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家主體育館,外型像是用鋼鐵樹枝編織成的鳥巢,施工中的建築,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團纏繞的鋼絲或樹枝。記者吳景騰/攝影
為舉辦北京奧運,整個北京現在像個大工地,幾個指標建築正日夜趕工。最具代表性的即為國家主體育場,外型宛如一個由千萬根樹枝纏繞搭蓋而成的鳥巢,被北京媒體暱稱為「鳥巢」。
做為二○○八北京奧運世人矚目的焦點,鳥巢被視為北京「起飛」的象徵,背負了許多「世界第一」的壓力。它必須是奧運史上最驚人、雄偉的建築,也必須是容納最多觀眾的體育館。來自瑞士的赫爾佐格與德梅隆做到了這點。
「鳥巢」建築的外觀與結構融為一體,簡單典雅又具獨創性。鳥巢可容納的觀眾數為九萬一千人,是上屆雅典奧運的兩倍,也是奧運史上可容納最多觀眾的體育館。
鳥巢外觀雖呈不規則狀,但經過精密的設計,卻讓內部每個座位都具有同樣的品質,無論是視野或溫度、濕度的感受。鳥巢的看台宛如一個邊緣高低起伏的「碗」,上、下層看台之間還有一部分交錯。無論觀眾坐在哪個位置,和比賽場地中心點之間的視線距離都在一百四十公尺左右。
正如鳥兒築巢時使用柔軟物質充填樹枝的空隙一樣,赫爾佐格與德梅隆以一種半透明的ETFE氣墊膜充填鳥巢主結構之間的空間。在室內,這種ETFE膜正好遮蔽了錯綜複雜的鋼結構屋頂,讓觀眾視線內再也沒有任何雜亂的物體,可將目光聚焦場內賽事。
作為北京走向國際的舞台,鳥巢必須兼容中國傳統與現代意象,赫爾佐格與德梅隆特別聘請北京前衛藝術家艾未未擔任顧問。艾未未是詩人艾青之子,曾在紐約居住,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國古典與現代接合的痕跡。他告訴赫爾佐格,「鳥」與「巢」都是中國古典文化中相當重要的意象。
此外,體育場基座刻有十二生肖圖案,既具裝飾功能,也有助於確定方位和區分十二個不同功能的場區。
鳥巢是十四位國際評審從四十四個方案中挑出來的優勝作品,評審包括設計中央電視台的荷蘭建築師庫哈斯。然而為了強調奧運的「市民參與」,奧委會又破天荒將晉入決賽的十三個方案,放在國際會議中心展覽六天,讓觀眾投票,鳥巢依然名列第一。
雖然通過專業評審與市民票選的雙重考驗,鳥巢在建造過程依然波折重重、爭議不斷。赫爾佐格原本為鳥巢設計一個頗具創意的滑動式可開啟屋頂,最後卻因造價太高飽受批評而被捨棄,這場風波在前年熱熱鬧鬧地「吵」了數月,包括建築師、學者、市民都加入這場論戰,甚至驚動中央。
@2006/07/28 聯合報 + 陳宛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