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創意的人不一定了解推動創意的動力,就像不懂引擎運作原理的人也會開車一樣。事實上,身為顧問的我們經常替負責提供新點子的人舉辦創意工作營,卻極少找時間來探討創意背後的動力。
藉由創意的知識,我們引進創意練習法,讓學員能從中獲得理想的成果。然而,為了幫助想要促進公司內部創意的讀者,我們相信介紹一些基本的認識,將能為讀者奠定寶貴的基礎。
創意過程是動腦的過程,而研究大腦大腦和創意之間的關連一樣,都是一門新興的學問。這兩個領域的裡亂不斷地發展,同時也相互重疊。我們密切地注意這兩個領域的發展,並與同仁持續地進行實驗,以確定一項新的觀點如何和是否能轉變為有效、實用的工具。透過這種方法再與新的研究方法互相衝擊,從中發現四種我們認為必須了解的創意動力:動機、好奇心與恐懼感、破除連線與製造連線,以及評估。這些動力都是創意過程的基礎。個人與公司在缺乏創意時,都能以這四種動力來充電,而這四種動力也缺一不可。個人與公司在刺激創意與維持創意時,都必須動用這四項的基本動力。
在探討這四種動力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一般人對於創意的誤解。首先,創意不是某些人的專利,它並不專屬於藝術工作者、發明加、創意專業人員,或是其他行業具有遠見、改變你我對人生看法的人。沒錯,這些人利用創意動力的機率比其他人高出很多,作法也較積極,同時經常有機會從創意過程中獲得練習,因此應用起來也較得心應手。
儘管如此,很多人在烹飪、說笑話方面,卻匠心獨具,甚至在上班途中亦能發明創意滿點的通勤方式,然而,他們卻很少認為自己發揮了多少創意,而外界也不太注意這一種創意。此外,通常這一類匠心獨具的事蹟及發明,都只佔據每個人依小部分的時間。事實上,多數人在創意方面都沒有很多磨練的機會,在磨練創意時,也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因此創意能力便逐漸萎縮退化。
然而,我們發現,包括你我在內的每一個人,無論是不是藝術工作者,大家都能發揮創意,而這一點也經過科學上的證實。大腦如果能思考兩種互不相干的事物之間的關連性,這種能力稱為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這是普遍為人接受的創意能力指標。
社會化、制式教育與社會風氣,導致許多人完全沒有機會練習創意能力,萬一這些人不小心參加了創意競賽,其結果不會比整天看電視的人參加十項全能好到哪裡去。然而,每個人都具備與生俱來的創意能力,而創意能力就如同肌肉一般,有鍛鍊就有成效。
如何鍛鍊出創意?請從動機、好奇心與恐懼感、破除連線與製造連線,以及評估這四個方面著手進行!
@Jeff Mauzy , Richard Harrim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