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遠抱著手機而很難拿起一本書的時代,伍迪·
對伍迪·艾倫我一直有個疑問:有沒有特別恨他的人呢?
可是沒有( 再說一遍,米婭·法羅不能算)。 這種情況倒也有很多可能成立的解釋。第一, 知識分子能夠看懂他的奚落和嘲諷, 沒那麼有文化的人就難以欣賞艾倫的段子, 因此這給了知識分子一種優越感, 這種優越感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太難找到, 尤其是在如今社交網絡上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裡;第二, 大多數學術圈裡人其實也討厭那種裝逼式的不好好說話, 只是身在其中,真話說出來太得罪人;第三,可能我找得不夠努力。
我是喜歡伍迪·艾倫的。在永遠抱著手機而很難拿起一本書的時代, 我打開上海譯文新出的他最著名的三小本段子集—— 打開的動機是受迫性的,我答應了寫這篇文章——居然能夠看進去, 笑出來。一邊笑一邊感嘆:沒點兒文化根本看不了這種東西啊。
很多時候閱讀伍迪·艾倫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幽默本身是最難轉譯的東西,在另一個文化裡, 發笑的機制往往都是完全不同的。艾倫拿手的學術梗、 哲學梗還算好懂,但涉及紐約的軼事典故,對外人來說簡直不可能。 今天住在紐約的年輕人也看不懂那些老梗了。但對「翻譯癖」而言, 這是件好玩的事。艾倫在1960-1970年代寫的這些故事, 仍然值得繼續嘗試不同的譯本。
大多數伍迪·艾倫的愛好者並不認識艾倫·斯圖爾特·柯尼斯堡。 出生的時候他叫這個名字。那是個普通的紐約市民家庭, 母親在家裡開的熟食店做事,父親是珠寶工匠、跑堂。 17歲的時候,他給自己改名海伍德·艾倫。 那一年他的薪水已經比他父母兩人的加起來還高。伍迪·艾倫則是「 藝名」,寫段子的時候用。為了自己掙錢他很早就成了「段子手」, 寫好的段子經過專門的段子掮客賣給報紙專欄作家。
他後來在紐約大學念了傳播和電影。
但在段子界的從業經歷很自然地把他帶進喜劇這一行。 19歲的時候他開始為老牌諧星席德·西澤寫腳本, 席德曾有兩個大名鼎鼎的周播喜劇節目, 在1950年代有6000萬人收看。 艾倫為他工作時雖然已是那兩個節目結束之後, 但他的週薪是1500美元。
嚴格說來,觀眾和粉絲心目中那個伍迪·艾倫的形象, 是在26歲登上舞台說單口時,他和經理人一起確定的:神經質、 絮叨、書卷氣、緊張兮兮、特委屈……這條路子非常成功, 很快成為符號式的存在,而且至今還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受眾也很快地把這個形象裝進兜裡,把作為人的柯尼斯堡丟到腦後。
他把為單口創作的段子寫成文章出了書。在最初這些文章裡, 有著艾倫最受歡迎的、至今仍然在用的手法。 最讓人受用的仍是用世俗瑣碎來消解崇高、嚴肅、終極話題。
他像寫牛頓或者愛迪生的生平那樣——沒錯,就是我們小時候讀的「 世界著名科學家發明家叢書」那種——寫三明治的發明者「 三明治伯爵」的一生。
他讓納粹頭子們的理髮師說,一直以為希特勒是為電話公司做事的, 等終於知道他是個大魔頭時已經晚了,新家具的首付款已經交了。 他在思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時,後悔地毯買虧了。
我最喜歡的態度當屬他引用了克爾凱郭爾的某段表述, 然後向讀者推心置腹,「這一段我完全看不懂, 可是只要克爾凱郭爾寫得開心,又有什麼所謂呢?」 我能說這本質上有點阿Q嗎?但為什麼又那麼高級呢?
伍迪·艾倫連續看了37年的心理醫生, 所以在他的寫作和電影裡經常出現心理醫生和心理分析,不乏調侃。 沒辦法,藝術來源於生活嘛。不過他的傳記作者約翰·巴克斯特說, 艾倫顯然覺得看心理醫生特刺激,特興奮。 這簡直就是個即視感很強的段子。
艾倫自稱他自打和宋儀開始了感情之後就不再看心理醫生了, 不過他仍然有幽閉恐懼和廣場恐懼。
讓人意識到伍迪·艾倫符號背後有「另外一個人」的事情並不多。 跟宋儀的關係無疑是其中之一。1980年伍迪·艾倫開始與《 安妮·霍爾》的女主角米婭·法羅拍拖,生了兒子羅南·法羅, 另外還收養了兩個孩子。他們沒結婚,也不住在一起, 各自的公寓正對著,中間隔一個中央公園。1992年兩人分手, 起因是米婭發現了伍迪給宋儀·普列文拍的裸照—— 宋儀是米婭跟前夫普列文的合法養女,是羅南的姐姐。 1997年62歲的伍迪與25歲的宋儀結婚。
2012年父親節,羅南·法羅(米婭後來在接受《名利場》 採訪時承認,羅南的親爹「有可能」是她第一任丈夫弗蘭克· 辛納特拉,她說他們從來沒有真的分開)發推特說:「父親節快樂, 或者照我們家人的說法,姐夫節快樂。」
究竟誰是親爹此刻好像顯得不重要了,這條推特頗得艾倫的精髓。
@Source: TimeOut 北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