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6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被稱為日本現存的經典藝術家,1929年3月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 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她的藝術實踐非常廣泛:繪畫、拼貼畫、雕塑、表演、電影、裝置、小說、詩歌和音樂。草間彌生還曾與當代卓越的藝術家如安迪·沃荷 (Andy Warhol)、克勒斯·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一起聯展。
草間彌生---這個名字聽起來相當古典和優雅,但是任何看到其作品的人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無窮無盡的圓點和條紋,艷麗的花朵重疊成海洋,混淆 了真實空間的存在,只有陣陣眩暈和不知身處何處的迷惑。重複性的圓點對於草間彌生與其被當作她與世界溝通的途徑,不如說是一種治療。草間曾說明這些視覺特 色都來自於她的幻覺,她認為網狀結構象徵富有生機的生命本質,而點組成了一面無限大的補捉網(Infinity nets),代表了她的生命。於是她開始畫這些斑點,它們像是細胞,種族,分子,那些生命最基本的元素,草間彌生把它們看成是來自宇宙的和自然的信號。 “地球也不過只是百萬個圓點中的一個。”她用它們來改變固有的形式感,在事物之間刻意地製造連續性,來營造一種無限延伸的空間,置身其中的觀眾無法確定真 實世界與幻境之間的邊界。
這是一個被精神病折騰了數十年的女人,十五歲時就嘗試跳軌,草間彌生約10歲時,開始被大量幻覺困擾,因而時常有自殺企圖。她留有當時為母親畫的鉛筆劃, 畫中就已充滿了小圓點。 “我一圈圈收著藝術這條線,盡可能努力摸索自己的生存方式。若是沒有這個窗口,我一定會在更久更久之前就受不了周遭的環境跑去自殺。”正是因為剛起步摸索 的藝術給她指引方向,她才得以生存下來,最後成為在日本影響深遠的重要當代藝術家。繪畫、雕塑、裝置、詩、小說,這些不同形式的藝術之於她,是將她系在世 界之中的錨,沒有藝術的話,她也就不在世上了。或許是藝術家的特質,她蘊含著巨大的矛盾,既有自殺傾向,卻又熱愛生命,她希望可以活到四百歲,這樣才可能 做完她所想做的。
草間在相當早的創作時期就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加上鏡子,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如牆壁、地板、畫布、家裡會出現的物 品(還有裸體的助理)。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與作品有很高的同質性,並以短上衣和非常強烈的眼影妝聞名。她是一個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裡的藝術家,作品都是她緊 張的感官的反映,涉及到心理和性的層面。
“草間彌生不知是在哪面牆上鑽了一個洞, 窺知了造物者的某個手勢或背影, 她從此寄居這面牆上, 在兩個世界間來回顧盼。”——蔡康永
1959年,在抵達紐約18個月之後,草間彌生的五件作品參加第10街布拉塔美術館的一次年輕藝術家群展,每一件作品都是在一個稍暗的灰白色背景上,繪滿 網狀圖案,她的圓點受到紐約知名評論家的注意。唐納德·賈德在《藝術新聞》中寫道:“草間彌生是一位原創型的畫家。展覽中的五幅白色巨幅作品無論在概念上 還是其實現方式上都是前衛而有力的… …它發自於那些溶於平面的點,也發自於那些稍微偏離的但效果強烈的點……”
1964年,草間彌生組織了名為“千船會”的展覽,她把陰莖模樣的軟雕塑塞進船裡,擺滿了整個房間,房間的周圍都是這些作品的圖片,那些突出的陰莖從牆壁上的印刷品中得到回應,所有人都覺得淹沒其中了。
由於精神疾病的影響,草間彌生將極度重複擴展到雕塑和裝置藝術領域。更為有趣的是,這竟然引領了未來美國波普藝術的潮流。安迪·沃霍爾類似形式的展覽“牛 首交錯”出現於1966年。草間彌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多次指出包括安迪·沃霍爾在內的美國藝術家曾經借鑒過自己的想法,而這些人在美國都“發了財”。即 便是在舉辦轟動一時的“千船會”展覽之後,草間彌生還是不被紐約主流藝術圈所認可,甚至總是在財務上深陷困境。
1966年,草間彌生“非法”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她未經同意就帶著作品《那克索斯的花園》(Narcissus Garden) 出現在綠園中央的意大利館前面,1500個金色鏡球( 內部是塑膠製) 構成的裝置,醒目突出,她本人穿著金色和服端坐其中。並立牌告示:一個金球價格2美元,強調藝術品可以像熱狗一樣叫賣。在被雙年展組委會請出去之後,她穿 著猩紅色的緊身衣攤開雙臂躺在鏡球中間,風頭超過所有參展藝術家。
1967年,當得知無法獲得預期的展出機會之後,她開始自己演出,草間彌生的標誌性圓點蔓延到千奇百怪的物體表面之後,又鋪到了現場行為表演的裸體之上。 “在華爾街的紐約證交所旁,四個裸女正隨著鼓手敲出來的節奏扭動著,而草間彌生在她的律師陪同下,正向她們裸露的身體上噴著藍色的波爾卡圓點。警察迅速驅 散了他們。”
1968年,草間彌生瘋狂組織“人體炸裂”的系列裸體集會後,迅速成為美國媒體追逐的對象。她化著濃妝,披著長發,穿著自己改制的怪異服裝,依傍“自由女 神”像,或在中央公園的“仙女愛麗絲”雕像處恣意地表演,人潮從四面湧來。每個觀眾需要付2 美元“門票”。藉此行為藝術,草間彌生獲得不菲的收入。 1969年,在紐約MOMA的一次展出之後,這個日本女人成為《紐約時報》的封面人物,其頭版圖片的副標題卻是“但這是藝術嗎?”。
平日里,草間彌生內斂而安靜,年輕東方女性的面孔在紐約藝術界非常新鮮;但在行為表演中,她瘋狂而投入,徹底釋放甚至是裸露登場。她的一些老朋友開 始背棄疏遠她,認為草間彌生為求成名已經把自己降格到非藝術家行列。遠在日本的草間彌生家人得知她在公共場合的放蕩言行後深感恐懼,終止了和她的聯繫。
美 國藝術家約瑟夫·柯內爾的出現給草間彌生的人生增添浪漫色彩。柯內爾是近代美國著名藝術家、雕塑家和實驗電影先鋒人物。 “第一次見到他時,他穿著一件奇怪的外套,我被嚇壞了,以為自己見到的是一個幽靈。他每天寫信給我,打無數個電話給我,在電話中呼喚我,以至於有人問我, 電話是不是壞掉了。我說,不是的,是因為他一直在和我通話。”草間彌生後來回憶,柯內爾有一天,竟然給她寫了14封信。自上世紀60年代認識後,兩人一直 相伴,直至1972年約瑟夫·柯內爾去世。
愛人的去世給草間彌生沉重的打擊,她的精神問題越來越嚴重。 1973年,約瑟夫·柯內爾去世的第二年,草間彌生從紐約回到東京,離開藝術家與評論家,逃出媒體視野,獨自一人在精神療養院生活。有人猜測,草間彌生把 自己關進精神療養院,是在約瑟夫·柯內爾去世後的一種自我懲罰。她為博取盛名而進行的瘋狂行動感到後悔,認為自己更應該聽從約瑟夫·柯內爾的意見,把更多 的精力放在作品上。
人們還是喜歡看到藝術家痛苦和心力交瘁的,比如有時我們帶著傷感卻津津樂道於梵高在世時的慘淡,似乎他活著的痛苦不濟更加反作用出作品的神奇力量。在查閱資料時,也都會提及草間彌生是個精神病院裡的藝術天后。
在 紀錄片《草間彌生之我愛我自己》裡,她以近八十歲之齡,要一筆一筆地完成五十幅大型組畫,體力上的負荷極其重,畫到第四十九幅時,她說下世再不要做畫家, 因為實在太辛苦了。但是當問她來世想做什麽?草間彌生仍然回答答:“畫家。我想我上一世也是畫家。這是一個生生世世的約定,即使疼痛,也永不言悔,頂多只 是孩子氣的埋怨。”她擁有創造的力量,且強大得足以面對永恆迴轉,尼采筆下的超人,也不過如此。 “我覺得沒有人比我有才華。我一直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藝術上,並且把我最原始的意念和想法全部用到了代表草間彌生的作品上。”
草間彌生的創作被評論家歸類到相當多的藝術派別,包含了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Art Brut)、普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但在草間對自己的描述中,她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obsessive artist)。從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圖呈現的是一種自傳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內容。
此外,草間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繁殖”特色,她有許多作品都以蕈類聚生的造型出現。在1990年代之後,草間加入了商業藝術的領域,與時裝設計界合作,推出了帶有濃厚草間風格的服飾,並開始販賣許多藝術商品。
為蘭蔻設計的化妝包,為AU設計的手機,以及為LV設計的服裝、手袋、飾品,都在熱賣,昔日紐約轟轟烈烈的“前衛女王”至今依然引領時尚。
@Source: http://www.hiesquire.com/cultureart/1/6/5/6/16561_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