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2011

消費上海@Art

「文化香奈兒」展覽現場一景。(上海當代藝術館提供)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原作3 Original 3 21x28cm 其他畫廊提供

【文/吳夢】

城市的特性就是「消費」,然而有研究表明,上海在近十年裡越來越趨向於一個消費性城市。韋伯(Max Weber)曾說,在一個消費城市(不分古今)內城市居民的生存,主要依賴大消費者的購買力。大消費者的類型不同,消費城市的特點也不同。就以電影為例, 上海在1940年代左右一直是中國電影的最大產業基地,而如今這個城市擁有的銀幕數量比全國的10%還多,一個電影票房好歹,主要依賴上海的上座率。而戲 劇圈的朋友也都知道,在上海,再爛的戲也都有人捧場。當然,這種說話有點誇張,卻顯現出上海對文化產品消費性體量。

「文化香奈兒」從全球各地精選四百件珍稀展品,畫作、素描、影像、雕塑、手稿、貴重藝術品、珍本文獻、服飾、香水及高級珠寶等都裝在一個個透明櫃子裡,上 海當代藝術館的兩層空間被改裝為博物館。呈獻五個主題包括:傳奇的源起、抽象的精粹、隱藏的奢華、自由的追求和幻境的靈感。展覽不以編年為序,而規畫為五 大主題來呈現香奈兒女士的設計、經典標誌象徵物、文字以及藝術創作來詮釋其精神世界。一位女友直言,看了展覽,我們除了瞭解香奈兒傳奇的一生中,與多位同 時代偉大藝術家,包括詩人考克多(Jean Cocteau)、勒韋迪(Pierre Reverdy),畫家畢卡索(Pablo Picasso)、達利(Salvador Dali),以及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的合作之外,那一個個透明小盒子內傳遞給她的慾望也是顯而易見

據瞭解,目前中國當代藝術的購買主力已經把主要目標慢慢轉向年輕並具有實驗性的藝術家。在年前開始的一場大淘洗內,似乎誰也不想遺漏掉誰。於此方向相反的 是一些畫廊頻頻動作,推薦國外的知名藝術家給中國藏家,開墾處女地。其他畫廊近期展出了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三位日本當代藝術標誌性人物的版畫和原作。草間彌生自傳式深入心裡的圓點符號,奈良美智作品中不懷好意但又惹人憐愛的女孩,以及村上隆對日本 「繭居族」價值觀的深刻理解,無不透射出成長於戰後經濟騰飛、物質充裕環境下的一代,在伴隨著快速流逝和疏離感的現代消費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價值觀。這三 位藝術家都是日本戰後受西方文化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他們的作品都面臨對西方現代主義的模仿,以及對借用傳統元素進行表現的偏好,這種尷尬處境催化了某種既 溯及傳統,同時又強烈的尋找某種自我認同感的藝術。

@Source from: 《典藏今藝術》2011年3月號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