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館四合院中庭
何亞雄
2012-10-18 15:01:00
大院已被雨打風吹去
與學術意義上的王澍不同,自稱草根建築師的何亞雄似乎更多擁有商業意義,這些年花著開發商的錢,從南到北一直踐行著新中式建築夢想。
“庭院深深深幾許?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歐陽修一首《蝶戀花》道盡東方庭院神韻。中國人心中的庭院不僅是建 築格製,更是精神家園,意味著棲居的傳統和詩意。而當今城市已變得不再像中國城市。庭院深深、尋常巷陌、柳絮斜陽不再。高樓裡的人,忘了從哪兒來、又往哪 裡去。於是有人懷念起文化意義上的大院。 “在大院裡,你首先要學會的,就是一個人跟群體關係的處理問題。在大院中生活,你隨時隨地與別人生活在一起,你就知道別人的安危冷暖都是跟你息息相關的, 你自己的安危冷暖呢,也跟別人有關係,這是現代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現代化,就是要把一盤散沙的國民組織起來,不是讓大家關起門來各顧各。”這話居然是 孔慶東說的。
正如同國學成為當今顯學,從中國傳統建築中汲取養分的建築師們,雖是“非主流”,倒也創造了不在少數的新中式作品,喚醒潛伏在中國人靈魂深處的院落情結,重構家族文化、建築審美。
何亞雄,當屬其中佼佼者。
在前行中回歸
何亞雄,著名建築師,60年代生人,鍾情於中式院落建築,致力於用有詩意的作品詮釋自己的中國情懷。
“中國建築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院落文化。對於中國人來說,院落不僅是一個物理的空間,而且是家的核心。有院落的地方,就有我們最真實純樸的情感與 記憶。巷、道、瓦、簷、廊等這些元素,形成傳統院落獨具特色的形式美感,形成了我們獨特的院落空間氛圍。中國人幾千年來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方式、人文情懷, 這決定了我們對自己棲身的建築有著自己獨特的文明特徵識別,而院落就可以將這一特徵表達得淋漓盡致。”
他常年旅居加拿大,比較寡言,謙和多禮,卻也造型時尚,還酷愛高爾夫,讓初次相見的人很難把他跟那個對中國建築有深刻思考的人聯繫在一起,很難相信各地清華坊系列、青城山上善棲、成都中國會館等這些聲名遠播的新中式建築佳品出自他手。
2011年的中國會館落址於成都金堂的中河畔,立屹於河邊上的院子、“私人外交館”,以新東方主義元素更加擴展和豐富了中國風內涵。他一心用最當代的形式,建造西南最大的四合院民居群落。 “這會是我自己都很難超越的作品。”說這話時,他語氣十分認真。
他每年有一半的時間行走於國內各地,從那些正在消逝的古建築中尋找靈感。這是他的回歸方式。
他 說,從房子的選擇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志趣性情,而背後的意義,是中國人“外儒內莊”的處世態度、人生哲學的隱喻和表達。社會發展越現代,在居住空間上對傳 統的回歸意願越明顯,比如對中國宅院的嚮往。回歸就是回到生活本身,回到心靈深處,只有具備歷史和時間記憶的環境才是心靈棲居。中國的建築應該反映一種 “隱”的文化,把這種回歸內蘊其中。
中國會館遠離鬧市,依山傍河,在重重院落深處藏山納水,隱含東方的處世哲學和“天圓地方”的世界觀。這是中國人文精神的回歸。
漫漫求索路
“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在探索怎樣將新東方主義的建築風格,從做作變為自然,讓這些建築在風格上渾然天成,而不是通過外在元素的疊加來實現。所謂的自然,就是 將東方傳統文化與現代思維結合得更貼切、更舒適。這個過程從剛開始的由簡入繁,發展到後來的去繁就簡,我們感覺到與中國傳統建築的精神更接近了。”何亞雄 這樣評價近10年自己的心路歷程。看得出來,他對早前的清華坊系列作品並不十分滿意,那裡面或許就有他說的繁瑣與做作。
他行走於各地,廣 泛深入考察古建築遺產,對比各地建築特點,做了大量的系統整理研究。越是了解得深入,他越堅信自己的堅持是正確和必要的。他說,中國的院落實際上是非常重 視實用性和舒適性的,對採光、節能、保暖、通風、起居都有非常人性化的考慮。無論是北方的四合院還是蘇州園林,無論是徽派建築還是川西民居,在建築構架和 空間尺度的把握上,都與地域氣候、日照、地質、地貌、景觀有著完美的結合。 “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中國傳統建築設計是將人、建築、自然環境視為一個整體,這種設計理念非常先進,即便放在全球化的今天同樣值得推崇。”
10年來,何亞雄一直在新中式建築領域探索,他的作品需要業界與市場的共同檢驗,所以他既需要保持創造力,也需要保持對市場的精準判斷,力求建築創新和商 業性成熟的無縫對接,這是他多年來一直試圖把握的平衡。 2004年,廣州清華坊被《新周刊》評為年度建築;而中國會館,去年到今年,又是殊榮連連。
中國建築也當與時俱進
對中國傳統建築的傳承,他認為需要“得其神而變其形”。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築工藝技術都得到飛速提升,建築新材料推陳出新,建築師必須與時俱進,中式建築必須要與最新的建築技術、最新的建築材料接軌,才能真正更好地傳承中國建築精髓。
每 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建築,但建築除了是日常生活的物質載體之外,還與精神生活和審美息息相關。除了盡可能強大的功能性,它還需順應時代生活潮流和文化取 向,與時代精神完美結合,適合生活的心理環境。新中式建築儘管講究回歸與傳承,但絕不是簡單複古,而是揚棄,正如中國會館暗含傳統哲學思想、中國風味 濃郁,卻又更強調與時代契合的交際功能和商務功能。一個器宇軒昂的超五星級酒店成為它的門戶與中軸重心,再依次鋪展開一個個的私人宅院。在用材與工法方面 亦如此,屋瓦遠看是傳統建築的青瓦形色,有熟悉的外觀、色彩、肌理、光澤,卻採用的是獨特的鋁合金材料,這樣會在防水、耐久與保溫隔熱等性能上表現更好, 質量和使用性更好。又如水循環處理也十分成功,用現代科技淨水技術,將天然河水經淨化處理達到中水水質再引入園區內河網,再通過濕地與豐富的水生植物進行 二次天然淨化,讓流淌著活水的河道恣意環繞在每家每戶的門前屋後……
有義務重拾中國傳統
對於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建築風格的普遍西化,何亞雄說,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他不反對將西方建築風格融入中國,事實上,中國建築發展史從來都是一部讓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兼收並蓄的歷史。
他 十分欣賞民國時期的一些建築,他說,那一代的海歸建築師,具備當時世界先進的設計理念及手法,但他們的作品卻仍然傳承了中國的文脈,這些建築至今仍充滿了 生命力。近年的城市大開發過分重視建築的實用性和功能性,致使千城一面,這種狀況會隨著時代推進而急需改變。上世紀80年代國內建築學術界就已有人開始倡 議,將民族性的建築文化傳承下去。儘管當時反響甚大,但很少有人付諸實踐。因為不僅建築材料、工藝手法完全不同於過去,公眾與市場的建築審美觀也發生了裂 變。即使如此,有人也做了些嘗試,譬如,一些城市想在樓頂統一加蓋綠色琉璃瓦,這些做法不外乎希望表達一種傳承。而何亞雄看來,這種粗淺手法如同在西服領 帶之外加一頂瓜皮帽,這是對中國建築十分膚淺的理解,徒具形似而已。
他認為,西方建築是在不斷進化過程中豐富起來的,中國建築也應該有一個進化的歷程,目前的問題是對傳統的東西丟得太多,任何一個有責任感的建築師甚至企業家,都有義務重拾中國傳統,讓它發揚光大。
傳統建築文化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近幾年來,“文化安全”這個概念被祭出,前所未有地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就這個角度而言,肩負建築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建築師,責任更加重大。對於這個問題,何亞雄承認他一點兒都不輕鬆。
@Source: 三聯生活周刊
何亞雄
2012-10-18 15:01:00
大院已被雨打風吹去
與學術意義上的王澍不同,自稱草根建築師的何亞雄似乎更多擁有商業意義,這些年花著開發商的錢,從南到北一直踐行著新中式建築夢想。
“庭院深深深幾許?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歐陽修一首《蝶戀花》道盡東方庭院神韻。中國人心中的庭院不僅是建 築格製,更是精神家園,意味著棲居的傳統和詩意。而當今城市已變得不再像中國城市。庭院深深、尋常巷陌、柳絮斜陽不再。高樓裡的人,忘了從哪兒來、又往哪 裡去。於是有人懷念起文化意義上的大院。 “在大院裡,你首先要學會的,就是一個人跟群體關係的處理問題。在大院中生活,你隨時隨地與別人生活在一起,你就知道別人的安危冷暖都是跟你息息相關的, 你自己的安危冷暖呢,也跟別人有關係,這是現代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現代化,就是要把一盤散沙的國民組織起來,不是讓大家關起門來各顧各。”這話居然是 孔慶東說的。
正如同國學成為當今顯學,從中國傳統建築中汲取養分的建築師們,雖是“非主流”,倒也創造了不在少數的新中式作品,喚醒潛伏在中國人靈魂深處的院落情結,重構家族文化、建築審美。
何亞雄,當屬其中佼佼者。
在前行中回歸
何亞雄,著名建築師,60年代生人,鍾情於中式院落建築,致力於用有詩意的作品詮釋自己的中國情懷。
“中國建築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院落文化。對於中國人來說,院落不僅是一個物理的空間,而且是家的核心。有院落的地方,就有我們最真實純樸的情感與 記憶。巷、道、瓦、簷、廊等這些元素,形成傳統院落獨具特色的形式美感,形成了我們獨特的院落空間氛圍。中國人幾千年來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方式、人文情懷, 這決定了我們對自己棲身的建築有著自己獨特的文明特徵識別,而院落就可以將這一特徵表達得淋漓盡致。”
他常年旅居加拿大,比較寡言,謙和多禮,卻也造型時尚,還酷愛高爾夫,讓初次相見的人很難把他跟那個對中國建築有深刻思考的人聯繫在一起,很難相信各地清華坊系列、青城山上善棲、成都中國會館等這些聲名遠播的新中式建築佳品出自他手。
2011年的中國會館落址於成都金堂的中河畔,立屹於河邊上的院子、“私人外交館”,以新東方主義元素更加擴展和豐富了中國風內涵。他一心用最當代的形式,建造西南最大的四合院民居群落。 “這會是我自己都很難超越的作品。”說這話時,他語氣十分認真。
他每年有一半的時間行走於國內各地,從那些正在消逝的古建築中尋找靈感。這是他的回歸方式。
他 說,從房子的選擇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志趣性情,而背後的意義,是中國人“外儒內莊”的處世態度、人生哲學的隱喻和表達。社會發展越現代,在居住空間上對傳 統的回歸意願越明顯,比如對中國宅院的嚮往。回歸就是回到生活本身,回到心靈深處,只有具備歷史和時間記憶的環境才是心靈棲居。中國的建築應該反映一種 “隱”的文化,把這種回歸內蘊其中。
中國會館遠離鬧市,依山傍河,在重重院落深處藏山納水,隱含東方的處世哲學和“天圓地方”的世界觀。這是中國人文精神的回歸。
漫漫求索路
“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在探索怎樣將新東方主義的建築風格,從做作變為自然,讓這些建築在風格上渾然天成,而不是通過外在元素的疊加來實現。所謂的自然,就是 將東方傳統文化與現代思維結合得更貼切、更舒適。這個過程從剛開始的由簡入繁,發展到後來的去繁就簡,我們感覺到與中國傳統建築的精神更接近了。”何亞雄 這樣評價近10年自己的心路歷程。看得出來,他對早前的清華坊系列作品並不十分滿意,那裡面或許就有他說的繁瑣與做作。
他行走於各地,廣 泛深入考察古建築遺產,對比各地建築特點,做了大量的系統整理研究。越是了解得深入,他越堅信自己的堅持是正確和必要的。他說,中國的院落實際上是非常重 視實用性和舒適性的,對採光、節能、保暖、通風、起居都有非常人性化的考慮。無論是北方的四合院還是蘇州園林,無論是徽派建築還是川西民居,在建築構架和 空間尺度的把握上,都與地域氣候、日照、地質、地貌、景觀有著完美的結合。 “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中國傳統建築設計是將人、建築、自然環境視為一個整體,這種設計理念非常先進,即便放在全球化的今天同樣值得推崇。”
10年來,何亞雄一直在新中式建築領域探索,他的作品需要業界與市場的共同檢驗,所以他既需要保持創造力,也需要保持對市場的精準判斷,力求建築創新和商 業性成熟的無縫對接,這是他多年來一直試圖把握的平衡。 2004年,廣州清華坊被《新周刊》評為年度建築;而中國會館,去年到今年,又是殊榮連連。
中國建築也當與時俱進
對中國傳統建築的傳承,他認為需要“得其神而變其形”。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築工藝技術都得到飛速提升,建築新材料推陳出新,建築師必須與時俱進,中式建築必須要與最新的建築技術、最新的建築材料接軌,才能真正更好地傳承中國建築精髓。
每 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建築,但建築除了是日常生活的物質載體之外,還與精神生活和審美息息相關。除了盡可能強大的功能性,它還需順應時代生活潮流和文化取 向,與時代精神完美結合,適合生活的心理環境。新中式建築儘管講究回歸與傳承,但絕不是簡單複古,而是揚棄,正如中國會館暗含傳統哲學思想、中國風味 濃郁,卻又更強調與時代契合的交際功能和商務功能。一個器宇軒昂的超五星級酒店成為它的門戶與中軸重心,再依次鋪展開一個個的私人宅院。在用材與工法方面 亦如此,屋瓦遠看是傳統建築的青瓦形色,有熟悉的外觀、色彩、肌理、光澤,卻採用的是獨特的鋁合金材料,這樣會在防水、耐久與保溫隔熱等性能上表現更好, 質量和使用性更好。又如水循環處理也十分成功,用現代科技淨水技術,將天然河水經淨化處理達到中水水質再引入園區內河網,再通過濕地與豐富的水生植物進行 二次天然淨化,讓流淌著活水的河道恣意環繞在每家每戶的門前屋後……
有義務重拾中國傳統
對於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建築風格的普遍西化,何亞雄說,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他不反對將西方建築風格融入中國,事實上,中國建築發展史從來都是一部讓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兼收並蓄的歷史。
他 十分欣賞民國時期的一些建築,他說,那一代的海歸建築師,具備當時世界先進的設計理念及手法,但他們的作品卻仍然傳承了中國的文脈,這些建築至今仍充滿了 生命力。近年的城市大開發過分重視建築的實用性和功能性,致使千城一面,這種狀況會隨著時代推進而急需改變。上世紀80年代國內建築學術界就已有人開始倡 議,將民族性的建築文化傳承下去。儘管當時反響甚大,但很少有人付諸實踐。因為不僅建築材料、工藝手法完全不同於過去,公眾與市場的建築審美觀也發生了裂 變。即使如此,有人也做了些嘗試,譬如,一些城市想在樓頂統一加蓋綠色琉璃瓦,這些做法不外乎希望表達一種傳承。而何亞雄看來,這種粗淺手法如同在西服領 帶之外加一頂瓜皮帽,這是對中國建築十分膚淺的理解,徒具形似而已。
他認為,西方建築是在不斷進化過程中豐富起來的,中國建築也應該有一個進化的歷程,目前的問題是對傳統的東西丟得太多,任何一個有責任感的建築師甚至企業家,都有義務重拾中國傳統,讓它發揚光大。
傳統建築文化是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近幾年來,“文化安全”這個概念被祭出,前所未有地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就這個角度而言,肩負建築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建築師,責任更加重大。對於這個問題,何亞雄承認他一點兒都不輕鬆。
@Source: 三聯生活周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