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來自日本、大陸等世界各國知名建築師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傳統建築文化的重要性。
醞釀三年之久,台灣的建築界即將出現一個新趨勢。一座鼓勵運用傳統文化元素,做為新建築設計素材的「空間母語建築獎」,經過半年的徵選後,終於在9月底頒發第一屆得獎者。
這次的80件參賽作品,參賽者背景廣及建築師、學生、研究者、非建築專業者,有1∕4的作品來自非建築業,甚至有大陸和日本的投稿,不僅參與層面超乎一般建築競賽,作品風格也涵蓋閩南、客家、原住民、中國、日式建築等多元範疇。
一手催生由13位建築及文化界權威成立的「空間母語基金會」、發動這場建築復古運動的幕後推手,竟是一個非建築背景的外行人——台灣比菲多發酵公司董事長梁家銘。
經過多年努力,這位外行人竟然爭取到許多文化與建築界精英的背書,包括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亞洲大學副校長劉育東、遠流出版社發行人王榮文、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陳郁秀、民視執行常董陳剛信等,都首肯擔任基金會董事。
外行人催生,空間母語運動
今年50歲的梁家銘,是國內食品界行銷達人,催生過味全每日C、活益比菲多、植物?優等暢銷健康食品。事業有成後,他開始拾回小時候的夢想,期望帶動台灣建築界的文藝復興運動。
原來在商場馳騁多年,梁家銘成了不折不扣的空中飛人,但每一次出入國門時候,感觸總油然而生。
他感歎,「從飛機上看台灣,往往愈高才覺得美,快降落時卻發現台灣的建築應該可以更好、更有特色。」
站在1914年建造的台中大甲梁宅,梁家銘對老家的建築典故瞭如指掌,他指著門聯說,「我們家是從泉州來的,所以門聯都是『泉』字開頭。」
事實上,這棟伴隨他長大的老房子,不但是日據時期的大甲三大民宅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間。
全盛時,梁宅曾有近百人住在同一屋簷下。「所以小時候找玩伴很容易,左鄰右舍一招呼,就有十幾個人了,」梁家銘笑說,他還曾想把牆上的石獅子眼珠敲下來,當成彈珠玩。
長大後,梁家銘才發現,這些兒時回憶與老建築的文化意涵,才是真正讓自己魂牽夢縈的可貴珍寶。
三年前,梁家銘開始著手籌備空間母語基金會,打算透過徵件比賽的模式,為台灣找出自己的建築風格。
傳統注入現代,尋建築母語
為成立基金會,梁家銘這幾年四處奔走,徵求建築及文化界人士的支持。
「當初如果是個政府單位來,我可能不會接下這個任務,」擔任基金會董事長的劉育東表示,這種由民間自行發動的呼喚聲浪,代表的即是社會大眾對於建築文化的強烈反省,而非官方或建築圈期望主導或塑造的潮流。
梁家銘強調,空間母語絕非個人的浪漫鄉愁或純粹懷舊,「我們還必須跟現代的需求做回應,讓傳統文化重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做出實用性高、適合現代的建築。」
其實回顧1970~1980年代,台灣也曾有「傳統建築現代化」運動,出現如王大閎、漢寶德、黃永洪等代表建築師,推出許多彰顯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如國 父紀念館、東海大學教堂、中研院民族所等。幫台灣拿下世界最高樓頭銜的台北101大樓,也置入了許多傳統文化意象,成為一時話題。
但1990年代後,年輕一輩在西方文化洗禮下,紛紛以國際大師做為學習指標,加上受西方教育訓練,對本土建築的關注不多,讓傳統建築日漸式微。
為古蹟保存奔走多年的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夏鑄九指出,在全球化和現代化過程中,很多城市都面臨巨變,「而且這場巨變是回不了頭的,傳統一旦被毀就沒了。」
對此,空間母語基金會在年初舉辦第一屆空間母語建築獎,提供業界最高的150萬元獎金,鼓勵參賽者運用傳統文化,做出兼具創新及傳承意味的建築,並開放各種背景人士參與,一同激盪,找出台灣的空間母語。
知名建築師李祖原形容,「如果說建築是種民族的語言,這話一點都不錯!」《空間母語》一書作者、德簡書院創辦人王鎮華也補充道,「空間母語是種最自然的口語,一個人外語學得再好,但它碰觸不到你心靈深處的表達。」
劉育東解釋,「我們不是要鼓勵某種建築手法,而是要找回台灣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只要是曾在這塊土地上出現過的建築,都可以當作是台灣空間母語的一部分。
北京衝突〉奧運vs.胡同文化
事實上,這樣的反省運動不只在台灣,也已經在世界各地出現,成為建築界的一股新風潮。即便近年躍為亞洲建築界指標的北京,也不例外。
8月底的北京,剛辦完籌備多年的奧運會,憑著這場國際盛宴,讓全球的傳媒、輿論、目光都集中在這千年古都。
那批驚世駭俗的奧運建築,風采甚至蓋過運動場上的競技,如鳥巢(主場館)、水立方(游泳中心)、鳥蛋(國家大劇院)等。可是,在這些風光的新建築背後,過去象徵北京味的老胡同,卻在同時間急速摧毀,也讓北京大眾感到突兀與錯愕。
曾參與水立方競圖的日本建築師高松伸,談到對北京轉變的看法,「這好比一個中國人,到國外買了一個名牌包回來,」他感歎著說。
「中國人那麼努力在運動場上搶了那麼多金牌,卻把建築界的金牌拱手讓人。」
而這些建築與傳統中國文化間的關係,也頗耐人尋味。
不管是鳥巢喊出的「混沌」意象,或水立方宣稱的「天圓地方」概念,都讓許多當地居民與建築人士摸不著頭緒。「我看鳥巢,根本就是西方機械主義做出的完美造型,而水立方,只是用高科技表現光影的東西嘛!」一位專業建築師不假思索地說。
擔任奧運建築總規劃的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崔愷坦承,當北京出現這麼多和當地文化呈現反差的前衛建築後,「接下來,應該是要內省的時候了。」
泉州保存〉古城獲聯合國獎章
驚覺傳統的快速消逝,不少城市已策劃一系列方案,保存自己的空間母語。 例如在福建的泉州市,就培育過許多傑出的華商。據統計,祖籍為泉州的海外華僑,就有逾600萬人。
除了經濟成就,泉州也是有名的歷史古城,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本土的閩南建築風格,和華僑帶回來的異國風情,在此有了巧妙的融合。
華僑大學副校長兼建築學院院長劉塨舉例,「像閩南常用的工藝材料紅磚,便出現在許多西洋樓上,」而東南亞傳入的「手巾寮」(台灣稱為街屋),由於工法簡單、易並排成商店街,後來也成為泉州當地建築特色。
為保存這些傳統文化,1990年代起,泉州市政府頒布一系列規範,規定全市建築的設計樣貌。現在來到古城區一帶,放眼望去皆是紅磚牆面、馬背屋簷、連續式柱廊等風格一致的街景,讓泉州散發出濃厚的閩南風。
而歷史最悠久的中山路老街保存工程,更在2001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遺產保護優秀獎」,使泉州成為中國古蹟保存的樣板城市。
廈門堅持〉集美大學走嘉庚風
從泉州繼續往海邊走,開車進出廈門市區時,一定會在橋邊看到一批風格鮮明的建築群,許多西式大樓紛紛冠上了中式屋簷,每晚,這些建築還會發出燈光造景,成為這一帶的著名夜景。
這裡是創立剛滿90年的集美大學,他們不靠政府,而是用學校及平民的力量,為廈門打造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
集美大學由華僑陳嘉庚創立,有強烈民族情懷的他,當時一手主導校區的「中壓西」建築手法,後來也被建築界稱為「嘉庚風」。
集美大學基建處處長鍾啟華笑著說,「建築界稱這為:穿西裝、戴斗笠。」當初陳嘉庚雖無建築背景,卻自己擔任校舍設計師,與工匠們一起創造中西融合的新式建築。
另外,他也就地取材,大量運用閩南盛產的花岡岩,甚至以當地紅土做出全新的「嘉庚瓦」,成為嘉庚建築不可或缺的素材。
目前集美校區內,已有九棟建築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文物。後來陸續擴建的新校舍,也都以嘉庚風為設計主軸。
今日在校區內漫步,遊客可看到許多不同年代落成的建築,儘管工法、樣式略有出入,但風格與精神卻是一致。
從傳統挖寶,孕育創新建築
或許有人質疑,台灣的空間母語是否會和中國如出一轍?對此,梁家銘認為,中華文化傳到台灣幾百年,已經過轉換和在地化,「所以彼此的語言已經不一樣了,而這也是我們的差異化機會。」
況且,空間母語的創作要求,其實並非全然的復舊與模仿,而是先從歷史文化中獲得啟發後,再做出適合現代生活形式的創新建築。
基金會董事之一、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林盛豐即指出,「我們是在和傳統對話,但腳絕對站在現代!」
如何找出台灣的空間母語?就從瞭解傳統文化,並觀察現代生活的需求做起吧!
@Source: 遠見雜誌 第 268 期 2008.10.01 出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