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2010

充滿童趣的丹麥館 藏著小美人魚@Arch

丹麥館的外觀,正進行夜間燈光調試。新華社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來自北國的芬蘭、丹麥,國家館同樣有著冰雪般的白色外牆,為上海炎熱的夏季注入清涼氣息。
丹麥館外型像一艘鋼鐵打造的巨型輪船。「船身」打滿孔洞,這些孔洞有助於通風、透光,每個孔洞都安裝有LED光源,既可調節館內的光線,也可以在夜間照亮外立面。
館內的展覽如一本生動的童話書,以充滿童趣的方式,讓參觀者體驗丹麥的城市生活。這本童話書的靈魂便是「小美人魚」,從哥本哈根千里迢迢搬到上海。
丹麥小美人魚銅像躍入上海的新聞,轟動一時。她被安放在丹麥館內的一個水池中央,並允許參觀者戲水。
水池內放了一套水淨化系統。在世博會召開的半年時間裡,這個水池的水將不再更換,完全靠淨化系統保持清潔。
除了陪美人魚戲水,丹麥館還希望讓觀眾體會在丹麥騎單車的樂趣。
丹麥館內有一座雙螺旋形的建築,從地面盤旋兩次到達十二公尺的高度,又盤旋而下回到地面,坡道可同時供行人和單車行走。
丹麥館將為參觀者準備三、四百輛來自丹麥的自行車。
高科技芬蘭館外型像個冰壺
芬蘭館被稱為「冰壺」,寧靜清明的外型讓人想起唐詩「一片冰心在玉壺」。其靈感源於冰河時期因冰河的融化、流動形成的壺穴,「冰壺」的外型就是洞穴深處靜躺著的光滑圓石。
設計師郭泰睦宣稱,「冰壺」還融入中國福建永定土樓的造形元素,擁有中西交融的趣味。
外型原始的「冰壺」,卻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建築。冰雪般的外牆以標籤紙和塑膠的邊角餘料為原料製成,表面堅硬耐磨、水分含量低,不褪色。
「冰壺」頂部的碗狀開口設計,既促進自然通風,鋪上太陽能電板後還可為展館提供電力。此外,「冰壺」可拆卸後再異地重建。
「冰壺」的壺中世界,也相當高科技。互動電子藝術牆上裝設兩百多個諾基亞手機,參觀者通過時將改變其螢幕色彩和照片,享受各種充滿芬蘭元素的互動體驗。同時參觀者也可以自己用手機拍照,再將照片添加到藝術作品中。
@Source from: 【2010/04/25 聯合報】@ http://udn.com/

Ralph Lauren巴黎旗艦店 開幕@Fashion

全歐洲第一間Ralph Lauren餐廳Ralph's,為巴黎旗艦店增添時尚體驗和氣氛。圖/Ralph Lauren提供
旗艦店內家具擺設等都以Ralph Lauren家品系列的織布、精品及配飾點綴布置,彰顯品牌獨有的雅致風格。圖/Ralph Lauren提供
Fashion絕對時尚楊紫瓊穿著Ralph Lauren 2010春夏系列藍色雪紡裙,領口綴有華麗釘珠,裙擺褶邊設計浪漫,曼妙生姿。圖/Ralph Lauren提供
杜鵑穿著Ralph Lauren系列香檳色絲質露背釘珠晚裝裙,出席巴黎旗艦店開幕酒會,亮麗動人。圖/Ralph Lauren提供
美國第一精品Ralph Lauren (左)和夫人Ricky Lauren女士一同現身巴黎,為他自營全歐最大的一間旗艦店開幕行禮。圖/Ralph Lauren提供
Ralph Lauren的三公子David(右)及其女朋友前美國總統喬治布希侄女Lauren Bush穿著Ralph Lauren系列黑色釘珠晚裝裙,儷影成雙。圖/Ralph Lauren提供
聯合報╱記者袁青

美國當家設計師Ralph Lauren說,巴黎的豔光一直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現在坐落於巴黎最浪漫的Polo Ralph Lauren新店開幕,終於達成大師盡情傾訴巴黎故事的心願。

Ralph Lauren位於巴黎Boulevard Saint Germain的全新專門店隆重揭幕。這間全球規模最大的Ralph Lauren旗艦店擺設全以上流社會的雅致風格取勝。附設新登場的全歐洲第一間Ralph Lauren餐廳Ralph's也為巴黎時尚新貴增添完美去處。

星光熠熠的開幕式,亞洲影星楊紫瓊、中國名模杜鵑、美國名媛Lauren Bush小姐、法國影星尚雷諾、「大鼻子情聖」傑哈德巴特勒,最難得的是時裝大師卡爾拉格斐和很少露面的「針織女王」Sonia Rykiel本尊都同來致意。

旗艦店面積接近640坪,備有Ralph Lauren全線精品系列,包括女士精品。時尚高雅的Black Label和浪漫不羈的Blue Label系列全有。頂樓小閣的RRL牛仔褲專賣區,顧客可選購Polo Ralph Lauren原創的RRL牛仔褲。新店配飾區包括骨董首飾和名貴珠寶及腕表廊,一應俱全,向顧客呈獻獨特購物體驗。
@Source from: 【2010/04/24 聯合報】
@ http://udn.com/

藝術萬花筒/蛇型藝廊的英國驕傲@Arch

蛇型藝廊是倫敦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展場之一。記者何定照/攝影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走在倫敦肯辛頓公園,經過偌大草地與林木,你會發現有座小房子隱在角落。它看似不起眼,卻有各年齡層男女進進出出,自在地好像回家。它就是蛇型藝廊,倫敦最受歡迎的當代藝廊之一。

蛇型藝廊設於1970年,建築體是建於1934年的一間茶屋,從外型根本無法辨別是藝廊,甚至連招牌都難找,十足低調;然而在古樸外觀下,蛇型藝廊展的卻是最嗆、最勁爆的現代及當代藝術,並常以「英國首次展出」自豪。

近年蛇型藝廊因每年夏天找建築大師蓋臨時建築,躍上國際焦點,然而它在這之前,其實早是倫敦著名藝廊,每年吸引80萬名觀眾看展或參加藝術教育課程,而且至今免費,只在門口放設捐獻箱,「建議」你投幾個小硬幣。

藝廊展場雖小,展者卻都大有來頭,歷年名單包括塗鴉藝術家巴斯奇亞、把動物屍體泡進福馬林的Damien Hirst、前衛畫家/攝影家曼‧雷、特立獨行的女攝影家辛蒂‧雪曼、雕塑曾拍出7.6億台幣的傑夫‧昆斯、安迪‧沃荷、電影大師賈曼的影/畫展、雕刻大師亨利‧摩爾等,目前展的則是有普普藝術第一人之稱的英國拼貼藝術家Richard Hamilton。

蛇型藝廊更引以為傲的,是向所有人開放的現代/當代藝術教育計畫,被認為全英最佳,種類廣含藝術家駐村方案、學校工作坊、年輕老師的專業進階課、親子同樂坊、銀髮族專班,還有專為邊緣及弱勢族群設計的長期計畫。

如此龐大規畫,很難只靠觀眾捐獻。1987年起,蛇型藝廊變成獨立的公益機構,翌年在黛安娜王妃贊助下,完成400萬英鎊的整修。如今藝廊每年運作經費,除了18%來自官方,其餘靠各方贊助、信託、基金會與自辦活動。

能從一間位於偌大公園的小茶屋,成為倫敦、全英乃至全球焦點,蛇型藝廊彷彿代表英國特有的驕傲。在邀請每夏的臨時建築建築家時,這小小藝廊竟設定受邀者必須從未在英國蓋過房子,顯現自信視野與企圖。在介紹今年受邀的法國建築家努維爾時,藝廊官網也特別強調努維爾用的紅色,反映了英國公車、電話亭、郵筒的紅,果真是不忘英國尊嚴。

下次到倫敦,就算不是臨時建築展覽期,也別忘去蛇型藝廊看看。看這「小茶屋」,如何能躍身國際舞台,就像英國島國如何拚命維持大不列顛榮光。
@Source from: 2010/04/18 聯合報

世博趴趴走/德國館動力球 隨喊聲搖擺@Arch

上海世博會德國館的「鎮館之寶」,為懸掛在「城市動力之源」展廳的金屬球,可以與觀眾互動。圖為觀眾在呼喊這顆金屬球。(新華社)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名為「和諧城市」的德國館,外型乍看一點也不和諧。它由四個不規則幾何體構成,其中三個看來就像飄在空中。這四大展館獨立時看似輕浮不穩,合起來卻能組成一種平衡狀態,精準地詮釋「和諧都市」的主題。

德國館為觀眾精心安排了兩個虛擬解說員─德國小子「嚴思」和中國女孩「燕燕」,他們將陪同參觀者穿行於各個展館。

觀眾首先來到「動感隧道」,這是一個流動德國都市影像和噪音的展館;接著被電梯送到「海港新貌」,虛擬館員詳細地介紹漢堡港區改造的過程。「發明檔案館」和「創新工廠」則展示了「德國製造」、讓城市更美好的產品和發明。經過「材料之園」時,參觀者甚至可以動手觸摸來自德國的高科技材料。

最後觀眾來到德國館最精彩的「動力之源」展館。之前以虛擬形象出現的兩名解說員也將現身,帶領參觀者一起玩互動遊戲。

「動力之源」焦點是一「動力球」。它直徑三公尺,重達一點二噸,內部裝有互動感測裝置,表面則由四十萬個發光二極管組成,可播放LED影像與圖片。

觀眾將被分為兩大組,同時對「動力球」歡叫鼓掌。球內的感測裝置讓金屬球開始擺動、移向呼聲更大更整齊的那組。聲音愈大、金屬球擺動的幅度愈大、球面也隨之流光溢彩,各種來自德國的畫面、圖像,不斷在觀眾眼前一閃而逝。據說在世界杯足球賽進行期間,球面也將播放比賽現況。

當金屬球靜止後,表面會呈現地球孕育種子、種子變成花等生命誕生的過程。「動力球」企圖透過群體互動的體驗,讓觀眾感受到人群共同營造的巨大能量,也再度扣緊德國館「和諧城市」主題。

@Source from: 【2010/04/23 聯合報】@ http://udn.com/

世博趴趴走/藤編籃子 光透西班牙館@Arch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西班牙館外型像個「藤編的籃子」─外牆由鱗片狀的藤條裝飾,內部以鋼架支撐,線條如波浪般起伏,某些角度看來就像準備展翅的鳳凰。展館內使用竹子和半透明紙,頂端則鋪上使用太陽能板,是一座百分百「綠色建築」。
這些藤條是在孔子故鄉山東製作完成的,不經過任何染色,而是以不同時間沸水蒸煮,煮五小時可變成棕色,煮九小時接近黑色,呈現出深淺交替的色澤。遠觀時可以品味出「日」、「月」、「大」、「友」等漢字。
這個「藤編籃子」其實採用西班牙傳統工藝籐編技術,並用拼圖的方法,把西班牙不同地區的籐編手法和圖案彙集在展館內。從不同角度看西班牙館,會有不同的視覺效果。
透光性是西班牙館的另一個特點。當陽光透過藤條縫隙灑落於展館內部,將與館內的聲光秀激盪出令人目眩的光彩。
西班牙展館分為「起源」、「城市」、「孩子」三大展示空間。「起源」讓參觀者仿若置身史前人類居住的岩洞,頭上閃著點點星光,身邊的岩壁則流動海洋、化石等千變萬化的影像。
最後在激昂的鼓點中,佛朗明哥舞者從螢幕中飛舞著裙襬從螢幕中走出,揮舞著紅布的群眾則把參觀者拉進奔牛節的現場。
第二展廳「城市」,以「萬花筒」方式展現西班牙從近代到現代的變遷。第三展廳「孩子」,則由吉祥物「米格林」帶領觀眾遙想明日城市。
此外,西班牙也在世博的「最佳城市實踐區」裡,展出「竹屋」和「空氣樹」兩項環保住宅設計。「竹屋」是馬德里南部一棟供低收入戶居住的社會住宅,在建築外表覆以竹材,抵禦馬德里常年毒辣的陽光,並避免高溫。
「空氣樹」則為做公共空間的樹狀鋼結構建築,位於馬德里生態大道上。「樹」內安裝自動開啟的百葉窗、並以引風機來提供通風功能,屋頂安裝太陽能板實現能源自給。



@Source from: 【2010/04/24 聯合報】@ http://udn.com/

4.22.2010

詹偉雄:銀色的農業@Thinking

【聯合報╱詹偉雄】2010.04.21

十七世紀,法王亨利四世的財政大臣Sully說:「農業和畜牧,是法蘭西的一對乳房」。這句話,同樣適合當今台灣。

調出統計資料,台灣農業占GDP比率二○○二年是一.八二%,二○○九年只餘一.五五%,境況看似緊迫,但關鍵在:你是用「農業」的角度看「農業」,還是用「文化」的角度看「農業」?

四月中旬,淡水一家建商推豪宅,特別請來法國米其林三星主廚Yannick Alleno在樣品屋做菜宴客,午餐主菜澳洲和牛菲力,每公斤進口價二千七百元,而主廚據說只取中段菁華部位,相當於成本加倍;晚餐主菜是法國國寶「布列斯雞」的雞胸肉,一隻雞只有兩塊,供四份餐,每隻閹雞售價高達萬元。用餐搭配的紅、白酒,則是Alleno與專屬侍酒師從歐洲小酒莊挑選的十一款葡萄酒,一周酒錢超過兩百萬台幣。

私密地嚐鮮一頓法式稀有料裡,和開著血紅法拉利引擎聲浪擾人可不一樣,雖然同屬豪奢,但前者帶著些對生命體驗的追蹤好奇,後者則難免「炫耀性消費」的土氣。但不管如何,法國料理與食材的高價,是不爭事實。

然而,考諸歷史,與其說法式料理和食材是天生麗質,還不如說它們是文化建構的產物,是法國人透過論述、制度、詮釋以及美食文學的想像,左曲右折地造就出來的。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前夕,貴族體系解組跡象初現,昔日幫貴族烹飪的廚子紛紛投身巴黎,為新興工商鉅子顧客服務,一七八二年,曾任普羅旺斯伯爵膳食官的Antoine Beauvilliers在巴黎開設了第一家以「restaurant」為名的餐廳,第一次把「幽雅的餐室、聰慧的侍者、精選的配酒、絕妙的烹調」結合在一起,即刻聲名大噪,自此,貴族私廚以自己名字開設餐館風氣大盛。

大廚的世俗化,使早年法王路易十四宮廷鼓勵的美食競技進入市民生活、風行世界,影響所及,各地的農產品據此以「風土特產」之名設立專賣壁壘,並逐漸制度化,此種「原產地命名控制」(AOC)制度自一九一九年現代化以來,使世界市場逐漸相信,要作出道地風味的法國料理,惟有採用有歷史淵源的法國農業原產地的葡萄酒、乳酪、芥末、果醬、松露…。以布列斯雞為例,須在Burgundy地區飼養,飼料中規定一定比例之蛋白質和穀類,每隻雞必須有十平方公尺露天放養空間與九星期的自由放養天數。正因此幾近獨占的保護與法式美食論述交織不分,法國農業獲利率,因而常年居冠。

法國以其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擁有歐洲大陸三分之一的農業生產面積,台灣雖然地方小,但亞熱帶氣候、高溫多雨、垂直落差大,造就少見的農業多樣生長帶,我們所缺的,是使農產品「抒情化」、「論述化」、「歷史化」、「風土特產化」的技術。許多人並不曉得,台東山谷中的稻田,每年經歷焚風催熟後,米粒蘊含著特殊的香氣,如果我們也有如法國十九世紀初Grimond de la Reyniere 一般的美食家,來辦本《美食年鑑》,把東方的烹飪、生活方式、生活加以「哲學化」,那我們的農業經濟,將會是一個不得了的文化驚奇。

(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Source from: 【2010/04/21 聯合報】

Paul Smith 倫敦最時尚的老頑童@Fashion


PHOTOS/FREDERIC ARANDA;TEXT/DOMINIQUE CHIANG

「哈囉,四年前我們在北京見過面,你還記得嗎?」才一踏進Paul Smith的倫敦辦公室,迎面而來竟是一句如此窩心的開場白,讓人感動地足足有十秒鐘都說不出話來。誰能料到在時裝界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Paul Smith,竟親切地完全沒有架子。正式進行訪問之前,他還不忘示意我先到處晃晃,更拍拍我的肩膀說,「別客氣,任何妳想摸的東西都可以盡量碰,在我的辦公室裡,沒有什麼不可以。」

環顧四周,房間裡堆滿唱片、書籍、漫畫、公仔等物品,全部都是世界各地粉絲所寄來的禮物,即使已經多到堆滿整個地下室和辦公室,Paul Smith卻表示,自己完全捨不得丟棄。只因身處在這個亂中有序的小世界裡,Paul Smith總能產生各種天馬行空的趣味點子。「我的生活很簡單,每天早上5點起床,6點去游泳,7點到公司,接著就開始工作。我喜歡一個人安靜地工作,通常要忙到我認為差不多了,才會準備離開。」他自嘲自己是個工作狂,做起事來總是瘋狂。


不為人知的倫敦祕密

發跡於英國倫敦的Paul Smith,成名之後,儼然也成為倫敦的代名詞之一,每年總是不斷收到從全球媒體蜂擁而來,種種關於他對倫敦看法、吃喝玩樂地點等老掉牙的問題,包括我在內。但他沒有一絲不耐,反倒語帶玄機地說,你知道嗎?倫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地方喔。

「在海德公園的某處角落,隱匿著一個非常安靜優美的動物墳場,從小徑走進去之後,還可以偷偷躲在裡面觀察外面的人,不被發現。還有許多隱藏在地鐵下的地底隧道,會通往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另外,許多倫敦警察會趁著休息時,把自己的隨身大衣披掛在某個巷弄後面,如果你想偷警察的東西,那會是個好地點??」看著他充滿活力又頑皮的眼神,讓人實在忍不住笑意。他接著又說,「我會知道這麼多秘密,其實是因為大家覺得我看起來瘋瘋癲癲的,才會拼命告訴我這些事情!」
年輕時的Paul Smith,曾夢想要成為一名單車選手,因此讓人格外好奇他對倫敦奧運的看法。他不改幽默地回應,「奧運很棒,只是到時候倫敦應該塞滿人潮,因此我想我還是去義大利別墅渡假,喝啤酒看電視轉播就好。不過如果我有機會奪下一面金牌,當個體操選手應該不賴。」他表示自己認識不少體操好手,還摸過真實的奧運金牌,雖然比想像中還要小。

@Source from:【完整內容請見《ELLE》2010年4月號】

世博趴趴走/荷蘭館 像遊樂園的雲霄飛車@Arch

荷蘭館街道旁錯落有致地懸掛著廿六個造型各異、五顏六色的小型展館,繽紛的色彩洋溢歡樂氣息。(新華社)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名為「快樂街」的荷蘭館,乍看像遊樂園裡的雲霄飛車,展館由長四百公尺、向空中延伸的八字形街道構成,街道旁錯落有致地懸掛著廿六個造型各異、五顏六色的小型展館,繽紛的色彩洋溢歡樂氣息。
這廿六個小屋分別代表商店、住宅、工廠、電影院、咖啡館等,裡頭展示荷蘭在城市空間、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各種創新。而風車、木屐,甚至梵谷名畫等荷蘭代表元素,也會以意想不到方式在小屋裡展出。
比方名為「鑽石屋」的展館,展示阿姆斯特丹一間鑽石切割工廠的產品,現任荷蘭王妃的結婚王冠就由這家工廠製造,參觀者還會看到燦爛的複製王冠。「米飛(Miffy)兔之家」則展出荷蘭經典卡通的日常生活。荷蘭著名公司飛利浦甚至透過一隻可愛的泰迪熊,展示他們先進的照明技術。
一間形如船屋的展館,展現荷蘭位於海平面以下的國土特徵。另一間展館的主題為「水」,參觀者將會看到黃浦江江水被過濾的過程,並有機會品嘗由此產生的純淨水。
考慮到龐大的人流,每間展館採封閉式,參觀的人只能通過玻璃窗觀看展館內的荷蘭風情,就像逛街時的「Window Shopping」,只是把櫥窗裡的商品換成一個個閃亮的城市生活點子。
這種只逛不入的展覽方式,遊客只要用半個小時的時間,便可以逛完「快樂街」。雖有點匪夷所思,卻符合快樂「街」的構想,並充份展現荷蘭因地狹人稠而發展出的高效率。
五十把高科技陽傘是「快樂街」另一道風景。傘面是代表荷蘭的橙色,採用高科技塗料及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吸收陽光、轉換成展館需要的電能。
「快樂街」是此次世博唯一不設門禁、全天候開放的展館。它沒有前門、後門,參觀者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進入。
「快樂街」由荷蘭知名建築師John Kormeling設計。評論家認為,他讓「快樂街」展現典型的荷蘭風格─有序、高效、實用之餘,仍不失個性與創意。而「快樂街」不設門禁的特色,也恰恰反映了荷蘭這個國家的開放個性。
@Source from: 2010/04/22 聯合報】
@ http://udn.com/

4.18.2010

LentSpace Timelapse / New York@Videos

LMCC LentSpace Construction Timelapse from Lower Manhattan Cultural Council on Vimeo.
LMCC LentSpace is a free outdoor cultural space open to the public, made possible by the loan of a Trinity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site. A model for citywide land use, this temporary project creates an “in the meantime” activity for a vacant site awaiting future development.

LMCC LentSpace occupies a city block bounded by Canal, Varick, Grand, and Sullivan Streets in Lower Manhattan.

During construction, we snapped a photo every 30 seconds from 10 stories up. After hours of editing, this is the end result.

臺北花博會 全球首座寶特瓶建築亮相@Arch


台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親自帶領解說,以工程期的建築原貌,讓各界看到這座投注近3億元打造的“環保奇跡”,並贏得“7項世界第一”,預計可吸引超過百萬人次到館參觀。

  “上海世博”和“臺北花博”是今年最受矚目的兩大國際盛事。徐旭東指出,遠東集團在兩年前,各界一片不景氣中,仍決定投入3億元經費,催生出臺北花博唯一由企業贊助興建的遠東“環生方舟”,將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前夕完工,成為全世界第一座“垃圾變房子”,同時也是全世界最輕、會呼吸、可移動的環保奇跡。

  徐旭東介紹,臺灣每年產生24億個以上的廢棄寶特瓶,但回收再利用的寶特瓶僅占4%,其餘均變成永久不壞的垃圾,嚴重破壞環境。因此兩年前遠東集團透過旗下各個通路,向全台民眾總共回收多達150萬個廢棄寶特瓶,經過清洗、打碎和融化等步驟製成獨特的寶特瓶建材,並採用許多環保和建築新技術,以達到抗風壓和隔熱保溫效果,打造出寫下7項世界第一紀錄的遠東“環生方舟”。

  他表示,“環生方舟”從研發到製造,全部100%臺灣製造,連研發團隊也全都是臺灣人,讓它完全符合可以再回收、迴圈、再利用的環保精神。

  徐旭東說,未來還可以拆除再重新組裝,移動到世界各地,可說是臺北花博中,真正最環保、最有效益的展覽館。

揭秘臺灣館:越夜越美的世博會明珠@Arch

作者:李寒芳,向建国

走在全天域球幕劇場中,往上可以看到白雲在飄、鳥兒在飛;往下一看,海浪滔滔、魚兒在跳。參觀者還可以聞到花香和森林中芬多精的味道。

  世博會臺灣館預計4月20日起試營運,並於5月1日如期開館營運。負責籌建臺灣館的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日前在記者會上描述了臺灣館將展現的綺麗景象。

  幾百米外就能看見發光發亮的臺灣館

  臺灣館雖然處於世博園區內世博軸附近的優越位置,但由於展示面積僅1400平方米,臺北世貿方面預估,依照臺灣館的接待能力,每百名參觀者只有一名得以進入。

  因此,如何讓無緣進館的民眾“幾百米外都能看到一個發光發亮的臺灣館”,成為設計的主要出發點。最終,整個建築都被設計為具有媒體播放功能的展示平臺。

  據介紹,臺灣館的總體概念為“山水心燈”,外觀主體為亮眼的巨型天燈。外形玻璃燈罩和裡面的數十萬顆LED球體將互動展演三部影片:“會呼吸的建築”“繽紛臺灣七彩篇”及“華夏百寶篇”,用不同的概念、主題和創意手法展現臺灣之美。

  “華夏百寶篇”將靈動展示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代表性瑰寶。“臺北故宮珍藏名畫《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中的船會劃動,瓶子裡面的花紋會跳出來。”王志剛舉例說。

  他表示,人們從天燈外觀遠遠就能體會到自然和人文之美,臺灣館“小而亮,外面和裡面一樣好看,晚上比白天還漂亮”。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則將其比喻為“明珠”。

  全天域劇場:720度環繞4D影像

  觀賞完影片進入臺灣館,入口處被稱為“臺灣之窗”的一個個小螢幕上,王志剛和臺灣館代言團隊林志玲、陶晶瑩等臺灣名人和普通民眾的影像,向參觀者熱情地打招呼。

  “看到花的時候會聞到花香,看到海豚跳躍的時候會感受到海水飛濺的快感。”接下來,參觀者可搭乘電梯抵達四樓,進入絢麗的“全天域球幕劇場”。

  玉山頂峰、阿里山檜木林、太魯閣九曲洞、綠島海洋珊瑚礁、平溪天燈……站在貫穿中間的天橋上,12台投影機分別由兩端投射上天下地的全球幕畫面,撲面而來的720度環繞全天域劇場讓人們身臨其境,將寶島美景盡收眼底。

  負責臺灣館展演內容的臺灣躍獅科技公司總經理吳菊說:“這是一個懸吊式的劇場,懸掛式的球體外殼重100多噸,內球是懸托式,中間走道是4D螢幕,並配以8聲道的音響環繞。”

  天燈祈福放飛心願

  “山水心燈”的創作理念源自中國古老的孔明燈。在臺灣,節慶時節燃放天燈、祈福納祥已成為重要習俗。體驗完炫目的4D影像,人們就可以步入二樓的“點燈水台”,放飛一盞代表心願的天燈。

  “點燈水台”是一個大型虛擬實境的系統架構,安裝了40套包括工業級電腦、14寸觸控式螢幕、鐳射發射器的點燈模組,所有模組均與LED球體的電腦互相聯結共同運作。一次最多可放飛40盞天燈。

  吳菊說,參觀者站在點燈柱前,用觸控式螢幕選擇想要的祈福語,按下“確定”後,一道鐳射將直射LED球體的南極,天燈將隨之冉冉上升。

  位於一樓的最後一站“城市廣場”則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情懷。一棵編織的參天大樹模擬出舊時鄉村人們聚集閒聊的情境。

  王志剛表示,這趟歷時約24分鐘的體驗結束後,參觀者可以在樹下和臺灣館的親善大使們輕鬆聊天、喝茶休息。
@Source from: 新华社 2010年04月16日 作者:李寒芳,向建国

上海藉世博變身 啟動經濟革命 搶賺中國城市財@Business

記者:文/陳良榕

當前中國經濟的關鍵字是「匯率」?錯!是「城市化」,而且可能未來十年都是如此!麥肯錫研究機構估計:未來十五年,中國會有三億五千萬人湧進城市。

三月初,摩根士丹利大中華首席經濟學家王慶發表報告:「城市化將成為中國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預期未來幾個月,中國將推出一系列的政策,讓農民自由入城居住。依當今的中國人均GDP估算,城市化程度該達到五八%,但現在只有四六%;中間的落差,將造就戶口制開放後,沛然莫之能禦的都市移民潮;其結果將讓中國的經濟結構變化,內需、服務業的成長大幅加快。

不少學者、業者都認為,依照國外經驗,真正受惠的會是中國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而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極可能出現類似日本大東京首都圈,占舉國二成五人口、四分之一GDP的狀況。如今長三角的首腦——上海,正利用世博的契機,大舉推動舊城改造、交通建設、造郊區新市鎮,為風雨欲來的城市化浪潮做好準備。

麥肯錫估計,十五年後,上海人口將達二千七百萬;這個未來的世界第一大城,已抓到方向,要以中國的金融、航運中心為己任;將成為企業經略長三角、乃至全中國的總部所在地。而台商,抓住上海的方向了嗎?
即將在五月登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預估將有七千萬參觀人次見證上海的大改變。除了「看熱鬧」,可別忽略了上海因世博而改變的真正內涵。參與世博台北館規畫的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認為,世博建設的真正意義,是讓上海得以更上一層樓,真正成為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靠一個mega project︵巨型計畫︶,將未來二十年才能做到的基礎建設一步到位。」

世博的真相:史上最大市政建設再造上海

上海世博的巨型計畫究竟是什麼?二○○五年日本愛知世博時,上海世博的主辦官員便公布,上海將花上比北京奧運還多的人民幣三千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四兆元︶來辦世博,由於這數字足足是愛知世博的五倍,登時引起軒然大波,不少人好奇,上海要怎樣花這筆錢?

如今謎底揭曉,最近一、兩個月間密集在媒體亮相的世博工程,例如整個打掉重建的外灘步行露台、北外灘整修工程,以及跨越黃浦江兩岸的世博展區,裡頭的中國館、世博軸、表演中心,花費沒有想像中高,合計約在人民幣二到三百億元之譜。然而,根據上海市估算,僅在最近兩年,就投入超過人民幣一千億元興建捷運,這相當於上海市全年GDP的三分之一。
舉辦世博的背後,是空前的大交通建設,讓上海的動線大擴張。

這包括了國際不動產估價集團仲量聯行所稱「上海史上最大規模市政建設」的六條新捷運線,一舉讓上海的捷運里程數從二○○八年的一六○公里,激增到四二○公里,超過倫敦成為世界捷運線最長的城市。

還包括了預估每日將湧進一百萬人、相當於整個台中市人口的「虹橋交通綜合樞紐」——將一個機場、兩條高鐵、五線捷運匯集在一起的超級人流吸納中心。這個占地約一.五個松山機場大小的銀灰色龐大建築物,不但已成上海最新地標,更是服務業商家必爭之地。

因交通建設匯聚人氣,帶來龐大的服務業商機,以及為其奠基的住宅、商場等不動產熱潮,正是「新上海」最誘人的轉變所在。

轉變一:世界最長捷運線匯聚大商機

上海捷運十一號線沿線,已成當今上海最受矚目、房地產推案量最大的區塊,也是中外大型建商的兵家必爭之地,唯一的台灣代表則是日月光旗下的鼎固地產。鼎固在嘉定北站,將蓋起與捷運站共構,樓板面積超過一百萬平方米的超大型複合商場、住宅。
另一條向南穿過松江核心地區的捷運十號線在○八年通車,鄰近捷運線的當地台商廠房土地,也都紛紛因此身價百倍。

捷運帶來新市鎮,也讓一直打不過本地業者的台資超商集團看到了絕地大反攻的機會。在市區、市郊快速擴張的眾多新捷運站,最積極進駐設點的就是台資便利店,統一超商的7-ELEVEN、頂新投資的全家,兩個死對頭從台灣打到上海,較早布局上海的全家,抓緊新建捷運讓上海城區擴大的大好機會,決定在今年「跟著捷運走」,開出近乎倍數成長的二五○家新店。

轉變二:長三角邁入一小時生活圈

虹橋樞紐在今年底全部完工後,可讓旅客結合飛機、高鐵︵通往北京和杭州︶、捷運快速進入江蘇、浙江以及上海市區;虹橋樞紐可說是活生生的「長三角營運中心」。夏鑄九斷言,有了高鐵、虹橋樞紐,「上海對長江流域的掌握,可以達到新高峰。」

隨著幾條時速超過三百公里的城際高鐵將逐一通車,長三角邁入「一小時生活圈」已成為熱門話題,而在上海市區房價持續攀高的壓力下,逐漸有更多年輕白領開始盤算著住到昆山、蘇州甚至杭州,通勤到上海的可能性。例如,近來拍成連續劇大受歡迎的小說《蝸居》便有一段對白:「……馬上高速鐵路通車,從上海到杭州也不過四十分鐘,買郊區新房,還不如住杭州……。」
在蘇州置產的信義房屋上海總經理洪建煥則認真估算過,從他的蘇州住家坐車、轉高鐵到上海,再轉捷運到淮海路商圈的辦公室,全程可在一小時內完成。「很多上海人都到蘇州買房子投資,他們把蘇州當市郊了。」(全文未完 更多內容請看344期財訊雙週刊)

@Source from: 財訊雙週刊 2010-04-15

上海世博/來台北館 看侯孝賢秀3D@Culture

台北館將呈現奇幻的視覺之旅。圖/台北市觀光傳播局提供
上海世博會期間,將有七萬名園區志願者、十三萬名城市志願服務站點志願者和近二百萬名城市文明志願者。圖為部分志願者代表昨天在上海外灘舉行上崗宣誓儀式。新華社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想一睹大導演侯孝賢的3D電影處女作?五月請到上海世博的台北館!侯孝賢為台北館操刀的「台北‧生活‧微笑」,將邀請全球遊客,以當紅的3D立體影像,感受台北融合傳統與現代的魔力。

此次上海世博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特別規劃「城市最佳實踐區」,做為城市參展的舞台。這也是世博會舉辦一百多年來首次讓城市參展,台北也加入了這場盛大的「城市嘉年華」。

世博組織的國際遴選委員會,從全球城市申報的一百一十三個案例中,選出八十個展出。台北提出的兩項方案「無線寬頻,寬頻無限」與「資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皆入選;也因同時有兩個方案入選,得以和倫敦、漢堡等國際大城一樣獨立設館。

城市最佳實踐區坐落於世博會浦西園區。這裡是上海近代化的發源地,區內八棟展館改建自昔年推動上海工業化的老廠房。台北館便是其中之一,由舊火力發電廠「轉型」而成。

在這洋溢歷史氣息的展館內,台北館的展示卻充滿未來感,展出內容包括世界最大、解析度最高的展示螢幕、「一○一3D劇院」及「未來劇院」。

遊客進入台北館,便搭「一○一電梯」直奔「一○一3D劇院」。這座電梯是一個直徑達十三公尺的圓球,球內的聲光效果,讓遊客錯覺正搭乘台北一○一的高速電梯奔向天空。接著進入「一○一3D劇院」,劇院的牆壁就是螢幕,帶著遊客闖進侯孝賢的立體電影世界「台北‧生活‧微笑」。

另一個劇院「未來劇院」,展示十年後的台北。展場邀請觀眾站在形如金字塔的大型玻璃台,以迪士尼樂園專用的空中投影立體成像技術,欣賞「未來台北」。

互動體驗區的「愛上台北」,則利用合成技術,讓游客跟台北知名地標合照。合照完還可透過無線寬頻,當場將照片傳到自己或朋友的e-mail信箱。

@Source from: 【2010/04/18 聯合報】@ http://udn.com/

Museum Restaurants: Robert and the Wright@Food

Robert, at the 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2 Columbus Circle (59th Street), Midtown, (212) 299-7730, robertnyc.com, is one of three new restaurants to open recently in Manhattan museums.
Photo: Evan Sung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real draw here is the bar, which has marvelous views of Central Park to the north, or down into luxe apartments across Broadway to the east.
Photo: Evan Sung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spare dining room at Robert is on the building's ninth floor. At night, it can be seen glowing from the sidewalks of Columbus Circle.
Photo: Evan Sung for The New York Times
Among the restaurant's appetizers is a foie gras torchon.
Photo: Evan Sung for The New York Times
Restaurant Associates opened the Wright, Guggenheim Museum, 1071 Fifth Avenue (88th Street), (212) 427-5690, thewrightrestaurant.com, in the basement of the Guggenheim at the end of 2009. The space is a striking homage to its namesake, the architect Frank Lloyd Wright, who designed the museum.
Photo: Robert Capli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baby octopus "mosaic" makes an artful-looking appetizer.
Photo: Robert Capli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Robert, the Wright and Sandwiched@food

Robert Capli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Wright at the Guggenheim is striking.
By
SAM SIFTON
Published: March 31, 2010

Visitors to Manhattan museums have three new places to eat. None threaten the position of The Modern, Danny Meyer’s elegant dining room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at the pinnacle of culture-dining in New York; they sit atop metaphorical foothills or, in one case, well below grade.
That last is ROBERT, 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2 Columbus Circle (59th Street), Midtown, (212) 299-7730, robertnyc.com, though physically it’s on the ninth floor. The restaurant is run by Ark, the outfit responsible for the risible Gonzalez y Gonzalez downtown, among many others.

In a spare and remarkably uncomfortable dining room that at night you can see glowing from the sidewalks of Columbus Circle, Robert offers corporate food of the most anodyne variety: tasteless tomato sauces over gummy pastas ($15 to $26), rubbery scallops ($25), wooden chicken ($21), a pan-roasted breast of Pekin duck that might have been created out of tofu or modeling clay ($28).

There is a marvelous view, however, and a pleasant if awkward bar space, directly in front of the elevators that whisk you up from the lobby. Sit on a sofa there, looking out onto Central Park to the north, or down into luxe apartments across Broadway to the east, and drink cocktails. Refuse all offers of sustenance besides.

THE WRIGHT, Guggenheim Museum, 1071 Fifth Avenue (88th Street), (212) 427-5690, www.thewrightrestaurant.com, which Restaurant Associates opened in the basement of the Guggenheim at the end of 2009, is a far better bet. (And for those six people interested, it’s an excellent way to sample the sort of cooking served in the corporate dining rooms of The New York Times, whose kitchens are also run by R.A.)

The restaurant is striking, an homage to its namesake, the architect Frank Lloyd Wright, who designed the museum: a white-on-white swoosh along the south side of the building, with a Pantone-like installation of powder-coated aluminum planks by the artist Liam Gillick providing color. It is elegant. If it’s still around, George Jetson might take Jane there for their 10th anniversary dinner.

Marinated yellowtail with ginger oil is a good place to start, with sweet white onions, apple and cucumber ($14); it is a nice lead-in to crisp striped bass with fennel, potatoes, baby calamari and a smoky paprika sauce ($29). And a simply seared scallop with sweet shrimp, lump crab meat and a sea-urchin sauce ($16) sets a person up nicely for an aged sirloin ($34). For dessert: dark chocolate soufflé.

Finally, at the Whitney, Danny Meyer has expanded his art-house holdings with SANDWICHED,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945 Madison Avenue (75th Street), (212) 570-3600, whitney.org/visit/cafe, a pop-up cafe in the museum’s lower level. With a menu created by chefs from Mr. Meyer’s Union Square Hospitality Group, Sandwiched is meant to serve visitors while the museum’s permanent dining space undergoes renovation. (It should last through fall.)

And so there is an excellent Bombay pita panino created by Floyd Cardoz at Tabla, with roasted eggplant, tomato and mozzarella, dressed in a kind of coconut-cilantro chutney ($9.25); and a chewy applewood-smoked turkey sandwich on ciabatta from Kenny Callaghan at Blue Smoke, with pickled onion and jalapeño mayonnaise ($9.75). There is a smoked-salmon number ($11.95), another of ham and cheese ($9.75). There is tuna ($9.50), even a peanut butter and jelly ($5.50) for children and the childlike. Eat that and go visit the Lorraine O’Grady diptychs upstairs at the biennial show. Beats a schlep to the coffee shop for floppy grilled cheese.

@Source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10/03/31/dining/reviews/31dinbriefs.html

4.16.2010

GOOD LOOK: Barcelona Street Lamps@Videos



Think of all the electricity that's wasted by city lights that stay on when no one needs them. To solve this problem, one Barcelona neighborhood is using a system of LED lights, controlled wirelessly, to provide light exactly when, and where, it's needed. It keeps the streets safe while saving the city money. For more information, go to www.endesa.es/

4.15.2010

前進世博 台灣曠古絕今第一次/台灣.前進世博@Arch

記者:撰文=邱莉燕、陳建豪

上海的大事,一向是很多台灣人的大事。事實上,台灣人參與上海世界博覽會的程度之深,超乎想像。從世博會致贈貴賓的糕餅伴手禮、世博文化中心屋頂的LED燈、中國館裡《清明上河圖》中會動的人物、到埃及館裡a的數位家具、世博軸邊上名為《座千峰》的雕塑、園區內的便利商店,甚至是世博會工作人員的特約洗衣店等等,都是出自台灣人之手。躍獅影像執行創意總監姚開陽以「機不可失」分析台灣人熱中上海世博會的原因。「除非看展,這是台灣唯一一次可以參加世博會的機會,」姚開陽分析,因為台灣不是國際展覽局的成員國,以後的世博會不會像中國一樣邀請台灣參加,很難說。加上大陸有上百萬台商,也讓台商可以較容易參與世博。而以後舉辦世博會的地方,都離台灣很遠,譬如下一屆在義大利的米蘭,參加起來費時費力。
「41屆世博會以來,就這麼一次,」姚開陽眨了眨眼,加強語氣說。
上海世博,隨處可見台灣人身影》
參與上海世博會的台灣人有哪些?各種類型都有。參展建館的,有台灣館和台北館,以及興建企業館的台資企業震旦國際。吉祥物「海寶」,也是台灣人設計的。和IBM、思科等跨國企業同樣晉身高級贊助商的,是神達電腦旗下的Mio品牌。世博會的特定項目供應商有14家,有兩家台資企業:克莉絲汀和元祖食品。其他林林總總,不勝枚舉。「在台商眼裡,北京
奧運是一次性煙火,上海世博會卻是連環炮,」經常穿梭上海和北京的富蘭德林總經理劉芳榮形容,上海世博會就是長達184天的商機,有跟7000萬人次參觀者的面對面的接觸機會。
上海和台灣距離670公里,離台灣最近的國際大都會是上海,對上海來說,台北也是最近的國際大都會。「台灣應該和上海合作,而不是與上海競爭,」劉芳榮笑著說,世博會要採購的東西、需要的各種專業服務,將會發生琳瑯滿目的經濟活動,種種商機就在台灣人的門口,誰能不心動?
@Source from: 遠見雜誌 2010-04-09

台北西區,舊味變新潮/復活時尚@Culture

記者:撰文=林奇伯
台北,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城市,卻正悄然改變。多年來,不斷往東邊發展的商業與人潮,才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已經有「軸心翻轉」的態勢。包括萬華、大同在內的台北西區,一改過去暮氣沉沉的破舊老社區樣貌,在春節期間以一部台灣電影《艋舺》的賣座宣示大復活。cwgv_20100410_1270831470_0.jpgleft -->
西區復活1》艋舺剝皮寮 老街鹹粥鄉愁味
萬華,曾經是台北最繁華的代名詞,華西街夜市更是外國觀光客的必遊勝地,但隨著商業活動東移,20年不到的時間,萬華淪為台北最老舊的象徵。繼電影《海角七号》捧紅恆春老街後,《艋舺》也為拍攝地點萬華剝皮寮老街帶來大批觀光人潮。剝皮寮位在台北市廣州街和康定路交叉口附近,《艋舺》才上映兩個月,這裡也突然像換了新裝。老街對面的永豐銀行直接將整個外牆貼上紅磚圖案的貼紙,像極了清代老建築;正面也掛上一幅五位美少年的電影海報,遠遠望去,彷彿穿上一襲復古風格的時尚外衣,頗有
故宮形象廣告「Old is New」的風韻。
西區復活2》當代藝術館 外溢藝術到社區
台北西區的復活中,以台北當代藝術館最引人矚目。這棟位在長安西路的紅磚灰瓦建築,日治時代是建成小學校的一部分,光復後,台北市政府在此辦公了40年。2001年在全台城鄉再造的狂潮中被改建為當代藝術館,但因所在位置為老舊社區,附近遊民聚集,雖與
捷運中山站相距僅5分鐘路程,卻只能默默經營。這個沉寂已久,甚至被部分藝術界人士譏為「聊備一格」的藝術館,2009年卻突然跌破眾人眼鏡,連續幾個前衛藝術展,在年輕人間自然發酵,紛紛湧進這個老社區,全年參觀人次達到22萬,是2007年的3倍!
西區復活3》大稻埕碼頭 變身單車樂活夜據點
春日已至,戶外活動又開始活躍,台北西區也發展出樂活新趨勢。從新店碧潭到淡水總長約36公里的自行車道,開始有人熱中於夜騎,藉以避開白天的艷陽與人潮。平日夜晚是車隊的天下。週五晚間開始,則是家庭與都會上班族的天下,夜騎車潮從黃昏到深夜,從深夜到清晨,整個河岸自行車道川流不息,數目超過週末日間數目的一半,車輪上的LED燈不斷迴旋閃爍,形成台北都會奇景!
@Source from:
遠見雜誌 2010-04-09

The Website Designer With Loads of Alexander Wang and Bright-Orange Patent-Leather Sandals@Videos



Website designer Jen Lu takes her style cues from Japanese pop artists. "I'm very much influenced by Takashi Murakami," she explains in this week's Video Look Book. The day we caught up with Jen, she wore patent-leather Marni sandals and jeans from Urban Outfitters with a tank, vest, and bag by Alexander Wang. "I wear a lot of black and gray," she explained. "It's usually the shoes and accessories that are bright orange or something that pops." See more in the video.

文化≠產業 別把國寶當搖錢樹@Thinking

聯合報╱漢寶德/世界宗教博物館前館長(台北市)

聯合報昨天用大標題報導了郝明義與故宮在圖片著作權上的爭議,並指出出版界對故宮收費太高的抱怨,令人慨嘆,難道這就是政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成果嗎?
文化創意產業自始倡到現在已經八年了,可是始終沒有理清它的真實意義。政府大力倡導的結果,是把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混為一談。一切文化都被視為文創,一切文創都被視為產業。由於產業的目的是賺錢,倒推上去,好像文化只有賺錢才能證明它的價值。
政府推動文化的目的是提升國民精神生活品質,也就是把傳統社會中上層社會的生活品味傳播給社會大眾,因此藝術成為文化的核心。事實證明,具有藝術欣賞能力的人,就有在生活中覺察精神價值的人,所以他們可以欣賞一般庶民生活或原住民生活中的藝術性。請注意,台灣的民間藝術是由學院出身的藝術家與少數西方人士開始欣賞且加以收藏的。沒有學院建築師哪裡會有古建築保存的運動?每個國家都很重視藝術的全民化,就是因為這是全民精神素質提升的一條必走的途徑。
可是要藝術全民化就必須使大多數人民可以負擔起觀賞的費用。所以政府辦文化總是賠錢。美國的美術館則為民間的慈善事業。英國的國立博物館在柴契爾夫人執政時,主張使用者付費,觀眾減少了大半,工黨恢復執政才改回免費政策,即使盛倡文化創意產業,也沒有再次收費,可知他們是深知文化與文創業之間的分別的。
故宮博物院要執行政府創意產業的政策這件事是沒有什麼可以質疑的。因為故宮有很多寶藏,自這些收藏品中產生創意,因而可以發展為高級產品,增加收入,不但未可厚非而且值得鼓勵。要點在「創意」二字。故宮在推動文創產業時必須先有創意。因為創意才有產業價值,文物收藏品不過是因子而已,是不能由故宮所獨佔的。
舉例說,有人因為看到故宮有某一幅畫,因此產生了創意,製作出另一種藝術品或器物,難道也應視同故宮的產物,向故宮付出費用嗎?故宮的國寶級藏品,因為是國寶,大家已經耳熟能詳,早已是全民所共有。它是全民的文化資料庫是不待言的。有些抽象畫家利用范寬等作品的構圖,算是發揚民族文化傳統呢?還是偷故宮的版權呢?
故宮文物的照片應不應該當成文創產品?說起來也是很荒唐的。多年前,政府認定故宮文物為全民共有,使用圖片並無著作權問題。近年來由於文創業的要求,不但收費,而且遠超過一般的標準,加上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一般說來,故宮拍攝,要些成本費是理所應當的,但要過分的權利,收過高的費用就沒有道理了。
國寶文物印成書冊,應該是為了推廣,即使是民間出書也是在做故宮該做的事。自文化推廣的觀點看,免費提供都不為過。當然,如果有人印製畫冊,純以營利為目的,那倒另當別論。如今要談產業,要講究成本,只好能弄錢處都要想辦法。過一陣子,出版業界只好放棄故宮,或萬不得已才找故宮,讓故宮的文物在收藏庫裏涼快,這樣的結果是故宮博物院願見的嗎?

@Source from: 【2010/04/15 聯合報】@ http://udn.com/

High-Tech M.A.C. Flagship to Light Up Times@Arch


Tuesday, April 6, 2010, by Izzy Grinspan
April 15, M.A.C. officially opens the doors to its new Times Square flagship. The 1700-square-foot space, at Broadway and 46th Street, shares a block with other new neighborhood comers like the Disney store and Forever 21.
M.A.C. is no stranger to drama, but the new store sounds particularly flashy. On the outside, LED tiles will compete with the rest of Times Square's electronic signage. The tech theme continues inside, where makeup centers will be surrounded by LED screens and touch-screen computers (a Times Square exclusive) will help shoppers find what they're looking for. M.A.C anticipates that some 500 customers will come through the store each day, so they've hired 60 makeup artists, making the staff almost four times the size of an average M.A.C. boutique.

村上隆推新作 LV洋溢宇宙小花@Fashion

活潑生動的村上隆LV新系列,圖樣搭配鮮麗糖果色彩,轉化為夏日繽紛的比基尼和海灘巾。圖/LV提供
活潑生動的村上隆LV新系列,圖樣搭配鮮麗糖果色彩,轉化為夏日繽紛的比基尼和海灘巾。圖/LV提供
聯合報╱記者袁青

號稱全球精品最有話題性的跨界合作「路易威登之日本藝術家村上隆」系列今春又有續集,今天起全球同步上架的LV Cosmic Blossom系列。
洋溢笑臉圖案的Cosmic Blossom系列,滿是青春氣息的背景中,路易威登代表Monogram印花,這回在村上隆妙手下,化為朵朵宇宙小花。Cosmic Blossom系列有3種色調,潑灑在皮件、服飾和配件上。2種尺寸的Holdall托特包及隨身小手袋,花堆裡皆飾有經典路易威登徽章標誌。
Monogram花朵圖樣搭配鮮麗糖果色,化做初夏的海風,除在LV皮件之外,微笑圖案也在T恤、圍巾、比基尼和海灘巾上點燃夏日繽紛。
邁阿密海灘上,當紅英國超模Daisy Lowe擔綱演繹的LV新鮮貨Cosmic Blossom系列,今天同步全球路易威登專賣店上架,採限量發售。
@Source from: 2010/04/15 聯合報

想祈福 來台灣館放虛擬天燈@Arch

世博台灣館的外型是以天燈和玉山發想,當夜晚燈光亮起,更能看清玉山山崚的線條。圖/台北世貿中心提供
台灣館設計的點燈水台,點選自己想要祈福的語句,按下確認鍵後,寫著祈福語句的天燈在球幕冉冉上升。圖/台北世貿中心提供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漫步在上海世博最重要的軸線「世博軸」上,你將會看到一盞巨大的天燈,燈面不斷流動各種台灣影像。四十年來首次重回世博會的台灣館,將以「山水心燈」的燦爛光亮,在世界舞台找到屬於台灣的「亮點」。
台灣館外型主體是一個巨型玻璃天燈,一旁搭配刻有代表台灣玉山、阿里山等名山稜線的長方體建築,「天燈」裡還放了一顆直徑達十六公尺的巨型LED球體。
這顆LED球體將輪流播放以台灣為主題的影片,甚至化身為故宮寶物「轉心瓶」、「翠玉白菜」,讓遊客不必入內就可以「看到台灣」。
一進台灣館,入口處設計了許多小螢幕,每個螢幕上出現一位台灣居民,包括林志玲、楊惠姍等人,透過影片向觀眾闡釋台灣的美好。
參觀者接著乘電梯抵達四樓的「七百二十度全天域球幕劇場」。這是台灣躍獅影像首創的「4D電影院」,當參觀者站在貫穿其中的透明天橋,藏於球體中的十二台投影機與八聲道音響,以無接縫拼接方式播放介紹台灣自然美景的影片「自然城市」,創造一個沒有邊框的電影院。觀眾看到花時會聞到花香,海豚跳躍則感受海水飛濺,彷彿置身場景中。
欣賞完台灣的自然美景,觀眾接著前往二樓的「點燈水台」,以電腦虛擬方式完成「放天燈」的祈福儀式。
巨大的LED球下圍繞著四十座座點燈檯,參觀者在螢幕上點選自己想要祈福的語句,一道雷射光射向LED球的南極,一盞寫著祈福語句的天燈便在球幕便冉冉上升。LED球下還有環狀水池,水來自日月潭,中央則豎立玉山玫瑰石。
台灣館的設計者李祖原,正是一九七○年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的設計者之一。當時台灣以中華民國館名義參展,邀來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而還在美國念書的李祖原則擔任助手。
四十年後再度設計台灣館,李祖原表示,此次世博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而他認為讓城市更美好的答案是「自然」與「心靈」。「玉山」象徵自然,「天燈」則代表心靈的力量,「山水心燈」便是台灣館「讓城市更美好」的答案。
@Source from: 【2010/04/15 聯合報】@ http://udn.com/

戰略高手-培養客戶 先談價值再談營利@People

忠泰建設常董李彥良。 圖/洪錫龍

2010-04-13 工商時報 【邱莉玲】
不只會蓋豪宅,忠泰建設近年也積極代理國際設計師品牌家具和生活用品,而且很快在微風廣場對街的復興南路上開出3家MOT CASA,其中一家獨幢大店還有藝廊、餐廳,忠泰甚至報名參加2010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引起市場議論紛紛。 「我只是想在這個城市裡放一些逗點。」忠泰建設常董李彥良戲稱這些沿街式店家為逗點,因為他發現,許多人回家經常是一條路通到底,遇不著可以逗留、遊逛的巷弄或街道,直覺台北像個沒有逗點的城市,於是他陸續租下這些沿街式店面,連同本月試營運的800坪旗艦店、藝術商品Art Shop,企圖販賣品味、活力,針對空間做生活提案。 上月,他還開放忠泰位在中華路一段基地的閒置房舍,邀請非營利的藝文組織和創作團體入駐,展開為期2年的「UrbanCore城中藝術街區」計畫,整個街區設有6個對外展覽空間,不定期以多元性展演活動及街區公共領域的藝術化營造,讓台北城更容易親近。 在台北催生藝術與文化 不論開店還是藝術養地,身兼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的李彥良透露,這些都是在他改造城市街區計畫裡的一塊拼圖,忠泰在以建築為本的基礎上,正積極跨界整合藝術家、文化工作者,落實和應用於都市生活空間美學的想像與實踐,讓藝術與文化在台北滋長。 聽起來很抽象嗎?明年上半年將可看到,他邀請荷蘭建築團隊MVRDV,在大直一塊基地策畫「垂直村落」(The Vertical Village)展覽,24幢房子疊一起,帶領人們突破未知領域。 做生活風格提供者 談藝術與文化,時下房地產行銷很常見,但少有人像李彥良在建築、藝術與文化間穿針引線,從個人喜好,進而導入並強化企業形象,投入家具代理、藝廊經營,企圖做個生活風格提案者。 「從進入忠泰起,我就告訴自己每3、5年需有一個變化,我也許不是一個革命家,卻可以做改革者。」學經濟、非建築科班的李彥良說,10多年來他有意識的、漸進的帶領忠泰跳脫一般建築業的作風與邏輯,「我們的know-how就是不斷解決問題。」 民國83、84年,他剛接手父親陳忠義創辦的忠泰建設時,適逢房地產走下坡,86、87年更陷入長期不景氣,他怎麼做都沒效,便回頭審視,發現房地產業從設計、施工到銷售嚴重斷層,導致末端客戶認知有差異、抱怨,甚至糾紛,房地產經營個案手法也無關企業形象,「如果一開始從源頭就創造產業價值,上下游互為運用,企業自然飽滿,房地產廣告也就不用畫山畫水了。」 於是他嘗試花錢找設計師設計房子外觀,從台灣找到國際,有別於父親一代保守做法,忠泰的案子外觀至今沒一個重複,讓消費者實際感受品質和景觀,比有些房子廣告講些意象式形容詞,更快賣掉房子,由此省下的廣告費就投資文化藝術,買些藝術品放在公共空間回饋住戶社區。 有時,某些個案跟市場主流價值不一樣有點難賣,如「忠泰華漾」,他會讓出樣品屋、接待中心的空間,請藝術家根據案子概念創作,強化作品和建築的力量,玩創意行銷。 持續有系統地經營藝文行銷,也讓忠泰這個品牌被認知和區隔。粗估,忠泰房子有6成買家來自舊客戶,不僅如此忠泰行有餘力,還把成熟作品賣給同業,忠泰旗下的築內室內設計公司儼然為一個研發單位,對外為其他的代銷公司、建設公司打造門廳或接待中心、樣品屋。 從早期在建築設計或建案預售,導入藝術活動或作品,接著在建案預售中心策劃專題展,李彥良看到了許多把他對文化、設計、藝術的興趣結合到工作裡的契機,近年更敢於多元嘗試,包括無固定場所的「明日博物館」概念,成立「MOT」概念店,販售美食、設計師家具、藝術品等,逐步往下游生活產業布局,同時又反芻給忠泰更多可能性、新提案,塑造風格。 布局下游生活產業 因為他看到一個消費趨勢,國人開始重視並學習生活風格,尤其年輕一輩,所以忠泰陸續代理國際設計師家具、生活用品,目前品牌數達20、30個,除了成立MOT CASA傳遞生活風格,忠泰的樣品屋也大量擺設他代理的家具有助曝光,加上築內名列台灣住宅室內裝潢量前3大室內設計公司,一年負責7、8千萬元採購,更是忠泰生活產業的潛力客戶。 李彥良分析,豪宅客戶喜歡挑選有明顯記憶度和辨識度的家具,忠泰透過上下游交互運用,可以向他們訴求搬家交屋一次到位;再來,生活產業的客戶較年輕,平均比豪宅客戶年輕10歲,他們可能現在不買房子,但可以買些設計師家具甚至刀叉碗盤,忠泰希望藉此及早培養忠實客戶。 接著在物質需求滿足後,消費者會開始找尋新價值、獨一無二的物件,也讓他想到做藝廊。以往,藉由建案、街區,忠泰已與藝術圈建立友好網絡,接下來將協助當代藝術家買賣作品、轉介畫廊或藝術家經紀;同時,借重他們的長才,忠泰也希望切入設計師家具,自創品牌。 從賣房產到設計師傢俱、用品等生活產業,李彥良自我調侃,同樣投入60、70人,前者營業額動輒百億,後者目前僅2億元,「基於培養客戶的概念,忠泰會先談價值再談營利,兩者共通脈絡是都與經營生活周期有關。」 簡單說,買房子是30、50年的事,買件家具可能隔5、7年,但隨時可買件藝術T恤,忠泰持續往更短生活周期切入,延伸事業觸角並密集接觸客戶,還會嘗試在大直蓋複合式建築,自營商場,貫穿與扣合整個事業脈絡的核心正是藝術、文化、設計。

4.12.2010

[鳳凰台] [ 築夢天下 ] 華裔建築師第一人貝聿銘@Video











Karl Lagerfeld Alber Elbaz大玩跨界@Fashion

Karl Lagerfeld與德國保險箱品牌Doettling,推出限量30個保險箱。圖/摘自網路
LANVIN與Acne二度合作,讓牛仔布也可變成洋裝,展現LANVIN精緻的手法與工藝。圖/摘自網路
LANVIN與Acne二度合作,讓牛仔布也可變成洋裝,展現LANVIN精緻的手法與工藝。圖/摘自網路
聯合報╱記者顏甫珉
被暱稱為時尚老佛爺的Karl Lagerfeld ,近來與不少產業大玩跨界合作,包括可口可樂、德國保險箱品牌Doettling,推出全新聯名商品,精品大牌LANVIN的設計總監Alber Elbaz,則與歐洲牛仔品牌Acne二度合作,推出全新春夏商品。
可口可樂COCA COLA LIGHT,最新公布限量版的包裝,Karl Lagerfeld剪影躍上瓶身,穿西裝、紮小馬尾,其纖細的身形與LIGHT想要傳遞的形象相符合,瓶身以黑白色系為主,瓶蓋上卻用了醒目的桃紅色。目前該瓶子預計4月24日上市,每瓶售價合台幣150元,但台灣可能無法買到。
Karl Lagerfeld與Doettling推出全球限量30個,每個售價33萬6千美元名為「Narcissus」頂級保險箱,該保險箱採用拋光的鍍鉻鋁作為外觀,且全部以純鋼製成,堪稱是最牢不可破的保險箱。
LANVIN的設計總監Alber Elbaz擅長使用柔美布料,與Acne合作改用硬挺的牛仔布料,原本高級緞面布料的禮服,換成牛仔布,看起來一樣柔美有型,抓皺的處理更顯出女性的線條,腰部的皺摺如同盛開花朵,運用立體的剪裁,讓牛仔布料擺脫堅硬的刻板印象。
同樣的方式也出現在裙子、襯衫上,Alber Elbaz採用手工縫製的珠飾,增添民俗風,展現女性線條的新型態布料,帶水洗顏色的牛仔布,讓此聯名作品看來格外有型。牛仔布採用義大利、日本等工藝,透過布料中的最小化加工,讓該款布料有光譜式色澤變化,洋裝平均合台幣約28,400至43,500元。

@Source from: 【2010/04/12 聯合報】@ http://udn.com/

4.11.2010

平路:椅子與垃圾桶@Thinking

【聯合報╱平路】2010.04.01

在香港,少的是一張隨身的椅子;回到台北,缺的是一個隨身的垃圾桶。

椅子要巧妙像腳踏車的小摺,咒語一念,縮進小背包才好;心裡想的垃圾桶更魔幻,除了可以摺疊,關鍵時刻還要它隨時消失才好。

在香港,兩隻腳穿梭於都市叢林裏,盼的只是路邊有張椅子。譬如那次,我從銅鑼灣地鐵出來,飛過一個意念,想隨手記下來。人群擁著我向前走,就是沒有地方可以坐定。

又有一次,找的是一隻手套。當時是寒冬,走出地鐵站,我反手在背包裡抓出一隻手套,巴望著人行道上有張椅子,方便我把背包卸下,把另一隻手套翻出來。

找不到可以停靠的角落,我把這筆帳記在香港的高地價上。人多的地方不放免費椅子,意思是把人群驅趕到店裡,單位時間內榨擠出最高的消費。

整體而言,香港整個城市缺乏綠地、缺乏個性小店、缺乏徜徉的空間,都跟地價這個禍源有關。地價高,地產商從中謀利,而地產商的利益與小市民的利益一向背道而馳。

市民的基本需求…

現代都會中,什麼是小市民的基本需求?又靠什麼,維持小市民恆定的幸福感?

任外界煩囂,仍有可以隨處坐定的椅凳,看看其他行人,感覺到時間正緩緩流淌,這屬於小市民對空間的基本權利。

比起香港,我們台灣人的居家環境還頗有空隙:巷弄間留著幾株老樹濃蔭,過條街還有生活所需的7-11,店裡的凳子就可以休憩半晌。廿四小時便利店,加上攤販與夜市,滿足著小市民的基本生活。

小市民邊吃邊喝,機動性地解決餐飲,但手裡剩下的包裝盒罐,要怎麼辦?好不容易在路邊找到個垃圾桶,洞口怎麼已經鼓凸出來?

假定隨身都有環保袋,然而,總有一些設想不周到的情狀吧。預期每個人帶幾個咧著口的袋子,隨時裝入手中回收與不回收的垃圾,畢竟有些過於理想。

在其他國家的城市裡漫遊,幾步路之內,就見到垃圾分類的箱籠。開口大大地,玻璃瓶很好放,看過的報紙也很容易丟進去。

我們城市缺少垃圾桶,是不是假定市民會為了節省隨袋徵收的垃圾費而把家裡的垃圾往街上帶?即使有少數人這樣做,對策難道是少放垃圾桶、再把垃圾桶開口縮小?更何況,正因為公德心需要自我強化,邏輯也可以反過來看:找不到垃圾桶,拿著垃圾的人經常無計可施,反而習慣了丟在暗處也不以為意的行為模式。

這裡多少藏著階級問題。比較起來,有車階級有車裡暫放垃圾;真有錢的人也不致生出垃圾桶不夠的體驗,因為總有人把垃圾接過去。倒是在外面解決一餐又一餐的人,最能感受到城市對使用者的不夠友善。僅有的兩隻手,若是拿著丟不出去的飲料罐,還要採買,還要拉捷運把環,還要找鑰匙、推鐵門、開信箱…

城市的主要功能…

香港,缺的是椅子;台灣的都會裡,少的是垃圾桶。

隨手舉的小例子,反映出兩地的一些根本問題。

香港鬧市沒有閒置的椅子,因為小市民只被當作善盡本分的工蜂,甚至忽略了工蜂也需要休憩的角落。台灣的發展軌跡中,麻煩的一向是形式與官僚主義,譬如說,就因為垃圾減量這個充滿正當性的說法,在缺乏配套的情況下,垃圾桶竟減到不敷使用。

無論如何,城市的主要功能,還是在照顧小市民的需要,包括他偶爾急著要丟一個泡麵碗或飲料杯的生活內容。

(作者為作家)

@Source from: 2010/04/01 聯合報

空間計畫-伊東心建築有人味的公共空間@Arch

2010-04-10 工商時報 【伊東豊雄】 我設立個人工作室是在1971年,那時我30歲;等到明年,我的事務所就成立滿40年了。 當時的我並非對將來有什麼樣的展望。大學學運以風捲樓殘之勢席捲各地、號稱國家級祭典的大阪萬國博覽會(EXPO'70)也在未能達到原先的期待下結束,60年代懷有的那份屬於未來都市的夢想,可以說急速地萎縮。由於是在那樣的狀況下開始自己的創作活動,因此可以說我對未來完全沒有任何的期望。 80年代的後半,日本迎向泡沫經濟的頂點,特別是東京的商業建築可說是蓋了又拆、拆了又蓋。「橫濱的風之塔」與「Restaurant Bar Nomad」這兩件作品的實現,也是在這個時期。 決定性的轉機是在1988年,那是因為接受了熊本縣八代市的「八代市立博物館-未來之森 Museum」之設計委託的緣故。這一年他們開始由「熊本Art-Polis」委員會來選定設計者,而我則幸運地榮獲來自於總策劃人(Commissioner)磯崎新先生的設計指名與邀請。目前,我也擔任第三代的總策劃人而繼承這個事業體的工作與任務。這件案子對我來說是很值得紀念的初次的公共建築設計案,而那時的我其實已經47歲了。 八代博物館獲好評 轉往設計公共建築 八代市立博物館在1991年開幕,而我的這件作品也獲得好評。因為有這個「實績」,我在90年代之後便轉為以公共建築作為設計工作的主要核心。而在做過幾件公共建築的設計案之後,我對於日本的公共建築是如何承襲著習慣、如何堅持著過去的形式與保守的態度這件事,有很深刻的體會。我開始感到要突破這樣的困境,並不能單只從形態的設計來著手,而是program(空間計畫)本身也非得做出革新的提案才行。 就在我這個想法開始醞釀,1995年有了「仙台媒體館」建築競圖的舉行。而那正是我一直追求的、針對program本身做出提問的那種建築競圖。 仙台媒體館開幕 帶來感動與勇氣 我們傾全事務所之力來面對這個競圖的挑戰,並且贏得首獎。然而品嘗勝利的喜悅也只有在瞬間而已,我們的提案在贏得競圖不久之後隨即受到來自市民猛烈的反對運動。這個提案的嶄新之處無論再怎麼說明也無法得到理解,有好幾次,我甚至覺得就把這個設計提案給丟掉算了。 然而在設計持續進行、進到施工的階段之後,支持這個設計案的人們陸續地增加;到了2001年,仙台媒體館終於得以順利開幕。我未曾有過比那時候更覺得做建築設計實在很棒的時刻。這是因為在我設立事務所長達30年後,第一次實際感受到自己的建築對這個社會有了貢獻的緣故。 這份感慨與感動在之後給予我極大的勇氣。仙台媒體館開幕至今已經過了9年,而它也早就已經塵埃落定為仙台市民的文化據點,融入市民的生活當中了。 建築實現關鍵 在於人際信賴關係 從21世紀開始,我的設計活動除日本之外,也擴展到亞洲、歐洲、北美等世界各地。目前我的設計案有80%以上都是在海外。雖然不同的地域有著各自不同的建築思想,而基於這些思想的設計與施工方法也都完全不一樣;不過在各地經驗過各種設計案之後,就會知道建築是否能夠實現的關鍵,總歸是建立在人際關係之上。我甚至會認為只要人和人之間能夠建立起彼此的信賴關係,那麼無論是在任何不知名的土地,都能夠實現出美好的建築。 自2005年以來,台灣成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所在。那是因為台灣是少數願意堅持意志,來追求具有高度公共性之建築的國家之一。包含日本,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受市場經濟所支配,無論是建築本身或建築師,都漸漸變成只不過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已的道具,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味地追求著驅使電腦科技所製造出來的那種時尚風格而已。然而,也就因為是處於這種受市場經濟所支配的社會當中,那種真正能夠保障市民們得以享受文化性生活的公共空間,才更是人們所需要的,不是嗎? 在台灣的各個設計案,包括高雄市運主場館、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館、松山菸廠文化園區BOT計畫主建築案等,很清楚地傳達出台灣的人們追求著公共性的熱情與強烈意志。對我來說,已經沒有比能夠參與這種案子的設計更來得幸福的事了。 (摘自本書自序)
@Source from: 工商時報 via 中時電子報

茅草頂土角椅 樹谷人氣雅座@Arch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新市報導
高科技廠房圍繞的南科特定區樹谷園區,出現一座茅草屋頂的土角椅,是樹谷文化基金會推動的「原生建築」,科技人也喜歡到此歇腳休息。記者吳淑玲/攝影在高科技廠房圍繞的南科特定區樹谷園區,竟出現一座有茅草屋頂的「土角椅」,令人驚奇,這是樹谷文化基金會「環境友善回饋計畫」之一,邀請建築師林雅茵打造的「原生建築」。樹谷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董雅坋表示,原生建築是取材來自當地,「土角椅」的作法,類似土角厝,不藉助機器,完全採用人力,泥土來自樹谷園區開發過程中的廢棄土塊,再加上善化農場的黏質土,混合沙、水及稻草梗切段混入,成為具有黏著性的土球。再透過志工以人力將土球,一塊塊的黏出椅子的基座,成為一張「原生土椅」,不但材料天然,未來也是回歸大地,不會形成環境負擔。董雅坋說,土椅越坐越紮實,但怕雨水沖刷,在土椅上方又蓋了一座茅草頂,材料也是環保及天然,屋頂4根柱子是漂流木、並用藤皮綁竹子,完全不用鐵絲、釘子。董雅坋強調,工業區將來可能不存在,但園區豐富生態與生命力,還會留在這片土地上,「原生建築」就是基於這種理念產生的藝術作品。樹谷文化基金會協助鄰近居民進行社區改造,希望帶給社區居民「原生建築」的概念,例如興建活動中心,不一定要鋼筋水泥。奇美電子集團開發樹谷園區,通過環評承諾成立樹谷文化基金會,規模2億元,以推動環境保護、深耕社會教育、永續經營並維護文化資產為目的。董事長董雅坋上任後,更積極推動希望校園、環保生態、文化藝術、社會關懷及社區營造等活動。
@Source from: 2010/04/11 聯合報

4.04.2010

日機器人會變臉 點頭微笑陪看診@innovative

日本大阪大學等研究機構3日發表幾乎能同步且逼真模仿人類各種神情的新型機器人Geminoid F(左),它配備12個驅動器,以空氣壓縮機提供動力,可做出喜怒哀樂驚等表情。發表會上,本尊和機器人幾乎難辨真假。法新社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

日本研究人員3日在大阪發表能幾乎同步且逼真地模仿人類神情的新型機器人Geminoid F。這款機器人5月起將在東京大學、大阪大學等校附設醫院「陪」患者看醫生,緩和患者緊張心情。未來在博物館等公共場所也可能看到它。
發表會上,模仿一名20多歲長髮美眉外型製造的Geminoid F,幾乎同時跟隨這名女性做出咧嘴笑、微笑、皺眉、憤怒、驚訝、悲傷等表情。美眉的神情以錄影機拍下,轉成電子訊號,就可用滑鼠遙控Geminoid F即時「變臉」。
操作者的聲音也可透過麥克風,從Geminoid F傳出,讓人感覺它彷彿能和人對話。它表情栩栩如生,且和本尊穿相同服裝,讓人難辨真假。本尊也忍不住說,感覺「像是有了個雙胞胎姊妹」。
Geminoid F重30公斤,坐姿高140公分,四肢動不了,只有頭、眼睛、嘴巴等處能動,用個人電腦就能操控。它是由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團隊、國際電器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等合作研發,凱蒂貓製造商三麗鷗的子公司Kokoro製造,5月上市,定價約1000萬日圓(約台幣340萬元),日後還將外銷。
這款機器人將在醫院陪患者就醫。Kokoro發言人井上聰子表示,有資料顯示,有它在旁點頭微笑,可讓患者在接受醫療檢查時,緊張不安的情緒大為緩和。
@Source from: 【2010/04/04 聯合報】
@ http://udn.com/

新建築如何活在舊文化@Thinking

2010-04-04 工商時報 【記者彭媁琳/專題報導】 

和其他國際大都市經過百年緩慢變遷的景況不同,北京市區內新舊交雜的對比非常強烈,二環內是積極保存的歷史古蹟,二環外則是近20年間才拚命蓋起來的高樓大廈。 北京正經歷著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劇烈發展階段,在短短一代人的眼皮底下蓋起了摩天大樓,也舉辦了成功的奧運會。這對古老文化、建築帶來相當巨大的衝擊,為了城市更新,而拆掉了大片胡同。 在新與舊間如何平衡,甚至相互融合的難題,兩位具有代表性的專家對此有不同的見解。北京故宮古建修繕部主任李永革,他在中華文化工藝精華的故宮服務了35年。以及北京奧運會資訊中心數字北京的總建築師朱,他也是在外國團隊獨佔鰲頭的奧運建築中,唯一一位中國本土建築師。 李永革表示,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園林,集中華建築文化之大成,要如何在現代的時空中保存古建築的精髓,就是故宮修繕團隊的最重要課題。而紫禁城在1420年建成之後,歷代的修繕團隊都繞著圈子對建築物進行保養,即使在文革時期,故宮,沒有一天停過維修。 李永革認為,故宮修繕隊對新舊的取捨有嚴格的管制,要修古建築,就必須用古工具、古方法來修,不能使用現代化的機器設備。很多工藝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失傳了,外面的維修公司只會用現代機器來修,這就無法呈現古建築當初建造的味道。而目前所謂的傳統技術,多半只能追溯到清末時期,因此要在建築物的特徵上捕捉傳統工藝的訊息。在2003年進行的大規模整修後,李永革認為,紫禁城已經達到50年來最好的狀態,未來可以依據建築物的殘壞程度進行調整,可以做小手術的,就不大面積改善。 對於北京城未來應有的新風貌,朱認為,中國擁有重要的世界文明,當然世界各國也都可以參與北京城的建設發展,進行多元化的刺激,而且中國建築要向創意型的建築轉化。 朱指出,北京城改造的第一步應該是要創造出新的想法和新的解決辦法,第二步則是要反思,後奧運時代的北京建築物是否能反應中華文化。在新與舊之間,不可能做到形式上的整合,例如現在不可能在街上騎馬一樣。新的就是新的、舊的就是舊的,要尊重過去存在,但卻不能無止盡的重複過去。他認為,在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以及奧運會的洗禮後,北京已經成為國際化的大城市,但卻相對的衍申出了物質化色彩過重、不尊重生態環境的問題。所以要從自然中獲得啟發,在發展過程中重視中國文化中強調的自律,控制人類無窮盡的發展慾望,讓時代造就人的同時,人也可以造就時代。

@Source from 工商時報 via 中時電子報

北京新課題 從念舊重塑輝煌@Thinking

2010-04-04 工商時報 【記者彭媁琳/專題報導】 今日的北京,城中未曾散去的氛圍,是歷代建築工藝之最的紫禁城和民居胡同;步入近代的序列,有著大陸建政之後傾全力打造的地標建築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進入千禧年之後,則是大氣迎接2008北京奧運而興建,造型前衛的國家大劇院。 5000年的流金歲月,與現代化的傲氣昂揚,一併呈現,建築學家梁思成曾說:「北京是中國都城的偉大傑作。」看來,這是新北京的面貌,也是衝突下的課題。 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吳唯佳受訪時指出,雅典、伊斯坦堡等世界上任何1個古老都城的發展歷程,都沒有像北京一樣經歷急遽現代化的過程,「北京很多高樓和基礎建設,都是在一代人眼皮底下蓋起來的。」 中國大陸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經濟實力大幅躍升,作為首都的北京,就有更大的發展壓力與包袱。如何在建設能與大國實力相當的首都之際,又要保持北京城內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與解決各種居住問題,就成為北京市政府重要的使命與難題。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全市總動員展開了長達7年的奧運籌備工作。有人質疑,這7年的時間與精力全都擺在奧運上,反而忽視了北京其他面向該有的建設與發展,導致產業政策停擺、原有的城市發展規劃被打入冷宮。 可是吳唯佳認為,奧運會帶給北京最大的資產,不是那些有形的場館或精采的開幕式,而是打開了北京市首長們的國際視野。 在前往倫敦、巴黎、紐約等國際大城市的取經過程中,潛移默化的跟上世界脈動,北京反而在籌備奧運的過程中,找到了如何再塑北京輝煌的解答。 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在2009年提出了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希望在中國大陸建政100週年之際,把北京的各項實力提升到與紐約、倫敦、巴黎可相匹敵的層次。 以北京和倫敦比較,北京和倫敦在20世紀初期,是世界上唯二人口超過百萬人的大都市,其後的100年各自經歷了內戰和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但在制度條件、發展方式的差異上,拉開了這兩者的差距。 吳唯佳指出,工業革命開始後,倫敦成為世界上最早現代化的城市,也是工業化問題爆發最尖銳的地方,馬克思、恩格斯等左派思想家把倫敦當成研究重點;英國也是世界上最早做城市規劃的國家,倫敦更是現代城市規劃和軌道交通的始祖,很多城市發展都受到倫敦影響。 但為了解決倫敦市中心太過擁擠的問題,1930年代開始在外圍建設衛星城市,把政府機關、工廠搬到新城去,減少倫敦負擔。到了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倫敦進行戰後重建,房地產快速發展,政府也開始擔心房繼過度膨脹的問題,開始徵收土地爭執稅,同時興建很多廉價住宅。 這些是倫敦的過去式,但卻是北京的現在進行式。 夏林茂指出,奧運會之後北京市改變了城市規劃的思路,把過去單中心發展的模式,變成多重性發展,計畫在外圍建設11個新城。與此同時,北京市政府也在嚴打當地「地王曬太陽」的問題,企圖控制房價泡沫。 到了1970年代,倫敦市中心開始出現空心化的問題,當地議員為了選票,不再推動郊區新城建設,轉而把心力擺在提昇倫敦市中心的發展,造就了倫敦今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倫敦也計畫發展期高等教育集中的優勢,透過吸納全球人才到倫敦就學,進而帶動當地就業與經濟。 目前,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政府機關、最好的醫院,以及超過200萬名人口,都集中在68平方公里的二環舊城內,擁擠已經帶給舊城區嚴重的負擔。2004年開始,北京市政府就希望逐步把機關、學校、醫院等機構向外搬遷,在二環內騰出一些活動空間來。 但除了經費限制之外,北京要如何避免倫敦過去空心化的問題,也成為北京城市發展規劃上重要的借鑑。所幸,舊城區內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提供了北京發展新興觀光產業的基礎,可藉由吸引國際觀光客來活化舊城區,避免空心化。 吳唯佳認為,建設世界城市是北京很重要的發展目標,有了目標之後才能確定長遠的發展道路,同時避免短視近利的救急工程上。他指出,北京要建設世界城市,和過去800多年的建都歷史分不開,有了這個紮實的文化基礎,才有信心建設成一流城市。 最後,北京也必須和周邊京津冀地區做結合,取得腹地、發展資源和消費市場。吳唯佳認為,是要提昇整體北京市民的文化水準和整體發展意識,不能一味追求標新立異的地標建築,而需重視整體的發展觀念,畢竟文化指的是大眾共識與想法,這樣才能真正將北京帶向世界城市之林。
@Source from 工商時報 via 中時電子報

4.03.2010

The Greening of the Waterfront@Landscape

John L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Brooklyn Bridge Park, with its first phase on Pier 1 in Brooklyn. When completed the park will stretch from just north of the Brooklyn Bridge south to Atlantic Avenue.


By NICOLAI OUROUSSOFF
Published: April 1, 2010

The mayor’s office was in such a rush to showcase the completion of the first phase of its new Brooklyn Bridge Park in Brooklyn that it opened it too soon. Construction crews are still installing handrails. Walkways remain unpaved. Only a few early buds are showing on the freshly planted trees.

It takes a serious imaginative effort to picture what the park will look like when its entire 65 acres, stretching from just north of the Brooklyn Bridge south to Atlantic Avenue, are complete — a process that will take years.

But the effect it will have on New York is immeasurable. Much as Central Park embodied Frederick Law Olmsted’s vision of American democracy on the eve of the Civil War, Brooklyn Bridge Park, designed by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is an attempt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best and worst of our era: on the one hand,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beauty of urban life and infrastructure; on the other, the relentless encroachment of private interests on the public realm.

Mr. Van Valkenburgh’s design engages all those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life with a care and balance that make the park one of the most positive statements about our culture we’ve seen in years. It is a key and very promising early step in a larger project that includes the greening of the East River waterfront in Manhattan and a park for Governors Island, and which may well turn out to be Michael R. Bloomberg’s most important legacy as mayor of New York.

To appreciate the scope of the planned Brooklyn park, start at the Brooklyn Heights Promenade. Only a few years ago this stretch of pavement looked down over huge dilapidated warehouses that covered several waterfront piers extending to the north and south. Today most of the warehouses have been demolished to make room for new lawns and playgrounds; much of the park will be on the piers. The bare steel frame of one warehouse can be seen just to the north; it will eventually be converted to indoor basketball and handball courts. Just past it is the newly opened first phase of the park, on Pier 1: a trapezoidal patch of green near the foot of the Brooklyn Bridge.

Mr. Van Valkenburgh conceived each pier as a distinct experience. Pier 6, the furthest to the left, will be covered by patches of wetlands and lawn and volleyball courts. Pier 5 will offer outdoor “active recreation areas,” with soccer and softball fields. Others will be blanketed with grass, a pebble beach, an outdoor event space. The piers will be linked by an informal landscape of rolling lawns and pathways that will eventually stretch 1.2 miles along the waterfront and will link up with the existing Empire-Fulton Ferry State Park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ridge, in Dumbo. Two large luxury apartment blocks, one with a hotel, will anchor the park near either end and generate income for its upkeep.

When I first reviewed the project five years ago, the mix of recreational spaces and for-profit development worried me. The high number of playing fields, canoes and kayaks called for in the plan seemed to reflect a body-obsessed culture in a constant search for distractions. The social space imagined in Olmsted’s radical vision was being reduced to a public workout area. Worse, the luxury buildings and hotel — classic examples of government eagerness to trade public space for easy money — would gobble up valuable parkland.

Such concerns began to lessen, however, once I walked into the park. The first thing I noticed was its immensity: even with only 5 of the 65 acres complete, it felt roomy. Pier 1 alone, I realized, is bigger than Bryant Park.

As you move into the park from Old Fulton Street, an asphalt pathway (which will eventually be surfaced in a powdery gray gravel) splits to wrap around a large grass-covered hill before converging again at the waterfront. Another path leads up to the crest of the hill before cascading down a series of big granite stairs on the other side. The stairs, recycled from slabs of stone that once clad the Willis Avenue Bridge over the Harlem River, look out on a postcard view of the densely packed towers of Lower Manhattan. Lush lawns, places to sprawl out and relax, spread out on either side.

The softness of this landscape is played off against a number of small wild gardens peppered with sweet-gum trees and dogwood shrubs. The trees are tightly packed together so they will create what Mr. Van Valkenburgh calls a “phototropic effect,” their trunks splaying outward as they grow. A series of small water pools, salt marshes and tidal coves, framed by piles of granite rocks, give a toughness to the water’s edge as the park extends to the south. The contrast between highly manicured and wildly unruly landscapes is not just decorative. Mr. Van Valkenburgh said it was partly inspired by a 1973 essay on Central Park by the land artist Robert Smithson, which explored the ways civic and pastoral landscapes interweave. It is also a reflection of newer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e soft curves of the hills, for example, are shaped to direct rainwater into an underground drainage system, where it is stored in giant cisterns and used to irrigate the site.

What gives the park a truly contemporary sensibility, however, is the way Mr. Van Valkenburgh connects his design to the surrounding city and its infrastructure. A small playground, set at the park’s northernmost corner and dotted with small stainless-steel climbing domes, offers a view up toward the gently arching underbelly of the Brooklyn Bridge. The undulating lawns echo the curving roadways of the Brooklyn-Queens Expressway, built by Robert Moses, which are carved into the cliff face of Brooklyn Heights just behind the park.

In a telling detail, Mr. Van Valkenburgh mounted the park’s lighting system atop 35-foot-tall telephone poles rather than the dainty old-fashioned lampposts that the city’s parks department normally favors — a clear effort to relate the design to the scale of the structures around it.

This play of nature and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is a rich and recurring theme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For Olmsted, parks were a refuge from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wear and tear of the industrial city. Many of today’s designers embrace the grittier elements of the city. As they have moved toward the creation of more sustainable landscapes, they have also sought to celebrate the underpinnings that support them.

As for the future, once you grasp the scale of the park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Mr. Van Valkenburgh’s strategy of segregating recreational areas from more passive leisure zones. The two piers that will support most of the sports activities, for example, are connected to the mainland via narrow entry bridges. The concrete slab they rest on has been severed from the shore.

Most of the remaining piers have big lawns that will allow people to wander casually out to the waterfront. And the ribbon of undulating hills and picnic areas that will eventually connect the length of the park will leave plenty of space to retreat from the joggers.

The encroachment of private development on what should be public space is another matter. The mayor’s office argues that it is simply a question of fiscal responsibility — there would be no way to pay for the park’s maintenance without the money generated from the inclusion of the apartment and hotel buildings. But this is just an argument for a government that will do what’s necessary to pay for public space when it is in the city’s best interest. And from a planning perspective, the two structures will clearly detract from the park — and from the public’s sense of ownership over it — once they are completed.

Still, the city can live with the trade-off. The construction of Brooklyn Bridge Park will be an enormous achievement. And assuming that the other harbor parks go forward, the project as a whole will radically alter the character of the city, not only by making it greener but also by reorienting it toward the life of the harbor. It is as optimistic an undertaking as any the city has undertaken since Robert Moses’s monumental postwar highway projects — and better for our lungs.
@Source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10/04/02/arts/design/02bridge.html?pagewanted=1

A New Look at Urban Life@Landscape

Nicolai Ouroussoff writes: "Much as Central Park embodied Frederick Law Olmsted's vision of American democracy on the eve of the Civil War, Brooklyn Bridge Park, designed by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is an attempt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best and worst of our era."
Photo: Chester Higgins Jr./The New York Times
"It takes a serious imaginative effort to picture what the park will look like when its entire 65 acres, stretching from just north of the Brooklyn Bridge south to Atlantic Avenue, are complete — a process that will take years."
Photo: John L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first thing I noticed was its immensity: even with only 5 of the 65 acres complete, it felt roomy."
Photo: Chester Higgins Jr./The New York Times
"A small playground, set at the park's northernmost corner and dotted with small stainless-steel climbing domes, offers a view up toward the gently arching underbelly of the Brooklyn Bridge."
Photo: John L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softness of this landscape is played off against a number of small wild gardens peppered with sweet-gum trees and dogwood shrubs."
Photo: Chester Higgins Jr./The New York Times
"It is a key and very promising early step in a larger project that includes the greening of the East River waterfront in Manhattan and a park for Governors Island, and which may well turn out to be Michael R. Bloomberg's most important legacy as mayor of New York."
Photo: John L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construction of Brooklyn Bridge Park will be an enormous achievement. And assuming that the other harbor parks go forward, the project as a whole will radically alter the character of the city, not only by making it greener but also by reorienting it toward the life of the harbor."
Photo: John L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It is as optimistic an undertaking as any the city has undertaken since Robert Moses’s monumental postwar highway projects — and better for our lungs."
Photo: John L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4.02.2010

倫敦奧運塔 被譏恐怖曲線@Arch

知名建築師卡普爾設計的2012年倫敦奧運塔示意圖,未來將成為倫敦新地標。(法新社)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
2012年倫敦奧運塔設計案評審結果4月1日揭曉,由印度裔視覺藝術大獎「特納獎」得主、當代知名建築師與藝術家卡普爾(Anish Kapoor)的紅色鐵塔出線。完工後,乘電梯登上塔頂觀景台,奧運公園與倫敦天際線一覽無遺。
高115公尺的巨型鐵塔,奧運結束後仍將留在原地,成為倫敦的新地標。
這項設計是從56件競賽作品脫穎而出,有玻璃環形觀景台、餐廳,比紐約自由女神像(高46 公尺,加基座93公尺)高22公尺,比巴黎艾菲爾鐵塔(320公尺)小。觀景台每小時可容700人觀賞。
這座鐵塔正式名稱為「阿賽洛米塔爾軌道」(ArcelorMittal Orbit),總造價2890萬美元,由全球鋼鐵製造龍頭阿賽洛米塔爾公司出資2420萬美元並提供1400噸鋼鐵。鐵塔將立於奧運公園中,奧運體育場與「水上運動中心」之間。
造型蜿延曲折,形如水煙管的深紅色鐵塔,遠觀有如兩架摔落的巨型吊車扭曲成一堆。決心替倫敦奧運留下名垂千古藝術建築的倫敦市長強生稱它是「美塔」,但一些網友認為鐵塔很醜,稱它是「造價2890萬美元的雲霄飛車」、「變形的義大利麵」、「恐怖曲線」。
孟買出生的卡普爾形容他的曲塔「是一看似快要橫七豎八倒下的奇怪建築」。卡普爾與全球聞名結構大師瑟希爾‧包曼(Cecil Balmond)合作構思此塔,包曼的作品包括北京新中央電視台大樓。
@Source from: 【2010/04/02 聯合報】@ http://udn.com/

世博台灣館驗收完成 5月1日開館@Arch

上海世博會台灣館「山水心燈」昨(1)日宣告完工,興建進度超出預期。台灣館目前正進行最後的系統整合及測試,預估4月20日參與世博會試營運,並將於5月1日如期開館營運。外貿協會/提供

聯合報╱特派記者胡明揚/上海報導
在七個多月全面趕工下,以天燈及台灣山水為造型的上海世博會台灣館,昨天完成硬體工程及驗收;並開始內部布展及多媒體測試作業,預定四月廿日參加大會試營運,五月一日如期開館營運,五月十一日舉行點燈祈福開幕式。
台灣館內部人員透露,大陸官方對於台灣館的施工進度十分關切,三月卅、卅一日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上海市長韓正曾先後前往台灣館了解進度。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楊雄先前表示,世博會四十二個國家地區自建館中,有七成表示來得及參加四月廿日起的試營運,另有三成無法確定參加;甚至有百分之十以下的國家自建館因工程延誤,可能趕不上五月一日開幕日開館。
相較之下,台灣館去年八月十七日動工,目前展館實際興建進度超過預期,貿協的營運團隊也已進駐,效率頗佳。
貿協駐大陸首席代表、台灣館館長邱揮立表示,台灣館的主題為「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台灣館建築外觀是以天燈造型搭配山水作為表現。在地理上,台灣多山四面環海,代表山形的長方體建築外牆上,刻上台灣玉山、阿里山等名山稜線;並在大型天燈底座處規劃環狀水池,讓民眾站在天燈下點燈時,體驗台灣四面環海的情境。
「山水心燈」不僅傳達平安祈福的意向,同時巨型的玻璃燈罩及裡面的「台灣之心」—LED球幕,更兼具外部播放的媒體與內部展演的劇場,演繹台灣自然之美及多元的人文薈萃。
台灣館包括四樓全天域劇場│「自然城市」、二樓點燈水台的點燈啟福儀式、一樓城市廣場「大樹下一日的台灣生活及熱情好客的奉茶」及「山水心燈」燈罩與LED球幕雙層互動展演等。
台灣館預估,在世博會為期半年中,台灣館將接待約七十萬名遊客,每位參觀者將獲贈台灣館準備的台灣伴手禮。
@Source from: 【2010/04/02 聯合報】
@ http://udn.com/

上海世博 「一軸四館」全面竣工@Arch

距離上海世博會倒數卅天,「碟」型的世博文化中心前天竣工。(新華社)
世博軸正進行燈光調試。 (新華社)
圖為浦西世博園區石油館點亮景觀燈。(新華社)
聯合報╱特派記者胡明揚/上海報導
上海世博會開幕不到一個月,位於浦東園區的世博文化中心前天竣工。至此,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文化中心、世博軸等五座新建永久性建築全部建成。
世博文化中心用地面積六點七萬平方公尺,總建築面積近十六萬平方公尺,其中地上為單層的一點八萬座多功能劇場及環繞主場館的周邊六層建築,地下建築為兩層。
世博文化中心造型呈飛碟狀,設計理念中的「漂浮」概念,即藉助周邊功能區塊的上移,留出草坡平台層以滿足各種交通空間的轉換及劇場人流的疏散,同時解決了建築容量增大、原有基地不足的困境。「飛碟」輕盈地落在綠色基座之上,碟形主體與基座的分離似乎擺脫了重力,加強了天與地之間的戲劇性效果。
作為大陸第一個容量可變的大型室內場館,世博文化中心的劇場空間可以透過靈活的垂直分隔系統和創新的可伸縮可升降觀眾座椅系統,根據需要隔成一點八萬座、一點二萬座、一萬座、八千座、五千座等。舞台可根據演出內容在大小、形態、甚至在三百六十度空間中進行立體組合,使之既能舉行超大型慶典、演唱會,又能舉辦籃球比賽和冰上表演,甚至可以進行冰球比賽。
在文化中心裡,還設有音樂俱樂部、現代化電影院、溜冰場、世界各國美食、安徒生兒童樂園、NBA互動館、汽車文化展示廳以及近二萬平方米的商業零售區域。
在環保與生態領域,世博文化中心以時尚的飛碟外形設計形成了建築的自遮陽體系,同時為玻璃屋頂的地下空間進行自然採光;光電幕牆系統的採用,能夠讓場外觀眾也能感受到場館內的演出氛圍。此外,江水(黃浦江)冷卻系統、氣力垃圾回收系統、空調凝結水與屋面雨水收集系統等多種節能手段,也在世博文化中心綜合使用。
備受世界關注的上海世博會開幕倒數計時卅天,上海世博會永久性建築「一軸四館」已全面竣工,大部分外國館進入布展尾聲。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