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傑、莊學能、石昭永聯合設計的彰化福興鄉農會穀倉修復工程,是近年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成功例子。(圖/大涵學乙設計工程提供)
建築師邱文傑是台灣建築獎的常勝軍,2000年迄今已拿下3座首獎。他認為「彰化福興穀倉」是他近年建築手法最簡潔、成熟的作品,屬於40世代建築師的他,已逐漸確立自己的風格。
對於修復歷史建築,邱文傑認為不能完全模仿古人,「要把時代性顯現出來」,用現代手法再現歷史精神。他指出,「減法的藝術大於加法的藝術」,適度減掉老建築的「贅肉」,如他把穀倉牆內的廢料清出,不必加任何新東西便可讓老建築煥然一新。
廖偉立設計的王功景觀橋,曾先後奪得WA中國建築獎與日本SD REVIEW 建築雜誌SD獎,但今年角逐遠東建築獎時卻鎩羽而歸,此次總算獲得本土建築獎的肯定。廖偉立表示,台灣公共建築有「最低標」的限制,低廉的設計費多少抹殺建築師的能力;台灣建築師的理念已能「與世界同步」,希望未來政府可以鬆綁經費限制,讓建築師揮灑創意。
外界質疑王功橋無法融入地景,廖偉立表示,王功橋的造型靈感取自「海浪的起伏、鳥類的飛翔與蚵殼的碎裂」,這是從當地自然景觀延伸而出的意象。他說,王功橋落成後,周圍攤販的營業額提高一半以上,證明王功橋的能量足夠「串連」老街、漁港與社區力量,重新改造王功這個小漁村。
@陳宛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