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2008

Urban Picnic lunch box@Food


Lunch times can be such dreary affairs, especially if you’re on a deadline and are stuck at your desk with only a sandwich and a Styrofoam cup of soup for company.

Happily for Londoners, UP Box is set to break the mould with its brand of up-market take-away boxed meals, all priced at £6 each. The unbleached, recyclable (but stylishly sturdy) cardboard box flips open to reveal a main course, salad and dessert with recyclable cutlery. Styled after the Japanese bento sets, the menu changes weekly, taking in a delicious spread of global cuisine – Turkish, Mexican, Thai, Moroccan, French, Indian and Italian being an amuse bouche of what’s on offer. For those with easily bored taste buds, the menu is a God-send.

Chef Ines Alfille and her former investment lawyer husband, Nick are the brains behind UP Box (the letters stand for Urban Picnic). Their MO is healthy, low-carb meals made, where possible, with seasonal, locally sourced and non-GM produce. Our recent lunch of a tasty barley salad studded with sweet radish sticks, and skinless chicken wrapped with smoky strips of eggplant had us already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xt day’s meal.

Meanwhile, UP Box’s flagship Ludgate Circus store is a soothing mix of smoked oak, blues and whites; and while it’s a pity that there is no dine-in option, the prospect of seared tuna with Thai pepper crust will hopefully take the sting out of that desk-bound lunch.

@Source: http://www.wallpaper.com/food_drink/urban-picnic-lunch-box/2555

Public Sculpture Steps Up@Art


Roberta Smith writes:

Over the past 15 years public sculpture has become one of contemporary art’s more exciting areas of endeavor and certainly its most dramatically improved one.

Some recent successes have included Mark Wallinger’s 1999 “Ecce Homo,” a life-size figure of Jesus in London, shown at left; and Anish Kapoor’s “Cloud Gate” in Chicago, nicknamed the Bean. Freely mixing elements of Pop, Minimalism, Conceptual Art and Realism, these pieces also often benefit from new technologies and materials, making them dynamic and provocative.

Photo: John Riddy, Courtesy of Anthony Reynolds Gallery, London


Certain artists may do their best work in the public arena. The Kapoor Bean, for example, converts the artist’s sometimes glib involvement with reflective surfaces into an enveloping experience that is both humorous and almost sublime.

Photo: Peter Wynn Thomps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No one has been more important to the revival of public art than Jeff Koons, whose career is the subject of an illuminating if rather crowded survey at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cago.

Photo: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


“Puppy” (1992) by Jeff Koons at the Guggenheim Museum in Bilbao, Spain. IIt was Koons’s giant “Puppy” which broadcast most loudly and clearly that public sculpture was neither an exhausted form nor necessarily a dumbed-down one.

“Puppy” was first shown in June, 1992, in Arolsen, Germany, near Kassel, where the international mega-show “Documenta 9” was opening. Scores of art-world denizens went to see what Mr. Koons was up to.

Photo: Miguel Tona/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What they found was something shocking about its simplicity, accessibility and pleasure. “Puppy” was intensely loveable, triggering a laugh-out-loud visual delight that expanded your sense of the human capacity for joy. It was nature at her most colorful and fragile. The flowery semblance of fur made “Puppy” almost living flesh, like us.

Photo: Rafa Rivas/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Puppy” also provided a karmic bookend for an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almost exactly three years before its Arolsen debut: the removal, in March, 1989, of Richard Serra’s “Tilted Arc” from the plaza in front of the Jacob K. Javits Federal Office building in Lower Manhattan. The dismantling came in the wake of a suit brought by the people who worked in the building – they hated the Serra — and days of acrimonious public hearings overseen by the Government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Photo: Dith Pran/The New York Times


Richard Serra’s sculptures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2007. “Tilted Arc” was in many ways the dark before the dawn not only of the Koons “Puppy,” but also of the shining achievement of Serra’s own post- Arc work. Serra has in essence taken his revenge on the public by making stronger, more elaborate pieces that it could not resist — judging from the way people line up these days to walk through his torqued ellipses, spirals and arcs.

Photo: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The “Puppy” set a high standard that Koons himself reached again only with his recent works in gleaming high chromium stainless steel, especially his prim yet erotic “Balloon Dog” sculptures.

Photo: Librado Romero/The New York Times


The show in Chicago is almost a primer of do’s and don’ts in public sculpture. The best of its 60 pieces, which span from 1979 to 2007, have the same irresistibility of the “Puppy” — you are drawn toward them by their familiarity only to realize that they are unprecedented.

Photo: Charles Rex Arbogast/Associated Press


His sculpture has required a level of perfection that has, at times, nearly brought Koons’s art to a standstill as he struggled to get exactly what he wanted in terms of the transparent color, surface shininess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the high chromium stainless steel pieces. The enormous time-spans recorded for these works reflect the effort: the “Balloon Dog (Orange)” is 1994-2000; the equally good “Cracked Egg (Magenta),” with its intimations of new-born innocence, is 1994-2006.

Photo: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o


Koons’s “Rabbit” was part of the 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 in 2007. Koons’s art enacts the basic exchange of public sculpture. We literally see ourselves in his alluring reflective surfaces; his buoyant forms reach deep into our childhood with its accompanying feelings of hope and optimism.

Photo: Librado Romero/The New York Times

@Source: http://www.nytimes.com/slideshow/2008/08/24/arts/0824-KOONS_index.html

8.28.2008

強悍與柔軟:蔡國強北京雙城 @Art

8月12日,北京奧運開幕式後的第4天,開閉幕式焰火總設計師蔡國強來到故鄉泉州。
  這裡是蔡國強爆破藝術的起點。上世紀80年代,鞭炮生意在泉州很火,很多家庭都有鞭炮作坊。蔡國強在那時迷上了火藥。那時,他還是一個只會點火,不會滅火的毛頭小子;現在,他已是一個以整個北京城為舞台的爆破藝術家。
  此行,蔡國強與4天前的奧運開幕式呼應,要創作一幅火藥草圖《歷史足跡:為北京奧運作的計劃》。所謂火藥草圖,就是在特殊的紙上爆破留下痕跡。7年前,蔡國強為APEC上海峰會做完焰火之後幾個月,創作了14幅火藥草圖,在去年香港佳士得拍賣中以7424萬元創下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世界拍賣的最高紀錄。
  對於火藥草圖,泉州人並不陌生。2006年,蔡國強在泉州的閩台緣博物館創作了一幅世界上最大的火藥壁畫《大榕樹》,榕樹盤根錯節並且蒼老的老樹根盤繞在壁畫上。
  《歷史足跡》的創作場地設在《泉州晚報》一樓。從早上7點開始,《泉州晚報》的正門封閉,只有東側的一扇小門進出。現場人山人海,保安不苟言笑地清退每個沒有證件的觀眾。蔡國強的太太,同是畫家的吳紅紅一身便利打扮,幫蔡國強接聽手機,張羅現場志願者及時補上滅火。
  《歷史足跡》長33米,寬4米,橫貫整個一樓大廳。畫上,一塊塊北京建築模板,如天安門、國家大劇院、故宮、水立方等,在中軸線上依次展開。在中軸線的上方,29個大腳印模板依次排列。
  蔡國強赤腳走在紙上,表情嚴肅,時不時在某個建築旁灑下一些黑色火藥。此時他灑的火藥多少將決定這件作品的爆破力度和作品呈現的濃淡。沒有修補的可能,他只有一次點火與爆炸的機會。
  在33米長的紙上,蔡國強來回反覆審視。他的腳下是他自己創作生涯中最長的火藥草圖,也是一座虛擬北京城。太太吳紅紅說,蔡國強從小的夢想就是在天安門廣場放沒有人看的焰火大會、放風箏。這個夢想被《紐約客》著名藝術評論家Peter Shjeldahl在採訪中挖到了,他很滿意文章中的這個細節,認為呈現了真實的蔡國強。
  晚上6點多,終於灑完火藥。草圖上覆了一層蠟紙,接著蓋上幾層硬紙板,然後在上面均勻地壓上磚頭。
  用一隻普通的打火機,蔡國強點燃了草圖一側的火引子。立刻,一陣濃濃的白煙從紙板下躥了起來,頂起紙板,撲騰著跑完整條畫卷。整個燃煙的過程持續了僅僅6秒!
  平靜之後,開窗開門通風。蔡國強的助手憑經驗判斷一一揭起燃燒充分的建築模板。蔡國強親手掀起天安門的模板。下面是一個輪廓清晰的天安門,「很好!」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在畫卷邊上讚道。此次,范迪安作為嘉賓在現場觀摩作品,他評說,「火藥就像國畫用墨一樣,一定要掌握它的輕重。這件作品很有價值。」
  《歷史足跡》將懸掛在中國美術館的一樓大廳。這也是蔡國強為全球個人巡展北京站特意做的作品。8月19日至9月2日,蔡國強個展「我想要相信」將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這是國內第一次整體展示蔡國強的作品,也是中國美術館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展覽。2月,該展在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舉行首站展覽。紐約古根海姆撤掉了包括畢加索在內所有名家作品,用全館呈現蔡國強的80 多件作品。
  柔軟的北京
  《新民週刊》:為什麼在奧運開幕之後僅4天,就做了《歷史足跡》這幅火藥草圖?
  蔡國強:本來是不急的。因為我的個展8月19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我想做一件和北京、和奧運有關的作品,所以就趕著這股勁做了。《歷史足跡》是關於一座城市、一個盛典的記憶。據說奧運會開幕式有40多億觀眾收看。如果他們以後看到這件草圖,就會想起這場開幕式,從另一角度體驗藝術家做這個計劃的想法。
  《新民週刊》:但是《歷史足跡》並不「實」,不是對北京、奧運的描紅。
  蔡國強:我其實摸不準這件草圖。如果火藥的用量多,我知道作品會很好看、很激烈,但此時此地,這樣做是不是對?所以,我想表現輕而巨大的城市。它是夢幻、超現實的。如果用電腦般詳細地「描紅」北京城,沒有多大意思。
  草圖上的那些建築好像模仿了北京建築,但又不像是北京城。它很雜。如果我用火藥描出一個個建築,也可以炸出有稜有角的建築,但那樣太精準了,像建築設計圖紙,沒有夢幻的感覺。
  所以我撒火藥的時候很控制,很小心。和做「大榕樹」不同,「大榕樹」很激烈,噴火,而《歷史足跡》用煙熏,火都悶在裡面。最後的效果還不錯。腳印很實,腳印下面的建築都很「輕」,像在夢裡。
  《新民週刊》:《歷史足跡》上的北京城讓我覺得非常柔軟,為什麼做一個柔軟北京?
  蔡國強:因為奧運會太轟轟烈烈了,這件作品再強悍也強不過奧運會。我不可能讓紙上的大腳印和開幕式上的「大腳印」保持一樣的比例,只能做一個柔軟的北京。
  「我想要相信」
  《新民週刊》:你的北京個展緊接著奧運,一定會引起轟動。

蔡國強:最大的舞台、最大的火永遠是奧運會。最大的熱點永遠是奧運開幕式。咱們在一開始就知道了。
  《新民週刊》:你為什麼把全球巡迴個展的主題定為「我想要相信」?
  蔡國強:我的故鄉泉州有看風水的習俗。我從小就對宇宙好奇,對看不見的世界很有興趣。我覺得藝術可以出入看得見和看不見的世界。
  2002年9月6日晚上9點,我在意大利北部小城Trento的墳場中做了一件焰火作品。當地人上墳都會獻上白色和藍色的菊花。那天晚上,我就放了漫天的白色和藍色的菊花焰火,一直放了3分半鐘。燃放於墳場,我不讓人來看。這是專門做給在墳場裡安息的人們的。我在墳墓邊,一點都不怕。
  第二天,我離開酒店去機場。路上有陌生的當地人向我走來,對我說,嗨,昨晚我媽媽一定很高興。很多當地人都來感謝我。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讓他們很高興的事情。我相信他們地下的母親一定能看見焰火。至少,我想要相信。這樣想使我感到享受、安慰。否則我們就太苦了。
  《新民週刊》:「我想要相信」這句話出自美國電影《X檔案2·我想要相信》,你看過《X檔案》嗎?
  蔡國強:我沒有看過《X檔案》,之前也不知道這句話被《X檔案》用過。我們向《X檔案》所屬的公司買版權。他們同意我們使用。公司老闆默多克的太太鄧文迪是我的好朋友。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天天在一起玩。
  《新民週刊》:有評論說你的個展之所以紅,是因為打著東方符號吸引西方人。
  蔡國強:作為藝術家,我個人並沒有什麼集體主義,不參加任何流派。當別人扎堆的時候,我就是一個個人。同時,我這個人做的事情也是普通人做的(事情),與大家同樂樂。
  我根本沒有靠中國符號吸引西方人。在我之前,古根海姆做過「中華5000年文明藝術展」,展品是國內100多家博物館裡最好的藏品。但是展覽沒有那麼多的人看。而我一個小小的藝術家,為什麼觀眾人山人海,這是因為我的作品有大眾性。普通人覺得有趣,有創造力,能理解,應該帶他的女朋友、孩子來看。《新民週刊》:紐約個展時,你希望和美國觀眾產生怎樣的共鳴?
  蔡國強:我的作品裡有好玩、幽默的東西,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世界。比如「9·11」之後,美國民眾紛紛譴責恐怖主義,我用9輛汽車做了一件自殺爆炸的作品《不合時宜:舞台一》。「汽車們」都處在自殺爆炸過程中。美國人懷疑這件作品是好還是壞?其實我並不是在說好壞,而是在反觀。
  在中國文化中,我們更多地討論世界的矛盾,提出矛盾,讓人們看到矛盾,而不像西方的理性主義——藝術就要解決問題。藝術家不是解決矛盾的。
  拿在手上太燙,放下又捨不得
  《新民週刊》:在藝術圈裡,你一直不扎堆,無論是八五美術浪潮,還是官方美協機構,你一直是一個人。這次為什麼會參與奧運,和一群人共事?從一個人到一群人,你是怎麼考慮的?
  蔡國強:「集體的人」經常是一群特別的人。個人經常是很共性,關懷生命,感受幸福、自由、理想、悲傷。這種個人是真實的,是全人類共有的。
  以前,我長期在國內的時候不是那麼有集體主義。作為藝術家的個人,到國外,和當地民族、文化有很多共通點,不會因為離開中國現代藝術這個圈子,就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新民週刊》:西方在解讀你的作品時一直有雙面性,比如《草船借箭》,西方先是批它反西方,後者又肯定這是件重要作品。
  蔡國強:一直都這樣。後來我做的《不合時宜:舞台一》讓美國人很不舒服。但是他們還是花了幾百萬美元做這件作品。拿在手上太燙,放下又捨不得,對藝術家來說,這才是好的處境。要是人家對你總是客客氣氣的,你就完蛋了。
  《新民週刊》:早年你從上戲畢業去日本後,日本人對你就是很客氣的,沒什麼批評。
  蔡國強:現在日本還是這樣,今年10月我會做一個作品《黑焰火》,在廣島原子彈轟炸的紀念地的上空,放很多黑色焰火。這會讓日本人很難受。他們一方面很想看這件作品,另一方面很怕看到。我並不想碰他們的傷疤,其實我也是在撫摸自己的傷疤。我不把他們當作外人,也不想借這個作品嘲笑他們。這是我們人類自己的問題。
  《新民週刊》:在當代藝術界新出的「四大天王」排名中,你是第一位。你對這個排名怎麼看?
  蔡國強:這是不對的,沒有意義,對國內美術界和年輕藝術家都沒有意義。「四大天王」中,可能沒有一個人會為了這個稱號而高興。
  《新民週刊》:三四年前,你計劃在泉州建一座當代藝術館,並請「老爵爺」諾曼·福斯特設計。現在藝術館的進度如何?
  蔡國強:福斯特8月9日上午從美國飛到我家開會,他的方案越做越細,每個展廳都有了方案。只是我這邊還沒有很大的進展。
  藝術家是靠不住的,隨心所欲的。當他認為非做不可的時候,怎麼著也會做出來。但可有可無的時候,他就晃來晃去。建一座美術館有太多的事情,應該有一個製作人專心公關,有一個工程師負責材料和建築。藝術家怎麼管得了這些事?汶川地震後,我的作品《天上來的鱷魚》拍賣了580萬,本來我是想把這件作品捐給羌族,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是怎麼捐?我不知道。只好還放在那。
  我很膽小,有小聰明,擔心隨便捐出去,會增加某些腐敗冒出來的機會。總之我的擔心很多。
  吹牛的無聊人
  《新民週刊》:你是一個幽默的人吧。
  蔡國強:男孩靠經常給自己吹牛,鼓舞自己,好的女孩應該懂得讓男孩吹點牛。重要的是,女孩不要跟著他一起吹牛。
  《新民週刊》:據說你是少林弟子,現在還堅持練武嗎?
  蔡國強:我常常跑步、舉重。在國外候機前,我都會來回走動。我不希望自己感到特別弱。
  《新民週刊》:除了健身之外,你還有什麼愛好?
  蔡國強:我很無聊,無聊是我的特點。我的女兒都知道這點。我和女兒親熱很單調,永遠重複那些話和動作,比如:「乖乖,讓爸爸給你梳頭髮,你應該永遠保持這樣」——我喜歡把女兒打扮成我喜歡的樣子。
  我的女兒都很黏我。我一有時間,她們就坐在旁邊。我看報紙,她們就關心我關心什麼事,在旁邊跟我一直嗒嗒嗒地說個沒完。
  我最享受的是女兒在我眼睛看得到的地方。一看到女兒,我的心情就好。但是,女兒又不能離我很近。只要她在近處,我感到她的存在就可以了。
  《新民週刊》:怎麼比較你的出生地泉州和你的現居住地北京?
  蔡國強:泉州是我的故鄉,這裡有我的家庭和親屬。我在泉州得到無窮的源泉,從來沒有枯竭。現在在泉州的街上還可以看到有意思的東西:人。人是永遠的載體、文化。我的出生地的樣貌以後可能會消失了,但是不管城市怎麼變化,還是可以從人的身上感知文化,以及你和他之間的認同。
  不能拿泉州和北京、威尼斯比。北京很浩瀚、光輝燦爛,也有恥辱。儘管北京總是蓋大樓,北京很鬧,北京人喜歡侃,但是北京是有些寂寞和傷感的。這點,我在上海比較少看到。北京的命運和泉州不同,這是一種民族向心力的體現。

@Source: 新民周刊 vol.2008034, Tue, 26 Aug, 2008 撰稿·劉莉芳(特約記者)

時尚天橋上 哪些老模翻紅? @Fashion

左起:Linda Evangelista、Christy Turlington、Karen Elson、Naomi Campbell。
圖/ 各業者提供

Linda Evangelista 為PRADA重返時尚

當年以一句「I don't get out of bed for less than $10,000 a day.」(一天沒有一萬美金,我不下床工作)的豪語,奠立全球第一名模地位的琳達伊凡莉斯塔(Linda Evangelista),沈寂了一陣子,在LANVIN重用之下,琳達冷豔的氣質重返時尚。

今秋PRADA力邀獨家拍攝時尚形象照,華麗的蕾絲和精緻典雅的包款,和琳達相互輝映,是PRADA「低調奢華」風格最完美的門面。

Christy Turlington 為ESCADA再現優雅

1969年出生的美國名模克莉斯緹特靈頓(Christy Turlington),今年秋冬再度成為ESCADA廣告中第一女主角。這位定居紐約的美人,因為對瑜伽的熱愛和鑽研,178公分高的她始終保有優雅體 態,2001年不但登上美國《時代周刊》雜誌封面人物,更引領全球不斷蔓延的瑜伽熱。

曾代言卡文克萊(Calvin Klein)、媚寶琳(Maybelline)等品牌的克莉斯緹,也是ELLE雜誌出鏡率最高的封面女郎。最近更在英國 《Harpers&Queen》雜誌「全球百大美女」評選中名列第二,再登ESCADA女王的實力,不比好萊塢影星遜色。

Karen Elson 為CELINE釋放魅力

此外,也因這一波老模翻紅而沾邊的是,CELINE08秋冬廣告主角──英國名模Karen Elson。一頭紅髮搭配CELINE秋冬灰黑色調的構圖,呈現出21世紀女性,既摩登又時尚的風情。

1979年出生於英國,以招牌紅色頭髮和細眉活躍於90年代中後期的Karen,叛逆的氣質讓她在同輩名模中獨樹一格,甚至一度被卡爾拉格斐視為繆思,成 為香奈兒90年代後期的廣告主角;當時Karen前衛叛逆氣質和經典優雅CHANEL結合,掀起的「衝突美感」,成了時尚圈津津樂道的話題。

Naomi Campbell 為YSL搔首弄姿

1990~1999年間躋身世界超級名模行列的,還有一跌成名的「黑珍珠」娜歐蜜坎貝爾(Naomi Campbell)。

雖然鬧頭等機艙、虐傭被判罰勞役掃街等負面新聞不斷,但這位身材比例曼妙無人能敵的黑模,交遊廣闊,不時出現各大娛樂新聞版面的話題女郎,今年秋冬,仍為YSL創意藝術總監Stefano Pilati相中,擺出撩人姿態為秋冬女裝廣告代言。


@Source: 2008/08/26 聯合報 http://udn.com/ ╱記者袁青

8個台灣創意,外國人也驚艷! @innovative

你知道台灣有哪些道地的商業創意,不僅撐起了一個產業的發展,甚至形成一種文化與生活習慣?以下這些從台灣土壤中茁壯的商業創意,讓外國人都因此而對台灣讚嘆不已。

文/張立宇 特約攝影/鍾士為

1.精品汽車旅館

1925年發源自美國、原本平凡無奇的motel,在台灣商人的創意下,搖身一變成為令人驚豔的六星級、七星級汽車旅館,且數量仍在持續成長中。2002年的台北薇閣精品旅館為這波風潮的帶領者,根據「汽車旅館地圖線上」網站指出,全台目前預估有超過800家的汽車旅館,以每家旅館30個房間、每房每天4次周轉率、每次休息台幣1,000元估算,產值每年就有350億元。

2.誠品書店

全世界第一家有24小時營業的大型連鎖書店,某種程度代表了台灣由夜生活引發出來的24小時風潮,如量販店、眼鏡行、線上購物24小時到貨等等。但誠品更令人驚豔的,是它融合了人文、藝術、創意與生活,在複合式的展場空間內發展無數可能。誠品曾被《時代》雜誌(TIME)亞洲版評為「亞洲之最」的「最佳書店」,也曾被《單眼鏡》雜誌(MONOCLE)專文指出:「誠品書店說明了台灣的一切。」2007年營業收入為97.35億元,全台有51家店。

3.檳榔西施

約在10年前出現的檳榔西施,穿著尺度游走在道德與法律邊緣,年輕女孩薄紗裸露的形象不僅改變傳統檳榔攤的生態,也成為所謂敗壞社會風氣的標靶。但她們不僅支撐著約350~400萬檳榔族、150萬人賴檳榔為生的產業,也意外成為陸客與外國觀光客造訪台灣必遊的「景點」,不僅CNN曾報導此一現象,也吸引許多國際攝影師,其中來自南非的歐陽鋒(Tobie Openshaw)花了7年時間,拍攝檳榔西施影像並製成紀錄片。

4.茶飲文化

從24小時營業的泡沫紅茶店,到幾乎夏日人手一杯外帶杯的連鎖茶飲店,茶飲風潮始終未曾退燒,其中珍珠奶茶更是其中的人氣代表。業者預估街頭林立的茶飲店,創造的營業額至少有百億以上,甚至有上看200億元的潛力。其中「休閒小站」甚至反攻到大陸、馬來西亞、日本、美國、澳洲等地,全球總店家超過1,200家;「葵可利Quickly」也在日、韓、大陸、香港等地有連鎖據點,將台灣的珍珠奶茶文化,發揮到極致。

5.KTV

源自日本卡拉OK的KTV,結合了當時流行的MTV,在台灣人的創意下發展出獨有的經營模式,不僅帶動老少咸宜的唱歌文化,更與唱片音樂界產生連動關係。其中的代表錢櫃於1989年開了第1家店,全省現有16家門市,同時更將觸角伸到大陸多年,2007年營業收入為29.88億元。

6.婚紗攝影

雖然每年台灣新人的結婚數,已從前幾年的17萬對,滑落到2006年的14萬對,但以每次花費婚紗攝影約6.5萬元計算,仍有91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台灣婚紗攝影師帶著新人上天下海、發揮創意拍出不同氛圍,兼具中西文化的場景,更深得國內外人士肯定。今年交通部觀光局就結合各地方政府,開發「久久合歡」、「情定愛情海,夏至北海岸」、「阿里山神木下婚禮」等地方旅遊與婚紗攝影行程,更帶動觀光產業發展。

7.霹靂布袋戲

原為民間技藝的布袋戲,1970年代開始在電視播送時,黃俊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創下97%超高收視率。雖然此後布袋戲熱潮一度平息,黃俊雄的兩個兒子黃強華、黃文擇1992年成立「大霹靂節目錄製公司」,將各種影視、動漫等流行文化的創意帶入布袋戲,從影帶租賃展開多角化的經營,更隨網路戲迷討論文化興起而再掀狂潮。目前不僅擁有專屬電視台頻道、片廠,也曾推出首部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及大量周邊商品,2006年一度進軍美國卡通頻道,目前年產值約有15億元。

8.民宿與觀光農場

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至今年6月全台民宿總數已達2,978家,與5年前相比成長近10倍,2007年的經營總收入達5億元。民宿之所以如此蓬勃發展,台灣人的巧思功不可沒。各類的主題民宿,結合各地農業特色的休閒農場,不僅帶動旅遊風氣,讓觀光與非觀光景點均受惠,也使周邊產業同時發展,發掘出更多台灣特色。

@Source: 快樂工作人雜誌網站 2008.08.27

MARC JACOBS企鵝包 疾呼救南極 @Fashion

本季最貴鴕鳥皮TAM包。是MARC JACOBS本季最奢華的限量包款。
照片/MARC JACOBS提供
以時尚和環保結合的創意包款,宣告地球只有一個的宣言。
照片/MARC JACOBS提供
蝴蝶結亮片手環代表這一季MARC JACOBS甜美的龐克元素。
照片/MARC JACOBS提供

紐約設計師品牌的靈魂人物Marc Jacobs絕對是「紐約金童」,但也是時尚圈的「壞孩子」。身兼Louis Vuitton和自有品牌MARC JACOBS設計總監,襯衫、牛仔褲和腳上永遠的球鞋模樣,就是最好的說明。

MARC JACOBS的設計中經常會以他熟悉且有品味的女性朋友為藍本,所以他的配件都有名字,可能是樂團、男友、模特兒或他喜愛的動物。比如今年秋冬,他就以紐 約時裝秀上表演的搖滾團體Sonic Youth為靈感作為包款。來自行李箱概念的COCO包則是Sonic Youth兩位團員女兒的名字。

Marc Jacobs喜歡揣摩來自巴黎和紐約不同生活方式的靈感,大量的絲綢、棉,讓衣服看起來更柔軟、舒服和輕鬆的調調,在柔軟的女性美中,保留都市的氣息。他也覺得時裝和配件間密切而有趣,例如他會設計實用的、私人打火機皮包或香菸盒等小物件。

讓平凡小物、甚至被鄙視為不入流的東西創造時尚感,這就是Marc Jacobs。

而昨晚上演的08 MARC JACOBS秋冬秀,小MARC以「副牌」之姿,上演八○龐克搖滾裝扮,叛逆的紅唇,桃紅、湛藍、鵝黃、湖水綠高彩度的螢光洋裝,黑色貝雷帽、墨鏡、短靴和手拿包,搶了正牌不少鋒頭。瞄準年輕市場,MARC JACOBS持續推出以品牌字母為字樣的手環、髮夾、髮圈、項鍊、手機吊飾飾品,水晶和彩色琺瑯是新嘗試的材質;小MARC這一季新增的迷你鎖頭和蝴蝶結是八○年代龐克主題下的小甜點。

其中,SO REAL系列的小MARC包包,是「以假亂真」的趣味包款,袋身的2D車線,刻意用車縫線複製出可愛外型;MISS MARC GOES GREEN則是小MARC環保概念下,把「企鵝」當成好朋友發想的包,包款上的企鵝替將因全球暖化而消失的南極大呼:「SAVE MY POLE(救救我的南極)!」

@Source: 2008/08/27 聯合報 ╱記者袁青

8.24.2008

舊金山猶太博物館的豐厚生命力@Arch



這座現代猶太博物館座落在舊金山市中心,值得一提是,Daniel Libeskind的設計靈感來自西伯來文「L’Chaim」,意思是賦予生命力。整體設計概念是以舊的建築架構加上新的室內設計,是一棟新與舊、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現代建築物。

理論上來說,一般博物館是公共性的展覽,講求空間的協調性,必須將不同故事背景的珍品融為一體,主要講求簡潔、明亮、穩重,並且帶點嚴肅性。同時必須在色彩和燈光設計上有主、有次,使觀賞者的注意力能夠集中,來達到展示藝術珍品的特殊魅力。 而在消防和防竊等特殊設計方面,也是在設計博物館的時候所應當考慮要點之一。但是,現代猶太博物館其實在設計上並不十分反應傳統博物館的功能需求, 簡單的說,它的空間並不是給予一般展出文獻或是古蹟介紹,而是將整個空間本身當成猶太人的歷史故事來詮釋。因此,整個猶太博物館本身就是個充滿故事的藝術 作品。

以內部設計來說,挑高寬敞的空間在加上不規則的橫切面,彷彿是講述猶太人在不同時期的破碎象徵,而不規則的玻璃窗口則是依據地圖上猶太悲劇地點所串連而成的,加上每個出入通道和走道相互連接,象徵著大時代和猶太歷史是不能分割的。 在整體的空間營造上,從不規則的橫切柱到穿插空間的高大立牆都有著明顯的縱向拉遠感,這種頂面與地面的衝突對斥,似乎隱喻著猶太屠殺和流亡的情景,這是一種猛烈卻帶點悲傷的氣氛。

此館猶如迷宮般壓縮著,刻意安排的不規則切割立面和不完整豎條狀金屬架構,身在其中,讓人彷彿真的回到了過去,真切地體會著歷史帶來的那份厚重感。

@Source: DFUN 設計風尚誌 2008. AUG. No.23 TEXT/Hui Hui Wu;PHOTOS/Mark Darley

miu miu 時尚女 不想長大的理由@Fashon

好萊塢女星克羅伊史薇妮(Chloe Sevigny)身著miu miu早秋系列,有點甜、有點壞的氣質,非常miu miu。圖/miu miu

1995年廣告
08’09’ A/W

時間回溯到1993年,Miuccia Prada以自己的小名,發表了新品牌miu miu,在時尚圈登時掀起話題波瀾,俏皮可愛、又性格古怪的miu miu Girl,一掃沉悶已久的T台樣貌。如果說小飛俠是男人心中不想長大的角落;miu miu就是給不想長大的女孩,一個顧影自戀的時尚倒影。

不受限制的創意

雖然是副牌,miu miu始終有著和老大姐PRADA截然不同的性格,偶爾用老大姐不穿的材質(其實是Miuccia很喜歡,但不適合PRADA的原料。);或是採用老大姐 不想用的創意(也就是PRADA在品牌形象的既定界限中,不適合的想法。),但創意不受限的miu miu,反而更揮灑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It Bag壯大聲勢

隨著miu miu的品牌形象愈發鮮明,從2006年開始,也有所謂的It Bag搶上時尚灘頭,支持miu miu的明星清一色是年輕女星,如綺拉奈特莉、琳賽羅涵、克萊兒丹尼絲、蜜拉喬維琪等,她們那種摸不著腦子裡想什麼、卻又可愛得迷死人的個性,和miu miu這個品牌可說是一拍即合,也讓miu miu的時尚定位更往上推一層。

獨立革命 水到渠成

形象、定位都水到渠成的狀況下,miu miu終於宣佈脫離PRADA,成為獨立品牌,同時撤除miu miu男裝線,2008年春夏男裝將成絕響,消息一傳出,男性Fans無不哀嘆連連。不過對女性來說,專心致志於女裝設計的miu miu,不啻是一項福音,根據miu miu總公司表示過去兩年間,miu miu的女裝市場成長了200%,可見miu miu的轉型,正符合了時尚女的需求。日前重新開幕的101旗艦店,便以和國際同步的空間形象,宣告miu miu的金色年代已經來臨。

10多年前的miu miu天真中帶點壞,現在的miu miu愛使壞、裝性感,但骨子還是小女孩。

miu miu大事紀

1992 首度發表1993年春夏miu miu女裝。
1993 首間米蘭店於2月開幕。
1994 11月首度參與1995年春夏紐約服裝周(直至1997年miu miu都在紐約辦秀)。
1996 首間巴黎店開幕。
1997 轉戰倫敦服裝周,發表97’98’秋冬秀。
1998 首度發表1999春夏男裝。
1998 首間倫敦店開幕。
1999 首間洛杉磯店開幕(目前己歇業,轉開業於好萊塢時尚大道Rodio Drive)。
1999 首間東京店開幕。
2006 轉戰巴黎服裝周,發表06’07’秋冬秀。

@Source: BRAND名牌誌2008年8月號 文/Shawn

故宮晶華》人人都是「收藏家」珍貴國寶端上桌@Food

(圖片提供/許斌)
(圖片提供/許斌)
(圖片提供/許斌)

文/宋祖慈;攝影/許斌

故宮博物院有餐廳了,開幕迎賓之作,端出的菜色是「故宮國寶宴」。當國人熟悉的故宮國寶「翠玉白菜」與「肉形石」變成了一道道美食,並且真的吃到嘴裡,我只能說,故宮早該有一家博物館餐廳了!

翠玉白菜唯妙唯肖

故宮是個必須細細參觀的博物館,但以往的餐飲設施卻一直無法滿足訪客的餐飲需求,座位少、食物也沒有特色,感覺在這層服務上,故宮並不留客。總算故宮在擴 建整修之後,於正館西側行政大樓旁打造了一棟地下2層、地上3層的餐飲中心──故宮晶華。院方表示,故宮晶華這件BOT案的目標不但在滿足遊客的餐飲需 求,並期望以文化創意服務來展現現代故宮特色;經營管理的晶華酒店集團,則可好好利用這獨特又獨家的市場環境,大顯身手端出足以襯托甚至彰顯故宮典藏的五 星級美食服務。

新開幕的故宮晶華,帶著大家的期待,推出與展品結合的「故宮國寶宴」套餐,分別是「翠玉白菜」、「弦紋鼎佛跳牆」、「白玉錦荔枝」、「肉形石」、「元朝雲 林鵝」、「香苗藏鳳袖」和「多寶格御點」、「鮮果毛公鼎」。其中「翠玉白菜」與「肉形石」因為模仿的對象是故宮歷年來最受歡迎的展品,而且真做到了唯妙唯 肖,可說是主廚的力作。

「翠玉白菜」的本尊,在正館3樓的308展室,這件翠玉雕作是清代作品,因為原置於紫禁城的永和宮,推測應是光緒帝妃子瑾妃的嫁妝;以白菜為題材看來再日 常不過,其實有著象徵清白的涵義,而菜葉上停留的螽斯和蝗蟲,則寓意著多子多孫,一直是受民間歡迎的吉祥題材。這座雕件完美運用了翠玉白綠對比的顏色、呈 現自然又擬真的白菜樣貌。

來對比一下餐桌上的這道「翠玉白菜」吧。主廚選用產自中臺灣的娃娃菜,取其中心的葉菜層、長約8至10公分並且要形似國寶的白綠漸層色。烹煮時先以火腿、 雞高湯汆燙入味,再淋上XO醬汁食用,菜上的小蟲,則用櫻花蝦來代替。當白菜用特製的小匙托著,以和國寶相同的角度「站」著上菜的時候,大家其實已不會苛 求它吃起來的滋味,而是跟站在真品前欣賞時一樣的反應──「好像啊」!

另一個也很像的作品是「肉形石」,它也是清代的作品。這件瑪瑙類的礦物經過漫長歲月形成了一層層不同色澤的紋理,就像一塊肥瘦相間的東坡肉!工匠運用原石 的質感來加工琢磨,並將表面染色,讓石皮呈現肉皮甚至有毛孔的柔軟效果,而且,看起來就像滷得很入味、幾乎要發出香氣。據精通粵菜的蕭廣安主廚說,這件作 品的挑戰在選肉和刀工,畢竟一塊滷到爛的蹄膀肉是很難切成想要的樣子又乖乖站好的,他們反覆實驗多次之後,才達到目前的視覺效果。

「多寶格御點」則是點心主廚屈永雄的拿手。用木製階梯架來呈現叉燒酥、桂花紅豆糕等甜鹹點心,是由多寶格得來的靈感,下午茶時段來故宮晶華也不妨單點一份來「賞玩」一下。

冰裂紋路視覺穿透

故宮晶華坐落在故宮的中國宮殿式建築群中,建築師姚仁喜以具有穿透效果的玻璃帷幕外牆來融入環境,以冰裂紋的語彙向故宮致意,是很高明的設計。故宮去年才 於「大觀」展中完整展出汝窯作品,北宋汝窯瓷器被稱為青瓷之魁,但因燒製時期不長,傳世品極少,歷代視為稀世珍寶,目前全世界僅存約70件,其中有21件 藏於故宮,堪稱世界之最。故宮瓷器展品中的代表作「青瓷蓮花式溫碗」便有著細膩雅緻的冰裂紋路,它是因為釉藥品質和燒窯技術所產生的裂紋難以控制,而有天 成一般的效果。

故宮晶華的玻璃帷幕外觀採用了冰裂紋的設計,就像把建築比做一件瓷器,與故宮這些有名或無名的藝術家們呼應。穿透的視覺效果,讓用餐者能攬外雙溪綠意入室,也讓夜間的故宮多了一個散發夜宴活力的光點。

室內裝潢客棧樣式

冰裂紋的元素一直沿用到室內設計,而將中央挑空6米的1樓餐廳設計成古代客棧樣式的室內設計師竟是日本人,不知橋本夕紀夫先生是否愛看我們的古裝電影?從 1樓走道兩旁矗立直達2樓天頂的燈柱,是仿新石器晚期的玉琮造型,它在古代是祭祀的禮器(相關展品於正館3樓303室展出)。1樓錯落的方桌是小吃區,以 單點粵菜為主,盡頭是中式點心的開放式廚房。牆上的裝飾選用大幅《唐仁宮樂圖》和《宋徽宗文會圖》,彷如樂官正無聲地伴奏著,增添不少用餐的雅趣。

2樓是10間包廂,分別可容納8至20人不等,皆以故宮典藏的書畫家名號命名,包廂內的主牆面便以該藝術家的作品裝飾;如大包廂「蘭亭居」便以王羲之的 《蘭亭集序》、「東坡居」便以蘇軾的字來作視覺設計,用餐的同時也因環境的烘托,像是進行了一場藝術饗宴。(蘭亭集序「行書第一」的名氣太大,讓設計師不 能免俗地選了這件作品,但它並非故宮藏品,就目前所知,世上也沒有任何一個「活人」收藏這件珍品。)

故宮晶華3樓為宴會廳、地下2樓則規劃為能展現臺灣美食文化的美食街,以不同的價位滿足遊客的餐飲需求。

故宮創意融入生活

博物館需要餐廳,意義並不完全在消費或包裝過的消費;傳統博物館的意義,以典藏、研究、教育為主要目的,話說硬一點,像故宮博物院這樣的博物館,是國力的展現,但是深不可測的殿堂式博物館真的符合民眾的需要嗎?其實我們已經看到了故宮的轉變。

故宮像是這個城市的靈魂,它收藏了文明的記憶,換句話說,是生活的記憶,讓每一個進來參觀的人思考歷史、文化、藝術、生活。不再滿足於寶庫式的被動貯藏角色而積極地走入觀眾的生活中,是80年歷史的老故宮在新時代一個美好的發展方向。

故宮博物院會是每一個人的繆思(Muse),在餐飲服務或紀念品設計上展現的文化創意,將會輕鬆而無滯礙地融入生活。而對故宮晶華的廚師們來說,當訪客不 用再帶便當去參觀故宮之後,他們或許反而成了帶著筆記本仔細端詳藝術品的一群,因為如何把國寶與美食結合,繼續端出令人驚豔的菜單,會是他們掌杓生涯中精 彩的一頁。

故宮晶華

地址:至善路2段221號/故宮博物院內

營業時間:11:30.21:00(全年無休)

訂位電話:2882-9393轉101或102

@Source: 臺北畫刊2008年08月號

8.21.2008

Matsugen@Restaurant



Photo by Noah Kalina


Profile

The room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icy Richard Meier space once occupied by Vongerichten’s failed haute-Chinese emporium, 66. Meier’s original design was all hard edges and cold, igloo-colored walls, and the room still feels that way, except that the famous fish tank by the kitchen seems less populated than before (only an ornery moray eel survives from the previous regime, a waiter told me). The area next to the awkward, tiny entrance has been turned into a kind of low-wattage cocktail lounge, and the old cocktail station is now a sushi bar. In the main dining room, the plain wood tables are still separated by cafeteria-style glass partitions, and the walls are now covered in grey-green sea grass. But this Zenlike touch has a minimal effect on the fractured, boxy space, and the new restaurant’s identity is featureless and opaque.

Perhaps that’s not surprising. After all, Matsugen isn’t really Jean-Georges’s restaurant. The kitchen is run by the Matsushita brothers, three noodle maestros who also operate restaurants in Tokyo and Honolulu. Their specialty is the Japanese buckwheat noodle called soba, which they make fresh here every day. But soba is a casual dish, and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big-restaurant heft (and cash flow), the Matsushitas have added a hodgepodge of options, including workmanlike tempura, pricey, uninspired sushi, even a ridiculously effete version of shabu-shabu. Not knowing where to begin, we called for some sushi, which was professionally made but would have been better if the uni hadn’t tasted several days too old. I liked the inventive soy-milk-based “Tokyo clam chowder,” but the seared fatty tuna belly was insipid, and ridiculously expensive (the cost of the once $65 dish has recently been lowered to $48, which is still ridiculous). If you don’t mind spending $29 (down from $39) for salad, however, I can recommend the Wagyu salad. I also liked the delicately cooked, ginger-flavored eel, although at $22 (formerly $28), it will cost you roughly $3 a bite.

The most prudent move is to avoid the uneven, overpriced appetizers altogether, and go directly to the soba, specifically the chilled “mori” version, which comes in three varieties (“coarse,” “medium husk,” and “no husk”), with an assortment of dipping sauces. As any soba geek will tell you, the noodles differ in color and texture depending on how much buckwheat husk is used in making them. Did my wife enjoy her taste of the much-hyped, husk-heavy “inaka” soba? Not very much. But I did, especially when it was served with the gently sweet duck broth (“kamoseiro”) or “goma-dare” sesame sauce, which is good enough to eat with a bowl of shredded old socks. The most ingenious of these cold items, however, is the “Matsugen soba,” a silken combination of chopped scallion, shiso, and okra, with raw egg broken into it. The hot soba dishes tend to be less imaginative, but my favorite was the duck-and-scallion “kamo nanban,” which resembles something you’d slurp down in a back-alley soba shop in Tokyo.

Note

Between the endless courses, try the nice selection of sakes.

Ideal Meal

Grilled eel, inaka or Matsugen soba, grilled pork belly or garlic chicken, molten chocolate cake.


241 Church St., New York, NY 10013 at Leonard St. See Map | Subway Directions
212-925-0202

@Source: http://nymag.com/listings/restaurant/matsu-gen/

本土達人帶路 設計書風起雲湧@Design

設計書在台灣書市近年來興起一波出版熱,設計書的題材出現分化越來越細的走向。其中,最大的特色是設計書的本土作家大量興起,紛紛以「達人帶路」之姿引介海外設計潮流,大受讀者歡迎。另一特色則是設計國際大師作品集或文集也陸續被引進,挾著名氣,成為人手一本的「寶典」。

 其實在設計書中,針對設計科班生出的工具書,一直以來就是在書市中「穩紮穩打」的類型。這些書從美學、配色、造型、結構等基本法則出發,搭配資料性圖庫,實用性高。像是近期的《設計的法則》、《平面設計:視覺比看看》等書也持續創下銷售佳績。

 「設計國度」為號召 已漸成大宗

 近來以「設計國度」為號召的書也漸成大宗。像是國內作家李俊明從漫遊世界的旅行者角度,推出《哥本哈根設計現場》、《英倫創意動力》、《曼谷設計基因》等書暢談各國設計風潮,就頗受歡迎。

 而吳東龍的《設計東京》、何桂育的《柏林玩設計》、涂翠珊的《設計讓世界看見芬蘭》,及暢銷新書如馬克斯的《設計之神的國度:斯德哥爾摩設計觀點》、蒼井夏樹的《日本.美的遠足》等,多由旅居當地的台灣作者所寫。這類書聚焦在城市的設計景點、生活美學與創意品牌的一手採訪。

 這些本土作家以專業的觸角加上旅人的眼光,帶路走訪海外的設計朝聖地。因為內容不似工具書冷硬,且沒有翻譯「舶來品」的那份隔閡感,可以更親近一般讀者,也形成一波旅遊結合設計的新風潮。

 這波設計書潮流另一特色就是國外大師現身說法。對設計圈內人來說,設計大師親身經歷像是練功必備寶典祕笈一般,因此如日本設計大師、「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所撰寫的《設計中的設計 DESIGN OF DESIGN》,在市場中早立於不墜之地。

 首部國內設計師專書 眼睛一亮

 近期受矚目的新書《不為設計而設計=最好的設計》,則是日本設計泰斗深澤直人在台的首部中譯本。書中收錄他與建築師後藤武、生態心理學家佐佐木正人的對談,理論基礎雄厚,闡述他秉持的「減法的設計」,也說明自己的作品從概念發想至完成的過程。

 除了國外大師,首部專訪國內設計師的專書《好樣:台灣平面設計十四人》也頗令人眼睛一亮。

 企畫這本書的設計學人曾堯生決定從「前輩」下手,以三、四年級的十四位具代表性的平面設計師,包括廖哲夫、王行恭、柯鴻圖...等人,將他們的養成背景、創作理念和作品集等完整呈現。而這些前輩設計師嚴謹、認真與基本功紮實的設計風格,恰可與現在年輕世代跳脫框架的奔放力成對比。

 新書《學設計,非去不可》則將焦點放到「出國學設計」的台灣創意人身上,採訪他們精彩留學故事,並收錄他們從申請學校、出國留學到返台後創業各階段作品與歷程。書中也提供選校、選系、選城市的留學指南,將這些活生生的案例化為有用的參考資訊。

@Source: 中時電子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Jean-Georges's New Haute Soba Joint @Restaurant


Matsugen
(Photo: Noah Kalina)

Jean-Georges’s haute-Chinese emporium turned haute soba joint misses the mark.

By Adam Platt Published Aug 17, 2008

Who knows what causes normally composed, well-adjusted, sane people to become quietly (or in some cases, not so quietly) unhinged in certain dining establishments? Most often, of course, it’s the food. Sometimes it’s the noise level, or the prices, or the presence of a jabbering waiter. Or maybe, as happened the other evening at Jean-Georges Vongerichten’s latest experiment in international cuisine, Matsugen, it’s pretty much everything. “Where’s their design consultant?” whispered my normally composed, well-adjusted, sane wife as we sat sipping our after-dinner tea. “You couldn’t hear yourself think when the place was 66, and you can’t hear yourself think now.” She took another sip of tea. “Cold, gummy soba noodles for dinner? That’s not going to work. And what was that Bunsen burner on our table?” (It was part of the Japanese hot-pot dish shabu-shabu.) “This is supposed to be a dignified restaurant. You can’t charge New Yorkers a hundred bucks ($160, actually) for some cold Kobe beef (Wagyu, actually), and ask them to cook it. I’ll go to Koreatown for that!”

Why do I reprint my wife’s intemperate and, given the generally rapturous reviews of the joint, somewhat contrarian outburst? Because she told me to. And because, as usual, she makes some good points. Let’s begin with the room, which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icy Richard Meier space once occupied by Vongerichten’s failed haute-Chinese emporium, 66. Meier’s original design was all hard edges and cold, igloo-colored walls, and the room still feels that way, except that the famous fish tank by the kitchen seems less populated than before (only an ornery moray eel survives from the previous regime, a waiter told me). The area next to the awkward, tiny entrance has been turned into a kind of low-wattage cocktail lounge, and the old cocktail station is now a sushi bar. In the main dining room, the plain wood tables are still separated by cafeteria-style glass partitions, and the walls are now covered in grey-green sea grass. But this Zenlike touch has a minimal effect on the fractured, boxy space, and the new restaurant’s identity is featureless and opaque.

Perhaps that’s not surprising. After all, Matsugen isn’t really Jean-Georges’s restaurant. The kitchen is run by the Matsushita brothers, three noodle maestros who also operate restaurants in Tokyo and Honolulu. Their specialty is the Japanese buckwheat noodle called soba, which they make fresh here every day. But soba is a casual dish, and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big-restaurant heft (and cash flow), the Matsushitas have added a hodgepodge of options, including workmanlike tempura, pricey, uninspired sushi, even a ridiculously effete version of shabu-shabu. Not knowing where to begin, we called for some sushi, which was professionally made but would have been better if the uni hadn’t tasted several days too old. I liked the inventive soy-milk-based “Tokyo clam chowder,” but the seared fatty tuna belly was insipid, and ridiculously expensive (the cost of the once $65 dish has recently been lowered to $48, which is still ridiculous). If you don’t mind spending $29 (down from $39) for salad, however, I can recommend the Wagyu salad. I also liked the delicately cooked, ginger-flavored eel, although at $22 (formerly $28), it will cost you roughly $3 a bite.

The most prudent move is to avoid the uneven, overpriced appetizers altogether, and go directly to the soba, specifically the chilled “mori” version, which comes in three varieties (“coarse,” “medium husk,” and “no husk”), with an assortment of dipping sauces. As any soba geek will tell you, the noodles differ in color and texture depending on how much buckwheat husk is used in making them. Did my wife enjoy her taste of the much-hyped, husk-heavy “inaka” soba? Not very much. But I did, especially when it was served with the gently sweet duck broth (“kamoseiro”) or “goma-dare” sesame sauce, which is good enough to eat with a bowl of shredded old socks. The most ingenious of these cold items, however, is the “Matsugen soba,” a silken combination of chopped scallion, shiso, and okra, with raw egg broken into it. The hot soba dishes tend to be less imaginative, but my favorite was the duck-and-scallion “kamo nanban,” which resembles something you’d slurp down in a back-alley soba shop in Tokyo.

This, of course, presents another problem. In Japan, soba-making is a delicate, almost neighborly art, and at Matsugen, the subtle pleasures of the Matsushitas’ craftsmanship and presentation tend to get lost in the glitzy hubbub of the room. “Who ordered that?” asked my wife, as the barrage of random non-noodle dishes hit the table. They included earthenware pots of a rice dish called “kamenishi” ($45), which comes studded with more funky sea urchin or, preferably, bits of crab and mushroom. The best of the non-noodle options are the grilled proteins (Kurobuta pork belly and chicken with garlic), served sizzling on slabs of lava cut from Mount Fuji. Then there’s the shabu-shabu, which is hoisted to the table like a camping kit, with raw ingredients, a pot of tepid water, and the portable gas burner. I didn’t have the nerve to pay $160 for a taste of boiled Wagyu beef (go with the $55 lobster), but my friend the Steak Loon did. “It might be the greatest waste of good beef in history,” he said.

How will this tepid, non–Jean-Georges cooking play with the chef’s impassioned clientele? Judging by my wife’s tart reaction, not very well. But Team Vongerichten seems to have concluded that even a muddled, soba-centric Japanese menu is a safer bet in Manhattan right now than Chinese food, and they may be right. The tables were full whenever I dropped by, and one evening I even glimpsed the great chef himself giving a noodle tutorial to a debonair woman with a look of polite befuddlement on her face. How he explained the desserts is anyone’s guess. Your safest choice is probably that old Jean-Georges warhorse molten chocolate cake. Supplement it, if you’re feeling brave, with some tomato-water gelatin, or a nice dish of bracken paste, which looked, according to one of my guests, “like something you’d find under the cushion of an airline seat.” And what was Mrs. Platt’s assessment of the weird, Martian-colored, green-tea-ice-cream creation encrusted, somewhat bizarrely, with a brûlée top? I don’t know. I was afraid to ask.

Matsugen
Address: 241 Church St., at Leonard St.; 212-925-0202
Hours: Lunch: Tuesday through Sunday noon to 3 p.m. Dinner: Sunday through Thursday 5:30 p.m. to midnight; Friday and Saturday to 1 a.m.
Prices: Appetizers, $6 to $48; entrées, $12 to $160.
Ideal Meal: Grilled eel, inaka or Matsugen soba, grilled pork belly or garlic chicken, molten chocolate cake.
Note: Between the endless courses, try the nice selection of sakes.
Scratchpad: If you’re a soba geek, the noodles are worth the trek downtown. If you’re not, don’t bother

@Source: http://nymag.com/restaurants/reviews/49271/

Elves influence winning design for Reykjavik opera house @Arch



19 August, 2008

By Helen Pow

Danish architect Arkitema and Icelandic firm Arkthing have won 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o design a major new opera house in Reykjavik, Iceland.

The firms beat architects Alark and David Crossfield, from Iceland and New York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est to deliver a new 8,000sq m home for Icelandic Opera.

The project, commissioned by local authority Kopavogur council, also aims to complement the existing church of Kopavogs and become a cultural landmark.

The winning design, dubbed the Opera, features a large lower floor level and a light and crystalline upper floor which refers to the mythical home of the elves.

According to Icelandic folklore, the elves live near the site for the opera house, along the Borgaholt hill.

The Opera’s transparent upper levels house the concert hall, which can hold an audience of up to 820. Its facade is a glass screen with LEDs which change colour and strength throughout the day.

Arkitema architect and creative leader Hallgrimur Thor Sigurdsson said: “It is seldom one gets the opportunity to create such an exciting and prestigious project as an opera house.”

@Source: http://www.bdonline.co.uk/story.asp?sectioncode=725&storycode=3120643&c=2&encCode=00000000017f7b4a

回歸傳統 日本設計師展鋒芒 @Culture

日本製的定義正在改變,不再是隨身聽之類的科技傑作,也不再是豐田汽車之類代表低調國際現代主義的產品,而是蘊含豐富日本文化與技藝傳統的商品,新一代日本企業家利用回歸固有文化的風格和創新,再次揚名全球。

日本新秀服裝設計師改良和服,清酒世家一面開拓國際市場、一面證明日本清酒和波爾多葡萄酒一樣博大精深,電影導演拍出歌頌神道教天人合一精神的得獎作品,小汽車廠設計出表現日本神話「八歧大蛇」精神的暢銷高價新跑車,外銷各國,都是這股回歸傳統文化潮流的體現。

日本最小車廠光岡汽車因為規模太小,無法在大量生產的汽車市場競爭,專攻特製汽車市場,對公司的設計師少有限制,放手讓31歲的設計師青木自由試驗各種設計,結果青木取材日本神話中有八顆頭、八條尾巴的八歧大蛇概念,設計出曲線流暢卻又張牙舞爪的獨特跑車,售價11萬美元,至今已經獲得世界70位買主青睞。

生產清酒383年的福光屋一向以國內為主要市場,第13代繼承人福光松太郎憑著輸出日本傳統製造技藝的直覺,提供自家產品,讓巴黎、紐約高級餐廳顧客品嘗,從而打進敵視日本清酒的市場,成為高級餐廳酒單上的精品。

五年來,美國進口以米發酵製成的酒增加一倍。

幾十年來,日本人熱愛外國產品,避談日本文化,主因是日本在二次大戰戰敗,占領日本的美軍努力打壓日本天皇、神道教、武術等和軍國主義有關的傳統思想與文化,以致後來日本經濟復甦後生產的產品幾乎全無日本意涵。

近年來日本傳統與本土文化和1990年代的長期衰退有關,和宿敵中國大陸崛起引發的焦慮不安也有關。

但這種困境卻促成一種有利的影響,就是傳統技藝文化復興,重新認同傳統宗教、文化、飲食與生活方式。

不論這股回歸日本文化的潮流對經濟有什麼影響,能夠創造多少價值,致力把傳統文化精神運用在技藝創新上的新世代日本人,都逐漸獲得日本國民和世界市場的認同,或許日本政府會改變頒授「人間國寶」美名的作法,不只頒給保存傳統技藝的匠師,也頒給能夠利用傳統技藝推陳出新的人。

@Source: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綜合十九日電】 2008.08.20

台灣美食,收買全球饕客的胃@Food


北美最大中式餐飲連鎖店Panda Express,來自台灣自助餐的經營理念;外國人口中的“Bubble tea”——珍珠奶茶,也發源於台灣;當陸客驚訝故宮的「翠玉白菜」也能吃進肚裡時,台灣飲食還有什麼不可能?

要向外國人介紹台灣,「吃」總是第一個掃過我們的腦袋。

走進剛開幕的「故宮晶華」宴飲中心,原本只能欣賞的國寶翠玉白菜及肉型石,化作一道道盤中菜餚。原本的展覽文物,在冰裂紋半遮蔽的餐廳空間中,第一次充滿親近性的讓人吃下。

再到攝影師謝春德和號稱「女食神」阿嬌新開的「嬌食」餐廳,牆上懸掛謝春德的攝影作品,平均年齡20歲出頭的服務生穿著謝春德設計的軍裝風格制服,繫上軍腰帶、手臂戴起臂章,端起梨汁豬腳及其他創意台菜,風格好不強烈。

小地方卻有多樣化面貌,這也難怪外國人最喜歡來台灣「吃」。

交通部觀光局每年製作的《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台灣「菜餚」在外國人心中的影響力大多高居榜首,甚至勝過風景文化。

美 食生活玩家葉怡蘭觀察,10年前,台灣沒有餐飲情報誌、沒有美食節目,更很少有人像她能以飲食文化專家為職業。但到1990年代末期,週休二日興起,外食 族增加,台灣人的關注力全都放到了飲食。據經濟部統計,2007年餐飲業營業額有3,200億元,這個數字達到歷史新高。

在台灣說「吃」,還真沒有退流行的一天。

資源:當地食材,養出國際美食

亞都麗緻集團總裁嚴長壽曾提到,早期來台灣開墾的移民是「吃粗飽」,還沒有所謂的「美食」形成。直到日本統治時期,我們才開始慢慢吸收日本飲食文化。

但最大的影響,還是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帶進大江南北的廚藝,讓各地域的菜餚在台灣會合。以粵菜為主的香港,菜系的多元性反而少了點,香港美食專家蔡瀾去年就特地帶領香港美食團,來台灣啖美食。

不過,葉怡蘭觀察,台灣早期能以中華美食的傳承來自居,但當大陸經濟、文化起飛時,台灣中華料理的代表權勢必會被稀釋,那定位可以放在哪?

讓外國人來說話,或許讓台灣的特長更為清晰。

來自新加坡的名廚郭文秀,是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指定御廚,但前陣子他卻離開新加坡,到台北雙城街開家法國餐廳。

葉怡蘭問,為什麼要來台灣?「身為主廚,我很想用當地的食材來做料理,」郭文秀回應,新加坡也許積極發展「新亞洲料理」,但缺乏天然食材入菜,這點,反而是台灣的強項。

「台灣最大創意的發揮,是對食材的極端了解,」葉怡蘭說。舉凡碗粿、虱目魚粥等,這些樸素料理,吃的可都是食材原味。揚名國際的珍珠奶茶,事實上也是從台灣茶為出發。這些,也許不是大菜,「但台灣飲食最有特色的就是『庶民性』,」葉怡蘭肯定。

走一趟夜市,就能窺見台灣這項飲食文化的特性。

競爭:到夜市「吃」創意

觀光局資料顯示,這幾年「台灣夜市」早已取代「故宮」,成為觀光客最愛的遊覽景點。大陸、日本、東南亞旅客的遊覽車,陸陸續續的停靠在夜市口,10年來,夜市競爭從來沒有像現在那麼激烈。

有競爭,反倒讓夜市的「吃」激出創意火花。

和台北士林夜市爭奪全台夜市之王的台中逢甲商圈,在台中這擁有許多飲食創意的發源地,小吃生意顯得格外競爭。

逢甲商圈有1,500個小吃攤和商店,每天一家店平均營業額可達1萬元,小小商圈,一年有幾十億的商機。「一家店能撐過半年就了不起,這裡每半年就淘汰3成店家,」台中市逢甲商店街管理委員會主委王朝藝觀察。

汰換率高,能在逢甲夜市生存,只剩一個字:「變」。所以,在逢甲夜市你可以看到引進日本的章魚小丸子、發想於法國的可麗餅,還有以鹽酥雞概念來處理炸海鮮,「很多生意人都來這裡找靈感,」王朝藝說。

前陣子,Discovery探索頻道的製作團隊來台灣製作飲食專題,邀請葉怡蘭幫忙推薦台灣小吃。每一種小吃類別,葉怡蘭「努力地」只列了一家,卻也洋洋灑灑的寫了3大張紙,製作單位看了都感到讚嘆:「他們只打算做1集,但沒想到事實上可以做到10集,」葉怡蘭笑說。

如果說國際都已看到台灣的飲食潛力,台灣更要積極向外走,到國際場合去磨練競爭力。

出走:新世代站上國際舞台

這幾年,台灣在國際廚藝大賽奪牌的消息,時有所聞。背後反映的意義是:台灣廚師積極站上國際舞台的渴望。

「我們要提升台灣廚師的地位,」參與許多重要國際比賽的推手、台灣福爾摩莎廚藝美食協會會長張志騰說,當國際餐飲已達到「不進步就是退步」時,必須不斷把人往外送、出去見識。

對年輕一輩的廚師來說,比賽更是很好的學習平台。張志騰曾估計,不算國際比賽,光國內平均一個月就有一場廚藝競賽。「年輕人多了很多表演舞台。」

台北國賓大飯店明園西餐廳、Aqua Lounge主廚林森湖,是台灣目前少數在五星級飯店擔任主廚的六年級生,5年前他才28歲,就有了出國比賽經驗。「那是挑戰自己的比賽,」他說。國際級的廚藝比賽採用「扣分制」,意思是各隊都在比「誰最完美」。

高雄餐旅學院旅館管理系助理教授蘇國垚觀察,當新世代對餐飲服務業的價值觀不再限於「能力不好才來做」,他們對廚師的角色,看得更遠、更多。

來自台灣的江振誠,2006年被選為全球最佳150位廚師之一,32歲的他最近還在新加坡知名飯店Swiss Hotel,經營起以他為名的法國餐廳——“JAAN PAR ANDRE”。

20 歲就當上台灣最年輕的五星級飯店主廚,接著又跑到法國發展、擔任米其林三星級餐廳主廚,今天的發展,在他身上並不意外。「如果要做法國料理,我不能和亞洲 做比較,我必須拿自己和世界級的廚師相比,」他有不同於上一代廚師的主張,「我希望能帶給台灣下一代廚師,不同的目標。」只要打開視野,會知道自己能做到更多。不少具有國際化經驗的餐廳經營者人,現在也積極讓台灣料理不再停留在舌頭上,努力要讓台灣餐飲走出去。

商機:創意行銷,走向跨國經營

5 月,來自高雄的傳香飯糰國際連鎖,創辦人余政隆以「米飯博士(Dr. Rice)的稱號出現在《富比士》雜誌(Forbes)上。以多種配料、以及吃了不會脹氣的「科技」米飯為訴求,「小飯糰」因為透過標準化經營模式,讓加 盟店跨足紐西蘭、新加坡和香港,吸引住國際媒體目光。

再看大陸市場,2003年進入市場的王品集團,今年還繼續以「西堤」品牌進軍南京、杭州等地;而有台資背景的「一茶一坐」、「兩岸咖啡」等餐飲品牌連鎖店,現在也成了外資新興投資標的。

除了打連鎖品牌、打標準化經營外,台灣美食生意如果還要積極大步向外走,我們還要做些什麼?

鼎泰豐一直是餐飲國際化的好例子。在標準化的產品製作流程之外,最讓人印象深刻其實是服務也能被複製。「他們有的是米其林三星級餐廳才有的服務,」阿正廚坊主廚黃守正形容。

蘇國垚私底下曾數過,到鼎泰豐吃飯,一個桌子會有6個服務生負責,當你眼神一望,他們就立刻上前詢問:「有什麼可以為你服務?」

這 樣的服務態度,一般小店其實早就做到,只不過很多人都像蘇國垚有過以下經驗。蘇國垚過去在亞都麗緻飯店當總經理時,總喜歡到飯店附近的早餐店吃飯糰配豆 漿。去了幾次,老闆認得他的臉,之後向老闆微笑一下,飯糰和豆漿就會出現在他桌上。然而,當助手一換,認不出這位老客人,這樣的互動和服務就消失了。

「台灣要走上國際舞台,就要標準化、精緻化,還要加上讚美服務,」蘇國垚補充,「不是『哇』服務!會『哇』的服務,是once in a while(偶爾有之)。」

如同嚴長壽在《我所看見的未來》中寫道:「台灣常常不缺美味,但缺創意行銷。」當餐飲規模擴大,在服務和經營上,台灣真的還可以繼續再大膽創新。

@ 文/史書華 圖/攝影組、晶華酒店、江振誠
2008年8月 Cheers雜誌

LV變臉變色變年輕@Fashion

減肥後的設計師Marc Jacobs(右)街頭風格讓LV年輕化。

一個老牌要保持年輕,一定有它獨到的祕訣,帶你認識LV一直不斷在變的各種花樣。

1997年LOUIS VUITTON延攬美國設計師Marc Jacobs擔任集團創意總監,從此LV正式由傳統皮件跨進全方位的時尚王國。這也是品牌企圖「年輕化」的重要決定。

跨領域人才結盟,讓LV保持鮮活的生命力。1996年LV一百年紀念和Vivienne Westwood等七位服裝設計師合作,同時也激發了傳統皮件的新突破,一種在皮革上施以亮光覆膜加工的Vernis系列,成了LV僅次於Monogram的暢銷品之一。

2001年,和Stephen Sprouse合作把點子動到街頭風的「塗鴉」風,推出限量提包、隔年再下一城和插畫家Julie Verhoven連手推出拼貼圖案商品,一直到LV和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在皮件上的驚人演出,LV的經典皮革Monogram進入「彩色世界」。

「名人模特兒」的廣告策略也是LV保持高知名度的高招。2003年拱出珍妮佛洛佩茲打響「小珍包」;隔年又請烏瑪舒嫚成功拉檯「烏瑪包」。今年回歸旅行本質,請法國女星凱薩琳丹妮芙、網球名將阿格西夫婦和前蘇聯總理戈巴契夫入鏡造勢,不愧是天下第一包呀!

@2007/09/22 聯合報

派楚、拉格斐攜手 慈善T恤上身@Fashion

葛妮絲派楚。
圖/取材自網路

奧斯卡影后葛妮絲派楚擔任慈善大使,穿上時尚大師卡爾拉格斐設計的T恤,吸引消費者重視癌症防治。這件T恤將於10月在美國Saks Fifth Avenue百貨公司上架,售價40美元,約1,200元台幣。

由美國影視娛樂基金會(Entertainment Industry Foundation)和Saks Fifth Avenue共同合作的T恤慈善義賣活動,所得用於婦女相關癌症的防治研究。過去數年來,包括女星葛倫克蘿絲、希拉蕊史旺和蕾妮茲薇格等都先後擔任過慈善 大使。

主辦單位今年則試著和葛妮絲派楚接觸,結果她慨然應允,不只是因為她父親2002年因癌症病逝,親友罹癌的消息亦時有所聞,故非常樂意貢獻一己之力。

今年是Saks Fifth Avenue百貨公司進行此項慈善義賣第10周年,每年都以義賣主題T恤方式,喚起世人對癌症防治的重視,今年也不例外,參與的設計師中,最有名的莫過於 時尚大師卡爾拉格斐。他設計的T恤正面是兩隻交叉的箭,一隻末端為黑色箭頭,另一隻是一顆紅心。下方有大師簽名,T恤背面則是大師自畫像。

今年Saks Fifth Avenue的慈善義賣周時間定於10月16-19日,除百貨實體店面,也可在http://saks.com購買。

@Source: 2008/08/20 聯合報 ╱記者祁玲

agnes b.巧克力 專賣法式甜蜜(香港)@Food

Agnes b香江的巧克力專賣,強調口味多元,融入不少亞洲「在地」水果口感。
圖/業者提供
agnes b花花洋裝上的圖案和巧克力包裝一氣呵成。
圖/業者提供

法國時裝agnes b.可能怎麼也沒想到,她的法式風情,可以從時裝延伸到巧克力。時裝店、藝廊、花店和餐廳,agnes b.在香港又加入了品牌巧克力專賣店agnes b. DELICES。

「巧克力是愉快和滿足的回憶,」agnes b.創辦人agnes Trouble說。agnes b.香江開出的巧克力專賣店,強調口味多元,更有不少亞洲在地巧思。多達22種不同口味。其中榛子黑巧克力和酒心巧克力代表經典口味;清新的荔枝、檸檬 薑、芒果、百香果,甚至香片綠茶都可融入黑巧克力。

但外脆內軟的傳統法式手製松露巧克力在白蘭地、百利甜酒或濃縮咖啡等口感中,難忘的是法式風情。喜歡時髦輕巧的顧客就不能錯過agnes b. DELICES推出的牛奶、66%或70%可可濃度的黑巧克力。

忙亂的香港街頭,agnes b. DELICES巧克力店裡懷舊的大型水晶吊燈、鏡面和白牆,讓人忽然安靜下來享受美好片刻。大片玻璃櫃檯裡布滿各式巧克力,感受非常法國味的一天。 agnes b. DELICES除了吃巧克力外,巧克力香薰蠟燭、各類巧克力的書籍和喝茶的杯盤都有得賣。

@Source: 2008/08/20 聯合報 ╱記者袁青

六本木之丘@Arch

法國藝術家Louise Bourgeois設計的蜘蛛雕塑,是六本木之丘的地標。
記者祁玲/攝影

想當一天日本最時尚的上班族「Hills族」嗎?那可別忘了逛「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此地包括高級住宅區和商業區,2003年開幕後吸引大批IT企業進駐,企業精英們多選擇附近公寓入住,形成一批講究生活品味的「Hills族」。

「六本木之丘」是日本規模最大的都市開發計畫。負責開發的森集團視它為「改變東京未來生活」之作,第一個改革就是把東京的都市生活動線從橫向改為垂直,興建高層大樓,從而縮短辦公室和家的距離,減少通勤造成的時間與資源浪費。

因此,主要建築「森大樓」高270公尺,頂端的Tokyo City View比東京鐵塔還高30公尺,走一圈可眺望東京的360度都市全景,上述前衛建築名牌店的璀璨光芒,盡收眼底。

六本木之丘另一個重要革新,是將藝術與時尚、生活充分結合。位於森大樓53層的森美術館,不僅是日本最高的美術館,也是少數可在夜間參觀的美術館,為Hills族熱鬧的夜生活添上文化色彩。

這裡一如表參道,精品店林立,卻多了表參道沒有的現代裝置藝術,街上散放蔡國強的立體山水、法國Louise Bourgeois的巨型蜘蛛等11件大師作品。而如內田繁的紅色波浪椅、Karim Rashid的粉紅色巨型雕塑椅,你不妨大方上座,感受一下藝術的親密擁抱。

@Source: 2008/08/21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

表參道之丘@Arch

安藤忠雄設計的表參道之丘,樓梯隱藏安藤哲學。
記者陳宛茜/攝影

比起表參道上一個比一個爭奇鬥豔的鄰居,安藤忠雄設計的表參道之丘,外形不大起眼,維持其低調風格。然而你只要走進去,就會一步步發現安藤大師用建築「說故事」的魅力。

安藤作品強調尊重自然與沉澱禪意,極少沾染商業建築。表參道之丘是舊建築改建,安藤的設計手法,看出他想把禪意與自然帶進精品店的努力。表參道之丘的前身 是建於1927年的青山同潤會公寓,為東京第一座集合式住宅。表參道之丘分三部分,本館是商店街,西館是商店街上方38戶的公寓,同潤會館則保留公寓原 貌,做為藝廊與歷史文物陳列。

為尊重自然,安藤建築一向低矮甚至埋入地底。表參道之丘的高度不超過行道樹櫸木之高,商店街深入地下三層,是商場少見的格局。

即使是Shopping Mall,安藤也極力蘊釀自然氛圍與禪境。他以投影機將戶外樹木倒影投射到室內,讓音響流洩潺潺流水與鳥叫蟬鳴。連地磚的花紋色彩,都讓人想起森林草地之間的光影交錯。

樓層的設計饒富趣味與哲思,每個樓層本身就是樓梯,以讓你感覺不到的斜度自然銜接上下樓層。若要快速找到想去的樓層,則可以搭之字形電扶梯。隱藏枯山水哲 學的之字形樓梯,是安藤建築的重要元素。在這裡不僅製造購物的樂趣,也讓人在華麗的時尚金字塔裡,與日本禪學擦肩而過。


@Source: 2008/08/21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

東京旗艦店》DIOR表參道店@Arch

妹島和世設計的DIOR,夜晚宛如一具白色燈籠。
記者陳宛茜/攝影

建築師:妹島和世

位於TOD'S不遠處的DIOR,設計者妹島和世曾在伊東豊雄手下工作多年。師徒倆風格迥異,面對欲望浮動的百變東京,伊東強調流動的力量,妹島則以輕盈和透明回應。

在玻璃大樓林立的表參道,DIOR使用玻璃的方法與眾不同。當其他玻璃大樓在夜裡亮起,像一顆顆光彩懾人的寶石,妹島卻用布幕將DIOR的光芒包起來,變成一座燈籠。曖曖內含光,從中透露一種神秘的東方哲學。

妹島的靈感來自於DIOR目錄中立體剪裁的帶褶女裝;當布幕輕輕飄動,讓人想起DIOR女模飄動的裙擺。然而建築沒有偶然,一切都經過精心設計。

為了製造裙襬輕飄的效果,妹島千挑萬選找到具透明性的材質「丙烯板」,將其加工彎曲成裙褶形狀,並在玻璃和丙烯板之間打光。當觀者目光穿透揚起的裙襬(布幕),看到的是若隱若現、光彩迷離的的DIOR內部。曖昧與神秘,不正是時尚魅力所在?

@Source: 2008/08/21 聯合報

東京旗艦店》MIKIMOTO珠寶店@Arch

MIKIMOTO珠寶店的粉紅外觀,極富女人味。
圖/伊東豊雄提供

設計者:伊東豊雄

亭亭俏立於銀座三丁目的MIKIMOTO珠寶店,擁有相當「女人」的外表。外牆的粉紅色珍珠漆,既呼應典雅嬌柔的MIKIMOTO形象,在夜晚又能反射周圍建築物的燈光,交織出炫目光彩。

有人說它像一個大珠寶盒,又有人說它像一支唇膏。

然而,它其實是伊東的另一場建築實驗,且是對十分「雄」性的鋼材的挑戰。他採用相當前衛的工法,在兩層鋼板中間灌以混凝土;再用這些鋼板拼成建築的外皮與結構,形成無樑無柱的大樓。透過精密的焊接技術,建築外皮看來毫無接縫,展現日本工匠讓人驚嘆的工藝技術。

MIKIMOTO的不規則狀玻璃窗,讓人想起豹皮上的美麗斑點。但對伊東來說,這些「斑點」更像是「濺在盆上的水滴」,讓觀賞者感受到一種「流動的力量」。他認為,唯有這種「流動建築」才具備足夠的力道,抗衡東京這個不斷流動、變化激烈的都市。

有趣的是,伊東設計的這些「水滴」,最後也出現在他設計的衣服、領帶中,織出建築與時尚之間剪不斷的關係。


@Source: 2008/08/21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

東京旗艦店》PRADA東京旗艦店@Arch

PRADA表參店就像顆大水晶,在夜色中閃爍夢幻光彩。
圖/PRADA提供

建築師:瑞士雙人組建築師(Herzog&deMeuron)

2003年,PRADA東京旗艦店在表參道開幕。瑞士雙人組建築師H&de M,用840塊玻璃拼成高6層的主要建築體,就像一顆超大水晶在夜色中閃爍夢幻光彩。這棟「大水晶」的空前成功,讓表參道從此變身時尚與建築大師攜手的舞 台,玻璃也成為打造時尚幻境的主要元素。

時尚就是一場夢境。H&de M抓住了這點,他們用平面玻璃及凸透鏡玻璃拼出PRADA的蜂窩狀牆壁,不論哪個角度、從內往外或從外往內看,都會看到世界被一片片玻璃折射成瑰麗而魔幻 的景象。就連試衣間都被玻璃包圍(只要輕觸開關,玻璃可變為不透明),在裡頭shopping,彷彿置身一個澄澈又虛幻的水晶世界,一場不願意醒來的夢。

這五面蜂窩狀玻璃牆,在建築史上也是意義非凡,它讓傳統建築定義的「結構」消失,其功能由「表皮」替代。這種融表皮與結構為一體的創新建築手法,H&de M在他們的下一個作品:奧運主場館「鳥巢」中,更是發揚光大。

還有一處小設計是建築迷不能忽略的。H&de M特意在PRADA前設計一個小型廣場。廣場精神是歐洲的,卻鋪上很日本的苔蘚。站在廣場前仰望這座水晶迷宮,會不會有灰姑娘的錯覺?

@Source: 2008/08/21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

東京旗艦店》TOD’S表參道大樓@Arch

伊東豊雄設計的TOD'S大樓,是根據表參道的櫸木枝幹交錯形狀所設計。
圖/TODS提供

建築師:伊東豊雄(Toyo Ito)

站在表參道的人行道上凝視TOD'S,這棟混凝土大樓表皮的「花紋」,竟可與行道樹櫸木搖曳的樹枝線條重疊。這個自然與科技重疊的魔術時刻,可是建築大師伊東豊雄花了幾十年探索才得到的結果。

伊東提倡「流動的建築」。他認為建築必須讓人感受自然奔放的力量,並恢復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密關係。如何讓凝固的建築流動?他透過電腦演算,將自然萬物生長的邏輯置入建築中,讓建築變成「長」出來的有機體;建築線條也不再是僵化的幾何學,而是如花鳥樹葉般的有機線條。

伊東以混凝土塑造樹木圖樣的手法,與TOD'S品牌用天然皮革製造純手工產品的風格,也形成巧妙的呼應。

走進TOD'S內部,更可感受伊東「流動建築」流洩而出的魔力。當陽光穿過樹枝狀混凝土之間的玻璃,在室內形成樹蔭般的陰影,我們宛如置身森林,享受大自然的光影魔力。在這樣的神秘空間中欣賞精品,令人心醉神迷。

@Source: 2008/08/21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

東京旗艦店》愛馬仕銀座店@Arch

愛馬仕銀座店的外觀是以正方形玻璃堆疊,是以縮小版的絲巾為靈感。
圖/HERMES提供
愛馬仕的絲巾是最能代表品牌精神的單品。
圖/HERMES提供

建築師:皮亞諾(Renzo Piano)

皮亞諾是當代舉足輕重的建築師之一,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他在1977年設計法國巴黎的龐畢度中心、1994年興建落成的日本大阪關西空港。愛馬仕重金 禮聘皮亞諾設計銀座店,是在2001年落成,整棟建築是以愛馬仕的絲巾為構思靈感,皮亞諾將90公分見方的絲巾,化為縮小版45公分見方的玻璃磚,砌成一 座透明的玻璃城堡。

據說建築家皮亞諾是從日本古代建築「五重塔」結構獲得啟示,成功地在狹窄地面建築一棟向上延伸的瘦長建築,高度達11層樓,而且金屬框架全部隱藏起來。神 奇的是,這座城堡的1萬3千個玻璃磚是由大樓頂端支撐懸掛而下,就像是個大型帷幕一般,每片玻璃磚並非緊密黏接,當地震發生時,每塊玻璃磚皆能移動4毫米 的距離。

整棟建築物唯一可見到的金屬,是一件從屋頂蜿蜒而下的不鏽鋼藝術雕塑,它是藝術家新宮晉(Susumu Shingu)的作品,名為「風之旅」(The Caravan of Winds),最大旋轉直徑達5.6公尺,高度則有46公尺高,作品以堅硬的鋼雕詮釋風的律動與能量,可說是「化無形為有形」,與玻璃磚建築「化有形為無 形」兩相對照下來,饒富趣味。

@Source: 2008/08/21 聯合報 ╱記者陶福媛

東京旗艦店》香奈兒銀座店@Arch

香奈兒銀座店的LED外牆是以斜紋軟呢為創作靈感。
圖/CHANEL提供
香奈兒的經典元素斜紋軟呢,是銀座店外觀與內裝的設計靈感來源。
圖/香奈兒提供

建築師:彼得馬利諾(Peter Marino)

馬利諾(Peter Marino)可說是香奈兒的「御用建築師」,除了2004年開幕的香奈兒銀座店外,香奈兒巴黎康朋店、台灣的香奈兒精品店、香奈兒的香港中環太子店,都是出自馬利諾之手。

除了香奈兒,近幾年馬利諾也為多家精品旗艦店操刀設計,如羅馬FENDI旗艦店、DIOR紐約店,其中最知名的作品是巴黎香榭里舍大道上的LV旗艦店,即是他與Eric Carlson聯手打造的時尚王國。

馬利諾擅長以LED燈光詮釋精品的炫目奢華,例如香奈兒銀座店就以經典元素「斜紋軟呢」(Tweed)為靈感創意,這棟10層樓高的建築外觀透過多層的不 鏽鋼、液態水晶玻璃和數十萬LED的燈光,詮釋斜紋軟呢、菱格紋、雙C Logo…等香奈兒的經典元素,黑白對比的色調,與銀座區閃爍的霓虹街景相比對照,顯得內歛低調,但又不減風華,就如同香奈兒仕女一般,優雅而時尚。

除了炫麗的外觀,這幢香奈兒王國的「內裝」很頗有看頭,如果有機會上香奈兒銀座店頂樓的空中花園,將會見到以20多種花草創造出香奈兒經典的斜紋軟呢圖形。

位於十樓的法式餐廳「Beige Tokyo」,則是香奈兒與米其林三星主廚Alain Ducasse集團合作的高級餐廳,取名為「Beige」(米黃),是因為接近裸膚色的米黃色是香奈兒經典色彩之一,這家餐廳從菜色、家具、裝潢設計到侍 者的制服,無一不「香奈兒」,日本貴婦在店內血拚後,可在餐廳裡歇腳,一邊享受米其林三星美食、一邊俯看銀座的美麗街景,為「享受人生」四字下了最佳註 解。

@Source: 2008/08/21 聯合報 ╱記者陶福媛

東京旗艦店》LV銀座並木通店@Arch

LV東京銀座店在夜間綻放光芒,猶如浪漫可愛的銀座美女。
圖/LV提供
LV的經典格紋DAMIER被運用在LV銀座店的外觀。
圖/LV提供

建築師:青木淳 (JUN AOKI)

青木淳有「LV御用建築師」之稱,全球僅有五大「LV之家」當中,就有三家店包括日本表參道店、紐約第五大道店與香港中環店是出自青木淳之手,可見他在LV的地位。

LV銀座並木通店是在2004年落成啟用,是東京LV店中風格最浪漫唯美、且最有女人味的店,透明外牆在夜間閃耀炫麗五彩的光芒,猶如絕代風華、愈夜愈美麗的銀座美女,但又不流於俗豔,反倒有種很「卡哇依」的可愛童趣。 為了能與並木通的街景與文化相呼應,青木淳外牆採用灰白色玻璃纖維合成石材組成,鑲嵌大大小小來自印度的透明花崗石。白天,整棟灰白色建築像是沈睡了一般,隱身在並木通眾多灰色建築當 中,但到了晚上,燈光透過牆身鑲嵌大大小小的透明石板綻放五彩光芒,整幢建築猶如發光的玻璃寶盒,又像是從睡夢中甦醒的美女。

@Source: 2008/08/21 聯合報 ╱記者陶福媛

最經典的旗艦店 在東京@Fashion

全新落成的副都心線涉谷站是安藤忠雄的作品,是新近時尚人士爭相探訪的朝聖地。
圖/LV提供

時尚,是這個時代最新的藝術型態,從身上的衣服、包包,到空間的精品店,美在靜止、在流動…在東京精品街,你可以發現時尚藝術,正在發生…

時尚人士到東京逛街血拚,又多了一個新理由。近幾年LV、香奈兒、愛馬仕、MIKIMOTO等時尚精品重金禮聘建築大師在東京銀座、表參道、六本木 成立旗艦店,如今東京地鐵副都心線全新通車,由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的澀谷站,儼然是精品商圈的延伸,成為時尚人士今年暑假爭相探訪的朝聖之地。

變,所以東京美麗了

東京,是個永遠都在變的城市。

如果跟不上她變化的腳步,你,就落伍了。

全新落成的副都心線澀谷站,就是一個例子。它代表的是「建築師美學築城」的新概念,安藤忠雄以一個大型的蛋型太空船艙設計,縱貫連結月台到剪票口之間的地 下空間,讓人猶如置身在未來世界裡。這個巨蛋不但美觀,還兼具環保功能,它利用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原理,讓空氣自然對流,藉此減少空調用電量,行人 就算是走在地下30公尺的車站,仍可感受到自然風的吹拂,十分神奇!

大師出手,所以公共空間美學了

「建築師美學築城」的概念,不僅出現在政府興建的公共空間,就連精品店,也延續了美學築城概念。

走在銀座、表參道、六本木街道上,你可沿著林立的精品店一路細數,這幢建築是當代某建築大師作品,這個放在街旁供行人休憩的椅子,又出自哪位設計名家之手,在東京,俯拾盡是建築美學,處處可見大師蹤影!


@Source: 2008/08/21 聯合報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