋中、小學。商業並不是那麼容易做的,如果把部分面積規畫為文化產業基地,既讓政府有面子,又能讓自身的企業在政府面前顯得不那麼卑微,同時還有可能會拿到政府有關文化產業相關經費扶持,一舉多得。同時,也為下一次跟政府商量拿地時,打下最深厚的基礎,別忘了,負責文化產業項目的通常是政府裡比較高位的決策者。

 更精采的是,大陸的城市規畫中,由於發展速度太快,有很多工廠本來在城外,沒幾年就變成了在城區中,所以常常有不少「工業用地」等特殊用地性質的土地在城市中,甚至是核心區。看看北京的老廠房改造而成的798、新建項目的中間建築以及上海的許多文化產業園,都是這樣的土地性質形成的項目。有些是因為體制的原因導致廠區無法重建,只能靠經營老廠房空間的方式對外營業。自從798成為標竿項目以後,改造老廠房成為各級政府迅速爭相學習的快捷式文化產業面子工程。總之新的文化產業形態譬如小劇場集群、國際設計師集聚區、表演藝術排演中心、畫廊一條街等,怕的就是沒有新的文化產業形態,無法成就政府獨特的政績。當然,極少人能同時玩轉地產與文化產業,所以大部分的項目都經營不善,但是對於地產商而言,他們的利益可以從周邊的房地產銷售以及增值等獲取利益,為了讓文化產業項目成功,有不少項目已經做到對於知名文化產業機構,扶上馬後還陪你走一程的服務,也就是給你空間、給你運作經費,只要保證讓上級領導參觀的時候一片欣欣向榮。

 地產與文化產業互利

 其實只要地產商別被假的文化產業知名機構給騙了,好好的經營,扶上馬走三年,應該都會開始順利經營,而開發商付出的幾千萬人民幣,就靠銷售掙得幾個億來彌補了,這樣確實皆大歡喜,對於社會、政府、產業、開發商老闆都是好事。個人由於在大陸從事10年以上高端文化地產策畫與文化創意產業推進與研究,推動了也看到了大量文化產業與地產的互利方式,甚至可以說,沒有地產商的支持與策畫,大陸的當代藝術和許多文化娛樂事業恐怕都還在初級階段,原因很簡單,任何一個產業強健的發展不可能只靠政策,而不需要真實的空間。如果在台灣任何一個有理想的畫廊,都找不到一個免費使用5年的空間,這個產業怎麼發展,有錢人怎麼會把錢交給當代藝術來整?在一個開餐廳賣內衣更容易掙錢的城市,誰會在沒有「特權」的情況下,把錢砸向文化產業?簡單來說,沒有地產商蓋房子,就沒有可利用空間,就沒有健康的發展機會,沒有地產商提供優渥的條件,就避不開前期的各種風險,就沒有強壯的發展機會。

 台灣人少為文化慷慨解囊

 大陸現在的狀況是,有太多空間拿著最優渥的條件等著國際文化產業機構與人士入駐,有大量的土地等著文化產業與開發商合作策畫新的產業模式共同去拿(這是台灣大部分地產商在大陸最後的機會!)我最近開始頻繁接觸台灣的地產商與商人,才忽然發現,在大陸心中最有文化的台灣人,居然很少人能為台灣發展文化產業慷慨解囊,少數做到的都是了首富級別的企業或個人,而且還可能是為了節稅。反觀大陸今日集團董事長張寶全拿出幾千萬人民幣,將蘋果社區門口的老廠房改為「今日美術館」並提供運作經費,當時的「天使基金」也從來沒有考慮拿回來,現在這個美術館已經強健地在發揮影響力了。

 文化產業本來就不是今天投錢明天掙錢的行業,想投機都很難,大陸的各種文化產業太多,有機會拿地掙大錢的機會太多,許多投機客現在都盯著文化產業以及相關利益,前幾年玩IT的人,他們也認為網路的內容與創意本來就屬於文化產業,他們也想圈地。

 全民地產就是這個時代的寫照,文化產業只要離開地產,就顯得孤立無援,有地產相伴,就會有大量的人和錢跳進來跟你一起來玩,畢竟玩什麼都沒有圈地賺錢來得快來得猛。文化產業的大腕們個個看起來有氣質有文化,社會知名度與美譽度都高,政府也喜歡,誰不希望又有政績又能結交幾個上檔次的朋友,每天跟文化人混在一起的開發商,社會觀感總比每天只盯著賣住宅拉高房價造成社會兩極化的開發商高多了吧,這種帶著錢也帶著文化來跟城市發展決策者共商文化產業未來的團隊,誰不歡迎呢?在這種天經地義必須要支持的氛圍下,決策者當然可以在這個不差錢的社會背景下,大聲拍胸脯的說「這塊地就給他了,因為只有他的計畫符合我們這個城市文化產業必須走的方向!」事實上,在文化產業已經到國家當務之急的天時地利人和條件下,他們的果斷決策確實是對的,正確無誤的。

 (本文作者現任北京服裝學院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台北人,在京16年,曾參與798、宋莊等文創園區規畫)

@Source from:
旺報 via 中時電子報

Peter Eisenman, architect. from dutch rall@Videos

Peter Eisenman, architect. from dutch rall on Vimeo.

5.06.2010

漢寶德:寫意的北京@Culture

春寒料峭的北京,畫意十足。攝影/漢寶德
這六百年歷史的老城,開始回味古舊味的香甜。攝影/漢寶德
北京三月,大街上的路樹,枝幹像出自吳昌碩的筆下,有金石風貌。攝影/漢寶德
半圓拱建築裡,藏著不講究而完滿的生活方式。攝影/漢寶德

【聯合報╱文/漢寶德】2010.04.30

文化不能只看閃光燈下的表演,要走到市民生活中,看他們怎麼過日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精神之所寄?……
春寒料峭的三月初,應邀去北京,為楊英風的遺作在國家美術館的展覽壯聲勢,並在學術研討會上說幾句話。我很興奮的趁機有系統的回味老朋友的重要作品,心中感受,甜酸苦辣,一時說不清楚。在藝術界像他這樣有一個克紹箕裘的兒子,把他的作品風格繼續推廣,以求發揚光大,是極令人羨慕的。我也因此有機會欣賞了楊奉琛的雕刻創作。

今年的北京出奇的春寒,居然下雪了,使我欣賞到數十年未見,幾已忘情的雪景。冬日的樹木,葉子落盡,大街上的路樹,枝幹像出自吳昌碩的筆下,有金石風貌。經一層細雪的敷染,畫意十足。我忍不住加件厚衣到街上踏雪,回憶年少輕狂時的滋味。
今天的北京成熟多了。一個有六百年歷史的老城,在千奇百怪的國際化建設的風潮之後,開始回味古舊味的香甜。文化不能只看閃光燈下的表演,要走到市民生活中,看他們怎麼過日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精神之所寄?所以此行的北京參觀完全擺脫了名勝古蹟、著名建築,卻看了幾處街巷。與幾年前的北京比較起來,我為今天的北京人感到慶幸。

北京是一個面積廣大的城市,在高速公路系統完成後,喜歡新生活的中層階級可以走出舊城,向廣袤的市郊發展,建立自己的堡壘,或為有品味知識貴族經營可以休閒的場所。我很高興有機會參觀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卻頗有個性的場所。

在新發展的藝術專用區「壹號地」看過台商經營的美術館後,我們被引領到一個非常安靜的未發展地帶,車子在幾堵白牆壁前的停車場停下來,我的目光立刻被眼前枯寂的景觀所吸引。洗石子停車坪沒有畫格子,只有幾個隨意排列的方形草地開口,各有一株枯枝小樹站立著,門壁前有一列枯黃的細莖竹子,以灰白的冬日天空為背景,融成一幅憂鬱的畫面。停車坪門口的遠處,看到一棟舊木屋的牆面與灰色的木屋頂,上面有一個尖頂的老虎窗,使畫面增添了人間的意味,成為視覺的焦點,我立刻感到北京設計界有高人。

自車上下來,步入進口,才有右邊門壁上的小字寫道這裡是一個名為紫雲軒的茶館。迎面的影壁上寫著幾行字,告訴我們「茶」古代是「荼」字,雅稱為「茶事」,到唐陸羽才改為茶。最後一句話待考,但是一點歷史的回顧使這座茶館予人的期待就截然不同了。影壁的後面究竟是怎樣的建築呢?

繞過牆壁原來是一個非常奢侈的空間。設計師必然把中國建築的精神解釋為院落空間,他建了一個幾十公尺見方的大院子,以白壁圍繞著,地面是細石子鋪成。他多少受一些日本禪的影響吧!整個大院子裡,只有影壁的後面有一大塊方形草坪,低矮的植物只剩下枯枝。左右的長壁前都有一列枯樹,在冬日灰白的天空籠罩下,空寂的感覺油然而生。

在大院子的底端是一棟鋼筋水泥直線條的長方形大廳,四面坡度頂,顯然是傳統大殿的現代化。不高,使院子顯得特別大。殿長七大間,每間都是正方形,設計師是以正方形為基本秩序,可惜出簷下沒有斗拱的想像空間。殿站在台基上,台基下隨意散置著十幾個正方形草坪,長著高低不一的小樹及乾枝,在這些小樹的下面,站著大大小小十幾隻鹿形雕塑組成的鹿群,面對同一方向,直立著黑色的身體,以枯黃的草塊與灰白的砂地為背景,真像一幅出於某位大師的油畫,使我感動不已。

我很難想像如果到了夏天,草地是深綠色,樹枝上都長滿了綠葉,天氣是明亮的青空,這個眼前使我動容的大院子還會不會有憂鬱的生命感染力。會成為使人手舞足蹈的愉快景象嗎?也許不會。我很高興在這樣雪後的陰暗天氣中看到這個作品。祝福這位設計師,他有這樣的機會得到茶館主人的全面支持,希望他得到很多的知音。說不定他就是茶館的主人吧!

大玻璃圍成的室內也是一片白。可惜室內空間太大了,不得不分成若干不協調的角落。家具分為後現代化高背黑座椅與木質的大桌子,矮腳的明式圍椅與灰白的矮桌。不知為什麼設計師混用了白色的圍椅與木質的官帽椅,予人雜湊的感覺。是不是主人終於沒有聽設計師的秩序原則?這使我想到,室內設計師比建築師更難控制品質吧!

可是整體說來,看到設計師的用心,白色的屋頂,白色的窗簾,白色的花格遮陽板,白色的隔牆,白色的一般座椅,點綴少量的黑與紅,應該足以使人心神愉快了。連屋角的四個大鳥籠也是黑白兩色呢!奇怪的是,穿黑衣的服務生並沒有招呼我們落坐喝茶。也許是來此的人多是欣賞建築的遊客吧!

自這座超現實的茶館出來,導遊帶我們來到一個果園,冬意還沒有消失,能有什麼果子可以看呢?但是自遊覽車上我看到一個動人的景觀。停車坪的邊上是幾棵高大的柳樹。條條下垂的柳枝像簾子一樣,一直垂到地下,使灰白色的天空多了一層神祕感。向下看,枯黃的園地上成列的低矮果樹,虯結奇突的枝子,編織成一副掙扎求存的畫面。那麼流暢的柳條,那麼扭曲的果樹枝,分開了天空與地面,遠處黯灰色樹林,枯枝像掃把一樣界定了天際線。這應該是一幅水彩畫才對。
抬頭看到柳樹的上部,原來這些輕盈的柳條上面,也有濃黑粗重的樹幹!那些粗枝居然也長成一條條虯龍的模樣,生動的,黝黑的,對照著灰白的背景。難怪古人那麼迷信龍的存在!真的,北方冬天的景色真的美不勝收。

在北京的最後一天,許博允兄約我與自南方回來的黃永松兄見面,不期然見到在藝術專區「七九八」附近經營愛荷華牛排館的胡先生。原來他們都是老朋友,在北京相聚,常在他這裡會面。胡先生年少時在成大讀電機,因此稱我一聲學長。出國留美,因領導保釣運動,滯留國外,直到大陸開放,才歸國建立事業。如今在北京近郊擁有大片土地,自工程改業為農產品養殖,現又玩起建築來了。
使我感到興趣的是,談起建築,他絲毫不把我放在眼裡。對於學電機的工程師,建築是很簡單的。原來他對建築的興趣是自建造種植青菜的棚架開始的。為了應付北方的嚴寒,花農與菜農要自搭棚子,他們大多用臨時性的架構,搭成半圓拱廊,上覆透明的塑膠布。可是這位胡先生卻做成永久性的輕鋼架,可以拉動的永久性屋頂。他自己計算拱廊結構本是牛刀小試,因此就在農地上自行建造起一列列半圓拱廊的建築物起來了。

既然是堅固的永久性建築,就沒有道理不住在裡面。這種結構內部中央不要柱子,是很寬敞的。他就不客氣的把幾座拱廊當成豪宅來使用了。因為他不是建築師,對建築的外觀並不敏感,所以我走進他的莊園時,看到不經意建造的外觀,好像是勉強遮風蔽雨,還以為是地下工廠呢!誰知進到裡面,主人竟驕傲的為我導遊起來。

我們走進一個大房間裡,是一間豪氣的大客廳,有雕花的木製古典家具與羊毛地毯,花盆、立燈,一應俱全,但十分隨興,沒有建築師的做作。大玻璃牆的另一面,為一長條形的室內游泳池,應該有二十五米吧!哪有豪宅的客廳可以豪氣到出門就可跳進標準的游泳池裡?池邊是成排的花盆與躺椅。這位胡先生真會享受人生!如果他學的是建築,恐怕會把錢花在建築的外形上,講究一些建築細節的品味,這樣豪奢的生活就過不上了。不講究而完滿的生活方式,這是我頭一遭見到呢!

接著又參觀他的幾個正在建設及已完成的室內空間。原來他這裡可以當成度假旅館!作為舒服的住宅也未嘗不可。在一座拱頂的一端,抬頭看上去像哥德教堂的一個環形殿的扇形筋拱天花。他說這是表演舞台。這樣輕易營造的室內空間刺激了他的想像力,不禁使我想到,如果建築界作育一批不受基本美學教養的建築師,這個世界會不會比較舒服些!?

主人是徹底自由的生活發明家。他的牛排館隨意的安排著幾張桌子,圍著幾張藤椅子,植物盆景穿插其間,室內的暖氣也是他特別設計的省能火爐。上桌的沙拉是自己調配的,真的可口,本身就是一餐。據說牛肉都是他親自去市場買來的。視覺美他不十分在意,味覺美卻一絲不苟。這是牛排館成功的要訣吧!節省成本,滿足食慾,我體會到一種放浪形骸的饕客生活觀的趣味。

離開北京,感覺那裡真有大國首都的氣象。壯闊的空間容納多元的文化。視覺的、嚴謹、唯美而超現實的紫雲軒,與隨興舒服而生活化的愛荷華,如此強烈對比的寫意生活方式恐怕是他處很少見的呢!對老北京而言,這些「怪」招,與國際級建築師所設計的古怪建物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Source from: 【2010/04/30 聯合報】

漢寶德:自上海展望世界/夢想未來 創意競賽@Thinking

【聯合報╱漢寶德/世界宗教博物館前館長(台北市)】2010.05.01

上海的世界博覽會開幕了。雖然在大海的彼岸,在台灣的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一股熱烈的情緒,大家都張大眼睛,看看這個世紀初在中國的土地上所集合的最大規模,來自全球的建築活動,要怎樣感動世人,怎樣啟發全人類對未來文明發展的期待。

自十九世紀以來,每次世界博覽會都有兩個主要的目的,其一是展示各國物質文明的進步,使各國人民互相切磋,在競爭中求進步,並尋找未來發展的方向。其二是展示館舍建築的新形式,把本國的建築文化與創造力充分表達出來,供世界人士欣賞。前者是軟體,後者是硬體。可是廿世紀中葉所舉辦的世博會,為了吸引全世界遊客,特別重視大眾娛樂性,常常使遊客忘記了其嚴肅的目標,竟視世博會為一個超大型的遊樂場!

讓我們看看上海世博展現了什麼。這次大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坦白說,這樣的題目太抽象了,因為城市是很難展覽的東西。怎樣的城市會讓生活更美好呢?好在主題無關緊要,大家都不十分關心,重要的是設計一座搶眼的建築,裏面呈現具有吸引力的節目,以便自己國家的成就為大量遊客所關注。

建築的表現因此就站上第一線了。在自由發揮的氛圍下,除了各自表現之外,還互別苗頭,所以歷次世博最有看頭的是建築。由於內部的軟體常要排長龍才能看得到,又不易攝影記錄,其重要性反而較低。

建築的各種表現中,自然以最具有前衛性的比較吸引人注意。每次世博總有些落後國家館採用傳統的式樣,雖呈現了該國文化,卻失去未來性。進步的國家則喜歡站在時代的前端,嘗試最新形建築的可能性,尤其在科技與建築最相關的部分。博覽會建築原是耍個花樣,半年後就拆除的,並非正式建築,可是到了廿一世紀,最重要的前衛建築幾乎都是突破正統式樣的,高科技的新奇造形,幾乎與博覽會建築可以相通。因此上海世博的建築就更加引人注意了。

目前觀察,歐洲進步國家的館舍大都有其獨特性,英、法、德等國外,西班牙、葡萄牙館亦頗可觀,連荷蘭、盧森堡等小國也耐人尋味。相形之下,東方國家仍受文化束縛,日本強調高科技之應用,未在造形上下功夫,更不用說其他了。

以體積龐大與顏色亮麗均為全場之冠的中國館來說,就很難令人下斷語了。自傳統建築的木架構出挑為形象所設計的外觀,也許可以滿足希望表現文化傳統的人們,可是到廿一世紀,仍然固守斗拱意象是否正確?中國建築面對現代化的挑戰已經一個世紀了,為什麼不能勇敢的為中國的未來創造出新的象徵?有人說這個正方形的出挑結構是模仿日本建築師的作品,也許不是直接的模仿,但在外觀上接近東洋的趣味是無可置疑的。中國館錯失了表現中國人創造力的機會,令人不無遺憾。展後留下來作為紀念建築也不合適。

我們當然不能不注意台灣館。為了表現台灣的地方文化,建築師找到「天燈」這個主題,具有祈福與高昇的意涵,似乎是很恰當的。放天燈這幾年很流行,為台灣人民所熟知,其造型似方非方,似圓非圓,也頗能應合時代的特色,可惜國外人士可能無法理解這個形狀的意義。如果在建築形式上再突顯些,能更引人注目,發人深思,減少些對外形的疑惑,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世界博覽會是人類文化的交流,未來文明的夢想,是創造力的競賽。懷著興奮心情,探索的精神去走一趟,對於國際觀的開拓是大有幫助的。

@Source from:【2010/05/01 聯合報】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