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2009

經典教導全球風1 日本企業瘋三國@Thinking

【文/張漢宜】

在日本,年輕人瘋三國電玩動漫、東大學生組織三國研究會,三國人物更成為企業取經對象!三國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從老到少,風靡全日本?

「三國」文化輸出海外,最風靡的就是日本。除了為文化出版、動漫電玩帶來龐大商機,「向三國學管理」更是日本企業界的哈燒議題。如今,《赤壁》電影大賣,帶動這股三國熱再掀狂潮,從二○○八一路燎燒到二○○九。

《赤壁一》在日本創下五十億日圓票房(約台幣十九億),超過四百萬人次觀賞,是日本去年最賣座的外片亞軍。此外,由六千三百名日本影迷票選的「Best of Best Award 2008」,《赤壁一》獲最佳影片,吳宇森獲最佳導演。

首屆「三國志檢定考」登場

在這股熱潮下,日本最大的橫濱中華街,今年春節特別舉辦「三國嘉年華」,重現三國時代美食,各家中華料理餐廳紛紛推出豪華「三國宴」拚場。另外還有「三國變裝體驗」,讓女性霎時化身古典美的小喬,男士則變身自己所欣賞的武將,讓整條中華街充滿熱鬧非凡的三國味。

去年十二月,日本三國志檢定運營委員會舉辦第一屆「三國志檢定考」,在東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岡等城市同步進行。考試分為二、三級,雖然光是第二級的報名費就相當於二千五百元台幣,仍吸引三千多人報考,粗估報名費收入超過七百萬台幣。也帶動《三國志軍師三十四選》、《三國志群雄百科》、《圖解雜學三國志》等參考書熱賣。

管理雜誌《The 21》調查顯示,三國是日本人最熟知、最推崇的中國古典小說,也深深影響著日本創意產業發展與企業管理思維。日本人認為,從這些中國古典名著可以學到:

一、工作上遇到瓶頸時,可以指點迷津與立定方向。

二、增進自身的教養。

三、在跟人談話時,成為具有質感又有趣的話題。

四、在經營人際關係遇到問題時,獲得解答。

從小說、漫畫、電玩到電影,從十多歲的青少年到中老年族群,三國正以各種形式對日本人產生跨世代的影響。

例如,小說家吉川英治(《宮本武藏》的作者)所寫的日文小說《三國志》,從一九三九出版以來,至今銷售超過一千五百萬冊。「真.三國無雙」系列遊戲軟體銷售超過一千萬套,顧客層平均只有十七歲。根據三國所改編的漫畫,總銷售量更超過七千萬本。三國的動畫片,超過一百部。

在這些文化產業的推動下,三國的成語例如「三顧茅廬」、「已非吳下阿蒙」、「揮淚斬馬謖」等,都成為日語中的辭彙。

大學院校:「赤兔馬盃」強強滾

日本大學院校也瘋三國,而且是教授與學生一起來。

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都設有「三國志研究會」社團組織。其中,早稻田三國志研究會成立於一九八四年,資歷算是元老級,東大三國志研究會則設立於一九九五年。這兩所一流大學的三國社團都允文允武。除了每週固定聚會,每年夏季舉辦營隊活動、由會員發表三國相關論文,並將這些學生自己撰寫的文章編輯成會刊,社團還會舉辦「赤兔馬盃」體育競賽,相當有趣。

此外,日本多所大學也聯合成立「三國志學會」,由京都女子大學前校長狩野直禎擔任會長,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長金文京、書山學院大學教授大上正美、筑波大學校堀池信夫擔任副會長。除了舉辦演講、學術交流活動之外,日本研究三國的重要期刊《三國志研究》也是由這個組織所出版。

企業界:以三國解析產業情勢

從三國學習經營管理的風潮,更從未間斷,《向孔明學管理》、《向三國學謀略》之類的管理書,在書店始終不缺貨、永遠有新作。

日本Oricon調查「社會新鮮人最應該閱讀的好書」,三國連續兩年高居前三名(二○○七年第一,去年第三),獲選理由是「可以學習人際關係之道」。

日本產業界的龍頭之爭,常被拿來與三國相提並論。例如,四年前日本資訊科技業的三強之爭:軟體銀行總裁孫正義、活力門(Livedoor)前社長堀江貴文、樂天社長三木谷浩史,便曾被以「魏=軟銀」、「蜀=活力門」、「吳=樂天」的模式來加以分析。

魏國的兵力遠超過蜀國,正如軟銀的企業規模遠遠大於活力門,一般認為軟銀消滅活力門只是時間的問題;而稱霸於電子商務網路市場的樂天,則被視為吳國。後來,活力門社長堀江貴文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被捕,才結束了日本IT產業的三國之爭。

曹操成為拓展企業版圖標竿人物

日本每年舉辦《三國志意識調查》,從三國的人物中,以不同的主題評選最佳領導人。

《東洋經濟週刊》報導,在三國中,最受日本企業家推崇的三名人物是:

一、曹操:即斷即決的決策力。

二、孔明:頭腦清晰,明辨局勢。

三、劉備:著重義理與人情。

例如,JFE Holdings社長數土文夫最欣賞曹操。他認為,曹操不只是武將、戰略家,更是一位優雅的詩人,也是《孫子兵法》理解者與實踐者的代表人物。他在國小六年級到中學一年級時,首度把吉川英治寫的《三國志》全部讀完,對於三國時代人物如何思考與行動,跟現在的企業情況相比,是否有哪些變化,覺得相當有趣。他在公司也常以「士別三日,刮目相看」、「揮淚斬馬謖」等三國的故事,做為鼓勵或警惕員工的格言。

不過,多位日本企業家也坦承,曹操的決策魄力雖然對於企業拓展事業版圖頗有啟發性,但若能多一些仁德的考量,會有更多能人勇將效忠旗下。這也是三國對於日本企業界所帶來的兩面省思。

日本企業迷三國管理學,台灣管理學者有不同的看法。

前台積電人力資源副總經理、現任政大商學院教授李瑞華認為,日本人看三國還停留在「術」的層次。

日本人有「術」而無「道」

孔明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就是一個好例子。大將馬謖犯了軍紀,孔明縱有萬般不捨,也必須把他斬了以立軍威。這就好像企業裡有一位貢獻卓越的人才,卻總是脫序亂紀,領導人該如何處理這種人?日本人通常只看到孔明精於謀略的那一面。

然而這個故事後面還有更深的層次──執法的意志必須堅定貫徹,但手段要懂得柔軟。孔明斬了馬謖之後,將他的首級示眾,接著,再把頭縫回去,保他一個全屍,予以厚葬,並妥善照顧馬謖的遺族。李瑞華解釋,從這個事件可以看出,對的事固然要用對的方法來做,更要注重人們心裡的感受,這是一種「道」,但日本人往往只看到策略面的「術」。

中國經典裡,藏著許多值得企業學習的管理智慧,而且可能比歐美或日本的管理學更貼近華人企業所需。如今,中國老祖宗的智慧,再度成為企業管理新時尚,正是這項價值歷久彌新的明證。
想真正體會管理的箇中三昧?翻開書架上的《三國演義》好好研究吧。

@Source from: 天下雜誌 2009.02.13

沒有留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