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2006

Arch @ 明清皇家糧倉 變妝北京新天地

北京東四十條橋附近,眾多高聳的現代高樓建築旁,幾間不起眼的古老建築點綴其間,暗灰色的厚實磚牆,樸素的建築外觀,對看慣灰牆和老建築的北京人來說,這些古老殘舊的建築物,一點兒都不吸引眼球。胡同入口處,擺著「南新倉文化休閒街」招牌。

600年歷史 解放後當倉庫

即使是老北京人,也很少知道這幾間不起眼的古老建築,曾是昔日明清帝王儲存糧食的場所「皇家糧倉」;但現在這裡將徹底蛻變,與上海知名的「新天地」一般,成為北京的藝文時尚和娛樂新區。

俗稱東門倉的南新倉,明清時代北京貯藏糧米的皇家糧倉,明永樂七年(西元一四○九年)在元代北太倉的基礎上始建,與紫禁城屬於同一時代的建築,迄今有六百年歷史。民國時期,皇家糧倉改為貯藏軍火,中共建政後被北京市百貨公司接管,做倉庫使用,是北京目前保存較完整的古代皇家糧倉。

1.5公尺厚牆 沒老鼠蟲子

皇家糧倉牆建築相當厚實,牆體據說厚達一公尺五十公分,上面還有天窗,調節糧倉裡的溫度和濕度。據說,糧倉裡沒放過任何藥物,卻從沒有老鼠、蟲子。比起現代人只會用殺蟲劑,老祖宗的智慧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正在整修的皇家糧倉、未來將是北京新藝文時尚區內,一間古老建築前掛著「樂府」門匾,牆柱寫著「皇家糧倉,始建於明永樂七年」;入口處的現代玻璃門上則寫著:「皇家糧倉歷史上僅為帝王儲糧之所,但文化精神已經超越建築本身,象徵著財富的聚集和流動」,猶如時空交錯。門外還用玻璃罩著一個施工時挖掘出來的古文物,見證此處古老的歷史。

不過,玻璃門上還寫著「留聲機國際音樂視品中心」,這是一家改建的藝文商店。上個月下旬,大陸著名年輕鋼琴家郎朗在此宣傳他的作品「黃河之子」,「樂府」前擺放著他各式宣傳海報和布條。古老的建築、現代感的鋼琴王子,好一個奇妙的組合。

奧運賣點 引進藝廊酒吧

今年一月,北京市東城區把開闢「南新倉文化休閒街」,列為二○○八年奧運重點建設的酒吧、茶館等文化特色區域。這種結合古建築和現代文化,打造時尚藝文和流行娛樂的做法,上海新天地的「石庫門」,算是經營的相當成功。「南新倉文化休閒街」似特意仿效上海「新天地」成功經驗。以六百年歷史的「皇家糧倉」古建築歷史特色,引進畫廊、酒吧和各國美食,北京當局也想把南新倉文化區,打造成北京新的藝文時尚和娛樂新區。

「不倫不類」 官方介入消音

然而,在保存具歷史建築和發展現代經濟之間,如何取捨,北京當局總是處於兩難。有質疑「皇家糧倉」變成餐廳的作法,將傷及老建築物,也不倫不類。在北京有力人士「介入」下,負面意見已處於「集體失語」狀態。

東施效顰 還是古蹟再生?

事實上,類似「皇家糧倉變時尚餐廳」的古建築再利用例子,在北京並不少見,知名導演張藝謀在紫禁城裡大演「杜蘭朵公主」即是一例。如果保護得當,古建築的利用,將能賦予古建築新生命;重點是利用古建築的同時,能否有效執行保護措施?如果做不到,不僅是「東施效顰」,今古錯亂;被毀了的古建築救不回來,才是歷史的沉痛。

@2006/09/04 聯合報 +汪莉絹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