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2008

藝文八卦陣》廢墟的美麗@Culture

上月底,西班牙藝術家拉拉‧阿爾瑪雀紀在工人的協助下,打掉台北市齊東街一片圍牆,露出裡頭荒廢了20年的日式屋舍。不過,這不是拆除違建,而是行動藝術──這片斷壁殘垣是畫框,而陽光則是輕描淡寫的顏料。拉拉要所有經過圍牆的市民,都有機會好好凝視,這幅用時間之筆畫成的廢墟之畫。「凝視廢墟」是西方重要的美學教育。到羅馬、雅典的遊客絡繹不絕,觀看的不是高樓華廈,而是半毀的競技場、殘破的神殿。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城市學者班雅明,最喜歡漫步沉思的地點,是倫敦、巴黎競辦世博會後,產生的大量城市廢墟。班雅明認為,「不斷興建、毀壞」是現代城市的重要特質;而唯有在充滿碎片的廢墟中,城市人才能認清眼前世界的轉瞬即逝。廢墟的存在不僅召喚人們對於逝去文明的想像,也提醒對未來文明的沉澱思考。懂得欣賞廢墟、虛心面對城市的衰老與死亡的文明,才是一個成熟、健康的文明。中國文化曾有廢墟存在,像圓明園、赤壁、牡丹亭。但走進現代的台灣,把廢墟遺忘在黑暗的角落。從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的迅速升級中,我們追求速度和效率,失去了凝視廢墟的能力。面對衰老殘破的事物,解決之道只有汰舊換新。因此台北建成圓環小吃被象徵時髦進步的玻璃建築代替,卻無法獲得重生。歐洲有許多舊市場新生的例子。西班牙巴塞隆納的Santa Caterina市場,19世紀便已存在,狹小又老舊殘破。經夫妻檔建築師E&B重新設計,用20萬塊、67種顏色的瓷磚做成新的波浪狀屋頂,象徵市場繽紛的蔬果,老市集也變身充滿嘻哈風的觀光熱點。倫敦最老的市集Borough,歷史可溯至西元前一世紀。倫敦建築事務所G+S進行改造,保留原有的鑄鐵結構,將屋頂、牆壁改成大片透亮玻璃,讓Borough從封閉的批發市場,一舉扭轉成遊人如織的開放市場。並細心保留古代鐵匠、金匠的交易場所,改成露天餐廳。台灣的老建築更新,外型也許不遜這兩個老市集。少了什麼呢?答案是時間。Santa Caterina從設計到完成,總共花了七年時間;Borough光設計便做了五年。面對選票和轉型壓力,台灣人失去凝視廢墟的能力與時間。我們只看見國外老建築披上的鮮亮外衣,卻看不到衣服底下、那些細心保存的時間的痕跡。這才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來源。建成圓環又要重新亮燈,而剝皮寮、紀州庵等老房子、廢墟,也被台北市文化局列入改造計畫。此時的台灣,正是要從工業/製造社會,轉入風格/設計社會的關鍵期。是時候問問自己:你看見廢墟的美麗了嗎?
@Source: 2008/09/15 聯合報 ╱本報記者陳宛茜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