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2006

Arch @ Steven Holl:沒有任何建築 可以取代紫禁城


美國最佳建築師 史蒂芬.霍爾:沒有任何建築 可以取代紫禁城

2008年,當參加奧運的外賓,從首都機場乘車駛上新完工的迎賓國道,在直達市中心的短短十八分鐘之間,一進入東三環時,映入眼簾的將是視覺上的一大震撼。

沿著迎賓國道,由世界前十大建築師之一、也是美國普立茲克建築獎名師的大師史蒂芬.霍爾(Steven Holl)操刀設計的當代MOMA住宅,由八棟最高達21層樓的建築物,藉著天橋連廊相接組成的大型住宅群。

當代MOMA總規劃建築面積達二十二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十三.五萬平方米,配套商業區有八點五萬平方米,設計靈感來自收藏於MoMA(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法國繪畫大師馬諦斯(Matisse)的名作《舞蹈》(Dance)。

去年12月底,當代MOMA以私人住宅之姿,與奧運主場館「鳥巢」等北京新公共建築,並列為美國《BusinessWeek》所評選的「中國新建築奇觀(China's New Architectural Wonders)」十大之一。

近幾年來,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師紛紛相中北京,揮灑嶄新創意,霍爾便是其中之一。以光線穿透空間線條、結構,形成奇特想像見長的霍爾,2001年被《時代》雜誌選為「美國最佳建築師」,代表作包括西雅圖的貝勒育藝術博物館(Bellevue Art Museum)、芬蘭赫爾辛基的當代美術館(Kiasma)、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宿舍西蒙斯公寓(Simmons);西雅圖聖依格那修教堂(Chapel of St. Ignatius)的彩色玻璃與建築結構,尤其顯現他引進光線投射至幾何結構空間裡的美妙。

在霍爾眼中,蛻變中的北京,是個什麼樣的城市?北京的城市規劃又有哪些遠見與挑戰?

Q(《遠見》問,以下簡稱Q):你第一次來北京是什麼時候的事?對北京的印象如何?

A(霍爾答,以下簡稱A):2001年,我為了南寧的一個案子前來中國,順道停留北京,為北大的學生演講。

我對北京的第一個印象是:非常大、非常寬廣,而且非常地隱祕,北京的生活都藏在牆裡面。

我記得現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系主任張永和先生,曾帶我去一家明朝風格的餐廳用餐。我只記得跟著他不停地左彎右拐,才抵達這家位在狹窄巷弄的餐廳。

這讓我非常驚訝,因為從飛機上俯瞰北京舊城區,我以為這是一座非常工整、幾何的城市;但是實際置身其中,我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巷弄蜿蜒的城市,連紫禁城也不例外!

當時對北京的印象就是,不停地左彎右拐,暈頭轉向的!

我相信北京城的格局與巷弄的設置,跟幾千年來的風水很有關係。這真是一個非常隱祕的城市(a very hidden city)!

Q:現在的北京呢?

A:我感到非常驚豔!隨著經濟成長、財富增加,北京出現了許多高樓建築;但它仍是一個巨大、街道過分寬廣、人民生活很隱祕的城市。

尤其漫步在後海(又稱十剎海)的胡同裡,你會發現一個明明直線距離很近的地點,卻得花上非常多的時間,才能沿著牆繞行過去。

建築生命不能隨奧運落幕

Q:奧運商機,似乎吸引許多外國建築師進駐北京,積極投身公共建築的設計……?

A:這是很正確的方向。例如,我很認同北京首都機場的擴建工程,因為我們對城市產生的第一印象,就是來自機場,這是非常值得花錢的地方!是正確的決策!

不過,北京為了奧運蓋了很多場館,我認為應該想一想,2008年10月,奧運結束後,北京會怎麼樣?

我去過許多辦過世界博覽會、奧運的城市,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去思考這些建築物接下來的日子怎麼辦?因為這些因應奧運而生的新建築一蓋好,你就得盯著它們一看十幾、二十年。

Q:據你觀察,北京的奧運建築群有什麼問題?

A:那些奧運場館的建築群太多、離市中心太遠,而且彼此之間也太孤立。

每棟建築場館之間,甚至是奧運村與北京市中心之間,都欠缺汽車以外的人行道、連廊、公共交通連結。順帶一提,北京必須限制汽車數量!塞車實在太嚴重了!(搖頭)我不知道北京市政府對奧運場館的未來運用有何規劃,所以我不便多所置喙;但是這些場館之間彼此缺乏聯繫,也沒有從體貼行人的角度去考量設計,確實是很大的問題。

天際中再現胡同精神

Q:你很在乎連結,這就是你之所以設計當代MOMA八棟建築,以天橋連廊相接的原始精神嗎?

A:沒錯,我將當代MOMA的八棟建築物,以連廊相接,並且在其中設置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電影院、健身房、餐廳等設施,一切都在步行距離內,住戶不必開車,就能享受所有生活機能。

我認為,這就是二十一世紀的人們最需要的居住需求:從擁擠的塞車車陣中解脫!遠離車海!

這幾棟建築物像是馬諦斯所畫的《舞者》一樣,讓人們手牽手連結在一起舞動。

+ http://www.stevenholl.com/

@遠見雜誌2006.03+林孟儀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