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ut》的城市漫遊
城市像一個變幻不停的萬花筒,即使身在城中,也可以隨意漫遊,探索新天地。被譽為「城市聖經」的《Time Out》雜誌被公認為城市生活指南,甚至有人說,有《Time Out》的城市才是被世界真正看到的城市,而Tony Elliot創辦這本雜誌的時候,不過憑著一腔熱情和70英鎊的啟動資金。如今的《Time Out》擁有58個版本,85,000多名讀者,每週的閱讀總人數將近290,000人次,當年那間迷你公司也已經發展為在全球28個城市設有分部的連鎖上市公司。Tony Elliot仍然是充滿好奇的城市遊盪者,探索城市永遠讓人著迷的未知和活力。
最近,《Time Out》雜誌創始人、現集團有限公司的股份獨立持有人Tony Elliot借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主辦的「智慧課堂」來到上海復旦大學,分享了他成功的創業經驗以及英國多元化社會所孕育的無限潛能。
Q:1968年你在倫敦創立了《Time Out》雜誌,60年代的英國對你有著怎樣的影響?
A:我16歲開始住在倫敦,很多文化上的影響可能在潛移默化中進入了我的身體。我的生活中充滿了新浪潮風潮下的嚴肅電影,戈達爾實驗戲劇,無休止的各色派對……那時我和所有崇尚嬉皮風格的年輕人一樣,留長發,聽搖滾樂,希望在一個革命性的年代裡做一些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
而我也真的這麼做了。開始做《Time Out》的時候我設想的只是個很小的計劃,我不過是個學生,還沒有畢業。當時我有機會去法國讀大學,但我最終選擇了雜誌的事業。剛開始經濟是最大的問題,4期之後我們才開始賺錢,雜誌從一大張可以摺疊成塞進口袋裡的疊頁發展到現在的頁數……我想沒有取得大學學位還是值得的。
Q:為什麼會辦《Time Out》這樣一本雜誌呢?
A:因為當時沒有這樣的雜誌。晚上去哪裡玩?有什麼新開的店?城市生活越來越豐富,我們往往在一角循環自己的生活,卻很難知道同一個城市的另一端在上演些什麼。我想做一本城市生活指南,把每天都在不斷變化的城市進程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歸總。除了生活類資訊外,當時風起雲湧的政治遊戲也成了雜誌裡的戲謔的部分:大西洋的另一端雷根當上了總統,而英國還在放映他當演員時的電影。這種對比很有趣。
Q:你喜歡的是怎樣的城市呢?
A:我經常去芝加哥,但我更喜歡紐約。上海的生活很像紐約,國際化,人人有一種展望未來的興奮感。
Q:作為一個雜誌人,你平時還讀哪些雜誌?
A:英國的報紙有許多增刊,我很愛看那些。我經常看《Vanity Fair》、《Rolling Stone》、《i-D》等等,《The Economics》這樣的很好看,可惜我不怎麼愛讀。
Q:雜誌中你最喜歡看的是哪個部分?
A:音樂。我聽許多種類型的音樂,我們從雜誌創辦時就介紹了許多湧現出來的實驗樂團,比如Pink Floyd等等,我覺得音樂是描述一個城市側面的語言,也是一個時代的註腳。
Q:網路早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資訊的獲取管道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Time Out》這樣的資訊類雜誌會感到壓力嗎?
A:我想,《Time Out》像是許多本迷你雜誌的合輯,我們做的是「資訊背後的資訊」,而不僅僅是一個城市吃喝玩樂的資訊發布。雜誌發展到現在,背後始終有一股推動它前進的力量,那就是我們的激情,對城市的好奇,對未知的探索。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網路版,每月都會迎來將近5,200,000的不重複訪問者。僅2009年一年,全球共有超過287,000,000的來訪者。英特網對我們來說是機會,而不是威脅。
11.13.2010
《Time Out》的城市漫遊@Travel
Labels:
Travel / 旅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