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09

從心靈到脾胃 台灣生活風格 輸出世界@Trend

作者:李雪莉  出處:天下雜誌 427期 2009/07

這是個融合中國、日本、美國等歷史年輪的國度。這裡是華文版圖裡的沙漠玫瑰。從接收、吸納、學習外來文化,到融合、創造、輸出自己的文化,台灣人的生活風格,正向世界展現自信與魅力。

了一票懂得美國生活風格的文藝人士,如引介西洋音樂的余光。

一九八四年,第一家麥當勞進軍台灣;接著美國影集「霹靂遊俠」和「天龍特攻隊」在無線電視播放,美式簡單、快速的文化與語言進入台灣。

台灣的一甲子是個遷徙與漂泊所編織的故事。人們始終對變化與潮流極度敏感。

文化與美食工作者韓良露,就從飲食習俗看到這一甲子的文化更迭。

以泉州潤餅食材的轉變為例,胡蘿蔔和胡人有關、花生的想法來自菲律賓、荷蘭豆跟台灣有關;而潤餅本土化後,開始加入香腸、烏魚子、高麗菜。她說,食材的背後其實是文化的記憶。

台灣人的敏銳反應及多變,建立了全球市場特有的經營風格。

例如二十四小時的不夜生活形成特殊的商業經營,全球居冠。

不眠不休的商店,使夜晚的台灣看起來像個大火球。

去年底,台灣有九二○四家超商,平均每兩千五百人一家,超商密度世界第一。二十四小時的KTV在城市林立。

台灣人的喜好多變化,經營風格不斷顛覆,也成功把生活風格相關的產業輸出亞洲與全球。

烘焙業就是個一甲子豐厚生命而輸出的產業。

飲食男女

美食家葉怡蘭,小時候在台南鄉下騎著腳踏車找蛋糕店,她總佇立在日式咖啡館前,垂涎一塊要價一二○元的蛋糕。今天,台灣隨處彎個街角,就有漂亮甜點櫥窗向她招手。

當年美軍協防台灣,為了外銷美國小麥,協助台灣業者組成「穀類食品技術研究所」,培育不少傳統烘焙師傅。之後,一九八○年代希爾頓等國際連鎖飯店來台,外國主廚來台蹲點與交流,提升台灣師傅的水準。

當時,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把台灣廚師送到外國學習、比賽,幾個知名大飯店都成為培育台灣主廚的搖籃。

以前怎麼看就是波蘿、蔥花、肉鬆口味的麵包,如今,國際級巧克力物料也加進調味。

又如烘焙業中的咖啡,在統一星巴克來台後,讓台灣人有了咖啡的品味。而85度C的平價咖啡、具特色的巷弄咖啡,使每天喝一杯咖啡,成為台灣人的飲食風格。

不論是精緻化平價的糕點或咖啡,台灣人挑剔的口味,促使產業推陳出新。

在澳洲雪梨熱鬧的街上,有來自台灣的咖啡店;在中東沙漠城市,有源自台灣的珍珠奶茶,那是一九八七年在台中現身,混合紅茶、奶水、小粉圓,一路紅到世界各洲的飲品。


烘焙業之外,台灣的泡麵文化也在一九九二年,隨著康師傅的「方便麵」,轟動中國大陸。一九五八年在信義路賣油的鼎泰豐,也因創作出小籠包生產流程,而成為攻下歐美城市的品牌。

台灣在食衣住行的風潮上有了發言權,也在文化上,成為亞洲具指標的文化重鎮。

特別是台北市。每十位工作者有一位從事文創相關工作,每五家企業有兩家從事文創相關事業。

活潑的「次文化」創意

作家龍應台曾說,這裡是華文版圖裡的沙漠玫瑰。香港客最喜歡逛誠品,而大陸與日本客必拜訪全球四大博物館之一的故宮,把翠玉白菜的吊飾帶回家。

在台灣,人們可以一次看到吳興國的京劇、明華園的歌仔戲、賴聲川的表演工作坊、朱宗慶的打擊樂、雲門的現代舞。而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展現台灣生命力的電影導演:楊德昌、侯孝賢、李安、魏德聖的作品,他們或為台灣及中華文化保留記憶。

東吳大學副教授劉維公指出,跟其他華人社會比起來,屬於移民社會體質的台灣,對各種次文化有較大的包容心。「台灣不只是大量吸收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外來文化,同時屬於台灣特色的次文化元素則是不斷形成。」

像眷村、台客、「五年級」文化等次文化產品,或如牛肉麵節、台客搖滾、民歌音樂等都具有文化輸出的能力。他說,「擁有眾多的特色次文化,是其他華人地區所無法取代的競爭優勢。」

特別透過電視,台灣的大眾與次文化,無遠弗屆滲透到中國大陸與華人世界。

正午,北京大學,人潮擁擠的食堂裡,學生們站著大口吃飯,看著電視牆蔡康永與小S主持的「康熙來了」。宿舍裡,學生透過PPS等軟體,觀看台灣的模仿秀、選秀節目。

中子創新執行長張培仁指出,因為有混血的文化,走過富裕自由全球化後,不再隨波逐流的自信,台灣創造了有魅力的文化,也吸引了亞洲文化人的加入。

連獲兩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新加坡歌手蔡健雅就是例子。○六年,她帶著一把吉他、一個行李就過來,定居台北。

專訪中,她說從小聽的音樂都是台灣來的:鄧麗君、齊秦、李宗盛。而選擇投入台灣流行音樂創作,是因為台灣對文化、音樂、藝術抱著一種探索,有種文化的自豪與包容。而且,她順便在這裡把中文學好,開始中文歌曲的創作。

台灣的俗民生活極端熱鬧,但台灣也漸漸累積出一種富而好禮、平等又自由的質感,同時招徠全球與大陸人的渴望。

知名雜誌《Monocle》不久前專文報導誠品,期許誠品模式在國際大城市遍地開花。

中國知名地產商王石參觀關渡的台北藝術大學,看到一千名學生的學校能享有一個音樂廳,對精緻的文化印象深刻。甚至,在參觀關渡山下的和信醫院後,偷偷問身旁的賴聲川,「來這裡看病的都是哪種人?」賴聲川驕傲地說,「有健保卡就可以來了,誰都可以來看病。」

一甲子孕育台灣的生活風格,是一種自在的,保有善的文化底蘊。

生活文化創業風

從接收、吸納、學習外來文化,到融合、創造、輸出自己的文化,台灣人也開始有機會,把生活與文化當做創業內容。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在○七年,已經突破六千億元的產值,整個產業投入的人數達二十一萬人。

創業的年齡橫跨世代。

被台灣土地滋養的創作大師,五十歲的李宗盛在北京賣起手工吉他,為的是回歸對音樂最單純的熱情,專注箱琴的演奏。

再年輕一點的,台中大呷麵本家的第三代劉世欣,原本在文創產業工作,近來回歸家業,以有機茶摻入麵條,希望把不含防腐劑和色素的麵條推廣給消費者。

另個驚艷的文化創業要角,更集中在六年級與七年級的年輕世代。

像三位平均年齡二十七歲的七年級「在欉紅」團隊,想發揮台灣水果王國的潛力,做出好吃的熱帶水果果醬。

他們走訪鄉鎮找尋水果,挖掘一些被遺失的味道,如有濃郁香氣的彰化紅心芭樂。他們也直接向農民收購,避免中盤商的剝削,並儘可能採用無毒與有機的水果品種。

「做一個自己相信,也相信自己的事業,」在欉紅的創辦人顧瑋,說出新一代文創人的自我期許。

而二十七歲畢業於美國華頓商學院、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喬琬珊,則結合時尚與公益,推出品牌「Shokay」。

兩年前,她在青海省黑馬河鄉成立牛絨合作社,與當地三千藏族牧民合作,讓牧民梳下犛牛的毛,再交到上海崇明島由女工們紡成紗。經過設計,目前她的圍巾、衣飾已賣到美國、歐洲等國家的精品店。

這條超過三萬公里,海拔四千公尺的產銷供應鏈,過去兩年間,讓西藏牧民收入提高。

事業重心在大陸的喬琬珊說,她原本以為自己會選擇和許多人相同的路——進華爾街,但她從小在公益活動中看到自己的價值。「我們是在尋找意義的千禧世代,不像父母輩為了生存;我們得展現長處和個性,這是這世代的習慣。」

曾經也是年輕創業家的施振榮觀察,這批生活創業家們一隻腳踩在網際網路上,透過網路成為各方資源的融合者,讓商品價值的實踐更容易,也讓台灣特色更彰顯。

於是,不用大資本,賣出小小的創意與生活風格,台灣已漸漸開啟新型態的車庫或說巷弄創業的文化。

西門町紅樓、台北市東區小弄裡、中山北路林蔭大道旁的小巷、新店郊區、師大路等區塊,是這兩年興起「小而美」的實驗場。蜿蜒小巷弄、樸拙的民宅裡,創意生活家透過網路與世界買家聯繫。

二十七歲的游聲堯,成大工業設計系畢業後,決定自創品牌,和朋友成立「22design studio」,做的是水泥戒指。

在以往「家庭即工廠」的巷弄裡,水泥戒指的良率,從四○%提升為九○%。水泥戒指最困難之處是不夠堅硬與光滑,為了提高耐受力,他們透過網路,聯繫上台灣清水營造專家毛森江,也尋求台科大營業研究所教授與研究生的支援,強化作品。

他們蒐尋資訊的強大能力,讓他們能直接串連上下游,從製造到銷售一手包辦,也跟著國際市集到東京、紐約參展。

過往,台灣對自己的文化有種卑微感;菁英眼中只有一種全球的標準,或巴黎的眼光、紐約的眼神、日本的美學,獨缺台灣的眼光。

今天,全世界的人看到台灣的自信。

七月中高雄世運的開幕式,百名電音三太子穿著刺繡戰甲,和聞名世界的霹靂布袋戲登台,全場充滿台灣的元素。

經歷貧窮、經濟飛快成長,不同世代開始展現與欣賞混血式的台灣風格,以及所帶來的家財萬貫。

就像在美國綻放光芒的吳季剛給美國人的印象。《紐約時報》形容吳季剛的設計風格帶有復古味道,他善用花的圖騰。

擷取與融合東西方元素,大放異彩的吳季剛,就像台灣這一甲子累積的生活風格,演繹自台灣的表演、文化、飲食,撫慰了一代又一代華人或世界的心腸與脾胃。

從紊亂、奔放到沈澱,台灣開始展開優勢生活,讓每種生命節奏的人,都能在這裡,找到棲身的歸屬。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