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2006

Culture @ 瑪莎.葛蘭姆80周年 要看趁現在

《迷宮行》 John Deane/攝影,傳大/提供

今年是美國著名的「瑪莎?葛蘭姆舞團」成立80周年。現代舞巨擘瑪莎?葛蘭姆早已仙去,舞團仍以各地巡演來傳續她的作品和精神。將「葛蘭姆技巧」引進台灣三十餘年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說,近年看了太多繁複的表演,回頭重看葛蘭姆莊嚴、簡單又純粹的作品,「真是大方的驚人」。

葛蘭姆舞團下月將在紐約展開80周年慶的盛大公演,慶生前,今天將專程來台,於本周六、日在國家劇院作兩天四場的演出,由台灣養成的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許芳宜領銜主演。

林懷民曾進入葛蘭姆舞校習舞,後來他邀請前葛蘭姆舞團助理藝術總監羅斯?帕克斯來台教學23載,加上早年曾是葛蘭姆舞團舞者的游好彥的努力,使葛蘭姆體系完整扎根台灣,培育出許多優秀舞者,許芳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葛蘭姆技巧在台灣」的角度來看,林懷民無疑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舞團三度抵台前夕,他義不容辭站出來「說舞」。

葛蘭姆於1926年推出首次個人獨舞展,40年代已臻舞蹈事業的輝煌時期,《阿帕拉磯之春》、《迷宮行》、《心靈洞穴》等都是代表作。她不僅掀起現代舞革命,也以取材自清教徒移民、美國拓荒者故事和希臘神話的創作,直探人性幽微,又與時代對話。

「葛蘭姆的作品不只說故事,也呈現一種精神。」林懷民以《編舞史》中的〈街上的腳步〉為例說明,1936年美國經濟大蕭條,希特勒在歐洲崛起,這段舞蹈清楚描述悲淒、惶惶然的社會氣氛,舞、樂的緊密結合,莊嚴、簡單卻密不通風,強而有力呈現那個時代的某種情操,「像是編舞的教科書」。乃至葛蘭姆對服裝設計「站著好看,動起來也好看」的要求,都是他至今奉行的準則。

這次由許芳宜擔綱演出的《迷宮行》,展現女性對「性」表面抗拒、內在渴求的糾結。在林懷民眼中,此舞正是葛蘭姆在藝術家身分和女性角色間的掙扎,更是葛蘭姆技巧的完整呈現。

70年代病後復出的葛蘭姆,已少有傑作。1981年的《光明行》有如在課堂上展示基本動作,林懷民認為,這支舞作已顯示葛蘭姆背叛了自己年輕時的信念,不再說什麼,只是跳舞,但卻提醒我們基本程式不能丟掉。

今日看到自己的學生許芳宜能躍上一流舞團,「展現葛蘭姆舞作的深厚度和艱難度」,林懷民頗感欣慰。但想到葛蘭姆走後,舞團在版權官司、暫停又復出、經營者變動等轉折中,風雨飄搖,他也呼籲大家把握機會,「要看就趁現在」。

@2006/03/21
民生報 +徐開塵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