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2008

朱錇建築作品》蔡國強工作室 消失的建築@Arch


朱錇設計的蔡國強自宅,運用玻璃牆讓過去與現在交錯。
朱錇/提供

二○○五年,朱為蔡國強設計工作室。蔡國強的爆破藝術帶給朱很大的震撼,「他的藝術是瞬間藝術,只存在爆炸的那一剎那!」從此朱開始思考「消失的建築」:這種建築「如雲似霧」,只映照身邊環境的倒影,彷彿只存在那一剎那,卻又永遠存在。

在這個思考下,朱把一片傳統四合院,改造成有茶室、畫廊的「蔡國強工作室」。朱沒加任何仿古的「假東西」,只加上一片非常現代的玻璃牆,讓四合院的影子映在這面牆上。

朱認為,中國人有一套迥異於西方的理解世界方式,「找到它,你就找到了中國性!」「君子溫溫如玉。」從「玉」身上,朱發現中西文化的不同。西方人注重視覺,看重玉的形狀和顏色;中國人則喜歡把玩,偏愛玉的溫度與觸感。這給了朱靈感。

他在北京腳踏車棚架上找到一種樹脂,其顏色、透明性和觸感都頗似中國玉石。他把這種樹脂運用在木棉花酒店上的建築立面上,用材料來表達迥異於西方的「中國性」。朱不在外型上仿古,卻選擇以材質、空間氛圍讓人「感受中國」。

玉的「似透不透」也帶給朱啟發,他認為中國人的審美觀是一種「曖昧不明的情趣」,木棉花酒店的英文名字是「模糊(Blur)酒店」,便是朱對「中國建築」的現代詮釋。

@Source: 2008/05/26 聯合報 ╱本報記者陳宛茜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