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2010

呂克•貝松 不屬於法國的鬼才導演@People

在不買好萊塢賬的法國影人裡,呂克•貝松算是異類了。他熱衷拍攝大片,《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還有即將在中國上映的《阿黛拉的非凡冒險》,無不充斥著好萊塢元素—爆破、科幻、打鬥、大場面。在高度崇尚藝術的法國影人眼中,他就是個喜歡沿路吆喝的小商人。但沒人能夠否認,就是他,把法國電影推向多元化,更進一步推開了世界瞭解法國的大門。他或許不那麼法國,但他屬於世界。

呂克•貝松坐下後,便把右腿架在身旁的椅子上。在接近一個小時的採訪裡,他幾乎都保持著同樣的姿勢。間隙,他想喝幾口女主角路易士•布林昆的可樂。起身拿可樂罐時,他才把腿放下來,然後“啪”地一聲又把腿架回椅子上,吐了口氣,繼續聽我們聊天。他坐著的椅子始終紋絲不動,整體如一尊憨態可掬的彌勒佛,然而氣勢逼人。
“你的電影經驗不多,在拍攝《阿黛拉的非凡冒險》之前只有《摩洛哥女孩》這一部作品。拍片過程,貝松對你嚴格嗎?”
路易士剛要開口,貝松插嘴:“我拿小鞭子抽她。《摩洛哥女孩》是部蠢電影。”
“他讓你發揮的餘地大嗎?”貝松繼續搶白:“……嘗試的大門永遠敞開。”
呂克•貝松滔滔不絕地講著,路易士一邊用手指卷著頭髮,一邊微笑地看著他。
“你從他那兒學到了什麼?”
“我學會了怎樣在一個人才濟濟的圈子裡與人合作。貝松用的都是這個行業裡的頂尖人才,他能讓這些人很好地擰在一塊兒。溝通是一件非常需要技巧的事。在拍片現場,貝松一般都自己掌機,這讓我很有安全感。很多導演不會這麼做,他們只是坐在一邊看螢幕上的拍攝效果。”這一次貝松沒搶答。顯然,他相信“甜心兒”路易士能自己答好這個問題。
如果貝松做的是視頻採訪,他一定要親自擺好機位、調好鏡頭。在他看來,採訪現場如片場,需要掌控、調整、引導。呂克•貝松的氣場,強大而懾人。

從海洋世界走來的少年
沒有人會糾結《阿黛拉的非凡冒險》是呂克•貝松的第幾部電影,雖然老頭兒之前放話說自己一生只拍10部電影,然後信馬由韁追求自由。話雖如此,很難想像已經涉足電影界34年的他還能找到什麼其他讓自己開心的事。
貝松的父母都是職業潛水夫。6歲前,他已經跟隨父母走遍全世界,執行過各種各樣的潛水任務。8歲時,只要父母在海底工作,貝松就會長時間都呆在水下,和海豚玩耍。當時,他以為自己的一生就這麼和海洋聯結在一起,但17歲時的一場事故讓他暫時無法潛水。1988年貝松拍攝的《碧海藍天》,幾乎講述的就是這段經歷。貝松以他的方式向世人呈現了他對大海和海豚的情感。
呂克•貝松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說:“在我17歲前,我的夢想是做一名海豚學家。可是17歲時發生了意外,我不能再潛水了。”事實上,想成為海豚學家的念頭只維持了幾個月,然後他改變主意了。因為他“對海豚研究科學的那一部分毫無興趣”,“對情感的那部分更有興趣”。他愛海豚、愛海洋、愛生活在海邊的人們,“成為海豚學家更多是情感上的因素”。“與其成為一名科學家,不如看看它們和它們交朋友就夠了。”
當不了海豚學家的呂克•貝松思考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他在一張紙的左邊寫下自己所有能做的事,在右邊寫下不能做的事。
他發現自己喜歡寫作、圖像,拍過很多照片。或許,拍電影是個好選擇。當時,他朋友的哥哥是助理導演,於是他去了片場。那兒停滿了卡車,到處是電線、燈,他立刻喜歡上了這種氛圍。
為了獲得對電影的直觀感受,18歲的呂克•貝松盡可能在片場找活兒幹。幾年時間裡,他做過話筒員、制景工、助理剪輯、導演助理……幾乎所有與電影有關的工種,他都一一嘗試過。
直到24歲時,他拍出了第一部黑白電影《最後的戰役》。在這部沒有明星、沒有色彩,甚至沒有對白的影片裡,已經可以看到年輕導演對電影藝術的表白,以及他在藝術創造上的可能性。而到了1985年的《地下鐵》中,呂克•貝松已經懂得將一些可能的商業元素放進電影,比如起用明星(伊莎貝爾•阿佳妮、克里斯多夫•蘭伯特)、糅入搞笑橋段、人物有精彩對白……這部電影讓男主角蘭伯特成為了當年法國凱撒影展的“最佳男主角”。
這個時期的呂克•貝松的電影有很強的關聯性:《碧海藍天》之後的《亞特蘭蒂斯》也講述了大海的主題;《最後的戰役》之後的《第五元素》呈現了一個更絢爛瘋狂的未來世界;《地下鐵》之後的《尼基塔》延續了呂克•貝松對城市邊緣人群的觀察;而《這個殺手不太冷》可以看作是男版的“尼基塔”。
“你非常擅長講故事,是因為你很瞭解文學嗎?”我問道。直到貝松回答完這個問題,我才意識到“文學”是個多麼學院化的詞兒,甚至勾起了他當年被學校拒收回憶。“故事”才是這個問題恰當的賓語。
“16歲時,我家有了第一台電視。17歲時,我開始和電影圈攪和在一起。我沒有把大把時間花在看電視上。當然,那會兒離我家只有5公里的電影院,我也不常去。一年估計就去2次。
當我試圖申請在法國的電影學院學習時,他們拒收我。從某種角度來說,我沒有養成壞習慣,認為電視就該是這樣的,電影就該是那樣的。我講的都是我想說的故事,我也不在乎人家說我和什麼導演的風格很像,我做的純粹就是我感受到的。很有可能,這讓我的電影有那麼點兒與眾不同。因為它們從我心裡冒出來,而不是世界任何其他地方。”
從心裡冒出來的故事的範本是每天一盒牛奶、戴著小黑帽、穿長風衣的殺手萊昂,殺人如麻但對12歲的鄰家女孩有眷顧之情,貌似冷酷卻每天精心地擦拭一株植物的葉子。這個兼顧冷酷與溫情、剛毅與柔軟的殺手一夜間風靡世界。1994年,拍出這部電影時,呂克•貝松只有35歲。這部片子也是他導演的第一部美國電影,雖然故事自始至終都飄著法國味兒。

他不屬於法國
對於苛刻的法國影評人來說,《這個殺手不太冷》意味著呂克•貝松對法國電影的背離以及對好萊塢電影的投降。以至於片子獲得了當年凱撒影展所有的獎項提名,最終卻顆粒無收,這傷透了呂克•貝松的心。強大的貝松迎著來自法國影壇越來越猛烈的批評聲,依然我行我素,繼續沿著商業化的製作道路前行。1997年,《第五元素》全球熱映,創下了2.7億美元的票房成績,名列當年世界電影票房收入第3名。
在美國人看來,呂克•貝松是眾所周知的超級導演,《尼基塔》、《這個殺手不太冷》……這些都是他的身份標籤。但在法國,甚至橫跨歐洲、亞洲,呂克•貝松還是電影大亨、明星推手、娛樂大片製作人。在他超過30年的職業生涯裡,除了親自拍電影,他也寫下了幾十部電影劇本,參與制作了幾十部商業片,其中包括有史以來商業上最成功的幾部法國片。在這個過程中,他幾乎是單槍匹馬,又拽又叫地把法國電影從純藝術的小屋推向了多元化。
這讓法國評論家們苦惱不已,他們眼看著貝松式的電影製作模式已經成功地讓法國電影偏離了文學知識份子的傳統。真實的現實是世界各地的觀眾為《天使愛美麗》、《狼族盟約》、《暗流》……這樣橫跨好萊塢與法國電影業的片子買單、叫好。
也有人受不了,直接以《貝松謀殺了我的影院》為標題寫了聲討檄文。固執的大鬍子導演知道了,卻絲毫不覺得愧疚,他說:“在法國,我們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不承認電影始終也是一個產業,電影也是娛樂。”
假如18歲時的呂克•貝松能去法國國家電影學院進修,事情會不會有所不同?
初次面試時,考官問貝松:“你最崇敬的導演們都有誰?”“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馬丁•斯科塞斯和米洛斯•福爾曼……”小夥子回答。
考官打斷他的話:“夠了,我想你不屬於這兒。”

愛人與女主角
《這個殺手不太冷》捧紅了讓•雷諾和納塔莉•波特曼。好玩的是,恐怕波特曼是當時唯一一位沒有和貝松戀愛的女主角。畢竟,她當年只有12歲。
要不是維吉妮•希拉,貝松還不知要在多少個女主角身邊遊弋。一直以來,希拉的職業身份都是呂克•貝松歐羅巴電影公司的製片人。1999年,最初認識貝松時,她不過是《計程車2》的製片助理。第二年,她和貝松的戀情才浮出水面,但直到她為貝松生下了女兒塔麗阿,彼此間的關係才稍有鞏固。她希望自己是貝松的最後一站,可以把他從與女演員的週期性遊戲中拯救出來。而那個時候的貝松,已經結過兩次婚,前妻安•帕伊奧和米拉•喬沃維奇分別是《尼基塔》和《第五元素》的女主角。
貝松與安•帕伊奧的婚姻維持得最短。1990年,帕伊奧成為《尼基塔》女主角時,已經和貝松有了一個3歲的女兒。但片子拍完沒過多久,兩人隨即分手。據說,離婚是因為帕伊奧受不了貝松的“獨斷”、“任性”和“呼風喚雨”的做派。做了了斷,帕伊奧就去追求自己的自由。
1993年,貝松與當時只有17歲的麥溫•勒•貝斯柯生下第二個女兒莎娜。貝斯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女,大嘴、齙牙、高顴骨是她長相的特徵。雖然如此,她和貝松的糾葛因為《這個殺手不太冷》而永存,據說萊昂與小女孩的情感故事就是從她和貝松的情感故事中演化而來。而貝斯柯頗有特點的長相讓她在《第五元素》中以更誇張的造型出現。沒錯,她就是頭上長了很多觸角的藍色外星人Diva Plavalaguna,那幾句從她身體裡飄出的“啊、啊、啊……”美妙得足以讓宇宙身心振盪。
事情還沒完。1995年,為《第五元素》找女主角時,貝松挑中了有烏克蘭血統的女孩米拉•喬沃維奇。當時是模特的喬沃維奇有高挑的身材、未來特質的長相、泛著白光的眼神,這些讓貝松著迷不已。
《第五元素》在收穫票房的同時,米拉•喬沃維奇也成為貝松的第二任妻子。但隨著《聖女貞德》的失敗,他們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前後時間不超過2年。
看著眼前這位高挑的金髮美女路易士布林昆,我問貝松:“阿黛拉是你心目中完美情人的形象嗎?”
“她應該是男人很喜歡追求的一種女人,但是男人們也很明白,這種女人是沒法在一起過日子的。我要祝娶阿黛拉的男人好運,實在是為他捏把汗。”貝松回答。
為《阿黛拉的非凡冒險》而接受的所有採訪,呂克•貝松都堅持帶上路易士•布林昆,她是貝松所說的“甜心兒”。不過沒關係,這次中國行,維吉妮•希拉也一直陪著老頭兒。作為此時唯一的妻子,她才是與呂克•貝松高調出席各種場合的女主角。但誰知道呢,貝松的未來光影世界,或許還有許許多多的女主角?

@Source from: 作者:鐘 蓓 來源:週末畫報 [606期 A24] 更新日期:2010-09-09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