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2005

Design @ 仿古結晶刷新視聽 傳統鶯歌更創新意

王新篤作品「翠鳥戲荷間」。 新光三越/提供

雖然鶯歌的崛起,只不過近半世紀,但隨著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鶯歌中心、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落腳,早已奠定鶯歌在台灣人心中根深柢固的「瓷都」印象,
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主辦,目前在新光三越百貨台南新天地六樓C區文化館展出的「窯火千年──景德鎮?鶯歌?有田陶瓷大展」,五百多件展品中,鶯歌陶瓷作品自然以「地主隊」身分和大陸景德鎮、日本有田爭輝。
雖然台灣當代陶瓷發展中,個人藝術創作與陶瓷產業往往道路殊異,不少國外歸來的陶瓷藝術家,受到美國西岸創作的自由風氣影響,挑戰陶瓷「容器」概念或顛覆傳統陶藝的作法,甚至以陶瓷為媒材發展到複合多媒材的裝置作品;但不能忽視的是,鶯歌的陶瓷創作者在台灣陶瓷產業、市場演變史,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鶯歌發展為台灣陶瓷重鎮,是在光復後不久。鶯歌的陶瓷發展卻可以上溯到清嘉慶九年(1804年),福建泉州人吳鞍渡海來台,在鶯歌就地取用當地田土製作粗陶,展開了鶯歌製陶兩百年的歷史。
日治時期就已「尖山燒」打出名聲,後來因大批福州師傅在戰爭期間回歸大陸,鶯歌開始實施機械化生產以提高產能,而由傳統邁向現代化,並在光復後迅速壯大;後來更因日本與大陸的陶瓷供應一度中斷,鶯歌填補空白,1960年代中期之後,北投陶瓷業者因禁燃生煤、採土政策的限制而轉至鶯歌,也匯聚了更豐富的人才與資源,一躍成為台灣新的陶瓷中心。
1970年代之後,鶯歌引進天然瓦斯,朝向高附加價值的藝術陶瓷發展,三十多年來,仿古瓷與結晶釉,已成為鶯歌陶瓷的重要特色,多年來投入青花釉裡紅的王新篤則從傳統出新意。


@http://udn.com+賴素鈴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