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2010

高更、梵谷亦敵亦友 「阿爾風景」見證@Art

高更的油畫「阿爾風景」。
記者徐兆玄/攝影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像天上劃過的流星,高更與梵谷這兩位在藝術史上常被人相提並論的印象畫派藝術大師,在交會時擦出的火花,歷百餘年依舊璀璨,高更的油畫「阿爾風景」彷若兩人亦敵亦友情誼的見證。

一八四八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的高更,較梵谷大五歲,兩人皆非學院派畫家,是第一個共通點。高更的母親是西班牙裔秘魯人,他喜歡自稱「野蠻人」;出身荷蘭牧師 之家的梵谷雖被譏為「紅瘋子」,但信仰非常虔誠。高更原是股票經紀人,卅四歲才成為專業畫家。梵谷最初想當傳道人,廿七歲才立志當畫家。與一般畫家相較, 兩人起步都算晚。

高更與梵谷雖同被歸類為後印象派大師,但不同於其他印象派畫家對自然景觀的表現與探索,高更認為藝術應超越物質世界的表面性而追尋精神層次。在藝術表現上,梵谷最初畫的是眼睛所見的,高更畫的是他心境所想。

一八八八年,梵谷夢想籌組「南方工作室」,高更受邀抵達法國阿爾,在梵谷發生「割耳」事件後沒多久離開阿爾,前後僅六十二天。

北美館「永遠的他鄉─高更展」呈現高更的「阿爾風景」,是高更在此一時期所作,如織錦般田園風景,著眼於裝飾性構圖與色彩的表現,實踐高更主張「梵谷不應過度模仿自然」信念。

從兩位大師的書信則可以找出兩人的「瑜亮情結」,高更給友人的信中提到:「文生(梵谷)與我對繪畫的看法完全不同…他是個浪漫派,我則傾向原始的想法和做 法。」兩位大師同在「南方工作室」雖然吵吵嚷嚷,卻可看得出對彼此的影響─梵谷的造形開始簡化,少用混色;而高更的畫面更趨明亮。

@Source from: 2010/11/27 聯合報

沒有留言:

Search+