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013

練成「流通業教父」的筆記學習法@Thinking





從一個平凡小職員,到成為工作產業中的教父級人物,徐重仁最「慣用」的祕密武器之一,就是幫助他不斷蒐集情報、自我學習、進而能運用資訊並行動的筆記!


 
很多人提到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腦海中浮現的,就是他帶領一批戰將,不斷在流通事業版圖開疆闢土的成功者形象。十多年前,就有同業稱他是「黑帶級的專業經理人」,現在,他更為人熟悉的稱號,則是「流通業教父」。
不過,真正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一位在同學眼中平凡無奇,在同儕中也不特別亮眼的年輕人,經過多年的淬鍊,可以成為「教父級」的人物?他到底是誰訓練出來的?
對此,徐重仁笑笑地說:「從來也沒有人安排我去上總經理的課程。認真講起來,我都是自己去學習得來的。」
學習?聽起來不是很難,也並非什麼高深莫測的答案。只是,什麼樣的學習,才能有「教父級」的水準?他的學習跟一般人的學習,又有什麼不同?
祕密,就藏在徐重仁的筆記本中。
這是徐重仁首度向媒體詳細披露他的筆記術,公開個人筆記,無私地與讀者分享他的學習方法。

從上班第一年就養成習慣
採訪當天,徐重仁提著厚厚的一袋筆記本進來,一面隨手翻閱,一面耐心地跟記者逐一說明每本筆記本的用途。
這些本子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每篇都寫著筆記當時的日期,甚至連民國77 年時的筆記,現在都還保持得非常乾淨、完整。而且,無論是大本子、小本子,或是貼在上頭的便條紙,字跡都很端正。
看得出來,徐重仁對做筆記這件事,相當認真,他也很依賴這種資訊整理的方式。「我每天要看的事情太多了,只要抓到一個重點,就會做筆記,從中也會得到一些靈感與構想。」他解釋道:「我做事的方法就是這樣。」

事實上,從進入統一企業的第一年起,徐重仁就養成了做筆記的習慣。一開始的學習對象,是當時的統一企業總經理高清愿(現為統一集團總裁)。
徐重仁回想,當時高清愿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記事情,開會時,若有同事沒帶筆記本,他還會不高興。「他會覺得你聽一聽就忘了,確實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把看到、聽到的事情寫下來,沒多久你就會忘掉,甚至沒有感覺,」徐重仁說。
當然,有成效的筆記術,絕不可能只是把聽到的事情記下來這麼簡單,它還需要思考、整理,以及事後深入探索、研究的功夫
仔細分析徐重仁的筆記學習法,大致可以歸納成3 個原則:

原則1:隨手記,隨時記
形容自己「隨時都在寫」的徐重仁,無論是讀書、開會、上網或看電視,只要從中獲得一些感覺與想法,都會馬上寫下來。甚至有時半夜醒來,突然有個靈感,還會趕快起身,記在床頭的便條紙上,天亮後再整理進筆記本中。這是他強調的「即時」原則。
此外,徐重仁吸收的資訊種類相當廣泛,除了企業經營管理外,包括生活、藝術、攝影、自行車等領域,也都在他涉獵的範圍之內。
因此,他的筆記內容相當豐富,有時去巡店時,還會寫下當天的氣候、當時的感覺,或是沿途有些什麼植物,開了什麼花,跟想像中企業家硬梆梆的筆記本很不一樣。

原則2不同場合使用不同的筆記本
為了方便整理、記錄,徐重仁會依不同場合、目的,使用不同的筆記本,絕對不會「一本用到底」
如,他隨身帶著一本約15×9 公分大小的白色筆記本,輕薄短小,剛好適合放進西裝外套口袋。本子的內容以公事為主,有時是企業經營上的數字、構想,有時則是想與部屬分享的心得。
例如,在2011 年11 月5 日那天的筆記中,徐重仁就工整地寫著:
< 有效的讀書要領>
選擇好書(自己的needs)
catch point(記memo)
好的idea,嘗試做看看。
PDCA(不斷精進)
創出自己的風格(創意)
至於參加內部會議時,徐重仁會帶上大本的memo 記事本,一邊聽部屬做簡報,一邊寫下摘要或感想,事後再整理重點。
當然,很多時候,筆記本可能並不在身上,此時,便條紙就會派上用場
徐重仁的桌上與床頭,隨時都放著「手工打造」的便條紙──以使用過的影印紙背面裁切而成,大約九分之一A4 大小的紙張。他會細心地用長尾夾將一張張也許是時間緊迫時寫下的便條紙收好,然後再找時間把重點謄進筆記本。
另外,徐重仁有寫生活雜記的習慣,他用的是比較厚,比較正式的日記本,這本會固定放在家裡。
每篇手記,徐重仁都會有個標題,內容多與生活、心情有關。例如,他會在手記裡寫上「太太的生日party」、「兒子的前途」等心情的抒發,感性的一面表露無遺。

對徐重仁來說,將筆記本分類,不但好整理,也很便於日後的翻閱與檢視。

原則3:後續的深度探索、實際體驗
筆記並不是寫完就算了事,重點還在於寫完之後的「行動」
徐重仁表示,他會不時翻看筆記本,覺得不錯的點子,就會試著做做看,「很多idea 就是這樣執行出來的,」他說。
另一方面,如果是他有興趣、但並不全然了解的事情,除了寫下資訊的重點外,還會另外花時間蒐尋更多相關資料。
例如,徐重仁會固定收看日本東京電視台的節目《WBS》(World Business Satellite),如果出國或沒時間,還會請祕書預錄,然後一次看完好幾集。
他看電視不只是看電視,而是隨時把有趣的內容或趨勢記在本子上,回頭再上網尋找相關內容。
像是他最近看到節目介紹日本的舊式澡堂,因時代的變遷逐漸沒落,為了振興經濟,澡堂業者想了一些創新的行銷點子。於是,他看完節目後,親自上網找出這些業者的網站及促銷手法。
說著說著,徐重仁還拿出了他的iPad,點開相關群組與網頁,一邊秀出他蒐尋到的資訊,一邊笑笑地說道:「我覺得很有趣,如果到日本,我要去嘗試看看。」這也就是徐重仁強調的「生活體驗」與「現場感」。
徐重仁認為,資訊整理與生活體驗是相輔相成的。如果說寫筆記是資訊整理的最佳方式,那麼,生活體驗就得靠身體力行來完成

「透過生活中實地的觀察與操作,才會有感受。你沒有感受,人家跟你講再多也沒用,很多事光用想像的,根本想像不到,」徐重仁提醒。

資訊超載,寫筆記是舒壓也是思考
感覺起來,徐重仁似乎花了很多時間在寫筆記。問他會不會覺得有壓力,或根本沒時間寫,他搖搖頭道:「不會,養成習慣後,就沒什麼壓力。」
他進一步解釋,每天要面對這麼多資訊,根本沒辦法記,而只要寫下來,就不用強迫自己記在腦子裡,可以抒解壓力。「不但不會增加工作負擔,反而覺得很輕鬆。」更重要的是,「在寫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思考,」他說。
不過,記筆記的方法很多種,徐重仁倒也不認為非得要用手寫方式不可。自嘲不會打字、ㄅㄆㄇ也記不清楚的他,最習慣的雖然是「筆」記,但他認為,年輕人擅用科技產品,因此,也大可用圖畫或影像的方式,把資訊、心得記錄下來
這麼多年養成了寫筆記這個好習慣,對徐重仁的生活及工作都發揮了正面的影響,他也非常鼓勵年輕人培養這個學習的好方法。
至於那麼多年寫下來的筆記本都到哪兒去了?答案是,全部都在。
徐重仁從不丟筆記,便條紙現在已累積到好幾千張,筆記本也裝了好幾箱。「將來送給我的孫子,或80 歲時再拿出來看,」徐重仁笑道。

其實,這些筆記有過徐重仁打拼的記憶,也有過統一超商幾十年來的成長痕跡,更重要的是,有太多的感受與體會在裡面,任何一本,想必對他都是極其珍貴而難以割捨。
做筆記,是徐重仁重要的做事方法之一。圖為徐重仁首度在媒體曝光的個人筆記,隨著不同場合,他會使用不同規格的筆記本,隨時把看到、聽到的事情記下來,也從中得到了許多靈感與構想。

@Source: 2012-06 Cheers雜誌91期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