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2008

從韓劇看韓國 以「文化立國」@Culture

文化兩個字聽起來很「soft」,但千萬別小看文化的力量,當文化結合經濟成為產業模式,常是一國站穩步伐、向外邁出,帶來龐大利益,最具價值的優勢。最佳的例子就是韓國憑藉韓劇的成功輸出,重新以文化大國崛起於國際,台灣、日本、亞洲乃至於全世界,韓劇魅力就像一陣陣傾盆大雨,落進每個人心底。

  韓劇已在台灣蔓延好幾個年頭,不論是早年的《火花》、《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或者是廣為人知的《順風婦產科》皆締造了話題以及高收視率,《大長今》、《巴黎戀人》、《愛在哈佛》、《對不起我愛你》等也是眾多韓劇迷推薦不可不看的經典作品。時至今日,雖有人指出韓劇已退燒,近年光景大不如前,但就韓劇在台灣持續熱播,以及韓星接連到訪,代言戲劇、產品,可見韓劇市場仍不容小覷。

  韓劇不只在台灣蔚為潮流,向來排外、自視甚高的日本也抵擋不了「勇樣」的迷人微笑,《冬季戀歌》在日本NHK電視台創下史無前例重播4次的紀錄。一齣《大長今》更讓李英愛成為全亞洲家喻戶曉的韓國女明星,並引起亞洲各地一陣韓式料理熱。除了台灣、日本,東南亞各國也刮起韓流旋風,韓劇中的經典場景、美食、華服更吸引廣大戲迷前往韓國朝聖,各地興起韓式美學風格及觀光風,足以證明,韓劇帶動韓流風潮所引起的文化消費,商機無限。

  然而,韓劇的成功,並非一蹴可幾,以翻譯成50多種不同的語言向海外輸出《大長今》來說,其背後韓國政府所扮演的推手角色至為關鍵。因此,想要了解韓劇何以能成功擄獲廣大戲迷的心,首先必須檢視韓劇本地產出的環境、與政府政策;而回到韓劇本身的劇情,如何說出打動人心的故事,也是韓劇成功的原因。

  簡言之,韓劇製作的環境、政策和韓劇本身的優質內容,相輔相成,我們將一探韓國如何以優質韓劇的產製行銷本國,崛起於國際,令全世界注目,以作為台灣發展文化產業的借鏡。

  

  視金融風暴為契機

  韓國以文化產業再起

  首先,談到韓劇勢力興起的背景。1997年,金融風暴席捲全亞洲,韓國也未能倖免,經濟嚴重受創,面臨如何走出金融風暴以及國家經濟如何重生的課題,有鑒於日本的流行影視文化產業所為日本帶來的經濟收益,韓國政府決定以鄰近的日本為借鏡,改變以往保守內向的媒體政策,傾力打造完善的文化產業環境。

  1998年起,韓國政府開始資助電視劇的拍攝,並有系統地向外輸出韓劇。韓國政府積極的推動韓劇進入亞洲各國的電視台播映,並以多樣性的戲劇類型吸引國外電視台的注意,提供買家更多元的選擇,這可以歸之為韓國在市場機制上,政府策略性的考量。學者亦指出,韓劇在製作前就先針對海外市場進行市場規劃,因此對於擔綱演員、對白設計、場景影像等製作環節都有一定的市場導向根據,以達到產銷一體的目的。

  而在韓劇出口的價格上,在韓劇剛開始向海外行銷時,相對於日劇的昂貴價格,韓劇的版權約僅佔日劇的30%,加上為求韓劇能順利打入亞洲市場,韓國主要採取賣斷方式,並且不限制買家電視台的重播次數,也因此,韓劇憑藉價格、低播映限制的優勢,各電視台在成本節省的考量下,紛紛引進韓劇。

  金融危機後,韓國政府除了調整政治、經濟、社會結構,在文化上,韓國全力向海外市場輸出韓劇,試圖以韓劇外銷帶動廣大經濟收益,以期發揮文化產業最大的經濟價值,製作優質韓劇就成了韓國電視台的首要之務。

  

  韓國政府當推手

  良善環境產製優質韓劇

  在文化產業下游的部分,韓劇輸出海外市場必須搭配計畫性的行銷策略,但該如何製作一齣質感精緻、能令人回味再三的戲劇?這必須回到韓國當地電視結構的製作源頭。因為,韓劇的製造與產出,和政府的相關政策及電視圈環境有著莫大關聯,探討韓國如何以文化消費獲取龐大商機,便須正視韓國本地電視生態。

  基本上,韓國的電視市場以KBS(韓國放送公社)、MBC(文化廣播公司)、SBS(漢城廣播公司) 三家電視台為主要的競爭結構,其中KBS為公共電視,MBC為準公共電視,SBS為商業電視。不像台灣有上百的有線頻道台,韓國的有線電視台仍不發達,以無線台為主,在較為單純的背景下,韓國電視台受政府保障享有經濟規模,政府並允許業者對電視劇作鉅額投資,並對其製作高品質的戲劇給予協助,韓劇得以在適當的競爭結構下產製,展現大規格的製作水準。

  為維護韓國本地戲劇的文化市場,韓國政府亦從政策面及法律面保障韓劇產製,包括立法鼓勵企業贊助戲劇製作,企業只要投資,政府就給予減稅或降低稅率,企業產品亦可在贊助戲劇出現,達成置入性行銷的目的;政府並規定電視台外購影片不得在黃金時段播出,以維護本地戲劇的發展。政府廣電政策的保障,搭配健全的傳播生態,為韓國無線電視台在韓劇產製上帶來極大的優勢,一齣齣優質韓劇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產製誕生。

  

  掌握情感共鳴 文化相近性最大優勢

  戲劇作品想要在不同市場引起共鳴,獲得迴響,它必須能提供、滿足閱聽人共同的審美價值觀,而韓劇在亞洲廣受歡迎,即是倚靠在一個文化相近性的背景之下。韓劇出口的亞洲國家多和韓國有文化上的相對性,包括同位於亞洲文化圈的共同情感,家庭觀念、道德標準、律法、信仰、儒家思想等文化接近的優勢,因此,對韓劇輸入國的閱聽人而言,觀看韓劇時,不會感到文化隔閡,並往往能滿足觀眾情感上的需求。亦即,韓劇在內容門檻上,有利掌握閱聽人的情感張力、文化認同,這一文化接近性就成為韓劇行銷海外關鍵的競爭優勢。

  此外,韓劇大致有幾種類型,包括以家庭倫理、婆媳問題為主,愛情為輔的家庭長劇,例如《背叛愛情》、《黃色手帕》、《家有七公主》、《愛恨一線間》等;耗費鉅資的古裝史詩大作,例如《明成皇后》、《大長今》、《朱蒙》、《太王四神記》、《王與我》等,以及最受戲迷青睞,像童話故事一般的16集迷你劇,如在台灣反應極佳的《浪漫滿屋》、《巴厘島的日子》、《我的女孩》、《宮》、《你來自哪顆星》、《幻想情侶》、《咖啡王子一號店》等都是帶點童話色彩及些微不真實的羅曼史。不同的韓劇類型,滿足不同年齡層與性別族群的戲迷。

  但不論類型,韓劇的內容大多不離愛情、親情、友情的渲染,令觀眾容易進入劇情,和主角一起歡樂一起悲傷,掌握了觀眾的情感,韓劇要席捲人心,自然不是難事。

  羅曼史永恆不死

  經典劇情演進人心裡

  細細品味韓劇內容,以韓國最受歡迎,奉愛情為圭臬的迷你劇來說,韓劇善用所有優點營造一個老調、平凡卻又與眾不同的羅曼史。「如果平生第一次讓你心動的人,忽然離開這個世界,你會如何?」這是經典韓劇《冬季戀歌》的故事核心,講述18歲那一年的初戀,心中難以抹滅的印記如何糾纏一對戀人10年。

  韓劇的力量在於它能深深觸動人心,傳遞細膩的情感,雖然故事常過於童話,但於理想中,又可見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加上韓國編劇多為觀察力豐富,心思細膩的女編劇家,多能以自然方式演繹現代人的愛情,每每令人刻骨銘心。而在劇中,一首首量身訂做、畫龍點睛的主題曲、配樂,總在劇情起伏時反覆播放,隨著背景音樂,將人推向男女主角沈重悲傷或者幸福洋溢的經典劇情中。

  另外,韓劇主角本身亦是韓劇熱銷海外的重要元素,如果說帶點不寫實的故事是韓劇的核心,那麼男女主角的出色外貌就是韓劇的門面,男明星如裴勇俊、宋承憲、金來沅、姜東元、玄彬等皆有超過180公分的英挺外型;女明星如宋慧喬、金泰熙、韓佳人、河智苑等人皆有清麗動人的迷人風采。韓國偶像劇正是因為有了唯美故事和明星這兩大看點,讓韓劇迷總有聊不完的話題,迷不完的對白,讓韓劇迷對主角所在的韓國,產生憧憬。

  化身劇中人 到韓國朝聖去!

  倚靠韓國政府作為後盾,各大電視台全心投入韓劇的製作,韓國以戲劇奠定其文化輸出國的美名。雖然韓劇市場的成功,政府的支持功不可沒,但倘若沒有吸引人的劇情、對白、配樂、卡司與景點,韓劇也不可能以良好口碑,打開亞洲市場。

  談及韓劇中的美麗場景,就像所有的童話故事一樣,韓劇場景總是如詩如畫、引人入勝,包括《冬季戀歌》春川的純白雪景、《藍色生死戀》海天一色的蔚藍海岸、《天國的階梯》洋溢童真氣息的樂天樂園,觀眾只是看著,彷彿就能逃離現實,化身成為劇中人,進入湖光山色、葉舟點點的美景裡,獲得一個心靈的出口。

  至於韓國政府如何於韓劇中作觀光宣傳,在於以唯美、符合劇情的畫面吸引觀眾,佐以合宜的置入性行銷,令觀眾產生想親身體驗的感覺,大則包括漢江、樂天公園、濟州島、六三大廈,小則包括主角劇中居住的街市、穿著、日常用品等,韓國文化產業結合經濟價值,透過韓劇行銷韓國「品牌」,並達到良好效果,戲迷為體驗喜愛的場景,紛紛前往韓國朝聖、感受韓式美學,此也為韓國帶來可觀收益。

  小標:

  以韓國經驗為借鏡

  發展台灣文化產業

  正如同《大長今》主角李英愛所說,「不單是單一文化面的特色就可以受到觀眾的喜愛,這需要按部就班地從文化、經濟等各方面慢慢累積,韓國才有現在呈現在人們爆發性的基礎。」

  韓國以文化立國,並非一步登天,而是紮實累積實力,憑藉韓國民族強悍不認輸的自信心,加上韓國政府視亞洲金融風暴為轉機,努力思考在全球化浪潮中,面臨各國文化來勢洶洶,韓國應如何建立自身國家的立足點,最後韓國參照日本經驗,全力將韓國發展為一文化輸出國,而就近年發展看來,韓國表現可圈可點。

  回到台灣,我們必須相信,台灣也有機會。因為,台灣雖為蕞爾小國,卻有福爾摩沙寶島的美名,日前韓劇《On Air》便來台取景,一幕幕場景呈現出台灣不為人知的美麗,讓人驚歎,卻又不失於庸俗,足以証明台灣要發展完善的文化產業,事在人為。

  從台灣目前文化產業的發展來看,首先,台灣必須繼續製作能和日劇、韓劇媲美的優質戲劇,找出台灣戲劇的定位,而非一味地模仿日劇和韓劇,因為模仿不佳時,常淪為於劣質的抄襲,缺乏引人入勝的新意;其次,台灣的戲劇必須加強演員的演技,徒有外表的藝人無法為戲加分,甚至稱不上是一個演員,只是花瓶;最後,政府須儘速成立事權統一的文化觀光部,學習韓劇經驗,將台灣文化內涵納入台灣自製戲劇中,讓台灣美景也能走向國際,映入眾人眼簾,贏得掌聲。

@Source: 卓越雜誌 vol.285, Wed, 14 May, 2008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