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2010

詹偉雄:說說卡麥隆@People

【聯合報╱詹偉雄】2010.03.24

今年的奧斯卡獎,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雖然沒得到大獎,但由他擔任製片與導演的電影〈阿凡達〉卻已經寫下廿六億美金全球票房紀錄,堪稱是「贏得最多的輸家」。

他的片子 從不缺壯觀奇景

如果你是上了些年紀的影迷,應也記憶猶新:卡麥隆的每一部電影,都曾戴上「改寫票房」桂冠:〈鐵達尼號〉(一九九七)、〈魔鬼終結者2:審判之日〉(一九九一)、〈魔鬼終結者1〉(一九八四)。現任加州州長阿諾就是以飾演〈魔鬼終結者1〉裡的T80機器人開始走紅影壇,許多人都應該還記得,即使他燒掉了皮膚、截斷了身體,但合金鋼鍛造的頭顱上之那顆一閃一閃的紅色眼球,似乎從不曾在廿世紀的影史上熄滅。

和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一樣,卡麥隆在加州Fullerton大學沒念完就輟學了,泡在南加大電影資料館研究「電影特效」(包括光學印刷、前螢幕投影、染色轉印)。一九七七年,他看完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決定進入好萊塢,他由模型師傅做起,當過藝術指導、特效製作,邊寫劇本,邊等著當導演的機會。〈魔鬼終結者1〉開拍之初製作費僅六五○萬,上片後全球市場賣了七千八百萬美金,自此,卡麥隆就再也不缺錢拍片了。

直探人性 充滿著謎樣情懷

卡麥隆片子賣座,有兩個重要的原因:其一,他的電影一定有壯觀、新鮮與燦爛的「奇景」(spectacle),他明白現代觀眾要進電影院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在重複單調的日常生活中,插進二至三小時的「意外」,這正是他本行所在———從小,科學狂的他就在真實的世界裡研擬製作各種「意外」(電影特效)的可能性。其二,他的電影直指時代中人類最「本質」的恐懼和希望。〈魔鬼終結者〉映演的八○年代,電腦開始主導著現代人的生活世界,人們對「機器」取代人、甚而主導人的恐懼,與對機器的「效率」、「乾淨」、「速度」、「多工」之仰慕混雜在一起,構成一種謎樣的情懷。

而在〈鐵達尼號〉中,卡麥隆呈現的是一個關於西方世界兩百多年歷史之「浪漫愛」(romantic love)消亡與殞落的故事,不只是一個「科技理想」不敵「自然天險」的俗套主題而已。在西方現代性發展過程中,「浪漫愛」原本意味著「行動主體願意為他所愛的對象犧牲一切,包括他自己的生命」,然而經歷過廿世紀末個人主義社會洗禮之後,人們發覺自己更常面對的毋寧是「被所愛者的棄絕」,同年猝逝的黛安娜王妃之一生,代表的正是如詩的幻滅,當戲末李奧納多的臉龐逐漸沉入海中,觀眾們哭泣的正是現實世界與希望的反差。

戲裡戲外 他的評價很兩極

在戲外,卡麥隆有著極端的評價,演員們肯定他為求戲好,不計一切,但身體與心靈承受的巨大壓力,也使他們視之為魔鬼。他的婚姻一點都不「鐵達尼」,總共五次,為了拍〈鐵達尼號〉,他自己潛水深入大西洋海底,片中末尾的殘骸影像就是他自己攝影的。

卡麥隆是很典型的「個性人」,在台灣邁向個體化社會之路上,他的故事和賈伯斯的一樣,都深具啟發性,而且他們都還活著,連猜他們下一個作品是什麼,都是件充滿刺激的事。

(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Source from:
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