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3 工商時報 【記者邱莉玲/專訪】
「談文化不能只看表演藝術,應該多看看你一天不知拿了幾回的茶杯,或是飯碗!」擔任遠東60週年白皮書「文化與藝術議題」召集人之一、也是現任總統府資政的漢寶德認為,文化就來自生活、環境,每個國家都在體現一種文化生活型態,進一步希望用文化引領國際潮流,甚至轉換為外貿核心。
在這場文化與藝術的世界經濟大戰裡,台灣憑什麼冒出頭?「具地域色彩的美感品味!」漢寶德舉例,台灣文創業做中國瓷器、琉璃,師出有名,但若缺乏美感品味還是無法變精品,就像蓋豪宅,若不是有美感價值,只會感覺銅臭味。
但美感品味不是動動腦或讀本設計書就可速成,還是得聚焦在生活方式,建築、用品、食器都與生活密切相關,就讓台灣用今後10年學習做個生活大國吧!以下是訪談重點─
問:以往談文化,偏重表演藝術,這本白皮書倒從環境文化與生活文化角度,針對國民生活品質、公共空間營造美化,以及生活品德、品味的關係,提出政策建議,有特別考量嗎?
答:歷經一段富庶社會時代,台灣環境文化已改變,尤其是居住環境改善了,包含城鄉景觀、建築、戶外環境等,整體水準都有明顯提升。
但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下,相關政府單位沒有跟著拿出理想的規範、設計原則,或公權力,誘導整體環境文化走向更完美水準,以致現在看來有些混亂,舊的問題遺留下來,新的問題又堆疊上去,不協調的二分現象所在都有。
例如,台灣多數人居住在舊式大樓,外罩鐵窗、屋頂加蓋,鳥瞰就像一個個違章建築城市,貼近看常會發現有雜亂平房與華麗豪宅比鄰而居;台灣特有的機車文化,也是騎車休閒的歐美人士,或被禁止在城裡騎車的中國人,來台必看景點,但橫行街頭的機車對許多台灣住民來說,是生活不受尊重的一種干擾。
這些環境文化議題應在未形成大問題前被解決,這也是另一個白皮書藝術與文化召集人郭為藩先生,希望從生活品質與主觀幸福感的關聯性,進而討論生活倫理與生活方式,如何影響一個地區生活品質與適居性。
問:白皮書主張,台灣應朝躋身國際都市評比「最宜居城市」Top 20努力,在環境文化領域,您的建議為何?
答:我主張環境文化應適時由公權力引導,許多人可能舉雙手反對,因為民主社會總覺得政府管愈少愈好,不過從建築師的觀點,城市環境美學在形塑階段,確實需要從上到下的領導。現在人們提到世界最美的城市大都在歐洲,諸如巴黎、布拉格,都是過去專制時代的君主造成的!
台灣現在講都市規畫、設計,已有些法規的強制力,無非希望使環境有秩序、有品質,但商人力量高漲,常有辦法使許多管制解套,結果是市場對建築面積的需要,壓倒建築表現與都市景觀的需要,甚至不惜犧牲市內、市郊的環境品質,致使廣場、綠地在台灣成為奢侈字眼。
未來發展就看營建商、建築師,還有背後的業主,如何思考環境文化價值的建立。
問:每個國家都在體現一種生活文化,近年台灣新興的豪宅現象有透露什麼線索?
答:全球都有高單價宅邸,例如面向紐約中央公園的大房子,倒沒聽過有豪宅這類名稱;相對看,台灣建商刻意行銷豪宅,在最好地段蓋特別高、大、限量的氣派大樓,似乎有意用1、2幢高單價或前衛大樓,打知名度或展現前衛藝術。
若建商可以找到好的建築師蓋樓,對後代大眾美感價值的影響和進步是正面的;如果一般住民不懂或不清楚它的美,只知道昂貴、豪華,恐怕會助長暴發戶心態。
不管如何,豪宅也應配合都市紋理,跟其他建物和諧並存,而不是一味凸顯特殊性。
問:距離2020年的10年時間,台灣如何在文化與藝術方面創造美感競爭力,進一步引領華人文化認同?
答:文化與環境息息相關,美感、品味也不是一天養成,台灣俗諺:兩代會吃、三代才懂得穿,就是這個道理。
但台灣不能等,經濟起飛卻精神空洞,需要積極的文化建設跟上經濟發展才行,所以1970、80年代成立文化建設委員會,透過學校教育、公共建築和環境,培養社會大眾生活美感和素養,未來期盼文化部加強中長期文化發展規畫。
談文化若限於藝術領域,是偏頗甚至不對的,藝術畢竟是特殊生活的部分、片段,真實文化的涵蓋範圍更廣,最後聚焦在一個民族生活方式,建築、用品、食器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文化,才是最真實的美學,用10年時間希望先讓文化美育素養有成。
問:若擴大談文化創意產業,已被政府列為六大新興產業積極輔導,產業企業界也熱烈投入,您如何看待文創熱?
答:文化創意產業被各國視為世界競爭力一環,但成功需以文化為基礎,最大賣點是有美感的內容,又以具地域色彩的美感,可以創造差異性為代表,讓成本一樣的包包,在價格上可以相差數十倍。
拿LV為例,兼具美感、工藝、藝術、材質的組合,源於歐洲中世紀以來的手工業基礎,如今LV的產值是2、3個台積電的總和;台灣有些文創業者用中國的瓷器、琉璃創作,師出有名自然有氣勢,但要躋身高價位文創品牌,美感品味還需加強。
台灣善於製造代工,科技業也許可以短時間闖出名號,但文創業不行,因為文創精品不只賣商業價值,更賣文化價值,不光訴求流行價值,還有永恆價值,所以文創業需嚴肅面對這個課題,如果以為腦袋動動就能賺錢,反而會妨礙文創發展。
@source from: 工商時報 via 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