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店基本砧板應有三塊,各有不同用處,不能混用,這也是觀察店家衛生與否的依據之一。
台式壽司台多半內高外低,師傅看你很方便,你想看師傅的手藝卻不方便。
如果你還把哇沙米和醬油混一起沾壽司吃,是會遭師傅白眼的。正確做法是將哇沙米沾到壽司的生魚片上,再以生魚片沾醬油吃。 |
在壽司台,你觀察師傅,手藝是否流利華美?師傅也觀察你,是否懂吃會吃?彼此通過考驗,和師傅混熟之後,吃日本料理的真正樂趣才開始。
吃壽司先看筷子,很多日本料理店使用一次筷,別認為這很廉價,日本人認為,一次筷若沾過東西,一眼就能看出。另外,一次筷的止滑性佳,適合用來夾偏滑的食材。
吃壽司,先試醬油
接下來,用筷子沾一下醬油,嘗嘗是否經過調味,有沒有偏甜?有些店家會把醬油調得偏甜,這樣沾過魚肉後吃起來都甜甜的,讓客人產生味覺上的誤解。也 有另一派建議,以味醂、柴魚醬油等調味,魚肉沾著吃會更增風味。但高段的品味家,還是崇尚原味,甚至不沾任何佐料,直接品嘗鮮甜魚肉。
監看衛生,吃得安心
除了觀察師傅的手藝外,也要觀察師傅用刀是否正確。師傅不應一刀用到底,切蔬菜和切魚肉之間,都應該換刀。
衛生條件也很重要,砧板應該有三塊,生食、熟食與片魚各一塊,否則容易相互污染而感染大腸桿菌。
很多台式日本料理店,會把處理好的魚片,一層層放在冰廚裡,疊個三、四層,這也是不正確的,魚肉跟魚肉接觸面容易變質。另外,師傅的制服是否潔淨、抹布數量是否分類清楚、是否更換頻繁,都是觀察重點。
中日壽司台,高度有玄機
從壽司台結構也可看出學問,板前師傅應與客人平視,但師傅是站著的,因此純日系壽司台內的地板可能會比外面低(因為師傅是站著、客人是坐著),客人也可以盡情欣賞師傅的手藝。
台灣壽司台則多半內高外低,板前師傅方便觀看客人用餐的進度,不過客人變成要仰著頭跟師傅說話,比較累不說,尊卑關係上也不太恰當。更不方便的是,不能即席欣賞師傅的手藝。
坐上壽司台,不要白目演出
如果坐在一般座位,想要怎麼吃隨你高興。一旦坐壽司台就要上道點,不要被板前師傅看見你把哇沙米跟醬油ㄍㄡˊ在一起;師傅上菜後,最好立刻吃完,否 則師傅會傷心,覺得心血遭到踐踏,還會趁你不注意白你一眼,說不定原本要上上等貨,也變成二等貨,反正也是對牛彈琴。同樣,如果師傅忽略你,吃完許久都不 聞不問,只顧著跟隔壁的美眉打情罵俏,那看來你倆沒緣份,早點分手好。
喝茫的師傅,忘了算黑鮪肚錢
跟板前師傅搏感情很重要,有些師傅愛一邊做菜一邊跟客人對飲,有些內向的師傅酒一下肚,話變多,手腳也越靈活;還有的師傅只要投其所好,請他喝好酒,他一高興就把魚最好的部位留給你,據說台北某家(店名只有一個字)名壽司店板前長就是這樣。
有一個問題,你是否懷疑過,客人那麼多,板前師傅怎麼記得誰吃過什麼?答案是確實有可能忘記,柯森的《壽司》一書中就提到,東京名廚小野二郎曾說,他最常忘記把黑鮪魚肚的錢算進去,多年累積起來總數超過八千美金。
當然師傅百百種,有的愛哈啦,有的一板一眼。我曾經見過工作前很親切,但一上了壽司台就變冷漠,跟他搭話都愛理不理、簡直判若兩人的主廚,當時覺得 納悶,後來才知道是雙方理解度不同,師傅認為開始工作就要全神貫注,否則就是不敬業。不過,也因為這些變數,讓坐在壽司台吃壽司這件事變得更有趣,不是 嗎?
@Source: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報導,記者邱勝旺、侯世駿/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